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恐怕不好离间,后脚周满就名扬京城了。 说真的,陈福林一开始真的没把周满看在眼里啊。 虽然也是庄洵的弟子,可那是个女弟子不说,家世也一般,还是学医的,有什么可在意的呢? 可周满前脚名扬京城,后脚就借着苏家出入了殷家、程家……相交的皆是权贵,哪怕她只是去治病,可能没多少交情,但一向谨慎的陈福林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和面对白善白诚不一样,他知道读书人的弱点在哪里,但面对周满,他有些无从下手。 他和济世堂不熟,不,是和所有的药铺都不熟,这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踏进去,还是要做破坏的事,一个不慎就会被抓到把柄。 他谨慎了一辈子,宁愿慢一点儿,也不愿意坏事。 毕竟,庄洵在京城虽如鲠在喉,但也只吞咽时会有感觉,若是一个不慎,强除之,恐怕会划伤咽喉,到时候才是时时痛,陈福林这会儿冒不起这个风险。 钱兄感觉到陈福林的心不在焉,便笑问:“陈兄是在想升迁之事?” 陈福林立即回神,笑道:“哪里,哪里,钱兄是听到了什么风声吗?” “咦,我以为陈兄知道了,”钱兄笑道:“工部右侍郎不是致仕了吗,陈兄资历足够,这些年又兢兢业业,我以为是陈兄升迁的。” 这个消息陈福林也听到了,甚至他的上峰也找他谈过了,他嘴角翘了翘后笑道:“我是户部的郎中,与工部那边到底隔了一层,恐怕吏部会从工部那边挑选人选也不一定。” “哎,工部的两位郎中都才上任没几年,资历上还是差了许多,不比陈兄,这六部之间互相轮换不是常态吗?” 等他们走远了,大吉便从一块石头后转了出来,抱着才捡的木柴过去找他们。 白善他们这一整天光顾着玩儿了,根本没吃什么东西,这会儿饿得不行,正好姜先生他们带来的吃的挺多,熟的已经吃得差不多了,生的还有许多,可以直接生了火烤。 一群少年顿时兴奋起来,见大吉捡了不少木柴过来,立即卷了袖子要自己生火烤东西。 但一群少爷,谁干过这种活儿,最后还是白善和满宝把木柴搭起来生火,姜先生他们的小厮则负责把带上来的食材串好,正要烤,刘焕几个便抢了过去道:“我们自己来,我们自己来。” 顺手还给了殷或一串。 满宝跟着先生他们吃了不少了,这会儿一点儿也不饿,见了便道:“殷或你烤了也没用,这东西你少吃,要不你吃点心吧,这儿还有些点心。” “点心可不填肚子,肉多好吃呀,还是吃肉吧。”刘焕鼓动殷或,“就吃一块,我不信能有事。” 殷或没理他,虽然他没吃肉,但还是很好奇的转着木条烤起来,烤熟了以后大家一对比,殷或的肉在其中就尤为显眼,因为他的肉是唯一没有被烤成黑色的。 大家看着他手里的肉咽口水,不太确定的问道:“这肉熟了吗?” 殷或自己也不是很确定,“应该熟了吧。” 白善就伸手接过,“我试试看。” 于是当着众人的面把肉全吃了。 众人:…… 白善把他的肉递给刘焕,道:“我的这串给你吃了。” 然后对殷或道:“我吃着还行,再烤就烤成这样的就好。” 于是特别殷勤的给他串了一串肉,让他继续烤。 “白善,你这就过分了,你怎么能全都吃了呢?” 白善辩解:“也没多少,两口就吃完了。” 大家闹哄哄起来,满宝把自己的肉拿起来看了看,觉着也还行,于是拿去孝敬先生。 庄先生看了眼已经半焦黑的肉,温和的笑了笑后道:“为师不饿,你们自去吃吧。” 满宝就看向姜先生等人。 姜先生等连忙道:“我们也不饿,你们去吃吧。” 满宝就拿去给白善,白善有点儿纠结,仔细的对比了一下,发现满宝肉上的焦黑比他的还多呢。 刘焕他们毫不嫌弃的吃了自己烤的肉,他顺道把白善的也给吃了,觉得还挺好吃的,反正嚼一嚼就咽下去了。 吃完以后他就看向递到白善跟前的串,白善在他伸手之前接过,小心的尝了一口后,在满宝的注视下微微点头。 满宝就心满意足的笑起来。 白善问道:“满宝,你不是你大嫂带大的吗?” “是呀。” 那为什么厨艺会像你二嫂? 白善将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转而道:“以后我们不能总是生火,也学一下怎么做饭吧。” “我会做饭呀,”满宝道:“做饭不也是生火,看火而已吗?我蒸的饭很好吃的。” 白善:“……学做菜。” 满宝道:“你去学吧,我帮你生火。” 殷或总觉得他们的话题越来越歪。 说了要收拾东西下山给人腾位置的姜先生等人最后是山顶上最后一批离开的,把火苗都熄了,大家检查没什么问题后便开始往山下冲去。 殷或自然是冲不动的,实际上,就算是下山,走了一段后他就坐到了挑椅上。 同行的人也有好几个选择做挑椅,满宝背着背篓和白善落在了后面,大吉将刚才在山上听到的话告诉了俩人。 满宝蹙眉,“他这是要升迁了呀?” 白善已经在脑子里捋了捋,道:“文书肯定没下来,不然他不会这么谦虚,所以还有转圜的余地。” “怎么转?” 白善摸了摸下巴道:“还记得那位虞县公吗?” 满宝眨眨眼,“你是说他儿子?” 白善点头道:“他不就是工部侍郎吗?既然是右侍郎致仕,那他就是左侍郎了。” 俩人对视一眼,嘿嘿一乐。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一千八十五章 领福袋 满宝和白善还想着怎么找那位虞侍郎说说话呢,没想到才进城门没多久就看到虞县公了。 今日重阳,许多有钱人家都在城内施粥或发福袋,当然,只有老人可以取。 姜先生他们本来坐在马车上,开了车窗看着外面热闹的景象,也不知道看了什么,便指了一处道:“走,我们也去领个福袋去。” 陈先生笑话他,“你才多大年纪,小心叫人撵出来。” “你看我胡子花白,谁敢撵我?” 说罢拉了庄先生就要一起走,“走,我们二人年纪最大,我们不去,他们就更不好意思去了。” 庄先生笑了笑,便起身跟他一起下车去。 陈先生见他们真的去,愣了一下,连忙追下去。 满宝他们坐在后面的车上,见前面车停了,便探出脑袋去看。 白善见他们冲着一群老人去了,便道:“好似是去凑热闹了,那是在领福袋吧?” 先生们都下车,他们自然也要下车的。 刘焕奇怪的道:“这一路上这么多家在发福袋呢,怎么这么多家的不要,只要他家的?” 满宝指了旗帜上的一个徽记问,“那是谁家的徽记?” 殷或看了一眼后道:“东宫的。” 白善道:“既然是东宫的,走,我们也上前凑凑热闹,看能不能也领到一份。” 刘焕目瞪口呆,“不是,这不是给老人的吗?” 白善道:“我家也有老人。” 说罢率先上前排队,一群少年迷迷糊糊地便跟在他身后排队上前。 发福袋的下人看了一眼姜先生和庄先生的胡子,特别大方的给了他们一人一个福袋,轮到陈先生和陆先生他们时却犹豫着没有给,而是问道:“不知几位先生贵庚呀?” 陈先生羞红了脸,陆先生脸皮比较厚,指了姜先生和庄先生道:“我们是一起的。” 下人道:“先生,这福袋是给老人们的,几位先生看着正当壮年,不如几年后再来?” 轮到白善他们上前,下人看到他们身上的国子学服侍,露出笑容,微微躬身问,“公子小姐们这是……” 白善道:“我替我祖母来领的。” 满宝:“我也是替我爹娘来领的。” 殷或微微一笑,“我替我祖母来领的。” 下人认识刘焕,惊叫道:“刘小郎君?” 刘焕硬着头皮道:“我替我祖父来领的,我祖父年纪应该到了吧?” 下人愣愣的点头,“刘尚书的年纪自然是到了的。” 他连忙拿出一个福袋给刘焕,然后毫不犹豫的也发给了白善,满宝和殷或一人一个。 本来还只是来凑热闹的少年们见了,纷纷上前,“我也是替家中祖母来领的……” “我替祖父来的……” 满宝则盯着下人道:“这是我娘的,还有我爹的呢?” 下人已经昏头了,都没来得及问满宝她爹娘够年纪了吗,顺手又给了她一个。 满宝乐滋滋的和白善挤出去,一抬头就正好看到虞县公扶着一个下人的手颤颤巍巍的从一辆车上下来。 六目相对,双方都愣了一下。 虞县公记性还好,点着两个孩子却一时想不起来他们的名字,只道:“啊,你们是前天的那两孩子。” 俩人一起点头。 虞县公见他们手里拿着福袋,便乐了,笑问,“怎么小小年纪还来领福袋了?’ 白善行了一礼后回道:“这是给家中长辈领的。” 虞县公笑问,“领了几家的?” “就领了这一家的。” “哦?”虞县公好奇,笑问:“为何就领这一家的?” 满宝笑道:“因为这是东宫的,别家的福袋可以暂且不领,但太子的福袋却要领一领的。” 虞县公便笑着上前两步,问道:“为何?” 满宝道:“他是太子,一出生就是这世上最有福气的人了,老人们领了他的福袋说不定能分得他一些福。” 白善点头,补充道:“领了福袋的老人受了他的好,自会为他带去一些福气,太子为国本,他受了福气,那就是国得了运。” 满宝颔首,是啊,太子身上还有毛病呢,别人的福袋领不领不要紧,他的却是要领一领的。 虞县公惊讶的看着他们,半响后笑着摸胡子笑道:“几年不回京城,没想到孩子们都长得这么好了。我记得你们说过,你们是同门师姐弟,那你们的先生是谁来着?” 正说着话,一直在车上等他们的庄先生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叫他们,“满宝,你们还没好吗?” 虞县公回身循声看去,看到庄先生微微一愣,他觉得这人有些面善,忍不住眯起眼睛来看。 庄先生也看到了虞县公,他怔了一下后连忙放下窗帘。 姜先生正在拆福袋,见他一脸怔忪,便问,“庄兄怎么了?” 庄先生回神,笑道:“没什么。” 说罢起身要下车。 “哎,庄兄……” 庄先生回头道:“虞公在下,不敢安坐。” “虞公?”姜先生撩起帘子探头看了一眼外面,也看到了虞县公。 他连忙收了福袋,拽了陈先生要一起下车。 另外车上的陆先生、秦先生见他们这边动静不对,也连忙下车来。 庄先生整了整袖子,疾步上前,在虞县公身前三步外郑重的一揖,“拜见虞县公。” 虞县公眯着眼睛微微抬手,笑道:“不用多礼,请起,你是……” 白善和满宝已经上前一左一右的站在庄先生旁边,叫了声“先生”。 虞县公笑道:“你是这俩孩子的先生?” 庄先生看了眼两个孩子,行礼应了一声“是”。 虞县公微微点头,姜先生等人也下车来了,纷纷来与虞县公见礼。 虞县公认得姜先生,他指了旁边一个茶馆道:“既然碰见了,我们不如坐下喝杯茶,待我先去领个福袋。” 他对白善和满宝笑道:“你们刚才说的不错,这别人的福袋可以不领,但这太子的却不能不领啊,哈哈哈哈……” 虞县公去领福袋,庄先生伸手拍了拍两个孩子的肩膀,问道:“你们见过虞县公?” 满宝:“前儿在县衙那里见的,先生,你也认识虞县公吗?” 庄先生就笑道:“我自然是知道虞县公的,但虞县公却未必认得我。” ※※※※※※※※※※※※※※※※※※※※ 作家的话 下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一千八十六章 记得 虞县公是特意来领东宫的福袋的,取了福袋后,一行人便要进茶馆说话,但一群少年在大人们面前拘谨,大家纷纷和白善挤眉弄眼,悄悄的和几位先生行礼过后就跑了。 刘焕拉殷或,“你走不走?” 殷或摇头:“你走吧,我不走。” 刘焕左右看了看,见小伙伴们都跑得差不多了,他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留了下来。 姜先生和陈先生等人显然很崇敬虞县公,在虞县公去领福袋的时候,他们就老老实实地候在一旁,等他领了福袋,又恭恭敬敬的把人请到了茶馆的二楼,等他坐下了,这才行礼落座。 只坐了三分之一的凳子,手就像满宝他们小时候上课听讲一样特别乖巧的放在腹前。 别说满宝和白善,就是殷或和刘焕都看得一愣一愣的。 姜先生扭头看见他们这么呆,便道:“还不快来拜见虞公?” 四人愣愣的上前,虞县公便笑着挥手道:“不要让孩子们如此拘谨,我们前儿都见过了,来来来,都坐下。” 他笑眯眯的看向庄先生,“这俩孩子是你的弟子?” 庄先生躬身回道:“是。” 虞县公笑着点头,问道:“你从几时教导他们的?” 庄先生回道:“从启蒙开始。” 虞县公恍然,脸色更温和,“原来他们还是跟着你启蒙的吗?好,好,好啊,我见你面熟的很,我们以前见过?” 庄先生顿了一下后躬身道:“小子年轻的时候来过一次京城,曾向前户部侍郎杭大人投过诗帖,当时虞公也在,所以见过。” 虞县公想了一下才回忆起来,“杭?是杭立平吧?” 庄先生躬身应了一声“是”。 虞县公便叹气,“他早死了,死了有十一二年了吧,你给他投文,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吧?” 他也就那时候任户部侍郎了。 庄先生又应了一声“是”。 可虞县公却觉得不太对。 他的记性虽然好,但每年给他们这些人投文的人这么多,他连给自己投文的人都不能完全记住,更别说给他朋友投文的人了。 他怎么会觉得庄先生面熟呢? 虞县公看着庄先生摸胡子,半响后笑问,“不知道你当年投的是哪一首诗,看你一身白衣,是那老小子没取中你的文,又回乡去了?” 姜先生等人没说话,却感觉到气氛一滞。 满宝张嘴要说话,白善便扯了扯她的袖子,她回头看他,白善冲她微微摇头。 庄先生已经笑着将他当年投的诗文念了一遍,一字不曾改。 姜先生等人忍不住在心内赞了一句好诗,虞县公脸上的笑容却渐渐淡了。 他记性一直好,何况庄先生写的这首诗他还很喜欢,其中抱负可期的那种感觉他也曾有过,所以当年一听,他便喜欢不已。 所以对后面发生的事自然也是知道的。 虞县公上下打量庄先生,他挺直了脊背,微微低着头任他看。 虞县公目光转到白善和满宝身上,见俩人正睁着圆溜溜的眼睛一脸关切的看着他,他便收回了目光,看向庄先生,“这么多年,你一直是白身?” “是,”庄先生躬身回答,顿了顿后道:“小子给人做过师爷,不过没做两年便去做了教书先生,一直到现在。” 虞县公微微颔首,问道:“你一共收了几个弟子?” “三个。” 虞县公的目光便在刘焕和殷或身上扫来扫去。 庄先生低着头没看见他的目光,满宝和白善却看见了,连忙解释道:“虞县公,我们师弟今天不在,他跟他同窗玩儿去了。” “师弟?”虞县公便看着满宝笑道:“这样算来,你是大师姐了?” 满宝点头。 “可我看你年纪比你这师弟还要小些呀。” 为什么大家都要关注这个? 满宝道:“可我入门早啊。” 虞县公就问庄先生,“这小姑娘是你家的?” 庄先生连忙解释,“不是,这孩子从小与我读书,她很聪慧,因此收了她做弟子。” 满宝解释道:“先生在我们村开学堂,我大嫂在学堂里做饭,我打小儿就跟着一块儿去,先生上课,我就坐在门槛上听,因为我学得快,所以先生就收了我做弟子。” “不收束脩,连我最开始的书本和笔墨纸砚都是先生给的呢。” 虞县公听明白了,笑问:“那你家怎么也不给个束脩?” “我家贫,一开始是没钱。” “家贫啊……”虞县公看了一眼庄先生,笑着问满宝:“你跟着你们先生读书多少年了?” 满宝:“十一二年了吧。” 白善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你这是一出生就去读书了吗? 他忍不住去瞥她。 庄先生也暗暗瞪了满宝一眼,警告她老实一些。 满宝便想,的确是十一二年了嘛,虽然她不记得了,但科科记得呀。 它很久以前就说过,她很小很小,才会扶着墙走路的时候就坐在学堂的门槛上了,学的第一句话就是跟着学堂里的学生们一起叫的“先生”。 虞县公看着笑了笑,微微颔首,摸了摸胡子后问,“我记得当年你有个同窗也做了一首好诗,他叫什么名字?” 庄先生笑道:“时间太久远,小子也忘记了。” 这会儿连白善都忍不住想要说话了,却被庄先生抬头瞥了一眼,两个弟子便只能憋屈的低下头去不说话。 虞县公听着点了点头,没有再继续这个话题,而是喝了点儿茶,和姜先生等人说了说话便离开了。 姜先生等人把虞县公恭送出去,这才直起腰来,“奇怪,虞公何时回京的?他不是告老还乡了吗?” 陈先生却盯着庄先生若有所思起来,虞县公说的庄先生那个同窗不会是陈福林吧? 崇拜的人一走,大家看了一下天边的夕阳,也没空玩儿了,于是各自告别,各回各家。 陈先生拉着姜先生一同乘车。 殷或也看了一眼时间后道:“我也得回家去了,你们要是有事可使人传信与我,有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 满宝和白善便知道他敏感的猜到了什么,点了点头后目送他上车。 刘焕跟着他后面挤上去,叫道:“我与你一同,反正我们两家顺路。” 等他们都走了,师生三个才上了大吉的马车。 白善和满宝很不解,问道:“先生,你为何不告诉虞县公?”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一千八十七章 传道 庄先生便看着两个单纯的孩子叹气,道:“为师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想要虞县公为为师出头,可凭什么呢?” 白善道:“虞县公看着似个正直的人。” 满宝点头,“正直之人遇不平事总会为受害之人鸣不平的吧?” “这话没错,”庄先生道:“要是提前十年,哪怕提前五年,那会儿虞县公的年纪还没那么大,也还在任上,为师一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可他现在如此高龄,又已卸任……” “事情过去二十多年了,为师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你们也都读过律书了,当知道,破案讲究的是证据,而不应该是臆测,”庄先生道:“感情有深浅,但证据没有,虞县公不会仅凭我一人之言便信我,要查清这件事太难,太繁琐,他太老了。” 庄先生叹息,所以虞县公不一定会管这事,而且,“为师也不想为这事太过麻烦虞县公。” 庄先生笑了笑道:“声誉虽重,但与我来说早已如过眼云烟,你们也要记住,以后不要再为此事多费心。” “先生想此事就此了了?”满宝皱眉道:“可从他这三次的作为来看,便是先生肯,他恐怕也不肯吧?” 庄先生便对她笑道:“是啊,本来为师想着,他若真做什么了,为了不影响你们,为师说什么都要找他谈一谈的,可你如今出名了,我就没必要去找他了。” 见两个孩子疑惑,他便笑道:“以为师对他的了解,若没有十足的把握,他是不敢再对我做些什么的。” 他靠在车壁上,畅笑道:“他能考上府学,自不是蠢笨之人,但为何出仕二十余年,还只是个五品郎中?自不是无才,而是因为他失了锐气。” 庄先生这一辈子不得志,想的便多,他见过的人越多,想的越多,便自琢磨出了一些道理。 那些道理,他曾经想教给他儿子,只是他儿子对他有些心结,他并不想像他父亲一样一生都抱着不可能实现的抱负碌碌无为,心底却又饱受煎熬。 他的愿望很淳朴,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他没有大的志向,只想在县城里安居,以后给孩子们多留下几个铺子,多留些田地,给儿子女儿说一门好亲事。 他想教给他孙子,可惜,他孙子的老子也不太乐意让他教,生怕他把儿子给养成了像他父亲一样。 庄大郎虽然从不说,但他觉得他父亲过得挺苦的,这种苦不在于衣食住行,而在于他的志向,他想做的事,一直都做不成。 他不希望他儿子像他父亲一样。 所以庄先生有很多的道理想教却没处教。 他平时也没少教诲他的那些学生,可有些东西,并不适合时时说,而他们与他学习的时间也有限。 也就满宝、白善和白二郎,因为时时刻刻在他身边,所以他得以将这些琢磨出来的道理告诉他们。 “陈福林此人,一生谨慎,但谨慎过了头便是优柔寡断,且他功利心太盛,无利之事不做,这样的人虽不会有大难,却也难有成就。” 庄先生对两个弟子道:“你们不要学他,我虽一直让你们谨言慎行,却也不可失了锐气,人这一生,除了功名外,总还要有点儿别的坚持才好。” 满宝和白善一起点头,记下了先生的话,然后把跑偏的话题拉回来,“所以先生觉得他忌惮我们,反而不会再害您了?” 庄先生见他们又把话题扯了回来,只能掰碎了和他们说,点头道:“不错,白善和二郎都是读书人,他知道读书人重名,他又在京城经营多年,自有许多办法去对付你这两个师弟,可你不一样。” 庄先生笑道:“你是医者,又受济世堂保护,一时之间他想不到办法来对付你,而你如今又出入公侯权贵之家,有时候你一句话便可毁了他多年的经营。与他相比,我是光脚的乞丐,他却是一身锦绸,你说,两者遇上了,是我更怕他,还是他更怕我呢?” 满宝道:“我没看出先生怕他。” 从遇见陈福林开始,庄先生脸上的表情就没多少变化,一直淡然处之,恐怕陈福林心里更怕吧? 满宝忍不住笑眯了眼。 白善却思索道:“可先生也有软肋,只是他还没发现而已。” 满宝扭头问,“先生的软肋是什么?” 白善瞥了她一眼道:“你呀。” 满宝瞪大眼睛。 “还有我,还有白二。” 庄先生笑着微微颔首,伸手摸了摸他的脑袋笑道:“所以呀,以后你们也要学一学喜怒不形于色的本事知道吗?” 说罢,他瞥了一眼满宝,道:“尤其是你。” 满宝立即端坐,收敛好表情。 庄先生轻哼一声道:“等以后,你能够在我们面前也淡然处之,喜怒不形于色,这本事就算练出来了。” 满宝脸上就不由露出苦色,一脸的苦恼。 庄先生就轻拍了一下她脑袋,满宝只能憋着气把脸色缩回去,庄先生一看,更怪异了。 一旁的白善忍不住笑出声来,一下没忍住,伸手掐了掐她脸上的肉。 满宝拍掉他的手,白善这才替她说情,“先生,她在家里人面前才这样的,她出去的时候可会装了,端着样子,下巴一抬,就是个小神医的模样。” 庄先生却没放过她,而是语重心长的道:“这还不够,满宝,这世上不是所有的朋友都可倾心相付,人要有戒备之心。” “为师以前在这上头吃过亏,不希望你们将来也受此所累。” 满宝道:“先生你放心,我们在外面很谨慎的。” 这话别说庄先生,就是白善都不太相信的看着她。 满宝想要张嘴说话,但想了想,忍下了。 哼,她可是很能保守秘密的,科科跟了她这么多年她就没告诉别人过。 白善想的则是:你连你爹跟在你身边的事都没瞒住,你还能说自己谨慎? 三人回到家中,满宝和白善等先生进屋休息去了便凑在了一起说悄悄话,“所以这事就这么算了?” 白善道:“听先生的吧,我们且静观其变。” 满宝想起了什么,问道:“我真的不谨慎,喜怒很形于色吗?” 白善沉重的点头。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第一千八十八章 进宫 满宝拎着自己的药箱,板着一张小脸进了药铺。 小芍总比她提早一点儿到药铺,他把诊房都打扫干净了,听到马车的声音,立即迎出来,接过满宝手上的药箱。 满宝表情管理第一天,她总觉得今天的小芍怪怪的,却不知道郑大掌柜和丁大夫正悄悄的看着她。 忍到中午,陶大夫终于忍不住了,问她,“满宝啊,这次重阳你是不是遇到什么事了?” 满宝一脸懵的摇头,“没遇着什么事啊。” 郑大掌柜道:“满宝啊,你要是遇到了什么事可以和我说,虽然我们济世堂一般,但在京城还是有点儿人脉的,或许能帮你参考参考也不一定呀。” 满宝:“我真的没遇着什么事啊。” “那你怎么一脸的严肃的?” “是啊,这一大早上的,脸色都跟以前不一样了,”丁大夫道:“没看见都把小芍吓成什么样儿了。” 满宝:……不是要喜怒不形于色吗? 她抬头仔细的看了看郑大掌柜和丁大夫几人,见他们一脸的关切,她心内忍不住一暖,然后就摸着下巴思考起来。 她在心里问科科:“科科,你说什么是喜怒不形于色?” 科科:“我理解的就是不管是喜欢还是生气都不轻易放在脸上,宿主,根据我收集到的数据分析,像庄先生,他用来掩藏情绪的方法就是淡然,不管是生气,还是高兴,脸上都带着淡笑,或者就是面无表情,让人看不出他的想法;而坐在你对面的郑大掌柜则多喜欢用商业性的笑容掩盖真实的想法。” 满宝:“那我适合什么样的方法?” 科科:“憨笑。” 郑大掌柜见她看着他发呆,就在她眼前招了招手,见她一点反应没有,便道:“完了,就这儿还没事呢,这孩子肯定遇着大事了。” 满宝回神,正要说自己没事呢,小郑掌柜却提着袍子从外面飞跑进来,焦急道:“出大事了,出大事了,爹,出大事了!” 郑大掌柜没好气的道:“出什么大事了,没看见大夫们在吃午食吗?慢慢说!” 小郑掌柜咽了一口口水,指着外面道:“东宫来人了,说是要接小周大夫进宫看病。” 郑大掌柜瞪大了眼睛,连忙问道:“来的是谁,你叔身边的药童……” “没有,是一位内官带着人来的,人就在大堂里呢,爹,这……”小郑掌柜指着满宝,半响说不出话来,这可怎么进宫呀。 郑大掌柜却是立即回过神来,吩咐他道:“赶紧的,去多拿几个荷包给满宝带上,嗯,小芍不好进宫,要不丁大夫您跟着走一趟?” 丁大夫迟疑道:“就不知道是给哪位贵人看病,要是给太子看还好,要是给……我不太合适吧?” 小郑掌柜跺脚道:“哎呀爹,人内官说了,不用其他的大夫跟着,就让小周大夫就行。” “那你去。” 小郑掌柜:“啊?” “你去和小芍换个衣服,做个药童陪满宝进宫,”郑大掌柜压低了声音道:“看着她点儿,这妮子胆子大得很,这皇宫可比邳国公府深多了。” 小郑掌柜指着自己的鼻子,“我啊?” “你怕什么,你叔在宫里呢,你进去也好说话点儿,赶紧去。”郑大掌柜吩咐完,立即转身出去大堂招呼内官去了。 丁大夫和陶大夫等人连忙拉着满宝叮嘱起来。 满宝一头雾水,问道:“要给谁看病呀?” 他们哪儿知道啊,不仅丁大夫他们不知道,就是出去打探消息的郑大掌柜也什么都没打听出来,最后满宝和小郑掌柜是一头雾水的上了马车。 候在外面的大吉看见,赶着马车紧跟了几步,被随行的禁军警告,这才停下了马车。 他想了想,转身便赶着马车去找庄先生和刘老夫人。 满宝和小郑掌柜坐在马车里面面相觑,外面车上坐着一个满宝还算熟悉的内官——吴公公! 吴公公竖起耳朵听,却没听见车里有什么动静,忍不住悄悄的从缝隙里往里看了一眼。 车里的满宝和小郑掌柜正在大眼瞪小眼呢。 最后还是满宝最先忍不住,先开口了,“你进过皇宫吗?” 小郑掌柜摇头,他哪儿有那个本事呀。 满宝就问,“可你叔叔不是在宫里当太医吗?” 小郑掌柜,“那我也不可能进去过呀。” 满宝惋惜,“我还以为你被你叔叔带进去见过世面呢。” 小郑掌柜无语,他和他叔叔是活的多舒坦啊,没事儿还进宫去见世面。 满宝拢着手叹息,“那这次到底是给谁看病呀?” “不知道,”小郑掌柜摇头道:“不过不管是谁,进了宫我们都要老实点儿。” 满宝点头,“我会老实的。” 小郑掌柜半信半疑,而等进了皇宫后,半信都没有了,全变成了疑。 到了宫门口,他们就只能下车,通过检查后便需要徒步入内。 小郑掌柜提着药箱,低着头紧紧地跟着走在前头的吴公公,满宝空着两只手,便好奇的观察起皇宫来。 其实她远远的看到过皇宫,但从没进来过儿,她知道,住在这里面的是全天下最有权势的人,也是最富贵的人。 地上整齐的铺着石板,特别的平坦,一入门便是一个很大很大的空旷地方,宫墙两边正哐哐的走着巡视的甲兵。 满宝好奇的看着,科科也稀奇的扫描着这一切,不过它也就扫描这些数据而已,并不能上传百科馆。 科科还有些惋惜,它要是负责收集人文的系统,投到这个世界来,那才爽呢。 满宝跟在吴公公身后,好奇的左右张望。 吴公公偶尔回头看见,立即小声道:“小周大夫,慎行,慎行啊……” 满宝“哦”了一声,看了他一眼,便学着他的样子将双手一叠交于腹前,跟着他继续往前走,眼睛还是忍不住左右看,主要是,这个皇宫真的太大了。 她也去过不少人家里做客了,这还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大的家,不愧是皇帝的家。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八点左右 ☆.第一千八十九章 皇后 吴公公小心的引着她穿过一重重的宫殿,越往后,路两边的花坛所占的位置越多,廊下还放着各种花盆。 一路上,科科时不时没有感情的播报发现了珍惜物种,但别说满宝,就是科科都知道它的宿主不可能这会儿跑到花坛里蹲着给它挖花花草草,所以它的电子音一点儿也不激动。 满宝听着这些声音走到了一处宫殿前,她抬头看了一眼匾额,在心里念了一声“立政殿”。 吴公公侧身正要叮嘱满宝紧跟着,微微一抬头就看到她仰着个小脑袋看匾额的模样,他吓了一跳,连忙上前拉了她袖子一下,低声叮嘱道:“快低头啊。” 满宝低头,也学着他的样子微微侧头和他说话,“抬头也不可以?” “不可以!”吴公公哎呀一声,小声道:“周小大夫,进去以后少说话,主子们问你什么,你就答什么,对了,郑太医等人也在里面呢。” 满宝“哦”了一声,问道:“里面除了太子还有谁?我是给谁看病的?” 吴公公看到有人出来了,便嘘了一声道:“您别问这么多,进去了就知道了。” 小郑掌柜连连点头,也扯了扯满宝的袖子。 满宝就乖巧的跟在吴公公身后进去,也低着头,双手老实的叠着放在腹前,但眼珠子却忍不住灵活的转来转去,就看着地面。 进了一个大殿,她看得到两边正有人在轻手轻脚的进进出出,她听到隔着很远的地方传来咳嗽声。 满宝到底没忍住微微抬头看去,就见大殿里只有出入的宫人,没有太子,也没有别的看着像贵人的人。 她眨了眨眼,探头看向侧面的屏风。 一个青年女子从里面走出来,满宝立即低头垂下眼眸盯着自己的脚尖看。 她看到站在自己眼前的吴公公飘离自己的视线,她低着头没有抬头看人飘到哪儿去了。 一直偷偷看着满宝的小郑掌柜见着松了一口气。 俩人就听到吴公公和那青年女子说话,“尚姑姑,殿下请的大夫到了。” 尚姑姑打量了满宝一下,客气的对吴公公笑了笑后上前道:“把药箱打开我看看。” 小郑掌柜立即将药箱放在一旁的桌子上打开。 满宝这会儿终于抬头了,好奇的看向尚姑姑,却没想到要看药箱的尚姑姑没去看药箱,而是盯着她看。 俩人对上目光,满宝下意识的对她笑了笑。 尚姑姑面无表情的移开目光去看药箱,她检查了一下药箱里的东西,微微颔首道:“好了,进去吧。” 小郑掌柜连忙合上药箱,暗暗松了一口气。 满宝跟在尚姑姑身后,小郑掌柜立即抱了药箱跟上。 绕过一个正中的屏风便到了后面的一进宫殿,推开门进去,里面正站着不少人,尚姑姑带着他们到了一个大屏风前,让他们候着后转过屏风进去。 满宝听到她与人道:“娘娘,大夫到了。” 咳嗽声响起,满宝听到一道柔和的声音道:“不是什么大病,怎么还从外面请了大夫?” “母后,您应下了要看一下的。” 满宝听出这是太子的声音,她听到那道声音幽幽地一叹,“既然来了,就请她进来看一看吧,我也想看一看救了苏坚的人什么样儿。” 尚姑姑很快又出来,对满宝和小郑掌柜道:“娘娘宣你们,进来吧。” 满宝跟着她绕过屏风进去,便见里面站着的人更多,正中的床上正靠着一个人,满宝只偷偷的看了她一眼便低下头去。 虽然只一眼,但她也觉得她很好看。 满宝拱手深深的一揖,但她身后的小郑掌柜已经跪了下去,满宝察觉到,一时有些愣,但这会儿她都弯腰了,再跪下也来不及了。 满宝只能当自己没看到,揖礼道:“参见皇后娘娘。” 皇后微微抬手笑道:“免礼。” 满宝便直起腰来看向皇后,目光扫到了站在一旁的太子。 而太子身侧还站着不少青年、少年和漂亮的女孩子们,他们也正好奇的看着他。 小郑掌柜也抱着药箱从地上站了起来,心内忍不住嘀咕,你不跪早说呀。 皇后知道周满年纪小,但真正见到还是惊了一下,没想到她这么小,忍不住招手笑道:“你就是周小大夫?上前来我看看。” 满宝走上前去,站在了床前,更看清了皇后,见她形容憔悴,但难掩清丽,便又忍不住露出甜甜的笑容。 皇后一看到她的笑容便也忍不住笑,招手示意她更上前,“真是个可爱的孩子……咳咳,你多大了?” 满宝觉着不能骗她,于是特别老实的道:“快满十三了,我是腊月的生辰。” 皇后就笑,“那还有三个月的功夫呢,这么小就这么厉害了,你的医术是跟谁学的?” “那可多了,我五嫂的祖父,纪大夫、范御医、陈大夫,还有郑大掌柜、丁大夫和陶大夫他们。” 皇后柔声道:“我听说你还是儒家的弟子是吗?” 满宝怔了一下后迟疑的点头,“我是学儒家的典籍,但也读道家,法家,学了他们的本事,便算是他们的弟子了吧。” 皇后就笑,咳了一下后道:“所以啊,你见我们不必太过拘礼。” 一旁的太子道:“母后,让她给您看一看吧。” 皇后便伸出手,对满宝笑道:“这是老毛病了,二十多年了,吃了多少药都根治不掉。你且随意看看。” 满宝转身,小郑掌柜已经打开药箱,从里面取出脉枕来。 满宝把她的手放在脉枕上,仔细的听脉,屋里也安静了下来,除了皇后时不时的咳嗽声外一丝动静也没有。 皇帝走进来,止住了众人的动作,便背着手站在下面看着满宝给皇后看病。 满宝没有把手收回来,而是看着皇后的脸色问,“娘娘第一次发病是什么时候?” 皇后想了想后道:“十五岁的时候吧,那会儿我淋了雨便病了,但病没好全,落下了病根。” 满宝问道:“娘娘除了咳嗽还有哪儿不舒服?” “犯起病来总觉得胸口疼,头特疼,整个人懒懒的不想动弹。” 满宝问:“可有呼吸不过来,胸闷的症状?” 皇后笑着点头,“是有,不过偶尔,晚上尤其难受些。”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晚上九点左右 ☆.第一千九十章 气疾(给书友“笑看风云”的打赏加更) 满宝便收回了手,看着皇后道:“娘娘,我可不可以给你仔细的检查检查?” 皇后愣了一下点头,“自然可以。” 她扭头去看尚姑姑,也看到了站在下面的皇帝,她正想起身行礼,皇帝就对她压了压手。 皇后便一笑,又靠了下去。 尚姑姑将帐子放下,没有出去,而是站在一边看满宝。 小郑掌柜早机灵的退后两步,低着头站在一旁。 满宝就伸手去摸皇后的脖子,尚姑姑吓了一跳,忍不住倾身,皇后便淡淡的看了她一眼,她便又站直了,只是绷直了脊背盯着满宝看。 满宝摸着她的脖子一寸一寸的问,“这里痛吗?” 皇后有时说不痛,有时说痛,满宝便找到了不舒服的地方,轻轻的将手指放在上面,问道:“犯病的时候,这里有什么感觉?‘ 皇后仔细的回忆了一下,细细的回答起来。 满宝道:“您张开嘴,我看一下您的喉咙,这样啊——的一声,有灯烛吗?” 灯烛照到的地方也有限,不过,她能用上的望闻问切都用了,满宝盯着皇后若有所思起来。 帐子外候着的太医们也忍不住微微抬起来看向帐子,竖着耳朵听着。 满宝纠结了一下还是没忍住,“娘娘,我能摸一摸你的肚子和胸口吗?” 众太医:…… 皇后也愣了一下,然后轻笑一声道:“可以。” 满宝在她的肚子轻轻一按,问道:“这里痛吗?” 皇后痛呼出声,道:“咳得多了就痛了。” 满宝微微点头,检查完肚子又去摸她的胸口,问她咳嗽起来和呼吸不畅时的感觉。 满宝细细的问过后,等皇后整理好了衣服,见她面色潮红的咳嗽不止,忙给她抚背,想了想,让尚姑姑把帐子打开,她回头冲小郑掌柜伸手,“拿针袋来。” 小郑掌柜一边给她使眼色,手上一边慢腾腾的动作,这给贵人治病不是这么治的,得先辨症,下方才行,就算要扎针,也得先通过太医院的同意呀。 太子已经焦急的上前扶住咳嗽不止的母亲,他身后的一群小的呼啦啦的跟上,皇帝都忍不住关切的凑了上去,一转头见小郑掌柜这样慢腾腾的,忍不住眉头一皱,喝道:“给她!” 小郑掌柜抬头看了他一眼,因为皇帝穿着常服,他又没见过皇帝,所以小郑掌柜不认识他。 既然不认识,虽然他在宫里的地方一定比他高,但他也不可能听他的。 满宝自然也看到了他的眼色,直接起身去找针袋,她小声的解释道:“我就扎两个穴道而已,让她呼吸顺畅些。” 满宝取了针袋,取出针来,微微扯开皇后的衣襟便扎了下去。 尚姑姑张了张嘴巴,连忙又把帐子放了下来,只把太子和皇帝给罩在了里面,其他人被隔绝在了外面。 二皇子等人在满宝扯开皇后的衣襟时便往后退了一步,倒是三皇子不惧,还掀开帐子硬是凑了进去。 父子三人一起关切的看着皇后。 满宝给皇后扎了两针,她呼吸慢慢顺畅起来,咳嗽也就止了。 满宝道:“要些温水来给她润润口。” 尚姑姑连忙取了一杯茶来,满宝见了皱眉,“她咳嗽不好再喝茶,要白开水。” 尚姑姑看了她一眼,连忙出去取了温水来,见满宝点头后便给皇后喂下去。 润了嗓子,呼吸又顺畅了起来,皇后便不再咳嗽了,她对满宝笑道:“果然是神医,我这一下就好了。” 满宝却摇头,“只是暂缓而已,太医们肯定也能做的。” 只是他们恐怕不好做。 太子连忙问道:“可否根治?” 满宝顿了顿后摇头,“至少现在我是不会根治的。” 太子一怒,“什么叫现在不会根治?” “我还没学到这个呢。” 太子:“那现在就去学!” “跟谁学呀,”满宝道:“有没有这样的医术还不知道呢。” 太子顿时被她噎得半死。 满宝连忙安抚他道:“你别急,等我回去查一查医书,对了,太医们也没办法吗?” 满宝决定出去和太医们交流交流,她转身正要出去,一下就跟皇帝对上了眼。 满宝的记性素来好,虽然达不到过目不忘,但见过的人,尤其还是见过好几面,且相处了一晚上还是很有印象的。 她“咦”了一声,见这熟悉的人微微侧头躲开她的视线,她就探头从下往上的看他。 皇帝轻咳一声,仰头看帐顶。 满宝便歪着脑袋看他,总算是发觉了不对,“你怎么也在帐子里?” 尚姑姑想要呵斥她,但一见皇帝那神色便也猜到了什么,立即垂首立在一旁不说话了。 满宝又不傻,看了一眼太子,和他旁边那胖子,再看一眼长得和他们略微有点儿像的李二郎,忍不住眨了眨眼。 满宝从床上站起来,犹豫的行了一礼,“皇上?” 皇帝便轻咳一声,微微抬手道:“免礼,你说皇后是什么病,若不能根治,那暂时治一治总是可以的吧?” 满宝看了他一眼,又看了他一眼,点头道:“还能再控制控制,皇后这是气疾,只是太久了,不太好治。” 外面候着的太医们听见,忍不住拳头撞了一下掌心,没错,就是不好治呀。 两年前,皇后已经病重过一次了,那一次侥幸救回来,谁知道今年春后她又犯病,且断断续续的总也治不好,这段时日还日渐严重了起来。 满宝又忍不住看了皇帝一眼,这才出了帐子去找太医们商量病情去。 外人一走,太子就不客气的看向他爹,问道:“父亲和这周满认识?” 皇帝瞥了他一眼,没回答他,而是坐到床边,握着皇后的手柔声问,“梓童觉得怎么样了?” 皇后对他笑了笑,轻声道:“好多了,至少不咳了。” 皇帝便叹气,“早知她有用,便早些宣进宫来了,也不知道太医院是怎么看的病,竟还不如一个小娘子。” “不怪他们,”皇后轻声道:“多少有些不方便,许多法子他们恐怕也不好用。” 皇帝看了一眼扎在她衣襟里的那两根针,没再说话。 ※※※※※※※※※※※※※※※※※※※※ 作家的话 下次更新在晚上十点左右 ☆.第一千九十一章 辩症(给书友“雪*花”的打赏加更一) 满宝一出来,一抬头就对上了一直默默站在一侧的五位太医,郑太医便在其中,不过这会儿他只是个副手,正老实的站在萧院正后面。 满宝带着小郑掌柜上前,萧院正板着脸和满宝行礼。 满宝见他年长,便一揖到底,先来了个自我介绍,“我叫周满,是绵州人,不知道几位前辈怎么称呼?” 萧院正脸色更好了些,冲她微微点头后道:“在下姓萧,娘娘的病是我主治的。” 满宝一听他这么说,便主要与他说话,她转了转头后问道:“我们要不要到外间去说?” 萧院正看了一眼一旁正盯着他们的皇子皇女们,轻咳一声道:“就在这里说吧。” 反正皇后的病情什么样儿,不仅整个皇宫,皇后自己也是心里有数的。 满宝便道:“你们诊断的也是气疾?” “不错,”萧院正顿了顿后道:“还是很严重的气疾,这是皇后很早前落下的病根,不好治。” 满宝也觉得不好治,“肺、肾、肝皆有损不说,其中肝气还郁结,我看皇后思虑过重……” 萧院正就咳嗽起来打断满宝的话,站在萧院正身后的郑太医也连忙冲满宝使眼色。 满宝顿了一下后不再叙述病情,而是问道:“萧太医,你有什么好方子吗?” 萧院正想了想后道:“我们之前辩症出了一道方子,不过如果小周大夫也参与进来的话,我们倒是可以换一个治法。” 满宝眼睛一亮,问道:“比如?” “针灸,药浴,再加上服药,应当比单纯的服药要好很多。” 满宝问:“你们有方案吗?” 萧院正便走到一张桌子前招手,“来,我们来辩一辩。” 满宝上前。 气疾,满宝也是接触治疗过的,基本上都治愈了,可那是因为病情不会重到皇后这个程度。 她这个病根太久了,已经到了犯病都会呼吸不畅的地方,想要根治,至少满宝目前是做不到的,以她对莫老师的了解,只以他们这个时代的医药器械来治,恐怕也不行。 这且有的他们学呢。 相比之下,萧太医治疗皇后多年,不仅知识储备更丰富,经验也更丰富。 他的脑子里有大量的医药知识,满宝则更擅长针灸治疗,在这方面,萧太医也不及她。 所以她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萧太医便结合皇后的脉象稍作改变,五个太医一个小大夫便凑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起来,桌子上的治疗方案写了又改,改了又改,不断的更换,以求做到最好。 以前因为尊卑,男女之别,很多的治疗手段他们连想都不敢想,可这会儿有了满宝,加上刚才她放下帐子那大胆的检查方法,萧院正如同一下打开了任督二脉,各种治疗手段都冒了出来。 经过六人的激烈讨论,就在皇帝都快有些不耐烦的时候,六人总算是定下了治疗方案。 萧院正最后再检查了一遍,确认无误后递给满宝,问道:“这没问题了吧?” 满宝接过来看了一遍,点头道:“没问题。” 萧院正问,“这针灸和药浴部分你确定你可以?” 满宝自信满满的点头,“我可以。” 萧院正便点头道:“行,那就这么治。” 萧院正拍板,带着五人一起上前去见皇帝,将皇后的病情和他们的治疗方案说了一遍。 皇帝微微点头,反正他也听不太懂,他只关心一点儿,“皇后可以治好吧?” 萧院正弯着腰道:“臣不敢保证,只是治愈的可能性要比先前的强一些,这还得看天意。” 一旁的满宝忍不住在心里吐槽:神的天意。 她在心里问科科,“为什么太医院的人都喜欢看天意?” 科科道:“你可以找个太医问一下。” 算了,满宝又不傻,才不会去问这样的问题呢,这就跟别人问她娘,为什么总是要拜天尊老爷一样。 为什么要拜? 自然是因为自身无能为力,只能寄希望于天尊老爷了。 满宝侧头看了一下屋角的沙漏,轻声提醒道:“时辰到了,皇后的针可以拔了。” 皇帝便微微侧身,示意她去拔针。 满宝去拔针。 尚姑姑服侍皇后整理好衣服,这才轻轻地将帐子挂起来,这会儿皇后总算是不咳嗽了。 皇子皇女们齐齐松了一口气,有两个年纪小些的皇女上前坐到床边,忧心的叫了一声“母后”。 皇后对她们笑了笑,伸手拍了拍她们的手。 她也听到了萧院正的话,知道以后满宝都要每日来给她扎针才行,便对满宝笑道:“以后可要麻烦你了。” 满宝笑道:“不麻烦。” 我还高兴得很呢,总算是见到皇帝老爷子了。 满宝悄悄看了一眼皇帝,原来李二郎就是皇帝啊,那他们这到底算不算熟人了啊? 不管了,以后进来混熟了,找机会告状就是了,嗯,最好把白善也给带进宫来混熟才好。 坐在皇后身侧的长豫公主看了眼和她差不多年纪的满宝,忍不住掩嘴一笑,靠在皇后身边小声道:“母后,你看她的脸圆嘟嘟的。” 虽然很小声,但满宝还是听见了。 她努力的板着脸,好让自己的脸上的肉更收紧些,不过她这是婴儿肥,显然效果不太好,一板着脸,脸颊反而更嘟了。 长豫公主忍不住抿嘴一笑,皇后也觉得可爱,没忍住,伸手捏了捏她的脸颊后笑道:“那你要不要住到宫里来?这样方便些。” 满宝连忙摇头,“我每日上午还要去药铺看病呢,过了午时再进宫来给娘娘看病吧。” 她还得回家和白善,和先生商量呢,这事儿不小儿,她要是住在宫里,还怎么和他们传递消息呀? 皇后也不勉强,点头笑道:“那每日我让宫里人去接你?” “在宫门口接我就行,我家有马车。” 皇后笑道:“你倒不怕?” 满宝疑惑的看向皇后。 皇后微微摇了摇头,笑道:“没什么,对了,以前太子是不是吓唬过你?” 太子的眼刀就冲满宝看去。 满宝摇了摇头道:“没有。” 太子吓的是郑太医他们,可不是她。 太子以为她识趣,满意的转过头去,继续听萧院正说话。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一千九十二章 交谈 定下了治疗方案,萧院正等人便退出内室,由满宝给皇后第一次施针。 皇子皇女们也大多退了出去,太子站住没动。 三皇子本来都起身要出去了,见太子没动,也站住了不走。 皇帝看见他们就忍不住皱眉头,挥手道:“站着干什么,还不快退出去?” 太子道:“我要留下看着母后。” 皇帝给了他一个眼刀,“你都多大了?带着你弟弟妹妹们出去!” 皇后也对太子挥了挥手,笑道:“去吧,看着你弟弟妹妹们些。” 太子只能出去,不过他也懒得理三皇子就是了。 三皇子跟着他出去。 屋里一下只剩下皇帝皇后和尚姑姑了,尚姑姑看了皇帝一眼,伸手将帐子放下来,只留皇帝一人在帐外。 满宝示意皇后解了衣裳,取了针为她扎针。 这一次施针的时间很长,足有一个时辰,因为分了两次扎,尚姑姑站在帐子里盯着满宝,见她捻了针,缓缓的一根根扎进皇后的头部和肩颈前胸,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皇后本来还想和满宝说说话,但扎了针后,她的心慢慢静下来,竟然困意袭来,慢慢的睡着了。 满宝算着时间,把针拔了,轻轻地推了推皇后,让她翻了一个身,又在她的后背扎起来。 皇后睡得迷迷糊糊的,眼睛只挣了一下便又闭了起来。 尚姑姑看见,心底微微松了一口气。 这段时间因为生病,皇后夜里总是睡不着,有时候好容易睡着了又咳嗽醒了。 满宝坐在床边看着皇后,她知道,这个病人和以前的病人不一样。所以虽然很想趁着扎针的功夫跑出去和皇帝聊一聊,但她还是忍住了。 满宝撑着下巴看着皇后发呆,一转头见尚姑姑还端正的站着,便小声的问道:“你不坐吗?” 尚姑姑笑着屈膝,谢过了满宝,她看了一眼皇后,低声问道:“周小大夫,娘娘夜里总不能安眠,这个有什么办法吗?” 满宝摇头道:“若是一般人,可以用安神香或安眠的药物,但皇后患的是气疾,这些带有香味的最好不要用。” 尚姑姑这才想起来,萧院正也叮嘱过,他们屋里从不用熏香的。 尚姑姑叹息一声。 满宝算着时辰将针拔了,皇后还趴着睡得香甜,尚姑姑连忙将被子轻轻的拉过来盖住她。 满宝看了看,伸手按了一下她腰上的一个穴道,皇后微微
相关推荐:
Vocaloid南北组同人
[家教]晴日方好
血疑
妖孽,请自重
财色兼收
重生之最佳报复
搬空候府后,带着全家去逃荒
从出生开始当天帝
恶毒炮灰他不想万人迷[穿书]
大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