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366章

第366章

么行礼告退了,脸色很不好看。 不等儿子走远,他便不满的道:“父亲,为何要和大郎说这样的话?这孩子争强好胜,您这样与他说,岂不是让他掺和进来吗?” 宋老爷脸色一沉,“怎么,你怀疑我在算计大郎不成?别忘了,他是我的长孙,难道我还能害他吗?” 宋大爷没说话,大郎是他的孙子,但他又不止大郎一个孙子,但他却只有大郎一个儿子的。 宋老爷没留意到儿子的脸色,他心情很不好,沉吟道:“没想到最先闹起来的竟然是县学,看来白善现在北海县内的威望不低了。” 他叹气,“我们宋家的根基还是太浅了,多来两任方县令和刘县令那样的县令就好了,偏遇到了路县令和白县令……” 白善出面安抚了一下学子,跑去医署看撞伤脑袋的老八时便也和周满道:“宋家的根基并不深,只是看着庞大而已,但只要用力一拔,还是很轻易就能够拔出来的。” 他道:“说起来宋家发家也就这二三十年的事,在此之前,宋家的根底还比不上城外的赵家呢。 周满看完了病人,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两个桃子来,给白善一个,自己拿了一个,就坐在栏杆上一边啃着桃子一边和他说话,“宋家是怎么发家的?” “说起来是我往前的第四任,一位姓吴的县令,他当时请了宋家人做师爷,哦,就是这一位宋老爷的父亲。” “没两年,吴县令在任上病逝,方县令来了,他自带了是也,那位宋老太爷不好再在县衙里做师爷,便在盐场里谋了一个管事的职位退下去了。” “方县令觉得他识趣,就一直没动他,没两年,他觉得自己年纪大了,于是从盐场里退下,让他儿子,也就是现在这位宋老爷去接手盐场的管事职位。”白善道:“当时方县令没把盐场管事这一不入流的小吏放在心上,盐场基本上还算是在县衙的控制中,他说话还是管用的。” “但这位宋老爷可比他父亲厉害,一直在见缝插针的往里安插自己的人手,大到底下的小管事,小头目,小到每年新选进去的煮盐的长工,他就这么慢慢经营着,等方县令走的时候,盐场已经有半数人在宋老爷手下了。” “接手的刘县令稀里糊涂的被辖制住,”白善叹息道:“方县丞说,当时刘县令一上任,宋家这边就给了下马威,然后不等和刘县令关系恶化,又送上了大笔银钱,这一打一捧,刘县令便被唬住了,还以为宋家在这儿是多厉害的乡绅,所以不敢轻举妄动。” “等过个两三年,他摸清楚了宋家的底细,宋老爷已经把盐场那边全握在了手里,而且这几年刘县令和宋家相处得也不错,他不想撕破脸,所以就一直迟疑着没动手。” 周满目瞪口呆,“这位宋老爷厉害呀,但他既然这么厉害,为何要这么想不开的来撬朝廷的墙脚?这世上赚钱的营生多的是,干嘛非得在盐场上吊死?” 白善笑道:“世上赚钱的营生是很多,但最赚钱的,除了盐铁外,就只有做茶叶、绸缎和瓷器一类的生意了。宋家不是多厉害的士族,在北海县还能说是个乡绅,出了北海县,他就什么都不是了。” “要改换门庭就要读书,就要名声好,他们显然是不会去经商的,控制盐场应该是他们能想出来的最好的赚钱方法和获得权势的途径了。” 周满就想到了自家,自得道:“我家就不强求,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有时候是要管的,但有时候不能管得太过了,要我说宋老爷就是管得太宽,太长久了,他年轻力壮的时候,已经在想着子孙往后三四代的仕途了,这不是找罪受吗?” 白善颔首,想想又觉得不对,不由问她,“难道以后你不想孩子们的未来吗?” 周满便道:“我不想,我只要他们品性好,他们想学什么,我就送他们去学什么,自然,他们长大后想要做什么,自然也是自己的事了,不过他们要是问我,我也是会给他们建议的。” 白善见她如此骄傲,不由抬起手来按了按她的脑袋道:“你已经长大了,骄傲的时候也要矜持一些,别仰着下巴过于得意。” 周满拍开他的手,横了他一眼问,“难道你以后会要求他们一定要出仕为官吗?” “那倒不至于,”白善屈起一条腿靠在栏杆上,望着蓝天道:“当官有时候是挺好玩儿的,但更多的时候我觉得很束缚,若不是以前便立下宏志,并且一直为此努力,我想我是不会坚持在官场之中的。” 他道:“所以将来他们若不想为官,去做其他事也挺好的,只要家中有地,有书,耕读不辍,自然传承不断。”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895章 运气好 白善说完收回视线,和周满对视了一眼,俩人达成共识,伸手互相击掌后一笑。 周满道:“那可就说好了,我回去便将此段话记在备忘录上,等将来有了孩子便拿出来看,你将来可不能因为孩子功课不好,或者不出仕就打骂他们。” 白善皱眉,“我是那样的人吗?” 周满便道:“那可不一定,有的男子年轻时是芝兰玉树,年长以后就变成黑乎乎的枯树老藤了。” 这话吓得白善立时摸了一下自己的脸,入手光滑,他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 虽然他现在长开了,不似几年前那样带着点点婴儿肥,但有棱有角之后看着更坚毅了一些,他自觉还是很满意的。 白善悄悄的去看周满,伸出手指捅了捅她的细腰,问道:“那你觉得我现在是芝兰玉树,还是……” 周满便扭头一脸挑剔的打量他,半晌,一脸勉强的道:“且算是芝兰玉树吧。” 白善不高兴了,“是就是,不是便不是,什么叫且算是?你说清楚,到底算不算芝兰玉树?” 周满思索起来,一脸纠结的道:“我觉着你是朗月明星,芝兰玉树嘛,得是杨学兄那样温柔的人。” 白善努力的压住上翘的嘴角,一脸勉强的颔首道:“行吧,朗月明星便朗月明星吧。” 俩人目光对上,他到底忍不住笑起来,眼中如盛着星光,整个人活泼得不行。 周满便也忍不住跟着笑。 俩人对着傻乐了好一阵,大吉重重的轻咳了一声,俩人回神,一起扭头去看他。 大吉朝前方点了点下巴,俩人看过去,崔瑗有些尴尬的站在门口,一只脚在门内,一只脚在门外,进也不是,出也不是。 白善清了清嗓子,起身问道:“县衙有事?” 崔瑗悄悄松了一口气,立即进门道:“大人,京城有紧急公文送到。” 白善便回头对周满点点头,和崔瑗回去了。 来送公文的是几个侍卫,他们和白善也熟,在宫里经常能见到的。 白善拆开公文一看,心中微喜,忍不住问,“他们什么时候到?” 侍卫们道:“我们出京的时候殿下已经在准备了,现在应该是在路上。” 白善沉吟,“郭刺史那里……” “他也已经收到公文,”侍卫顿了顿后道:“殿下此次出行是以巡察为由,所以给各地刺史府的公文上没有时间,此次随驾的有御史台的御史,还有京兆府的唐大人,殿下有话,各地不得奢靡接待,一经发现,便查清耗费来源,到时候御史台那边,殿下可不会替明知故犯之人说情。” 白善听明白了,这是让他小心点儿呢。 因为人熟,他也直接,无语的道:“……我倒是想好好招待殿下,但县衙也得有钱啊,你看我这北海县……” “殿下还说了,虽不能奢靡,但吃住至少也得是正常的,”侍卫立即打断白善的话,道:“可别和殿下哭穷,殿下现在也没钱呢。” 白善一脸的不相信。 “是真的,”侍卫叹气道:“听詹事府的大人们说,今年太医署的花销太大了,陛下将好几张账单给了太子,好几笔大的支出都是东宫给付的。” 皇帝虽然没明说,但账单都送到了詹事府,太子又不蠢,只能咬着牙掏钱了。 白善一脸迷惑,“满宝最近花钱了吗?” 侍卫一脸怀疑的看着他,“白大人不知道吗?因为周大人多点了一个文天冬到青州来,现在已经开的各地医署都在和太医署要人呢,也想要多增加一个人,最后是男医和女医搭配着来,说是这样可以让更多的女病人上医署看病。” 既然人增加了,花销自然也增加了,看病的女病人多了,药材什么的支出也跟着增加了,所以…… 白善默然。 他起身道:“我知道了,放心,我不会和太子伸手要钱的。” 正常招待可以有,奢华之类的别想了。 最安全的地方自然是他们县衙了,白善左右看了看,决定租个房子,等时候太子到了他们搬出去,把县衙后院暂时让给太子住。 知道太子要来看盐场,白善连审祝淇等人时都是高兴的,他脸上带着喜悦的笑意道:“说吧,愿意招供就招,不愿意我换下一个。” 这随便的态度让祝淇招了憋屈,不招心中又忐忑。 从昨天晚上的情况来看,都不用白善怎么审,大家都争先恐后的招认了,所以似乎他紧闭嘴巴也没用。 祝淇叹息一声,只能招了。 白善让书记员记好口供画押后便签了文书,招来董县尉道:“去宋家拿人吧。” “宋民?” 白善颔首,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董县尉道:“大人,他只是宋老爷的一个侄子,且还是庶子,拿他没什么用处啊。” 白善道:“我不管有没有用,祝淇招供了是他指使的,那便抓他,照着律法来就行。” 而且谁说没用的? 甭管被抓的是谁,只要是姓宋,或者和宋家在明面上扯上关系,此事对宋家来说都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他只是把人押送回县城,县学的学生就忍不住怒火,此时抓了宋家的人,城中的有识之士只怕会更厌恶宋家。 真以为乡绅世家是那么容易就成的? 凡能成为世家的家族,都要有庇护一方土地的能力,也要有管理一方土地的威望,曾经做过与当地百姓大益的事,经年累月,人才不断,威望德行不断,方能成为世家。 而在世家传承时所做的互相倾轧的事,那又是另一件事了。 就是他们陇州白氏,现在已经没落到世家尾部了,但如今在陇州依旧有威望,碰上天灾人祸,甭管私底下是不是拿钱大量圈占土地,他们至少面上的名声做得很好,该捐的粮食要捐,该安置的流民要安置…… 而白氏能成世家,几百年来,祖上可没少出为民请命的先辈,便是很不喜欢本家的白善也不得不说,他现在也占了点儿先辈栽树留下的荫凉里。 宋家想要称霸一方,还有得磨呢。 而先有路县令,现在又有白善,他想要收买人心获得威望,基本上不可能了。 白善啧啧道:“陛下给我选的这个地方还真是妙啊,我运气真好。” ※※※※※※※※※※※※※※※※※※※※ 作家的话 晚上十一点见 ☆.第2896章 催吐(给书友“慕容qingqing”的打赏加更6) 皇帝也在和皇后说这件事,“当初给白善选定青州还真选对了,朕说嘛,那边既有盐,也有乡绅,却没有大的家族豪绅,正好给他练手,你看,他练着练着就把盐给练出来了。 皇后见他如此得意,不由笑道:“陛下英明。” 皇帝越发得意起来,但不一会儿又失落了,叹气道:“也不知明达他们此时到哪儿了,太子不太贴心,万一急着赶路怎么办?唉,怪朕,不应该让他们一起走的。” 皇后转开话题道:“陛下,我怎么听人说白善在北海县还办了一个大案,立了大功?” “哦,听刑部说是他带着人去剿匪了,”皇帝说到这里一顿,微微瞪眼,“北海县有土匪,那大郎和明达……” 他今天才收到的消息,哎呀,明达他们已经出发好几天了,悔之晚矣。 皇后:“……已经剿灭了?” 皇帝就微微松了一口气,点头道:“剿灭了。” 但心里还是懊悔,“消息要是早几天到就好了,这么重要的事,白善为何不急报进京,竟慢悠悠的往上递公文。” 早几天到,他就有借口阻止明达去北海县了。 皇后道:“这又不是什么大事,自然是照着规矩来,要是都越级上报,外头还以为他多跋扈专横不服管教呢。” 密折也就算了,像剿匪这样的事要是也越过长官往京城送折子,白善的仕途也走到头了。 皇帝也就这会儿说得热闹而已。 “也不知道等明达他们到北海县时白善有没有收拢县务,不然他们地方相争还可能烦到他们。” 皇后只当没听见,由着他在一旁絮絮叨叨的念着。 白善抓了宋民,也不急着审问,因为天快黑了,所以让人将他先押到了大牢管着,等明天再说。 然后他喜滋滋的跑去医署里接周满,想要和她一起出门吃饭去。 结果他到医署时,医署里正热闹,里面一群嚎哭的孩子。 白善一怔,连忙撩起袍子小跑进去,就见周满正掐着一个孩子的脸,手中拿着一根筷子往里一压,孩子立即“呕”的一声不断的往外吐东西…… 一旁的文天冬手里也有一个孩子,也正在催吐。 在医署里帮忙的西饼端了一个盆跑出来,大叫道:“盐开水好了,盐开水好了……” 一旁小孩儿的家人立即拿了碗去接水,周满将人塞进家长怀里,让他们灌水,“让他喝下去,喝得越多越好……” 然后顺手捞过一旁的一个孩子,同样的方法给她催吐。 文天冬也完成了手上的一个,同样让家长灌水,将最后一个小男孩儿扯了过来催吐…… 院子里都是呕吐声,还有一旁正被灌水的孩子的哭声,只是哭声也断断续续的,被家人灌水的时候就哭不出来了。 周满将手上的孩子也催吐了一遍后就交还给他们的父母,让他们灌水,然后拉过才灌了两碗水的孩子过来继续催吐…… 孩子们:…… 周满蹲在地上看了看他们吐出来的东西,觉得最后吐出来的已经没什么了,这才停手。 然后就开始教他们的父母长辈抚摸孩子的后辈安抚好孩子,她转身找针袋。 白善递给她一袋针袋,问道:“这是怎么了?” 周满这才看到他,叹气一声道:“他们跑去摘千金子吃。” 家长们大哭道:“大人,不是千金子,是菩萨豆。” 周满:“……一样的,一样的,来来来,别哭了,已经吐出来了,我给他们扎针理气抚胃。” 孩子们本来哭声已经渐渐小了,看到她靠近便又哭得更大声起来,还扭着身子踢腿,不愿意让她靠近。 周满伸手拍了拍他的后背,顺着脊背来回的父母道:“别哭了,别哭了,我不抠你嗓子眼了,你看,哭出了一身汗是不是?来,我们把衣服拉上去一点点,这样凉快一点儿。” 白善左右看了看,去架子上拿了一块干巾子给她,周满正要吩咐医署里的人去拿呢,见状接过,在孩子家长卷起袖子时拿帕子擦了擦他手臂上的汗,抽出一根针扎捏好了穴位好便扎了进去…… 孩子估计是第一次扎针,不知道怕,而且针扎进去就跟蚂蚁咬一样,并不怎么疼,虽然还在一抽一抽的抖着,却没有再放声大哭了。 周满就这样在他手臂上扎了三针,然后换了一只手臂。 扎完了手臂还把他的两条腿给扎了,小肚子上再来两针…… 孩子就坐在小凳子上,低头看看自己的手,再看看脚,最后看看肚子,瘪了瘪嘴又想哭,孩子父母连忙哄他,“等你好了,娘亲去买点心给你吃。” 周满已经去扎另一个小朋友了,一边扎还一边指点文天冬,“刚才催吐得厉害,未免惊厥,所以要用针灸巩固一下,理气安神,安抚一下他们受惊的肠胃……” 文天冬应下,听着吩咐一针一针的扎下去…… 周满一边扎自己的病人,一边还分神去扫一眼,见没有什么错漏便微微颔首。 等四个小孩儿都扎好针排排坐在小凳子后周满才和白善道:“嘴馋,看到了野果子,以为是可以吃的,就自己摘了吃了,那千金子有毒,他们吃的还不少,幸亏送来得快。” 白善蹙眉,周满便道:“所以我决定过段时间在城中找个地方教人认识野果,尤其是孩子们,进入六月野果就越来越多了,可得注意着点儿。” 一旁孩子的家长连连点头,“每年都有吃错东西死的孩子。” 白善眉头紧皱,“你等不教孩子吗?” “谁说不教的,我们老早就叮嘱过菩萨豆不能吃,不能吃,谁知道一个看不住,他们还是吃了。” 周满就去看四个孩子,最大的也才七岁左右,虽然她七岁时已经能记住很多果子和植物了,但以她侄子们的平均情况来看,要是没有大孩子跟着,六七岁的孩子可能是记不住菩萨豆长什么样的。 她想了想后道:“直接说不让他们吃外面的野果子就行了,小孩子分不出来,那就直接杜绝误食的可能性。”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2897章 守株兔子跑了 将四个孩子处理好,满宝确定他们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之后便开了一副解毒汤回去给他们吃,其实就是用生甘草和绿豆熬汤喝,不仅简单也便宜。 医署的药房里就有,文天冬给他们抓了四副药,一家一副,一副只要五文钱。 他递给他们道:“明日再带他们来医署看一看,没事儿便不用再吃药了。” 家长们没想到这么便宜,愣愣的掏出铜钱来付了,牵着孩子走时还有些反应不过来。 他们之所以第一时间抱着孩子过来,是知道误食毒果的孩子很多都救不回来,救回来的也总是会出现很多问题。 当时想着医署里的周大人和文大人是京城的太医,医术肯定比医馆药铺里的大夫强,所以就不假思索的抱着孩子跑来了。 没想到,不仅孩子治好了,药还这么便宜。 病人一走,白善就邀请周满,“我们今晚出去吃饭吧。” 周满应下,“但我得回去换衣裳,刚才身上被吐了一些。” 白善应下,和她一起穿过巷子回家,他道:“才京城送了信来,说太子殿下要出京巡察,会到北海县来看一看盐场。” 他高兴的道:“到时候晒盐法就可大范围普及开来了,说不定江南那边的盐税也会得到改善,就不知道大晋的盐政会不会改。” “太子主持此事吗?” 白善想了想后道:“应该是太子主持。” 他道:“陛下在让太子积累威望,这是好事。”但也很危险。做得多,有可能错的就多,作为太子,尤其是皇帝身体还很健康的太子,有时候低调和不做多余的事才是最正确的。 但太子的脾气性格,还有陛下和朝臣对太子的期待都让他不能不做。 尤其是皇帝对太子的要求,白善有时候想想觉得太子也挺难的,“陛下希望殿下做霸主,但又不喜他对兄弟姐妹过于严厉,在朝政上也不能急切……” 白善给皇帝做中书舍人的时候,几乎每天都陪同在他身边,他对太子的要求不说白善,就是和皇帝太子不太熟的朝臣都知道。 皇帝自己是个从心的暴脾气,偏希望太子做个霸主的同时又要温文尔雅,君明神清,这分裂的要求白善只是想一想就替太子头疼。 最后他只能“唉”的叹了一口气。 周满也同情的“唉”了一声,俩人对视一眼,同时在心里同情了太子一下,然后就把他抛到脑后了。 周满挥手道:“不管了,走,我们吃饭去。”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 俩人带上大吉和西饼出去吃饭,北海县城就这么大,其实他们自觉不用人跟着的。 但大吉和西饼跟习惯了,白善也不嫌弃他们,摸出一把折扇来就和周满晃晃悠悠的去找饭馆子。 此时街上吃的东西多,白善正想找一家看上去客人最多的饭馆子进去,周满突然指了路边一个摊子道:“那家的面看上去好好吃呀,他家的豆腐看上去也好。” 白善便扭头去看,是路边一个小摊,只摆了四张桌子,其中一张桌子上的人点了几个小菜和面,那豆腐看上去的确不错,很有食欲。 白善想了想后道:“那我们去吃。” 四人找了一张桌子坐下,白善道:“来四碗面,再来几个小菜,嗯,加一道豆腐。” 这种小摊位能做的菜很少,基本上就只有几道菜,点的人还很少,基本上只有路过喝酒的人才会点。 所以摊主一边应下一边问:“要不要给你来碗酒?” 白善拒绝了。 店家看了看白善,又看了看周满,认出他们来了,有些兴奋,“是县令和周大人呀。” 白善和周满都矜持的冲他微笑点头。 俩人,一个前段时间天天开堂审理案子,一个则是走街串巷的宣传医署,所以县城里的百姓大多都见过他们,也认识。 摊主很高兴,也不怕白善不给钱,非常卖力的给他们煮了四碗面,上面铺的臊子和碗里的葱花都比别人家的多些。 菜也很快做好了端上来,四人就拿了筷子开吃。 面很劲道,也不知用什么汤煮的,很鲜美,满宝卷了一根面,基本上忘了桌子上的菜,光顾着吃面去了。 白善额头出了薄汗,夹了一筷子豆腐尝过后微微颔首,给周满夹了两块,赞道:“很不错,你尝尝。” 周满尝了一块,颔首,“他用的酱料好,这是豆酱?” 一直在附近的摊主听见俩人夸奖,立即高兴的道:“是啊,是啊,这就是豆酱,大人们要是喜欢,一会儿小的给您一小罐,带回去就着馒头吃也很好吃的。” 白善便笑问,“多少钱一瓶?” “不要钱,不要钱,大人们喜欢便是小的荣幸了。” 白善笑了笑,和周满吃完以后也接受了他送的酱料,不过也多给了他一些钱。 摊主很不好意思,执意要退回去,白善就笑道:“你若执意要退,以后我们都不敢来你这里吃面了。” 摊主这才收下。 一直在斜对面不远处的饭馆等着的宋老爷见他们起身后便又肩并肩的往前去,在一个摊位上逗留了一下,便转身进了另一家卖瓷器的铺子里。 宋老爷:…… 宋大郎也没想到,从窗外收回视线后道:“父亲,看样子他们不会进饭馆了,我们再想偶遇怕是不妥,要不我们直接递帖子吧。” 宋老爷紧抿着嘴角道:“帖子不是已经递上去了吗?有回话吗?” 宋大爷:“……没有,或许他是没看到呢?” 宋老爷沉默半晌后摇头,“此事宜早不宜迟,等他上堂,这事儿传得更广,到时候对宋家的名望是一个很大的打击。” 宋大爷其实是有些生气的,他道:“父亲,宋民如此不听管教,我们明明是让他盯紧了进出大家洼的东西,结果他直接派人溜到新盐场里,还用了我们宋家安插在罗巡检那里的棋子……” 要他说,就不该管对方了。 宋老爷也不想管,却不能不管。 在白善抓宋民之前,他还以为祝淇一行人的动作是有人陷害他们宋家,毕竟有没有派人溜进大家洼里查新盐场,他是最清楚不过的。 他觉得以白善的能力肯定能查出是陷害他们的,谁知道,还真是他们宋家人派去的? 宋老爷现在很被动。 ※※※※※※※※※※※※※※※※※※※※ 作家的话 晚上七点见 ☆.第2898章 求和 宋老爷想了想,起身走下楼去,不管怎样,宋民都要捞出来,宋家的名声不能受损。 他叹息一声,觉得白善的目的达到了。 周满拿起一个盘子看了看,觉得还是不够好看,比她在京城看到的差远了,“下次我去青州城的时候看看有没有好的,太子殿下又没来,便是来了,想来也不会太介意我们家里的瓷器不够好。” 白善也看了一圈,同样没有喜欢的,闻言点了点头,“好,下次休沐我们一起去青州城看一看。” 反正青州城不远,休沐的时候过去还能玩上一天呢,再找路县令聊聊天,和他探讨一下北海县的问题。 作为前任,他对北海县的情况肯定比他这个新来的县令更了解,既然都是盟友了,那自然是要多多沟通合作了。 周满正要转身出去,一瞥眼看见一个架子上放着的细长美人瓶,她“咦”了一声,上前看。 掌柜的早等着了,之前白善和周满看不上他的瓷器,他便没说话,此时见周满有喜欢的,立即迎上去,笑容满面的介绍道:“周大人喜欢这美人瓶?这是从商州一带运来的,上好的白瓷,不论是春日配上迎春花,还是冬日配红梅,腊梅,都是极好看的。” 白善看了一眼后道:“拿下来看看。” 掌柜的立即小心的拿下来给白善看。 俩人凑上去看了看,的确细腻,虽比不上在京城用的细致,但也别有一番趣味儿。 白善道:“这个作价几何?” 掌柜的想了想后试探性的道:“十吊钱?” 白善:“你问我?” 掌柜就自信了一些,笑道:“县令和周大人要是看得上,十吊钱便可以。” 白善面不改色的道:“太贵了,最多八吊。” 周四哥也没少从商州进些瓷器送到草原和西域上去,这两年为了不从农籍落到商籍,他主要还是买卖的药材、茶叶和牛羊之类的农产品,瓷器都经手得少了。 但再少还是有的,白善没少看他运回来的瓷器,自然知道这瓶子大概值多少钱。 掌柜的没想到白县令这么狠,一口价就叫到了他的底线上。 见白县令和周大人都静静地看着他,他便一脸肉痛的颔首道:“罢了,八吊钱,大人拿去吧。” 白善便笑着道:“我们身上都没带这么多钱,让人送到县衙后院去,和五月支钱。” 掌柜的应下,拿了一张单子过来给白善签单。 俩人这才心满意足的要出门,结果才一转身,宋老爷便带着人进来了。 两方一对上,白善愣了一下,宋老爷却是立即笑起来,直接抬手行礼道:“白大人,周大人,今日好巧啊,两位大人是来买瓷器?” 白善也回神,笑道:“饭后逛一逛,宋老爷今日也有此雅兴?” 白善和周满逛街买东西不稀奇,稀奇的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宋老爷竟然也会出门逛街。 宋老爷笑道:“巧了,老夫也是饭后走一走,两位大人这是看中了什么好瓷器?不知可否共赏?” 白善觉得他不是想和他们赏瓷器,主要他难得有空和周满一起出来逛街,所以不打算把时间费在打机锋上,因此直接道:“我们已经看完了,只是一个普通的白瓷罢了,宋老爷府上应该有不少的。” 他往外看了看天色,笑道:“时辰不早了……” 暗示意味很浓, 宋老爷没办法,只能开门见山的道:“白大人,宋某想和大人单独谈一谈,您看我们要不要到隔壁的茶馆里坐坐?” 白善看了一眼周满。 周满知道他不会吃亏,而且县衙和医署是分开的,她可以从白善那里知道消息,但不好直接参与到县衙的事务中,因此微微点头,“我在街上逛一逛,看一看还有什么东西值得买的。” 白善笑着应了一声好,让西饼跟紧了她。 周满和宋老爷点了点头,带着西饼走了。 西饼有些不太高兴,觉得那位宋老爷也太煞风景了,娘子和郎主好容易才有空出来逛街呢。 “他又不是县衙里的官吏,能有什么大事非得现在和郎主说?” 周满不在意的挑着摊位上的木雕道:“宋民和盐场的事吧?” 周满猜的不错,宋老爷的确是为宋民和盐场的事找白善。 他先是对宋民竟然指使祝淇等人查探新盐场的事表示痛心和惋惜,然后表示宋民毕竟是他的族人,虽然他恨铁不成钢,也不赞同他的所作所为,却不得不为他奔走,因此希望县令能够网开一面。 当然,为了表达诚意,也是为了消弭矛盾,他认为龙池盐场应该尽快开工,而且六月将至,北海县也需要给刺史府送一批官盐,县衙也需要有收入…… 总之,宋老爷愿意出面劝说盐场的管事和工人们开工,他曾经在盐场里干过,多少还是有些薄面的。 白善,白善拒绝了。 宋老爷愣了一下。 白善便笑道:“宋老爷怕是误会了,龙池盐场关闭并不是因为管事和工人们不愿开工,盐场是北海县县衙的盐场,管事不听话,换了就是;工人不愿意开工,再重新招一批学习煮盐便好,它之所以停工是因为本县不想它开着。” 太子都快来了,晒盐法都快要走出北海县面向全大晋,他还会在乎一个小小的龙池盐场吗? 白善再次强调道:“天下盐铁皆是官营,龙池盐场也是大晋,是北海县衙的。谁也越不过北海县衙决定它的生死。” 宋老爷面色一变,脸上不由带出些厉色煞气来,他厉眼看向白善。 白善淡淡的回视他,毫不畏惧。 俩人目光在空中交汇,许久,宋老爷额头冒出细汗来,不由先移开了目光,“白大人还是再想一想的好,毕竟再有一月,刺史府那边就要官盐了。” 白善面色淡然,似乎一点儿也不在意的模样。 宋老爷的心不断向下沉,他拿不准白善是装的,还是真有这么大的底气,难道新盐场那里真有什么猫腻,他已经有了足够的官盐?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2899章 判决 宋老爷看着白善离开的背影,心绪起伏不定。 宋大郎也很惊讶,不由道:“父亲,我们已经给了他台阶,他怎么不下?” 就是对着路县令的时候,他们都没有这么低声下气过。 宋老爷收回视线道:“世家子弟,底气足是正常的。” “可是给刺史府的官盐……难道郭刺史还能不要这一批官盐不成?” 宋老爷摇头,“得派人去新盐场那边看一眼,我总觉得心里有些不安,或许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官盐了。” “那边现在是罗巡检的人在把守,我打听过,他带到新盐场的人皆是自己的心腹,其他人都在其他的路段巡逻和把守,根本看不到新盐场的情况。”宋大郎道:“那都是罗巡检的人,我们根本靠近不了。出了祝淇他们的事,那边把守得更严密了。” 宋老爷道:“既然人进不去,那就让消息出来,拿钱去砸,十吊钱买不到的消息,那就用一百吊,两百吊!” 幸亏宋老爷没说用一千吊,宋大郎悄悄松了一口气。 砸钱这种事,当然不可能他们亲自去干了,都是底下人去做的。 找的是他们比较熟的一些士兵家眷,钱砸下去,第二天就有人拿了衣服等东西去了大家洼,可惜,她们没见到人。 “……说是大家洼那头正在严查,以防有人与匪患勾结,别说见面,送过去的衣裳米面都被退了回来,根本就进不去。” 又有下人进来道:“老爷,县衙那边开堂了。” 宋老爷头疼的扶额,心里很不好受,他不明白,怎么一夜之间情况就急转直下了? 新盐场那边到底有什么猫腻? 消息不对等让宋老爷很焦躁,早知如此…… 还是太自负了些,宋老爷觉得自己轻敌了。 路县令那样精明强干,来北海县两年后才和宋家叫板,但也输赢参半,他看白善比路县令年轻这么多,面如冠玉,看着过于淸俊,不免就轻视了些,谁知道…… 宋老爷回神,道:“去库房里把那株珊瑚树取出来,再取一斛珍珠来,我们去青州城。” 宋大郎一愣,不由问道:“父亲,带上这么多东西是为了……” “郭刺史上任以来,我们还没去拜谒过呢,这次便专程去拜访一下吧。” 宋大郎肉痛不已,“父亲,那珊瑚树可是……” 宋老爷止住他的话道:“只有家族强盛,将来梦儿才有资源,再想要这些东西也轻而易举。” 宋大郎只能去库房中取东西,但心里还是难过不已。 就是路县令都没逼他们走到这一步呢。 宋老爷也在反思,最后觉得还是因为他过于轻视白善了。 白善正在审理案子,这个案子并没有悬疑,祝淇招了,跟着祝淇的混混们也招供了。 宋民左右看了看,干脆也不抵赖,爽快的招了,就是他指使祝淇他们去查探新盐场的。 认罪态度很好,但对方坚决否认这事和宋老爷及背后的宋家有关系,问到作案的理由,他道:“小的是龙池盐场的管事,但因为新盐场,龙池盐场一直关闭,小的心中不服,就想看看新盐场那边是什么情况,所以才收买了祝淇等人去看一看的。” 甭管外头的人信不信,反正白善是不信的,不过他还是照这个供词给判了。 先夺去宋民的管事之责,然后罚款,杖责,又判了半年的监刑。 至于祝淇等人,白善想了想,觉得把他们放在牢里太费钱了,现在官盐还没出手,县衙里的钱已经花光了,基本靠他补贴,他还是别给大牢和县衙增加负担了,于是杖责,罚所有人劳役三个月。 董县尉有点儿呆,问道:“大人,这会儿让他们上哪儿服役去?” 总不能送去盐场吧? “让他们去修路,”白善道:“就修从小刘村出来的那条山路,路面要平坦,可容一辆马车进出的那种。” 董县尉:“……这钱?” 虽然他们是被罚的劳役,不用工钱,但吃喝要钱,工具要钱啊。 白善道:“我让宋主簿给拨一部分过去,你派三个衙役去盯着他们。” 董县尉瞪眼,“十八个人只派三个衙役去盯着?是不是太少了?” “都是有家有业的人,他们敢逃?”白善顿了顿后道:“你们别欺负他们就行,就正常的服役,该有的吃喝要有,对了,让他们在山脚下搭棚居住,容许他们家人给他们送衣物东西过。” “每日作息照着县衙的来,每日就三个时辰,多余的时间让衙役们给他们讲一讲大晋的律法,免得以后又不小心犯事。” 董县尉有点儿囧,小心翼翼的问道:“大人,这《晋律》只怕一般的衙役不懂啊。” “怎么会不懂呢?”白善蹙眉,“就算是子承父业,不是通过考试进来的,最基本的也应该知道吧?偷盗、抢劫、杀人这些是最基本的了,更轻一些的,辱骂、殴打也都算犯法的,别以为这些小事他们一般找里正处理就不是犯法。” “总之,让他们都学起来。” 董县尉只能小心翼翼的应下,没敢告诉白善,他们县衙四十八个衙役,有十六个是子承父业或者弟承兄业,只有三个是通过县考的明律学考进来的,剩下的全是走关系或者帮闲转衙役。 系统的学习是没有的,律法一类的东西,小事有里正,大事找县衙。 能找到县衙来的大事那都是杀人放火,抢劫偷盗一类的,而且偷盗还不会是一般的偷鸡摸狗,这种事不用脑子想都知道是犯法的呀。 至于辱骂、殴妻揍儿子之类的事,一般都不会报到衙门来,乡邻们会先帮着劝说,不行还有帮闲,帮闲之上还有里正,等里正处理不好了才到县衙呢。 不过这种事,大家之前的确没预料到是犯法的,话说,这真的犯法吗? 就是董县尉自己没少读《晋律》都有些怀疑,他没在律书上看到这个犯法呀。 于是他没忍住问白善,白善无言道:“怎么会不犯法呢?你再仔细的看看,晋律有义绝,别说夫妻之间,便是双方亲属间凡有殴打、杀害和奸情之类的事情发生,不论夫或妻之间的意愿为何,皆可判和离,违反者都可判刑,贾伍没少殴妻,早该判和离了的,他不思悔改,这不是犯法是什么?”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2900章 晋律 董县尉有点儿呆,他也没少看《晋律》,他怎么不记得有这条? 白善一看他的表情便知道了,于是让一个衙役到他的办公房里抽一本《晋律》来。 他直接翻开递给董县尉,示意他看。 董县尉低头,上面只有一句话,亲属有仇,凡出殴打、杀害、奸情等一类事的,判义绝,违者入刑…… 董县尉看了这么多年的《晋律》,从来就没留意过这行小字。 他有些不太确定,“这话的意思是?” 白善掀起眼皮看他,道:“意思是,你和妻兄打架,把妻兄的腿打断了,县衙可以判你和你妻子和离;你和妻族的某个小娘子有奸情,县衙也要判你和你妻子和离;更不要说杀害一类的事了,两家成仇,那夫妻恩义便有折损,与其成了怨偶,不如和离,和离之后,一切照着律法来,该判就判,该放就放。” 董县尉脊背发寒:“……大人,我和内子还是挺好的。” 他忍了忍,没忍住,小心翼翼的问道:“那要是我舅兄把我的腿打断了呢?” 白善冷漠无情的道:“和离!” 董县尉:…… 白善掀起眼皮看他,“你舅兄打断了你的腿,你会不怨恨你的妻子,你的家人能够不怨恨你的妻子吗?” 董县尉想了想,很诚实的摇头。 白善:“这就是了,总不能让你们往后余生都生活在怨怼中,所以和离就好了。” 董县尉:“……那我与内子就是情深难舍呢?” 白善:“这有什么难的,你们再成亲就是了,县衙还能管你们单身后成不成亲吗?” 董县尉觉得好有道理的样子,但又总觉得有哪儿不对。 “那以贾伍为例……” 白善脸色一沉,道:“必是和离的,他不止一次殴打妻儿,本来都用不到县衙,宗族和里正就应该规范其行,若不能规范,也该勒令他们和离,按照宗族制,其子可以交由其妻带着,也可以交由族人抚养,若妻族和族人皆没有能力,还可以将其逐出宗族,由其子代为户主,族人再帮衬一些就是了。” 陇州白氏也发生过这样的事,不过那是百多年前的事了,当时白氏有个姑奶奶出嫁,丈夫暴力,总是忍不住殴打妻子和下人。 白氏本想把姑奶奶接回来,但姑奶奶舍不得孩子,于是白氏便让对方家族将其逐出宗族,由姑奶奶的儿子继承房主…… 白善鼓励董县尉,“别看这些律法偏门,少有人知,但先人们的确是各种情况都考虑到了,所以还是得宣传。” “本县不惧县内和离的人多,所以让衙役们多宣传宣传,安抚百姓,让他们修身养性,莫要整天想着殴妻打儿子,”白善道:“这个时代,鳏夫难娶媳妇,难道寡妇还愁嫁吗?” 董县尉:……寡妇还真不愁嫁。 白善满意了,挥手让董县尉退下,“本县要回家用午食了,这本《晋律》就送你吧,我知道,你们看书都只喜欢看字大的那几行而已,底下很多小规都不看,这当中有我写的一些注解,我还夹了一些案列在里面,你可以多看看。” 董县尉拿着书,整个人都僵住了。 他要不是县尉,他才不会去看《晋律》呢,平时翻一翻就已经够头疼了,现在还要从头再看,连小字都不放过吗? 白善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励,转身走了。 他以前也不喜欢看《晋律》,甚是枯燥,很多条目他看的时候觉得简单,也可理解,但放下书过不了多久就不记得了。 还是后来去了益州城,和唐学兄熟了以后,他借了五本他的《晋律》给他。 不是印刷的,是手抄本,一本厚厚的《晋律》他手抄出了五本比之更厚的来,因为里面夹杂着注解和案列。 后来他才知道,那是老唐大人送给唐学兄的生辰礼,后来唐学兄又往上面加了一点儿注解。 因为看白善如此不喜欢刑律,读《晋律》基本上是死记硬背,觉得他未来出去当县令很可能有冤假错案发生,所以就将自己的宝贝书暂借给了他。 有了这五本书,庄先生又对照着给他找了些案例,他再学习律书时就有兴趣多了,也更加用功,除了《晋律》,其他律书他也没少看。 送给董县尉的这本是他来北海县后随手翻的,有时候忍不住在上面做一些注解。 白善会到后院,周满还没回来,他便等了一下,过了两刻钟她还没回来,白善就不由去看漏刻,丢下书走出去往院门看,“娘子还没回来?” 五月道:“没呢,奴婢去看看?” 白善想了想后道:“罢了,你去厨房将饭菜装上,我给她送去。” 她不按时回来用饭,肯定是医署有病人,反正也不远,他给送去呗。 五月就去厨房里装食盒,想到现在天热了,便将贺嫂子做的酸梅汤也给带上了一些。 大吉接过食盒,和白善一起往医署去。 白善手上就拎着一壶酸梅汤,因为太阳晒,他便打开了扇子挡在脑袋上,穿进了巷子才好受一点儿,沿着墙角走到了医署。 才进院子,便看到廊下排队站了不少人,都是衣衫褴褛,脚上的草鞋都有断的,然后干脆光着脚站在廊下的。 白善稀奇不已,拎着酸梅汤进去找周满。 周满正在给人看病,看到白善出现在门口,她就探头往外看了一眼,看完了手上的病人后就对小寇道:“我们要吃饭了,让他们先在廊下歇息,去问一问邵婆子,让她熬的稀粥好了没有,要是好了领他们去用一碗粥,别来的时候没病,在这儿站半天倒饿病了。” 小寇应下。 那边文天冬也结束了诊断,和周满一起退到后院用饭。 白善将饭菜摆出来,很好奇的问俩人,“怎么突然来了这么多病人?” 文天冬一言难尽的道:“……因为农忙过了。” 周满道:“我们之前下乡宣传还是有作用的,农忙过后,他们便空了一些,家里有生病的孩子和老人便送进城来看病。” ☆. 第2901章 我的锅 因为周满说了下户抓药不要钱,中户看病不要诊费,所以一个村相约来看病的还不少。 他们还特意穿上了自己最坏的衣裳,就是为了让自己看上去特别穷。 周满倒是不介意,他们开心就好,反正她下户中户是县衙认定的,标准也是根据那个来的。 “现在来的都是临近几个村的村民,他们昨天就开始出发了,走了一天,又在城外住了一个晚上,今天早上才进来的。” 周满很感慨,也很高兴,“总算是有人肯来医署看病了。” 白善往外看了一眼,笑道:“女子也不少。” 文天冬也抬头看了一眼,解释道:“她们是陪同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来的,自己并不看。” “但我要给她们看,”周满扭头对文天冬道:“你不好开口的女子,一会儿让她到我哪里来,反正今天也就这些病人了,来的人都摸一摸脉,积累一下经验,有病看病,没病安心。” 文天冬:“……您高兴就好。” 这样不放过一个机会的摸脉也是没谁了。 白善默默地没说话,给她倒了一碗酸梅汤,问道:“我看天热的很,家里贺嫂子煮了不少酸梅汤,我让她再加点水,送来给他们解解暑?” 周满一口应下:“好呀。” 她觉得白善都亲自给她送午食了,还这么关心她,于是也关心的问了他一句,“你的案子审完了?” 白善颔首:“审完了,已经判了,小案子,都不必上交刺史府,直接就可生效。” 然后白善就被打脸了,第二天,他送祝淇等人出城去服役,虽然董县尉和众衙役不理解他为什么要来给一群服役的犯人送行,但也老实的站在一旁等着。 白善将一张纸递给祝淇,道:“你识字,又是你领着这些人干的坏事,那服役时依旧是你做头首吧。” 白善道:“到了那边,你便归祁里正来管,这单子上是你们每日要干活的时辰和一日三餐每个人的花费及基本的菜单。” 他道:“这些钱都是县衙给你们付的,也是从百姓们的赋税中来的,你们服役是为赎罪,但百姓们也不会就按着你们薅羊毛,希望你们在服役时能思己过,服役回来后能够好好做人,再不犯事。” 祝淇等人心中复杂,还有不少人心中感动起来,连忙应下。 有一人见白善温和,便忍不住问道:“大人,我们三哥怎么样了?就是掉下悬崖的那个。” 白善叹息一声。 大家听到他的叹息,一时眼圈都红了,有两个年纪小的,直接就哭出来了。 “他的运气太好了,掉下去就挂在了树上,就是下不来,也上不去,罗巡检折腾了很久才把人吊上去,也没什么大的毛病,就是饿了三天。” 众人:…… 两个哭得哗哗的小伙子一个激动,鼻涕就喷出来了,白善偏过头去不看,两个小伙子却很不在意的一抹鼻子,连忙问道:“那八哥呢?” “他呀,”白善道:“比较惨,醒过来一次,剩下的日子就是好好的养了,不知道会不会变傻,已经被他家里人带回去休养了,对了,他不服役得交罚金的,你们出去后要不要给他家里帮帮忙?” 众人:…… 祝淇连忙道:“大人,他的罚金我来交。” 白善颔首,“很好,你们先去服役吧,明天掉下山崖的那个会去和你们作伴的,好好干活儿,争取把小刘村那条路修出来。” 众人被他鼓励得有些不知所措,但还真生起了一些雄心,竟然不觉得受罚去服役是多难受的事了。 白善这才扭头叮嘱衙役,“记住本县的话,闲了多教教他们律法,服役是苦活儿,在吃的上别亏了他们,那菜单是我研究了小十年的成就,你们就照着菜单来就好。” 衙役们:…… 他们也应下了,就不知道该做什么表情。 董县尉等他们走远了,便忍不住问,“大人,那什么菜单您为什么会研究了小十年?” 他看过了,不就是早食两个馒头,一个鸡蛋,一叠腌菜;中午三个大馒头,热菜两个,其中一个必须有肉两块…… 别说对付服役的犯人,就是对于每年服役的役丁都是很丰盛的了。 白善就背着手仰望天空道:“怕吓着他们,我还把时间缩短了说呢,其实我已经研究了有十多年了,一个成年的男丁服役,每天最少要吃这么多东西才能顶得住这样大的劳力消耗……” 董县尉看着白善的年纪,不由问道:“大人……怎么会去研究这个?” 白善瞥了他一眼道:“这不是正常的吗?村子里每年都有人去服役,感兴趣去看了,自然就研究了。” 他回县衙,结果还没进门,方县丞就焦急的迎出来,凑到白善耳边低声道:“刺史府来人了。” 白善眉一扬,以为是太子快到了,于是高兴的抬脚进去,方县丞就追在后面焦急的道:“是为了宋民的案子来的……” 白善的笑脸哐的一下就垮了下来。 方县丞和董县尉看到这个变脸,忍不住在心里赞叹了一下,但正事还是要干。 方县丞压低了声音道:“刺史府的意思是,祝淇等人祸害乡里,顽性难改,判了他们就行,宋民都已经是盐场管事,不会为那种小事去刺探新盐场,所以……” 白善抿了抿嘴角,没有直接去大堂,而是转身去了办公房,成功避开了刺史府来的人。 他问道:“宋家走通了郭刺史的关系?” “应该是的,”方县丞叹气道:“不然郭刺史也不会特特的派人来为宋民说话。” 白善很怀疑,“会不会是小鬼难缠,其实并不是郭刺史的意思?” 方县丞沉默了一下后道:“可来的是郭刺史身边的幕僚。” 白善:…… 他伸手揉了揉额头,想了想后道:“就说我下乡去了,这案子是我判的,你做不了主,但你可以先应承下来,就说等我回来了便告诉我,暗示一下,以我和郭刺史的关系,不会不答应。” 方县丞:“……那您要答应吗?” 白善:“不答应!你先把人糊弄走了再说。” 方县丞:……主意是好主意,只是这个恶人最后却让他来当了。 白善安慰他,“放心,锅不会落在你头上的,该是我的,就还是我的。” ※※※※※※※※※※※※※※※※※※※※ 作家的话 啊啊啊,我终于赶上一次十二点前更两章了,差几十秒,不知道算不算我的月票呢 最后一天了,求月票啊,下一章,晚上七点见 ☆.第2902章 躲避 白善从县衙连通后院的小门那里溜回了小院,又从侧门出去溜到了医署。 周满今天没有新的病人,县衙先前抓捕山匪时骨折的衙役来换药,此时正坐在椅子上偷眼看在院子里晒药材的西饼。 白善带着大吉溜进来,见他眼睛都移不开了,便整理了一下衣袍上前,伸手在他眼前招了招。 衙役回神,看到白善便吓了一跳,他就要起身行礼,结果屁股才抬了一下便发现他一条腿是瘸的,站起来有点儿不方便。 白善止住他的动作,看向院子里的西饼,问他,“好看吗?” 衙役脸颊瞬间爆红,耳朵尖都红透了,但还是点头,“好,好看。” 白善上下打量他,有些怀疑的问道:“成亲了没?” 衙役脸色更红,摇头,满眼期待的看着白善。 白善面色好看了点儿,不过却上下打量过他后摇头道:“有点难,西饼好像也喜欢好看的。” 衙役:…… 白善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虽然有点难,但你可以努力一下。” 说罢转身去找周满。 衙役眼巴巴的看着县令往后院去了。 满宝正在和文天冬称药,他们决定做些常用的药丸备用。 文天冬对做药丸不太熟练,毕竟只在太医署里学过,真正动手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周满比他多一点儿,但也比不上老郑掌柜,甚至还比不上郑辜。 她一边做一边叹气,“郑辜和郑芍在就好了,他们两个做药丸的速度最快,最熟练了。” 文天冬:“……先生,我也可以学习的。” 周满点了点头,鼓励了他一番,看到白善进门时她微讶,她先抬头看了一下太阳,“还没到吃饭的时候呢。” 白善在边上找了一张小凳子坐下,拉过一个药碾子帮他们碾药,道:“我来你这儿躲躲。” 周满惊奇不已,“在这北海县里你竟然有需要躲的人?谁啊?” 白善:“……郭刺史的人。” 因为有文天冬在,白善没有说为什么要躲着,周满努力的忍下了要问的冲动。 一直到文天冬处理好了手上的药材,拿着单子去药房挑选其他的药材,她这才一屁股坐在白善身边,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 白善就叹息一声道:“也不知道宋家付了什么代价,竟然能请动郭刺史说情,让我放了宋民。” 他道:“此时是放了宋民,后面就该为我和宋家讲和了。” 周满愣了一下,反应过来,“受贿?” 白善往外看了一眼,不太有诚意的和她道:“小声一点儿。” 周满问:“那你要和宋家和解吗?” 白善意味深长的道:“那要看宋家愿意出什么代价了,不过不管我和宋家和解与否,宋民既然犯了事,那就该惩办,不然在他这里开了先河,以后再有人犯事,便以为走刺史的路子就能免去惩罚,那我这县令还怎么当?” 周满:“你判了宋民坐监三个月,你总不能躲三个月吧?” 白善歪头想了想,“太子应该快到了吧?” “万一他和我们去西域时一样,一路游走一路巡察怎么办?从京城到青州的路途可也不近。” 白善:“……不至于吧,殿下不会这么不靠谱的。” 话是这么说,其实白善自己也不是很肯定,于是碾药的动作慢慢停了下来,他纠结不已,“我要是去信催促太子殿下,会不会显得很急功近利?”

相关推荐: 我喜欢你很久了_御书屋   财色兼收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旧日时代   随身带着原始世界   结婚对象带孩子跑了   怎么会有人用恋爱来报复   龙王传说:诸神黄昏   Vocaloid南北组同人   男神今天鬼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