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找积雪草,然后拔了堆在一起,打算一会儿就拿回去晾晒。 周四郎看着只剩下自己一个的地里,惆怅得不得了,他就说嘛,满宝怎么可能不给他找麻烦呢? 等他们回家要吃晚食时,周二郎也领着五郎他们回来了,他正在激动的和家里人道:“我问过药铺了,药铺说那女贞子他们收,要是品相好,那就六十文一斤,品相不佳的,最低也有四十文。不过须得是晒干的。” 周大郎他们也激动起来,这个价格听着比米面还贵啊,不愧是药,就是值钱。 钱氏问,“你问了这东西要怎么晒吗?” “问过了,药铺的掌柜说,可以先熏蒸或是过一遍热水,再晾晒,一直晒干为止,他们药铺就收了。至于怎么熏蒸和过热水,掌柜却不肯多说了,他说,他们药铺有专门的采药人合作,这些算是那些采药人的手艺,若是他什么都说了,恐怕采药人们不满。” 钱氏若有所思,扭头和小钱氏道:“明天应该是个晴天,你别下地了,把炉灶空出来,我们试一试,既熏蒸,也烫水,看哪一样的品相更好。” 小钱氏应下。 钱氏又对周大郎道:“这两日你们没事就到山里再找找看,看还能不能找到女贞子。就在外面走一走,别进去太深。” 周大郎他们已经不是小孩,知道轻重,山里猛兽蛇虫多,他们也没这个胆子进去呀。 周五郎一群小的也在自己的房间里密谋,他告诉满宝,“我当时跟着二哥去了,当时那儿就有一个采药人,见二哥拿着女贞子去问,脸色很不好看呢。” 他哼道:“这生意又不独是他们一家的,凭什么他们能做,我们不能做?” 周六郎也道:“就是,我们做的花篮,这两天也有人学我们拿去卖,不过他们的花篮里没糖,生意没我们好。我们一直换地方,所以才每天都能卖出去。” 周六郎是有些骄傲的,但周五郎却有些忧虑,觉得再这样下去,花篮生意肯定做不下去了,他们只能卖糖。 但糖的生意是他们自己的,可没有过明路,如果花篮没生意了,家里肯定不会许他们再去县城的。 满宝也觉得花篮生意应该做不下去了,按照科科说的,市场已经有模仿品,后面供大于求,价格肯定会被压低,那就不划算了。 满宝道:“那我们得准备点儿别的借口去县城了。” 周五郎等人也深以为然,不过这不是立时能想出来的,于是他们还是来数钱吧。 数完了钱,满宝不仅把第二天要用的一包糖给周五郎,还给了他一把钱,让他去集市上买鸡。 她道:“村里的鸡不好买,人家都不卖啦。” 周五郎问,“满宝,你想吃鸡肉了?一只鸡很贵的。” “没关系,我有钱。”满宝特别豪气,挥手道:“买回来给娘补身子。” 周五郎他们集体咽了一下口水,没有多犹豫就答应了。 他把钱收好,再次鼓动满宝,“满宝,你真的不考虑一下多卖一点糖吗?” 满宝坚定的摇头,“不行,糖吃多了坏牙。” 而且女贞子的积分还没下来,她每天都在花积分,却没有赚,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攒够给娘买药的积分呢。 在满宝看来,钱的作用是没有积分重要的,而且她现在钱够用了呀。 满宝对自己现在的资产很满意,而且她并不觉得挣钱很难。她把自己又找到了一味药材的事告诉五哥,表示他们的花篮就是卖不出去了,也能卖药材。 今天晚食周家吃的是鱼,满宝喝了一碗鱼汤,心满意足的躺在了床上,一时睡不着,它就去翻曾经录入系统的东西,将它们的词条看了看,然后又去逛了一下商城,着重看了一下她娘的药剂。 然后心满意足的睡过去,第二天精神满满的醒过来上学去了。 她早就忘记昨天和白善宝吵架的事啦。 但白善宝却记得,因为他难受了一个晚上,他没有在书房里找到黄金,反而还被祖母笑了一顿。 娘亲没给他钱,祖母也说满宝说的是对的;他也没找着黄金,祖母还笑话他! 所以满宝一来,他就把自己一早去厨房里顺来的糕点往她面前一推,请她吃。 ☆.第六十四章 你也有错(给书友“思卿岚语”的打赏加更) 满宝已经忘了昨天的吵架,看到糕点她又想起来啦,不过她觉得自己大人有大量,科科都说了,聪明厉害的人都要有一颗宽大的心,要知道包容人家的错误。 所以她大方的接受了善宝的示好,把纸袋打开,拿了一块点心吃,露出一脸满足的表情。 她还和他讨论,“比上次白二郎家的管家送来的好吃。” “这是我最喜欢的点心了,是昨天晚上厨娘做的,你要喜欢吃,下学后我带你回我家吃吧。”白善宝带点讨好的道:“你还去我家看书吗?” 满宝想了想,还是想去看一下很多很多的书是什么样子的,于是点头,大方的道:“好吧,我原谅你了,我们还是朋友。” 见满宝提起这个话题,白善宝虽然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但他还是诚恳的和满宝道歉,并表示她昨天说的是对的。 虽然他们是小孩子,但还是得有自己的钱。 只有挣来的钱才能完全自主,虽然娘亲还是会说家里的钱都是他的,但他知道,并不是他想要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 但自己挣的钱就不一样了。 不过白善宝并不是就认下了所有的错误,他表示满宝也不好,因为吵架不是他一个人的错,哪怕他错比较多,她也是有错的。 满宝虽不觉得自己有错,但见他道歉了,还是勉为其难的和他说了一声对不起。 系统看见了,便在她的脑子里对她道:“宿主,白善说的没错,吵架的事你也是有错的。” 满宝这些是真的不开心了,问道:“我怎么有错了?” 系统问她,“昨天大头和二头抢着要晾晒积雪草,然后拌嘴吵起来了,你觉得是谁的错?” “两个人都有错。” “明明是大头抢二头手里的积雪草,你为什么会认为二头也有错?” “大头也没恶意呀,他就是觉得二头晾得太慢了,所以才帮忙的。” “白善也没有恶意,他只是和你有不同的意见而已,你们都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别说现在这个世界,就是在未来,人类因为性格,教育,认知等的不同,对于同一件事总会有不同的看法,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对同一件事有完全一致的看法的。”系统道:“所以异是合理存在的,你们应该求的是同。最主要的是,可以辩论,但不应该吵架。” 系统道:“既然吵起来了,那就是两个人都有错,他是真心认错的,但宿主你不是真心的。” 满宝知道,科科有时候说的话她不是很能理解,但都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她都会把她的话记下来反复思考,总能被说服。 但这一次她都不用思考就听懂了,然后是真的羞愧了,她就伸手握住白善宝的手,再一次诚恳的道歉,“昨天也有我的错,对不起。” 本来就羞愧和心虚的白善宝听见,更不好意思了,也握住她的小手,“满宝,你真是太好了,我不该说你的,其实大部分的错还是我的,应该我说对不起。” 庄先生拿着书进来时就看到第一排的两个小孩儿正手拉着手说对不起,顿了一下后走上讲台,瞥了他们一眼。 俩小孩立即坐好,把自己的课本打开。 庄先生欣慰得不得了,本来他已经打算好,今天两个孩子要是还闹别扭就给他们上一上课的,结果都没等他开课劝解,两个孩子就好了。 庄先生不觉得失了用武之地,他只觉得两个孩子真是品性上佳,悟性也上佳,自己就知道自己错了。 今天庄先生上的课还特别顺,还给全班同学讲了古代圣贤的宽容大方的小故事。 其他学生是完全当故事来听,满宝和白善宝却不是,他们也不觉得先生是特意讲给他们听的。 只是觉得他们离圣人差得好远啊,看,古人都比他们心胸宽大,他们后人当然要比前人还要厉害才好呀。 不是有一句话叫长江后浪推前浪吗? 庄先生不知道他两个弟子众多目标的其中一个是超越圣人,成为新一代的超级圣人,见他们一脸受教的模样,满意的点头。 满宝要去白家做客,作为她的小跟班兼临时看管人——大头,当然也是跟着的。 周二郎已经给满宝做好了一个小书箱,是真的特别小,只能放下两三本书和一套笔墨纸砚,满宝背着都很轻松。 满宝将自己的东西放进小书箱里,就和白善宝屁颠屁颠的往白家去。 刘氏猜到今天孙子会带周家小娘子回来,所以一早便在门口走来走去,借口散心等候。 然后一转身,她就看见两个小豆丁背着书箱嗒嗒的走过来,两个人还一边走,一边追逐打闹,后面则走着一个大孩子和他们家的下人。 刘氏焦躁的心就沉淀了下来,她笑看着渐渐走近的俩孩子。 白善宝牵着满宝的手小跑过来,仰着脑袋和她介绍他的朋友,“祖母,这是满宝,她大名叫周满,是我的同桌。” 满宝仰着自己的小脑袋,叫了一声,“白祖母好。” 刘氏笑开,伸手牵住满宝的小手,满脸是笑,“我娘家姓刘,以后你叫我刘祖母就是,上门是客,来,你们快请进。” 乡下的宅子没那么多讲究,但刘氏毕竟在大家族里生活惯了,所以还是先带满宝去白家后院里拜见白老太太和白太太,这才领着他们回客院。 大头第一次进白家,看到这么大的房子,一时有些束手束脚的,连步子都不敢迈太大。 满宝也很惊奇,但她年纪小,眼睛里都是好奇,大大方方地看着,还和白善宝感叹了一句,“白二家可真大呀。” 白善宝道:“我家以前比这儿还要大呢。” “那你家得有多少人才住得过来呀?” 白善宝挠挠脑袋道:“我家就三个人呀。” 刘氏笑着打断他们的话题,领了他们进客厅吃点心。 她给满宝手里塞了一块,也给大头拿了一块,请他一起吃。 白善宝却把满宝手里的点心拿掉,重新挑了一块给她,鼓动道:“这个更好吃,你快吃,吃完我们去书房看书。” 满宝很喜欢吃点心,但她对书更感兴趣,因此很快把点心啃完了,就跳下高高的凳子乖巧的和刘氏道别,要去书房。 ☆.第六十五章 你的想法 白善宝带满宝去他家的书房。 这是大书房,基本上只陈列书籍,他有自己的小书房,就在卧室的外室里。 在他没长大前,这件书房基本上只做藏书所用。 不过等他家建了房子,肯定会搬走的。 书房的位置特别好,朝阳,且宽大,推门进去,入眼便是一排排的书架。 比庄先生的那两排书架多好多。 满宝惊叹不已,她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书,她跑上去,只能仰着小脑袋看书架。 太高了,好多书架她都够不着。 白善宝也就比她高半个头,在这一方面和她很有共同语言,他和她咬耳朵道:“我祖母说我家的书里有黄金,昨天我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差点把课业都忘做了。” 满宝眼睛亮晶晶的,问道:“黄金多吗?” 白善宝想了一下道:“我祖母有一屋子呢,所以应该很多吧。” 正想扫描黄金藏在哪本书里的系统:…… 看着俩孩子已经兴致勃勃的翻找起来,系统忍不住道:“宿主,你问他,他祖母是不是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这句话?” 满宝问善宝。 善宝狠狠地点头,“就是就是,我家的书里有一整座的黄金屋呢。” 他自有自己的小心机,因为昨天的事,他没有告诉他娘和祖母,但他却愿意和满宝分享,他悄悄的道:“等我把黄金找出来,我就藏起来,以后这就是我的钱了。” 满宝觉得他这个主意不错,问他,“那我帮你找,你能不能分我一点儿?” 白善宝表示没问题,这孩子从小不缺钱,大方得很。 见两个孩子说着说着又把它给忘了,满宝大有撸着袖子大干一场的架势,系统便插话道:“宿主,书中自有黄金屋的意思是读书考取功名是一条绝佳的出路,考取功名后自有荣华富贵和美女。” 满宝一呆,将这句话转述给白善宝听,末了还加了一句,“我觉着这句话怪怪的,跟先生说的不一样,我不喜欢。” 白善宝关注的是,“所以我家的书里没有黄金吗?” 满宝道:“去问你奶奶。” 白善宝就拉着满宝去。 大头被刘氏留在客厅里吃点心,说说话儿,所以白善宝很快就找到祖母,一问,才知道满宝说的是真的。 刘氏没想到孙子这么快就回过神来了,忍不住再看了一眼站在他身旁的小姑娘,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啊。 她对白善宝道:“这句话是一位先人说的,意思是,书中知识万千,你掌握了知识,不论将来你想要财富,还是良田广屋,或是美女,它们都会自动的过来。你说你想去挣钱,但你现在才五六岁,手不能提,肩不能挑,读书不精,算术不通,年纪幼小,怎么挣钱呢?” “还不如安下心来读书,学好知识,待你长大了,财富自来。” 白善宝很伤心,觉得到手的黄金就这么飞走了,根本听不进去祖母说的话,转身就跑。 满宝连忙跟上。 郑氏忧心,正要去追,刘氏叫住她道:“让他去吧,他多想想自会想通的。” 她实在怕了儿媳再说什么,这个家都是你的话。 白善宝跑回书房,蹲坐在地上,伤心得直掉眼泪,满宝却很高兴,觉得刘祖母说的话比科科的好听多了,她对科科道:“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像刘祖母说的才对。” 系统内部的数据快速的流转了一下,“宿主,这句话在历史上应该是赵恒说的,且不管这话对不对,以宿主当前的生产力来计算,这句话不应该出现才对。” 系统将这句话出现的那首诗完全调出来给满宝看。 满宝读了一遍,嫌弃得不行,“这样算诗吗?” 虽然诗赋她没读多久,但也知道最基本的韵律,且一首诗好不好,凭感觉都能感受得出来,她觉得这首诗不好。 系统道:“是不好,有人评价,它连打油诗都比不上,不过作诗的是一个皇帝,所以流传下来了。” 系统再次扫描了一下这件书房里的书籍数据,对满宝道:“这个时候,这个皇帝还没出现。” 满宝才不管这个呢,她只是蹲下去安慰善宝,“你别伤心了,说这句话的人本事也很一般,所以他说的话也不一定是对的,咱还是别想着读书挣钱了,还是从现在就开始挣吧。” 白善宝抬起头,眼睛红红的看她,“怎么挣?” “拔积雪草呗,以后你跟我一起去拔,晒干以后让我四哥拿到药店去卖,那样你就有钱了。” 白善宝觉得她说得对,他不能只听祖母的,抹干眼泪道:“我不读书了,这样我能有更多的时间拔积雪草。” 满宝惊讶的看他,“你为什么不读书?” 她犹豫了一下问,“你很缺钱吗?要是很缺钱我借一点给你好啦,不过你挣了钱就得还我。” 白善宝一呆,挠了挠头道:“我好像不缺钱。” “不缺钱你干嘛不读书?” “不是你说的,我祖母说的可能不对,读书不能挣钱吗?” 满宝道:“就算读书不能挣钱,读书还能开心呀,还能明理呀,你是为了挣钱才读书的呀?” 白善宝还真不知道他为什么读书,他想了想道:“我娘说,我是为了光宗耀祖读书,我祖母说我读书是为了继承我父亲的志向。” 满宝看着他,善宝也看着她,两个孩子靠着书架坐在地上面面相觑。 满宝只能告诉他,她为什么读书。 “我觉得读书很开心,我能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还能从书上看到很多很多好玩的故事,”满宝道:“先生说,读书能明理,我要做一个懂道理的人,所以就读书了。” 满宝告诉白善宝,“你得自己想一想,你为什么读书。我爹娘背着我悄悄的说,我读了书,以后就把我嫁到乡里去过好日子,但我不想嫁到乡里去,我也没告诉他们。” 满宝说,“大人的话我们要听,但也不要全都听,我的朋友说,大人说的不一定就全对,所以你得有自己的想法。” 你得有自己的想法! 这话还是白善宝第一次听到,从小,祖母,母亲,先生,他们都告诉他,他为什么要读书,他得怎么做,从没人让他有自己的想法。 他想爬树,他们是不许的,他想玩水,他们也是不许的,他想睡懒觉,他们也不许,从小,他们就不许他有想法的。 家长和同龄朋友的话,那当然是听同龄朋友的呀! 白善宝眼睛闪亮亮的,开始用他的小脑袋思考起来。 ※※※※※※※※※※※※※※※※※※※※ 作家的话 明天再加推荐票的更,今天太累了 ☆.第六十六章 偷偷 刘氏在书房门口站了许久,看着两个孩子趴在地上开始找书看,但这个年纪的孩子能看进去的书很少,尤其是书还不断句,两个孩子翻了一下,便塞回去,继续一本一本的翻。 好在两个孩子都很爱惜书籍,知道书难得,一直轻拿轻放。 刘氏站着看了一会儿便转身离开,她也在思索满宝的话,心绪起伏不定。 两个孩子翻了好一会儿,发现没自己能看懂的书,一时有些生气,满宝也不翻书了,开始背着小手在书架间走来走去,就看到高高的书架上还有竹子,还有漂亮的布,就好奇的问白善宝。 白善宝看了一眼道:“那是竹简和锦绫,以前没有纸,或者纸不好,所以就用竹简和锦绫写字,祖母说这是先祖留下的,可宝贵着呢。” 满宝好奇的问,“我能看吗?” 其实白善宝也没看过,因为祖母不许他乱翻,所以特意把这两种东西放在高处。 他眼珠子一转,“可以啊,你是我朋友嘛。” 两个小伙伴就拖了椅子过去,满宝给他扶椅子,白善宝爬上去伸手一够,发现还是够不着。 两个孩子面面相觑,最后在屋里乱转着找东西,最后看向书架底部的书。 满宝和白善宝把书抱过去,一本一本的垒放在一起,然后白善宝脱掉鞋子和袜子,先爬上椅子,再踏上书,掂着脚尖一点一点的去够上面的竹简。 竹简很重,白善宝差点摔下来,满宝掂着脚尖撑住他的腰,他晃了一下后就把竹简抽了出来,抱在怀里就塞给满宝。 满宝放到地上,然后和他移动椅子,又去够另一边的锦绫。 锦绫也是一卷一卷的,但轻很多,白善宝很快就拿到了,俩人先把竹简打开,展开看上面的字。 俩人发现,上面的字他们一个也不认识。 俩人瞪着眼睛看,摸了摸上面的划痕,满宝惊喜的指着一个字道:“这像一个人!” “咦,”善宝也很快找到了规律,指着一个字道:“这像火儿……” 三人找到了趣味,觉得这比看书还要有趣,兴致勃勃的找起字的象形意来。 等外面传来大头和下人的声音,他们这才惊觉时间过去了,天都快黑了。 但一旁的锦绫还没看呢。 俩小孩心虚,白善宝抓着锦绫就爬上椅子,把它放上去,他想这么放竹简时,却发现不行。 因为这东西太重,拿下来好拿,放上去不好放呀。 下人和大头已经在外面催促了,书房不是他们能进的,所以只能在外面叫俩人。 满宝连忙应了一声,扯了扯善宝,小声的道:“藏在这儿。” 白善宝便和满宝一起将书一本一本的放回书架,然后把竹简藏在书的后面,咋一看还真看不出来。 等干完坏事,俩小孩这才把椅子拖回去,互相看了一眼后忍不住捂着小嘴乐,然后蹬蹬的跑去开门。 这副欢快的模样落在下人和大头眼里,就是他们看书看得很开心。 见状,大头和下人也高兴起来。 大头最开心了,因为今天下午他吃了好多点心,还在花园里看了各种各样漂亮的花。 白善宝和下人一起送姑侄俩出去,白善宝还牵着满宝的小手道:“明天你要继续来我家呀。” 满宝表示没问题,还叮嘱他,“你有空就想想啊,要是不懂就去问先生,先生知道的可多啦。” 善宝点头。 然后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回到周家,小钱氏正好准备好晚食,周家的气氛特别热烈,每个人脸上都很高兴。 满宝见了就蹬蹬的背着书箱进屋放下,然后兔子尾巴一样跟着她娘进出转悠,“娘,我们家是不是有喜事?” 钱氏就点着她的小鼻子道:“就你机灵,女贞子烫过晒了一天,已有些样子了,你大哥他们又在林子里发现了好几株女贞子,还不是很熟。打算等把这批女贞子晒出来就采回来。” 钱氏自己估摸了一下数量,觉得今年过冬应该能有一笔收入,正好,老大和老二一家也该换一床被子了,满宝也得做一身暖和点的衣服进学。 家里每个人都在挣钱,就连二头他们今天都去扯了不少积雪草回来晒着,周四郎的情绪有些低落。 满宝刚好蹲在他身边,见了就安慰他,“四哥别急,等明年你的地里出产了就能挣大钱啦。” 周四郎觉得希望很渺茫。 钱氏没那么多时间去安抚儿子的小心灵,她要忙的事很多呢。 知道女贞子能卖,又琢磨出了晾晒女贞子的的方法,她已经决定将女贞子作为将来家庭收入的一大来源。 于是吩咐二儿子,“趁着这几天有空,你编出一排架子来,再编几个大一点的簸箕,圆形的,刚好可以放在架子上,以后专用来晾晒女贞子。” 周二郎表示没问题。 交代好这个,她又对老大和老二道:“这两天你们走勤一点儿,不仅要看好山里的女贞子,也要再四处找找,若还有,就记下位置。” 满宝插话道:“大哥,三哥,你们要是看到我们外面没有的植物,就拔回来给我呀。” 周大郎笑着应了一声,但山里的花花草草在他们看来都是一样的,实在是没有不一样的。 而且他们也不能理解妹妹为什么那么喜欢拔那些花草,所以只是应下,做不做却不一定。 满宝不知道自己被敷衍了,高兴的继续去找郁闷的四哥说话,把周四郎烦得不行。 钱氏交代完了家里主要的事,这才把大头招来问去白家做客的情况。 知道他吃了一下午的点心,钱氏便瞥了他一眼,叹气道:“以后你小姑要是还去白家玩儿,你就把人送到门口就行,等家里要吃晚食了再去接。” 大头惋惜的应下,不敢不听祖母的。 钱氏转头吩咐小钱氏,让她明天给大头收拾出几颗白菜和一些鸡蛋,明天让大头带着一起和满宝去白家,算作回礼。 小钱氏应下。 把事情都安排妥当了,钱氏就靠在椅子上,将小女儿叫到跟前,笑着问她,“今天跟先生学了什么?” ☆.第六十七章 警告(云起推荐票两万的加更) 满宝高兴的回答,还说,“大丫他们认字也好快,现在都会写我们县乡村和自己的名字啦。” 小钱氏颔首,笑着道:“那你多教教他们,什么诗词歌赋的不必学,就认些字,最主要的是识数,知道算数才是最要紧的。” 钱氏自有自己的智慧,能认字自然更好,不能认,也要识数,至少出去买买东西不会被人坑。 满宝表示,她会都教他们的。 钱氏就摸了摸她的脑袋,鼓励她好好学习,“家里的事你别操心,娘的身体也好多了,你只要健健康康的快点长大就好。” 满宝不太明白娘亲为什么这么说,但还是高兴的点头。 钱氏就道:“好了,你五哥把你的鸡买回来了,你去看一看吧。” 满宝这才明白她娘为什么说这番话,她调皮的揽住她的肩膀道:“娘,我健健康康的,你也要健健康康的呀。” 然后蹦着去看她的鸡了。 鸡屋外面的角落里放着两个鸡笼,满宝跑过来,第一眼就看到了鸡笼里的鸡,她一下就惊住了。 两个鸡笼里都放着一只鸡,鸡笼远远的隔着,但它们都长着一个样儿,毛发奚落,身上有很多人被啄出来的血,满宝蹦过来,它们受惊的缩着脖子,身子抖了抖,衬得满宝就是恶霸一样。 满宝蹲在鸡笼前看鸡,它们的模样实在是太熟悉了,她看了两只鸡一眼,跑去找她五哥。 周五郎正在数钱呢,今天的花篮没有全部卖出去,所以收益要比前两天的要少一些。 他数过一遍,在自己的小本本上记了一笔,然后推给满宝数。 满宝暂时没管钱,问道:“五哥,你去找斗鸡的人买的鸡?” “是啊,”周五郎理所当然的道:“你不是说你买回来的鸡娘不舍得吃吗?我觉得买不下蛋的母鸡也没用,因为它现在不下蛋,养一养就能下了,到头来娘还是不舍得吃,所以我就去买斗鸡了,它们都成那样了,再养也活不下去,不如杀了吃了。” 周五郎挤眉弄眼的和她道:“还便宜,一只鸡的钱可以买两只。” 满宝都不由冲他竖拇指,“五哥你好聪明。” 她咽了咽口水问,“那今天晚上怎么不杀一只?” “娘说太晚了,晚食都准备好了,明天再杀。”周五郎叹息,“娘说了,我下次要是再帮你乱花钱,就不许我去县城了,满宝,以后买鸡这样的事你还是找别人吧。” 满宝哼哼道:“你不帮我,我就在村里买。” 她转了转眼珠子,笑道:“我已经有办法了。” 周四郎好奇的问道:“什么办法?” “我不告诉你。”满宝低头数钱,不仅将他们的私账算出来,还把公账那部分要交的公也算出来,然后把钱分给大家,然后记账。 周五郎看着羡慕不已,“满宝啊,你这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我学了这么久,还是算不好这交公的钱要怎么算。” 满宝道:“勤能补拙,你以后没事自己随便给出两个数字算,慢慢的就会了。” 科科说了,这是心算,可以锻炼人的大脑和逻辑思维,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让聪明的人变得更聪明,笨的人变得不那么笨,甚至是聪明一点儿。 满宝更小的时候没什么东西玩儿,最喜欢的就是跟科科玩这个了。 她考科科,然后科科又考她。 所以她才是家里数数数得最好的人。 满宝记好了账,又把大家交给她保管的钱收好,临时给大家伙儿出了两个题目,让他们自己算着玩儿。 两位数的加减,就是周四郎都忍不住一脑门子汗,满宝就教他们,“先用手指算,手指不够加上脚趾呗,算得多了,以后不用掰手指也会了。” “可我们的手指和脚趾加起来也不够呢?” “那就数别人的呗?”满宝理所当然的道:“我就经常借爹的手指和脚趾来数,你们看,我现在已经不用借他的手指和脚趾了。” 兄弟子侄们都惊呆了,没想到他们的爹(爷爷)还被幺妹(小姑)借过手指脚趾。 吃晚食的时候,老周头就觉得老四老五老六和几个孙子孙女看他的眼神怪怪的,不由摸了摸脸,问道:“我脸上有米粒?” 偷瞄的众人立即摇头,怪怪的低头吃晚食。 满宝对这些一无所觉,正埋头在碗里努力的扒饭,她的胃口一向好,吃得很多,钱氏会克制一下大头几个孙子孙女的晚食,却不舍得让小闺女饿肚子,一直让她吃饱饭的。 满宝知道食物不能浪费,将碗里的最后一粒米扒干净,放下碗就乖巧的道:“娘,我吃饱了。” 钱氏看了一眼外面,见还有亮光,就让她去教大头他们识字。 一群孩子呼啦啦的跑到院子里,一边玩耍一边认字,一直到最后一抹斜阳完全消失,天都黑下来,大家这才不认字了,却开始摇头晃脑的背满宝教他们的《千字文》。 这边朗朗的读书声传到村里,有人往周家的方向看了一眼,羡慕的道:“周金他们家这是要出读书人啊。” “拉倒吧,就一个小孩儿教读两句书,认不认得字都不一定呢,要是这么容易成读书人,那天下还不都是读书人了?” “你懂什么?只要认得字,又会数,去县里就是账房也能当,你就看吧,他们家那闺女要能在学堂里学个七八年,把学会的东西教给她兄弟和侄子,用不着十年,他们家就跟我们家不一样了。” 他叹气,“这么好一个闺女,怎么就投生在他们家了?” 边说边以一种很嫌弃的目光看他婆娘,他老婆很不服气,掐着腰道:“你也不看看人家的爹是谁,是我不会生吗?是你的种不好!” 他们家的孩子好奇的看着爹娘,夫妻俩正要吵嘴,坐在上面的老头就用烟斗敲了敲桌子道:“乱叫唤啥,那是咱周家的根,几百年就出了这一两个好苗子,还不兴人家有出息了?” 儿媳他不好说,只能去骂儿子,“管好你的嘴来,别在外面胡咧咧,要是叫我听到啥不好听的话……” 他儿子低下头,老实的应了一句。 ☆.第六十八章 流言 但也有的人家从老到小都不服气的,满宝家的邻居就听着隔壁的热闹,气得摔摔打打起来,压低了声音骂了一句,“没人教的东西,整天吵哄哄的,就不能安静一时半刻。” “说什么呢你?”周大圆瞪了她一眼,将好奇的看着他们的孙子孙女轰走,这才道:“你要不怕婶来堵你的门,你就尽管说。” 干瘦的老太太就骂骂咧咧起来,但也压低了声音,她跟钱氏年纪差不多大,俩人是一前一后嫁到七里村来的。 别看现在钱氏整天待家里含饴弄孙,跟乡邻都是笑眯眯的温和模样,她年轻的时候泼辣着呢。 往前七八年,她都是村中一霸,连村长家的媳妇都不敢招惹她的。 周金一家以前多穷啊,硬是被她带起来,虽然村里经常有人说她吃药费钱,带累了老周家,但大家心底都知道,她是周家的另一边天,也是她撑着周家起来的。 但她还是有点儿不服气,这种不服气除了嫉妒外,还有从年轻时候积累下来的恩怨。 在满宝进学,周家一日比一日热闹后达到了最顶峰,她虽然压低了骂人的声音,却是故意把手中的棍子啪啪啪的敲在门上,桌子上,冲着老周家的方向大喊道:“天都黑了,不睡觉还在外头晃荡啥,明天就上山打柴,连个活计都不会找,活该你们受穷!” 村里的房子和房子之间都有一定的距离,因为选地方盖房子时都考虑到将来孩子也要分出去盖房子,到时肯定再需要批宅基地盖房子。 所以各家之间是有意隔开一段距离的。 所以满宝家后面和左右的房子都有一定的距离。 但这个距离也有限,房子又不隔音,大家在院子里说话儿,声音高一点儿隔壁就能听见。 此时满宝就听见了,但她不知道隔壁的嫂子是在指桑骂槐,她还特别心疼的扭头看了一眼周大圆家,大人似的叹息道:“大圆媳妇又骂大驴他们了,真是的,教孩子要夸着来,咋能一直骂呢?” 周四郎等人:“……要叫嫂子,别总大圆媳妇大圆媳妇的叫,人家的年纪跟你娘差不多呢。” “她不就是大圆媳妇吗?称呼而已,不要较真啦,”她跑去找她的三个嫂子,和她们道:“嫂子,你们可别学大圆媳妇,以后对大头大丫他们要夸着来,别总是骂他们,我看大驴被他娘骂的都变笨了。” 三妯娌笑着应下,越过满宝暗暗的瞪了一眼高兴的大头大丫等人,决定回屋再教育他们。 老周头则扭头和妻子道:“满宝这是和你学的吧,你也教教她,在外头别这么叫。” 钱氏不在意的道:“放心好了,咱家闺女不傻。” 又道:“你看她叫大谷媳妇有这么叫吗?都是叫嫂子的,这孩子心里精着呢,哪个叫嫂子,哪个不叫,她心里比谁都有数。” 老周头见老伴儿一脸不屑的瞥了一眼周大圆家的方向,还让孩子们去抓萤火虫,院子里更热闹了。 同时周大圆家的叮叮当当响得更欢,钱氏嘴角的弧度也越高。 老周头缩回头,打算啥都不说了。 这边孩子们玩得开心,周大圆家那边则是气氛压抑,孩子们待在屋里大气不敢出,大驴媳妇也忍不住小声嘀咕,“娘也真是的,让我们睡觉,偏在外头这么敲打,这么吵,怎么睡得着啊。” 大驴不说话。 大驴媳妇继续道,“人家在自个家的院子里玩儿,那不是应当应分的吗?娘要是不敲敲打打的,我们听着外头的笑声睡得还更快呢……” “行了,有本事你出去跟娘说去。” 大驴媳妇气得不轻,背过身去搂着孩子哄睡觉,不理他了。 他家孩子就小声问大驴媳妇,“娘,奶奶为什么不喜欢满宝啊?” 大驴媳妇:“因为她聪明!” 狗蛋惊讶,“聪明还不好啊?” “好,就是不是你家的。”大驴媳妇说完瞥向大驴。 大驴脸色涨得通红,忍不住拍了她一巴掌,“你胡说啥呢?” “我胡说啥了?你说的不对吗?你娘就是嫉妒老周家,嫉妒钱家婶子,整天指桑骂槐的说我不会生孩子,生出一群屎驴蛋,我倒是想生个金蛋,银蛋,跟满宝似的聪明,你有那个种吗?” 大驴媳妇早压着一肚子的气了,加上外面婆婆还在用棍子敲敲打打,她的火气更是一丛一丛的网上冒,也顾不得孩子在身边,直接连珠炮的问,“也不看看人家的爹啥样,你是啥样,我想生就能生吗?” 大驴气得眼睛都赤了,口不择言的道:“人家的娘还是秀才家的小姐呢,你是吗?” “拉倒吧,他说是就是,谁还见过他媳妇的娘家人……” 夫妻俩吵了一架,狗蛋和弟弟妹妹们躲在被窝里,一双眼睛闪闪发亮。 他今年八岁了,就比大头小一岁,已经算懂事了,所以第二天他就特别兴奋的去找他的小伙伴,偷偷的告诉他,“满宝不是她爹娘生的!” 小孩子是最藏不住话的,不到半天,村子里大半的孩子就听到了这个流言,二头最是喜欢和小伙伴们玩的年纪,于是他的小伙伴便来悄悄的问他,你小姑是不是你爷爷生的。 二头理直气壮的道:“当然不是了。” 小伙伴们惊悚,二头就鄙视的看着他们道:“男人怎么会生孩子,我小姑是我奶奶生的。” 咦,大家这么一听也有道理。 于是又有人反驳回去了,说满宝虽然不是她爹生的,但是她娘生的! 等大头听说的时候,流言都在村里转了两圈了,但范围只局限在小孩子中,大一点的孩子都没听说。 于是大头一个一个的找过去,很快就找到了流言的源头——狗蛋。 大头捏着拳头把狗蛋揍了一顿,道:“我看你长得既不像你爹,也不像你娘,你肯定也不是你爹娘生的!” 狗蛋挂着鼻血,一边哭一边喊,“你说谎,这话是我爹娘说的,你小姑就不是你爷奶生的,我奶奶也说了你小姑没人教,那不是没爹娘是啥?” 大头气得又揍了一顿,道:“你才没人教呢,你有人教传这样的闲话?” ☆.第六十九章 上门 狗蛋一路哭着回家找他奶奶,大头才不怕他呢,也跑回家找他奶奶,“奶奶,外头有人说小姑坏话!” 钱氏眉头微蹙,“说什么话,谁说的?” “狗蛋的奶奶说小姑不是爷爷奶奶生的!” 钱氏脸上的笑容就落了下来,将手中做到一半的鞋垫放到一边,撑着椅子起身,看向外面。 正巧,周大圆的媳妇张氏也拽着她孙子狗蛋杀到了。 村里孩子打架是常事,但也没有把孩子打出鼻血的。 别说张氏了,就是一般人家也要生气了。 张氏素来跟钱氏不和,更不可能放任这事了,看见孙子被揍成这样,她连原因都没问,直接就把人拽到这里来讨说法了。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开口问罪呢,钱氏先开口道:“你来得正好,我听我这大孙子说,你小孙子说你说的,我家满宝不是我的孩子?” 张氏便一个激灵醒过神来。 “那我们就去村长家里,请村里的长老们来说一说,满宝到底是不是我生的。” 张氏脸色有些发白,低头看向她孙子,不确定是不是她和老头说悄悄话时被他给听去了。 张氏此时虽有些心虚,但更多的是愤怒,道:“钱婶娘,谁知道孩子从哪里听来的小话?反正我是没说过这样的话的,再怎么样,你家大头也不能打我们家狗蛋啊,他可比我们家狗蛋大一岁呢。” 钱氏道:“话是从你孙子这里传出来的,他说是你说的。” 张氏被噎住。 钱氏则低头看向大头,道:“去山上把你爷爷和你爹叫回来,我们去村长家。” 张氏这才有些慌张,道:“钱婶娘,两个孩子打架而已,你家有脸闹到村长家,我家可没脸。” “要只是两个孩子打架,大头打了狗蛋,我自会教训他,可这还涉及到我闺女满宝,我就要你当着全村老少爷们的面说一遍,满宝到底是不是我生的,是你乱嚼舌根,还是我背着他周金偷人了?” 张氏气得不轻,差点口不择言,周满谁生的,全村谁家不知道? 但对上钱氏的目光,张氏到底不敢任性说出口。 钱氏一改往日的温和,特别强硬的拽着张氏去村长家。 因为这一争执,村里许多人家的户主都从地里被叫回来,好多孩子都跑去凑热闹,钱氏虽然想让孩子们围观,到底不想事情闹得太难看,那样对满宝也没好处。 于是把孩子们撵走,只让长老们和各户主留下。 满宝对此一无所知,她此时正跟白善宝凑在一起说悄悄话。 白善宝道:“我想过了,我要变得很厉害,很厉害,那就要读书。我要为了变得厉害而读书。” 满宝问他,“要多厉害才算厉害?” 白善宝昨天晚上想了好久,因此道:“比我们白家的族长还要厉害,比白家所有人都厉害,这样就没人能欺负我,欺负我祖母和母亲了。” 他不为光宗耀祖而读书,也不为继承他爹的遗志而读书,前者,他并不觉得祖宗有什么光耀值得他去发扬,后者,他对他爹没什么印象,父亲只存在于祖母和母亲的口中。 他小声的告诉满宝,“我在族学读书时,因为我没爹,他们就总欺负我,就是先生都因为我没有父亲,不论我跟谁起争执,都是我的错,动不动就有人骂我缺少教养。” 他不服气的哼了一声道:“我才不缺少教养呢,从小我祖母就教我许多道理,我都记下了。” 满宝义愤填膺,“他们真坏!” 白善宝点头,“但他们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那些叔伯婶婶们,还有族长,因为我没爹,他们就想要我家的产业,我娘说了,那些产业是要留着给我念书娶媳妇的。” 白善宝到现在都还记得他躲在屏风后面看着他祖母哀求那些人的样子,他眼中带着一股恨意和倔强,咬牙切齿的道:“我娘说了,族长是泾州知州,而五叔公在京城做御史,所以他们两家才有底气说要接手我家的产业,哼,我以后要比他们还要厉害,做比他们还要大的官儿。” 满宝给他鼓掌,“你一定会成功的,科举而已,不难的。” 白善宝看她,“你怎么知道?” 满宝自信满满,“我猜的,我们可是聪明人呢。” 她还问科科呢,“科举好考吗?” 系统道:“不好!” 满宝眼就一瞪,“你不是说我和善宝是很聪明的人吗?” 系统道:“这个世上聪明人很多,比你勤奋的聪明人更不少,今年进士才取二十人,明经九十八人,白善宝是很聪明,但他年纪小,能不能勤奋都不一定。读书不是靠天分就可以了的。” 满宝就认真的和白善宝道:“你一定要勤奋读书,不然就算科举不难,你也会考不上的。” 她有些小心虚,刚才不应该嘴快的下定论的,现在她改口不仅会有损她的“威严”,还会对小伙伴的积极性造成打击。 系统趁机教育她,“所以以后下结论要经过调查才好,古人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满宝问道:“这是哪个古人说的话?” “对我来说是古人,对宿主来说是后人。” 满宝点头,“原来是我的子孙后代说的话呀。” 科科忍不住沉默。 满宝现在没有别的办法了,只能督促白善宝多读书,多用功,不然将来他科举考不过,她可怎么跟他解释呢? 为此,满宝还特别认真的跟着他一起读书,当然,因为她年纪比较小,进度比较慢,所以都是她读书,然后请教他,他给她讲解。 但是满宝是不会成人她打扰了他的,她觉得先生说得对,温故而知新,她请教他的同时,他也在温故,自然是每一次都能收获新的知识啦。 下午下学,满宝背着小书箱跟着白善宝走出教室,他们还在讨论刚才她请教的一篇子曰的释义,所以没有留意大头没来接她。 俩人边说边走,非常自然的走到白家,拜见过刘氏后就去书房看书。 他们把竹简从书后面掏出来,好奇的观摩了一下后就放回去,然后俩人便到处找书看。 满宝觉得,他们得读很多很多的书才可能考上科举,因此就算一些书看不进去,他们也得看。 当然,为了不为难自己,他们还是会先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看。 ☆.第七十章 吃肉(起点推荐票一万加更) 满宝找了很久才找到一本带图的书,满宝看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这是一本记载各种草药的书,上面有些药画了图片,有的只是文字描述。 药草的名称背后还有它的主要产出地,疗效,炮制的手法等。 满宝精神一振,高兴不已,直接就坐在地上津津有味的看起来。 不认识的字她就问科科,不会断的句子也问科科,虽然读得磕磕巴巴,但还是很有兴致的读了下去。 白善宝则找到了一本专门说鬼怪异志,各种玄而又玄的故事。 书的开头便是作者的自诩,说这是他游历各山川乡村名城时所听所见,俱为真实。 白善宝和满宝一样,最喜欢看故事性的书了,其他的书他都不怎么喜欢看,但这种书却是看得津津有味的。 他为什么特别喜欢看《论语》和听庄先生讲课? 因为《论语》都是记述孔子的言行,都是一个一个小故事组成的,而庄先生讲课也讲究趣味性,一句话,出处,及当时的情景都被庄先生一一说出,那就跟听故事一样,他喜欢得不得了。 两个小孩儿靠坐在一起,各自拿了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刘氏带着儿媳过来看了一下,见两个孩子看得入神,便让儿媳把差点放在桌子上,小心翼翼的出去了。 郑氏惊喜不已,压低了声音道:“善宝竟然主动看书,还看得那么认真了……” 要知道以前白善宝在家里最讨厌看书了,有好几次甚至偷偷把书藏起来,就是为了不去族学。 每次放学回来就带着书童和小厮去玩儿,爬树,下水,捉虫和打架,简直是什么调皮的事都做, 刘氏也露出笑容,“所以这一次我们搬家搬对了。” 郑氏也连连点头,也不介怀婆母一定要搬到这穷山沟里来了,本来,她是建议带着孩子回她娘家的。 如果怕不自在,可以在她娘家附近买栋房子住下,有郑家做靠山,日子总好过一点儿。 没想到婆母坚持要来七里村,这里出入不方便,也没有名师,她夜里没少偷偷的哭,可现在却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只要他们家的善宝能够学好。 刘氏道:“地已经选好了,我明日去一趟县城,换些铜钱回来,地基尽快挖好,既然决定在此定居,那就要把房子修好一点儿。” 刘氏没有问题。 白善宝和满宝并不知道有大人来过,他们津津有味的读了许久,觉得眼睛有点累了,就从地上爬起来要出去走走。 看到桌子上有点心和水,善宝立即招呼满宝来吃。 俩人津津有味的吃了点心,干脆就坐在椅子上看起书来,直到外面下人来禀报,满宝才知道大头来接她了。 满宝就把书放回去,然后背了自己的小书箱和善宝告别,一蹦一跳的走了。 白善宝当然送她啦,主要是没人陪自己看书,他也不想看了。 于是把人送到大门口,看着她和大头走了,他也不回去看书了,一蹦一跳就去找祖母,路上看到花园里的花上有漂亮的虫子,他便忘了要去找祖母,干脆在花园里捉起虫子来了。 把园子的花花草草祸害得差不多了,他这才心虚的跑回去找祖母。 满宝跟着大头往回走时才想起下午大头没去接她,连忙问他干什么去了。 来前,大头已经被警告不许把这些事告诉小姑,于是道:“我玩去了,忘记时间了。” 满宝就特别仗义的道:“你别怕,我不告诉娘亲和大嫂。” 大头暗道:你不告诉他们也知道。 不过小姑能有这份觉悟还是很不错的,于是他感谢了一下小姑。 从白家到周家,很有一段距离,周家在进村口不远的地方,但外边还是有好几家的,大家又爱在村口不远处的大榕树底下聊天聚会,所以每次满宝从那里过都能看到很多人。 但这次那里一个人也没有,连路上打闹的孩子都不见了。 满宝好奇得不行,“村里的人呢?” “在自个家呗。” 满宝道:“在家干什么,怎么不出来聊天?” 这话……大头忍不住道:“在家干活儿吃饭啊,现在是吃晚食的时间。” “可以前这儿天天都有人,他们还喜欢端了饭出来蹲着吃,怎么这次一个人都看不见?” 大头有些心虚,“或者今天家里有肉吃?” 只有家里有肉的时候,那些人才不会捧着饭碗出来蹲着吃。 提到肉,满宝却眼睛一亮,跳起来就往家里跑,嘴里喊道:“肉啊,肉啊,鸡肉啊,今天晚上我们家要吃鸡肉啊。” 大头愣了一下,一抹口水也追上去了。 还没到家,俩小孩就闻到了一股肉香味,忍不住都咽了一口口水,抬脚就往家里跑。 小钱氏还没起锅,出厨房看到小姑背着书箱,而她那傻儿子空着两只手,就点了一下他的额头道:“真是棒槌,你小姑比你小这么多你都不会接过书箱?” 大头立即伸手接过小姑的书箱,把它送回房间,然后出来和小姑及弟弟妹妹们一起站在厨房外,眼巴巴的看着里面冒着气的陶罐。 可真香啊! 系统感受到了宿主的渴望,适时的开口,“所以宿主,你现在知道积分的好处了吧?” 满宝闻着肉香觉得肚子有点饿,脑子就有点慢,“嗯?”了一声表示不理解。 系统道:“积分可以给你换糖,而糖可以换成你们这个时代的货币,货币可以买到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只要积分足够多,宿主想要过好日子并不难。” 满宝就道:“对哦,那女贞子的积分你们到底什么时候给我,到现在都没算出来吗?” 系统沉默了一下后:“嗯”了一声,让宿主耐心等待。 满宝觉得不能光等这一个积分,看来她得再拔些以前没拔过的花花草草给科科才行。 但大哥他们真是笨死了,进林子里那么多的花花草草都不能帮她找出一株来,唉,看来还是得她自己去。 满宝盘算着什么时候找时间上山才行,当然不能她自己去,得让人陪着她一起才好。 吃饭的时候,全家人都以一种怜爱的表情看着满宝,周四郎都把自己碗里的一块肉艰难的分给了满宝,表示,“幺妹,以后要是有人欺负你,你告诉四哥,四哥帮你揍他。” 周五郎等人也不甘示弱,纷纷把自己碗里的肉贡献一块给她,同样如此表示。 满宝吃的满嘴是油,迷茫的抬头道:“没人欺负我呀。” “我们知道,这不是提前说好吗,要是以后你被人欺负,不拘是打架还是吵架,告诉哥哥们一声,哥哥们替你揍他。” ☆.第七十一章 小小的价格战 各家的大人都在教孩子,让他们不要在外面胡说,满宝本来就是周家的孩子。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流言,当然是因为狗蛋的奶奶跟满宝的娘不对付,所以编瞎话骗狗蛋的。 孩子们都信了,因为大人们经常会说些没证据的事,比如东家婶子的菜被拔了,她没看见,但一定会对着西家骂,认定是西家偷的。 周大圆家的气氛却很压抑,一家沉默的吃着晚食,吃完后,张氏抖了抖面皮,对着孙子恨铁不成钢的道:“以后家里说啥事不准往外传,知道不?” 周大圆放下碗筷,啪的一声道:“你吼孩子干啥,要不是你在家里说些有的没的,孩子会往外传吗?” 那我说的也是事实,张氏张嘴就要说,周大圆就张大眼睛瞪她,压低了声音怒道:“你要想死,别带累着全村。” 张氏忍不住嘟囔,“官府又不讲连坐……” 周大圆啪的甩了她一个巴掌,大驴惊得站起来,忍不住叫了一声, “爹!” 周大圆回头瞪他,道:“别忘了,当年能让咱家活下去的那口粮是谁给的,长老们说了,人,不能忘恩!” 大驴低下头去。 张氏捂着脸,又羞又恼,直接推了桌子就回屋。 周大圆也摸出烟枪来抽烟,心里同样烦躁得不行。 老周家同样不安宁,大家今天晚上特别沉默,只有满宝一无所知,她照例把今天的账算好,该交公的交公,该她保管的保管。 周五郎盘腿坐在床上沉思。 满宝看了他好一会儿,扭头小声的问六哥,“五哥怎么了?” 周六郎也叹了一口气,小声道:“今天我们去县城的时候,好多人卖花篮,贵一点的三文钱一个,便宜的两文钱一个,最后我们把价格也降到三文才卖出去。” 周六郎道:“五哥说明天我们不卖花篮了,就卖糖果,大丫也不用跟我们去了。” 满宝回味了一下今晚吃过的鸡肉,咽了咽口水道:“不行,咱得找一门别人代替不了,或是别人不容易替代的生意才行。” 周五郎道:“卖糖!” 满宝道:“咱的糖是市面上独一无二的,所以满宝,咱多卖一点糖吧。” 满宝不同意,“那糖也是跟人家买的。” 周五郎一想也是,万一他们以后生意做好了,人家直接不把糖卖给他们,自己接过盘子怎么办? 那还不如现在每天一百颗的卖,虽然生意小点儿,却是独一份,而且细水长流。 周五郎叹了一口气,问道:“那你说什么生意好?” 满宝老实的道:“不知道。” 她想得特别开,“反正每天至少能挣一百文呢,一百文能买两只小一点的鸡了。” 那就是他们不仅可以每天吃一只鸡,还可以往外扔一只。 这么一想,满宝就又开心起来了,道:“五哥,既然花篮卖不出去了,那我们就去拔积雪草吧,咱攒两天的糖再去一趟县城,你们也得努力识字了,现在你认的字都还没有大头多呢。” 周五郎觉得认字真是太困难了,他宁愿跟着四哥去开荒也不要认字。 他本人是不愿意就此服输的,所以他没听满宝的,第二天依然带着花篮去县城,这一次他是真的卖不出去了,除了有俩小孩因为喜欢花篮里的糖果买了两个外,其他二十多个花篮他是怎么也卖不出去。 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再不回去就要摸黑了,周五郎干脆不不搭配着糖卖了,直接一文钱一个花篮的往外送。 周五郎觉得,反正竹条又不要钱,你们跟我抢生意,那我也抢。 他直接把价格压到一文,其他商贩的花篮立时也卖不出去了。 周五郎卖完东西,拍拍屁股就走,回家还把这事炫耀的讲给满宝
相关推荐:
仙法是word文档
万物超市从囤货开始
总有人阻碍我认真工作
从继承一家兵器铺开始
Vocaloid南北组同人
斗罗之我要无敌了
与你相遇[综漫]
过分宠爱
重生都市至尊
我喜欢你很久了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