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248章

第248章

恭王殿下还是得继续瘦身,只是现在运动已经不适宜,只能少吃多餐,以节食来减肥了,不然身体太重,对骨头的压迫很大,便是接好的骨头将来也有可能再弯曲。” 萧院正没想到这个,因为他觉得等恭王的骨头再次因为受力的原因弯曲时,怕是已是十几年以后了。 不过他依旧表示了赞同,认为恭王不宜再胖下去。 皇帝便沉思着点头,目光在几人身上来回滑过,最后还是指定了萧院正和周满来负责恭王的伤。 没办法,他一路看下来,似乎接骨一法最擅长的还是俩人。 萧院正和满宝全都在心里悄悄松了一口气,还是交给他们两个,说明皇帝没有怀疑周满和此事有关,同时也愿意给萧院正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那接下来的三个月他们就要小心了,至少绝对不能再出现骨头长歪了的情况。 恭王对此一无所知,他现在就跟被腌过的死鱼一样躺在榻上,宫女和内侍小心翼翼的给他擦汗换衣裳,要不是他胸膛偶尔还起伏一下,几乎看不出人还活着。 太子站在一旁看着,忍不住在心中嗤笑一声,直接转身便出去,正巧听到皇帝让萧院正和周满负责恭王,便上前道:“父皇,周满还得给母后和明达看诊呢,儿臣看不如还是交给郑太医好了。” 皇帝看了一眼太子道:“皇后和明达也同样是她管着,反正都顺路,过来看诊的时候顺着一路就是。” 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 萧院正垂着眼眸站在一旁听着,领着众人回太医院用饭时,便找了个机会和周满独处,“你现在一人负责三位主子,可见陛下对你的看重,现在太医院里你是独一份,若是我和陛下举荐你为院正……” “这不可能,”满宝直接打断了萧院正的话道:“先不说陛下不会答应,就是陛下那里答应了,我在太医院里也不能服众,萧院正,我的资历太浅了,不说刘太医和卢太医,就是谭太医和郑太医的资历也在我之上。” “再者,我也不想当院正。” 萧院正便挑眉,“你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这两日我看你恹恹的,态度也和以前多有不同,怎么,是有了别的想法?” 满宝想了想后,觉得萧院正就算被撸去了院正之职,他在太医院里威望也不会减弱多少,多半还会是她的上司,以后辞官还是得通过他,于是道:“我想过一段时间,宫中的这些事平定后便辞官了。” 萧院正:…… 他半响才找到自己的声音,用尽量温和的语气劝解道:“是被这次恭王的事吓住了?你别怕,别说皇子女,就是后宫的嫔妃会用这种自残手段的也很少,也就这一次了……” 满宝却摇头道:“也不是,就是觉得我还小,还有好多医术没学,好多病症没见过,我想出去游学。” 她道:“以前是因为年纪太小,出门不方便,又还要读书,但现在我长大一点儿了,又当过官见过世面了,就是往外走父母也不会过于担忧。” 萧院正信她才有鬼,那怎么以前还雄心壮志的觉得自己什么都可以做到,现在言语却这么谦虚起来,行为却这么嚣张。 对了,前两天她还越过卢太医直接安排了郑辜三人,萧院正瞬间有点儿头疼。 他觉得现在最要紧的不是给恭王看腿了,而是如何挽留这个得力下属。 虽然周满刚进太医院时他有些不以为意,但这一年多来,双方早已习惯了合作。 虽然她在太医院的资历不够,但她的医术也得到了太医们的认可,彼此都学到了不少,她这一走…… 萧院正还没想好怎么挽留她呢,满宝已经问道:“您是想举荐刘太医接替院正之职吧?” 萧院正闻言略微有些尴尬,还真是,整个太医院里能有能力和资历接替他的,一个是刘太医,另一个则是卢太医了。 萧院正选择刘太医有公心,自也有私心。 公心上,刘太医在太医院里威望有,性格也温和,和大多太医都能相处得来,除了太过温和,没别的太大毛病; 私心嘛,刘太医和他交情比较好,年龄也更大,他若是接手,过个几年,萧院正便又能接上去了; 但卢太医不一样,卢太医比萧院正还小几岁,正是雄心万丈的时候,若由他接手,以后他不犯错,那萧院正怕是一辈子都没机会再回到原点了。 他也毫不掩饰自己的私心,问周满,“你觉得刘太医如何?” 满宝自然是说好了,在太医院里,她和刘太医的合作是最多的,和卢太医的关系却不怎么好,她自然更偏向刘太医。 于是俩人达成共识。 满宝好歹是六品太医,在太医院里多少有点儿话语权的,她要是也跟着萧院正支持刘太医,那这事儿就八九不离十了。 双方对视一眼,暂时定下了这事儿。 皇后的病情稳定下来,恭王的腿也接上了,大家排了一下班,满宝得以休息一晚上,于是她便提着自己的药箱回崇文馆去了。 她回去时正是崇文馆上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只有前面的詹事府有人在走动,来回办事,后面的崇文馆一片安静,她走过时驻足看了一下,学子们似乎是在埋头写卷子。 她便拎着药箱转去旁边先生们的办公房。 办公房里的侍讲们看到满宝,微讶后笑道:“来找庄侍讲的?” 满宝行礼后应了一声“是。” 侍讲们便道:“庄侍讲给太子讲课去了,怕是要晚一些才回来。” 侍讲们很热情的邀请道:“周小大人不如先坐着等一会儿?” 满宝拒绝了,打算先回去洗漱休息一下,一会儿大家下学里再过来也是一样的。 侍讲们只能惋惜的看着她离开,他们还是很喜欢和她聊天的,主要想打听一下后宫的情况。 他们只隐约听说宫中的皇后、公主和恭王都病了,但太子除了前几日脸色臭臭的外,这两天,尤其是今天格外的高兴,所以他们觉得奇怪。 这儿毕竟是崇文馆,他们算是太子一伙儿的人,自然想了解更多的事情。 可惜满宝没给他们这个机会,告辞后离去。 ※※※※※※※※※※※※※※※※※※※※ 作家的话 前天生日,书友们给我众筹了一个白银盟,第一次收到这样的惊喜,我很高兴,很感谢众多书友的支持。 特别感谢:宋宋宋宋宋宋,灰灵,潇洒走一回,胭脂泪,陌颜,红颜醉,雪花,桂轸沁香 ,阿宁,吾愛堂,锦衣卫元元,仔仔,紫鸢~清泪语,书香满苑,思岚,ャ祖灬﹎ ,木土,安辰,七七,多肉旺旺,雨杭杭,兔子第七号,花花不吃葱呀,秋天,Ann,折尽,qwl(铖铖土豆妈),华胥残梦殇流年,春婷,WY无忧,相思豆1968,风英雄(苗苗),黄橘子,麻雀,静,花亭子,欣欣向荣,小胖妞需要正能量,阿神是神的神,郎家的彤宝,墨雲衍,随风如玉,一片绿叶,海豚听风,日暮街角,花开半夏,喜洋洋之涛,起点Wrrr,鲁文佐里,玉,梅子,西西,唐大球,CRISTIN,七安,朝栀,阿吴,冰痕,蝶恋花,Ella,琉璃,李子,沧浪临风,玻璃心,<qi>点……,遥望,珞珞,LL,独舟与鱼,混沌,不要注意我……,嘿!丫头,一半阳光,花绘绘,路漫漫。。远,灯心离,望舒,何事悲画扇,小鹿·麦子1140,书闲,夏天的凉,随缘@未留,挽月公子,青青,杨书和老婆也姓杨,墨白,如果ヽ,15年,傅公主举世无双,暴脾气,Paul Arizin,海娇, ☆.第1964章 碰面 她已经好几天没回来住了,她一到院子,伺候她的宫女便上来听吩咐。 满宝道:“打水上来,我要沐浴。” 宫女应下,去帮她打水。 满宝则将药箱打开,整理了一下里面的东西,将这几天她记录的脉案稿纸也拿出来,先研墨将这几日他们给皇后用的药和针法记下,等她这边都归纳好在笔记本上,将笔记本塞到空间里,宫女也将水烧好送来了。 没办法,这会儿不是洗澡的时候,所以她们的小厨房里没什么热水,需要用就得现烧。 等她将水提进来倒进浴桶里,又兑好冷水,满宝自己找了衣裳后道:“多谢你,剩下的我自己来就好。” 宫女应了一声,躬身退了下去。 伺候周满并不累,因为她不喜欢人近前伺候,绝大多数事儿都是自己做,包括清洗笔墨之类的。 不像隔壁照顾崇文馆的学子们的内侍,连早上更衣都要吩咐内侍。 新送来的宫女还是太子妃后来为她挑选的,她是谁的人且不管,至少要比徐雨单纯很多,自她到身边后,满宝就不再有那种被窥探的感觉。 满宝泡了个热水澡,彻底的放松了一下,等她穿好衣裳打着哈欠昏昏欲睡时总算隐约听到了崇文馆敲下学钟,她略微精神了一些,起身关了门找过去。 白善和白二郎殷或走在一起,正要快步往食堂里去,一抬头看到满宝从远处走来,白善便不由小跑着上前,跑到她跟前问,“你回来了?” 满宝看到小伙伴们也很高兴,连连点头道:“回来了,今晚在这边住,以后除了值班外都可以回来了。” 白善闻音知雅意,这意思是皇后,甚至是恭王的病情都稳定下来了。 他也忍不住高兴的咧开嘴笑,见白二郎和殷或他们也到了跟前,便拉了她的手道:“那就一起去吃晚食吧。” 满宝道:“我还想去找先生报个平安呢,以免先生和家里担心。” 她这几天不在崇文馆内,先生要找她布置课业都找不到,或许家里人不知道宫里的事儿,但庄先生肯定知道的,所以她得去报个平安。 白善却道:“不急,先生还在太子那里没回来呢,等我们吃过饭再去找也来得及的。” 白二郎连连点头,“每次下学先生都要在崇文馆里多留一段时间抄书或看书,不会出宫这么早的。” 满宝闻言便转身跟着他们去食堂里吃饭。 白善和白二郎都没问她后宫的情况,殷或也默契的没有开口问,一旁桌子上坐着的封宗平有些抓耳挠腮,偏又不好开口问。 白善帮她将她的食盒打开,道:“我堂伯和堂伯母进京了,过两日休沐你能出宫吗?” 满宝算了一下,皇后那里的病情可以不用日夜值守了,但恭王那里至少还得看上四五天以免出现意外,于是她摇头道:“可能出不去了。” 白善略微有些惋惜,“那你想要什么,我给你从宫外带进来。” “我想吃我嫂子做的臊子面了,可惜这个你带不进来。” 白二郎抬头道:“先生说我爹从村里带了好多腌好的笋子来,等你下次休沐可以出去时,我们想办法买些牛肉回去,让周大嫂给我们做笋子牛肉的臊子。” 满宝咽了咽口水,连连点头。 白善道:“这会儿要开始秋收了,牛肉很难买。” 冬天的时候才比较多老牛和“身体不好”的牛被宰杀。 殷或想了想道:“我让人去找找吧,应该可以找得到。” 白善三人钦佩的看着他,这就是特权阶级呀。 殷或只是笑了笑。 一旁的刘焕立即道:“那天记得叫上我,我也想去你家玩儿。” 白二郎道:“你是想吃面吧?” 刘焕嘿嘿一笑道:“都是同窗嘛,何必这么小气。” 大家就都说一些废话,吃过饭便离开了食堂,等私下里只有四个人时,满宝这才和白二郎道:“我听长豫公主说皇帝已经见过任家和霍家的人,而且白老爷他们才进京城他就知道了,所以我想过不了几日陛下就要召见他们,这次休沐回去你正好可以和白老爷说一下宫中的注意事项。” 白二郎连连点头,不知道他爹紧不紧张,反正他是挺紧张的。 但很可惜,皇帝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第三天一早白善他们才休沐出宫便在宫门外碰到了盛装进宫的白老爷和白太太。 双方碰上面,都张大了嘴巴。 白老爷抬手就要和儿子打招呼,结果来宣他们进宫的内侍直接提醒道:“白老爷,陛下还在等着呢,请。” 白老爷许多的话就压在了心口,和白二郎点了点头后就要跟着内侍进宫去。 白善最先回神,连忙拉着白二郎上前,冲着白老爷行礼叫了一声“堂伯”,然后面向内侍笑道:“劳烦公公一早便出宫。” 他不动声色的将一个荷包塞进内侍手里,笑道:“我们和堂伯一年不见了,没想到会在这儿碰到,让他们父子说说话吧。” 内侍迟疑了一下,倒不止是看钱,白善的面子也要看一些的,何况还有周小大人呢。 于是内侍便收了荷包,小声道:“那您二位快一些,陛下还在宫中等着觐见呢。” 白善连忙应下。 白二郎抓紧时间和他爹娘嘀嘀咕咕,让他们好好表现,他可是很想当明达的驸马的。 白善见他说了半天都没说到点子上,便将他拉到一边,然后和白老爷道:“堂伯,见了陛下不要紧张,礼不出错就好。我们白家人都和善亲睦,大堂哥又出息,将来由他承继香火,支应门庭,二郎本来只要自在随心就行,所以一切不必强求。” 白老爷心中一动,听懂了白善的暗示。 他这才不满的看了儿子一眼,真是傻,说了半天的话都没有白善的一句话管用。 他应了下来,看内侍已经在暗暗催促,便和白善白二郎略一点头,让他们回去的时候小心点儿,然后和白太太一起跟着内侍进宫去。 等白老爷和白太太走到太极殿时已经是两刻钟之后了,便是清晨,但这会儿太阳出来得早,气温升得快,盛装出行的俩人都出了汗。 白老爷隐隐有些后悔,早知道就听庄先生的穿身好一点儿的常服就好了,也不知道一会儿见了陛下算不算失礼。 ※※※※※※※※※※※※※※※※※※※※ 作家的话 还有:薇薇一笑,朵朵花开,君璃吖,may903932,Ace岚,宝妈(?????),思君,Wink,M amp;amp;amp;J,薄荷,那一季,周洲舟,木槿华凉,云璐,fafa,Κζ阯酻,北野星宸,阿狸,种田嘉糖,苏烟染,看上去很美,写意天下,海的泪光,顾长生,xyz,夏末,QQ阅读kiki,紫心忆忘,臻盈 感谢这么多书友的支持,还有所有支持正版的书友的支持,因为有大家的鼓励和支持,我才能一直安心的写作,将来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第1965章 觐见 皇帝在太极殿接见了白老爷夫妇二人,自然不是用的和他们说亲的理由,而是找了一个借口。 皇帝表示很久没回陇州看一看了,正巧,白老爷祖籍也是陇州,虽然他家分支多年,但皇帝愣是给忽视了,所以召见他问一问陇州的风土人情。 好在因为有刘老夫人,白老爷对陇州还是熟悉的,于是和皇帝说了一下陇州的变化,以及没变的地方。 风土人情什么的只是借口啦,皇帝很快就把话题扯到儿女们的事儿上来,从教养的艰辛,到孩子不听话的伤心难过,再到孩子婚配的为难,以及对将来的担心,俩人进行了一番深刻的交流。 当然,皇帝也问及一些白家在地方上的作为,以此来考察白家的作风等。 俩人这一谈就是一个时辰,皇后吃过药,扎过针,药贴也换了,见前殿迟迟没有动静,不免忧心起来,干脆让尚姑姑去前殿找人,“就说我想见一见白太太。” 一旁正收拾药箱的满宝闻言忍不住抬起头来冲坐着的明达挤眉弄眼。 明达瞥了她一眼没做声,长豫却收到了满宝的信息,直接用肩膀撞了撞明达,然后冲她抿嘴笑。 明达本来没什么感觉的,被俩人这一笑,反倒有些紧张和不好意思起来。 尚姑姑去前殿请人,皇帝和白太太一句话都没说过,正好也想让皇后看一看白太太的人品性格,看她好不好相处,于是直接挥手让尚姑姑将人领了下去,他则请白老爷去书房里下棋。 下棋也很能看出一人的品性和为人的。 白老爷没少和庄先生下棋,但和皇帝下棋还是头一遭,也不知道皇帝棋艺如何,要是太好,会不会显得他太差; 要是不好,他是赢皇帝好呢,还是让一让比较好呢? 白老爷纠结着和皇帝走了,白太太则是紧张的跟着尚姑姑往后面去。 一进入后殿,她便被要求在外面候着,尚姑姑先进去禀报,等皇后穿好了衣服坐在上首时才让人将她宣进去。 白太太低着头忐忑的进去,微微一抬头,也不敢直视皇后,就看着她的裙子跪下行礼,“民妇拜见娘娘。” 皇后笑着让她起身,白太太起来后抹了抹额头上的汗,微一抬头才看到旁边椅子上还坐着人,坐在最下面的满宝正冲她笑,对上她的目光还冲她眨了眨眼。 白太太提得老高的心就微微一松,她不敢做什么多余的动作,就老实垂头站着。 皇后很和蔼,笑着道:“坐着说话吧,来人,赐座。” 便有人拿了小矮凳上来放在堂中央给白太太坐下,皇后安抚她道:“不用紧张,我们就说说话儿,白太太是何时到的京城?” 白太太躬身道:“到了有四天了。” 皇后笑问:“一路上可还平安?” 问的都是很平常的问题,白太太慢慢放松下来,躬身道:“托陛下和娘娘的福,一路上都还平安,只用了八天便到京城了。” 皇后也和白太太说了许多,最后才指了明达和长豫道:“这是我的两个女儿,明达和长豫,太太没见过吧?” 白太太立即起身和两位公主行礼,长豫坐着接受了,微微点头免了她的礼,明达则是微微欠身回了半礼,也让她免礼。 等说过话,皇后还留了白太太一起用饭,满宝也被留了下来。 才和白老爷下了两盘棋的皇帝一听说皇后留饭便知道她对白太太很满意,于是他也不由看了白老爷一眼。 虽然不太聪明的样子,好在憨厚心善,棋下得一般一般,但对他这个皇帝很恭敬呀,且又不像任家那样谄媚。 虽是旁支,好歹是世家出身,礼仪上还是不差的。 于是皇帝想了想,干脆也留白老爷用饭。 等夫妻俩都可以从太极殿里出来时,已经是未时了,满宝也要回太医院交班,干脆和内侍一起将人送到宫门去。 白老爷一边往抹着汗往前走,一边推辞,“宫门好远的,不用你送,快回去吧。” 满宝却笑道:“不打紧,太医院距离宫门也不算多远,白老爷,陛下这段时间召见了三个人,您是唯一一个被留下来用饭的。” 白老爷听到这一消息,一颗心瞬间放下大半,知道他们家现在是占优势的。 他悄悄看了一眼前面领路的内侍,小声和满宝道:“满宝啊,你和明达公主好,见到了她就给你师弟说说好话。” 满宝点头,表示明白。 白老爷彻底放下心来,有熟人就是好呀,当初让二郎那小子跟着善宝一起拜先生实乃一招好棋呀。 白老爷志得意满的摸了摸胡子,神清气爽起来,都不觉得怎么热了。 满宝将他们送到宫门口才回转太医院。 今日是休沐日,太医院里人少了很多,卢太医和刘太医都休沐了,郑太医正在指点郑辜三人怎样查找档案,以及将脉案入档。 有时候太医们忙不过来,这些事儿都需要医助来做的。 只不过很少有医助才进宫就能学到这些,大多数医助都要从管理药房开始,重复以前做得特别熟练的事儿。 但郑辜他们三人有后门呀,还是三个后门,祖父,叔叔和师父都是太医,有人指点,其他医助也只能羡慕了。 满宝一提着药箱进来,郑芍立即机灵的上前接过药箱,刘医女则去给师父倒茶,郑辜则将椅子拉开给她坐下。 一旁还站着的郑太医:…… 满宝接过温茶喝了一口后问郑太医,“萧院正呢?” “去看恭王了,你去给皇后扎针和贴药贴要这么长时间?” 满宝避重就轻道:“娘娘留我用饭,我不好推辞。” 皇后对周满的确要更亲厚些,郑太医也没多问,只是道:“那你在院里值守吧,下午我带着刘医女去太后宫中。” 满宝点了点头,问道:“太后如何了?” “还是老样子,皇后、明达公主和恭王生病的事儿都没敢叫她知道。”说罢还在本子上翻了翻,很快翻出两张脉案来给她,“昨日的脉案。” 满宝看了一眼便心中有数了,她点了点头,对郑辜道:“晚上我要值守恭王宫中,你随我一起,现在也去休息吧。” 郑辜有些激动的应下。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966章 满意( 给书友“锦衣卫:蓉蓉”的打赏加更) 皇帝从前殿找过来,将两个女儿都打发下去歇午觉,然后他坐在塌边和皇后说话,“白家虽小,好在也是积善人家,这位白老爷虽没有功名,却也没有丢了世族的礼仪骨气。” 皇后轻笑道:“白太太人也可亲,我看着倒比霍家还要好些。” 之前皇帝见过任家和霍家的家长,因为觉得任老爷太过谄媚,谄媚到他有些不舒服,所以更满意霍家。 而且霍家也是官宦之家,同样也是世家旁支,且底蕴比白家还要深厚许多。 皇帝就沉吟起来,问道:“明达见过白太太了?” 皇后笑着点头。 皇帝就问:“她觉得如何?” 现在除了皇帝,明达身边的人怕是都知道她的心思了,皇后也没有点破,而是顺着他的话点头道:“明达也觉得白太太很好相处。” 皇帝便沉默起来,真到要下定决心的时候他还是不舍的。 皇后顺手从尚姑姑手里接过一杯茶递给皇帝,问道:“这几日我都没能去看母后,母后身体如何了?” 皇帝回神后道:“我今早去看过了,睡的时候多,醒来的少。” 皇帝说到这里一顿,到底叹息一声道:“我找个时间再见一见白诚吧,到时候让明达也出来见一见,她要是也愿意,就赶紧将她的亲事定下来。” 他也担心耽误女儿的婚事。 皇后点点头,便知道这事儿八九不离十了。 晚上用过饭后她便伸手摸了摸明达的头发感叹道:“明达也长大了。” 聪慧如明达一下就领悟到了母亲更深层次的意思,小脸忍不住一红,一旁的皇帝看到,心中就没忍住一动,一直忽略的问题冒了出来。 话说,明达是认识白诚的吧? 从开始到现在,她似乎一直没表达过不喜白诚,那这意思就是…… 皇帝一时目光幽怨不已,等两个闺女走后就忍不住问皇后,“明达对白诚如何看?” 皇后看了他一眼后道:“不过是认识而已,一同出游过几次,婚姻大事自然还是要看父母之命的。” 虽然皇后是在避重就轻,但皇帝心里还是舒服了些,虽然依旧不甘愿,但心底还是更认定了一些白诚。 找个女儿喜欢的,总比找个她不喜欢的要好吧? 皇帝有些憋屈的入睡去了。 满宝也领着郑辜一起去恭王宫中值守。 最近后宫嫔妃和小皇子小公主们都没事儿,连磕破皮和打喷嚏这样的小毛病都没有,所以下午满宝将皇后的脉案入档,便可以回小房间里躺着补眠了。 这会儿她正精神,到了恭王宫里也没有睡意,他们主要负责看住他的腿不让他再乱动歪掉,同时也是让他不要那么痛。 不过满宝没给恭王用止疼针,只是遵照旧例给他开些止疼的药。 但止疼的药不能多喝,而且过三两个时辰药效就过了,所以从后半夜开始恭王就开始哼哼。 他喊疼,他殿中的人基本上就不能睡了。 满宝睡眼朦胧的看着宫女和内侍们不断给他端茶倒水任他折腾,她就坐在一旁看着。 恭王哼哼过后扭头看见她正双眼放空的坐在椅子上看着他的方向,不由吓了一跳,然后不高兴起来,“周满,本王很疼。” 满宝的目光就慢悠悠的落在了恭王身上,反应了好一会儿脑子才接收到他的信息,她打了一个哈欠道:“殿下,断腿都疼。” 恭王:…… 他被噎住好一会儿才找到话,“本王是让你给本王止疼。” 他又不是小孩儿,满宝才懒得哄他呢,道:“止疼药吃多了会变傻,您今天已经吃过了,还要再吃吗?” 都是成年人了,这种后果是可以自己选择的。 恭王这下彻底没话了,一会儿就哀哀叫着疼,然后要喝水,要如厕,还要吃东西,又要漱口,或是叫着身上哪儿哪儿疼,反正就是不让人停歇。 满宝任由他叫,对一旁有些紧张的郑辜道:“你先去睡吧,一个时辰后来接替我。” 她就不信,恭王还能叫一晚上呀。 恭王还真的不能叫一晚上,他宫里伺候的人多,折腾别人的同时何尝不是在折腾自己? 以为水是那么好喝,东西是那么好吃的? 恭王成功把自己折腾得够呛,只能忍着痛继续躺着,时不时的发出呼痛的哼哼声。 满宝幽幽的来了一句,“王爷,这就是自作孽了。” 恭王的哼哼声忍不住一顿,不等他反应过来,满宝一句打着哈欠起身,回到耳房,直接趴到床上睡着了。 他们并不用一直守着恭王的,四五天时间下来,腿上大多消肿,而且没那么痛,骨头也不再移位变形以后他们便不用夜里值守了。 只是为了安全起见,每天依旧要过来看两趟。 但断续膏三天才换一次药,他们过来也多是询问恭王有没有乱动,当然,对恭王的话,太医院的太医们已经不是那么相信了,多是问的他身边伺候的人。 皇帝似乎对这个儿子也不是那么信任了,所以这次治疗他直接下令让人十二个时辰不离身的守着他。 就连晚上睡觉他的脚踏上都要睡着一个人,恭王就是夜里翻了几个身皇帝都知道。 当然,这样宫人们很痛苦,但恭王也没好受到哪儿去,他现在连跟自己心腹说两句抱怨话的空间都没有了。 每天看到的不是周满这张讨厌的脸就是萧院正那张老脸,正是憋屈得不行,偏他似乎身体也好,虽然堵得心口疼,却没有病倒。 萧院正把脉看出他郁结于心,但也只是客气客气的让他不要多想,安心养病。 满宝倒是在给他开药的时候还开了一剂宁神汤,但效果一般就是了,主要是他自己没想开。 而就在恭王渐渐好转时,皇帝终于下旨给白二郎和明达赐婚。 圣旨还是在满宝他们休沐那天到的,时隔两旬,她难得回一趟家,殷或答应中午给他们送点儿牛肉来做臊子面,结果牛肉还没等到,先等来了礼部的官员。 除了礼部的官员外,还有持着圣旨的古忠,有内侍提前来报,让他们准备好接旨,白老爷便是有心理准备,这会儿也激动的头一晕,而白太太是整个人都傻了,一时坐在椅子上没动弹。 ※※※※※※※※※※※※※※※※※※※※ 作家的话 感谢蓉蓉的生日打赏,嗯,欠得有点儿多,我打算以后有机会再还,先把大家的月票还了,所以现在先加一更 明天见啦 ☆.第1967章 圣旨 白大郎最先回过神来,连忙扶住他爹,然后让下人去准备接旨的东西。 刘老夫人见他们乱糟糟的,便不由摇了摇头,接过安排起来,“府上也不是第一次接旨了,急什么?” 还让白善和满宝把白二郎拉了下去换衣裳。 白二郎已经从震惊中回神,被推回自己的房间时还有些不可置信,“就这么定了?” 白善道:“前后一个月了,还短呢,赶紧换衣裳去吧。” 白二郎换了衣服出来,白太太也终于回神了,她顾不得去看一旁还晕头转向的白老爷,连忙跑去找白二郎,将她能找到的所有好看的配饰往他身上戴,“可不能丢脸。” 白二郎觉得身上挂这么多东西会更丢脸的,白善和满宝也这么觉得,于是白太太往他身上挂一件,他们就拆一件,最后白善就选了一块玉给白二郎系上,满宝则给他挑了一个络子,然后安抚白太太,“这就足够了,再多,给宫里的人见了还以为我们家是暴发户呢。” 白太太一想也是,但看着桌子上的东西还是惋惜不已,“可惜只你一个,不然都带上,也好让皇帝知道我们家的家底不薄,公主嫁到我们家也不是很受委屈的。” 正说着话,刘贵从外面疾步进来道:“堂太太,少爷,满小姐,堂少爷,宫里的人进街了,一会儿就到门上。” 白太太立即不磨蹭了,让儿子赶紧出去迎接。 等古忠他们在周宅门前停下,周宅已经中门大开,白老爷领着两个儿子和白善周满站在了最前面,后面则是跑来凑热闹的老周头等人。 没办法,这么大阵仗的接旨老周头还没见过,所以他很好奇。 他以为前两年接那道平复周银冤屈的圣旨已经够热闹了,却没想到给公主赐婚的热闹更大。 天使竟然提前来报,一路敲锣打鼓过来,圣旨还没到呢,附近的邻居就全都知道了。 古忠拎着圣旨下马,进入大门后等他们按照规矩跪下才高声宣旨,外面有来凑热闹的别家下人,听了圣旨后回去和主人家学声,多少能拿一些赏钱。 这一道赐婚圣旨和别的圣旨没有太大的区别,照例是列举了一下白家的家世,然后夸了一下白氏的祖先,又点了一下白二郎乃是文采人品皆备,所以被皇帝招为明达公主的驸马。 白二郎听得津津有味,等古忠念完圣旨就先他爹一步谢恩,伸起手来要接旨。 古忠只居高临下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笑眯眯的看向白老爷。 白老爷规矩还是懂的,伸手打落儿子的手,一边表示歉意,一边谢恩伸手接过圣旨。 古忠这才笑道:“这是喜事儿,二少爷高兴也是可以理解的。” 白老爷连连称是,看向他大儿子,白大郎立即拿了一个钱袋上来,白老爷接过后塞给古忠,算做他的酒钱。 古忠也不推辞,笑着道:“咱家就托大先拿了二少爷的喜钱,以后还要再讨一杯喜酒喝。” 白老爷就笑眯眯的道:“应该的,应该的。” 转身就要请古忠等人进屋去吃了东西再走。 若是别的圣旨,宣完了自然要走,但这是赐婚的圣旨,除了他来以外,礼部的人也来了,他们就是来说亲的。 因此古忠和礼部的官员一起被请到了正堂。 于是大家开始商量起白二郎和明达公主的定亲事宜起来。 不错,虽然皇帝赐婚了,但定亲该走的流程也是要走的。 礼部的官员和古忠在周宅里用了一顿午饭,然后从白家这里拿走了白二郎的生辰八字,还和白老爷沟通了一下将来公主府的建造地址,以及他们对一些婚嫁的要求等。 当然,这些事儿白二郎他们三个小的都插不上话,不一会儿就败退而出。 殷或带着长寿过来时,三人正蹲在花坛边上密切关注正厅里的动向,因为背对着大门,所以没看到殷或主仆。 殷或往正厅里看了一眼,开口问道:“是宫里的人吗?” 三人被这道突然的声音吓了一跳,纷纷抬头,见他逆着光,面容看得有些不正确,三人便从地上站起来,问道:“你怎么来了?” 殷或就指了一下长寿手里的牛肉道:“不是说好了给你们送牛肉的吗?我的车才进这条街就听人说皇帝赐婚了,宫里的人来的是你们家吧?” 白善三人这才想起这事儿来,应了一声后领他往后面去,还顺便解释了一下他们刚才蹲在那里的行为,“堂伯今日有点儿激动,所以我们不放心,就在那里多看了看。” 满宝接着道:“我是大夫嘛,要是太过激动我也好扎针。” 白二郎:“我爹看到我可能就好了,所以我们才等在外面的。” 殷或忍不住笑出声来,点头道:“我知道,你们不是故意蹲在那里偷听和偷看的。” 三人有些不好意思,想要转移开话题,于是看向长寿手里拎着的牛肉,白善夸道:“这牛肉一看就好,才杀的?” 满宝和白二郎也看过去,眼睛闪闪发亮起来,“牛骨头炖汤也挺好喝的。” 长寿就自豪道:“这是宿国公家庄子里不小心死了的牛,我家少爷回来说想吃牛肉,宿国公家就特意留出了最好的一块来。” 殷或道:“不是最好的一块,最好的宿国公府早收着了。” 满宝却道:“这么好的已经足够了,走,我带你们去找我大嫂。” 老周头也在厅堂呢,但钱氏等人没去凑热闹,看到满宝他们拎着这么大一块牛肉过来,钱氏就忍不住道:“馋的你们,牛可是不好乱杀的。” 殷或笑着应是,解释下次不会再杀牛了。 白善他们很怀疑,“你还能管到宿国公府上?” “不能,”殷或道:“但应下来总是没错的。” 这就是他应付家里祖母和姐姐们惯用的伎俩了,百试不爽。 白善道:“我听人说宿国公府每个月都要宰杀一头牛,他们家哪来这么多的牛?” “不是关内养的,”殷或道:“是从草原上送来的,有关外的商人给他们送,宿国公爱吃牛肉,这是众所周知的,连陛下馋牛肉了,一时找不到,也要和宿国公府要一些的。”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1968章 感谢 白老爷从七里村出来的时候带了很多土货,特别是周二郎,他将今年春天剥下来腌好的竹笋给他装了好几坛。 小钱氏现在就从坛子里捞了一把竹笋出来,牛肉切了炖上,等炖得差不多了便把切好的竹笋放进去一起炒,再炖一炖。 然后她转身去扯面。 她将面下好,捞出来盛在碗里,一碗面只下了一把青菜,将做好的臊子浇了一勺子上去,不一会儿,大家的面前就各放了一碗面。 满宝立即动手拌了拌,招呼着大家快吃,不要客气…… 白善和白二郎自然是不客气的,拌了拌后就开吃,吃完了一碗还忍不住又盛了一碗。 殷或脾胃弱,但也没忍住将这一碗面全吃了,果然和周满说的一样,吃过一次就再也忘不掉了。 他这才隐隐有些明白,为什么宿国公这么喜欢吃牛肉,因为牛肉的确挺好吃的。 他们这边是简简单单一碗面,老周头则是跟着白老爷他们一起陪着礼部的官员和古忠一起吃了一顿特别丰盛的午食。 送走礼部的官员时他还有些意犹未尽,但一回到自家的院子他就闻到了一股特别的香味儿。 他忍不住问道:“什么东西这么香?” 满宝从厨房里探出头来道:“爹,你回来了呀,嫂子给我们炖骨头吃呢。” 老周头就舔着肚子上前,问道:“白老爷家有好多好吃的,你们这边怎么还自己开火了?” 白二郎连连点头,招呼大家,“晚上可以去我家吃,我爹高兴,一定让人做了许多好吃的。” 满宝则问道:“爹,礼部的官员有没有说起大约的婚期?” 老周头道:“没说呢,听说还要等另一位公主出嫁呢,我听那意思,还得二三年以后呢,倒是问起白老爷以后是住在公主府里,还是在京城另外买宅子住。” 老周头忍不住看了一眼白二郎,道:“其实,我们几家住在一起也是不错的,没必要另外买宅子住,等以后公主嫁过来有了公主府就更宽裕了。” 主要是这一年来,三家很多事儿一起干方便很多,各种花销也减少,大家一块儿住着也亲热。 尤其现在白老爷还和皇帝成了亲家。 老周头不知道白老爷头晕不晕,反正他头是有点儿晕的,他只要想到白老爷是皇帝的亲家,而他现在和皇帝亲家住在一起不说,他和白老爷也是亲戚呢。 他闺女的夫家堂兄=他闺女的亲戚,也就等于他的亲戚了,于是一混合,他也是皇帝的亲戚了。 老周头万万没想到自己还有这样的时刻,一直到白善他们带着殷或回自己的院子休息时他都还没缓过神来。 他叫住满宝,问道:“等回了村里,我要是说我是皇帝亲家老爷的亲戚,官家不会问我罪吧?” 满宝想了想后道:“应该不会,谁家还没几门穷亲戚呀。” 老周头一想也是,不过还是反驳了一句道:“我们家现在可不穷了。” 满宝见她爹这么欣喜可以当皇帝的亲戚,就想起她要辞官的事儿,纠结了一下她还是没说,起身拍拍衣服道:“爹,你先休息一会儿,我去看看先生。” 白善他们也在先生那里,没办法,白老爷今天不太想见孩子们,他现在已经缓过劲儿来,便觉得之前激动得有些丢脸。 白太太却不以为意,坐在他身边絮絮叨叨,“……听说明达公主是皇帝和皇后亲生的女儿,在所有公主里最受宠的,你说我们得准备多少聘礼才配得上她?” 又道:“我们家要不要在京城再买一栋宅子住下,总不能一家老小都住到公主府里去吧,我倒是不介意的,就怕二郎为难,万一皇家的人说他吃软饭怎么办?” 说到这里白太太又烦恼起来,“不知道公主好不好相处,以后会不会欺负二郎。” 白老爷道:“你也太操心了,你没听二郎说吗,他们是朋友呢,你不也见过人,说人很温柔吗?” “但天家公主总是威严的吧?” 白老爷道:“再威严那也是你儿媳妇,总要守礼的,你也不要太虚,那才是给二郎丢脸呢。” “你不虚,你不虚今天晕什么?” 白老爷:“我……我那是高兴的,高兴二郎竟然也能娶着媳妇了。” 但其实心里还是恍惚的,白老爷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一个人,虽然他出身白氏,算是世家旁支,但父亲早早亡故,他从小看到的人情冷暖可不比白启少多少。 他为什么田产铺产这么多却还是选择偏僻的七里村定居? 除了因为七里村那块地的确风水不错外,就是为了躲开一些人。 都说独木难支,他祖父将他们这一支分出来,到他这儿都是单脉,底下才有了两个儿子。 虽然本家那边插手不上他这一支的事儿,但逢年过节总是找借口说要修缮本家祠堂,或是赡养族中孤寡与他要些钱; 不仅本家如此,还有州县里的一些官员,总能找到借口上门来拿钱。 白老爷没有什么雄心壮志,他也知道自己不会考官出仕,所以干脆带着一家老小搬到了七里村,正好可以躲开外面的纷纷扰扰,偶尔出去交际一下,和外面维持着不远不近的关系就好。 他一直以为,他们这一支可以在州县立稳脚跟应该是在大郎之后,至于二郎,他能平平安安的当个田舍翁,他就已经很满足了。 毕竟这孩子小时候是真皮。 白老爷没想到这么皮的小子竟然能被皇帝看中,带着他们家直接飞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他咽了咽口水道:“这事儿得好好的谢一谢庄先生。” 白太太点头,“是得谢一谢庄先生,刚才在前面多亏了庄先生打圆场才没有出错呢。” 白老爷瞥了她一眼后道:“还得谢一谢周满和善宝呢,我记得大舅哥不是送了一块蓝田玉来吗?干脆分成四块,给他们一人做一块玉佩。” 白太太一愣,问道:“你不是想拿去送礼,到时候给大郎做名声的吗?还说考科举要扬名的。” 白老爷道:“现在用不着了,拿出来给孩子们用。” 他都是皇帝的亲家了,还用得着拿一块玉到处去送人求扬名吗?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1969章 打趣 殷或在周家吃了晚食才回家的,说好了要一起过来吃东西的刘焕不见踪影,谁都没往心里去,第二天刘焕便一脸忧郁的出现在周家门口。 他跟着殷或进门,不停的念叨:“我不来你们也不叫人去看我,我还想着你们能派个人来找我,我好找借口出门。” 白善三人正在看七里村的小庄子和莆村庄子的账目,闻言头也不抬的问道:“出宫的时候还好好的,你家里人为什么不让你出门了?” “我祖父说天使来你们家宣旨了,这会儿正忙着呢,不让我来添乱。”刘焕说到这里好奇的凑到白二郎身边,“这样说来,你真的要当驸马了?” 白二郎略微矜持的点头,脸上却是压不住的高兴,“是啊。” 刘焕不明白这有什么值得高兴的,见他乐成这样便道:“之前魏玉被选为驸马的时候你还跟我一起同情他了呢,怎么自己要当驸马时这么高兴?” 白二郎道:“那能一样吗?” 刘焕:“怎么不一样了?” “怎么会一样?公主都不一样。”白二郎道:“明达公主知书达理,聪慧机敏。” 刘焕拉长了声音“哦——”的一声,小声道:“所以你是说长豫公主刁蛮任性,还笨拙吗?” 一旁的满宝和白善:…… 俩人轻咳一声,抬起头来警告的看着俩人,满宝更是道:“长豫公主和明达公主可都是我的朋友。” 刘焕立即不敢编排人了。 一旁的殷或笑了笑,放下手中的书问:“可有我需要帮忙的?” 白善就毫不客气的将一份账册分给他,“帮我算一下结余。” 殷或便看到上面记录着,“三月初五,收鸡蛋三十八枚,鸭蛋十二枚……这是什么?” “我们在七里村的庄子的一些产出,”白善道:“算算看账目对不对,最后再核对一下钱数,对了,我们的鸡蛋多,一般卖出去是两文钱三个鸡蛋。” 一旁没事做的刘焕惊讶,“鸡蛋这么便宜?” 满宝瞥了他一眼问,“你以为有多贵?” 白善则道:“不便宜了,你算算一家一顿饭得要多少个鸡蛋?” 满宝道:“要是我家可就太多了,就是一个人一个鸡蛋也得二十来个呢,更别说一个人一次肯定不止才吃一个。” 殷或替他们计算,白善则是看着手中的账册沉默了一会儿后和满宝道:“我看今年莆村的夏收还不错,种子上不用我们多担心了,但农具还得添加一些,你添还是不添?” 他的意思是,你不是要辞官吗? 那还要用心经营吗? 满宝纠结了一下后点头道:“添吧,少添一点儿。” 她叹息道:“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嘛。”毕竟现在辞官的事儿还八字没一撇呢,总不能因为自己的缘故耽误莆村百户人家嘛。 白善就做好了记录,点头道:“秋收要开始了,等秋收结束就可以算今年一年的收成了。” 到时候是亏是盈便一目了然。 一旁的白二郎也把支出核算好了,将账本记好以后就丢下笔,“真是累啊,赚这么点儿钱太不容易了。” 满宝就道:“你闭嘴吧,就算账而已,还没让你下地去种呢。” 白善则扭头问满宝,“试验田里的稻子怎么样了?” 要是能有成效,说不定他们投下去的成本会更快回来。 满宝:“……正要和你说呢,我大哥说前面还长得好好的,后面不知道怎么了就慢慢参差不齐起来,一些谷穗挺长,一些却是长岔了,还有,现在眼看着要收获了,有些壳里还是空的。” 白善:“灌浆没灌好?” 满宝点头,“总之问题很多,我大哥还说,试验田里的稻子也比较吸引虫子,明明它边上也有庄稼,但虫子就喜欢吃那块田里的稻子,我大哥为那块试验田操的心都快有整个庄子那么多了。” 虽然那块试验田的情况不容乐观,但满宝依旧叮嘱了周大郎要好好照顾,回头她还要筛选出种子来继续种,也要给D博士一份,让她有试验参考的标的。 同时,D博士也会给她一份新的试验种子。 满宝将此事记在了心里,等白善他们都核算好账目,她确认没问题后便收了起来。 刘焕很不可思议,“你竟还管着庄子的账目?你忙得过来吗?” 他道:“这种事情不该管事管着的吗?” 满宝道:“我二侄女不在家,所以我就自己管着了,不过是核对而已,记账什么的我侄子他们都做好了。” 她说到这里一顿,问刘焕,“你家的账目都是直接交给管事,都不核对的?” 刘焕一想也是,不说话了,他见四人都很淡定的样子,就不由又转了转自己的脑袋,“不是,白二,你昨日才定的亲,今日就这么淡定吗?” 白二郎便抬起头来问道:“不然呢,我倒是想兴奋,可他们都不陪我出去,我一个人兴奋得起来吗?” 刘焕便撸了袖子道:“我陪你!” 白二郎却又看着外面的大太阳道:“算了,看着好热呀,我们还是留家里吧,昨天周大嫂做的臊子还有好多,我们可以继续吃臊子面。” 满宝道:“三伏天呢,没事儿少外出。” 于是四人果然不出门,刘焕没办法,也只能留在周宅里陪着他们消磨了一日的时光。 他傍晚离开时还有些不可思议,就这么混了一日?但上了马车后仔细一想,虽然今天没干什么事儿,也没出去玩儿,但也过得挺开心的,最主要的是放松。 他撩开帘子见殷或上了马车后便要走,立即趴在车窗上和他说话,“明日我们一起进宫吗?” 殷或拒绝了,他现在每次入宫还是他爹带着走后门,不然早上从宫门口走到崇文馆太赶,需要走很快,他的身体吃不消。 刘焕巴巴的看着他的马车走了,这才连忙让车夫追上去,俩人一前一后的离开。 想要趁机打趣白二郎的人并不止刘焕一个,第二天他们进宫时便在宫门口那里碰到了不少人,大家都取笑着叫白二郎“驸马”。 白二郎难得被喊得有些羞恼,脸色通红的应也不是,不应也不是。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1970章 意见 赵六郎直接走到白二郎跟前晃悠,“咱俩也是亲戚了呢,叫一声表哥来听听?” 白二郎:…… 大家围着白二郎打趣了一阵才放过他,崇文馆里有和刘焕一样觉得当驸马不如做富家公子的,自也有羡慕白二的。 最主要的是,他们扒拉了一下自己的家世,完全不知道他们差在了哪里,怎么皇帝连见他们一下都不成就定了白二? 白二除了年纪比他们小上两岁外还有什么长处? 只是甭管心里多不服气,这时对着白二郎,大家还是挤出笑脸来恭喜他。 不仅崇文馆里的人,其实连朝上很多大臣都没想到最后是白诚聘了明达公主去。 可惜白家没什么人在朝为官,所以上了大朝会后大家就和周满庄先生恭喜。 因为师弟当了驸马被莫名其妙恭喜了一脸的满宝:…… 连庄先生都懵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于是连忙回礼谢过,因为白二,他今天弯的腰比之前两次大朝会加在一起的都多。 恭王算是宫里最后一批得到消息的人了,毕竟他正受伤,不会有人特意在他面前提起这个。 还是恭王妃提起需要给明达和长豫准备些添妆的东西时他才知道明达定亲了。 恭王问道:“明达的亲事也定下了?是谁家的儿郎?” 恭王妃看了他一眼后道:“定下了,绵州白氏的白诚。” “……”恭王忍不住微微直了一下腰,“谁?” “白诚。”恭王妃道:“祖籍陇州,也算世家……” 恭王就抖着嘴唇道:“什么世家?不就是周满的师弟吗?” 恭王妃不说话了。 恭王嫌弃道:“父皇怎么看中了他?他怎配得上明达?” 恭王妃却道:“母后也很满意呢。” 恭王便跟吞了一只苍蝇一样难受,等周满来给他换药时,他便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 满宝毫不在意,上了药叮嘱好他身边的人看紧他便离开。 恭王的伤好转,腿是已经确定恢复不了如初,皇后的病情也在好转,至少已经脱离了危险,不至于每日都要卧床。 皇帝这才就恭王的骨头长歪的事儿做出处理,萧院正被夺了院正之职,降为五品,除此之外,还有罚扣俸禄等。 只不过在萧院正看来,罚扣俸禄和降职比起来实在是不值得一提。 太医院院正一职瞬间落空,太医院里的太医们都瞩目起来。 萧院正之下,还有三位五品太医,一个是刘太医,一个是卢太医,之前还有一位计太医,不过计太医辞官了,所以现在只有刘太医和卢太医可以争一争这院正之职。 其中又以卢太医最有优势,因为刘太医年纪大了,他又很少管太医院里的事儿,不及卢太医经手的事项多。 太医院和别的部门不一样,别的部门首官还要询问朝臣意见之类的,太医院却是皇帝可以一言指派的。 皇帝也没想过询问朝臣的意见,他就问萧院正认为谁可以接替院正之职? 萧院正没有直接提议刘太医,只是点评了一下刘太医和卢太医,认为刘太医医术高明、性格平和却过于温和;认为卢太医医术精湛、正当壮年却过于强势。 皇帝沉吟了起来,在皇后那里碰见周满时他便问了一句,“你觉得是刘太医当院正好,还是卢太医当院正好?” 满宝想也不想便道:“刘太医。” 皇帝也没想到她那么直接,“哦”了一声后笑问:“为何?” 满宝道:“因为稳定,刘太医做院正,萧院正之前定下的决策不会有很大的改变,卢太医就不一样了,他正年富力强,有些想法和之前太医院的定策不一样,他为院正,那就要改变。” 皇帝若有所思,“卢太医也是为太医院好,让太医院越变越好不好吗?” “好,”满宝道:“改变并不是不好,但此时太医署才开了一年,之前定策才稳定下来,所以还不宜改变,陛下要是晚几年问我,我或许就会说卢太医了。” 一旁的皇后便笑道:“并不是卢太医能力不足,而是他此时不宜为首官?” 满宝点头。 皇帝就若有所思起来,点点头和让她退下了。 满宝也给皇后换好了药贴,收好药箱告退。 等她走了以后,皇后便叹气,“此见解就胜过同院太医不知多少倍,将来若是太医院交到她手上……” 皇帝回神,“她现在还小呢,不合适,将来的事儿将来再说吧。” 竟不觉得女子做首官有什么不对,和之前让周满当个六品官都觉得不合适时大为不同。 皇后翘了翘嘴角,提起另一件事来,“我听人说母后让让人去陇州买那尊老子像去了。” 皇帝:…… 从玄都观回来以后,太后越想越不甘心,似乎还是觉得周满拜过的那尊老子像最好,因此叫了娘家人进宫,让人带了钱去陇州买那尊刘老夫人送出去的老子像。 只是没买着而已。 皇后道:“听说那尊老子像已经被叫价两千两,表哥他们还拿出了两匹绢,现在张家还是不肯松口。” 皇帝现在听到钱数就牙疼,他问道:“母后给的钱?” 皇后摇头,“不知道是母后的体己,还是表哥他们自己掏的钱,要是母后的体己也就算了,要是窦家自己掏了钱……” 皇帝更觉头疼,他想了想道:“算了,让表哥他们把人收回来吧,家里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 主要是,窦家花出去的钱最后肯定还要从他这里找补回去的,他亏了,但窦家也未必赚,不值当。 皇后也是这么想的,笑道:“母后心虔诚,不想强买,所以我想着不如我出面将东西换了来。” 这种事皇帝不好出面,太后又要虔诚,那就只能皇后来了。 她道:“从库房里选个差不多的老子像,再赐给张家老太爷一些字帖,我想他们会同意换的。” 皇帝便哼道:“梓童手里的字帖随便拿出一张来莫不是价值千金,他们当然同意换了。” 皇后见他这样心疼便笑着说,“我也送你一张好了。” 这

相关推荐: 南兰小传(飞狐外传同人)   战栗纪元   血疑   财阀小娇妻:谢少宠上瘾!   毁灭教皇   [系统]大师兄从不动手   财色兼收   死亡亿次,我复制天赋杀穿万族!   原来我真的是反派啊!   黑道千金少爷---忆露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