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53章

第53章

白老爷觉得餐桌上过于沉闷,于是提议,“庄先生,把善宝也叫过来如何?” 庄先生当然没有意见了。 于是下人下去,不多会儿就把白善宝和满宝一起领过来了。 白老爷看见满宝大笑,“我还想着是不是要派人去你们家里请你,没想到你还在善宝家里,如今庄先生就你们三个学生了,正好坐在一起商议这课要怎么上。” 白善宝解释,“我们正商议着开春后要在山脚下的荒地里多种些瓜豆呢。” ※※※※※※※※※※※※※※※※※※※※ 作家的话 雷声轰轰,每次一打雷就停电,宝宝觉得还是先定时吧 ☆.第三百六十五章 师兄还是师姐 白老爷就看了一眼他傻儿子,问道:“二郎,你怎么不去?” 白二郎理直气壮的道:“我又不懂他们说的那些瓜,我才不去呢,等到要种果树时再叫我。” 白老爷:…… 庄先生哈哈大笑起来,对白老爷道:“他这样心思单纯也不是坏事,白老爷不必过于苛责。” 白老爷对庄先生笑笑,当着先生的面儿,他暂时放过他儿子。 下人拿了碗筷上来,给两个孩子添饭,白老爷先给满宝夹了一筷子肉,这才问庄先生,“先生是打算继续在学堂里教学,还是换到我们宅子里来?” 庄先生想了想后道:“还是在学堂里吧。” 要是有孩子过来这儿玩,看见他们在上课,说不定会想旁听。 白老爷道:“就怕学堂太过空旷,先生在里面授课会受寒。” 庄先生不在意的笑道:“我住的小院也宽敞,不想在学堂里授课时,再带他们去小院便是。” 三个学生和三十个学生,区别还是很大的,在哪儿授课都可以。 白老爷这才不再强求。 庄先生只饮了一杯酒,饭足后就告辞离开,顺便把满宝也带走了。 师徒两个过了桥以后就慢悠悠的沿着河岸散步,满宝很关切的问道:“先生,你才有三个学生,还能挣钱吗?” 庄先生好笑的问道:“若是不能你待如何?” “我有钱,”满宝认真的道:“我可以给先生付很多的束脩。” 庄先生听出她声音中的惶恐,他心下感动,伸手轻拍她的后背,安抚道:“放心吧,先生不走。” 他道:“你和善宝是为师见过的最聪明的两个小孩儿,哪怕不为钱,我也要在这里教下去的。” 满宝张嘴就要说话,庄先生就对她摇了摇头,笑道:“你不必焦急,日前白老夫人找过我,她说要聘我为善宝的先生,每月予我的束脩比之前开学堂的还要高。” 满宝便安静了下来。 “所以你大可放心,先生是饿不着肚子的,不过,”庄先生顿了顿后道:“你大嫂恐怕不能再在学堂里做饭了。” 满宝却很高兴了,“没关系,我嫂子再找别的活儿就是了。” 庄先生点头,“等年后你再来上学,让你家里人把你的米面送到善宝家,再每月送五十文钱,这个没问题吧?” 满宝点头,表示没问题。 庄先生这才继续道:“满宝,我决定收白善为弟子,以后你们就不止是同窗,还是同门师兄妹了。” 满宝瞪大了眼睛,叫道:“不行!是师姐弟!” 庄先生:“……” 满宝站在庄先生面前据理力争,“先生,是我先拜师的,我也比他早一日进学,所以我比他大。” 以庄先生对白善宝的了解,这恐怕有点儿难,因为,“他年纪比你大。” “书上不都说辈分是按照入门来的吗?哪有是按照岁数来的?” 庄先生看了她一眼道:“我们是读书,不是习武。” 满宝就缩了缩脖子,小声问,“先生你知道呀?” “没收的书还在先生那里呢,你觉得我会不知道吗?” 满宝心虚了一下下,然后就理直气壮的道:“我觉着道理是一样的,所以我是师姐。” 庄先生就挥了挥手道:“这个你们自己商量吧,白家会选定好日子拜师,在此之前你们可以自行商量。” 满宝张大了嘴巴,先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身高,觉得她现在跟白善宝打架的胜算不是很大,但这种事找外援又不太好。 刘氏也正在和白善宝说拜师的事。 “庄先生才华不错,你这孩子又素来顽皮,这么多先生,算下来也就庄先生讲课你能听进去,所以我和你母亲商议过后,决定为你聘请庄先生在家里为你授课。” 刘氏道:“不过,庄先生是你堂伯请回来的,虽然你大堂哥已去府学读书,但二郎还在,所以庄先生是为你们二人一起授课。” “那满宝呢?” 刘氏笑,“她是庄先生的弟子,自然是跟着庄先生一起读书了。” 刘氏说到这儿顿了一下后道:“庄先生学识不差,所以我和他提了,想要你拜先生为师,确定师徒的身份,我已经让刘嬷嬷去问日子了,等确定了好日子,我们便携师礼上门拜师。” 白善宝眼睛一亮,“先生答应了?” 刘氏笑着点头。 “那我是师兄吗?” 刘氏好一会儿才弄明白孙子的意思,她忍不住笑了笑道:“这个我就不知了,按理来说,你是后进门的,应该算师弟吧?” 白善宝瞪大了眼,不太高兴的道:“可我年纪比较大,读书也比她厉害,应该我是师兄才对。” 刘氏笑道:“明日你先生就要回县城了,你去送行的时候可以问一问先生。” 庄先生显然没料到两个孩子的关注点这么一致,所以被问到的时候,他沉默了一下才道:“满宝说,她要当师姐。” 白善宝严肃的道:“可是先生,我比她年长,读书也比她略好一些,按理来说,该我当师兄才是。” 庄先生摸着胡子笑道:“你可以去找她商议,如果她愿意把师兄的位置让给你的话。” 白善宝觉得有些难,但他就喜欢迎难而上,于是在周四郎的荒山脚下,两个孩子在一块石头上相遇了。 既然遇上了,白善宝就决定和满宝好好的商议一下这件事。 俩人理由都很充分,互相说服不了彼此,眼睛瞪着眼睛。 满宝捏着拳头问,“你要跟我打架吗?” 白善宝倒是想,但想到她打不过就咬人的恶习,他决定先讲理,不行再动手。 “你要是让我当师兄,我以后都会照顾你的。” “你是师弟也得听我的。” 白善宝想了想,忍痛道:“你要是答应,我就把我的十二生肖送给你。” 满宝心动了一下下,然后拒绝,“不要,当师姐更重要。” “我还可以带你去益州府玩儿。” “待到后年我们的农庄挣了钱我也能去。” “那要是不能挣钱呢?”白善宝道:“知道什么叫天灾人祸吗?” 满宝:…… ☆.第三百六十五章 争赢 “而且我不是后年去,我是明年去。”白善宝道:“我祖母说,明年端午前要带我去益州府给一位姑祖母过寿,到时候我带你去。” 满宝犹豫着没说话。 白善宝就道:“益州府比县城热闹很多,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最主要的是,沿路有很多你没见过的植物,到时候我让大吉挖了给你玩儿。” 这一点显然是挠在了满宝的心上,但满宝是那么容易屈服的吗? 她也只犹豫了一下,然后就坚定的摇头,“不行,我要当师姐!” “难道你不想去益州府?” 满宝自信满满,“我觉得我们的农庄一定能挣大钱,早一年去和晚一年去差别不大,但当了师妹就不一样了。” 她哼哼道:“当师妹是要一辈子的。” 所以虽然心痒痒的,但孰轻孰重她还是分得出来的。 白善宝气得脸都鼓起来了,“先生都属意我当师兄!” 这话倒是真的,于是满宝略微有些心虚,但想到先生既然叫他们私下决定,显然是还没应承下,不然他说的就不是属意了。 于是满宝坚持,“反正我比你早入门,我就是师姐。” “我比你大!” “我比你入门早!” 白善宝愤愤,“我读书还比你厉害!” 满宝捏紧了拳头吼道:“那我也比你入门早!” 白善宝也捏着拳头叫道:“明明我们是一起进学堂上学的!” “才不是呢,我比你早一天!”满宝叫道:“早一天也是早。” 谁也不知道是谁先动手的,就连白善宝和满宝都不太记得了,反正吵着吵着他们就打在一起了。 等在山上挖果树坑的周大郎等人发现不对劲时,两个孩子正滚在草地上打得哇哇叫。 周大郎连忙丢下锄头从山上飞奔下来,等他跑到时,局面已经发生了扭转,满宝在啃了白善宝一口后成功压在他身上,扬着小拳头威胁他,“说了我是师姐,我就是师姐!” 周大郎立即把她拎起来,把白善宝给扶起来,看见他脸上被满宝抓花了,才要对满宝生气,却见她脸上也有好几道口子。 周大郎:…… 他把两个孩子分开,运了运气后问道:“为什么打架?” 两个孩子对视一眼,各自哼了一声后扭过头去。 周大郎对俩人束手无策,尤其是在他们还很不配合的情况下。 俩孩子这一年来都没有打架,这一次打得又凶,脸上的红印子就特别明显,明明各自的指甲都剪得挺短,但还是锋利得不行。 白善宝额头磕青了一块儿,剩下的三四道都是用指甲划出来或掐出来的印子。 满宝脸上除了两道印子,还有一个巴掌印,显然是白善宝气急的情况下用很大的力气打上去的。 之前并不是很明显,但这会儿就很显眼了。 周大郎都不知道怎么把俩孩子领回去,但俩人根本不让他领,自己就哼哼着跑回家了。 当然是一起走的,毕竟大岭这边离村子里有些距离,但俩人中间隔着三丈远,要不是路不够宽,他们恨不得隔着个天涯海角。 大吉默默地跟在俩孩子身后,护送他们回家。 路走到一半,白善宝没那么气了,这才看到大吉,他惊了一下,这才想起来,他应该是有帮手的! 白善宝气急了,转身就跑到大吉身前,伸脚踹了一下他的腿,怒吼道:“你为什么不帮我?” 满宝本来正扭着头看路边的野花野草,听见他往回跑就忍不住扭头看了一下,见他打大吉,不乐意了,也跑回去,直接推了一把他。 白善宝没防备,一屁股就坐在了地上。 满宝掐着腰居高临下的吼他,“有本事欺负大吉,有本事再跟我打一架呀。” 白善宝眼眶一下就红了,他哇的一下哭出来,委屈得不行,一边委屈还一边冲满宝大吼:“要不是你咬人,我会打不过你吗?你耍赖!” “我没有!你也可以咬我呀,我又没有不让你咬!” “我打大吉关你什么事,大吉是我家的人。” 满宝掐腰道:“大吉也是我朋友,我就不许你欺负他。哼,你明明就是迁怒,羞羞,打不过我就欺负大吉。” 白善宝又哭又怒,啊的一声从地上爬起来,冲着满宝就去,两个孩子瞬间又战成一团。 大吉看着自家的少爷把满小姐压在下面,伸手就要挠人,犹豫着是不是上前拦一拦。 他记得他第一次看少爷和满小姐打架,他第一时间就上去把俩人分开了,结果两个人都哭得稀里哗啦,最后告到老夫人那里,老夫人便和他说,以后俩孩子再打架,只要没有大事就不必拦着,让他们打! 之后,俩人再打架他就没再拦过,他们也多半是打过之后过一会儿又和好,跟他并没有关系。 怎么这次就扯上他了? 大吉眼见着俩人的手又要抓在彼此的脸上,他只能上前将俩人分开。 满宝和白善宝依然被拦在一边,冲着各自踢了一脚,没踢着,就愤愤的分开了。 白善宝道:“等我见到先生,我一定要和他告状,说你欺负我。” “我也会告状!” 白善宝愤怒,“既然你说你是师姐,那你就得让着我。” 满宝一想也是,道:“行,我让你,这次让你告状!” 白善宝哼了一声就扭过头去。 满宝道:“你是师弟,你得听我的话。” “错的不听!” “那是当然,先生不是说过,就算是父母,说的话错了,我们也不能听。” 白善宝略微好受了一点儿,要求道:“做师姐要送礼物给师弟的。” “我有给你送了弹弓。” “那个不算,那时候我又不是你师弟。” 满宝就苦恼起来,“那你想要什么礼物?” 眼见着两个孩子瞬间就说到了要送的礼物上,又自然而然的走在了一起,再次被撇到后面的大吉:…… 真是孩子心比女人心还难琢磨,刚刚还打得要死要活的呢,要不要变得这么快? 等回到村里,俩人已经好得手牵着手了,作为新出炉的师姐,满宝特别贴心的把白善宝送到河对岸的白家,等他进门了才开开心心的回家去。 ☆.第三百六十六章 顺带呗(六月月票2000加更) 刘氏给善宝用水洗干净脸,直接用开水泡了些盐巴给他擦上,特别是额头青了的那块,用盐揉开,直接把他揉得鬼哭狼嚎的。 刘氏揉了好一会儿才放开他,见他泪汪汪的样子便道:“好了,以后还打架吗?” 白善宝含着泪摇头。 “满宝身上有伤没有?” 白善宝点头,“她咬我了,不然我肯定赢了。” 白善宝的手臂上有了一排牙印,有点青,好在没有破皮,但一按还是很痛。 刘氏皱了皱眉问,“她咬你才赢的,那岂不是伤得比你重?” 她看向大吉。 大吉便躬身道:“满小姐脸上有两道指甲印,破皮了,还有一个巴掌印,身上的伤不知道。” 刘氏就瞪了白善宝一眼,问道:“你们为什么打架?” “我想当师兄,”白善宝还想争取一下,道:“祖母,你去和先生说,让我当师兄好不好?” 刘氏想过很多种理由,唯独没想过他们会因为这个打架。 她揉了揉额头道:“满宝比你早入门吧?” “我们明明是一起上学的。” “可人家是一早就拜了先生,且进学堂的时间也比你早,这个怎么比?” “我比她大!” 刘氏直接问道:“你们这次打架有结果了吗?谁做大的?” 白善宝低下脑袋。 刘氏一看就明白了,立即道:“你看,你都叫人师姐了,怎么能半途更改?” 白善宝的泪珠子就一滴一滴的往下滴,抽噎着道:“可,可我不想做师弟,我想当师兄。” 白善宝越说越委屈,哭得不能自已,肩膀一抖一抖的,脸上都是泪。 刘氏看着不由心疼,抱住他的肩膀道:“孩子,凡事都有个先来后到,她比你早入门,便是师姐,你看的那些武林话本里不也是这样写的吗?” 白善宝还是很委屈,“可话本里只有师兄和师妹,根本没有师姐师弟。” 刘氏想了想道:“你要不愿意叫满宝做师姐,那就叫她满宝,反正平时你们也是这么叫的。” 白善宝抽噎着应下,“好吧。” 钱氏也在给满宝洗脸,此时她脸上的巴掌印肿了起来,只能用盐水给她揉开,满宝也哇哇的大叫,等叫完了才含着泪脱了衣服进木盆洗澡。 钱氏见她腰侧和背上也都有青块,便忍不住问,“你们这是为什么打架,打得这么厉害?” 满宝道:“我要当师姐,他不答应,我们吵起来了,然后就打起来了。” 钱氏问:“谁先动的手?” “是他!肯定是他先动手的!” 钱氏一听就知道不对,“真是他?” “反正吵着吵着就打起来了,我也不记得了,但他好凶,打了我一巴掌。” 钱氏问,“你有没有咬他?” 满宝没说话。 钱氏就明白了,问道:“那你们谁争赢了?” 满宝就自得的道:“当然是我啦,现在我是师姐,他是师弟。” 钱氏便点了点头,知道自家闺女没吃亏,肯定是打赢了才有师姐当的。 看着坐在木盆里自己洗澡的小闺女,钱氏有些忧心,这样顽皮,以后可怎么找夫婿呀? 晚上满宝睡觉时都梦见自己在打架,狠狠地踢了几下被子,觉得冷了,便在床上蜷缩起来,寻找着热源,拱呀拱呀,又拱到了被子里。 白善宝也做噩梦了,梦见自己被一个怪物咬住了胳膊,大半夜的哇哇叫起来,醒来后就哭了两声,知道是做梦后就抱着被子委屈巴巴的继续睡了。 庄先生已经回家去了,他可不知道两个学生为了争当老大还打了一架。 直到白家选定了日子上门来拜师。 满宝跟着白善宝一起去了,她给新晋师弟精心准备了一个礼物。 她在商城里找了两天,最后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符合他们这里特色,又很厚很厚的笔记本。 她让二哥做了一个大竹盒,将笔记本放在里面,打算等白善宝拜师后送给他。 作为师姐,是不可以太过小气的。 庄先生一家住在县西,那边没有街市,多是住宅区,所以满宝没到过那边。 刘氏和郑氏亲自带着善宝来拜师,因为知道庄先生夫人已不在,所以还请了白老爷一起。 白老爷看了看白善宝,再看一眼自家不争气的儿子,决定厚着脸皮也拎一份拜师礼上门,看能不能让庄先生顺便把小儿子也收归门墙。 庄先生在教白大郎时,白老爷只觉得庄先生学识还不错,人脉也广,并不觉得他厉害到什么地步。 但在他教了白善宝后,白老爷才知道,原来他还可以更厉害一点儿。 所以二郎拜他为师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于是白老爷拎着一份厚厚的拜师礼领着白二郎一起跟着去了。 庄先生家在县城的房子是个一进的大院子,比满宝家略小一些,但在县城能有这样的房子也很厉害了。 庄先生的儿子在县城银楼里做账房,知道今天有贵客上门,特意在家等着。 两辆马车在家门口停下,这让庄大郎微讶,显然没想到白家那么大的动静。 白善宝和满宝先跳下马车,这才转身扶着刘氏和郑氏下车。 后面白老爷也和白二郎下车了,两家都准备了厚礼上门。 拜师所用的腊肉是最基本的,除此外还有些米面,布匹,茶叶等东西。 看着下人鱼贯的捧着东西进门,庄大郎惊了好一会儿,而听见动静迎出来的庄太太更是愣在了当场。 白老爷笑着和庄大郎打招呼,刘氏则和庄太太应酬。 夫妻俩迅速回神,连忙将人请到堂屋。 庄先生也从堂屋里迎出来,看见白家带来的东西,他也怔了一下,然后就着重看了一眼明显是两份的礼物,然后目光就落在了白二郎身上。 白老爷对着庄先生连连行礼,歉然道:“冒失之处还请先生见谅,您也知道,二郎启蒙便是跟着您念书,家里老人太宠孩子,也就您还能教导一二。本来三个孩子都是跟着您一起念书的,善宝都拜您为师了,单剩下二郎一个……” 庄先生忍不住一笑,才要说话,就见满宝和白善宝都转头瞪着白二郎。 ☆.第三百六十七章 拜师 庄先生心中一动,笑道:“这倒是没问题,反正收不收入门墙,我都是那么教他们的。只不过若入门墙就要排行,我已先收了满宝做弟子,后又先应承了善宝,所以二郎……” 白老爷转身就对一脸懵懂的白二郎喝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叫师父,师兄和师姐?” 善宝为了当师兄和满宝打了一架,还打输了的事白老爷前两天就听说了。 白二郎:…… 满宝和白善宝满意了,都仰着小脑袋等着白二郎叫他们。 白二郎一脸懵的看着明显比他矮的俩人,委屈的瘪了瘪嘴,但没等他出声反对,白老爷已经一巴掌拍在了他的后脑勺上。 在老爹的逼视下,白二郎不情不愿的叫了满宝一声“师姐”,又叫了白善宝一声“师兄”,这才眼泪汪汪的看向庄先生。 庄先生觉得真是为难这孩子了,于是温和的摸了摸他的脑袋,领着大家进堂屋,笑道:“既如此,你们就一起行拜师礼吧。” 满宝立即机警的站到庄先生的身后,自得的看着两个师弟。 庄太太连忙给泡好茶端上来,白善宝先接过一杯,白二郎这才接了剩下的一杯。 俩人一起跪下给庄先生敬茶,行礼。 庄先生笑了笑,接过他们的茶喝了一口,勉励了他们一番后便送给他们一人一套文房四宝。 本来他只准备了一套的,好在他们庄家读书人多,还能临时找出一套来。 满宝乐呵呵的看着俩人,颇有一种买一送一的喜悦。 白善宝也很高兴,看向白二郎的目光中都是高兴。 白二郎看看白善宝,又看看满宝,郁闷得不行。果然,他还是很讨厌满宝和白善宝,他今天到底是为什么要来看热闹? 白老爷很高兴,刘氏婆媳俩也很高兴。 庄大郎和他媳妇没想到父亲到乡下教书后反而事业更进一步了,所以他们也很高兴。 本来庄大郎还不太同意庄先生去乡下教书的,毕竟父亲年纪大了,离得太远,若是病了,他根本照顾不到。 但见白家对父亲这么看重,庄大郎嘴上不说,心里却放心不少。 这么看重,若是病了或出什么事,白家应该会照顾得到的。 庄大郎对白善和白二郎都很友善,至于站在庄先生身后的满宝,他只是看了一眼而已。 对于满宝,他虽未见过,但却早已听说过。 父亲告诉过他,他收了一个入门弟子,是一个五岁的女娃。 这算是父亲第一个入门弟子,说实话,庄大郎是不太理解的,就算要收弟子,为何要收一个女孩子? 不过父亲做的决定显然不是他们能改变的,主要是庄大郎也不想干涉太多。 所以此次见面,他只是对满宝点了点头而已。 但满宝却给他们都准备了礼物,庄大郎夫妻的,还有他们家的三个孩子。 当然,更有白善宝的。 认了师父,白善宝和白二郎便要见过庄大郎,然后就是满宝。 满宝早早就从大吉怀里找出给白善宝的礼物,目光炯炯的站在庄先生身后看着他。 白善宝站在满宝前面,看着比自己矮大半个头的满宝,不情不愿的叫了一声,“师姐。” 满宝瞬间绽放笑容,单手努力的抱着盒子,单手学着先生摸她的样子踮起脚尖去摸白善宝的头,乐道:“师弟乖,来,这是师姐给你的礼物。” 白善宝不太高兴的微微偏头,伸手接过盒子,然后就要打开。 满宝就一把按住道:“现在不能开,得等回到家才能开。” 白善宝便抱住道:“好吧。” 然后就上前一步站在满宝的身边,俩人一起看向白二郎。 白二郎站在他们的对面,和俩人大眼瞪小眼。 四对二,白二郎完败,只能站到满宝跟前,酝酿了好一会儿才吭吭哧哧的叫了一声“师姐”。 满宝再次绽放笑容,也要伸手摸白二郎的脑袋,然后白二郎往后一跃,戒备的看着他。 满宝略微有些惋惜,只能道:“乖啊,师姐不知道你今天也要拜师,所以没给你准备礼物,等回去了我就给你补一份。” 白二郎可有可无的点头,他觉得他跟白善宝和满宝都没有共同语言,要是他们送他笔墨纸砚,他是要还是不要? 所以送不送的,他都无所谓啦。 白善宝见他就要站到他们身边,便上前一步挡住他,道:“你还没叫我呢。” 白二郎对他磨了磨牙,不甘不愿的叫了一声,“师兄……” 叫完了觉得委屈,便扭头和庄先生道:“先生,我年纪最大,应该我是师兄吧?” 当着众人的面,庄先生当然不能让手下的弟子内讧,而且最让人头疼的两个刚确定大小,当然不能再混乱,于是道:“是按照入门先后来排队。” 白二郎便冲白善宝伸手:“那你也要送我礼。” 白老爷见他如此失礼,忍不住瞪眼。 白善宝并不介意,乐滋滋的应承道:“行,等回去我就给你。” 白二郎提出要求,“我要你那个弹弓!” “不行!”白善宝和满宝一起拒绝他。 白善宝道:“那是我的!” 满宝道:“那是我送给他的!” 白二郎就和满宝提要求,“那你得送我和他一样的弹弓。” 满宝还没说话,白老爷忍不住了,一巴掌拍在他的后背,怒道:“玩什么弹弓,让你来拜师是好好学习的,结果你就只想着玩儿!” 然后他看向满宝和白善宝,道:“你们谁也不准送他玩的东西,知道了吗?” 白善宝和满宝一起连连点头,他们也不想送呀。 吃的和学习用具多好呀,为什么要送玩具? 白二郎悲愤得不行,然而他不敢反抗他爹。 拜师完毕,大吉等人便把剩下的礼物也都搬进来。 其中满宝的特别好辨认,因为她的东西都是用竹盒子装的。 这样简陋的包装,让庄大郎夫妻好了好几眼,不过看满宝只是一个小孩儿,俩人没说什么。 满宝的礼物是五个竹盒子,庄家人除了庄先生外一人一个。余下的则是老周家给庄先生准备的年礼,和往年一样,腊肉,米面和一坛子咸菜。 庄家的三孩子都上学去了,并不在家。 但满宝依然把准备好的礼物交给了庄大郎,她认为,作为师姑,既然是第一次来看小辈儿,怎么能不带礼物呢? ☆.第三百六十八章 礼物 她准备的东西都是用盒子装好,给庄大郎三个儿子的是三个一模一样的竹盒子,庄大郎媳妇接过的时候觉得有点儿重,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给庄大郎的是一套笔,是满宝用自己的存款在书铺里买的,给庄大郎媳妇的则是满宝偶尔在商城里看到的花。 科科说那是假花,拿来插在花瓶里布置房屋的,技艺一般,但满宝觉得很好看,比真的还好看,加上又不贵,于是她买了一大束。 没办法,一份就是一束,一束里有十一支,她不明白为什么不是十支,反正多了一支是好事不是? 满宝买了以后送给四个嫂子一人一支,她娘当然也有一支,然后是大丫和二丫,就连年纪最小的三丫都抢了一支,剩下三支,满宝自己留了一支,拿了两支剪短了一些放在盒子里送给庄大郎媳妇。 所有的礼物中,庄大郎的最贵,满宝也最心痛,她觉得女孩子的礼物更好选,商城里有好多漂亮的东西都可以拿来当礼物,不像给男生选礼物,好烦恼的。 这次给白善宝的礼物她就选了两天才选中,假花就是在挑选礼物的过程中发现的。 这种花满宝没见过,但在第一次看见的时候就觉得很好看,主要是颜色好看。 满宝的审美承自钱氏和小钱氏。 婆媳俩觉得大红色最好看,满宝跟着俩人长大,也觉得大红色最好看,所以当时在看到时就觉得这花好漂亮呀。 庄太太把他们送来的东西收好,一直等客人走了才去清点那些礼物。 她当然是先看白家送的礼物了,两家送的礼物都差不多,不仅贵重,且实用。 刘氏送来的布匹最好,主要是,不仅有合适男子的颜色,还有她喜欢的颜色,显然是为家里的女眷准备的。 庄太太摸了又摸,最后开心的将之收到一边。 白老爷为了让庄先生收下他儿子,也是煞费苦心,特意在刘氏准备的礼物上厚了三成。 等把两家的礼物都清点好了,庄太太这才打开满宝送来的盒子,庄太太一看到盒子里的笔便合起来交给丈夫,然后去开她的盒子,一打开,她就吓了一跳。 庄大郎看过来,问道:“怎么了?” 看到盒子里的花,他惊了一下,“这时节哪来的花?” 庄太太伸手轻轻的触碰了一下,明显不是真花的质地让她一怔,连忙拿起来看。 庄大郎也稀奇得不行,“竟然是假的?做的也太逼真了,这是什么做的?” “不知道,”庄太太惋惜的道:“可惜家里没女孩儿,不然……” 庄大郎就笑道:“你戴也是一样的。” 庄太太就嗔笑道:“我都一把年纪了,还戴什么呀。” 庄大郎直接给她插头上,然后笑道:“好看。” 庄太太低头一笑,打开剩下的三个盒子,发现里面全装了糖,还都是她没见过的糖。 她吃了一颗,忍不住感叹,“这位小娘子也有心得很,只是不知她这么多好东西哪来的。” 庄大郎不在意的笑道:“乡下地方,总有些手艺人,这不足为奇。” 他道:“我看这几种颜色的布料都挺不错,你给父亲裁出来多做几件衣裳吧,过完年父亲又要去乡下教书了。” 庄太太应下,将东西都收好。 庄先生也看到了庄太太头上戴的花,知道是满宝送的,就笑了笑道:“那孩子最喜欢植物,这么好看的花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弄来的。” 此时庄先生并不知道这花是假的,直到儿媳一连带了好几天,他这才知道那是假花。 庄先生惊诧了一下,但想到老周家人一向手巧,便摇头一笑,就不知道这花是谁做的了。 才上车,白善宝就想打开盒子,但见祖母,母亲和满宝都看着他,他便不开了,抱在怀里看向窗外。 刘氏和郑氏忍不住抿嘴一笑,并没有要看的意思。 满宝则是不在意的,主要是,她觉得让白二郎看到她送给白善宝的礼,万一回家以后她送给他的礼不喜欢了怎么办? 满宝此时就在思考,“你说,我要送给白二什么礼?” 白善宝更想知道满宝送他的是什么,所以瞥了她一眼没说话。 满宝忧愁的道:“我觉得送和你一样的,他一定不会喜欢,但不一样,又应该送什么呢?” 白善宝一听就知道了,满宝送给自己的一定是学习用的,不然白二不会不喜欢的。 俩人思考着回到七里村,一到村子里,白善宝就催满宝下去,然后和她挥手告别,“等晚一些我再去找你玩儿。” 再商量一下给白二送的礼物。 满宝也忧愁的叹了一口气,爬下车后和白善宝道:“以后得和师父提建议,不要再收师弟了,还是收师妹吧,女孩子的礼物比较好找。” 刘氏和郑氏听了好笑,在车里笑出了声,打趣道:“满宝这么小就知道送礼的艰难了。” 白善宝叫道:“我也知道的。” 一回到家,白善宝便跳下马车,抱着盒子就往自己的屋里跑,等进了屋才打开盒子。 白善宝咦了一声,将盒子里的本子拿出来,本子的整体封面是浅蓝色的,中间部分则是被蓝色圈出了一个半圆出来,一叶扁舟在淡蓝色的水面上,舟上有个模糊的人影,而水的尽头处有一轮蓝色的圆球,就像是月亮一样。 但很奇怪,月亮不是白色的吗? 白善宝挠了挠脑袋,打开,他眨了眨眼,这才反应过来,这是一本空的书。 他翻了翻,真的全是空的,他还以为这是一本书呢,竟然是一本空册子。 白善宝想了想,研墨,提了笔在扉页上写下,周满赠。 墨不晕不散,也不透,竟然是上好的纸张。 白善宝摸了摸本子,惊奇得不行,也不知道满宝是从哪儿得来的。 白善宝这么想的,便也这么去问满宝了。 满宝道:“从我朋友那里买的。” 白善宝知道满宝有一个朋友,她经常从他那里买东西,于是羡慕了一下,“他可真厉害,这样的本子都能买到,里面的纸很好。” ☆.第三百六十九章 我们忙 满宝点头,当然厉害了,科科的商城里好东西可多了,只是很多她都舍不得买而已。 “可是要送给白二什么东西?”满宝道:“礼物要送对方喜欢的吧?” 白善宝想了想后小声道:“他想有一把剑!” 满宝想也不想的道:“太贵了,我们买不起。” 白善宝也这么认为,点头,“但剑如果是木头做的呢?” 俩人对视一眼,满宝立即道:“那就用木头做。” “我不会做。” “木匠一定会,不然让我二哥做。” “那你说我们要做怎样的剑?”白善宝道:“书上说,剑开双刃身直头尖,横竖可伤人,击刺可透甲。凶险异常,生而为杀。我画了一下,你看。” 满宝只看一眼就道:“像那三个坏蛋拿的。” 白善宝点头,“我画得更宽,我觉得这样更好看。” “有些歪呀,要不要在上面刻些东西,”满宝提议道:“比如天下第一剑之类的。” “这个就真的得找木匠了。” 居住在白家,为白家打造犁具的木匠没想到自己都快要回家过年了,还临时接了这么一个订单。 木剑,很简单呀,就算削得好看点儿,那也不费多少功夫,至于刻字,只要两个小顾客能写出来,他们就可以照着刻。 老木匠亲自动手,用不上半天功夫就削出了一把木剑,又打磨了一翻,这才在上面刻字。 第二天白二郎收到俩人的礼物时都惊呆了。 白善宝将木剑递给他,道:“这是我们一起送你的,可是花了不少钱呢。” 白二郎接过,感动得不得了,他一直想要一把剑,但这是不可能的,最多是捡着路上的棍子当剑使。 俩人道:“你是我们的师弟,我们比你大,一定会照顾你的。” 白二郎纠结得不行,既开心又不开心,但满宝大气的手一挥道:“行了,师姐以后会照顾你们的。我们现在先去地里看一看吧。” “地里有什么好看的?”白二郎忍不住嘟囔。 现在地里还真的没什么好看的,山上的果树坑已经挖好了,田地也基本都犁了一遍,三个长工住进了黄泥房,该准备的鸡棚、牛棚也都搭建好了,现在只等春天到来。 现在三个长工每天除了放牛就是处理田地里的肥堆,确保春耕时这些肥堆都能用得上。 满宝他们出去玩的时候偶尔会去看一看。 对于春耕,谁都不敢怠慢,哪怕满宝和白善宝第一次自主安排一个庄子的事宜,也知道春耕是一年开始里最重要的事情。 白二郎自然是听他们的。 庄先生很贴心的把他们课程安排在了晚上,春忙期间都放假,甚至让他们亲自到地里参与劳作。 而他只占用的半个时辰和晚食后的一个时辰。 早上是要他们写字,晚上则是要他们坐着听课。 满宝和白善宝在昏昏欲睡两天后就适应了过来,白二郎却感觉上课时他更困了。 但这会儿不比以前在课堂里上课,如今总共就只有三个学生。 三人坐在先生面前,他眼睛一眯庄先生的书就拍过来,然后白二郎就得站着听课了。 满宝和白善宝捂嘴而笑,在先生讲完课后便起身一起行礼退下。 出了小院,天已经黑了,周五郎打着哈欠从一块石头上站起来,冲满宝招手,“走吧,回家。” 大吉和白二家的下人也各自上去领着自家的少爷回家。 此时还并不是很晚,有些劳作晚一些的人家也才刚刚洗漱而已,所以一路走回家,总能听到各家里发出的各种声音。 周五郎是算准了时间过来的,只等了半刻钟左右,但还是困得不行,主要是这两天开始春耕,他累得很。 他忍不住捶了捶腰,道:“庄先生比以前更严格了些,以前春忙的时候你们是直接放假,现在倒好,早上和晚上还得来上课。” 满宝没说话,周五郎也不在意,他又打了一个哈欠,擦了擦眼角挤出来的眼泪,困顿的问道:“你们的麦子种了几亩了?” “刘奶奶暂时只请到八个短工,所以现在只种了十五亩。” “不错了,比我们家还快一些。” 满宝道:“主要是我们有三头牛。” “这倒是,一头牛抵两个壮劳力呢,不过话说回来,这样一算,你们的速度慢了些啊,是不是有人偷懒了。” “还好吧,”满宝这两天也跟着下地了的,当然,别的她不会做,就是往已经开垄撒肥的地里丢麦种,“白庄头没说他们偷懒。” “等家里的地种完了就去帮你们。”周五郎想了想道:“不用你们给钱。” 满宝就抬头冲他乐,道:“说不定我们的速度更快呢,五哥,有牛真的方便好多,要不我们家也买一头牛吧。” 周五郎精神一振,立即不瞌睡了,他兴奋的问道:“满宝,你有钱了?” 满宝惋惜的摇头,“没有,我问过刘奶奶了,一头犍牛要四千多钱呢,最少要四千二百文,次一等的犍牛也要三千文以上。” 周五郎忍不住慨叹,“都能娶一个媳妇了。”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 周五郎就没兴趣,“既然你没钱,那现在说这个有什么用?” “我没有钱,但爹有啊,去年秋冬卖的姜和山药,三哥四哥他们交的公中可不少。” 周五郎摇头,“爹不会出钱的,除非等到夏收,如果今年小麦没问题,你缠一缠,爹兴许会愿意出钱。” 满宝就垮下肩膀。 回到家,周三郎的房间里传来婴儿的啼哭声,满宝让周五郎先回屋,她蹬蹬的跑上去凑热闹,就见何氏正抱着一个孩子在屋子里转悠,“三嫂,五头怎么了?” 何氏脸微红,道:“他饿了。” 满宝明白了,何氏的奶又不够了。 五头是正月里出生的,刚过完年没多久就降生了,但不知怎么的,何氏的奶水有些不够,他常饿得哇哇叫。 何氏道:“你三哥蒸鸡蛋去了。” 满宝道:“要不我们家也买一头羊吧?” 何氏笑道:“不用,等他再长一些就能吃些粥了。” ☆.第三百七十章 稀奇 钱氏也听到了孩子的哭声,她摸出了钱盒。 老周头正准备睡觉,看见老妻摸出钱盒就有些紧张,“你干嘛呢?” 钱氏沉思道:“我想着明天让老三去买些猪脚回来炖着给老三媳妇下奶,我上次偶尔听满宝说起,好像鲫鱼也下奶。” 老周头立即道:“家里不是一直给她吃鸡蛋吗?一天三顿的煮着鸡蛋,谁家媳妇能吃得这么好,她没有奶,那就是没有,你可别乱花费钱。” 钱氏就横了他一眼道:“你就是抠,非得让儿媳妇也落一身病是不是?我之前为什么落得一身病?就是因为你们老周家不舍得给我吃,每次生了孩子都是硬挺着过来……” 老周头声音低了八度,小声道:“那时候不是没钱吗?” “那时候没钱,那现在不是有钱了吗?” 老周头嘟囔了两声,辩解道:“我这不是怕你一碗水不端平,其他儿媳妇会有意见吗?” “谁有意见?” 老周头轻咳一声道:“老四媳妇眼见着也要生了,到时候她是不是也要买?” “她要是也没奶,那就买。总不能让孩子干嚎,”钱氏道:“人只有吃饱才能活得健壮,大人都是这样,孩子更是这样。” 她生的孩子能活下来,就是因为在他们小的时候,她只要有一口吃的就不会亏了他们。 老周头闻言便不再说了。 钱氏从盒子里取出了一串钱,并没有散开。 老周头看着心疼不已,干脆躺在床上背过身去不看。 钱氏扫了他的后背一眼,暗骂了一句“老抠门”,把钱放到一边也躺下了。 满宝第二天爬起来洗漱去庄先生的小院写字时,就见她娘把一串钱递给周三郎,让他去买些猪腿回来炖着。 “不必买多,就买几块,只给你媳妇炖着吃,再给家里买一斤肉。” 周三郎应下。 “剩下的钱你收着,以后每天都给你媳妇买些猪腿,先吃上几天看看,要是奶还不够,我再去找人。” 周三郎挠了挠脑袋道:“娘,我本来想去买鲫鱼的,满宝上次不是说鲫鱼也能下奶吗?” “那你轮着来吧,钱不够了你再和我说。” 周三郎就憨憨的道:“娘,我们手上也有钱的。” 去年他那块荒地上的姜块卖了不少钱,除了交公的六成,再给代卖的老四或老五一些钱,剩下的也有不少。 周三郎还是第一次赚了这么多钱,当然,钱都在媳妇何氏的手里。 钱氏就瞪了他一眼道:“既然有钱,怎么不想着给你媳妇多买些东西吃?” 周三郎就缩了缩脖子道:“我,我以为吃鸡蛋就可以了……” 钱氏掐了腰就要骂他,何氏连忙在一旁解释,“娘,我们不知道,主要是每天都吃鸡蛋也下不来奶……” 其实现在的情况比她生四头的时候还要好,虽然头上似乎悬着一把叫天灾的剑,但现在是春耕时候,她又才生产不久,家里当然不会给她吃稀的,都是干饭,或是面条或烙饼或馒头。 而且去年家里又多养了鸡,所以家里的鸡蛋并不少,尤其是春天来了,家里的母鸡更爱下蛋了。 所以鸡蛋是不少的。 她现在每顿吃的比满宝还要好,一天四顿,每一顿都有鸡蛋,这在村子里,便是村长家的儿媳恐怕都不敢这么吃。 所以她私心里是和老周头一样的想法,吃得这么好,吃了这么多的鸡蛋都不下奶,估计这次她就是奶不够了。 也就昨天晚上满宝提议要买羊,夫妻俩商量了一下才决定去找一下鲫鱼。 不过鱼这些东西,大集可能没有卖,估计得到县城里去找。 其实要不是没时间,且不能保证一定能捞到鲫鱼,自家到河里去捞可能速度还更快些。 满宝打了一个哈欠,从他们身边飘过,走近厨房后拿了一个烙饼,又端了自己的蒸蛋便坐在一旁,“大嫂,我午食和晚食都不回来吃了。” “知道了。” 这两天满宝都是在地里吃的,白家给雇工们送午食和晚食时会顺便把他们三个的饭菜也送去。 小钱氏低头去看满宝,发现一直白白圆圆的满宝不仅瘦了一些,还黑了一点儿。 她有些忧心,“满宝,地里的活儿要是累,你就别去做了,实在不行让你五哥去,你可不能累病了。” 冯氏在一旁连连点头,“小姑一病就很难好。” 钱氏道:“那是以前,现在满宝的身体好着呢,她可是仙子转世,以前是天尊老爷没想起满宝,所以她才多灾多难的。” 小钱氏深信不疑的点头。 冯氏也只犹豫了一下,但总觉得有哪儿不对。 满宝抬起头想了想,还是忍不住问科科,“我真的不是仙子转世吗?” 科科:“……不是。” 满宝便低头继续吃东西,没有说话。 今天依然是种小麦,白善宝第一次知道原来春种是这么的累,他直接坐在地垄上,和满宝排排坐着看雇工们劳作。 白二郎终于把种子撒到这里时,也是一屁股坐下,和他们两个呆呆的望着前方,他到现在都没搞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跟他们一起种?难道不能多雇几个人吗?再不济也可以等村里的人种完,我们又不急。” 白善宝想的却不是这点儿,他好奇的是,“人这么少,为什么我们要种这么多地?” 满宝:“为了挣钱呗。” “可城里人也都有田,家家都有地,这么多地种出来的粮食都够自家吃了,谁还会买粮食?”最近庄先生正在给他们讲赋税,正说到丁田呢。 所以白善宝知道每一个成丁都有丁田。 对于这一点儿满宝同样疑惑,她想了想道:“不知道,反正每次去县城,好像粮铺里都有人在买米面。” 她隐隐觉得有些不对,指着正在耕作的人道:“如果每一个人都有田,那他们为什么没有?” 她道:“好像我爹说过,有好多人没有地的。” 白善宝就沉思,“可他们也不像是买得起粮食的,难道我们种出来的粮食都是卖给他们的?” 满宝:“嗯,我们花钱雇他们种粮食,收获以后又卖给他们挣钱……” 她也觉得似乎不对。 白二郎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耷拉着脑袋道:“没地的人多了去了,好多有钱的人也要买粮食的,这有什么稀奇的?” ☆.第三百七十一章 请妇人 白善宝和满宝看着他,白二郎恹恹的道:“每年来我家拉粮食的人都很有钱。” 满宝:“那是粮商吧?” “粮商不算人吗?” 白善宝 满宝:…… 不过此时俩人都很累,人一累,脑子就不乐意动,所以这么难的问题被俩人暂且丢在了脑后。 满宝呆呆的望着来回劳作的雇工们,他们已经种出老远,只在这里给三个孩子留了几行。 在雇工们看来,三位小主子就是吃饱了闲的才要种地。 他们这个年纪在乡下是早就可以下地,可以当半个劳力了,但这三个一看就是没怎么种过地的,因此速度并不快。 所以对于他们的帮忙,雇工们并不太领情。 满宝估计也知道他们被嫌弃了,所以就呆呆的看着他们思考,并没有跟着他们再转来转去,主要是她现在累得很,精力有限,并不想跑过去凑热闹了。 看着,看着,她总算是发现了不对。 “为什么我们雇的短工都是男的?” 白二郎摇头。 白善宝则想了想道:“我记得堂伯每年雇的短工也都是男的,至少我来的这两年是这样的。” “没错,白老爷从来都只雇我大哥三哥他们,我大嫂他们就没去白老爷家干过活儿。”满宝因为困乏而几近罢工的脑子勉强转了转,道:“其实我嫂子们干活儿也很厉害的,不比我大哥他们差。” 她道:“当然,犁地这样的活儿是我哥哥他们做的,但像撒肥,丢种子,合垄这样的活儿其实我嫂子们做得比我哥哥们好,更比他们好。” 白善宝若有所思,“我记得先生说过,丁田只分给成丁,妇人是没有地的。那她们岂不是更应该来打工?” 满宝点头,“是啊。” 俩人对视一眼,白善宝立即道:“下午回去我就和祖母说,让她请一些妇人来做短工。”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让长工腾出一间房来给她们住,她们要是不能回家,那就在这里住下。” 他们请来的短工就暂且在山脚下搭了些草棚居住。 现在才开春,虽然转暖了,但肯定还有冷的时候,满宝一直觉得女的要比男的力弱,所以她们得住好点的。 十里八村的,别说乡下地主,就是县城里,请雇工也都是请男子,没有专门请妇人的。 便是厨房里帮厨,也多是选的男子,什么样的活儿会找妇人? 后院里伺候的时候会选到,但这样的机会很少就是了。 而且有那样的机会,也该是先考虑小姑娘,谁会要上了年纪,手粗脚大的妇人? 就是刘氏听说都愣了好一会儿,直到孙子重复第二遍,刘氏这才应下来,却忍不住问道:“为什么要请妇人?” “因为男人请不到啊,祖母不是说现在农忙短工很难请吗?满宝说了,妇人种地不比男人差,甚至某些方面比男人速度还快,种得还要好。” 刘氏笑着点头,“是有点难请,既然妇人也不差,那就多请几个吧。” 但其实妇人也不好请,因为很少有妇人出来打短工,突然请妇人来干活儿,恐怕她们心中也有疑虑。 所以刘氏想了想,便让人去大梨村请了里正的妻子过来说话。 没两天,附近几个村子便传遍了,七里村新来的白老夫人一家要请一些勤奋,擅于种地的妇人下地干活儿,工钱跟给男人们的一样,一天十八文,包两餐。 就连忙着种地的钱氏都听说了。 不错,时隔六年,钱氏又下地了,让七里村的村民很是稀奇了一阵,围着她纷纷感叹,“天尊老爷可真有用,说好竟然就好了。” 钱氏深以为然的点头,“还是托了我们家满宝的福。” 就有人心中一动,提议道:“大嫂子,不然明儿让满宝坐到榕树下的大石上,让我们拜一拜,许许愿呗。” 钱氏眉头一竖,斥道:“放屁,满宝就算是仙子转世,她现在也是凡人,是我们老周家的人,你一个做叔伯的去拜她,是想折她的寿吗?” “对对对,这可不能乱拜,她年纪小,可受不住。” 那人缩了缩脖子,不言了。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大家继续聊白家请雇工的事,“是你们家满宝的那个小田庄要请妇人种地吧?一天真给十八个钱?” “要是真的,我倒是可以回娘家告诉我那堂嫂一声,她家没几亩地,她跟几个闺女都可以过来帮忙。” “还有我一个表姐,也可以来,都是家里把地卖的。” “怎么不佃地呀?” “他们村的地可不好佃,地租要交六成呢,地主老爷还挑人,家里没几个男劳力,地主老爷根本不想租,生怕把自家的地给种坏了。” “这么一比较,比不上我们的白老爷啊。” “可不是,白老爷虽然也抠门,但只要佃他的地,就算家里男人中途全死绝了,女人也能继续租。” “对了,我们不是在说雇工的事吗,钱婶子,这事是真的吗?” 钱氏等他们说够了才道:“等回去我帮你们问满宝,不过既然是里长家里传出的话,那总不会有错。” “多问两句我们也放心啊,现在外头的人可坏得很,谁知道是不是以讹传讹?” 钱氏中午休息的时候就特意往大岭那里去了一趟,才开春,就算是正午的太阳也不怎么辣,但晒久了还是会黑,会头晕。 而三个孩子又都习惯了午睡。 所以吃过午饭后,他们就熟练的去一个四面漏风的草棚里,直接躺在一个简易的木板床上呼呼大睡。 钱氏找过来的时候,满宝正睡得天昏地暗,小肚子一起一伏,脸颊红红的,显然睡得香得很。 钱氏摸了摸她的脸颊,微微笑着将她的手脚都放进去毯子里,这才找了坐在草棚外的大吉说话。 一直到满宝醒来,她都不知道钱氏来过。 但七里村上下都知道了,外头流传的信息是真的,于是当天下午便有不少少年离开家,奉家里大人的命令去各种亲戚家串门。 如果是别的家请妇人做雇工,七里村的人是不敢让自家的亲戚去的,可这是来七里村干活儿呀。 而且东家还是挺熟的白家和巨熟的老周家的满宝。 那当然是早点儿来占位置啦。 ☆.第三百七十二章 介绍 满宝第二天起床时就听到大院里一片热闹,她洗漱好后背着小书箱好奇的走过去。 站了二十来个妇人的大院安静了一瞬,然后巨眼熟的大柱媳妇就上前一把握住满宝的手,乐道:“满宝姑你醒来,你快来看,这些都是来干活儿的,你看能留下吗?” 大家都目光炯炯的看着满宝。 满宝吓了一跳,看到里面眼熟的大亮媳妇,就问道:“大亮媳妇,你也要来小农庄干活儿?” “不不不,”大亮媳妇连忙摇手道:“我家的地够多的了,要来的不是我,是我婶儿。” 她拉了一个瘦小的妇人上前一步,笑道:“满宝姑,您别看我婶儿长得小,其实她力气大着呢,活儿干的也利索,您不信,这半天只管使唤,不好您再退。” “我嫂子也不错,从小就下地,谁还不会种地……” “我姨也不错……” 院子里一下就闹哄哄起来,满宝这才知道,这二十来个人里只有十二个是来干活儿的,只是有本村的亲戚领着而已。 满宝松了一口气,这人也不是很多。 钱氏连忙拦住大家的话头,笑道:“这事满宝一人也拿不定主意,不如这样,让满宝带你们去白家见白老夫人。你们不知道,这请人的事是白老夫人做主,工钱也是从那儿出多。” 小钱氏闻言便去厨房里包了一张烙饼,又打了一个鸡蛋进碗,撒了一把葱花和盐后用开水冲了鸡蛋水,直接倒在竹筒里。 小钱氏把两样东西放进满宝的书箱里,道:“去了学堂在吃,别进小院,在门外吃完了再进去,免得熏着先生。” 满宝“哦”了一声,便直接领着大家去白家。 大家都是第一次出来打工的,心里很忐忑,就是领着他们来的七里村的村民都很忐忑,于是忍不住挤到满宝身边问她,“满宝姑,这雇工有啥特别的要求吗?” “没有,”满宝道:“就是要会种地,勤奋,还得听话。” 她想了想道:“就跟种自家的地一样,只是庄头不叫休息的时候不能偷懒,到了中午白家会提供午食,躲过了最热的午时就开始干活儿,等吃了晚食再干半个时辰左右就可以回家了。” 满宝

相关推荐: 我喜欢你很久了_御书屋   财色兼收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旧日时代   随身带着原始世界   结婚对象带孩子跑了   怎么会有人用恋爱来报复   龙王传说:诸神黄昏   Vocaloid南北组同人   男神今天鬼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