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21章

第21章

他就是知道,如果当时让鲁大拿了勺子自己盛汤,那就会生乱。 那一刻,他知道,光靠自家三哥在这儿做劳丁,以及他和老六是不够的,他得寻找更多的力量来保护他们。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从满宝这两天给差吏糖吃就能留在这里东游西逛中,周五郎知道,这两个差吏是吃这一套的。 只是两碗汤而已,都是自家的东西。 周五郎把话说得很好听,两个差吏果然满意,没有推辞便接过汤,见里面不仅有肉片,还有萝卜,满意的点头。 剩下的则是最底下的汤底了,最好的汤也是下面这层的。 周五郎先给白二郎和白善宝盛了一碗,然后是白善宝的家丁大吉,毕竟坐了人家的驴车,怎么也得给人家一碗汤喝不是? 周五郎这才把剩下的汤给自家的兄弟妹妹分了,当然,满宝碗里的料最好。 满宝高兴得不行,端了碗和白善宝白二郎凑在一起喝。 白家兄弟俩也带了干粮来,比满宝带来的饼要精致得多。 还有小白馒头呢。 本来已经冷了,但周五郎放在火里烤了烤,有点焦黄,看着似乎不好看,但白善宝觉着很好吃,比坐在家里吃好吃多啦。 白二郎也觉得很好吃,就着肉汤吃得津津有味,然后三个孩子还互相分享了彼此的食物。 满宝把自己手里的饼分成了三份,白二郎和白善宝也把烤得焦黄的小馒头分给满宝吃。 周五郎和周六郎没去凑三个小孩子的热闹,而是端了一碗汤蹲在他们三哥旁边,偶尔看一下他们而已。 “三哥,釜里还有一点儿,一会儿你把它全喝了。” 周三郎点头,他左右看看,见别人离得都挺远,这才低声问,“你们买了多少肉,只卖两文钱,能回本吗?” 周五郎也压低了声音,报账给他听,“骨头都是不带肉的,我们十文钱就包圆了,又花十文买了一斤的肥肉,萝卜和葱花都是从家里拿的,盐是我们买的,但用的也不多……” 周五郎这么一算,能赚到的钱一下就出来了,他道:“最少赚了一百五十文,三哥,这门生意能做。” 周三郎就放下心来,“那你们明天还来?” “当然,”周五郎想也不想道:“好容易才找到了一门好生意呢。” 别看周五郎这段时间做了不少事,其实真凭自己本事挣钱的,就只有卖花篮一项。 现在好容易又有了一个进项,他当然不可能放弃。 周三郎也高兴,他服役,自家兄弟能在周近做生意,他既得了照顾,也能照顾对方。 ☆.第九十七章 拉不住的想法 劳丁们吃过饭休息了一会儿便要去干活儿了。 满宝他们习惯性中午犯困,但此时寒风呼啸,这里没遮没掩,可不能睡午觉。 于是三个小孩儿轮番打了两个哈欠后就被周五郎摸了一把冷水擦脸,瞬间精神了。 周五郎笑问,“我们回家了吗?” “不行,”满宝总算想起了正经事,“我们还没把人问完呢。” 周五郎就挠了挠脑袋道:“行吧,那我们留这儿陪你。” “五哥,你再去打水回来烧呗,”满宝提议道:“釜底的骨头熬一熬还有点味道……” 周五郎惊呆了,连忙道:“满宝,咱可不能这么不厚道,都熬了一次了。” “不是卖汤,免费送给他们喝的。”满宝道:“中午这顿是吃过了,那还有晚食呢,总不能让三哥晚食喝冷水吧,反正一碗热汤是烧,一釜热汤也是烧,你就烧了给他们喝吧。” 周五郎松了一口气,“这个不难,打了水来生火就是。” 反正都是木柴,点燃了就烧呗。 不过盐他是不舍得放了的,贵着呢。 周五郎带着周六郎去找木柴,满宝则和白善宝继续去采问,这么多人,他们记录了厚厚的两个册子,打算回去后就整理出来,然后等先生回来可以请教一下先生文章要怎么写。 问完了人,满宝总算是有空观察他们干活儿了,她很好奇的问,为什么要在官道的两边挖沟呀,沟里的水最后要流向哪里呀,要是沟里挖出来的土不够填官道上的坑怎么办呢? 以后路再坏了谁来修呀,多久修一次呀,平时有没有人看护呀…… 各种小问题不断,得知明天他们就不挖路,而是改去挖水利了,满宝就特别兴奋,表示明天她还来看热闹,哦,不,是学习。 周五郎加了满釜的水,盖上盖子就烧火,满宝和白善宝坐在灶前,一边烤火,一边翻看他们记录的东西,正商量着这东西要怎么整理。 满宝道:“最好写成一个个小故事,睡觉前还能当故事书看呢。” 白善宝不答应,“我都记下来了,不想再看了,直接写文章呗。” “我们是记下来了,但先生没看过呀。” “直接把册子给先生看就行,为什么还要整理?”白善宝举着自己的小手道:“你又不会写字,全要我一个人写,手很累的。” “让白二帮你。” 白二郎想也不想的拒绝:“不帮!” 满宝有些惋惜,就和白善宝说,“别急,等我的字写好了,我和你一起写。” “你的字得什么时候才写好呀。” 满宝自信满满,“快了,快了。” 反正她现在不缺纸,上次在商城里买的纸还有很多呢,她决定回去后就认真练字,以她的聪明才智,很快就能学会了。 对此,白善宝是很怀疑的,因为他每天都要练字,是练了很久很久才学会的。 周五郎不管俩孩子,等汤熬开了,就把火给撤了,只保持釜底有一些火炭,让烧开的水不会变冷。 晚食的钟声一响,周六郎就去招呼着大家一起过来打热汤,得知这一次汤是不要钱的,劳丁们都高兴起来,纷纷拿着自己的碗来盛汤,有的人还跑回茅草屋里拿带来的竹筒,将里面积存的冷水倒掉,跑去打上热水。 他们决定把竹筒塞被子里去,说不定等入夜后,他们还能喝上温水呢。 周三郎也带有竹筒。 周五郎给他灌了满满的一竹筒,小声道:“三哥,明儿我们还来,你把干粮留下一顿,其余的让我带回去吧,明天我让嫂子重新热过了再给你带来。” 周三郎没意见,回茅草屋里把他剩余的干粮都取了来,只留下一张饼,剩余的都让周五郎带回去了。 因为有驴车在,今天他们回到村里的时间还早,满宝将装着册子和笔墨的书箱都交给白善宝,道:“等我回家吃了晚食就去找你,我们一起商量一下。” 白善宝实在不想写字,但还是点头,“好吧。” 他左右看看,小声和满宝道:“记得带糖,我喜欢那种红色的糖。” 满宝也压低了声音和他道:“你别告诉别人。” 那种糖只她吃,平时给别人的都不是那种颜色,因为它太不像这个时代能做出来的糖了。 好在白善宝比较笨,见识又不够,所以他不懂,满宝还是很愿意把好东西跟好朋友分享的。 满宝也小声和白善宝要求,“你记得带桂花糕,还有栗子糕也好好吃。” 白善宝就道:“只能选一样。” 满宝咽了咽口水,很纠结,最后还是下了决心,“那今天就吃桂花糕,明天吃栗子糕吧。” “那我明天不要红色的糖了,你有黄色的吗,我要吃黄色的。” “有呀,我带给你。” 于是两个小伙伴都心满意足了,双双告别。 大吉站在车下,笑眯眯的看着俩孩子在车上咬耳朵。 周五郎见他们终于说完悄悄话了,就上前把妹妹给抱下来,和两位白家少爷挥手道别。 小钱氏三妯娌听到门口的动静,纷纷跑出来看,见他们回来,便去帮忙抬釜,问道:“卖出去了吗?” 周五郎兴奋的点头。 周家一家大小关起门来数钱。 周五郎把木桶里的袋子拿出来,又把袋子打开,倒出里面的铜板。 一家老小惊讶的看着这一小堆铜板,小钱氏惊叹,“还真挣钱了?你们买肉花去了多少钱?” 周五郎就给他们算账,这一趟下来,不算家里带去的萝卜和葱花,他们一共赚了一百七十八文。 连周四郎都忍不住垂涎起来,很想耍赖不去白家建房子了。 他巴巴的看向满宝,觉得幺妹忒的偏心了,明明以前他跟她最要好的。 满宝没有领悟到四哥的怨念,她正喜滋滋的替五哥留出明天的成本,见她一下留出了一百文,剩下的钱才算交公的六成,钱氏忍不住眉宇一跳,问道:“怎么要这么多,不是才二十文吗?” 满宝很有道理,“既然知道赚钱,明天我们就多买一点嘛,娘,你不知道他们多可怜,衙门只给他们一个馍馍,没有菜吃,我的朋友说了,人不吃菜会生病的。” ☆.第九十八章 翻脸 钱氏:“所以?” “所以我们做点菜卖给他们吧,光靠汤怎么能够健康呢?”科科可是说了,人如果长时间不吃菜,会很容易生病的,尤其他们还吹着冷风,要是一风寒,那可是会死人的。 周五郎听说,立即把她手里的一百文抢过去,“开什么玩笑,做菜,价怎么定?今天为了两文钱一碗的汤都差点打起来。” 一直沉默的老周头蹙眉看过来,问道:“怎么,你们跟人争执了?” “那倒没有,”周五郎犹豫了一下还是将鲁大要抢勺子的事说了,他心里的感觉虽然很模糊,但就是觉得这算是他们的一个小冲突,当时要不是满宝突然插话,他们说不定真会打起来。 老周头沉吟片刻,看向满宝,“这菜你打算怎么做?” 满宝就掰着手指道:“可以炖白菜呀,炖白萝卜呀,还可以煮鸡蛋!” 满宝说的都是现在家里经常吃的菜,尤其是白菜和白萝卜,现在地里也只有这两样菜了。 大部分白菜都收到地窖里去贮存了,还有一些在地里长的,如今各家各户能吃的也只有这两种。 老周头觉得这门生意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因为定价高了劳丁吃不起,定价低了他们亏本,但想了想,想着小闺女的提议每次都能挣钱,他就没有很反对。 他就对周二郎和小钱氏道:“今天晚上你们好好想想这菜要怎么弄,明天你们跟着他们一起去,告诉那些劳丁,我们家里有六个儿子。” 周二郎明白,应了下来,然后就从满宝手里把那一百文接过去了。 满宝一点儿也不介意的把钱给他,还叮嘱,“二哥,你买些鸡蛋呀,到时候煮熟了卖给他们,一文钱一个,三个鸡蛋我们就能挣一文钱啦。” 外头卖的鸡蛋是两文钱三个,一文钱一个,相当于一个鸡蛋他们赚三分。 周二郎觉得这利太小了,有这功夫,还不如多找一个劳丁服役的地方再熬一锅汤呢。 满宝却不觉得,还在他耳边喋喋不休,“三哥好可怜的,我都想把早上的鸡蛋水藏起来给他喝了,但我怕拿到那里去都撒了,所以还是把鸡蛋拿到那里去煮熟了给他吃吧。” 又道:“鸡蛋水不好喝,要水煮的鸡蛋才好吃,大嫂真是的,她总是不给我煮鸡蛋,一直让我喝鸡蛋水,二哥,明天是二嫂煮鸡蛋水,你让二嫂给我煮成鸡蛋给我好不好,我不要喝鸡蛋水了。” 周二郎见她说着说着就忘了做菜赚钱的事,不甚有诚意的点头,“我和你二嫂说一说。” 至于她听不听他的,那就不一定了。 满宝却自以为二哥答应她了,高兴起来,欢快的吃过晚食后就拿分了的钱要去找白善宝。 周五郎送她过去,一路上喋喋不休,“我们辛苦了一天就分了十五文钱,满宝,你干嘛分出这么多钱来做成本?” “我还只分了十文呢。”满宝一点儿也不觉得钱少了,还安慰周五郎,“明天肯定能赚更多。” “那也不是我们拿着了,是二哥拿钱,我们能分到的肯定更少了。”周五郎叹息,“晚上爹肯定又要来找我要钱了,唉,我要存钱怎么就这么难?对了满宝,我的钱你帮我收着十文吧,爹问我,我就给他五文。” 满宝表示没问题。 周五郎把满宝送到白家门口,看着她进去了就回家。 满宝在白家算是熟客了,她被白家的下人带去书房,她便冲了进去,白善宝已经用过晚食,现在正捏着笔练字。 看到满宝来,他立即丢下笔,甩着小手道:“你怎么才来呀?” 满宝赞他,“你真勤奋,现在就练字了。” 白善宝就道:“我才不想勤奋呢,祖母让我写的,我说今天我写了好多字也没用,唉。” 满宝就从自己的小书箱里拿出自己的纸和笔,道:“我陪你一起练呀。” 有了小伙伴,白善宝总算对练字有了点儿热情,和满宝坐在一起写字。 满宝字认得挺多了,但让她不对照着写下来,还是会有许多字不会写,因为脑海里会突然想不起它们的样子来。 而会写的字呢,也总会缺胳膊少腿,或胳膊和腿装反,再或者干脆一个字变两个字的情况。 不过满宝觉得这几种情况都是可以改正的,最主要的是,她沾的墨总是会多,写到最后总是变成一个墨团怎么办? 满宝握着笔忧伤的叹了一口气,然后沾了沾墨,认真的在纸上写下第一个字。 而此时,刘氏也看完了善宝带回来的册子,她合上册子后交给大吉,让他把册子拿去给两个孩子。 她还是想看一看,他们会拿这册子来干什么。 说好了要来商量写文字的满宝和白善宝早把这事忘到脑后了,他们把大吉送来的册子丢到一边,然后就凑在一起评判彼此的字。 白善宝说她,“你的字可真难看呀。” 满宝则羡慕他,“你的字可真好看呀。” 白善宝被夸了,觉得自己还批评她,似乎不太好,就道:“没关系的,多练一练就好了,我教你。” 满宝问他,“你第一次写字也这么难看吗?” “才不是呢,我从小写字就好看。”白善宝道:“我比你聪明。” 满宝不服气了,“明明是我比你聪明,我是方圆百里内最聪明的。” 白善宝冲她做鬼脸,“大话精。” “没有,”满宝高声道:“我说的是事实!我就是最聪明的。” “那你写字那么难看,你背的书也没我多,看过的书也没我多。” 满宝一愣,哭丧着脸,在心底里问科科,“你说,是我比较聪明,还是他比较聪明?” 系统为难了,它看了眼俩人的智力值,道:“差不多的。” “那还是有差,你说,是谁差?” 科科沉默以对。 满宝“哇”的一声就哭出来了,推了一把白善宝,“我不跟你好了,我以后会比你更聪明的,你等着吧,哼!” 大吉在一旁目瞪口呆,完全不知道两个孩子怎么就突然吵起来了。 白善宝被她推得一屁股坐在了地上,他也生气了,爬起来就推满宝,把她也推得摔倒在地上,他还不罢休,羞着脸和她说,“你比我笨,还不承认,羞羞,爱哭鬼,我再也不跟你玩了。” ※※※※※※※※※※※※※※※※※※※※ 作家的话 哎呦我的脸,笑僵了 ☆.第九十九章 种姜 满宝是哭着被白家的一个女仆送回家的,为了哄她,刘氏还给她包了许多糕点,不过满宝拿了糕点,还是坚持不原谅白善宝,决定不跟他交朋友了。 周家人:…… 他们听了满宝是怎么跟人白家小公子吵架打架后就不管了,这种小孩子吵嘴打架不是很正常的吗? 就连钱氏都没怎么安慰她,只让她去洗漱睡觉。 满宝很快就被转移了注意力,睡一觉起来,就把事都忘光光了。 她起床的时候,周二郎已经带着周五郎去大集了,今天不是集市,但大梨村那里也会有肉摊,要买肉,要么去县城,要么就只能去大梨村了。 满宝无所事事,便将昨天买下的姜拿出两块来,她决定试一下能不能种活儿,其他的留待春天再说。 种姜这种事满宝当然不可能一个人去做了,所以她找了大丫和二丫。 姐妹两可不知道姜比肉贵,听小姑说她要去菜园种菜,还是新得的菜种,她们就把小姑带去了。 满宝一个劲儿的嘀咕,“要肥沃的土地,肥沃的土地……” 大丫就指了一块地道:“种在这儿,这里土比较厚,肯定肥。” 然后满宝就把姜块拿出来给她们,拿着小手指点道:“切块,这里切一下,这里切一下,然后都发芽,就能种好多块了。” 大丫问,“这么冷的天,能种活吗?” 满宝挠了挠脸道:“谁知道呢,试一试呗。” 科科都有些无奈了,指点道:“可以用稻草铺在上面防寒。” 满宝很惊奇,“稻草可以防寒?” “那当然,有的人家还用稻草铺床,睡在上面御寒呢。” 满宝就若有所思,“那树叶也能御寒了?草也能,芦苇也可以……啊呀,我们能用的东西好多。” 满宝和大丫二丫一起,挖了坑把姜块种下,然后浇了一点水,便一起跑回家摸了一把稻草出来密密的撒在地上给它们御寒。 为了让它们把稻草被子盖严实点儿,满宝还往稻草上狠狠地踩了两脚。 大丫和二丫看见了,还以为是姜块的种植特点,也往上面踩了两脚。 目睹全程的科科:……算了,反正现在埋下去了也不会发芽,还是等开春了再提醒宿主来松一松土吧。 满宝种完姜块二哥他们还没回来,而周大郎和周四郎已经去白家开工了,她闲着实在没事,就摸了自己的书跑到学堂去读书。 至于为什么读书一定要来学堂,那当然是因为习惯呀,反正先生又不关门,教室的门是开着的,她进去读就行。 结果才跑到教室外面就听到里面有读书声,满宝好奇的跑进去看,就见白善宝正坐在座位上读书。 他抬头看到满宝,就撇撇嘴道:“你可真懒,我都读了三篇课文了。” “你才懒呢,”满宝道:“我早上起来都种了好多块,好多块姜了。” 满宝跑过去坐好,白善宝就把一个纸包推给她,“喏,你要吃的桂花糕。” 满宝咽了咽口水,打开,香香蜜蜜的,正是自己最喜欢吃的桂花糕,她吃了一口,发现糕点还是热着的,更高兴了,于是也拿出一把糖给他,“喏,有红色的,也有黄色的,你可不要告诉别人啊。” 白善宝也高兴起来,把糖果藏在自己的衣兜里,狠狠地的点头。 俩小孩又和好如初了。 满宝道:“我今天还要去,你呢?” 白善宝道:“我也去!我娘还给我准备了食盒,里面有好多好吃的东西,就是怕冷,不过我都跟她说了,我们有生火,不怕冷。” 满宝点头,“今天我二哥他们还会煮菜呢,到时候你的菜冷了,我让二哥给你热。” 白善宝就表示感谢。 白家依然派了大吉和一辆驴车跟着他们,不过周二郎依然去借了板车,几个孩子坐驴车就是,他们却不好把东西都放上去,毕竟是自家生意不是? 白二郎并不想去,但被他爹强逼着哭唧唧的爬上了驴车,惹来白善宝和满宝的一致鄙视。 这么大了还哭鼻子,真不害臊。 对此,白太太很不理解,她很心疼儿子,忍不住就和婆婆说,想让婆婆替儿子求求情。 结果白老太太刚开口,白老爷就道:“娘,我这是为孩子好,与其留家里斗猫招狗,不如出去见识见识。” “去看一群劳丁干活儿,有啥见识?”白老太太道:“你没听二郎说吗,周家人去是去挣钱的,哪是要做什么文章?两个孩子才多大,要做什么文章?” 白老爷就道:“娘,这里头的见识大着呢,您是没看到他们记回来的册子,不然婶娘比您还心疼自家孩子呢,怎么她就让善宝去?” 白老太太这才没说话。 白老爷道:“可惜这小子不听话,两册子的笔记,除了零星几页有他的笔迹外,其余全是善宝记的,可见他有多懒。” 白老太太这下更不敢说话了,生怕她求情不成,反而惹得儿子更生小孙子的气。 周二郎他们很快就到了官道上,今天劳丁们是挖修水利,主要是挖能浇灌的沟渠,这个比修路更难。 周二郎去看了一眼周三郎,然后在周五郎的介绍下和两个差吏躬身问好。 今天大家不必问话,要空闲许多。 满宝就四处撒欢一样的收集木柴,她把一根根木柴拖到一起,然后让六哥过来拿。 周五郎已经来干过一次,知道怎么干快速,二哥在垒灶台时,他直接挑着桶去挑水。 不错,昨天他们还只拿来一个木桶,今天干脆拿来一对了。 挑了水过来,将砍好的骨头放到釜里,然后就倒水开始烧火。 其他的活儿都来得及,就是这骨头汤得熬久一点才好喝。 满宝和白善宝拖着一个大树枝哗哗的跑过来,然后丢下就跑上来凑热闹,“二哥,你们要做什么菜?” “猪肉炖白菜,猪肉炖萝卜,五文钱一勺。” 至于有没有人买就不一定了,不过没人买也不要紧,他准备也不多,打算到时给老三留一点,其余的都带回家去,家里人吃。 ☆.第一百章 小主意(云起推荐票五万的加更) 周二郎准备的可比周五郎周全多了,满宝去翻二哥带来的背篓,发现里面还有一盆砍好的猪大骨,带着肉的那种。 有两条差不多一样大的五花肉,还有一条肥肥的肉。 满宝就对着它们流口水。 周二郎生怕满宝的口水滴在肉上,连忙把人给拎开,然后哄道:“等中午二哥给你肉吃。” 满宝流着口水点头。 心里想着吃的,她就不太乐意走了,于是就蹲在灶前帮忙烧火儿,其实就是看一眼火,看见火小了就告诉哥哥们一声,然后就会有人上来添木柴。 白善宝陪着她蹲了一会儿,就觉得看火不好玩,于是就和白二郎一起去浪了,他们到挖好了沟渠里去玩儿。 大吉寸步不离的跟着他们,周二郎看了一眼便不担心了。 他把洗干净的带肉大骨也放到釜里,既然知道炖汤能挣钱,而且能挣不少,那肯定得把汤弄好一点儿,最起码得多点油水不是? 周二郎把盖子盖上,然后切白菜和切萝卜。 今天他们还带来了一个小一些的釜和一个大罐子。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他就把肥肉和萝卜给下到大釜里,炖了不到两刻钟,他便在一旁搭好的灶台上生火煮萝卜炖肉。 用的是釜里的汤。 这样一来,连油都省了。 做好了萝卜炖肉,他就将菜都倒进罐子里,放在火边热着,然后开始煮白菜炖肉。 等差吏敲响了吃饭的锣时,来送饭的差吏都忍不住一再看向这边,然后问同僚,“闻着味儿,怎么比昨天还香?” 两个差吏早前便晃着过去看过,知道今天周家兄弟带来了不少的肉,还打算做肉菜。 只是看一眼同僚,两个差吏对视一眼,不在意的笑道:“问过了,他们用的肉不少,一家几口都扑在这上面,不过赚点辛苦钱。” 两个人也是怕差吏把人撵走,因为周二郎今天早上暗示过,他这门生意要是能做下去,每顿的孝敬总不会少。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他们可以免费吃喝呀。 送饭的差吏看了一眼正围着釜的那群人,见他们有青壮也有孩子,便不再多想,把饭交给他们后道:“行了,午饭都在这儿了,我先回去了。” “好。” 大家领了各自的馍,便下意识的朝周家的灶台过去,闻着香,大家便和昨天混熟了一点儿的周五郎笑问,“今天什么东西这么香?” 周五郎就笑道:“我二哥今天多买了一些肉,说给大家伙儿煮个菜添添口味,五文钱一勺,哥哥们要是有想吃的,和弟弟说一声,弟弟给你们打。” 周二郎便接过话头,与他们笑道:“昨天多谢兄弟们捧场了,只是这天寒地冻的,人光喝汤不吃菜容易生病,昨天我这妹妹一回家就说了,心疼她三哥在地里只能啃干粮,没有菜吃,所以今天我们才准备了一点儿菜,但也不多,有想换换口味的便买一些。” “对了,”周二郎笑道:“我们下午还和昨天一样,熬一釜热水给大家泡馍吃。” 说着话,周二郎把装着萝卜炖肉的罐子盖子打开了,又把用炭热着的白菜炖肉的盖子也打开。 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萝卜和白菜里裹着的肉片,不少劳丁都下意识的咽了一下口水。 说起来,他们已经很久很久没吃过菜了。 香味扑鼻而来,周二郎的手艺或许很一般,但他煮菜用的是骨头汤,还放了适量的盐,菜里又有五花肉,就是再不好的手艺,有好食材,也不会难吃到哪儿去,何况他的手艺也不是那么差。 不过价格也很贵,五文钱呢。 虽然他们知道,五文钱在有菜有肉的情况下不贵,去过县城吃饭的都知道,这样的菜在县城,最起码得要十文钱。 很多人也只看着菜垂涎,没敢真掏钱吃,大多数人还是排队买汤。 然后他们发现,今天的汤油水还挺大,比昨天更好,于是他们开心了。 前面十几个人都是要的汤,没人要菜,周二郎倒也不急,他已经算好最差的情况了,大不了一份都卖不出去,到时候给老三留一些,剩下的他全带回去给家里人吃了。 他们家人这么多呢,肯定吃的完。 也是因为算到这一个情况,周二郎没有煮很多。 白菜和萝卜都只有十来份而已。 满宝在一旁负责收钱,周二郎今天多拿了一个大勺子来,和老五一人一边,速度快了很多。 周三郎很快拿着馍过来,周二郎就让他等一会儿,从旁边的筐子里找出一个大碗,给他盛了两样菜,让他蹲一边吃去。 不少劳丁看着他碗里的菜,有家境好一点儿的,就和周二郎商量,“我不愿意只买一样,但花十文钱也太亏了,这样,我五文钱,你一样给我半勺怎么样?” 周二郎略一思索便点头道:“行。” 那人立即便掏出五文钱,正好他站在满宝跟前,顺手就把钱给满宝。 后面的人见他买了菜,也开始动起脑筋来,开始和周二郎商量,“兄弟,要不我只要半勺,你少给我点儿,算我两文钱行吗?” 周二郎:“……这,这不好算吧。” 这坏了规矩,以后还咋做生意? 而且一勺好算,反正不管萝卜炖肉多点儿,还是白菜炖肉多点儿,反正加一块就一勺,都是客人吃,客人多半不会有意见。 但这半勺,万一他觉得少了怎么办? 周二郎想着说辞,满宝却觉得这主意不错,不过她给换了个概念,“是啊,是啊,这样大家都省钱了,大哥哥,你找个人跟你合伙呗,一人出一半的钱,买一勺的萝卜炖肉和白菜炖肉,这样花一半的钱能吃两样菜呢。” 这下换对方心动起来了,问道:“可这两文半怎么算啊。” “这还不简单?我哥哥他们天天都来呢,你找个要好的,这次你出三文钱,下次再想买菜吃的时候轮到他出三文钱不就好了?” 劳丁觉得这主意好,于是转身去找他堂兄。 两个人很快挤上来,先各自买了一碗汤,然后合伙买了一勺菜。 有了他们做示范,后面便也有人学着他们一起。 现在服役都是一村一村的人集合在一起,一是有事可以互相照应,二也是为了安劳丁的心,也好管理,所以要找熟悉的人还挺容易。 要么是家里是亲戚,堂兄弟,族兄弟什么的,要么就是同村的邻居。所以合伙人还挺好找,菜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往下少。 ☆.第一百零一章 想要扩大 周二郎给两个差吏也留了两份菜和汤,让周五郎端去给他们,低声吩咐道:“说点好听的话。” 周五郎应下。 周五郎一走,周二郎把剩下的菜给满宝倒进碗里,把她抱到老三身边就让她吃。 满宝招呼白善宝和白二郎一起。 白善宝和白二郎玩了半天,肚子也饿了,跑过来一看,道:“我们的食盒里也有肉!” 周二郎就笑着替他们把饭菜给热了,然后三个孩子凑在一起吃。 周二郎将釜里的大骨捞出四块来,带着不少肉的那种骨头,三个孩子各一块,然后给了老三一块。 周二郎小心的避让着人,然后和老三道:“里头还有几块肉,晚食我们就不做菜了,那肉连着的骨头给你就着水吃干粮。” 周三郎应下,问道:“明天你们还来吧?” “来,我不来,老五他们也会来的。”周老二低声道:“我本来以为大家家里都不富裕,这桩生意不好做,谁知道也不差。” 周三郎就小声道:“这两天活重,大家肚子里没油水,上面又催得紧,别说他们,就是我,手上要是有铜钱,我也会买一些吃的。” 周二郎点头,就小声和周三郎说,“所以我说,挣钱的应该不止你们这一处,我想回去和爹娘商量商量,明儿我带着你二嫂找其他段的劳丁试一试,这边就交给老五他们,离服役结束还有二十来天呢,要是一天都能赚上两百文,两拨人就是四百文,十天下来就是四千文了,那二十天就是……” 周二郎有点儿算不出来,白善宝在一旁快言快语的道:“八千文。” 满宝慢了一步,但也哇的一声,道:“我们家发大财了。” 周二郎忍不住笑眯了眼,“希望每天都能有这样好的生意吧。” 周三郎心头也火热起来,道:“那下午你们别留在这儿了,还是赶紧回去商量吧。” “不用,都应承了人家的事,说什么也得做好,不然下次谁还喝你的汤,吃你的菜?” 周二郎只就着热汤吃了一块干粮,并没有吃肉。 他把所有带肉的骨头都捞出来放小釜里炖着,留待晚食给周三郎吃,而大釜里也加了水慢慢熬着。 等晚食的时候,白送了大家一碗略带油花的开水后便收拾东西回去。 他没有算账,但也知道今天赚的比昨天多。 他叮嘱周五郎,“这菜不能做多,以后就做这样的量就行,劳丁们也不是谁都舍得天天吃菜的。” “除去给三哥和差吏的,也就卖出来二十来份,他们一百来人呢,这点菜哪里够?” 周二郎坚持,“够了,听我的,啥东西多了都不值钱。” 满宝也点头,“肉菜太贵了,刚才一个大哥哥说了,说他家攒钱好难好难的。” “所以你就把肉给他吃了?”周五郎提起这个就生气,“我都没得吃呢。” “没给肉,给的萝卜。”满宝控诉的扭头看向周六郎,“肉肉,被六哥吃了。” 周二郎就拍了一下老六的脑袋,“你还抢幺妹的肉吃。” 周六郎嘟囔道:“是她给我的,我没抢。” “你对着她的碗流口水,她能不给你吗?” 满宝就吸了吸口水道:“二哥,我们从大集上回去吧,顺便买点肉回家吃。” “买啥肉啊,你今天不是吃了吗,要想吃,明天跟你五哥一块儿去,再给你吃。” “那娘没有,爹没有,嫂子们和侄子侄女们没得吃呢,要买回家一起吃,”满宝道:“娘要补身体的。” 周五郎也有点馋,提议道:“要不二哥,咱还是买点回去吧。” 周二郎看向他,“你出钱?” 周五郎舍不得,道:“咱今天不是赚了钱吗?” “得拿回去给娘记账呢,你赚了这么多钱,一顿肉钱都舍不得出啊。” 周五郎就是舍不得,因为除了存在满宝那里的钱外,他留在身上的钱全都被老爹搜刮去了。 周六郎也是如此。 满宝就在自己的兜里掏了掏,其实是从科科那里把自己的钱拿出来,她喜滋滋的道:“我出!” 周二郎就觉着这丫头忒傻了,劝道:“满宝啊,以后在外头,要是遇到让你掏钱的人,那一定是坏人,你可不能傻傻的掏钱,知道吗?” “那二哥是坏人吗?” 周二郎:“二哥当然不是坏人了。” “那二哥你掏钱!”满宝又把自个的钱给收回去了。 周二郎噎了一下,不过他还是点头了,拐道大集买了点肉回去。 不是猪肉,而是羊肉。 满宝高兴得不行,她觉得羊肉比猪肉好吃。 周二郎就觉得,妹妹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机灵了,好多话都糊弄不住她了,以她现在娇养的状况,看来还得多赚钱才养得起她呀。 于是回到家后,钱氏看到肉,还没来得及说他们,周二郎就道:“娘,我打算明天和老五分开,带着二丫她娘另找一段劳丁做这门生意。” 钱氏就蹙眉,“怎么,你不能跟老五一起做?” “不是,娘,今天我们煮的汤和菜都卖出去了,我就想着,这边能卖出去,没道理其他地方卖不出去,我们分开做,那样赚的钱不是双倍的吗?” 钱氏略一思索便明白了,皱眉道:“你打听清楚地方了吗?” “打听清楚了,我问过管着老三的差吏,他们说,他们那一段过去十里的地方也有一处,人数和这边差不离,距离白马关镇更远,距离县城也不近,他们也和老三他们一样,吃的是冷馍,喝的是冷水,通段下来,位置最苦的就是他们这两拨人了。” 钱氏就颔首,“你既打听清楚了,那就去试一试,只是,家里的釜就这么些,你们怎么分?而且村里就村长家有辆板车,你们又怎么去?” 周二郎还真没想到这一点,一时也苦恼起来。 满宝就在一旁叫道:“我们再买一个大釜,也买一辆板车呗。” 钱氏瞥了女儿一眼,道:“这生意还没做呢,就往外支这么多钱……” 满宝道:“不多,不多,磨刀不误砍柴工嘛,二哥算过了,我们能挣八千文呢。” 钱氏忍不住乐,“傻孩子,未来的事哪里看得到,万一中间出点事怎么办?万一生意不好了怎么办?怎么能以今天的收入就算出将来能赚到的钱了呢?” ☆.第一百零二章 借呀 钱氏不愿意冒太大的风险,但不是一点风险也不冒,她权衡了一下,最后决定拿出钱来买辆板车。 因为家里缺这个,而且自满宝上学堂后,她外出的机会越来越多,家里有辆板车也方便点儿,就算这门生意做不下去了,板车也能继续使用,不亏。 却不是很愿意买大釜,她道:“家里有一个大釜烧水,还有一个比较小一些的,炖菜煮东西也都齐全,再买一个回来,以后用不着了岂不浪费?” 她道:“一个大釜得三百多钱,如果生意都像今天这样还好,若是不像呢?” 周二郎就苦恼的问,“那您说怎么办?我和二丫她娘总不能空着手去做不是?” 钱氏略一思索便道:“这生意也不是一天就能干起来的,你总得先去看一下地方,也要和那边的差吏打一下招呼,这样,明儿一早你就去你大舅家走一趟,问他借个大釜,提上两斤肉,就说借一个月,再和你二舅说一声,这一月就劳烦他照应一下你大舅家用热水。” 钱氏精打细算,“家里盆盆罐罐的不少,你多带一些,也是能架在火上烧的。” 周二郎高兴的应下,只要有办法让他把这门生意做起来就行,他其实也不是很想花钱的。 满宝则觉得这样太麻烦了,还和五哥商量呢,“这么麻烦,还不如我们拿了钱给二哥买呢,最好买一大一小两个釜,小的能炖菜,大的就熬汤。” 周五郎看着她,默默地背过身去不理她。 满宝就坚持坐到他身前,周五郎捂住袋子道:“你别想,娘说了,这是浪费,以后咱要是不做这门生意了,东西不是没用了?” “没用了再卖出去呗。”满宝理所当然的道:“刷干净了和新的一样。” 周五郎就以一种看傻瓜的表情看她,“谁家的釜不是一用就是一辈子,有的人家用得仔细,祖传父,父传子的就这么用下来了,谁会把家里的釜给卖出去啊,你就是卖,人家也不买呀。” 满宝不信,“要是这样,那造釜的人怎么生活?” 周五郎噎住,然后蛮横的道:“我不管,反正我不出钱。” “五哥,你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周五郎就红了脸,左右看了看,见没人注意他们,就小声和满宝道:“我要自己攒钱娶媳妇。” 满宝惊愕的看着周五郎,挠了挠小脑袋问,“五哥,你想娶媳妇了呀?” “那倒没有,但不是你说的吗,人得想得长远一点儿,我想了想,我更长远一点的就是娶媳妇,更更长远的就是生娃娃,大哥和二哥都说家里现在精穷了,虽然说四哥犯了错,爹娘要罚他,可却不可能不给他娶媳妇。”周五郎都把哥哥们的话给记心里了,小声和满宝道:“四哥要说亲,低于五两银子是不可能的,他的名声现在不好了,我听见二嫂和大嫂说,没有八两银子,恐怕四哥说不着好姑娘。” 周五郎掰着手指头道:“这么多钱,我们家这么多人,没病没灾的情况下至少得存两三年,然后你也看着了,我和四哥六弟住一块儿呢,要娶亲就得建房子。” 他道:“我估摸着,家里要是建房子,肯定是连着我和老六的那一份一块儿建,这要的银子又不老少了,要是指望着家里给我说亲,我估摸着得七八年以后了。” 满宝也跟着掰手指头算,深以为然。 周五郎继续道:“而七八年以后,我都过二十了,唉,等我到了那个岁数,一起玩的人孩子都能去打醋了,我要说亲肯定又难了,彩礼又得出高才行。” 满宝满脸的惊奇。 “我耽误了,老六也就耽误了,咱家就这样一拖二,二拖三的,得多少年才能熬出头?”周五郎一脸的忧虑,“我估摸着,家里的人没大病大灾,四哥也不再赌,都得十二年才行。可十二年以后,大头都二十一了,大丫也二十了,他们要不要娶媳妇,要不要嫁人?” 满宝惊恐的瞪大了眼睛,忍不住叫道:“天啊!!!”科科,五哥说的一定不是真的。 系统算了算后道:“你五哥算的还真不错,如果倚靠宿主家里前三年的平均收入来算,他算得没错。” “难道这就是你说的蝴蝶效应?就因为我四哥赌输了一次,所以我家就一世都不能起来了?” “宿主,别忘了,你是方圆百里内第二聪明的人,现在孩子学习知识,你还拥有我,你的未来是不可估量的,同时,你的家庭也是不可限量的。” 满宝的关注点却不同,她不满的道:“不是方圆百里最聪明的吗?怎么是第二聪明了?” 科科拟声的轻咳一声,道:“因为白善同学来了。” 满宝嘟了嘟嘴,心里有些不高兴,于是等周四郎乐滋滋的从白家干活回来后,满宝就开始指使他干活儿,一会儿说院子脏了,要他扫,一会儿说她要洗澡,要他给打水,一会儿又说要骑脖子…… 周四郎前面还算顺从,毕竟没察觉出来,但他很快就发现不对了,不高兴的放下木桶道:“满宝,你故意折腾你四哥是不是?不知道我干了一天活儿累啊。” 满宝就冲他哼了一声道:“我也干活儿了,我也累,我赚的钱还比你多呢,你欠家里的钱啥时候能还?” 周四郎噎住,将她抱起来放到脖子上,吼道:“好了吧小祖宗,你要去哪儿,指!” 满宝居高临下的看着院子和外面的路,立即高兴起来,一手抓住他的手,一手往前一指,豪气万丈的道:“前面,我要出去玩儿,驾!” 老周头看了闺女一眼,问周五郎,“明儿满宝还跟你们去吗?” 周五郎还是很希望满宝去的,就算她去那里啥都不敢,蹲在那里他也觉得安心许多,于是连连点头。 老周头就问,“她的文章写出来了?” 周五郎哪儿知道啊,反正今天就没见三孩子拿过笔,他有些心虚的道:“应该快了吧。” 老周头就道:“那明儿再去一天,后天留家里好好写文章,读书人总往外跑像怎么回事? ☆.第一百零三章 找活儿 周二郎从钱家借回来了一个大釜,又举一反三的去二舅那里借了一个小一点的釜。 钱氏看了他一眼,没说什么。 周二郎就乐滋滋的,然后从钱氏那里拿了钱去县城买板车。 钱氏和村长家打探过买板车的钱,但这会儿还是多数了一百文给他,道:“权当预防,要是能在八百文内买下当然更好,要是不能,多花一点也可以。” 这一下就去了家里大半的存款,钱氏叹息一声,挥手让他们离开了。 满宝一想到自己家要有车了就高兴,她觉得赚了钱就得花出去,那才是钱,不然放家里不用,那就只是一堆铜而已。 所以她还安慰钱氏,“娘,你放心,我们一定能挣很多很多的钱。” 钱氏虽然没抱有像她那么大的期望,不过还是对小女儿笑开了。 板车在农家算是大件儿了,其价值都快赶上半张床了,一张床可以真的能用一世,还可以祖传父,父传子的,咳咳。 所以周二郎把板车推回来时,一脸的喜气洋洋,车上还绑了两条细细地红布条。 村里的孩子跟着凑热闹,跟在后面哇哇的乱叫着,等下午满宝从地里回来时,第一件事就是冲去看他们家的车。 她还爬上去,让周五郎推着她在院子里逛起来。 见小姑爬上去了,一直被勒令不准乱爬的大头等人也纷纷爬上去。 周家上下都洋溢着欢笑。 周二郎虽然野心勃勃,但他素来谨慎惯了,也没敢买太多的东西,第二天和周五郎上大集去买肉时,便酌情的比周五郎减少了一点儿。 毕竟那边是新的地方,还不知道行情怎么样。 满宝今天不能去了,但她自有自己的主意,悄悄的叮嘱周五郎,让他买鸡蛋去卖,“中午不卖,晚食的时候可以煮了卖呀,一文钱一个,这样他们也有一个菜吃。” 因为满宝出的主意都好,于是周五郎决定听她的,于是去大集时悄悄买了一篮子的鸡蛋,也不多,三十个而已。 当天下午,周五郎是一脸笑容的回来的,他和周六郎一回来就把装着钱的布袋给母亲算账,然后悄悄的找到满宝,掏出三十文钱乐道:“真的有人买呢。” 满宝很惊讶的看着他手里的钱,“五哥,你怎么不把钱给娘数?” 周五郎道:“这点小钱我也自己攒着,反正娘又不知道我们还卖鸡蛋。” 满宝以一种怜惜的目光看着他,“五哥,但是三哥知道啊,娘现在不知道,等三哥回来了肯定知道呀。” 周五郎身子一僵,心里思量了一下,不知道他让三哥替他保密行不行。 想了一下三哥老实的脸,周五郎耷拉着脑袋回去找他娘,表示他兜里还落了三十文钱,刚才换衣服的时候才察觉。 钱氏已经把钱数出来了,她蹙了蹙眉,反倒觉得这三十文是多出来的,就问,“这三十文怎么挣的?” “卖鸡蛋,一文钱一个,晚食的时候卖的。” 钱氏就看了五儿子一眼,把钱收了。 周二郎夫妻回来得要晚一些,毕竟他路比较远,他的汤卖出去了,但菜剩了大半回来,算是给家里加菜了。 他道:“只要汤卖得出去,菜总有卖出去的一天,娘,这门生意能做,而且大头还是在汤上。” 钱氏点头,就看向何氏道:“明天你跟着老五他们一块儿去,老三去那儿也快十天了,你去了既能帮老五,也能看看老三。” 何氏高兴的应下。 周五郎把脑袋低得更低了。 周六郎看了五哥一眼,觉得都怪五哥,弄巧成拙了吧。 三嫂一去,他们能分的钱又少了,唉~~ 满宝却在啃骨头,周二郎可舍不得把带肉的骨头分给那些劳丁,所以是带回来的,带回来一热就给家里孩子一人一块的给分了。 她现在正啃得一脸的油,闻言给他们出各种主意,“三嫂去了就不要带干粮去了呀,直接去那里烧饼给三哥吃呗,新鲜烧出来的更好吃。” 小钱氏就若有所思,“还有两天就够十天了吧?到那会儿劳丁们也要回家拿干粮的,二弟妹,三弟妹,你们不如和劳丁说一声,你们也卖烧饼,不收钱也行,收粮。” 小钱氏做惯了吃食,对这些衡量得更准,她直觉去找了一个比较大一些的碗,盛了一碗谷和一碗麦子道:“一碗谷换一碗饭,一碗麦子换一个烧饼。” 冯氏犹豫,“会不会亏?” “不会,赚得虽然少,但他们要是都在你那儿换,一百来人呢,一天你们至少能挣下三十碗,这就够家里吃好几天了。” 冯氏心动起来,连忙看向周二郎。 周二郎沉吟道:“行倒是行,就是会累点儿。” 满宝插话,“这有啥,善宝家的房子快盖好了,到时候让四哥去帮忙,反正他又不乐意去锄地了,让他去揉面。” 周二郎就哈哈大笑起来,摸着她的小脑袋道:“对,让他去揉面,小年轻,力气足。” 事情就这么定下了。 满宝高兴,吃得眼睛都快眯起来了,等周四郎从白家回来,满宝还给他表功了呢,“四哥,你别总说我有好主意不给你出,我已经替你找好下一次要干的活儿了。” 周四郎就问她,“什么活儿?” “跟二哥五哥他们去做生意。” 周四郎高兴起来,“还用得着我?人会不会多?” “不多,不多,大嫂提议的,又多了一门小生意。” 周四郎就乐呵起来,这样一来,他每天应该也能分一些钱,虽然钱最后也到不了他手上,但好歹名下的债会少一些不是。 然后等他知道满宝给他分派的是揉面的活儿后,脸上的笑容就垮下来了。 揉面是最累的,尤其还可能是上百人吃的面。 周四郎悲愤的去看满宝,这是亲妹吗? 是亲妹吗? 满宝一无所知,正高兴的拿了棍子教大家认字呢。她觉得自己的字有了一点儿进步,至少脑袋和身子不是分开的了,看着还挺好看的。 ※※※※※※※※※※※※※※※※※※※※ 作家的话 今天要出门,只有满宝的存稿,所以隔壁修仙的要晚上回来再更新 ☆.第一百零四章 厉害 白家的宅子很快落成,落成的那天中午,满宝他们没在学堂里吃饭,而是跟在白善宝的身后呼啦啦的跑进新宅子里吃。 白老夫人刘氏特别大方,去县城请了厨师,又在村里请了不少人帮他们,特意要办一天流水席。 凡是来的客人都可入席吃饭,不用带礼。 作为七里村的第一号人物庄先生当然在邀请之列了,当然,满宝他们也全被叫来。 村里有一个算一个,上至能走的六十岁老妪,下至八九月能吃辅食的小孩儿,大家都来了。 当然,村民们也不好意思就空手来,或多或少带了些东西,前来帮忙的小钱氏等人也婉拒了白家给的工钱,村长的媳妇代表大家和来发赏钱的下人道:“村里的红白喜事,各家都要帮把手的,也从没见谁家就给钱的,你们家老太太既然在村子里住下了,那就是七里村的人了,乡里乡亲的,互相帮忙是应该的。” 大家连忙应是,小钱氏还道:“也就是你家老太太建的房子不一般,这才建了这许多日子,我们男人才好意思拿钱,先前我小姑回家,闹着要替你们家建房子,原以为几天就能建好的。” “是啊,乡里乡亲的,谁家建房子不搭一把手?只要管吃就行,之前男人们要工钱已是很不好意思了,我们就帮着弄两顿饭,洗洗刷刷的活儿,都不用掌勺,哪里要工钱,快收回去,快收回去。” 下人显然没预料到这一点,这可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范畴,只能带着赏钱回去找老夫人和太太。 郑氏显然也没想到,道:“七里村的村民倒是质朴,娘,那这钱还给不给?” 刘氏想了想道:“既然是他们村子里的习俗,那便不给了,硬给,不仅不落好,还显得生分。” 郑氏就惊叹,“这世上竟然有帮工不要钱的,媳妇记得以前在族里,就是远亲来家里帮一下忙,也是要给工钱的。” “各地和各地的习俗不一样,我们入乡随俗,吩咐厨房,将看着还像样的剩饭剩菜分类收好,回头给帮工的娘子们带回去。” 下人应下。 而此时,满宝正爬上一张高高的椅子,两脚悬空的坐在白善宝的身边,好奇的左张右望,她看到了不少熟悉的人,但没发现五哥他们,就小大人一般的叹了一口气。 菜还没上来,大家只能喝杯子里的水,于是白善宝找她聊天,“你叹什么气,是不是还因为先生说我们还不能写文章的话?” “不是。” “那是因为什么?” 满宝就“唉”了一声,道:“我五哥和六哥都没来,他们肯定是去做生意去了,看来今天他们没福气吃好吃的了,我听我大嫂说,你们家还做了鹅肉,那个鹅这么这么大。” 满宝比划了一个大圆,白善宝就道:“不可能,我从没在我家里看到过鹅。” “不会错的,我大嫂从不说谎。”满宝道:“你不信,等一会儿菜上来了你看,那鹅是不是有这么大。” 白二郎听见他们说着说着就把话题给歪了,忍不住难受的给他们纠正回来,道:“不是在说你五哥六哥做生意的事吗?我们都上学好几天了,他们怎么还去?” “这跟我们上学有什么关系?我三哥在那里服役呢,肯定是要去的,不然我三哥吃冷馍,喝冷水了,多可怜啊。” 大冬天的喝冷水,白二郎也是尝试过了的,打了一个抖道:“受这个罪还不如花钱代役呢。” 要是以前,白二郎肯定不懂这种事,但跟着满宝他们走了一遭,他一回来就担心自己以后也要去干劳丁。 虽然那儿是挺好玩的,但要他一天不停的挖土,他还是很不愿意的,所以他一回来就问他爹了,得知他爹用钱代役,不然这会儿服役的是他爹,以后等他大哥成年了,估计就轮到他大哥了。 知道能用钱代替,白二郎就骄傲起来了,他虽然年纪小,知道的还不多,但也知道,他们家是全村最有钱的,甚至是这附近几个村里最有钱的! 满宝也不是没和家人提过,所以她知道原因,斩钉截铁的一摇头道:“我家钱不够,五两银子呢,都能给我五哥娶一个媳妇了。” 白二郎瞪大眼,“五两就能娶一个媳妇?” “是啊,你爹今年把你大哥娶媳妇的钱拿去代役了,明年就该轮到拿你娶媳妇的钱去代役了,”满宝很替他忧虑,“以后你娶不着媳妇可怎么办啊。” 白善宝捂着嘴乐。 白二郎又惊又恐,他虽然年纪小,但也知道媳妇是好东西。 他一下就从椅子上起来,奔着他爹就跑去,正巧厨房开始上菜了,一群孩子立即拿起筷子严阵以待。 经过调查服役一行后,白善宝就不怎么挑食了,现在是看见什么都想吃。 来上菜的正好是二嫂冯氏,她看见了小姑,立即对她一笑,将手中的肉放到了靠近满宝那边的位置。 一群孩子哇的一声,纷纷看着盆中肉暗流口水,但菜没上齐,谁都没动。 在来前,庄先生给大家讲过礼仪课了,知道正确的做客就餐规则是怎样的。 庄先生坐在正堂的首桌上,往外看了一眼,见学生们都挺乖,满意的点了点头。 正满意,白二郎就跑了上来,对着坐在他身边的白老爷,也就是白二郎他爹怒目问,“爹,你是不是拿给我娶媳妇的钱去代役了?” 白老爷:“……” 满宝眼睛紧紧地盯着肉,为了转移注意力,她就一边盯着肉,一边和身旁的白善宝小声道:“我五哥他们可厉害了,前天和昨天都赚了好多好多的钱。” 白善宝从不缺吃的,此时还算矜持,但见满宝这样,也觉得馋,他就艰难的移开目光,正好看着满宝问,“好多好多是多少?” “我五哥和六哥赚了有三百六十八文呢,还有大半袋子的麦,我二哥差一点点,但也赚了二百八十九文,还有好多好多的麦子和稻谷,你说他们厉害不厉害?”满宝道:“等分了钱,我也要去买鹅回来吃。

相关推荐: 云铮沈落雁   致远   结婚对象带孩子跑了   运河奇侠传   男神今天鬼畜了吗   重生都市至尊   人在大宋:从签到开始   爱,下辈子   男神总是想撩我   [系统]大师兄从不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