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跟前跑过去,冲着不远处的一座山哇哇的冲过去。 白二郎的小厮跟在后头狂奔,刘氏仔细听了一下才听清,有人在山上抓住了竹鼠,他们也要上山去抓竹鼠。 刘氏摇头笑了笑,去白家时就顺道找了一下白老爷,将善宝和满宝正在抄书的事说了。 她笑道:“以前子启要科考便给书铺抄了两年的书才能保持卷面整洁,没有错字,没想到善宝比他爹还强一些,估摸着也是因为他们抄的书简单,且都是学过的。我看《千字文》和《论语》也不难,听善宝说,二郎也应了一起抄的,今儿怎么没见他上门来?” 白老爷一听,立即让下人去把白二郎找回来。 白二郎被从山上抓回来时整个人就像刺猬一样生气,要是会喷火,他说不定一张嘴就能喷出一道火焰来。 但一看到他爹,白二郎就蔫了。 白老爷问他,“我听说善宝和满宝在抄书,你还答应了人家一起抄,今儿怎么没去?” 白二郎嘟囔道:“抄书不好玩儿。” “屁话,抄书……能好玩儿吗?不好玩儿也得抄!”白老爷觉着在这一点上小儿子太像他了,为了不让他重蹈他的覆辙,白老爷决定亲自过去盯着他。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四百九十一章 金疙瘩 白老爷亲自押送垂头丧气的白二郎过去抄书,一路上,他语重心长的叮嘱儿子道:“我知道抄书很枯燥,写多了不仅手累,还烦躁,人这一躁呀就容易出错字,字迹也会潦草起来……” “可你以后是要参加科举的,这每次科举都要写很多很多的字,打完了草稿再抄到卷子上,万一你写得慢了,时间不够用,写字的速度再慢,那不是要人命吗?” 白二郎听得一愣一愣的,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有这么宏大的目标,于是他愣愣的问道:“爹,我怎么还要去科举啊,不是大哥去吗?” 白老爷恨铁不成钢的看着他道:“你也太没志气了,你大哥要去,你就不能去吗?” 然后又说起他大哥的苦来,“你看你大哥回来过年都没怎么离开书房,你不能什么都指望你大哥知道吗?你要是也能科举出仕,那不仅光宗耀祖,还能在官场上帮衬你大哥。” 白二郎忍不住嘟囔,“说得好像我和大哥一定能考中似的,爹,我看你还不如对善宝和满宝好一点儿,让他们去考官,然后和大哥互帮互助。” 白老爷忍不住拍他的脑袋:“你也太没志气了,不行,就从抄书开始,善宝他们抄多少本你就抄多书本,相信爹的话,等你抄下去了就知道这个好处了。” 他唉声叹气,“爹当年就是没能抄下去……” 白二郎忍不住跳脚,“爹,你都做不到竟然让我做!” 白老爷就瞥了他一眼道:“没错,当年我一喊哭,你祖母就不让我抄了,这会儿子你爹后悔得很,甚至还有些怪你祖母太过宠溺我,所以为了你将来不怨我,我决定对你严格一些。” 白二郎:…… 等走到了书房门口,白二郎总算是在悲愤中组织好了语言,喊道:“我也会怨你的,怨你对我太严格了!” 白老爷伸手就要拍他的脑袋,满宝正好抬头看出来,见了就道:“白老爷,打脑袋会打笨的。” 白老爷手就一顿,改拍为抚摸,他眯着眼睛对白二郎笑,“你就是要怨,那也得长大后才能怨,现在的你说了不算。” 白二郎:…… 白老爷把白二郎拖进书房,对满宝笑道:“满宝啊,叔叔不是要打他,叔叔这是在教他,对了,你们现在抄书怎么样了?” 俩人大方的把他们抄好的稿子给他看。 白老爷看了看,连连点头,然后笑眯眯的低头看嘟嘴生气的儿子,柔声道:“二郎啊,你比善宝和满宝都要大,《千字文》和《论语》都是最简单的,你也都学过了,所以你也一定能抄好,是不是?” 白二郎还想念着山上那没抓到的竹鼠呢,但在老爹挽了挽袖子后就憋屈的应道:“是。” “好,”白老爷豪气的一挥手,“你去写吧,爹在书房里看着你。” 白二郎瞪大了眼睛,看了看白善宝,又看了看满宝,最后磨磨蹭蹭的去自己的小桌子后坐好。 白老爷则背着手在书房里逛了一圈,他突然想起自己也许久没看书了,于是随手从书架上取下一本书来看。 三个孩子在书桌后头挤眉弄眼。 他们都不太喜欢大人在书房里,觉着屁股后头一直横着一条棍子一样。 三人挤眉弄眼,白老爷从书架后头转出来,三人又立即老实下来,低下头去磨墨的磨墨,摊纸的摊纸…… 白老爷看了他们一眼,正打算找个位置坐下看书,这一看才发现坐在角落里一动不动的大吉,吓了他一大跳。 白老爷抚了抚胸口,拿着书走到大吉对面,也摸了一把小马扎坐下,跟他一起分享火盆。 他打开了书,看了大吉一眼,问道:“整天就这么坐着不无聊?” 大吉对白老爷微微欠身笑道:“不无聊,倒是少爷他们没一时停歇的时候,我看着都累。” 白老爷点点头,笑道:“读书就是这样的,等他们考出来就好了。” 大吉微微一笑,这不过是大人骗小孩的,真长大考出官来了,那才是真忙的时候呢。 大吉抬头看着三个正捏着笔抄书的孩子,暗道可惜,可惜三个孩子并不知道这一点儿。 真正的快乐与轻松,恐怕就是这时候了。 孩子的确是轻松的,虽然要抄书,但他们也不是一整天都要抄书的。 抄累了便要出去玩儿,玩儿累了还要看自己好看的书,吃自己觉着好吃的点心,觉着没事做了才继续抄书呢。 但便是这样,三个孩子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尤其是满宝和白善宝,到最后,他们已经完全不用看书照抄了,都是默诵抄下整本书,再对照一遍,确认没有错别字后就放在一起。 过后满宝会拿回家给嫂子们装订起来,这就是一本书了。 而如此两三天后,白二郎也不用白老爷盯着了,他也的确是发现了抄书的好处。 虽然依旧讨厌抄书,但却没之前那么厌烦了。 在元宵前,三个孩子也只抄出了十本书,满宝一点儿也不急,她打算把自己的旧书也拿出来给他们,过后她再自己抄两本就行了。 等庄先生从县城里过年回来,看到老周头领着一串孩子来学堂,哪怕已经从徒弟那里提前知道了,他还是忍不住惊讶。 庄先生只是惊讶,七里村的村民则是惊呆了。 以往学堂开学,村民们是不会来围观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很失礼的行为,说不定会让庄先生不高兴。 但这会儿却忍不住了,纷纷凑到学堂不远处看热闹,心里惊奇得不行。 “这老周家捡到金子了?怎么把孩子全送来学堂了?” “是不是庄先生不收他们家束脩?” “为啥?因为满宝?” “有个聪明的闺女就是好啊。” “你们知道啥,老周家孩子念书的书都是满宝抄的,哎呦,我昨天去看了一眼,做得跟真的一样。” “……书还有假的?” “我是说做的跟县城里书铺卖的一样,老周家不是捡了金子,而是生了个金疙瘩呀。” ☆.第四百九十二章 取名字(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你见过书铺的书啊,不过满宝还真是厉害,你们没去他们那农庄看过,前儿我回娘家抄近路走了那一片,你们猜怎么着?” “怎么着?” “哎呦,那地里全是鸡呀,大水渠里还有鹅呢,那么多鸡,得有百十来只吧,要是全下蛋,那不是金疙瘩是啥?” “何止是鸡呀,你想想今年夏收秋收上来的粮食,那都是有满宝的一份的,明明那小庄子的地不怎么肥,怎么种出来的粮食比我们的还好?” 大家是越说越羡慕,也不纠结老周家哪有钱送孩子上学了,相比于读书,他们觉着还是地里的收成更吸引人。 于是大家就那小庄子讨论起来,“我看着他们种的冬小麦也不错,春后就能收一拨,那鸡也要下蛋了,一只鸡下一只蛋,那一天就得有百只蛋,哎呦,那得赚多少钱呀。” 反正他们算不出来。 庄先生把老周家的孩子单独放在课堂的一边,道:“你们的进度和别的孩子不一样,我会先考考你们,再决定怎么教你们。” 他是知道满宝一直在教家里人读书的,有时候她还会拿着她不能解答的那些问题来问他,但却不知道他们具体的进度是多少。 等到考校的时候,庄先生便惊奇的发现,他们竟然基本上都掌握了《千字文》和《论语》,只是或许满宝知识有限,他们也就掌握了最基础的而已。 但基础有了,再要学习就要容易许多了。 不过老周家的孩子写的字可真是丑呀。 知道他们买了不少纸,庄先生也不客气,每天都布置下大量的习字作业。 而三头三丫和四头被他提到了另一边,跟新入学的那群孩子一起念书。 他们虽然会念《千字文》了,但也只仅限于会念和对照课本的时候认得它们,一拿开课本,或是单独指一个字叫他们认,他们就认不出来了。 所以,他们还是从头学起吧。 庄先生思索了许久,最后还是让白二郎回归了课堂,让他跟之前高一级的学生一起读书。 而满宝和白善宝则被他放在了课堂的最后面,他道:“你们二人的进度与他们全都不同,为师会单独教导你们。” 同窗们看着俩人的目光中有羡慕,有同情,但老周家的孩子看向后面时只有自豪,挺足了胸膛看四周的人。 庄先生看着重新坐满了学生的课堂欣慰的点头,然后道:“来,凡是还没有大名的孩子到我这儿来,我给你们取大名。” 老周家的孩子刷的一下就站了起来,左右看了看后决定先让给其他人。 他们决定看看先生给取的名字好不好听,要是不好听,我们打算让小姑取,要是小姑取的也不好听,那他们就自己翻书找。 反正他们也认字了,自己翻书,看到好看的字就拿来做名字呗。 给其他人取名都不是很难,但当老周家的七个孩子聚到跟前时,庄先生犹豫了,问道:“你们皆是兄弟姐妹,取的名要有一样的字吗?” 孩子们眼睛一亮,立即连连点头,“要啊,要啊,先生,我们现在的名字也有一个相同的,我叫大头,他叫二头……” 庄先生闻言哈哈大笑起来,道:“那我便给你们取两个字的名,中间的相同如何?” 庄先生例行问了他们一句,“你们想要一个怎样的字?” 大家认真的想了想,然后纷纷看向大头,他年纪最大,按照老周家的传统,可以让他拿主意。 大头就认真的思索了一下,然后道:“先生,我们喜欢钱,能用钱做第二个字吗?” 庄先生:…… 他轻咳一声后道:“用立字吧。” 他笑看着这七个孩子道:“你们家虽然从前贫困,但你们祖父母及父母一辈已给你们打好了基础,在你们这一代,应当可以领着家族立足,便取‘立’字吧。” 庄先生说完便定下了,看向后面的满宝,招手道:“满宝,你随口背一篇《论语》来。” 满宝便起身,想了想,背道:“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庄先生微微颔首,将这一篇写在了纸上,对七个孩子道:“你们就从中选出一个字来做自己名吧。” 他笑道:“你们小姑给你们选的这一篇文章很好。” 七个孩子立即凑上去看,大头大丫和二头大丫他们都学过这篇文章,也知道这篇文章的意思,于是四人商量了一下,决定先让三个还懵懂的弟弟妹妹选。 三头三丫和四头就被推到了跟前,三人小声的问哥哥姐姐,“我们选哪个字好?” 二丫对妹妹道:“若是想要念得好听,那就取‘如’字,立如,也挺好听的。” 三丫立即道:“先生,我就叫立如!” 庄先生微微颔首,笑着应下。 然后看向其他孩子。 三头和四头拿不定主意,满宝不知何时也溜了上来,给两个侄子选字,“三头,你总是不爱学习,所以你就用‘学’字吧,以后我们每次叫你的名字,你就要记得去读书。” 三头:“……我不想,有没有‘玩’字?” 满宝:“你再调皮就要个改字,立改,哈哈哈哈哈……” 庄先生无奈的看着她。 白二郎跟他玩得还不错,也鼓动他,“学字比较好,其他字更不好呢,你叫立忠,那就得忠诚,咦,立忠也不错呀,正好跟我差不多,我叫诚呢。” 三头立即道:“好,我就叫‘学’” 白二郎闻言不高兴了,哼了一声。 满宝给四头选,“你就取‘固’字,因为你太没有自己的主意了,每次二头叫你干啥你干啥,三头叫你干啥你又干啥,明明是相反的两件事,结果你硬是都做下来,以后你得学会自己拿主意,并且坚持自己的意见。” 庄先生笑而不言,虽然此固非彼固,但她这么解释也没错,孩子嘛,想法总是奇奇怪怪的,她只要不往固执上解释就行。 三个还不能自主挑选自己喜好的孩子被动选好了字后,剩下的四个选字就容易多了。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四百九十三章 新的一年(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大头和二头非常有绅士风度的让女孩先选。 于是大丫道:“我喜好信字,人就应该信守诺言。” 二丫则道:“我都要,所以我要当君子!” 她看向堂哥和亲弟,问道:“你们要跟我抢不?” 兄弟俩一起摇头,他们才不要跟她抢呢,抢也不好抢。 于是二丫就叫周立君了。 大头就顺着选了一个‘重’,二头则选了一个‘威’,俩人觉得,除去不受规矩的二丫,他们两个完全是照着大哥二弟的来选的,非常的有规矩了。 等他们选好了字,庄先生便在七张纸上分别写下他们的名字,将纸交给他们后道:“将自己的名字记熟了,不管你们认字不认字,你们的名字都是你们最先需要记住的,以后在学堂里我叫的都是大名。” 众学生一起应下。 大家纷纷拿了纸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新的一年,新的学年就这么开始了。 老周家的大人和孩子们用了近十天的时间适应了这种改变,其实仔细想想也没变多少。 也就是小钱氏他们早上起床后需要准备的早食从满宝一个人的变成家里所有孩子的。 交到学堂里的米面多了,需要免费送到学堂里的菜蔬也多了。 而孩子们这边,则是以前干活的时间变成了学习,学习的时间则变成了干活儿。 以前,他们早上起床后要去割草,拔草,洗衣裳等,等到小姑下学回来后就在家里跟着读书习字…… 现在则是起床后去上学,下午下学回家就去割草,拔草,写作业,吃了晚食后洗澡,便顺便把衣裳拿到河边去洗,刚好还能错过以前早上繁忙的时候…… 只有满宝的时间没怎么变,但她也更忙了,似乎知道她不用再教家里人读书,庄先生给她布置的作业多了一点儿。 而她也不小心跟系统里的莫老师漏了口风,导致他最近给她布置的作业也增加了一些。 所以满宝很忙。 春暖花开,满宝又开始满村乱窜要给人把脉收集脉案了,被摸脉的大人们乐呵呵的伸出手来给她摸,在她收回手还会问,“满宝呀,我身上有病吗?” 满宝就一本正经的道:“没病没病,就是不太注意,得多吃点儿肉啊,蛋啊的,这样身体更好。” 这也是莫老师特别喜欢收集他们脉案的原因之一,在他们那里,给出的医嘱一直都是,少吃荤腥,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 而在这里,却要正好相反,煮菜时要多放一点儿油盐,多吃荤…… 在未来,真的很难很难再碰到这样的病人了,尤其还是数量这样庞大,个体差异如此大的病人。 所以莫老师对他们的脉案很感兴趣。 他倒是也想让满宝抽点血啊之类的,不过这很难通过系统的审核不说,满宝自己也不愿意。 因为她在教学室看过抽血的视频,看到那血咻的一下就充满了管子,满宝就觉着手臂一痛。 虽然莫老师说抽血不痛,但她坚决不相信。 医书上说气血为本,抽去这么多血,怎么可能会不痛? 且就算她愿意为了老师勉为其难的抽一管子,其他人也一定不愿意。 而且她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她已经知道,有些东西是不能随便给人的,否则,给出去的东西不仅可能对本世界产生影响,对面那个世界的影响可能更大。 而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作为当事人,她都有可能受到惩罚。 尤其是科科,它要是没监管到位,它受到的惩罚也不轻。 不过脉案还是可以提供的,所以满宝欢快的在村里逮人,看见一个就要给他把脉。 不论他是在地里干活儿,还是在田边休息,或是正坐在家门口发呆,满宝看见了就要摸脉,然后就从布包里掏出小本本记上。 等晚上回去了,她就将小本本里的内容通过邮件发出去,莫老师会与她讨论这些脉案,真的有脉象不对的,满宝就会每天都去摸一遍。 师徒两个一起讨论着,只要确诊,满宝还会在莫老师的指点下开药。 其实是两个人一起研究怎么开药方,没办法,在未来,他们喝药不是熬的,而是直接从草药中提取他们需要的部分进行治疗。 所以,像满宝这个时代的大夫一样开药方,莫老师他表示也是第一次啊。 不过,好的一点是他有很多可供参考的药方。 写出药方后,满宝会拿去给村民们,当然,绝大多数人是笑着接过,并不当回事,不管满宝怎么说,他们都只当小孩子在玩儿,还有空逗她乐呢。 只有周虎的媳妇陈氏,她偶尔会听满宝的,主要是她吃着城里大夫开的药方,虽然活了下来,却也一直不好。 她虽然不识字,但让满宝对照过两张药方,发现绝大多数的药都是一样的,只有两三味不同,所以她想试着吃吃满宝的药。 她吃了,当然,也没有明显的好转,但也没有变差,就跟吃着以前的药差不多。 周虎想了一下,发现两剂药的价钱一样,便懒得再换,一直用满宝的药方。 这是自己唯一的一个病人,嗯,满宝是这么认为的。 给自己把脉,吃了自己开的药,那不是自己的病人是啥? 所以秉着为病人负责的态度,满宝每天下学做完作业后就会跑去周虎家一趟,一番望闻问切下来后回去就和莫老师继续商量。 莫从军道:“我思考了很久,或许你可以试着配合按摩和针灸。” 满宝惊讶,“我刚学了医术没几年,就要开始学针灸了吗?” 莫从军道:“你不是把穴位图记下来了吗,我觉得可以学了,而且你要是担心,可以先从按摩开始。按摩嘛,认准了穴位,再有力气就差不多了。” 满宝就低头看着自己的小胖手,半响才发邮件问莫从军,“那我力气小可以吗?” 莫从军道:“力气小可以锻炼嘛,对了,我这有测力的拟人模特,我给你寄一具过去,你现在的病人是女性,我就邮寄女性过去好了。你到时候让你的系统录像下来,再把力的数据发我,我们先在模特身上试验,确定后再去人身上使用。” ※※※※※※※※※※※※※※※※※※※※ 作家的话 晚安,大家明天见 ☆.第四百九十四章 拟人模具 当满宝收到一具“尸体”时,她吓得不轻,还是科科说这不是真人,而是拟人模具时她才伸出一个手指头戳了戳那具“尸体”,触感肉肉的,甚至还有温热的感觉,就跟活的人一样。 满宝瞪圆了眼睛。 她胆子一向大,再蹲着看了那具“尸体”半天后就挪步上前,伸手摸了摸,真的是跟活人差不多啊。 她伸手摸向她的胸口,“喝”的一声,向后一蹦,差点给跳到了床下,她有些惊慌的道:“有心跳。” “都说了是拟人了,除了没有意识就跟真人差不离,在模特的脑后应该有控制的屏幕,有各种选择的模式,你可以看一下。” 满宝把人翻过来,这才发现这个人竟然还很重,用力的翻过去,扒开她的头发一看,果然,她的脑袋后面就是一个屏幕,上面各种字幕,她琢磨了半天才看明白,现在这个样子是健康模式。 她好奇的点了点,直接点到了心脏骤停模式,本来还有心跳的模具一下就顿住了,然后脸色都发白起来。 满宝瞪圆了眼睛,手忙脚乱的想要她恢复,结果却点成了中风模式,本来眼睛紧闭的模具一下睁开了眼睛,嘴巴迅速的一歪,整个人都发起抖来…… 满宝:…… 科科:…… 在科科的指点下,满宝总算让它恢复了正常,满宝这下确定了,这还真就是个模具,就跟玩具差不多。 只是这个玩具长得跟人太像了。 满宝研究了好一会儿,就照着莫老师给的教程给它按摩,科科会拍下来她的手法,而模具中有作用力的记录,到时候可以一起发给莫老师看。 莫从军也想知道自己这个学生学到了什么程度,因此早早的等着了,他一收到邮件立即把视频打开了,打算先看她的手法,再去琢磨力的记录。 结果出现在视频里的除了那具眼熟的模具外,就是一张只在博物馆种能见到的木床。 还有一双小胖手。 虽然那手看上去有些肉,但不能否认它不大,莫从军自己就是学医的,虽然看不到按摩的人,但只根据手也能大致推断出人的年龄了。 他不由瞪大了眼睛,连忙调出力的记录。 莫从军沉默了,这才想起来,他好像从来没问过这个徒弟的年龄,虽然从日常交往中他已经猜出她是一个女性,却不知道原来是这么小的女性吗? 这其实是一件好事,却也有弊处。 莫从军很快便想好了利弊,但还是要确定一下,于是他发邮件过去问,“周满,我一直忘了问你今年多大了?” 满宝想了想,决定报虚岁,于是道:“我十一岁了!” 莫从军很怀疑,虽然这也在他估算的年龄段之内,但总觉得有些不对,于是问道:“真的有十一岁了吗?那你是发育迟缓吗,或许是身体不好?我看你的手掌似乎偏小。” 满宝只能回道:“虚岁。” 在未来,已经不会有人算虚岁了,但莫从军知道古时候的人类有这个习惯,且因为各种古装电视剧的盛行,他隐约知道虚岁也是分两种情况的,于是问,“虚一岁还是两岁?” 满宝咬了咬自己的食指,回道:“两岁。” 莫从军:…… 真是又惊又喜啊。 莫从军气乐了,他道:“小姑娘,你还小,不适合按摩,还是先学习针灸吧,从今天晚上开始,我们学习针灸。” “可是我没针。” “去买。”莫从军顿了顿后问道:“你不会是没钱吧?” “有钱,但是没时间。” “你一个九岁的小孩儿这么忙?” “忙啊,我好忙的。” 话是这么说,满宝还是托周五郎去县城的时候帮她从药铺里买一副针回来。 一副针可不便宜,因为一副就是一包,各种大小长短的针都有在里面。 这是很精细的东西,所以造价不便宜,一副针就要一两,幸亏满宝是直接给了银锭去的,不然还不一定能买回来。 因为东西贵重,周五郎还特别好奇的窝在满宝的房间里,看着她把里面的针抽出来,照着一本书认针。 等她认完了,周五郎就冲她伸出一只手,“来来来,你会扎针了吗,给我扎扎看。” “五哥你病了?” “没病,我就想着你这针这么贵,我得第一个被扎才行。” “……”满宝一把拍开他的手,道:“没病不扎,而且我还没学会呢,万一扎错了咋办,你赶紧走吧。” “你不扎人怎么学得会?”周五郎忧心忡忡,“你别是想着扎自己吧?” 满宝自信满满的道:“你放心吧五哥,我就是不扎自己也学得会,我先在假人上扎。” “什么假人?” 满宝掩住嘴巴,心虚的道:“纸人。” “哦——就是你那个穴道图?” 满宝连连点头,总算是把五哥给应付走了。 等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满宝这才开始捏着针在拟人模具上寻找穴道…… 医术并不能一蹴而就,就算满宝已经背下了穴道图,真的要去找穴道时才发现不是这么容易的,更别说是往里扎针了。 虽然拟人模具很像人了,但它并不能告诉满宝它的感受。 满宝不知道这一针下去是痛,是酸,还是胀,或是什么感觉也没有。 而莫老师显然对扎针也没有实际经验,他理论知识倒是挺丰富,但也仅限于理论知识,他也就在拟人模具上扎得特别熟练而已。 活人身上,如果在他身上的实验算数的话,那也是挺熟练的。 反正他一连录了好几堂针灸的课程发到了满宝的邮箱,教导她如何正确的使用针灸治病。 嗯,虽然没有实际经验,但却是有历史经验的不是吗? 这些可都是医书中记载流传下来的。 满宝就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将拟人模具扎得千疮百孔,但它很好用,因为过了一个晚上,第二天它就又恢复如初了。 据科科说,它是专门用作医学教学的拟人模具,所以用的制作材料便有自我恢复的特性。 就这样,满宝白天上学堂和玩耍,晚上则沉浸在医学的海洋之中。 ☆.第四百九十五章 行针 整个七里村,能够给满宝折腾的病人,除了自家人,也就只有周虎媳妇了。 当然了,她主意不少,但真敢下手的时候还是不多。 比如大头受寒咳嗽了,满宝摸了脉,开了药方,但却没有用自己的药方,而是让领着大头,拿着药方到大集去找老大夫。 老大夫拿着满宝的药方看了好一会儿,摸着胡子问道:“你是自学的?” 满宝冲他笑。 老大夫并不深究,摸着胡子思考半响,最后提笔换了两位药,道:“你这药方也不能说错,却有些不尽如人意……” 老大夫看了她一眼,便多说了些,慢悠悠的告诉她,现在是他们家来抓药,所以他会改了这两味药,而如果是白老爷家来抓药,他却是会增减这几味…… 若是成人,他会增减哪几味药;若是更小一些的幼儿,他又会换去哪些药…… 虽然莫老师是站在几千年的历史上往回看,但作为研究性的学者,在开方下药这一方面,其实他也是有局限性的。 很多细节上的东西,他教不了满宝。 满宝在老大夫那里听得津津有味。 虽然他只是在她的药方上增改,但满宝也学到了很多。 老周家的人却是目瞪口呆,一次两次之后他们就知道了,满宝还真学会了医术,连开的药方都跟老大夫开的差不多。 这样一来,每次他们生些小病的时候就不乐意再去找老大夫看病,很想让满宝自己给他们抓药。 满宝忍不住道:“我开的药可能比老大夫开的药要贵,而且不一定有老大夫的好。我这还没出师呢。” 老周头道:“那你赶紧学,赶紧出师。” 但到了周虎媳妇那儿就不一样了,因为她的药方并不是满宝一个人开的,而是莫老师跟她一起合作开出来的。 她提供脉案,他想出药方,据说,他还在那边请教了不少同事,一连开了好几张药方出来。 然后再拿来和满宝商议。 师徒两个商量着给周虎媳妇换了一个药方。 其实,要不是满宝说周虎家贫困,像他要求的什么补气养血的人参吃不起,不然用第一个药方的效果可能是好的。 虽然很惋惜,但莫老师觉得他得体谅原始人,毕竟那时候人类所能获得的资源不是很多不是? 而满宝也在抓紧学习针灸,半年后,在三伏之际,她就把针灸包塞在布包里溜到了周虎家。 她悄悄的和陈氏嘀咕了好一阵,然后陈氏就把衣服解了,第一次接受满宝的针灸。 满宝倒不是第一次在活人身上下针,因为在此之前她扎过自己,虽然只有一下…… 但她还扎过她好几个哥哥呢。 但以治病为目的的扎针却是第一次,而且有些穴道她只摸过,并没有在活人身上扎过。 不过此时莫老师就在系统的对面严阵以待,加上对自己技术的自信,满宝从布包里把针拔出来的时候,小脸上全是自信。 她先伸手在按陈氏的穴道,确认了穴位后便快准决的落针,然后盯着陈氏的脸色问:“是胀还是痛?” 陈氏仔细感受了一下,犹豫道:“好像有点儿胀痛。” 满宝:…… 她动了动针,问道:“这会儿呢?” “哎呀,好胀,还有些酸……” 满宝便沉吟,停下手,看着陈氏问:“这会儿呢?” “还是胀。” 满宝便满意了,开始去扎下一个穴位…… 一问一答,满宝将针扎完便撑着小下巴坐在一旁等时间,当然,时间是科科帮忙计算的。 过了一会儿满宝便去动针,陈氏突然道:“我觉着针下有气,就好像在冒水的泉一样,扑哧扑哧的往上冒气,把针给颤动了。” 满宝就笑开,动了动那一枚针问,“是这儿吗?” 陈氏“嗯”了一声,问道:“满宝,嫂子能好吗?” 莫老师说过,病人的意志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治病条件,于是满宝点头道:“一定可以的。” 满宝鼓励她,“嫂子,每日太阳初升后,将寒气祛除,你便也去院子里走一走。人一动,气血便也流动得更快些,人也会越加的精神。” 陈氏如今的身体状况比当初钱氏的还不如,这两年她都是卧病在床上,很少能出门。 因为她多走一会儿就觉得浑身冒冷汗,眼前发晕,要难受很久。 她并不想走,但满宝的话她还是听进去了,她决定明天去试一试。 等时间到了,满宝便收了针,仔细的盯着陈氏的脸色看,又给她摸了摸脉,确认她没事后就要回家。 二禄背着三寿进来,看见满宝便咧开嘴笑,“满宝,你又来看我娘了?” 陈氏忍不住道:“要叫姑。” 二禄憨憨一笑,“满宝姑,你看三寿,他已经会叫哥哥了。” 三寿也两岁多了,只是他体弱,虽然已经会说话,但走路还不稳当,他从二哥的背上滑下来,就一把抱住满宝的胳膊,含糊的叫着,“满宝,满宝……” 满宝很高兴,给陈氏出主意,“嫂子,每天给他吃一碗鸡蛋水,肯定能把身子养好的。我从小就是这么养的……” 陈氏想起当年满宝像个小猫崽一样,比三寿也强不到哪里去,便也觉得这个偏方好,于是点头,“好,回头我让他爹去换些鸡蛋回来。” 满宝立即道:“可以跟我家换呀,我家的鸡蛋多,我的小农庄里的鸡蛋也多。” 满宝没说错,老周家现在养了许多鸡,因为有鹅在后山看守,并不担心鸡会被黄鼠狼或老鼠偷去。 所以他们家现在养的鸡足有七八十只,这会儿天热,鸡很爱下蛋。 更别说他们的小农庄了,那是养了上百只鸡,所以满宝一点儿也不缺鸡蛋。 陈氏也从周虎那里知道村里的事,便笑着点头:“好,回头让他爹去你家换鸡蛋。” 满宝便开心的告辞了,之后便每天都去给陈氏扎针。 她和莫老师专门给陈氏设计了一套针法,参考了许多文献资料,这一套针法并不是一天内走完所有的穴道,而是分三天来走。 走完一次后休息两天,便又开始。 也不知道是不是针灸起了作用,或是新换的药方好,陈氏的身体竟然慢慢好了起来。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四百九十六章 我想娶媳妇 第四百九十六章 一开始,她只能扶着门墙走到门口那儿站一站,后来可以走到院子里。 等满宝走了一个月的针,她已经能走到大门口去,坐在门槛上乘凉了。 不说村子里的人,就是周虎都惊喜得不得了,满宝再上门的时候,周虎就特意把从山上抓来的一只肥兔子留给她。 兔肉这种东西满宝还是很难吃得到的,抓,她哥哥们没这个本事;买,她爹舍不得。 所以她收到这个礼物特别的高兴,背着布包,拎着兔子就跑回家了。 钱氏看到这个兔子感觉挺对不起周虎家的,满宝拿人家练手治病也就算了,还拿了人家这么肥的一只兔子。 于是满宝再去的时候,钱氏就让她带上了几个鸡蛋。 等陈氏可以拿着扫把打扫院子的时候,行针也从三天一轮回变成了五天一轮回。 这下七里村的村民们都惊呆了,纷纷去周虎家围观陈氏,见她虽然还是病弱的样子,却已经能下厨做饭,家里简单的活计做下来也气不喘,头不晕了。 陈氏就亲自为满宝做宣传,“不仅我,就是我家三寿,上次咳嗽也是吃了满宝开的方子好的。” “也没见老周家的闺女跟谁学医术啊,怎么就突然会了?” “什么突然会了,从年前开始就到处找我们把脉,前两年也喜欢给人摸脉,这都好些年了,学会也没啥稀奇的。” “没啥稀奇的,你倒是学给我试试看。” “我倒是想学,也得我会识字啊。” “识字也不行,得人聪明吧,村子里跟庄先生一块读书的孩子也不少,也没见他们就自个学会了医术啊。” 村民们议论纷纷,不过村子里出了一个小大夫总是好事,以后一些小病小痛就没必要跑到大集去抓药了,至于大病大痛,那还是去找老大夫安全些。 于是满宝开始有了别的病人,虽然都是一些小病,比如咳嗽了,比如流鼻涕,再比如啪叽一下扭了脚、手之类的。 满宝开了药方给人去抓药,大部分人都是把药方一收,就问满宝有没有什么偏方之类的。 这种小病小痛,谁会费钱去买药啊? 他们要是去买药,那还不如顺便去老大夫那儿看病呢。 所以药方收了,他们却没打算去抓药,等熬一段时间,看看病能不能好,要是不能好,也等重一点儿再拿着药方去抓药,正好省了看病开方的钱。 满宝当然知道大家的这个坏毛病,因为她爹就有这样的坏毛病。 家里只要不是她娘和孩子生病,大人的一些小病小痛基本靠熬,用老周头的话说,咳嗽了多喝热水就行了,润润嗓子,过几天就好了; 流鼻涕了,多喝热水就行了,流上几天就好了; 扭了手脚,那更是连热水都不用多喝,只要多休息,过几天也就好了。 所以满宝一边给他们开药方,一边叮嘱他们去买药。 当然,绝大部分的村民都是当面应得好好的,转身该干嘛去还是干嘛去了。 满宝唉声叹气,只能看着他们离开。 不过总会有拿着她的药方去抓药的人,这时候她就会特别关注效果,因此也积累了不少开方的经验。 要不是满宝还小,老周头都想在自家支一面旗,直接开个小医馆了。 不过这件事不急,毕竟闺女还小,老周头觉着现在最急的是周五郎的婚事。 他都相看一年了,从去年秋收过后开始相亲,结果到现在还没定下婚事。 眼看着六头都能迈着小短腿跑到厨房自己找吃的了,他却还是一点儿动静都没有,老周头都快要急死了。 钱氏也急,却坚持不肯乱结亲,“那没有合适的就是没有合适的,你让他怎么娶?” 老周头就抱怨起来,“这王媒婆也越发的不靠谱了,介绍来的姑娘怎么都差着些?老五不比老四能干啊,他自个的私房都不知道攒了多少了,怎么就不给介绍些好的?” “谁说没有好的,”钱氏瞪了他一眼,低声道:“这种话你可别往外说,小心跟人结仇。” 她解释道:“好几家姑娘都不错的,只是跟五郎跟人合不来而已。” 老周头瞪眼,“咋合不来了,你儿子还想娶个天仙回来呀?” “这话你去问他,孩子没看对眼,娶回来你去跟她过呀?” “呸呸呸,你这说的什么话?” 屋外的满宝溜到周五郎身边,蹲在他身侧道:“五哥,爹娘又为你的亲事吵架了。” 周五郎就忧伤的叹了一口气。 满宝很奇怪,“你不是早嚷着要娶媳妇吗,娘也说介绍的姑娘好,你怎么都没看上?” “胡说,谁说我没看上的?”周五郎委屈的道:“我没看上的少,明明是人家没看上我和娘没看上人家的多,可不能把锅都甩我身上。” 满宝就好奇的问,“那五哥,你喜欢啥样的?” 周五郎想了想,脸色微红,“至少得俊一些吧,也,也不要多俊,就比我俊就行。” 满宝点头,她也喜欢长得好看的。 “然后人不能太懒,我干外头的活儿,她就得会家里的活儿,所以她得会做饭洗衣裳打扫这些活儿。” 满宝点头,这些她五哥也都会,所以要求五嫂会也没啥。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周五郎道:“就这么多,不过她要是喜欢我,那就更好了。” “这么简单的条件都没找着?” 周五郎忧伤的叹气,“是啊,要么是娘觉着他们家不好,要么是觉得人姑娘不好;要么就是人姑娘家觉着我们家不好,或是人姑娘嫌弃我不好。” “其实我看不上的也就三个而已,那是因为一个有点儿懒,一个有点儿丑,一个则是脾气太坏了。” “可这一年,你已经把附近几个村子适龄的姑娘都看得差不多了吧?你还找不着媳妇,五哥,你不会娶不上媳妇了吧?” 周五郎身上的幽怨气息都快成实质了,他从十四岁开始攒钱娶媳妇,到现在都五年了,结果他钱有了,房子也有了,竟然还娶不上媳妇! 周五郎委屈,“满宝,明年我就二十了,过了二十就更难娶上媳妇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左右还有两章 ☆.第四百九十七章 老大夫病了(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满宝能怎么办呢,她只能同情的看着五哥,然后拍拍屁股起身,道:“五哥,你该准备准备出门卖姜了。” 周五郎便起身,“满宝,爹和娘都说明年要少种一些姜了,去年因为你们小农庄种的那些姜,我们家的姜就没全部卖出去,结果今年村子里的人也开始往外头卖姜了,要不是我们找到了临县的客商接货,估计家里的姜更不好卖了。” 满宝不在意的道:“那不是有老姜了吗?挖回来阴干,制成干姜后卖给药铺,也很值钱的,生姜卖不出去就多留一年。” 她现在学医术了,知道干姜的用处很多,也很大,所以知道这东西不会多,所以自信满满的对周五郎道:“只管种,肯定卖得出去的。” 周五郎一听,精神便一振,道:“我也有地了,爹嫌弃我有一块地特别偏,又是沙土,所以不愿意种,我想着在上面种姜。” “会不会被偷?” 周五郎一听,也犹豫起来,种的贵重东西要是离得太远,被偷光了都不知道,所以他们家的生姜,山药等东西都不会种得很远,就在村口不远处。 就是收获的时候,那里搭着个草棚,兄弟几个抱了铺盖轮流去看守也行。 但地方太远就不行了。 周五郎就唉声叹气,“我要是早生几年就好了,那样好地没有全被人分走,好媳妇也不会全被人给娶了。” 满宝:…… “五哥,你可以种女贞子呀,咱后山上种的女贞子不是长得挺大的了吗?回头你砍了枝条去插,那东西应该没人偷。” “是没人偷,可不好种啊,本来我们种了三十来棵,好水好肥的伺候着,结果才活了十八棵,死了都快一半了。”周五郎觉着种女贞子比不上姜块值钱,一是价格上就略逊一筹,二是女贞子都得炮制一番,三就是它长得太慢了。 “那女贞子都种了两年了,结果还没开始结果呢,也不知道明年能不能结果,结了能结多少。”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慢慢来嘛,你得往好处想,这女贞子一种下去可是很久很久不需要重新种的,不像生姜,年年都得种一次。” “谁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不心急才吃不了呢,你看家里做豆腐,都是一上来大家就不断的夹,你要是慢悠悠的,轮到你就没有了。” 满宝一听,对啊,于是在心里对科科道:“科科,这句话是跟你学的,你可得负责。” 科科不理她。 兄妹两个就已经从豆腐说到了豆腐酿,“大嫂做的豆腐酿可真好吃,满宝,过了冬至,你还让大嫂做好不好?” 豆腐酿是满宝从百科馆内淘换出来的一本美食书上写有的,里面除了豆腐酿,还有许多豆制品的菜。 不过只看图片的话,满宝对这一道菜最喜欢,所以最先缠着小钱氏做这一道。 不过要做这道菜,豆腐需得油炸过做成豆腐泡,所以老周家也不是经常能吃到的。 因为不仅老周头心疼油,钱氏和小钱氏也心疼。 但明天就是冬至,所以是不一样的,今天小钱氏就做了豆腐酿,明天还有的吃,不过过了冬至就不一样了。 周五郎叮嘱满宝:“你可得给我留两个豆腐酿,别把它吃光了。” “放心去吧五哥,不会吃光的。” “你们俩嘀咕什么呢?”周喜将收拾干净的生姜放到背篓里,对周五郎道:“你二哥四哥都等着你呢,赶紧的吧。” 周五郎应了一声,上前去背起背篓,回头对满宝一再强调,“记得给我留两个豆腐酿啊。” 周喜忍不住乐,“馋的他。” 满宝闻着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吸了吸鼻子道:“大姐,我也馋。” “你呀,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家子里这么多人吃饭,没看见爹发愁吗?” “今年是丰收年,爹愁什么?”满宝道:“爹那不是愁,爹那是习惯抠的。” “谁说我习惯抠的?”老周头突然出现在院子里,瞪着眼睛看两个闺女。 满宝立即丢下大姐,一溜烟的跑进了厨房,“爹,我去看大嫂有没有把早食做好。” 老周头嘟囔了两句,背着手进堂屋里去。 冬至放假,整个老周家的孩子都不用去上学,但先生给布置的作业不少,所以此时大家正在埋头苦写。 早上写完了作业,他们就可以一整天都出去玩了。 满宝的作业比他们的还要多,还要深,所以她打算吃完了好吃的再去白家找白善宝一起写作业。 只是她还没来得及出门,便有客人找上门来了。 周三郎领着一个年轻的男子进来,喊道:“满宝,老大夫家的大郎找你。” 满宝正等着豆腐酿出锅呢,闻言探头往外一看,便看到了眼熟的陆大郎。 他是老大夫的大孙子,满宝拿着药方起请教老大夫时总能见到他。 满宝连忙迎出去,“陆大哥,你找我什么事?” 陆归行礼后道:“我祖父想见你。” “咦?”满宝先回头看了一眼厨房,吸了吸鼻子后不舍的问,“急吗?” 要是不急,先等她吃个早食啊。 陆归连忙道:“我祖父生病了,昨天晚上就叮嘱了我一早过来找你,说是有些话想和你说。” “哎呀,生病了,是什么病,严重吗?” 见满宝关切,陆归便笑道:“只是偶感风寒,只是祖父年纪大了,所以不太好养病,脾气也有些怪。” 满宝一直很喜欢老大夫,可不觉得他怪,于是道:“那你等会儿,我去拿点儿东西。” 周三郎则请陆归先坐下喝碗水,老周头和钱氏也从屋里出来了,关切的问了一下老大夫的病情,她便指派了周三郎道:“你跟着你妹妹去看看。” 周三郎应下。 三人便一起往大梨村去,满宝在路上便细细的问起来老大夫的病情。 其实很简单,这几日天变冷了,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前儿老大夫起早了,或是起夜的时候吹了冷风,总之是先头晕流鼻涕,他给自己开了一副药吃下去,虽没恶化,却也没好,反而缠缠绵绵起来。 ☆.第四百九十八章 我孙女咋样(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陆归一直在跟祖父学习医术,只是资质有限,他看了一下,自觉自己也只能开出祖父那样的药方来。 所以他以为祖父让他来请满宝,是请满宝过去看病的。 满宝也这么认为。 可到了老大夫家,老大夫却好好的坐在前堂看病的地方给人抓药呢。 看见满宝,便招了招手道:“过来,过来,帮我抓两味药。” 他笑道:“年纪大了,动不了喽。” 满宝跑过去,却是下意识的看了陆归一眼,她记得他们家以前都是他帮着抓药的。 陆归也想上前,不过祖父叫的是满宝,他便犹豫了一下,站着没动。 满宝这才上前拿了药方帮忙抓药。 等把病人送走,老大夫这才捂住嘴巴咳了两声,把满宝招到跟前说话,“来,帮我开个方子。” 满宝听话的摸脉开方子,老大夫看着她的药方,叹息道:“满宝啊,你学医多少年了?” “三年了。” 老大夫便又抬头去看他孙子,幽幽的一叹道:“这学医也是需要天赋的,你的天赋好啊。” 满宝挠了挠脑袋,学医不就和读书一样吗? 读了,懂了,自然就会了。 老大夫活了这么多年,满宝年纪又小,她心里想什么,脸上基本能看出来,心中不由一堵,也真是奇怪了,老周家是怎么生出这样的娃娃来的? 明明他们家还世代行医呢。 老大夫道:“我祖父以前是药铺里的药童,给人抓了十年的药才能跟在坐堂大夫身边学着看一看脉,又学了七八年,后来天下乱糟糟的,他便回了家,当了许多年的游方郎中。” 老大夫道:“我爹也是四处游走的郎中,就在这一二乡镇村落中给人看病,一直到我,方才能在家中坐堂看病,可惜啊~” 老大夫道:“我那儿子没有学医的本事,连认字都不太行,每次一读书头就疼,我这大孙子倒是还学得进去,但比起我还是差了一些。” 老大夫从案桌上摸出两本薄薄的书来,摸了摸后交给满宝道:“这是我们祖孙三代记的一些方子和病症,给你拿着,比给我这大孙子要更好。” 满宝眼睛一亮,接过去后道:“谢谢大夫爷爷,您放心,我用不了两天就抄好了,到时候就给您送回来。” 老大夫:…… 满宝翻开,发现这里头的一些字迹已经很陈旧了,便道:“要不我给你们也抄一份吧,我觉着这字很淡了,估计是写的时候用的墨不好,再翻几年说不定字迹就淡了。” 老大夫 陆归:…… 还是老大夫最先反应过来,他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眼睛笑得都睁不开了,他捂着胸口乐道:“好,好,那你就给我家也抄一份。” 笑够了,他便眯着眼睛去看和满宝一起来的周三郎,笑问:“这是你第几个哥哥来着?” “我三哥!” “嗯,不错,不错,你底下几个哥哥都成亲了?” “没有,五哥和六哥还没成亲呢。” “你五哥多大了?” “十九了。” 老大夫疑惑,“十九应该早说亲了才对,怎么还不成亲?” 满宝就叹气,“附近适龄的好姑娘都嫁人了,我五哥之前有些黑,等养白了出门相看,就找不着合适的了。” 老大夫闻言哈哈大笑起来,乐得不行,“那现在你五哥白不白?” 秋收刚过去的时候自然是黑的,不过近来也歇了快两月了,于是满宝道:“略微白了一些。” 老大夫笑眯眯的道:“好姑娘还是有的,或许是你们没注意呢?你看我家那小孙女如何?” “啊?”满宝瞪大了眼睛。 老大夫已经对陆归道:“去把你妹妹叫来,就说家里来了个小客人,让她出来说说话儿。” 陆归没想到祖父一句话的功夫就要给小妹说亲,整个人的脑袋都是懵的,他只能呆呆的往后头去找陆芝。 周三郎也是懵的,他也没想到会有这个操作啊。 五郎的亲事,那得爹娘说了算吧? 满宝却没想那么多,她只是好奇的看着跟在陆归身后的陆芝。 她们还是见过的,只是不熟,以前最多说过几次话,还不如跟她哥哥说的话多呢。 因为她很少到前堂看病抓药的地方来。 老大夫招手把孙女叫到跟前,对满宝道:“我这孙女,比你五哥小两岁,也正在说亲呢,她做饭的手艺不错,田地里的活儿也干得,长得也不差,你觉得好不好?” 陆芝羞红了脸,这话她一听就明白了。 可一看只有九岁左右的满宝,陆芝是懵的,这话,爷爷怎么跟她说? 谁知道满宝连连点头,眼睛发亮的盯着陆芝看,道:“陆姐姐好看!” 老大夫哈哈大笑起来,挥手道:“那行吧,你回去和你爹娘说一声,要是有意,就把你五哥带来相看相看,俩孩子要是对上眼了,我做主,这亲事就定下了。” 满宝连连点头,自觉帮了五哥完成了一件大事,急得想要回家和娘亲及大嫂他们分享,于是便弯腰作揖后跑了。 陆芝瞪着眼睛看她蹦远,这才看向她爷爷欲言又止。 老大夫对她笑道:“好孩子,你不要担心,爷爷给你找的,自然是好人家。他们老周家是七里村的人,是一户有礼有义的人家,几个孩子都没出错,那周五郎我虽没印象,但应该不会比他家老四差。” 陆芝:“……爷爷,你对人家都没印象,怎么想起给我说亲?” “因为你这小姑子啊,”老大夫道:“我活了一把年纪了,还是第一次见着这么聪明又灵透的孩子。” 陆归:“爷爷,您给出去的册子我不是已经抄了一份吗?您怎么还让她抄?” 老大夫沉默许久,“因为她写的字比你好。” 陆归:……他一点儿也不相信这个理由。 老大夫却没有过多的解释,只和陆归道:“别看她年纪小,学医也没多久,她的医术,如今可不比你差,开的方子,比我也不差多少了,等过个几年,只怕县城药铺里的坐堂大夫都比不上她喽。” “所以以后你看病治人,要是有不懂的,就多走几步路,去问问。”老大夫幽幽地道:“我们两家要是成了亲家,你还能顺道看看你妹妹过得咋样。” 陆归 陆芝:……总觉得这才是您老人家要结亲的目的怎么办? 陆芝狠狠地瞪了陆归一眼,转身跑了。 ※※※※※※※※※※※※※※※※※※※※ 作家的话 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还欠一更,底下还欠着其他书友及月票加更三十二更,所以蓉蓉啊,咱打个商量,没事别打赏了,加更多了会头秃的,真的! PS:晚安!!! ☆.第四百九十九章 相看 陆归追了两步,回头问老大夫,“祖父,我们家把家传的医书都送她了也不行吗?” 老大夫瞥了他一眼道:“我们家那医书是自个记的药方和一些奇怪的脉案,算的什么医书?她是自学的,手上的医书不知比我们高深多少呢。” “真是奇怪,他们家哪来的医书?” “她没有,难道她的先生没有?”老大夫道:“而且我都打听了,她时常去白家读书写作业,白家那么有钱,家里肯定有很多书的。” 老大夫叹道:“而且,我会坑芝娘吗?你也没少跟着我出诊,周家你也知道,他们家的家风如何你不知道?” 陆归的确去过老周家几次,七里村更是没少去,有些病人不好送到这边来,爷爷就要出诊,多数时候他都是要陪着的。
相关推荐:
仙法是word文档
万物超市从囤货开始
总有人阻碍我认真工作
从继承一家兵器铺开始
Vocaloid南北组同人
斗罗之我要无敌了
与你相遇[综漫]
过分宠爱
重生都市至尊
我喜欢你很久了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