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197章

第197章

呢。” 宫中的皇帝、皇后、太后和太子只要出了什么事就得熬夜的四位太医早已经习惯连着几天不睡觉守着病床了,这突然来一个只是午觉没睡的人喊困,他们还真有些不太习惯。 萧院正想了想后道:“你去吧,这儿有我们盯着,等有事了叫你。” 满宝应下,转身打着哈欠绕过屏风,后面有一张小榻,满宝打着哈欠躺了上去,心里却记挂着硝酸盐,还是在临睡前将意识沉进系统里给莫老师发了一封邮件,询问硝酸盐是什么。 之前光顾着研究贴药和听莫老师说这散剂多好用,多好用,她却是没来及研究一二的。 等要抄药方时,莫老师已经离开教学室,而她才发现那两味药她似乎认识,又似乎不认识。 硝酸盐,听上去就是盐呐。 此时,萧院正也是这么和刘太医三人说的,他道:“莫非这硝酸盐是一种极好的盐?” 反正西瓜看着已经很贵重了,再来一种更贵重的也不是不可能。 刘太医便道:“若如此,那这药用处不大啊,除了贵人,谁还用得起?” 萧院正却没点头,谁说只给贵人用用处就不大的?看看正殿里躺着的那位,此时若有圣药能救,那皇室和朝廷肯定会不惜代价去救的。 有些药适用于平民,但有些药的确是只适用于贵人的,别的不说,太医院里的几味保命汤剂,平民用得起吗? 那所用的可都是贵重药材。 那几味汤剂便会因此就不重要吗? 那怎么可能?不然他们太医院也不会一直保存收藏了。 萧院正思考了一下后便道:“算了,此事暂且按下不提,等陛下渡过此次难关后再说。” 三人这才想起皇帝还在隔壁正殿里躺着呢,于是继续忧伤的坐下吃饭。 而隔着一道屏风的满宝已经躺在榻上睡着了,并不知道她的意识前脚刚出来,后脚莫老师就上线了。 莫老师在教学室里看了一下书,见满宝迟迟不上线,便忍不住看了一下时间。 六点半,一般这个时间她不都是吃过饭还玩了好一会儿该上线上课了吗? 天知道他为了适应她这个作息推掉了多少美好的约会,结果这会儿又掉线了? 莫老师叹息一声,又边看书边等了一个小时,见她迟迟没有上线的意思,便退下去走了。 算了,正好出门散散步,这会儿正是晚上开始热闹的时候呢。 而此时,正是宫门落锁,各处归于安静之时。 魏知和赵国公等商议了一下,留下俩人在大明宫内值守,以防出现意外,其他人便先出宫去了。 总不能朝中的重要大臣都在这儿窝着,明日还要处理国事呢,因此轮流来。 最后今晚就定下了魏知和赵国公留守,李尚书和老唐大人等出宫。 这个值守人员很有讲究啊。 ※※※※※※※※※※※※※※※※※※※※ 作家的话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四点左右 ☆. 第1543章 好转一 看着李尚书等人连夜被内侍引着送出宫去,魏知侧头看向赵国公道:“赵国公,请吧。” “魏大人请。” 俩人一起回正殿,这一次进了内殿去守着。 皇后已经守了一天,她身体不好,太子已经强硬的让人把她扶下去休息了。 此时,内殿里守着的只有太子,连明达和长豫两位公主和五皇子等小皇子都被他打发走了。 进入内殿,就见他正趴在床边睡觉,也没人敢打搅他。 魏知和赵国公看了一眼皇帝,也没有叫醒他,转身看向一旁闭目值守的萧院正和卢太医,知道他们也累得不行,便默默的找了个位置坐下。 皇帝此时睡得还不错,他从傍晚贴上药膏扎过针后,大约是酉时的时候一直睡到了现在,依旧没有醒来的迹象。 古忠小心翼翼的摸了一下皇帝的额头,没感觉到很热,便微微松了一口气。 今日下午陛下可太难受了,一直烧不断,感觉连呼吸出来的气都是滚烫的,整张脸都红得不行。 古忠看着都心焦不已。 相比于其他人,他才是生死荣辱都寄托在皇帝身上呢。 确保皇帝的病情没有恶化,古忠小心翼翼的往后退了几步,对看着他的魏知赵国公和萧院正等人点了点头。 几人便松了一口气,然后继续闭目休息去了。 满宝一觉睡到大半夜,是被眼睛通红的卢太医推醒的,他道:“陛下醒了,正在吃东西,情况有些好转了,萧院正要再换一次要,让你去运针。” 满宝却一脸迷糊的盯着卢太医的眼睛问,“卢太医,熬夜很损肾元肝脏的。” 卢太医:“……我刚在值守。” 说得好像他很喜欢熬夜似的,他已经快一天一夜没怎么合眼了。 满宝这才清醒过来,但还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从榻上爬起来,一边穿鞋一边忍不住嘀咕,“我年纪还小呢,这样可怎么长高?” 卢太医看着不论是年龄,还是个头都比自己女儿小的周满,心塞的没说话。 到底年纪小,还不是很注意形象,满宝头发散乱,便干脆绾了一下便跟着卢太医去了正殿。 这在宫里是很失仪的,但没人这会儿和满宝计较这个就是了。 而且她受宠,便是计较,谁又会去罚她呢? 满宝给自己灌了一口水,这才上前去看皇帝。 皇帝是饿醒的,而且可能睡够了,所以自然而然的就醒了。 他此时正在吃粥,煮得很软烂的白粥,满宝看着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因为吞咽困难,只能吃白粥的皇帝正觉得没滋没味,抬头看周满时见她咽口水,忍不住心塞了一下,扭头问古忠,“你们少了她吃的?” 皇帝此时说话慢悠悠的,但好歹是能说话了。 古忠看了周满一眼,连忙躬身道:“奴这就吩咐御膳房给太医们送些宵夜来。” 皇帝没反对,他又吃了两口,实在是吃不下去了便放下。 他这会儿还是低烧,不过却没那么难受了,他出了一身的汗,温度便降了下去,现在咽喉也没那么疼痛了。 虽然咽口水的时候还是会疼,但也不至于像中午和下午那样连吞都快要吞不下去了。 可是吃东西依旧很疼。 皇帝放下碗,伸出手去给满宝摸脉。 满宝看了一旁萧院正一眼后摸脉,不一会儿又看了一下皇帝的喉咙,便道:“继续贴药贴吧。” 药贴已经起作用了,皇帝咽喉里的脓和肿胀消了不少。 满宝和萧院正重新给他贴上药贴,等药性开始散发出来时满宝便给他扎针行药。 皇帝这次不想睡了,主要是他先前睡了不少了,所以他就看着周满捏着那又细又长的针往他的脖子、脑袋里扎,别说,他还是有点儿害怕的。 但奇怪的是,扎进去时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感觉。 可过不多久,脖子就感觉慢慢渗进一股凉意,再吞咽口水时都感觉稍许顺畅了点儿。 大家一起守着皇帝扎针,等扎完了针,大家和皇帝大眼瞪小眼。 在场的,除了皇帝以外,其他人都困得不行,太子坐在床边都快要抱着床柱睡着了。 皇帝倒是很想找人聊聊天,哪怕聊聊朝政也是可以的,但张了张嘴,发现喉咙还是很不舒服,于是也闭上了嘴巴。 魏知这会儿也困得不行,见皇帝似乎在好转,这会儿也没什么太危机的情况发生,于是起身道:“陛下休息吧,臣等在外守候。” 赵国公也困,于是跟着行了一礼后出去外殿继续坐在椅子上睡觉。 皇帝忧伤的叹了一口气,看向太子,对眼睛都快要睁不开的太子道:“让太子去榻上睡吧。” 古忠连忙服侍太子去睡觉,皇帝就抬头看向周满,正见满宝悄悄背过身去打了一个哈欠。 皇帝:…… 他挥了挥手,让太医们也下去了。 但太医们是不可能真的全走的,这个时间轮到刘太医和方太医值守,满宝跟在萧院正和卢太医的屁股后面回了偏殿。 萧院正和卢太医都去找地方休息了,满宝一看,自己先前躺着的木榻还在,于是走过去,继续躺下睡觉。 皇帝自己无聊的在正殿里走了一圈,最后见宫人和内侍们也都一脸的困倦,便也不折腾了。 挥了挥手便捂着脖子上的药贴躺回了床上,他以为自己会睡不着的,结果不一会儿就睡着了。 再一醒来,天就亮了。 皇帝睁开了眼睛,下意识的先咽了一口口水,好一会儿后才反应过来,似乎不是非常的疼了。 皇帝眼睛微亮,立即从床上爬起来,叫道:“古忠,去把萧院正和周满找来。” 躲在角落里打盹的刘太医和方太医立即惊醒,一抹脸便越过上前的古忠给皇帝检查。 一番检查下来后俩人发现,皇帝喉咙里的脓消了不少,现在还有黄的,且红肿,可与先前的相比好太多了。 所以这药贴还真有用。 刘太医和方太医对视一眼,然后给皇帝换了一方汤剂,这方汤剂要温和许多,昨日为了消除炎症和降温,他们开的药还是重了些的。 换了汤药后,方太医去熬药,刘太医则去找萧院正和卢太医,将皇帝的情况说了,道:“这药贴比我们想的要好用许多。”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第1544章 我哭 刘太医意味深长的看了眼屏风那面,那里周满还在睡觉呢,“所以,我觉得周太医提的条件是我们太医院占了大便宜了。” 暗示道:“趁着便宜还在,不如就应了下来吧。” 卢太医则瞥了一眼刘太医道:“刘太医,这可不是两个药学的名额那么简单,以周满的能力,且背后靠着济世堂,她还能教不出两个弟子来?” “显然,她是想让她两个弟子以药学为板跳到医学这边来的,”卢太医道:“而医学里的针灸无人能出她右,我想她这两个弟子也不用我们教,那就是奔着体疗来的呢,太医院已有了一位郑太医,难道还要再多两个郑太医吗?” 卢太医看向刘太医,意味深长的道:“刘太医,虽说刘医女也是周太医的徒弟,到底不及她师兄和师弟,你看,周太医就没说将名额给刘医女,所以说,这女子到底比男子差了一层,而且,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您这孙女年纪也不小了吧?” 刘太医蹙着眉头不说话。 萧院正轻咳一声,有些不自在的看了卢太医一眼。 卢太医好奇的看向萧院正,微微拱手道:“院正有何指教?” 萧院正的目光就瞟向他身后,微微使了一个眼色。 卢太医身体一僵,回头看去,就见满宝睡眼惺忪的站在屏风边,一脸懵的看着他们。 卢太医:…… 刚才那番话到底不算好话,算得上是恶意的揣测,这会儿被当事人看见了,便是卢太医人老脸皮厚,此时也不由有些尴尬。 但他到底人老脸皮厚,脸上的尴尬很快就收了起来,板着脸,一脸义正言辞的和周满点点头,然后继续回头和刘太医道:“刘太医,你该知道我说的是实情,所以有些提议还请再斟酌斟酌。” 人小脸嫩的满宝本来已经打算非礼勿听,就当做什么都没发生的和他打招呼了,他这话一出,满宝就决定讨厌他,于是也板着脸,不顾礼仪的道:“卢太医慎言,谁说女子就比男子差一层?” 她道:“我现在是还比不上你,但我年纪小,假以时日,我必超过你的。” 然后扭头一脸严肃的对刘太医道:“刘太医,我不把名额给刘三娘不是因为她是女子,而是因为她是用不着。“ 她道:“虽说她现在拜我为师了,却不仅仅是我的徒弟而已,她身上还带着皇后娘娘的命令呢。” 满宝道:“和我学针灸是娘娘的意思,所以将来太医署一开,她肯定是针灸科的第一入学之人,根本用不着我给她找名额。” 刘太医一愣,萧院正和卢太医也都愣住了,他们早忘记此事了。 他们忘记了,满宝却没忘,她可是老早就计划好了,每一个徒弟都安排好了。 哼,等她把郑辜郑芍和刘医女都送到太医署里学习,不信不能把萧院正他们身上的本事都学过来。 还有三丫呢,有她三个师兄师姐带着,她肯定也能考进太医院。 刘太医半响才回过神来,然后看看卢太医,又看看周满,慢悠悠的道:“周太医不提,我都快忘了,哎,到底是老了,许多事儿都记不住了。” 然后笑眯眯的和卢太医道:“卢太医你看,我们都误会周太医了。” 卢太医:……误会个屁,你敢说她把郑辜和郑芍送进药学不是为了进体疗科? 既然在这件事上都撕破脸了,卢太医直接问周满,“周太医把两个弟子难道不是为了送他们进体疗科?” 满宝理直气壮的道:“他们要是有这个本事从药学考到体疗科,难道我这个做师父的还要拦他们不成?” 卢太医便和萧院正道:“院正你看,她果然居心不良,郑辜和郑芍要是也都进了体疗科,那以后太医院岂不是要有三个郑太医了?” 满宝没好气的呛他道:“三个郑太医怎么了,就是叫错了,被叫错的也是他们,卢太医跟着尴尬什么?” 满宝紧抿着嘴,也扭头和萧院正道:“院正,太医署不像是太医院,它可大着呢,它不是谁家的太医院,也不是几家的太医院,而是全大晋,全国百姓的太医署,若是太医署将来也像卢太医这样狭隘的确会走得不长远。” 卢太医气得不轻,怒道:“你还走了后门呢,难道像你这样太医署就能走得长远了吗?” 因为吵架,满宝脸有些发红,这会儿更加压不住怒气,不仅脸,连眼眶都红了,还因为委屈带上了眼泪,“什么走后门,都说了,想走后门的拿出一门医术或是一张至关重要的方子来,我不介意你也走后门。” 喊到最后,满宝直接破音,声音里都是哭音。 满宝抽了抽,伸手一抹眼泪,哭着喊道:“卢太医你家不就有一张治天花的秘方吗?你把它拿出来,你要名额时我给你投一票,拿呀!” 卢太医惊呆了。 萧院正和刘太医也都惊呆了,殿外的宫女和内侍听见争执声跑进来,也呆呆的看着站在屏风边上哭的满宝。 太医院内部其实跟个小朝堂差不多,太医们惯常吵架争执,但……当面哭的一个也没有。 不对,别说当面哭,背面哭也没有啊。 争斗而已,这次吵不过,回去重整旗鼓再来,这次争不过,下次继续,男子汉大丈夫有什么好哭的? 哦,不对,周满不是男子汉大丈夫。 见满宝站在屏风边抽抽的抹眼泪哭,便是一直不太插手底下太医们的争执,只在关键时候做平息争吵的萧院正也不由不赞同的看了一眼卢太医,然后上前安慰满宝。 卢太医也有些尴尬的移开目光,觉得这殿里大家看他的目光都有些不对,他又气又恼,还有些不好意思,最后一跺脚,一甩袖子自己先出去了。 萧院正掏出帕子递给满宝擦眼泪,轻声哄道:“快别哭了,这事是卢太医不好,你那药贴的药效我们已经看到了,别人我且不知道,但我这里是赞同给你两个名额的。” 满宝渐渐就止住了哭,一边擦眼泪,一边抬起头两眼湿漉漉的看着萧院正。 萧院正看见了便不由叹气,这还是个孩子啊,到底年纪小,这吵不过就哭……不对,她也没吵输呀,怎么就哭了? 卢太医才输了吧,该哭的不应该是他吗? ※※※※※※※※※※※※※※※※※※※※ 作家的话 卢太医:我恨! ☆. 第1545章 认同 萧院正这会儿总算品尝到了太医院里招了个小太医的难处,那就是,她会哭鼻子啊。 刘太医也缓过神来了,连忙让宫女去给满宝打水洗脸,顺便再整理一下头发。 等满宝梳洗好再出现时,除了眼角还有点儿泛红外,基本上看不出来才不久前哭过。 满宝毕竟才哭过,脸上还很有些不好意思。 不仅她不好意思,萧院正和刘太医也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起因是他们背后论事。 对于皇帝和皇后来说,宫里就没什么秘密,尤其满宝这一哭的动静还不小,因此用早饭的时候皇帝和皇后就都知道了。 过了一晚上,皇帝的情况已经好很多了,咽喉里的脓基本上消了,只是还红肿疼痛,所以他还是只能吃粥,不过粥里加了一些肉末,看上去还不错。 其实吃上去也不错。 津津有味的听古忠禀报了一下偏殿的争执,皇帝喝完了一碗粥,满意的放下碗,笑问:“周满呢?” 古忠见皇帝有兴致,立即笑道:“萧院正怕周太医脸上不好看,所以让人把早膳拿到偏殿给她” “在偏殿能吃着什么好东西?将她叫来,正好,这桌上还有不少好吃的东西呢。” 皇帝这话听着就很假,因为他有许多的东西不能吃,皇后为了不馋他,这桌子上除了一瓦罐肉粥外,就只有一篓馒头和一些小菜了。 周满自己吃还丰盛些呢。 不过古忠没把心里的想法表现出来,而是笑着应了一声是,然后转身去找周满。 满宝正坐在偏殿里等吃的呢,萧院正已经和刘太医他们趁着满宝梳洗的时候去给皇帝看过了,这会儿正好与她提一提,“药贴很管用,我们看过了,咽喉上的脓基本上消了,旧伤上的炎症也消了不少,刘太医先前已经开了稳健的方子,接下来的治疗也该换了。” 满宝坐在椅子上,腿一点一点的点头。 萧院正见她赞同便继续问道:“你看还行针吗?” 满宝道:“不用了,贴着就行了。” 满宝道:“既然陛下已经的病好转了,那我回崇文馆去了。” 当着人的面哭出来,实在是太丢脸了。 萧院正迟疑了一下后道:“你要不再去看一下陛下?” 话音才落,古忠便过来请满宝了。 满宝看了一眼萧院正后和古忠一起去正殿。 她一到,皇帝就盯着她的脸看,看得出她还有些闷闷不乐的,他便高兴了。 被皇后瞪了一眼,皇帝便指了一张椅子道:“来坐吧,来人,给周太医上一副碗筷。” 满宝谢过皇帝赐膳便坐下,古忠看了她一眼,便也给她盛了肉粥。 皇帝笑着问她,“朕怎么听人说你哭了?” 满宝才忘了一点儿这糗事皇帝就提起来,顿时生气,她知道,皇帝就是故意的,于是也提到:“陛下,萧院正说你的病好些了,体内的炎症消了不少,应该不会再发烧了。” 她道:“您以后可得少吃甜瓜,按医嘱吃药,本来您的病不该如此重的。” 皇帝一听,立即不高兴了,俩人互相看了一眼,然后齐齐在心里冷哼了一声,满宝低下头去吃粥,皇帝则低头去喝茶。 皇后在一旁看着忍不住摇头。 满宝胃口超好,吃完了一碗粥,还吃了两个馒头,别说现在只能看不能吃的皇帝了,连皇后都有些羡慕。 皇后忍不住笑道:“你这孩子可真能吃。” 满宝倒没有不好意思,解释道:“我正长身体呢,吃得多才能长高。” 皇帝上下打量了一下她后点头道:“是得多吃点儿。” 满宝:…… 皇后等她吃完了便笑道:“你再给陛下看一看吧。” 当然不可能是满宝一个人看了,萧院正和刘太医他们也一起来了,五人一起会诊过后确定皇帝的危险期已经过了,接下来只要贴药贴,再按时服药,过个三天左右就能完全断了根子了。 皇帝就道:“所以朕是的病是这药贴治好的了?” 萧院正想了想,觉得皇帝这么说也没错,皇帝之前的病症要命之处便在于体内炎症过重,下去的药并不能作用于咽喉之中,多被身体其他地方的炎症抢去了。 而汤剂不能够完全应付这些炎症,再加重药量皇帝的身体又受不住,而药贴的药性不仅有针对性,虽缓慢,却持久,何况还有周满的针法刺激药性,流通药性,药效一下就起了。 因此萧院正点了点头。 皇帝便道:“如此说来,这药贴很管用呀,若是能流传出去,必造福于民。” 萧院正愣了一下后道:“是,周太医此次有大功。” 皇帝点了点头。 他是真觉得这药贴好用,贴着除了把脖子上的皮子绷得紧一点儿外,凉丝丝的,不仅咽喉,就连脑子都清醒了许多,感觉不错。 皇帝点到即止,挥了挥手让萧院正几人退出去了。 等他们走了,皇后便道:“卢太医虽有才,心胸上到底差了一层。” 皇帝不在意的道:“医术好就行,又不让他做院正,心胸有最好,没有也没什么。” 古忠在一旁听了一耳朵,便知道卢太医这辈子就止步于太医了。 皇后也觉得卢太医当不起院正这个职位,点了点头,也不再提他,而是转而问道:“周满想让她两个弟子入太医院……” 皇帝就笑道:“她能从太医院那些人手里换来名额是她的本事,朕对太医们的事情也不懂,随他们去吧。” 皇后笑道:“你不担心太医院有三个姓郑的太医?” 皇帝笑着摇头,“他们只要有本事就行,便是全部姓郑也行。” 太医院不像朝堂,涉及的利益过多。 太医院院正只有正四品,主要职责就是给皇室和贵族们看病,很少涉及朝政,皇帝当然不在意了。 太医嘛,医术好,用得开心才是最要紧的,像周满那样的……算了,用的还是挺开心的。 这件事在帝后那里就算完了,但在满宝和卢太医看来,这事还没完呢。 卢太医依旧不同意用名额换药贴的医册和那一张方子。 满宝并不急,太医院里的太医不少呢,只要有大部分同意就行,卢太医也只是一个人而已。 不过,她伸手从卢太医手里把方子拽了过来,然后道:“既然您不答应,那您就别研究了,我们自己来研究。” 卢太医:…… ※※※※※※※※※※※※※※※※※※※※ 作家的话 送给你们的惊喜 明天见,撒浪嘿呦 ☆. 第1546章 吃瓜 萧院正见满宝一脸的坚持,只能轻咳一声道:“卢太医,要不您去正殿里看着陛下?” 皇帝的病好转了,魏知和赵国公一早便出宫回家休息去了,正殿那边也不用特意留太医。 此时让卢太医去,完全就是想支开他嘛。 卢太医甩袖,气呼呼的离开了。 满宝轻轻地哼哼两声,萧院正三人就低头看着她,这要是别的同僚如此,他们肯定也会忍不住生气的,可这会儿看着气鼓鼓的周满,他们竟然不气。 萧院正摇了摇头,在主位上坐下了,这才开口问:“周小大夫,你可能查到硝酸盐是什么?” “查到了,”满宝的意识沉进系统邮箱里扫了一眼莫老师的回复,道:“硝酸盐就是海水煮干留下的结晶,而芒硝则是再提取的硝酸盐,里面的杂质太多了,得再提纯。” 萧院正三人都呆住了,刘太医迟疑的道:“那这所谓的硝酸盐不就是海未吗,芒硝是盐硝?” 他不太确定的看向萧院正和方太医。 方太医:“……是朴硝吧?治肠痈肿痛的,院里的药房不就有吗?” 萧院正道:“照周太医如此说,这应该是别名,但朴硝是从盐湖里取的,可不是海里,周太医,不如查一查作用是否一样?” 满宝这会儿也回过神来了,她是知道朴硝的呀,一开始怎么就没想到呢? 她有些懊恼,便点了点头,决定一会儿再去问莫老师一趟,不过:“既然我们有朴硝,那不如先试一下?我一边查,这边一边试验嘛。” 因为她也不确定莫老师就知道,时间的更替让许多药名都改变了。 萧院正不知道时间的更替这一点儿,却知道一味药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大夫那里常有不同的叫法。 他也不知道周满能不能查出着芒硝和朴硝之间的共同点或区别来,考虑了一下后便点头,“也好,那我们先试一试。” 芒硝不一定有,但朴硝却是一定有的,这西瓜在外面难找,但在宫里却不太难,皇庄里就种有。 不过这东西毕竟是西来之物,可能还不太适应中原的气候,长得不仅没有西来的甜,也没有西来的大,似乎还没有西来的产量。 萧院正去找古忠要西瓜,其实太医院自有一条采购的渠道,不过他觉得这会儿找古忠最有用。 古忠一听说是给皇帝做药,立即便让人去取来,不过却很好奇,“这寒瓜和甜瓜一样都是寒凉之物,却没有甜瓜甜,怎么用它做药?” 古忠就没差明着说,陛下是吃甜瓜病的,这会儿竟要吃寒瓜来治病? 萧院正一听,生怕以后皇帝就要改吃西瓜了,连忙解释道:“陛下生病并不是因为吃甜瓜……” 他顿了顿后道:“似乎也可以说是因为吃甜瓜。” 古忠:…… 萧院正就忍不住拍了自己的额头道:“哎呀,这可怎么说呢,陛下吃的甜瓜冰过,加上先前殿内放太多冰盆,大中午的又往外走了一段儿,正是体内冒热气时又进入殿内,这一热一寒便堵在了体表,等陛下吃了冰过的甜瓜,体内的寒气更重,且因为殿内放着冰盆,内里又有热气,所以看不太出来。” 萧院正也是很惋惜的,道:“陛下当时要是吃了周太医开的药,估计什么事儿也没有了。” 偏他不听,晚上再因为热踢了被子,而深夜时分又寒凉,这一热一冷交替就烧了。 但这都不重要,因为不是十分严重,萧院正他们都能治,要是天气稳定的话。 偏这两日天气很不稳定,前天晚上更是闷热不已,皇帝的病情一下就严重了。 所以皇帝生病,他自己的原因占一半,天气的原因占一半。 古忠听得似懂非懂,但却明白了一个道理,皇帝生病跟甜瓜没多大关系,只要那甜瓜不冰过就行。 所以正常的甜瓜还是可以吃的…… 古忠很大方,直接让人给他们带来了一箩筐的西瓜,不过太医院的朴硝却没那么多,毕竟这是药,谁也不会当饭吃,于是方太医让人出去药铺里买了。 三人蹲在瓜前,看了看药方,再看一眼箩筐里的瓜,问道:“所以这瓜肉得挖出来?” 满宝撸了袖子道:“我来!” 萧院正便道:“这一箩筐呢,就算只吃一半你也吃不来这么多吧?” 满宝就为自己的小伙伴们谋福利,“不如去崇文馆?让白善他们帮忙。” 萧院正直接否决了,“折腾,还是在这儿就行了,找几个宫女和内侍来帮忙。” 这药毕竟涉及陛下,还是少与东宫扯上关系。 满宝略有些失望,不过很快就恢复过来,她挑出一个最大的瓜,比划了一下后就拿刀在它的顶上开了一个口子。 瓜肉已经红了,满宝找了勺子来挖了就吃。 被叫来帮忙的众宫女和内侍:…… 所以他们的活儿就是吃瓜? 萧院正仔细的研究了一下药方对他们道:“不能吃太多,只能吃三分之一左右。” 满宝一边吃一边道:“明明可以吃一半。” 萧院正:“……这是为了预防万一,瓜肉要是少了,我一时半会儿去哪儿再找西瓜来?” 满宝一想也是,歪着脑袋思考了一下后问道:“萧院正,我下午可以回崇文馆了吗?” 萧院正想了一下皇帝的病情,点头。 满宝就和宫女要来一个大瓷碗,吃到好吃的瓜就挖出一大块一大块的往碗里放。 萧院正看见,看了一眼她眼前挖得特别好的瓜肉,再看一眼放在众人面前的大盆里的瓜肉,忍不住问,“你这是要干什么?” 满宝道:“我要带一些回崇文馆。” 她挖出来后还交给一个她比较熟的宫女,拜托她把碗放到冰盆里冰着。 萧院正看着摇了摇头,反正瓜肉够多,他也不禁。 偏殿这里挖瓜肉挖得不亦乐乎,宫女和内侍们一开始还不太敢吃,但发现似乎真的能吃以后,他们也就吃了起来。 但没有放开吃,因此挖出来放在盆里的瓜肉还挺多的。 ※※※※※※※※※※※※※※※※※※※※ 作家的话 刚看到书友们的留言,你们手里竟然还有月票,这都六号了,明儿就是双倍月票的最后一天了…… 满宝:“看我呀,看我呀!” ☆.第1547章 西瓜霜一 等把竹筐里的十五个西瓜全挖了,四位太医就不让宫女和内侍插手了,自己亲自来填瓜壳,一层瓜肉,一层朴硝的往里填,一边填一边怀疑,“这就能做出药来了?” 连刘太医都忍不住笑道:“这药可真够稀奇古怪的。” 满宝道:“这世上的许多药不都稀奇古怪的吗?” 萧院正却笑道:“这算是稀奇古怪里更稀奇古怪的一种,不过这也不算特别稀奇,你现在还小呢,等你再长大一些就知道了,这世上稀奇古怪的药,药方子还多着呢。” 满宝点点头。 等把十五个瓜都填上,萧院正他们就用细细的木签子将壳子扎上,这才小心翼翼的放进竹筐里道:“送回太医院去吧,注意看着,此事就有劳刘太医和方太医看顾了。” 刘太医和方太医应下,一起和人把这西瓜送回太医院去了。 满宝也从冰盆里把自己的大瓷碗取了出来,用布包了要回崇文馆去。 萧院正看着抽了抽嘴角,不过什么都没说。 周满一个晚上没回崇文馆,连太子都不在东宫里,白善嘴上不说,心里是很担心的。 因为心里担忧,心情就有些不好,同班里有同窗闹他,他就没忍住发火儿。 所以等满宝抱着一个大瓷碗屁颠屁颠的从大明宫回来时,白善正沉着脸和谁都不说话。 刘焕看着在一旁心惊胆战的,但白二郎和殷或却适应良好,直接无视他自己玩自己的,自己看自己的书。 白善则自己在一旁生闷气。 刘焕左看看,右看看,不敢打扰正捧着书看的殷或,就去戳白二郎,小声问道:“我们真的不管吗?” 白二郎顺着他的目光去看了一眼白善便不在意的道:“不用管,他自己会好的。” 殷或也从书里抬起头来,笑道:“你让他自己呆一会儿就好。” 刘焕觉得他们也太想得开了,但他也没什么好的办法,正纠结时,看到周满抱着东西笑眯眯的小跑着进院了。 他眼睛顿时一亮,刚起身,白善已经迎了上去,他左右看了看,见白二郎和殷或都没动弹,他迟疑了一下,便也跟着坐了回去,不过耳朵却忍不住支棱起来。 和他一样竖起耳朵听的人还不少,甚至旁边屋里本安坐的人都忍不住从窗口那里探出身子来。 皇帝生病了,还是重病,宫外头或许还只有朝臣知道,但宫里的人却是大半都知道了。 尤其在这崇文馆里住着的,不是太子的心腹,就是朝中权贵之子,谁也不是傻白甜。 大家不敢明着议论,私底下却都悄悄觉得皇帝这次是凶多吉少,听说连赵国公魏大人等都亲去大明宫那里守着了。 也只有在皇帝生死之际,朝中的大臣才会去守着榻前,当然不是只为皇帝了,更多的是为了国家。 皇帝要是真的那什么了,该谁继位,该是什么章程,都得这些大臣亲自来处理的。 此时看到去给皇帝治病的周满颠颠的跑回来了,消息不太灵通的崇文馆众人自然忍不住关注起她来。 白善当然也知道这一点儿,本来还想拉着满宝避到另外的地方说悄悄话,但见她脸上笑眯眯,浑身散发着喜悦和激动,他拉着她胳膊的手便一顿,直接站在院子里问她,“你怎么回来了?” 满宝道:“陛下病稳住我就回来了。” 她将怀里抱着的布包往白善怀里一塞,道:“我给你们带回来一大碗西瓜。” 白善觉得怀里的布包似乎有些泛凉,问道:“冰过的?” 满宝点头。 这话一出,白二郎和刘焕立即蹦上来凑热闹,殷或都放下了书。 四人在廊下打开布包,就见里头包着的哪儿是个瓷碗,完全是个瓷缸嘛。 揭开盖子,里面是一大块一大块红色的瓜肉,一丝丝凉气从内散发出来。 殷或都忍不住问,“你这是挖了几个瓜?” 满宝道:“我才挖了两个,不过这里面一共有五个瓜的瓜肉,凡是我觉得好吃的我都往里挖了两三块,你们尝尝好不好吃。” 说完了见殷或盯着看,她便迟疑了一下后问:“你也想吃吗?” 殷或微微移开目光,却又忍不住移回来,问道:“我能吃吗?” 满宝道:“吃一小块儿吧,不过得放着去了凉气再吃。” 白善看看手里的瓜,再看看殷或,忍不住笑问“要不要再放到太阳底下晒一晒,晒热了吃?” 满宝就低头思考起来这个可行性,“那样或许可以再多吃一小口?” 众人:…… 连殷或都没忍不住移开目光。 不过,最后四人还是挑了一块西瓜放在碟子里晒到了太阳底下,殷或等着碟子里的西瓜晒热的功夫,白善和白二郎刘焕三人已经一人一个勺子的吃了起来。 正暗暗留意这边情况的众人:…… 怎么不继续问了,陛下那么大的人,哦,不,是那么重要的人,你们竟然就说一句话? 这对比下也太不看重了吧? 封宗平都忍不住拉着易子阳出来了。 白善嘴角微挑,很大方的请他一起吃瓜。 封宗平接受了,吃了一块儿后问满宝,“你怎么不吃?” 满宝摸着肚子道:“我吃太多了,再吃,要坏肚子了。” 虽然她很想再吃来着。 封宗平忍不住好奇的问,“你不是去大明宫给陛下看病吗,怎么吃上寒瓜了?” 满宝道:“我们要用西瓜做药,所以古大人让人送了很多瓜来,不吃也太浪费了。” 众人很难想象这得是多少的瓜呀? 封宗平看了一眼白善,见他就是没有开口的意思,便只能顶着身后的众多殷殷目光问道:“陛下的病如何了?” 满宝谨慎的道:“好了许多,再过两天应该就可以上朝了。” 离开大明宫前,萧院正已经教过她,陛下的病情不能往外泄露太多,满宝虽然已经有了应付打探太子病情的经验在,皇帝似乎比太子更重要,所以她也就更谨慎些。 见她说了一句话又不说了,众人心里就跟猫爪子似的难以忍耐,但封宗平也是点到即止,没有再问下去。 众人心中惋惜,连封宗平都不问了,其他人和周满又不熟,更不好贸然开口打探这样私密的事儿了。 ※※※※※※※※※※※※※※※※※※※※ 作家的话 雅女湖真的很漂亮呀,我决定多留两天,哈哈哈哈 下一次更新在下午六点左右 ☆.第1548章 太后认同 等白善送满宝回去时,他才在路上问,“皇帝怎么了?” “寒热交替,扁桃体……咽喉发炎了。” 白善都不带停顿的,直接问,“咽喉发炎都能病重?” 满宝道:“你可别小看咽喉发炎,严重的咽喉发炎会引发中耳炎,肺炎,高热不断,烧都可以把人烧死。” 普通人经常觉得咽喉疼痛不算大事,但做大夫的都知道,许多的病都是从这一小症状开始的。 民间因为高热而死的大人孩子都不少,尤其是孩子,为什么都说养孩子要到八岁上才站住? 就是因为幼儿常发烧,每一次发烧都有可能会死人。 所以大夫从来不敢小看任何一种炎症,尤其是咽喉发炎。 因为只有白善,满宝便将皇帝的病情详细的和他说了一下,道:“再过两天,陛下的病应该就可以断根了。” 就算不断,两天后也能上朝了。 但皇帝比满宝想的更早一天上朝去,倒不是他真的有多勤奋,而是为了安定人心。 所以在又贴了一天药贴,觉得咽喉已经没有明显的不舒服后他就上朝去了。 当然了,不敢再讳疾忌医的皇帝还是贴上了药贴,于是满朝文武都看到了皇帝脖子上贴着的药贴,默默的移开了目光。 皇帝上完了朝,把太子提溜着到书房里给他做苦力处理折子,然后他就甩着袖子回了寝宫,不太高兴的和皇后道:“这药贴什么都好,就是不好看,今儿不知多少人盯着朕的脖子瞧。” 皇后笑道:“陛下再忍两天就好了,萧院正不是说了,再贴两天就可以去了,不然吃的药多了也不好。” 皇帝便道:“那药汁虽难喝,但喝完了就完了,谁也看不出来,这药贴……” 皇后直接打破他的幻想,“要不陛下往脖子上围个毛子?” 那算了,因为他生病,这会儿殿里只能放一个冰盆,他再往脖子上围毛子,这是要热死? 皇帝不说话了,皇后便道:“母后那里还担心呢,陛下既然觉着好受多了,那我们去看看母后?” 皇帝想了想,点头,“前两天明达他们也吓坏了吧?干脆叫上他们一起去母后那里用一顿饭吧。” 皇后看了皇帝一眼,微微点头。 于是中午吃午食的时候,太子不仅在太后殿中看到了明达和长豫、五皇子几个,还见到了关禁闭的老三。 太子瞥了一眼老三便移开了目光,几个弟弟妹妹则上前和太子行礼。 太子和他们回了礼,便去见太后。 太后正拉着皇帝的手教训他,“这一次以后可不能再讳疾忌医了,太医既然开了药,怎能不吃药?你孙子都能满地跑了,却还做这样的小儿之事,让他们以后怎么学好?” 皇帝低着头听了,看到太子过来便对他道:“大郎,来和你皇祖母说说话。” 太子上前,太后便问他,“你媳妇呢?” 太子道:“外面太阳大,她有些苦夏,殿里又不能放太多冰,孙儿就没让她过来。” 太后点了点头,叹道:“今年天气是比较热,这还是在大明宫,要是在东宫只怕要更热。” 她道:“她这会儿肚子也大了,能不出来就不出来吧,你近来多体谅体谅她,别惹她生气,让她生个健康活泼的皇孙。” 太子应下。 太后见他们都乖巧,这才慢慢高兴起来,看了一圈儿人,见皇帝脸上已经没有前两天的病气,虽然脖子上还贴着药贴,却没再发烧,眼也不红了; 而素来身体不好的皇后和明达看着也康健了许多,更别说太子了,精神气都跟以前不一样了,第一个孩子再过四个月也要出生了。 虽然不确定这一胎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但只要有了第一个孩子,之后肯定还会有的。 太后的心慢慢平静下来,都不得不感叹,“周满年纪虽小,为人又冲动,但医术的确是好。” 皇帝和太子忍不住一起点了点头。 皇后和明达看了他们一眼,觉得奇怪,周满哪儿为人冲动了? 然后太后表达了对萧院正等太医院里其他太医的不满,“周满年纪比他们还小些,尚且知道努力钻研医术,听说每日在崇文馆里看医书要看到闭楼,我就没见过萧院正他们如此用功过。” 这一次连皇帝都得周满来救,太后……太后心情很复杂。 皇帝是听过周满和萧院正几人商量药方的,因此知道内情,他笑道:“母后,周满还小呢,她这次进献的药贴方子是不错,但汤剂这些药却是萧院正他们开的,她需要学的东西还多着呢,萧院正他们看过的医书多,要做的事儿也多,并不用时时到书楼里去。” 太后却很固执,而且年龄越大的人就越固执,她固执的道:“那这一次萧院正他们怎么就没想出用药贴?而且行针也是周满来。” 太后可没看到萧院正他们开药方,而且,之前皇帝也吃了汤剂的,汤剂的效果显然不是很好,因此太后固执的认为皇帝的病就是周满治好的。 此时太后对周满的感情比较复杂,复杂到不太乐意搭理不爱惜自己身体的皇帝,于是就略过他拉着太子说起话来。 皇帝:…… 明达乖巧的坐在一旁,趁此机会悄悄告状,“皇祖母,周满昨天还哭了呢。” 太后只对周满的医术感兴趣,对她这个人不感兴趣,因此没应声。 长豫却不知道这件事,在一旁好奇的问,“她怎么哭了?” 明达就将她和卢太医的争执说了,道:“听说她拿出来的医册和方子都极好,父皇现在用的药贴只是其中的一个而已。” 太后就若有所思起来,问道:“周满的两个徒弟出自济世堂郑家?” 明达点头,应了一声“是”,轻声道:“我听她说,一个是济世堂以前给她的药童,一个是济世堂掌柜的儿子。” 太后就道:“济世堂倒是会做生意。” 这句话大家琢磨不出是赞许,还是嘲讽,于是都没说话。 太后却在思考了一下后道:“郑太医看病还是很不错的,这太医院是皇帝的太医院,又不是他一家之言,还管进来的人姓什么?” ☆.第1549章 出嫁(给书友“lingyan”的打赏加更) 她扭头对皇帝道:“你看着合适,只要有本事就收进来吧,不然有本事的落在了外面,岂不是明珠遗落?” 皇帝乖巧的应了一声“是”。 太后就满意起来了,虽然这俩人是周满的徒弟,但也是郑家的人,等他们把她的本事都学了,哼…… 师生又怎么样,历朝历代的师生因为政见与利益不同决裂的还少吗? 连太后这个“仇家”都赞同给周满两个太医署的名额,那这件事就算这么定下了。 正待嫁的云凤郡主听说这件事时,这件事已经板上钉钉了,她颇有些气闷,将刚试好的嫁衣丢到一边。 益州王妃将嫁衣交给宫女收好,坐到她身边道:“没两天你就要出嫁了,这时候生什么气?” “皇祖母怎么也和周满越发亲近起来了?” 益州王妃早没了去年的心气,时间真是个奇怪的东西,以前对周满和白善恨得牙痒痒,可现在便是在宫中远远的碰见,她心里也没多少波澜了。 日子总要过下去,她现在就希望剩下的这一双儿女能够平安无事。 所以她不希望女儿太过关注周满,她就要出嫁了,将来她和儿子也是要去棣州的,而周满和白善有可能会一直留在京城,甚至呆在皇帝和太子的左近。 哪怕他们一家和皇帝有血缘关系,真论起亲近来,他们恐怕还比不上周满和白善这两个陌生人,所以何必呢? 何必再去刻意的招惹他们? 时间越久,益州王妃想的越多,她和一双儿女恨周满和白善有杀夫杀子之仇,他们心里不定还恨他们有杀父杀母之仇呢。 所以她劝女儿,“你就安心备嫁,其他的事休管。” 云凤郡主便是想管也管不着,因为帝后一家都住在大明宫那边呢,而他们一家虽然依附太后,这一次却没有跟着去大明宫。 大明宫那边凉快,但宫室却少,皇帝带太后去是尽孝心,带他们做什么? 太后显然也知道这一点儿,所以没有带益州王妃母子三个,而且云凤要备嫁,在太极宫这边其实更方便些。 虽然云凤郡主出嫁没有办得很隆重,但太后还是亲自从大明宫里回来给她送嫁。 云凤郡主就在艳阳高照的一天清晨从皇宫里出嫁了,皇帝作为伯父也跟着出了一下面,然后就让五皇子跟着新庆郡王一起去送嫁。 这事跟满宝他们没关系,别说满宝了,东宫里除了太子和太子妃,没人讨到喜酒喝,主要是皇帝的病刚好,云凤郡主又是益州王的闺女,不论是朝堂还是皇宫都不想大办。 满宝更是听过一耳朵就算,和她有仇的是益州王,又不是云凤郡主,她虽然不喜欢对方,却也没有很把对方放在心上。 她现在就想休沐回家去,因为殷或邀请了他们去吃他姐姐出嫁的喜酒,正好就在休沐日。 满宝还是第一次看京城的人成亲呢,特别感兴趣。 白善和白二郎也感兴趣,和殷或问起他们吃酒一般都会有的菜色。 殷或:……他怎么会知道? 反正他都有许多东西不能吃,他怎么会去关心这种事呢? 不过这一次他只能去关心了,所以回到家便问起祖母,“四姐出嫁,家里准备好菜单了吗?” 殷老夫人惊讶起他会问起这个,笑道:“菜单早在一个月前就确定了,怎么,你要看吗?” 殷或板着脸道:“我看一看吧。” 不仅殷老夫人,就是殷四娘都很高兴,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毕竟殷或是很少关心这种后宅的事的。 殷或将菜单拿过来看,默默记下几道白善和周满几人有可能会喜欢的菜色以后,让长寿去给他们传信,让他们只管放心的来。 殷大人又嫁了一个闺女,虽然依旧是庶女,但京城里的官员、世家和权贵们都很给面子,不论今天休沐的,还是得加班的,都抽空亲自来了一趟。 所以白善他们的马车刚从自家那条大街转过来时便被堵住了,路上有京兆府的士兵在指挥马车。 白善和周满掀开帘子看了一眼,估计还有好一会儿才能进去到,便有些后悔,“早知道我们走路过来就行了,反正也不是特别远。” 白二郎道:“抱着礼物走在街上多难看呀,我才不要丢这个脸呢。” 白善就道:“你可真够笨的,我们可以走着,让大吉赶着马车带礼物就行了。” 满宝道:“那我们现在也可以下车呀。” 白善想了一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主要是这会儿太阳大了,呆在车里,那太阳照着马车热乎乎的,他们坐在其中就跟烤火炉似的。 于是三人就跳下马车,拿手挡了挡太阳后便朝前走去。 人走起来比马车可快多了。 大吉就这么看着他们一路朝着殷府大门去,不一会儿就消失了。 三人自己走到了殷府大门口,正跟在岳父身后招待客人的三个女婿竟然见有人走着来,颇为新奇的看了他们一眼。 殷礼见是他们,便笑道:“或儿在院里呢,我让人领着你们去。” 点了一个小厮让他把人带到后院去。 殷或的身体不太好,不仅殷老夫人,就是殷礼也不敢让他久站,所以早上在大门口接了几个比较亲近的客人,太阳一大,天气一热,殷礼就让他回院子里休息去了。 殷家的三个女婿跟周满白善和白诚的恩怨不可谓不早,但正式的见面,这似乎是第一次。 尤其是殷家的大女婿,那更是直接出手对付过他们的。 他本意是给小舅子出气,结果人家自己成了好朋友,连他媳妇都对人家以礼相待起来,这会儿大女婿就比较尴尬了。 好在他岳父没留意他,满宝三个更没留意他了,和众人团团见礼,甭管认识的不认识的都行过礼,然后就跟着小厮往院内去了。 殷或正坐在自己的屋里发呆呢,看见他们来便露出笑容,“你们来了?” 白善点头,问道:“你在干嘛呢?” 殷或摇头道:“没什么做的,就发呆。” 他顿了顿后道:“昨晚上父亲请老谭太医来给我看过病,与我谈过了,他知道我不想说亲,已经决议留了六姐在家招赘。”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1550章 情敌 满宝惊讶,问道:“你六姐也答应了?” 殷或点头,“我父亲说,或从军中,或从一些小世家里选个还看得过去的庶子,我父亲也还年轻,应该可以看顾到孙子长大的。” 三人便道:“恭喜你了。” 殷或嘴角翘了翘,也觉得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于是道:“一会儿我们喝一点儿酒?上次满宝好像说过我能喝点儿桂花酒。” 白善和白二郎一起看向满宝。 满宝点头,“一点点酒还是可以喝的。” 殷或很高兴,但殷老夫人却不怎么高兴,但这是儿子和孙子共同的决定,她也不好说什么。 等刘焕一到,殷或就拉着四个小伙伴独自坐了一桌,封宗平几个同崇文馆的同学和他们坐在了一起,莫名其妙的看着他们五个人举杯庆祝。 封宗平问殷或,“你四姐出嫁你这么高兴啊?” 殷或问,“你姐姐出嫁的时候你不高兴吗?” 封宗平直接摇头,“不高兴。” 他道:“嫁出去我就很少能看到她了,她还得伺候别人家的父母儿子,有什么可高兴的?” 殷或一愣,不太能理解这一点儿,在他的记忆里,他的姐姐们似乎总是在忧心出嫁的事儿。 出嫁前担心嫁不到好人家,出嫁后担心以后被欺负娘家没有兄弟撑腰…… 所以他也总是跟着忧心他姐姐们能否嫁一个好婆家,从没想过她们出嫁后他会不开心。 因为他是真的开心呀。 真稀奇,这样的喜事竟然还会有人不开心。 见殷或一脸迷茫,封宗平道:“你爹几个女婿都选得好,不仅你姐夫们对你父亲唯命是从,就是你姐姐们的公婆也对她们很好,自然不用担心这个了。” 可以说,殷礼挑的几个女婿,出了家底薄些,不能和殷家公平的互惠互利外就没什么毛病了。 而满京城的世家权贵,谁家不是往家世好的上面说亲? 哪怕不提高嫁或高娶,至少也要势均力敌,可以互惠互利。 结亲,从来不是男婚女嫁这么简单而已,而是结两姓之好。 就算是魏知,他三个儿子的媳妇也都是出自名门,他自己的妻子都是出自名门。 哪怕他自己是寒门出身。 封宗平心底也不知道是羡慕殷家,还是同情,反正心情很复杂。 殷或很快回神,笑问,“你的亲事定下了?” 封宗平就叹气道:“没有。” 白善好奇,“你年纪也不小了吧,怎么还不定亲?” 封宗平:“……不是我年纪大,而是你定亲太早了。” 白善:“胡说,你看唐学兄和杨学兄,他们像你这么大时应该也定亲了吧?” 封宗平就心塞得不想说话了。 满宝和白二郎也好奇的看着他。 殷或的小道消息灵通点儿,不,应该说是他姐姐们的小道消息很灵通,他压低了声音问,“你家是不是想给你说公主?” 封宗平眉眼剧跳,看向殷或,“殷或,你是男子,别总跟你姐姐们混。” 易子阳忍不住笑。 殷或瞥了他一眼道:“你笑什么,你家一直搁置你的婚事,不也是想给你尚公主?” 易子阳就不笑了。 除了殷或之外,满宝三个瞬间升腾起熊熊的八卦之火,目光炯炯的盯着俩人问,“所以你们现在是情敌了?” 封宗平和易子阳:……神的情敌呀,他们连公主都没见过几次面。 满宝歪着脑袋疑惑起来,“你们是想说哪位公主?总不可能是明达公主吧,她比我还小一岁呢,那就是长豫公主了……” 封宗平和易子阳一起端起茶杯来喝茶。 满宝想了一下长豫公主的性格,再左右打量了一下俩人后摇头,“你们不行。” 封宗平知道满宝和长豫公主是好朋友,于是问道:“那你觉得长豫公主和喜欢什么样的?” “长豫公主喜欢那样的。”满宝指着不远处正走进来的杨和书道。 众人扭头看去后收回目光,封宗平道:“真是巧,京中几乎所有的女眷都喜欢这样的。” 白善几人哈哈大笑起来。 正进门的杨和书和唐鹤听见他们的笑声,扭头看过来,看见他们便停顿了一下脚步,和他们几个点点头打过招呼后便和人继续往里去。 大人有大人的圈子,封宗平他们坐的位置还处于孩子坐的位置,都是跟着家里大人来的,还不能独立的成为一个人。 封宗平几个看着他们俩人离开,纷纷感叹,“也不知道我们何时才能成为他们这样的人。” 白善雄心勃勃,“我再长大几岁就可以了。” 封宗平便扭头看了眼他,再看一下自己,默默的没说话。 唐鹤则是好奇的问,“周满怎么跟他们坐在一块儿,不去后宅?” 杨和书笑道:“她现在也是个大人了,安排在前面也没什么不好的。” 本朝男女大防不严,周满现在还是五品编撰,坐在前面还有殷或亲自作陪,比坐在后宅里做客可能还要自在些。 唐鹤想了想后笑道:“也是,殷大人一直考虑周到,周满和他三个女儿都起过冲突,

相关推荐: 我喜欢你很久了_御书屋   财色兼收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旧日时代   随身带着原始世界   结婚对象带孩子跑了   怎么会有人用恋爱来报复   龙王传说:诸神黄昏   Vocaloid南北组同人   男神今天鬼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