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136章

第136章

别出去了,我让人出去打听打听。” “别,”满宝更想出去听听人家都是怎么说她的,她道:“先生,他们不认得我的,我只要不去济世堂,走在大街上不会有人认出我来的。” 庄先生瞥了她一眼,“你想出去?” 一旁的白善道:“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去找大山问一问。” 问一问,他到底哪儿来的本事一天一夜就把事儿做成了这样。 庄先生道:“恐怕这不是他能做到的。” “问他呗,”满宝道:“他就是做这个的,肯定知道些消息,不然这大街上我们上哪儿打听去?” 庄先生一想也是,看了刘老夫人一眼后便挥手让他们去了。 正好,他也要将近来发生的事和刘老夫人说一遍,皇帝想提前让白善他们告御状,他们总得商量商量对策。 三人得了令,高兴的就要退下,庄先生却突然想起来,叫住他们道:“你们两个不去上学,和国子监请假了吗?” 白善和白二郎:…… 庄先生一看就明白了,挥手道:“去吧,我会让人去给你们请假的。” 俩人松了一口气,白善道:“先生,记得给我们请病假。” 庄先生看了他一眼,微微颔首,等他们出去了就代他们写了请假的条子,让刘贵送去国子监。 白善他们像有老虎撵在屁股后面一样一溜烟的跑了,一上车,发现他们还是衣冠不整,就纷纷背过身去整理一下仪容。 大吉带着他们去找大山,结果没在原来的位置上找到人。 三人站在巷子口左右张望,有些迷茫,“人不见了,上哪儿找去?” 白善左右看了看后道:“不急,我们往前走一段,那儿有好多人摆摊卖东西,他们常在这片活动,我们去问问他们。” 三人就去讨自己的口袋,翻出一些铜板,便到前面去找吃的买,买了吃的就问,“大叔,你知道常在前面巷子玩儿的大山吗?” 大叔看了一下三人,见他们和大山年纪差不多,便点头道:“知道呀,你们找他玩儿的?” 白善点头,“但今天他没在,您知道上哪儿找他吗?”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 ☆.第一千四十三章 吃饭的本事 “那地方可就多了,这小子整天四处跑,有时候在这个坊,有时候在那个坊,偶尔还会跑到外城去,你们要找他就只能在这儿等着了,今天他不在,明天,后天,总有一天会来的。” 白二郎忍不住问:“那要是一直不来呢?” “那必定是卷着钱跑了,或是被人打断了腿,动弹不了,你们呀,也就没必要等了。” 三人:…… 满宝轻咳一声问道:“大叔,那你听说过小神医吗?” “哦,你们是为了听故事来的呀,早说呀,我知道这故事,”他笑道:“那小子有什么新闻都是先跟我们说的,不过呀,我看这些事都是人家给了钱让他传的,多是编的,你们可别信,这要看病啊,还是得找老大夫,老大夫经验丰富呀。” 三人:…… “说是邳国公府的小公爷落马,伤得严重,太医院的太医们都治不好了,结果横空掉下一个小神医,把小公爷的肚子剖了,还抽了好几个人的血给小公爷补上,就把快死的小公爷给救回来了。”大叔嗤之以鼻,“从没听说过救人要剖肚子的,还抽了别人的血给补上,而且那小神医听说才十来岁,太医院那么多太医呢都没用,指望一个小姑娘?” 满宝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大叔你真厉害,不人云亦云。” “那是,那小子整天守在这几个园子和酒楼外面,一有诗会文会什么的就冲到最前面,只要有人肯给钱,他就把人写的诗文吹到天上去,我早看透了。” 白善问,“他平时都会在哪儿传消息或收消息?” “就这块儿,还有附近的几家酒楼,要是都没有,那就是到别的坊去了。” 三人谢过,便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四处逛着找那些大酒楼。 满宝很好奇,街上的人是不是都不信这个传言,于是找了不少人问。 “小神医呀,我知道呀,就不知道她看病贵不贵,不贵的话,我还想带我家老婆子去看一看呢。” “我信啊,这外头都传遍了,计太医因为治不好小公爷,被太子砍了一刀呢,结果那小神医给治好了。” “听说她会输血大法,就是把另一个人的血给抽给病人,我就好奇,那个人不会死吗?” “这血是怎么从一个人的身体里到另一人的身体里的?” 其他人也很好奇,于是挤开满宝三个,自顾自的热烈讨论起来。 满宝被挤出人群之外,和白善懵懵的对视一眼,耸了耸肩后转身离开。 白二郎又去买了一包糕点,一边吃一边追上他们,问道:“我们到底要去哪儿找呀?” 白善用下巴点了点前面道:“喏,前面。” 白二郎就往前看去,就见大山正坐在一块石头上绘声绘色的在说些什么,他身边围了不少的人。 满宝从白二郎的纸袋里捏出一块点心来,一边吃一边道:“果然,循着人多的地方找去总能找到的。” 三人也不叫他,好奇的凑上去听他到底是怎么给她传流言的。 “现在街上传的什么小神医剖腹那都是假的,你们别听他们瞎说,那是以讹传讹知道吗?” 三人:…… 满宝和白二郎一起转头去看白善。 白善在俩人的目光下沉默的看着正蹲在椅子上说得正欢的大山。 大山给自己灌了一口水,继续道:“我这儿才是真的,我有个朋友,他是国子监里一位公子的书童,正好和小神医的师弟同班,你们知道这小神医是哪儿的人吗?” 大家一起摇头。 “是绵州人,绵州和益州特别近,在进京前,这位小神医就跟济世堂的大夫和太医院出去的范太医学医术了,知道范太医吗?” “知道,知道,茶楼里说书,偶尔会提到范太医,听说他就能给人开膛破肚。” “没错,这小神医的医术就是跟他们学的,可不是有句话,叫什么青比蓝更好吗?这小神医就比范太医还要强点儿,听说她在益州城时就给季相大人家的小孙子治过病,所以这京城的太医院也是知道她的。” 众人纷纷颔首。 大山道:“这小公爷从马上掉下来,计太医说治不好了,郑太医也说没把握,这才没办法请了小神医去,巧了,这小神医进京以后也是在济世堂坐堂。” “这小神医真有这么厉害?” “神童啊,你想啊,国子学的公子们厉害吧?” “当然厉害了,祖宗厉害,哈哈哈哈……” “可这小神医的师弟,他爹可不是三品官儿,他就能进国子学,你们说厉害不厉害?” 众人一听,以为白善是从几千人里考进去的,怔了一下后连连点头道:“厉害,厉害。” “可他是师弟,这小神医才是师姐,那师姐不是比师弟更厉害吗?” 众人一想也是,“那她真抽了人的血补给小公爷?那被抽的人……” 大山压低了声音道:“你们知道她抽的是谁的血吗?” 大家也不由放低了声音,低声问:“谁的?” “就是和小公爷打马球把他打落马的杜家国公和小公爷的,还有一个,”大山神秘兮兮的道:“太子殿下的!” 满宝他们不知何时也蹲到了人群外面兴致勃勃的听着,白二郎都小声的对白善道:“他说的比你好听多了。” 白善都不得不承认。 “外头现在传的,什么把人抽干了血给小公爷补血,那都是假的,小神医的师弟的同窗的书童告诉我,这血啊也分为好几种,每个人的血都有点儿不一样,大致可以分为四种,得找到合适自己的血才能抽血。” “这抽血也有讲究,身子太弱的人不能抽,有病的人的血不能抽,每次抽还不能抽太多,真的失血太多,可以换着抽,多抽几个人嘛。” 众人打抖,问道:“这血要怎么抽出来了呀?” “直接拿刀一抹就成了,我好奇的是这血是怎么灌到另一个人的身体里的,是不是让他喝下去?那人要是昏迷喝不了怎么办?” 大山有点儿傻眼,白善没告诉他这个是怎么灌的呀,他也只愣了一下就挥手道:“这是大夫吃饭的本事,那她能告诉我们吗?” “不能,不能。” “就是,所以我也不知道。”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14年还是15年吧,我开了个QQ群,当起了群主,做了众书友的头儿,结果,五年,还是四年后,我竟然被限制了权限,听说过有明星被移出粉丝群的,没听说群主被限制管理权的呀 ☆.第一千四十四章 辟谣 大山宣讲完一波,也不等人群散去,先找了个借口拍怕屁股起身,打算换个地方再传一传,由着他们在这儿讨论。 一挤出人群,他便看到了白善三个。 双方一碰面,一句话没说,白善转身往一个僻静一点儿的小巷子走去,大山连忙跟上。 四个少年人在巷子里会面了。 白善问:“外面是怎么回事?” 大山道:“我还想去问你们呢,你们到底请了多少人给你们扬名啊。” 白善道:“就请了你。” “这不可能,从昨天开始,街面上就有人谈起这事了,有些坊市我们还没来得及过去呢,小神医的事就传遍了,而且还越传越离谱。” 大山道:“虽然我也会夸张一些,但我可不会传得这么离谱,我还说呢,你们肯定叫人坑了。” 他一脸了然的看着白善三人道:“你请了两拨人就请了两拨人呗,只要给我的钱不少就行,我不会怪你的。” 白善:“……我谢谢你了,但我还真没请除你以外的人,你知道那些跟你们一起传消息的人是谁吗?” 大山一愣,“真不是你们请的?” 他去看一旁的满宝和白二郎。 俩人点头,请他们已经够贵的了,再请一拨,那得花多少钱呀。 他们又不是傻子,才不会花那么多钱呢。 大山想的不多,听说不是他们请的,便哇了一声道:“那肯定是你们的朋友或家中长辈请的,不过他们肯定不了解我们这行,请到了坑了,你不知道,他们根本没把整个故事往外说,就东一句西一句的往外传。” 白善看着他,问道:“你知道他们是谁吗?” “不是说了吗,因为他们是东一句西一句的往外传,用的时间都不长,停留的时间短,你根本就找不到人。” 其实他也想找人,看看是谁和他抢生意,但好几次,他明明已经盯上了人,跟了一小段后就跟丢了。 他也和附近的人打听过,那些大叔大婶,爷爷奶奶根本不熟那个人。 大山惋惜道:“你们还不如回去问一下你们的长辈或朋友,是谁出钱给你们请的人。” 三人一听心中便明白了,三人不由对视一眼,庄先生肯定不会瞒着他们做这事的,而他们在这里也没有这么要好的朋友。 所以是谁呢? 满宝想了想道:“你做得很好,既然他们已经把名扬出去了,那你就跟着后面辟谣好了。” 大山眨眼,“辟谣?” “不错,第一,我没有剖他的肚子,我是开腹,这两者是不一样的,他当时腹内脏腑出血,用针灸和药物都不能止血,腹腔内有积血,所以不得不开腹。” 大山听得一愣一愣的。 满宝继续道:“第二,血不是随便输的,得相融的血才行,至亲的血最好不要输,除此外,每个人能抽的血也都是有数的,知道我们平常吃饭的碗吗?” 大山愣愣的点头。 “那么大的一个碗,一个人抽个三碗就好了,抽血也不是用刀抹,有针管,你用刀抹,”满宝纠结道:“可以是可以,但我就觉得这个不好止血,万一你给人捐个血,自己倒失血过多死了,那多亏得慌呀。” 大山:“……谁会把自个的血捐给别人呀?” 那血得吃多少肉才有啊,是他他才不舍得给呢。 “最后一点,我是很想与人分享这个医术的,如果有同行学习,可以拿出自己的看家本事来跟我交流嘛。” 大山一愣,“交流?” “没错,医术嘛,要互相交流才有进步,反正你就这么传,”满宝道:“他们虽也给我扬名了,但说的模糊不清,且多为造谣出来的事实,你就跟在后面辟谣好了。” 大山纠结道:“那这钱怎么算?我得辟谣劈到什么程度才算完?你不知道他们有多厉害,仅一天一夜,好几个坊市里都传遍了。” “我知道,因为今天我去济世堂的时候被堵回来了。” 白善思考了一下道:“你就带着人每天出去辟谣,一个坊市主要热闹的地方说两遍到五遍,五天以后,不论结果如何,你都可以来常青巷领剩余的钱。” 大山眼睛一亮,立即拍着胸脯道:“小公子放心,我们是要长长久久的在这里混下去,是不会糊弄你们的,这件事我们一定能办好,五天,别说内城,就是外城几个重要的坊市我们也能帮你们把谣言辟过来。” 满宝表示满意,就把手上买吃剩下的铜板塞给他,乐道:“请你吃茶。” 大山拿着钱乐起来。 看他跑远了,白二郎就指着回家的路问:“回家吗?” 白善和满宝一起狠狠地摇头,咽了咽口水道:“要不我们到别的坊市走一走,看看外面都传成什么样了。” 先生和刘祖母都太可怕了,满宝决定晚一点儿再回去。 白善也觉得能躲多一会儿是一会儿,俩人便拉着白二郎上了马车,让大吉去别的坊市看看情况。 而这时,围在济世堂里的人这才慢慢的散了,最后留下来的便是病人了。 小郑掌柜已经披头散发起来,他回到后院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郑大掌柜便整理整理衣裳,领着三位大夫出去顶替他的位置。 小郑掌柜看他爹这会出去收割他的果实,便忧伤的叹了一口气,抓了一把散乱的头发,转身回屋去收拾了。 药铺里虽不至于狼藉,但桌椅也被挤掉了不少,郑大掌柜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伤心,不过仔细的品一品,好似是高兴多一点的。 以满宝的性格,短期内,她肯定不会离开济世堂的,如今济世堂里出了一个神医…… 郑大掌柜只是想一想就很乐了。 就是奇怪,这怎么就突然传得这么广了呢? 郑大掌柜想了想,招来一个伙计道:“你回府一趟,让府里的老爷们出去查一查外头是怎么回事,是谁在传小周大夫的事儿。” 伙计领命而去。 而此时,皇宫里刚结束了问政的皇帝老爷子正拿着一张纸条哈哈大笑,他收了纸条,满脸是笑的对古忠道:“行了,把人都撤回来吧,也不要闹得太过火,这样就很好了。” 古忠笑着应下。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一千四十五章 小神医来了 虽然很想在外面一直停留,但到中午了,还是要回家吃饭的,最要紧的是,刘老夫人他们刚到,第一顿饭怎么也要一起吃。 三人怂怂的回家。 刘老夫人却没找他们算账,脸上带着淡笑的让他们坐下吃饭。 等吃完了饭,她一边拉着满宝的手,一边和他们道:“家里新买的宅子就在常青巷不远处,拐过两条巷子就是,知道你们习惯住在这一处了,也不必搬,以后隔三差五的去看看我就好。” 三人狠狠地点头。 刘老夫人道:“我给你们带了不少东西来,满宝,你家里托我给你们带了好些吃的穿的用的,我把刘嬷嬷留下帮你整理。” 满宝高兴的谢过。 刘老夫人笑道:“你要学医术,还要读书,时间可比他们还紧些,所以这些俗事啊都交给下人去做。” 等说完了这些事,她才提起这次的扬名事件,她叹气道:“你们啊,还是太草率了些,这京城别的不多,人最多,这人一多,势力便庞杂起来,现在也不知道到底是谁躲在暗中参与这事。” “可不管是谁,人家只要一查这事,势必就会查到你们身上,”刘老夫人道:“你们请人扬名这事又不是太过私密之事,一查一个准儿。” 满宝道:“查就查呗,反正用这个法子扬名的人多了去了,我们又没犯法。” “是没犯法,但总会有人觉得你名不副实。” 白善道:“可那些才子也花钱请人去扬名,我当时也花钱了,祖母怎么不忧心我名不副实?” “这作诗和做大夫不一样,诗文好不好,大家一听,多少能琢磨出一些来,但这医术好不好,却不是外行人可以知道的,”刘老夫人细心的解释道:“所以这花钱请人扬名的事儿从来只有读书人会做,大家知道了也不会觉着不好,你一个做大夫的却花钱去扬名,他们打听到了,恐怕是心中疑虑更多,会有人觉着你得名不正的。” 满宝想了想,特别想得开,“没事,小公爷的事又不是假的,总会有相信的人的,只要还有人找我看病就行。” 她道:“我们之所以想着扬名,不是想着名气出去以后有更多的途径见陛下吗?所以这名气起来了就行,别人觉着真假暂且无所谓。” 刘老夫人就点了她的额头道:“这可是你的名声,你倒觉得无所谓起来了。” “远的地方我们且管不到,京城里的权贵世家,只要稍到邳国公府里打听就能知道真假了,而平民百姓最会跟风,我又在济世堂里坐堂,口碑也在这儿,且还乱不了我的名声,远的地方就不去管它了,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吧。” 他们要是过不了杀威棒,那也没什么远的近的了。 刘老夫人见她短短的时间里就想得这么透彻,且还考量到了她都没考量到的事儿,不由叹息一声,拍了拍她的手道:“转眼间,你们也都长大了。” 满宝不好意思的笑。 “既然你们自己心里明白,那你们就自己拿主意吧,等以后你们拿不准的事儿再来问我们。” 三人应下,一起把刘老夫人送回到大柳巷,这里有条护城河劈进来的水流,白家买的宅子侧门正对着这条水,因为巷尾有一排排大柳树垂下水中,所以叫大柳巷。 这宅子比他们现在租住的那个还要小点儿,但也是两进的,刘老夫人和郑氏住在这里是绰绰有余。 她还给三个孩子留了房间,让他们闲时便回来住。 刘老夫人领着他们去后院的正厅上,下人们已经把箱笼都搬进屋里,但还没收拾出来,老夫人他们一回来便上热水的上热水,让热茶的上热茶。 刘老夫人挥了挥手让他们退下,“这宅子的位置比不上你们租的那个,光线也不如你们的好,可惜我们自家的别院租出去了,不好赶客,只能留待明年再把房子收回来。” 她道:“那宅子才好呢,有小三进,到时候收回来,你们就搬到那里去住,读书什么的也方便。” 白善还没去看过他们家的那别院呢,好奇的问道:“不是说两进吗?” “比两进大,当年你父亲爱雅,就把后面劈出一部分来做了小花园,这就成了三进,以前他和他那些同窗好友,还有同僚都爱在家里办个文会诗会什么的。” 白善点了点头。 刘老夫人说了一些当年白启在京城中的情况,然后道:“虽然当年我们在京中的日子短,但也认识了些朋友,这些年陆续也有往来,这几日我和你母亲就要走动起来了,这一忙起来就顾不上你们。” 她道:“今儿的事我就不追究了,但明天必须上学去,知道了吗?” 白善和白二郎心头的石头落下,连连点头,表示明天天上就是下刀子他们也会去上学的。 下刀子是不可能的,只是他们改了下车的顺序而已,满宝和大吉先把他们送到国子监,看他们进去后才赶车去济世堂。 远远的,还没到济世堂门口,她就探出脑袋悄咪咪的去看,发现济世堂门前还是围了不少人,满宝就小声和大吉道:“我们去保和医馆,从那儿爬到济世堂去。” 大吉:“……满小姐,你不管怎么进,不都要开门坐堂吗?到时候还是会堵的。” 满宝一想,觉得这话没错,所以他们完全没必要偷偷摸摸的从别的药铺爬过去嘛。 大吉提议,“要不今天还是暂且不上工,再回去休息两天?” “不要,与其这样浪费时间,那我还不如去邳国公府看苏坚呢。”满宝素来都是不服输的性子,越是不能去药铺,她越是想去。 她看了眼前面围着的人,直接放下帘子道:“走,我们上工去。” 大吉迟疑了一下便赶马上前,正在济世堂门前徘徊不去的人看见这辆有些眼熟的马车停在济世堂门前,立即眼睛一亮,“小神医来了,是小神医来了!”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一千四十六章 闲病 人群朝着马车就涌过来,大吉立即跳下马车按住马。 满宝站在车辕上皱着眉,冲冲上来的人大喊道:“别动!再动我走了啊!” 没人搭理她,小郑掌柜带着人冲了出来,隔出一条路来,他冲满宝喊道:“你这会儿来这干嘛?” 满宝跳下车,一边往里走,一边道:“总让他们这么堵着也不是办法呀,他们不是想看病吗,那就来,对了,我的诊费是多少来着?” 小郑掌柜:“……之前是一次五文。” 真少,满宝问,“丁大夫的是多少?” “一次十文以上,看情况而定,要是有些病太难,占的时间长,人家里也不缺钱,丁大夫收的不一样。” 满宝挥了挥手,当着大家的面也不好说太多这个事,于是压低了声音道:“让他们排队,我也要一次十文钱,哼,我看他们面色红润根本不像是有病的样子。” 小郑掌柜深以为然的点头。 药铺的伙计挤开人群把满宝送进药铺,里面也挤满了人。 她也不去后院了,直接掀开帘子进了自己诊房,放下背篓,从里面拿出脉枕等东西,一挥手,大声的道:“要看病的进来吧。” 小郑掌柜生怕出事,也不走了,就待在诊房内没动。 外面留了两个伙计维持秩序,一次只放一个人进来。 外面的人显然没想到满宝真的坐堂看病,兴冲冲的冲了进来。 满宝便从一旁架子上摸出一个放着杂物的篮子,把篮子里的东西倒出来,把篮子往桌上一放,第一个人笑嘻嘻的进来,满宝就指了篮子道:“十文钱问诊费,交钱。” 来人呆了一下,下意识的摸钱袋要付钱,摸到一半觉得不对,问道:“这不是开药的时候结的吗?” “没错,可今儿病人太多了,为了不乱,所以先交问诊费再问诊。” 来人不明白后交问诊费怎么就乱了,但见满宝目光炯炯的看着他,他便先弱了气势。 他数出十文钱放进去,满宝满意的颔首,示意他在桌前坐下,把手放在脉枕上,然后问道:“你哪儿不舒服?” 他哪儿不舒服? 他还真没哪儿不舒服。 来人顿了好一会儿后问道:“小神医,你真的把小公爷的肚子剖了?这肚子里有什么?” 满宝仔细的看了看他的脸色,一边把脉一边回道:“五脏六腑,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替家里看看铺子,偶尔出去收收租子什么的,这小公爷的五脏六腑跟常人的有什么差别?是不是就跟猪啊羊的差不多?” 满宝收回了手,扯过纸来给他开药方,道:“跟你的差不多。” 满宝开好方子,递给他道:“好了,你的病看好了。” 来人低头一看,“挑水十担,劈柴五捆,拉磨五十圈……不是,这什么病啊?” 满宝看着他道:“闲病!” 她挥手道:“出去吧。” 小郑掌柜憋笑,立即按住来人的肩膀,推着他往外走,“好了,好了,小周大夫要看下一个病人了,你既然看好了就回去吧啊。” 会来这儿堵的,多半是没病的,有闲得无聊来凑热闹的,也有别的药铺派人过来打听情况的,更有一些也不知抱着什么目的,反正就是要挤进来看一下满宝的。 满宝全让他们大大方方的看,检查得出来病的就给他们开药方,看不出来有病的,却确定了吃饱了没事干的,给他们开个闲方就打发走了,连抓药都没必要。 但也有真的是病了,因为听说了满宝是小神医,特意找来求医。 有亲自来的,也有儿女或父母等家人先来问过的,慢慢全都一一记录下来,跟他们约定好了时间再把病人送来。 就这样,满宝基本上一刻钟看三个病人,外面排队等候的人又自己散去了一些,所以等到午时,便把外面的人打发得差不多了,剩下的便真的是来看病的了。 小郑掌柜见大堂里留的人不多了,这才放心的回到自己的岗位上。 代替他在柜台后抓药郑大掌柜见儿子回来,立即甩手把位置让给他,笑问,“怎么样,小周大夫能干吧?” 小郑掌柜沉默的点头,的确是很能干,也很出人意料。 之前他不太明白为什么他爹这么看重周满,但此次见她行事如此果断,他便明白了。 郑大掌柜便点了点头,笑道:“这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 但对满宝来说,这日子却有些短,因为这几天发生的事实在是太多了,她都没有时间好好的理一理。 这边才把排队要看她的病人处理完,她就要收拾东西赶回去上课了,结果到了家门口才下车,便有邳国公府的管事来下帖子,请她明日上府里帮小公爷看看伤情。 满宝到底在苏家呆过几天,来下帖子的管事也和满宝接触过,因此提醒了一句,“好几位其他公侯府里的老夫人、夫人对小周大夫都感兴趣的很,明日她们会来看望小公爷,想趁着这个机会见一见小周大夫。” 满宝收了帖子问,“她们要看病吗?” 管事一噎,顿了一下后道:“这个,应该是见一见小周大夫,和小周大夫说说话吧。” 就是想看病,那也应该是请到自个家里,这要是在他们家看,多少会有些不方便的,那些老夫人和夫人恐怕也不能安心。 满宝便明白了,点头应下了,表示明天她会去的。 庄先生见了便道:“这段时间我就不给你上新课了,你自己看看书,练练字就好,时间可自由安排。” 满宝应下。 “大吉不方便跟你出入内宅,你要不要把立君带上?” 满宝想了想,摇头道:“不用,铺子那边也需要立君管账,去给苏坚检查而已,我自己能行。” 庄先生叮嘱道:“少说多听。” “先生放心吧,我一定会的。” 庄先生看着活泼的弟子,表示一点儿也不放心。 她什么都好,就是话太多了。 满宝却觉得自己长大了很多,已经很收敛了,加上又去过邳国公府好几次了,她一点儿也不怂,第二天中午从济世堂里下工后便坐上马车去邳国公府了。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十点左右 ☆.第一千四十七章 好色(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邳国公府的人早等着了,府里的嬷嬷都跑到大门处问了三四遍了,管事还去了一趟常青巷,这才知道满宝一大早还去济世堂坐堂了。 于是上午便过来看望病人的老夫人夫人们便都坐在花厅里喝茶聊天,顺便在邳国公府歇了个午觉。 满宝一到,一群老夫人便激动起来,笑道:“这小神医总算是来了,见她竟比见皇后娘娘还难些。” 等了一会儿人没进来,便有人好奇的问道:“不是说来了吗,怎么还没进来?” 苏老夫人也看向下人。 有下人快步进来回禀道:“老夫人,周小大夫先往后院去看三爷了。” 苏老夫人便对众人笑道:“周小大夫尽责得很,等她看完三郎我便让人请她过来。” “干脆我们去三郎院里看她吧,”其中一位夫人笑道:“既是叫小神医,那年纪肯定不大,我还是挺好奇她是怎么给人看病的。” 众人对视一眼,纷纷应和,苏老夫人见了,也没什么不可的,便起身带她们过去。 苏坚的房间里依旧禁制人过多,这个家里除了邳国公和苏老夫人、三太太外,基本上没人能进去探望他。 别看今天来的人这么多,大家也都是在前面说说话,根本没过来看病人。 因为来了也进不去啊。 三位太医依旧留在苏府,不过他们现在轻松多了,因为苏坚很少在高烧,就是发烧,也多是低烧,麻烦是麻烦了点儿,但不会给人吓得心惊胆战的。 满宝解开绑带看了一下伤口,觉得恢复得还行,比季浩的差一点儿,还还在她的预估范围内,于是点头道:“好好养着吧。” 苏坚这会儿精力好多了,他不会再动不动就昏睡了,所以总算是有精力打量满宝了。 他问,“真是你把爷我的肚子给开了?” 满宝冲他点头。 苏坚脸上各种颜色都有,他问道:“爷什么时候能好?” “至少半年以后吧。” 苏坚瞪眼,“要这么久?下个月太后千秋,我是要进宫的。” “进宫没问题,把你的腿街上,然后抬进去就行了,”满宝道:“对了,你要好还得有很多忌口的东西,像酒啊,大肉这些都不能吃的,回头你可以问郑太医要个单子,他会把你不能吃的列出来的。” “郑太医可不是这么说的,他说爷两三个月后就好了,骑马走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你不是神医吗,怎么差这么多?” “是可以,但你体内还有伤呢,你五脏六腑都出了不少的血,这得慢慢的养,你年纪这么大了,没半年的功夫好不了的。” 苏坚嘴唇发抖,“我年纪大……” 三太太连忙安抚他道:“三爷,周小大夫不是那个意思,你要想一想她的年纪呀,相比来说,我们是大她好些。” 满宝扭头冲三太太展颜笑,“三太太,你看着就年轻多了,跟我大侄女差不多。对了,我大侄女今年十六,正要说亲呢。” 三太太听着特别高兴,摸着脸笑问:“看着差不多吗?” 满宝狠狠地点头,“对!” 苏坚:…… 窗外听着的人忍不出笑出声来,满宝觉得这声音有点儿耳熟,收了东西出去看。 一眼便看到了站在人群侧后方的唐夫人,她高兴的和她打招呼,“唐夫人,好巧啊,没想到会在这儿遇见你。” 众夫人便扭头看向唐夫人,笑问:“唐夫人和小神医认识?” 唐夫人笑道:“当然认识,这外头不是都传了吗,她以前可是在益州城学医的。” 大家这才想起小唐大人在益州当县令,纷纷道:“这倒是缘分。” 唐夫人看着满宝意味深长的笑道:“可不是吗,不过呀,我还是第一次见小神医嘴巴这么甜,我以前怎么就不知道你还会这么夸人的?” 满宝一本正经的道:“这不是夸人,这是实话,我不夸唐夫人,是因为您有唐县令夸了呀。” “哎呦,”诸位夫人看着脸色微红的唐夫人乐道:“我这会儿是信了,这孩子的嘴巴的确甜。” 不过这么一看就不像是神医了,倒像是平常就能见到的会说漂亮话的孩子。 大家对她的兴致一下就降了下来,一位老太太就在院子里的凳子上坐下,冲满宝招手道:“过来我看看,听外头的人说你是个神医,小公爷就是你救回来的?” 满宝没过去,但对她摇了摇头,轻笑道:“不是我,是郑太医他们和我一块儿救的。” “可我怎么听着外头都说是你救的,还都传你是小神医呢。” 虽然是她花钱给自己扬名的,但她觉得这老太太有点儿傻,她无言的看着她道:“老太太,这儿就是邳国公府了,您又能上门来,直接问这家里的病人家属就知道了,干嘛要出去听外头的人说的流言呢?” 本来还在一旁乐呵呵说话的人群一静,纷纷看向满宝。 唐夫人看看那老太太,再看了一眼苏三太太,忍不住掩嘴一笑,伸手点了满宝的额头道:“我说你嘴巴怎么突然变甜了呢,原来是看三太太长得好看呀。” 满宝看了一眼三太太,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去。 三太太忍不住摸了摸自己的脸,脸色也有些薄红。 众人:…… 满宝到底脸皮更厚,她只不好意思了一下便抬头看向苏老夫人,“老夫人,我已经看过小公爷了,你们也看过我了,要没事我就先回去了?” 苏老夫人回过神来,立即道:“先吃了饭再走吧,何必急于一时呢,听说你上午还去济世堂坐堂了,午饭吃了吗?” “吃了,在济世堂吃了。” “那就用点儿点心,用些茶水再走,”说罢拉着满宝,强硬的给拉到了花厅里坐下说话。 众人这才觉得她有点儿像小神医了,那位老太太也不拿捏姿态了,坐在苏老夫人的身边,很好奇的看着满宝捧着点心吃,问道:“小神医擅长治什么病?” “什么都知道一些,但目前治得最好的还是些常见的带下病,还有一些外伤止血之类的病症。”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十一点半左右 ☆.第一千四十八章 气死唐夫人(给书友“一片绿叶”的打赏加更) 满宝目光炯炯的盯着她们,只流露出一个意思——你们有病吗,有病来找我呀! 众人却再次一静,苏老夫人沉默了一下后笑道:“小周大夫的外伤医术我们是看到了,说真的,家里孩子顽皮,摔摔打打是常有的事儿,再大一点儿的,跑马习武,没少受伤。我们这些做父母和祖父母的看着心疼的不行,不知道家里要备着什么样的药才好。” 满宝微微有些惋惜,推荐道:“我们济世堂的三七药膏就不错,药粉也可以,止血消炎,药粉还可以服用,生吃活血化瘀,熟吃则补血……” 唐夫人听着掩嘴而笑,见大家轻易不敢和满宝搭话了,她这才放松的坐在椅子上,笑问,“你给我们说说这血型的事儿吧,听苏老夫人说,你还把这血型取了名字,我就好奇这个,以前在益州城的时候也没见你给季公子使呀。对了,这位是季大夫人,是季小公子的大伯母。” 季大夫人冲满宝笑,“早听闻过小神医的大名了,我家老夫人来信说过,当初要不是你,我家浩儿恐怕要出大事了。” 满宝谦虚了一下道:“是范太医和纪大夫他们药开的好,也是他们主治的,我就帮着止了一下血而已。” 满宝解释道:“当时还是范太医缝合的呢,我第一次缝合就是和范太医学的,也是因为季浩我才想着去琢磨这输血的事。” 可惜就是一直没机会用,没想到这次来京城这么巧,又遇上一个落马的,正好用上了。 想起这个,满宝就冲苏老夫人甜甜的一笑。 大家还真对这个感兴趣,纷纷问起来,比如这血清她是怎么弄出来的,以前都是抽的谁的血…… 满宝一边吃点心一边回答她认为可以回答的问题,气氛又其乐融融起来。 结果她聊嗨了,一下没刹住嘴,已经从输血的事儿说到了这养气血和美颜上了,一屋子的青中老年妇人听得是津津有味,就是和她最熟的唐夫人都听得一愣一愣的,恨不得抓着她的手叫妹妹,直接从她这儿掏出两个方子来。 一直到傍晚,下人们看着时间快差不多了,这才提醒各位老夫人夫人们该回家了,毕竟,家里还有丈夫孩子等着呢。 满宝一抬头才发现时间不早了,也立即起身要告辞。 苏老夫人醒过神来,连忙让人准备了医资给满宝,然后让人送她回去。 满宝拒绝道:“不用,不用,我坐了马车来的。” 苏老夫人知道她家境也不差,出入总有一个下人跟着,便也不勉强了,亲自起身把一大群人集体送出去。 唐夫人就拉着满宝的手道:“来,我们许久没见了,又正好顺路,干脆一块儿走一段吧。” 满宝点头,到了前面看见大吉后便道:“我先和唐夫人坐一段儿,你在后面跟着我们。” 大吉应下,看了后面一眼后问道:“满小姐没事吧?”怎么进去了那么久? 满宝知道他问的是什么,忧伤的仰望天空叹了一口气道:“没事儿,病只看了一刻钟,但聊天聊了两个时辰,唉~~” 太浪费时间了。 大吉:…… 他总有种不太好的预感,那两个时辰不会都是满小姐在说吧? 唐夫人已经上了马车,见满宝还站在车下,就掀起帘子道:“快上来吧,难不成还要我扶你呀。” “不用,不用,我这儿就来。”满宝爬上马车,一屁股坐到了唐夫人对面,笑眯眯的问,“唐夫人,您的气色看着不如以前,要不要我给你看看?” “这就不用了,我呀,这是少眠心焦引起的,你呀,开药没用。” 满宝就语重心长的道:“唐夫人,凡事想开点儿,要实在烦闷,不如出门看看风景,反正就是不能把事儿憋在心里,不然再好的人都能叫憋坏了的。” “好说,那干脆我告诉你好了,你替我排忧解难?”不等满宝回答,唐夫人便道:“我大约是明白点儿了,白善的父亲白启曾是蜀县县令,当年华阳县还叫蜀县,他去上任的时候,先帝才登基没多久,结果他才在任上一年余就因剿匪死了,他的死是不是和益州王有关?” 满宝道:“唐夫人,我觉着您还是把话憋着吧。” 唐夫人没好气的横了满宝一眼道:“小没良心的,枉我一直对你那么好,结果问你点儿小事你都不肯告诉我。” 满宝一脸纠结,还很有些好奇,“唐夫人,唐县令为什么瞒着你呢?” 唐夫人顿了一下后道:“这是公事,还是大事儿,他当然不能什么都告诉我的。” 可满宝觉得不对,“白善在学里接的课业什么的也属于公事吧,他就什么都告诉我,连学里先生私底下和他说了什么话,他也会告诉我的。” 唐夫人:“……我和唐县令是夫妻,你和白善是吗?” “不是,可是……”满宝纠结的想了一下后道:“不都是两个人吗,我觉着是差不多一样的。” 唐夫人道:“你少转开话题,我问你话呢,白善父亲的死是不是和益州王有关?不然你们三个孩子为什么要掺和进这种杀头灭族的大事里来?” 满宝就小声的问:“唐夫人,你知道益州王的事了?” 唐夫人压低了声音道:“我又不傻,上次你们都说的这么明显了。” 满宝一脸惊诧,“很明显吗?” 唐夫人没说话。 她和唐县令夫妻好几年了,成亲前也没少去了解他,自然知道他的为人,就连侵地案这样不算小的案件,她只要问,他也会告诉她的,她又是世家出身,还有什么事儿需要特意瞒着她的? 再结合唐县令这异常的举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唐夫人哼哼一声,斜睇了满宝一眼,“到底说不说?” 满宝为难不已,“你干嘛问我呀,你们大人就是这样,总是喜欢捡软柿子捏,有本事你去问唐县令去。” “就是他不肯告诉我,我才问你的。” “这一点儿我就一直不了解,他为什么不肯告诉你?”满宝很怀疑的看着唐夫人,“他连杨县令都告诉了,为什么就不告诉你呢?不是说夫妻一体吗?” 唐夫人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活生生的给她气死过去,要不是跟她认识挺长时间了,唐夫人一定会怀疑这小妮子是故意气她的。 但因为了解,她知道她就是单纯的疑惑。 可也正是因为这个,她才那么堵得慌。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一千四十九章 劝告 唐夫人最后还是没能从满宝嘴里问出确切的消息,气得她把她中途给赶下了车,不带她到岔路口了。 满宝一点儿也不在意,蹦下车后还和唐夫人欢快的挥了挥手,“唐夫人,下次见呀。” 唐夫人撩开帘子道:“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想和你再见,不过还是提醒你一句,今日过后,恐怕会有很多人家请你上门看诊,进了大宅院要少听少看,更要少说。” 满宝凑到窗口,眼睛发亮的问道:“她们真会请我上门吗?” 唐夫人就从窗口里伸出手去点了一下她的额头,道:“你特意说了你擅长带下病,不就是想让她们找你上门吗?” 满宝嘿嘿一笑。 唐夫人便靠在车壁上道:“我呀,是算不出来你们要干什么的,不过你要记住,在这些大家大族面前,说话做事一定要谨小慎微,你又是大夫,接触到的必是私密之事,什么事儿能听,什么事儿能说,你先生教过你了吗?” 满宝也认真了起来,郑重的与唐夫人点头道:“先生说,与人相交,守礼即可,纪大夫说,既然要做大夫,就只做大夫做的事,其他的一概不问不答不插手。” 唐夫人满意的点了点头,放下帘子道:“行了,你回家去吧。” 满宝退后两步,冲着马车郑重的行了一礼,目送他们家的马车走了以后才转身上大吉的马车。 大吉问道:“满小姐以后要出诊了吗?” 满宝想了想后道:“这事不急。” 出诊这样的大事还得和先生、和郑大掌柜商量一下呢,尤其是郑大掌柜那边,作为坐堂大夫,她有没有出诊的资质还得郑大掌柜来决定。 而且,今日的事后,她发现出诊也有个大问题,出诊的看病时间也太长了,除了看病还得陪人聊天,这说话的功夫她都能看多少病人了? 满宝思考着这些回到家中,白善和白二郎已经被高松他们接回来了,他们两个今天是蹭白大郎的车回来的。 这段时间白大郎的诗会不少,一直到现在又上学了才清闲下来,一闲下来他便忍不住到隔壁来蹭吃蹭喝。 看见大吉带着满宝回来,一无所知的白大郎便笑眯眯的和她打招呼,“满宝今天怎么这么晚回来?” 满宝道:“今天出诊了。” 她从背篓里摸出两个胖胖的银锭子给庄先生看,“先生你看,这是我今天出诊的医资。” 庄先生:“……做大夫这么赚钱?” “没有,我问过郑大掌柜,像去邳国公府这样的大户人家,要是头次上门问诊,既要开方,又要做其他工作的,一般是二十两,但要是往后上门看病情变化的,一般是十两左右,也看主人家的心情,要是心情好点儿,或有上门秘密需要做大夫的隐瞒,那就会多赏一点儿。” 庄先生就指了桌上的两锭银子问道:“那这是……” “复诊的,按说给十两就可以了,不过今天她们拉着我说了好长的话,这多出来的应该是陪聊的。” 庄先生:“……你没说什么不该说的吧?” “没有,我说的都是医术上的事儿,不知道她们听懂了没有,反正我看她们是听得津津有味的。” 庄先生松了一口气,“这就好,你要是实在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巴,那就和她们多说些医术啊或书上的话,别的话就少说。” 白家三兄弟忍不住低头憋笑。 满宝叫道:“先生,我很自制的好不好,我今天还看到唐夫人了呢,她问我白善父亲的事儿,我都没说呢。” 虽然不觉得这有什么可夸的,但庄先生还是竖起拇指夸了她一顿,“嗯,满宝越来越厉害了。” 满宝说完了自己的事儿,就轮到白善做汇报了,“学里罚我们抄书,还要打扫藏书楼一旬。” 白大郎还不知道昨天他们逃学的事儿,抬起头来问,“为什么被罚?” 白善道:“昨天路上出了点儿小意外,然后碰见了祖母入京,我们就没去上学了。” 堂祖母入京的事儿他是知道的,昨天晚上他们还一起去新宅院里吃了一顿饭呢。 白大郎理解的点点头。 白善继续道:“我今天去藏书楼打扫的时候听人说,太子被朝臣弹劾,而太子则指使门人弹劾三皇子,现在朝中一片混乱,好多学生的父兄都要被迫站队,近来各人都战战兢兢的,连学里的氛围也不是很好了。” 白大郎一头雾水,“这与我们什么相干?” 满宝则好奇的问,“太子为什么会被弹劾?” 白二郎扭头和白大郎道:“大哥,你也太不关心朝政了,以后我们都是要当官的,当然跟我们相关了。” 白大郎:“这种夺嫡之争不该有多远躲多远吗?我们家甚至都没人在朝为官,凑这个热闹做什么?” 说到这里他一顿,瞪眼问:“你们不会是想参与夺嫡,然后博了从龙之功后再拿下益州王报仇吧?” 庄先生本来一直静静地听着,闻言忍不住折起手中的书敲了他脑袋一下,问道:“皇帝身体还康健着呢,你这整天脑子里都在想些什么?二郎的那些话本你是不是也看了?” 白大郎立即缩了脑袋不说话。 三个小的低头一乐,满宝趁机在桌子底下踢了白善一脚,让他赶紧说。 白善便道:“还能为什么,三件事,一是说太子不该私自出宫的;二是弹劾太子派禁军捉拿杜宇的;三则是弹劾太子不顾国家安危,私自抽血给小公爷的……咳咳,听说还有御史弹劾太子混淆皇室血脉,竟然把自己的龙血给了小公爷的。” 满宝听着目瞪口呆,“这,这前三点也就罢了,什么叫混淆皇室血脉?” 白善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乐道:“太子的血给了小公爷,这就是混淆皇室血脉了。” 众人:…… 但白大郎想了想后小声道:“其实仔细想想,他这么说也是有那么点儿道理的……” “有什么道理呀,”满宝忍不住喷,“一点儿道理也没有!算了,还是说太子和三皇子的事儿吧,太子他就不能弹劾一下益州王吗,为什么老是弹劾三皇子?”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一千五十章 阴差阳错 满宝道:“益州王也想抢他的帝位。” 白善道:“现在帝位是皇帝的,益州王要抢也是和皇帝抢,三皇子想抢的是东宫位置,所以太子自然要跟三皇子干起来。” 白二郎嘀咕道:“太子和三皇子不是同胞吗?同一个娘生的都抢?” 白大郎忍不住低声道:“当今和先太子、三皇子不也是同一个娘生的吗?而且皇帝和益州王也是同胞。” 大家一听还真是。 满宝就叹气,“我要是太后和皇后,一定伤心死了,这几个倒霉孩子,都该打。” 她道:“我爹娘在,我哥他们都不敢抢家产。” 白善却道:“这家产可是整个天下,古往今来,因为争那把椅子,父子、兄弟相残的有多少个?” 满宝不太赞同,“谁说这天下是他们家的家产了,这是不是,天下的百姓有时候也是能说得上话的,太子要是动不动就砍人,等他当了皇帝,臣民该多害怕呀?” 白二郎连连点头,“上位者残暴,到时候我们的日子一定不好过。” 白大郎听得目瞪口呆,恨不得去捂住他们的嘴巴,他扭头去看先生,“先生,就让他们说这些话吗?” 庄先生不在意的道:“我们自己在家里说的,没什么。” “可隔墙有耳啊。” 大家便一起扭头去看他们家的墙,特别放心道:“放心吧,隔着房子呢,我们又不是大声嚷嚷,不会有人知道的。” 满宝三个一起对白大郎道:“只要白师兄(大哥)不往外说就行。” 白大郎:……我这是傻呀,还是蠢呀,这种要命的话为什么要往外说? 于是大家继续讨论起来,白善人在国子学,接触到的消息是最多,且最快的。 而且他今天还有意的打听了一下太子和三皇子之间的恩怨,虽然肯说的人少,但他旁敲侧击的问了一下其他的事儿,再结合以前听到过的一些事情,还是总结出了他们的恩怨。 再加上,庄先生也不是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他道:“太子是陛下登基的第二年册封的,虽说民间常有流言说太子不爱读书,更爱骑射兵马,但这十多年来,东宫也尽职尽责,陛下两次出外亲征,都是太子留下监国,两次都没发生过意外,不论是春种还是秋收,甚至是祭天都平安无事,可见太子之能。” 白善点头,其实太子比三皇子大上三岁,用国子学里同窗们的说法是,小时候太子和三皇子的关系还是不错的。 太子年长以后,对底下的弟弟妹妹还有教导之责,对他们便不由严厉了些,白善道:“我仔细打听过,说太子见到几位小些的皇子和皇公主,都喜欢问功课,常因为他们调皮和处罚宫人训斥他们,但具体说来,太子并没有真的处罚过几位皇子什么,反而有好几次都替几位小些的皇子领罚。” 满宝道:“听着还不错啊,那他是怎么和三皇子闹掰的?” 白善道:“太子生不出孩子。” 这一点是他猜出来的,他压低了声音道:“好几次我都听见有人私底下说,太子还是没子嗣,又说三皇子为人谦和,才华出众,但太子作为东宫,他的能力也一直不差,所以我猜,主要还是因为没孩子。” 白善掰了一下手指头道:“我算过了,太子成亲已经快五年了,这五年,别说太子妃,就是东宫里的其他侧妃和侍妾也一个孩子都没生,这要是太子妃的问题,那其他侍妾也该生孩子了,所以我觉得这应该是太子的问题。” 满宝若有所思:“不育呀……” 白善点头,“上一次,东宫里有个侍妾怀上了,听说太子和太子妃都高兴得很,但俩人都没往外说,而是把那侍妾保护了起来,谁知道才满三个月,他们还没往外说呢,那侍妾就小产了,太子查出是有人暗中动手,寻迹查到了三皇子身上。太子一下就疯了。” 白善道:“我听人说太子妃也很伤心,当场就病倒了,那侍妾更是心中有愧,觉得自己没护好孩子,没两天就找了个空隙悬梁自尽了。” 满宝和白二郎听得目瞪口呆,“就因为小产就自尽了?” 白善沉重的点头,“学里还好多人赞她贞烈呢。” 虽然他不太能理解这到底贞烈在哪儿,但他听到这件事的原委时还是觉得透不过气来。 他道:“反正事儿就是这么个事儿,所以太子就盯上了三皇子,巧的是,杜宇一向和三皇子玩得好,而苏坚又是太子的伴读,更是太子的三舅哥,十六那天,他们去东郊的马车里打球,本来是有场地的,可俩人愣是要抢同一块场地,一言不合就打起来了。” 白善扭头对满宝道:“这一次要不是你抽了杜家兄弟的血给苏坚,这会儿朝上肯定会闹得更厉害的,现在只是太子和三皇子在互相攻讦,苏家和杜家都保持了缄默,私底下把这事给解决了。” 要是苏坚这一次死了,杜宇就算不会被偿命,也会去半条命,且苏家和杜家会彻底成了死仇; 苏坚要是没死,杜宇也不会好受,毕竟他受了那么严重的伤,两家小辈又素来不睦,在朝上打起来都是轻的。 偏满宝治苏坚的时候用了杜家兄弟的血,当时一人抽了一罐红汪汪的血,在苏家人的注视下可全输进苏坚的身体里了。 所以苏家气势弱了一点儿,便没有找杜家的麻烦。 杜大郎也自知理亏,当时那血汪汪的被子,还有苏坚身上的伤他都是看到的,听说五脏六腑都出了不少的血。 所以回去后他便叫人收拾补品、礼物给苏家送去,今天这么多人上门去看苏坚,一是去表示慰问的,二也的确是对满宝好奇,三则是有些人家是接到了杜家的恳求,上门和苏家说和的。 苏家虽然一时没给出准确的答复,却也不会这时候在朝上弹劾杜宇,

相关推荐: 南兰小传(飞狐外传同人)   战栗纪元   血疑   财阀小娇妻:谢少宠上瘾!   毁灭教皇   [系统]大师兄从不动手   财色兼收   死亡亿次,我复制天赋杀穿万族!   原来我真的是反派啊!   黑道千金少爷---忆露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