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255章

第255章

候周大郎才想起周四郎的好来,念叨道:“四郎也不知道啥时候上京城来,他去年赚的钱就没分。” 小钱氏道:“要分也是爹娘分,四郎在没用,老二和老三还在老家呢。” 周大郎一想还真是,于是连着爹娘一起念叨了,“也不知道爹娘啥时候上京城来。” 而此时,老周头也看着周四郎收回来的茶叶道:“你把去年赚的钱都买了茶叶?” 周四郎道:“爹,草原上的茶叶卖得特别好,还有茶砖,基本上拿去多少都能被抢完。”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半见 ☆.第2021章 一碗水 老周头道:“那也没见你把赚到的钱带回来呀。” 周四郎:“那不是都买了毛皮、珍珠和药材了吗?还有牛,您看账册上的账目,我们去年可赚了不少,今年我们拉去这么多茶叶,只会赚得更多。” 老周头问:“然后你再给拉回来更多的毛皮、珍珠、药材和牛?” 周四郎虽然是这么打算的,但被老爹这么一问,他也卡了一下才道:“爹,这样不好吗?” 老周头道:“好个屁呀,挣的钱我们都用不着,一直买来卖去的有什么意思?” 他道:“大头年纪不小了,今年肯定要成亲,成亲要聘礼,那刘太医家里看着可比我们家富贵多了。我们家的聘礼就不能太过寒酸了。” 周四郎:“您就不怕这聘礼送去,人家给全扣下,只把一个孙媳妇给您?” 老周头道:“不会的,我都问过了,那些富贵人家,但凡厚道一些的,送去的聘礼都当嫁妆原样送回来,还会再加上一些嫁妆呢。” 他怎么可能做陪伴的买卖? 周四郎:“那也是人家的嫁妆了,跟大头没关系?” “怎么没关系?”老周头伸手拍了一下他道:“你少在这儿胡咧咧,都是一家人,难道以后她的嫁妆不给丈夫,不给孩子?” “而且她将来还是个太医呢,”老周头感慨道:“你看看满宝现在一年能赚多少钱和米粮回来?大头能娶着她,简直是打了灯笼,所以这聘礼上我们不能太小气了。得给大头把面子撑起来。” 周四郎一听也沉吟起来,“可爹,你说得太晚了,我昨天回来前已经跟人预定好了茶砖,把手上大部分的现银都用完了。您手上现在还有多少钱?” 老周头转身就走,“我手上哪儿有钱,手上是公中的钱,回头要分的。” “不可能,”周四郎追在后面道:“分钱的时候您和娘一直有分一份呢,您和娘又俭省,怎么可能没钱?” 老周头道:“那是给满宝备的嫁妆。” 他道:“你也不看看白善家里什么情况,到时候聘礼肯定高,我们总不能什么嫁妆也不准备。” 周四郎撺掇道:“现在先用一些,以后再从大哥他们那里拿钱补上。” 老周头就横了他一眼道:“馊主意,大头下面还有三头呢,娶媳妇也要量力而行,怎么能借钱来办聘礼呢?” 但他一回屋还是没忍住和钱氏商量起来,“老大手上的钱肯定不多,京城的东西那么贵,要想买好的聘礼肯定要花不少,不然我们先拿出体己来给老大一些?” 钱氏直接拒绝了,她道:“给了大头,等二头结亲的时候给不给?底下还有三头和四头,还有一连串的孩子。” 她道:“一碗水不能端平,孩子们是会有意见的,这次上京把老二和老二媳妇带上,二头和二丫也该定亲了。” “那家里……” 钱氏沉吟片刻后道:“我们去到秋天就回来,到时候二头和二丫的亲事能定下最好,不能定下也得留待明年再说了,以后立固他们要是说亲,也让老三他们上京去。” “儿媳妇还是得自己看过才好,以后儿媳妇奉养的是他们。” “那老大那里就不帮了?”老周头皱眉道:“刘家可是一门好亲,聘礼准备不好要闹笑话的。” 钱氏道:“大头手里是有钱的,他自己的聘礼他自会想办法去,有多大的本事就端多大的婉儿。本来就说好孙子辈的嫁娶各家负责各家的。” 这也是当初钱氏让他们自己存钱,并且每年都分一次公中钱的重要原因。 孙子辈们要嫁娶和读书,每家孩子不一样,愿不愿意读书,会不会读书,甚至嫁什么样的人,娶什么样的人也都不一样,所以她才干脆让他们上交一部分钱后剩下的自己存着,而公中的钱除了日常开销外每年都会分一次…… 所以嫁娶也早是各房负责各房的。 钱氏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大头已经是孙子辈了,你管了他,剩下的几个孩子你就得管,不然轮到他们说亲时,他们也叫着聘礼嫁妆不够,你给是不给?” 老周头:“……咱家每年都赚这么些钱了,等轮到他们的时候怎么可能还不够?” 钱氏淡淡的道:“这世上的东西多少算是够的?” 老周头沉默起来。 钱氏道:“大头他们的事儿自有他们爹娘去管,我们只管管好自己儿女的事儿就行。” 她道:“大郎到六郎七个孩子都成家立业了,现在就剩下满宝一个,我们只要将她也送出嫁就好了。既然说了这些钱是给满宝走的嫁妆,那就是给满宝的。” 老周头便不再提这件事。 周大郎和小钱氏也没想找父母要钱,他们和父母一样的想法,有多大碗吃多少饭,虽然很想把聘礼办好一点儿,但那也得在他们有的情况下。 他们要是没有,让他们去借钱娶儿媳妇那是不可能的。 不过,他们钱少,大头自己有钱呀。 他转身跑去找周立君,俩人对了一下账本后周立重便从周立君那里拿走了一个包袱。 他把包袱拎回去给自己的父母。 周大郎打开看到里面的钱惊呆了,“你哪来这么多的钱?” 虽然比不上他们夫妻俩攒的钱,但也很多了。 主要他是一个人,而他们是两个人! 周立重道:“我以前攒下的,跟着四叔五叔他们每个月都有工钱的,而且我攒下的钱都放在了二妹和四叔那里,我跟着四叔去草原时都带着了……” 他就是不去,也把钱交给四叔入了股,所以赚的不少。 而周大郎夫妻能够在种地的情况下攒的钱比他还多,也是因为公中的钱都在周四郎手上,每年他来回一趟走商,年底总要分一笔钱的。 周立重把钱交给父母后道:“爹,娘,你们拿着我的钱去办聘礼吧。” 小钱氏就忍不住和周大郎道:“他比你以前可出息太多了。” 周大郎娶她的时候聘礼可都是家里出的,还没多少东西呢。 当着儿子的面,周大郎有些尴尬。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请假条 今天有点儿事儿,所以请假一天,明天继续-??(?????) ☆.第2022章 想买地 周立重是真的攒了不少钱,满宝听说婚期已经定下,就在六月二十八,转身立即写信给爹娘,让他们快来看他们的大孙子成亲。 然后就在空间里的架子上挑挑拣拣,挑出认为适合刘三娘的布料,抱了出来后就拿去给小钱氏。 小钱氏见她抱了一怀抱的布匹来,看着起码有五六匹,底下的布料差一点儿触到地上,她立即上前去接住,问道:“你要做衣裳吗?” “不是,”满宝道:“这是给立重做聘礼的。” 小钱氏微讶,将东西抱回屋里,仔细一数,发现一共是六匹,而且每一匹的料子和颜色都好,满宝很少在外面买布料,可以说,她来的这一年多时间里就没见过满宝在外面买过布料和衣裳这些东西,全是拿了家里的不了出去给人做,或是刘老太太那边做好了送来的。 “这是宫里赏赐的?” 满宝点头,“这两匹是皇后赏的,这一匹是太后赏的,这一匹是明达送我的,这两匹则是太子妃给的,我觉着颜色都不错,很合适三娘,所以可以给立重做聘礼。” 小钱氏笑道:“我和你大哥会出去买的,大头自己就存下了不少钱,我和你大哥算过,足可以置办一份很好的聘礼了,这些东西你拿回去吧。” 满宝摇头,道:“大嫂,你就拿着吧,反正我得的赏赐多,本来我得的布料就有一半是交给四哥拿出去换茶叶,换药材这些东西回来卖的,这几匹之所以不拿出来就是因为好。” “好的布料,只要保存得好,一二十年没变色都是可以的,所以布匹才能当钱花,立重添上这几匹布做聘礼,不仅面上好看点儿,还可以省下一些钱来做别的事。” 满宝私底下也有过打算的,而且白善也提醒过她,一家的发展最少要看到二十年后,而一族的发展你最少要往五十年后看。 所以满宝悄悄的和小钱氏道:“省下一些钱来,立重他们成亲以后既可以周转,我们也可以给他们买些田地。” 小钱氏一怔后立即道:“大头在村里分了地的。” “今年村里的永业田分够数了吗?” “还是够的。” “那口分田呢?” 小钱氏就笑道:“还是山呀,还有山下一大片地,说起来这次他运气还好,分的时候分到了一座很小的山,因为不够数儿,所以里正就把山下的那一片荒地也都归了他,因为荒地占的数多,村里还给他把荒地开了出来,你二哥三哥今年就给他全种上女贞子了……” 家里的地都是合在一起的,收成什么的都属于公中,但将来分家,除非老周家穷到需要卖土地以供养父母,不然分家时肯定是足数分回到各人手中,是谁的,那就是谁的。 小钱氏说这个是为了告诉满宝,他们家现在不缺地,大头也不缺。 满宝道:“地是不嫌多的,而且那是在村里,离京城还是太远了,将来三娘如果留京里,立重在京里做什么呢?他总不能一点儿地也没有。” 小钱氏就笑道:“他现在有本事,就是只家里的地也能养活自己和一家老小的。” 满宝知道她说的是周立重跟着周四郎走商的事儿,再不济,他现在也能做个账房,比在村里种地还要强一些。 满宝就拉着她大嫂的手语重心长的道:“大嫂,为长久计,立重这边还是应该买些地,走商这种事儿可以像现在四哥一样一年就走两趟,不可过多。” “当朝对商人宽厚,管得不严,但以后国库要是很缺钱,当朝者急需用钱,怕是要多征商税,在其他方面也会有严苛的要求,所以土地还是不能少,至少我们是农,不能是商。” “这是长远计,短的来说,他们夫妻两个在京城附近有块地也不错,不说种些粮食,就是种点瓜果蔬菜一年就能省不少钱了。” 现在周记饭馆的许多瓜果都是从莆村那边送来的了,那些能存放的冬瓜,南瓜,还有白菜等,在去年周大郎就自己辟出一块地来种上,而常用的豆子类,更是直接用佃农们交上来的租子。 不仅饭馆在用,家里这边吃的也多是庄子送来的,还有白家那边,时常送些应季的果蔬来,他们又不奢侈,所以家里的花销并不大。 小钱氏住在京城里一年多,却经常和附近人家的采买来往,主要是她做的好几样吃食都很受欢迎。 只是配料也常有人来买。 虽然只是采买的管事,但来往的次数多了,她也偶尔从他们那里听说些他们主人家的花销,那可真是不少。 这么一说小钱氏就能理解了,满宝说的什么长远计她虽然听不太懂,却也知道是对自家有好处的。 所以她也很快被说服,想了想道:“只是京城里的地很贵呀,之前爹拿着钱也想在京城附近买些地,还让你大哥他们出去打听,只是问到的,价格都高,这也就不说了,我们就想了两天,再去问的时候就卖出去了。” 和他们那里买块地要反复看个一二十天完全不一样。 满宝忍不住乐出声来,道:“大嫂,京城的难买,我们可以去雍州看一看,那边地多,而且地价也不是很贵。” “也只能这样了,那我们分出一些钱来,到时候去雍州买几亩地,不过地都很难买呀,”小钱氏疑惑的道:“可我看京城和雍州这边地很多,比我们那边大多了,一大片的平地过去,不像我们的还有山,这么多的地怎么会没有卖的呢?” 满宝道:“朝廷有规定的,朝廷给的永业田,只有不能赡老和没有家资归葬老人时才能卖,口分田在人死后是要收回去的。” “所以普通老百姓卖地的少,有家资的更少卖地,除非是要迁徙离开,”像他们家,以后要是不留在京城了,这附近只有几亩地,还不如直接卖了,不然留着,自己不能种,租出去收租也麻烦。 “还有就是家中有变故的,”满宝道:“虽然京城和雍州人多,但这样的人家也不多,所以土地难求就是这样。” 但这样也有好处,他们难买到地,其他人也难买,那普通老百姓就很少失地,从朝廷的角度来看,这其实是好事儿。 ※※※※※※※※※※※※※※※※※※※※ 作家的话 晚上八点见 ☆.第2023章 分析 小钱氏将这番话原样学给丈夫和儿子听,周大郎还在看着桌上的布料,周立重已经道:“我知道,我和二妹二弟私下都说过,虽然做生意赚的钱多,但也难。” “在外面跑商的,但凡能做出点成就来的,不是自己极其聪明,家底丰厚,那就是背后有靠山,不然根本走不远。”他道:“说真的,我们家里除了小姑就没有特别聪明的,就是三弟,他读书比我们兄弟姐妹几个好,但也常需要夜里点灯看书才能比得上别人,所以除非小姑来做家里主,不然我们家纯靠本事是做不来多大的。” “那就只能找靠山,”说到这些机密,周立重微微压低了声音道:“四叔一直想和长豫公主合作生意,倒不是有多大的野心,想把生意做得多大,其实就是想要出门时不太受欺负。” 周大郎一听,立即问道:“你们在外面受欺负了。” 周立重道:“一点儿委屈不受是不可能的,我第一次和四叔出门的时候,在草原上还被马帮请到他们寨子里做客呢,那时候我和四叔虽然是被‘请’去的,但连个座儿都没有,在前头说话的是和我们一起走的一个商队管事……” 就是被打劫,周四郎他们也还没面子走到劫匪的前面去,可见他们有多渺小了。 后来他们可以出来,还是因为带着他们进草原的秃发部发现和马帮讲不了理之后,干脆拿着周四郎私下给的两袋茶叶请了附近部落的人出面,又遇上了在草原上有些路子的向铭学,这才算平安出来,只是破了一些财。 一开始他和四叔还委屈得很,想着回去一定要和小姑说一说,但进了草原,又和向铭学组队一起走,这才知道他们现在受的这点儿委屈根本不算什么。 比起向铭学来,他们走的算顺利了,以前向铭学做草原的生意,那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 只不过他当时一心报仇,佛挡杀佛,神挡杀神,加上他又聪明,反倒杀出了一条血路。 而且来回两次,周立重和四叔隐约知道了一些事情,更加佩服向铭学的同时,也更想找一个靠山靠着。 他道:“现在我们家进出草原,遇上一些寨子和马帮,只需给一些东西就可以过去,那是看在我们跟草原上的部落有交情,还有和向大哥关系好的份儿上。” “但其实这两种关系都不牢靠,秃发部落那边是有奶便是娘,我们现在好,是因为我们要和他们买药材,买牛,会把绸缎和茶叶卖给他们,可以后要是有出得价更高的商人,或是卖茶叶和绸缎更便宜的商人,他们就把我们踢开了。” “向大哥那边也不稳,他现在是没本钱,加上我们两家有些特别的交情,这才愿意和我们合作,但其实这个合作我们家是占便宜的。” 向铭学是没有本钱,但他想要本钱并不难,就算本钱的来历可能不太清白,可他能有。 但人脉,路线这些,却不是有钱就可以得到的。 去年进草原要顺利很多,就是因为有向铭学跟着,连带着利润都多涨了几分。 周立重道:“这种占便宜的事儿一次两次还好,次数多了要生嫌隙的,而且四叔也说了,靠感情总不比利益稳靠,大家一是一,二是二的谈出来,要比念着旧情维系要更好。” “所以我们都想和长豫公主做生意,她要是参了我们家的生意,我们给她挣钱,以后出门在外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打着她的名号做事。”周立重道:“很多没有根基的人想要把生意做大都是这样,没办法的事儿,别说官员权贵这些,就是我们押着货随便经过一个地方,那个地方的乡绅强势些,真要和我们强买强卖,我们也得含着血咽下那口气,当初梁州固县的罗家不就是这样吗?” 周大郎和小钱氏都听说过当年周四郎带着四弟妹他们走过固县时被强买,孩子和媳妇都差点儿出事的事儿。 “当时小姑就已经很有名气了,就是这样固县的县令也没给四叔做主,他就是愿意,怕是也不能,有些地方的乡绅比县太爷还谱大,根本不惧县衙。”周立重道:“不仅是地方的乡绅,还有一起走商的商队里的人,彼此间都会比较,私底下有个排序,像我们家这种情况的,虽然做的生意不大,底子又浅,却也是属于中上。” 其实一开始没那么好,但这两年来,小姑的名气越发大,在宫里也越发得宠,在太子一举得男后,他们再出去报小姑的名号就要管用得多。 尤其是这一次周立君跟着一起出门,他们仔细的打听过一些各家商队的底细,知道了一些小秘密。 “这些商队,除去最顶上的几家商号的商队,就是各世家和权贵的最不能得罪,比如崔家、卢家、王家……小姑父的白家也在其中,但也只是沾了白氏的光,这些世家,除非必要,不然没人会去找他们麻烦;更不能得罪的是赵国公、宿国公这些关陇贵族,平时生意都要避着他们做;然后就是一些家里有人在朝中当官儿的人家了,我们家因为有小姑在,勉强算在这里面。” “但这还是因为小姑现在名声越来越大,小姑父的名号也传了出去,谁都知道小姑以后要嫁到陇州白氏,而小姑父读书厉害,现在还是太子伴读,将来肯定前程无忧。”周立重道:“而我们家里,三弟四弟几个都在读书,虽然还没读出什么名堂来,但一看就是要让家里的子侄去考学考官的,外人看着就不敢很欺负我们家,毕竟谁也不知道将来我们家会怎么样。” “所以我们家得有地,有地,再有人读书,那就可以从农户变成耕读,比行商要好听得多,有时候出门行走靠的就是一个势,一个名声。” 要么人做生意都喜欢说大话呢? 因为说大话不仅可以让人忌惮,还容易成事。 周立重噼里啪啦的说了这许多,周大郎和小钱氏总算是听明白了,俩人立即道:“那就买!买地!”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第2024章 准备着 周大郎又开始在京城和雍州附近寻摸起来,他找了不少牙子,但正如满宝说的,卖地的人很少,不是迫不得已,只有败家子才会卖地。 显然,这世上的败家子不是那么多的。 就是有地出来,往往他这边才去看,还没说要不要买呢,一个转身的功夫地就定出去了。 他一开始还只是觉得惋惜,但次数多了就觉着不太对,便忍不住问起牙子土地的成交价,因为他和牙子混得有些熟了,虽然具体价格没得到,但他也隐隐知道那些土地的成交价格没那么高的。 就是很奇怪,竟然卖得这么快。 他忍不住去问家里最有见识的满宝。 满宝:…… 满宝她不知道呀,于是虚心请教白善。 白善道:“这是有人盯上了京城和雍州的散地,恐怕是联合了牙行一起做的局。” 他道:“比如一人要卖地,要么放出风声去自己卖,要么找牙行。前者牙行听说了,可以让人假作买地的人上门询价和开价,先将价格往下压好大一截,多派出几个人去,那人不知内里详情,要是再加上急用钱,不免被人坑骗;后者更不用说,地挂在了牙行,牙行估价时把价格定低,再低价卖给背后的人就行。” 满宝惊讶,“可牙行是衙门在管的。” 牙行是做中介的,不管是买卖人,还是买卖固定资产,都要从衙门那里取得资质,里面的牙子也需要取得衙门的认证才可以从事这个行业。 而且,牙行里面的工作都需要和衙门打交道,买人要过户,买卖房屋田地这些也都需要过户…… 在普通人的眼中,牙行就相当于半个衙门了。 满宝这句话一出,连白善都皱了皱眉,“能和京城雍州这么多牙行勾连起来的人可不多。” 他不觉得对方是拿钱砸出来的,只可能是以势压人,然后才以薄利诱人。 这人连买地的钱都抠抠搜搜,怎么可能会大方的拿钱去砸牙行? 白二郎道:“这种事儿和封宗平打听一准儿能知道。” 白善就看向满宝。 满宝却摇了摇手道:“不用,我家又不是一定得今年买地,我不过是不解才问起来的,不过这事儿的确稀奇,等下午我们出去玩儿时就是顺便路过县衙一下吧。” 白善点头,“是许久不曾去拜访唐学兄了。” 满宝就撑着小脸道:“还有杨学兄,他上次来信说新麦种在夏州的收成比不上在绵州的,还有夏州民风彪悍,有近一半的人不会耕种,也不知道今年他能不能劝课农桑。” 白善道:“唐学兄肯定会给杨学兄写信,不然顺道写封信,一会儿拿去托唐学兄拿去。” 不说满宝,连白二郎都连连点头,“好呀,好呀。” 于是三人开始写信,然后将各自写的信纸收在一起,一叠直接塞进信封里。 唐县令收到这么一封厚厚的信都惊呆了,他看着上面的名字,“……给长博的信为什么要交给我?” 白善道:“唐学兄,你不给杨学兄写信吗?” 近期并没有给杨和书写信打算的唐鹤:…… 对上三双亮晶晶的眼睛,唐鹤只能收了信道:“行吧,我回头给你们送去。” 三人对此都很满意,于是顺便提了一下牙行买卖土地的事儿。 唐鹤微微皱眉,点了点头道:“此事我知道了,你们先去玩吧。” 玩是不可能玩的,白善和白二郎十月要参加进士考,所以出来转了一圈,算散心后就回家去继续温习课本了。 本来勾肩搭背已经打算出去玩的周立学几人,一转头就见小姑父他们又回来了,而且一回来就进书房里看书,不仅周立学和周立固,就是白叔平都觉得肩上沉重,心里一沉,就不太想出门去玩儿了。 于是几人相视一眼,默默的放下了搭在对方肩膀上的肩膀,转身也回去看书去了。 算了,人家都比你聪明这么多尚且这么努力,他们怎么好意思出去玩儿呢? 小钱氏见他们又回去捧了书去花园里读,对此很满意,和周大郎道:“立学以前调皮捣蛋,怎么也坐不住,没想到现在竟然是家里读书最好的人。” 周大郎道:“立固比立学还厉害些,而且还有小妹呢,立君和立如其实读书也不差,她们现在都一直在看书呢。” 小钱氏:……她就是想夸一下小儿子。 周大郎没能领悟到妻子的意思,拿出两张写着乱七八糟符号,缺胳膊断腿字的纸道:“满宝昨天让我换一家牙行,我重新找了一家,这是今天他们给我说的几块地,因为现在是春天,所以卖地的人不多,你看我们先去看哪一块儿?” 小钱氏立即丢开了这些想法,低头和周大郎看起来。 周大郎道:“满宝写的信我也托驿站寄出去了,最多二十天爹和娘他们就能收到信,有小妹在,他们应该会上京城来,到时候立威和立君也不小了,他们肯定也要说亲的,所以我想着买一块儿大一点儿的,到时候可以问一问老二要不要,要是要,我们两家可以连在一起买。” “老二他们要上京城来?” 周大郎道:“爹娘要是来京,我猜他们一定会带上老二他们,立威、立君和立如三个孩子都在京城,说亲是大事儿,爹娘不可能自己做主定下。” 肯定要问过三个孩子的父母的,不然越过三个孩子的父母定下亲事,将来怕是会有怨气和争吵。 小钱氏略一思索也明白了,道:“那得给老二他们收拾房间了。” 她苦恼道:“我们住的这院子没有合适的房间了。” “那就在后一个院子里挑一个房间就是了。” 这一个大宅子院子多,房间也多,别说再来老二夫妻,就是老三夫妻也都上京城来,那也是塞得下的。 小钱氏道:“我一会儿问一问满宝。” 满宝当然是没什么意见的,“家里的事儿大嫂做主就好,要是缺什么东西就去库房里找,没有的就和立君要钱出去买。” 没有就不用了呗,小钱氏觉得只要生活必须的东西有就足够了,其他的东西,有自然好,没有也没什么,多少年了,他们家不都是这么过的吗?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025章 团圆 小钱氏准备着,到了五月上旬,周四郎果然带着一家老小上京城来了,周二郎和冯氏都跟着一起,周立君带着弟弟妹妹们出京城去接人,冯氏看到姐弟三人时都不敢认了。 不说周立君和周立如,就是周立威也和以前大不相同。 三人看到父母都很高兴,周立威冲着他爹跑去,周立君和周立如也冲着她们爹跑去,三人一起眼亮亮的看着周二郎,叫道:“爹!” “哎!”周二郎看着三个孩子,伸手狠狠的拍着周立威的肩膀,乐得见牙不见眼,“好小子,都长这么高了!” 又忍不住赞立君和立如,“都是大姑娘了。” 一旁也很激动的冯氏见三个孩子都冲着周二郎去,不高兴了,便忍不住咳嗽了一声。 周立君立即笑眯眯的拉着弟弟妹妹叫“娘”。 冯氏心底高兴,面上努力板着,也忍不住带了一些出来,“好,你们爷爷奶奶在后面,快去拜见。” 三人就去后面拜见,周大郎已经先到了,正和老周头钱氏说话呢,看见周立君过来便道:“爹,我们先回去吧,孩子他娘在家做饭呢。” 老周头点头。 冯氏稀罕儿子,正拉着他的手道:“可想死我了,虽然高了,但看着瘦了一些,等回头娘给你做好吃的。” 周立威身子一僵,忙推辞道:“娘,我没瘦,可别累着您。” 大家热热闹闹的回到周宅。 周二郎和冯氏还是第一次来,在来前已经不止一次的听爹说起京城的宅子多大多大,他们都没什么感觉,真站在了门前,他们都不由张大了嘴巴。 等再进门,大家热热闹闹的见过,然后三个孩子把他们的东西搬到后面院子里安顿好时,他们才将目光从别处收回来,咽了咽口水问道:“这一溜儿的院子都是我们家的?” 周立威道:“不仅这一边,中间还有一溜儿,那边还有一排院子下去呢,不过那边的院子比较宽大,房间少,景致倒是不错,最后是一个大花园,爹,您先歇着,等吃过饭我带你去看。” 周二郎咋舌,“这么大的一个宅子呀……” 还是在京城,这得值多少钱? 周二郎只是在心里想,冯氏是直接问出口来了。 周立君便道:“不知道能值多少,因为这边的宅子基本都不买卖,能住在这一坊的非富即贵,这宅子还是因为太子送的,不然我们都住不到这儿来了。” 冯氏咋舌,这才想起来问:“你们小姑呢?我还没见着她呢。” “小姑在宫里呢,”周立如道:“今日小姑当值,她请不了假,得等休沐才能出宫。” 冯氏这才想起来问问周立如,“你现在跟着你小姑学医术学得怎么样了?” 周立如有些紧张的道:“挺好的,小姑说我学得不差,让我慢慢学。” 冯氏很兴奋,“你现在会给人把脉开方了吗?” 她道:“我可是听说了,大头的媳妇也是你小姑的弟子,才学了两三年就当医助了,听你爷爷说,她以后会和你小姑一样当太医,也能分好几百亩的地呢。” 周立君三姐弟:…… 周立如没忍住,“娘,师姐她是只和小姑学了两三年,可在那之前她就在太医院里当了好些年的医女了。” 周立君则道:“娘,那地是职田,不是分给小姑的,以后小姑要是不当官儿了,或是换地方当,那些地是要还回去的。” 又道:“小姑能分这么多地可不只是因为她是太医,还因为她是编撰。” 冯氏连官名都没听懂,但听着就很厉害的样子。 周立威直接道:“娘,你别催三妹,让她慢慢的学,小姑说过,学医术的,学上十年再出师也不晚。” “那你小姑也没学这么多年……” “小姑这么聪明,我们能跟她比吗?”周立威理所当然的道:“都是背一篇课文,小姑看上两遍就能记住了,我们读上二十遍也未必能背下来,所以她一天的功夫相当于我们十天的功夫,一年就相当于我们的十年了,您算算她都学了多少年了。” 冯氏:……是这么算的吗? 她总觉得有什么不对,却又说不出到底是哪儿不对。 周二郎已经把包袱打开,把里面的东西都带了出来,见冯氏还在想便道:“你别想了,连娘都要很久才想明白的事儿你能想明白吗?让他们自己做去。” 冯氏:……这是什么话,是说她笨? 周二郎已经笑眯眯的看着周立威和周立君问,“来,和爹说一说,你们在京城这两年有没有心上人?” 周立威低下头去红了脸,周立君才要说没有,瞥眼看见就愣了一下后也低下头去,然后憋了一口气,许久才让脸也红起来,然后她就悄悄的呼出气去…… 周二郎没察觉,见一双儿女都红了脸便高兴起来,看样子,就算没有心上人那也开窍了。 开窍就好说多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到时候多相看几个合适的就行,总有能看上眼的。 像老六一样死活不开窍,守着钱觉着比娶媳妇要好的才难搞呢。 他这次来京就是为孩子们的亲事来的,因此别的不管,只要他们定下合适的亲事就行。 周二郎笑呵呵的,决定晚上找着空再和一双儿女私聊,免得他们当着面不好意思。 他乐呵呵的把冯氏拉走,周立君这才松了一口气,一抬头就见周立威和周立如一脸惊讶的看着她。 周立君横眉一竖,问道:“干嘛?” 周立威咽了咽口水问,“二姐,你,你有心上人了?” 周立如也紧紧的盯着她。 周立君道:“还没有,这不是怕爹乱点鸳鸯谱,或者让我回乡吗?” 她顿了顿后问周立威,“你有心上人了?” 周立威就扭捏了一下后道:“也,也没……算有吧。” “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周立君忍不住伸手拍他,“你还想骗人家小姑娘不成?” “不是,我们没怎么说过话,我,我是挺喜欢的,但我不知道人家喜不喜欢呀,”周立威着急的解释,想起了什么,立即道:“而且你还没定亲呢,我怎么能赶在你前面呢?” ※※※※※※※※※※※※※※※※※※※※ 作家的话 今天真是对不起,我本来想中午换了酒店后写更新的,应该能赶在两点之前更新,结果路上耽误了,然后进了新酒店一个洗漱时间就飙过,以至于到现在才更新上 今天让大家不停的刷新真是不好意思,以后我会及时请假的 ☆.第2026章 要我喜欢的 “少拿我当借口,”周立君道:“我要是一辈子不嫁人,你敢一辈子不娶妻吗?” 周立威:……他自然是不敢的,但他觉得二姐敢,所以没敢吭声。 周立君这才哼哼两句,叮嘱他道:“在爹娘面前不许拿我当借口知道吗?还有,替我遮掩着点儿。” 周立威:“遮掩什么?” “你就把你的心上人告诉爹娘,让爹娘去给你操心。”周立君道:“人的心力都是有限的,爹娘操心你的事儿去了,自然没空搭理我的事儿了。” 她道:“我估摸着他们这次最多留到七八月就要回去的,不然家里冬天要收药材,也要栽种一些新的药苗,三叔三婶两个人肯定忙不过来。” 所以只要拖到那个时候就可以了。 周立如都没忍住道:“二姐,你好奸诈呀。” 周立君道:“你懂什么,这叫祸水东引。” 周立威抓狂:“……我还在这儿呢。” “傻子,对我来说是祸水,对你来说却不一定,那是在我这边的叫法,你那边就是紫气东来懂不懂?我们这合在一起就叫双赢。” “真的假的,我怎么听着那么怪呢?二姐,你近来在看什么书?我读的书虽然少,但也没听说过说亲还能用紫气东来这个词儿的。” “凡是好事儿都能叫这词儿,你有心上人是不是好事儿?你想一想,你要跟她定亲了是不是好事儿?对了,你还没说你心上人是谁呢,我认识吗?” 周立威没忍住加快了脚步,周立君跟在后面追,“你是不是傻,你躲我干什么,你告诉我,我还能给你出出主意,你不好意思和爹娘说,我还能给你跑腿传话之类的,你跑了谁给你说去?” 当然是周立重了。 堂兄弟两个从小一块儿长大,感情非一般的好,尤其这些年他们又总在一处。 所以彼此的事儿他们就没有不知道的。 除了周立君外,也就对方知道彼此存下的钱数,由此可见他们对彼此有多了解了。 冯氏和周二郎也觉得这种事儿问周立重是最好的,因此晚上三家凑在一起吃了一顿接风洗尘的饭以后,冯氏挽了袖子去厨房里帮忙洗碗,周二郎则将周立重拉到一旁说悄悄话。 周立君看到后扼腕,觉得太失策。 她干脆转身去找周立威,将他拉到一边做工作,“我是你姐,你到底帮不帮我?” 周立威:“二姐,你还真打算一辈子不嫁人吗?” 周立君问道:“嫁人有现在自在吗?我嫁人图什么?” 周立威张了张嘴,半响才憋出一句话来,“图他喜欢你?” 周立君就横了他一眼道:“真是傻子,他喜欢我,我不喜欢他有什么意思?嫁人要是不图日子过得更好,那就应该图的是我喜欢他,当然,要是可以互相喜欢最好。” “可我现在并没有喜欢的人,放眼望去,我能说得上的人家里,能让我日子过得比现在还好的,一个也没有,所以你说我为什么嫁人?” 周立威竟然觉得她说的很有道理,但又觉得有些不对,半响后才道:“二姐,娘好像说过,找个喜欢你的,比找个你喜欢的要好。” “那是娘,不是我。”周立君抬了抬下巴道:“我要嫁人,要是非得二选一,那一定是找个我喜欢的。” 周立威不解,“为什么?” 周立君瞥过去一眼道:“虽说感情的事儿不能以此比例,但我觉得还是有共通之处的,你要买只猫,那是养一只喜欢你的猫,还是养一只你喜欢的猫呢?” 周立威:…… 见他一脸的一言难尽,周立君就道:“你不信等小姑回来你问她。” 家里不决的事儿问小姑准没错。 周立君道:“不过在这之前你得先帮我,说,你喜欢的人是谁?” 周立威不好意思了一阵,扭捏了一下后道:“就是和我们饭馆一条街上的那位景先生……” 周立君扬眉,在他们那一条街上有一位私塾先生,在自家院子里辟出两间房来教书,教的都是才启蒙的孩子,教到十二岁上下,有人认了字就离开,也有人去考别的更好的学堂。 这位景先生年纪不是特别大,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只有十三岁左右,女儿却是十五了,听说他还想参加科举呢。 那个小姑娘周立君也认识,她还从她手里买过润白霜呢,她道:“你眼光倒是好。” 只不过单看父母的话,他们老周家是远远比不上景家的。 但周立君也没让他当即收了心思,而是道:“人家小姑娘要是没那个意思,你就找点儿收了心思,要是有,那你就努努力,读书是不指望了,你还是多赚点儿钱吧,说不定景家会看在你赚钱多的份儿上答应了这门亲事也不一定。” 周立威有些郁闷的道:“我也知道有些配不上,所以我都没说。” 周立君就好奇的问,“那大哥会说吗?” “不会的,”周立威笃定的道:“我和他说过了,不要告诉别人,连对着大伯大伯母和小姑都不能说。” 周立重要是连父母和小姑都不说,那更不会告诉周二郎了。 周立君一听满意了,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干得漂亮。” 周立威立即道:“二姐,你可别胡来,我跟她没什么的,也就她来我们家饭馆买饭菜时说过些话而已。” “我知道,我是那种没谱的人吗?放心吧。”周立君说完乐滋滋的就要走,一转身就看到旁边花树底下有个人影,吓了一跳,忍不住高声问道:“谁在那儿?” 树后的人影停顿了一下,然后姐弟两个就瞪着大眼睛看着向铭学一脸尴尬的走出来。 他是真的有些尴尬,站在树下冲俩人行礼道:“我刚在里面摘花,实在不是故意偷听的。” 俩人这才发现他手上还拿着一枝花,应该是拿回去插瓶的。 周立君发现这儿正是通往他所住的客房的路上,应该是他们突然跑到这儿来说话把在树后摘花的向铭学拦在了里面。 ※※※※※※※※※※※※※※※※※※※※ 作家的话 上一章忘了预告,下一章在晚上十点左右 ☆.第2027章 周二叔 周立君轻咳一声,笑眯眯的道:“是我们不好,其实也不是什么机密事儿,只是家里父母担忧,所以我们姐弟才避在这里说话的。” 她话音一转,笑问道:“向大哥什么时候回来的?可吃了饭吗?要不要与我们用些饭?” 向铭学想了一下后点头道:“那就叨扰了,正好去拜见一下你父母。” 别说周立君,就是周立威都愣了一下,姐弟两个就是客气客气,一向多礼的向大哥怎么突然这么不客气了? 周立威挠了挠脑袋,忍不住看向周立君,怎么办,他们都吃过了。 周立君也只是愣了一下后就点头道:“向大哥请,正好我四叔也到了,你们要不要吃些酒?” 向铭学笑着颔首。 等到了正堂,老周头他们正在和刘老夫人和庄先生说话呢,周大郎他们几兄弟则是另外站成一堆,也不知道在说什么。 周四郎抬头间看到向铭学立即眼睛一亮,丢下兄弟们就迎上去,大笑着拍他的肩膀道:“向兄弟,我一回来就听人说你去了凤州,还以为还要好几日才能见到你呢,没想到你现在就回来了。” 向铭学笑道:“今日一早回来的,安排好了手下的人才过来,没想到这么巧,你们也在此时上京来。” 周四郎就问,“你和凤州那边谈好了?” 向铭学笑着点头,“是,所以今年进草原的时间要推迟一些,至少要等夏收全部结束才能进。” 向铭学不打算和周四郎抢茶叶的生意,他们从草原上进的货物有药材、毛皮和珍珠宝石等,因为他们各有自己的销货渠道,目前来说并不冲突。 所以是互惠互利的关系。 本来向铭学手上也有茶叶的生意的,只是不大,但他家乡也在剑南道,想要找茶叶并不难。 可他思考过后还是放弃了这一门生意,全都留给了周四郎,自己转而去凤州找了粮食,打算到时候入草原时主要做粮食的生意,再带些瓷器和布料进去也能赚不少钱。 周四郎自然知道这是向铭学的好意,心中有些焦躁外,还有些感动,他顿了顿后就想拉着向铭学到后面仔细的谈一谈这件事,结果他才开口向铭学就看向那边,“那是……” “哦,那是我二哥和二嫂,”周四郎这才想起来他还没见过他二哥二嫂呢,向铭学客居在周宅,虽然是住在另一边,连出门都是走的东偏门,但同一屋檐下总是会遇见的,因此他拉了向铭学先去见过周二郎夫妻。 “二哥,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向兄弟,向兄弟,这是我二哥,二嫂。” 周二郎扬起笑脸就要打招呼,向铭学则是沉默了一下后就叫了一声,“周二叔,周二婶……” 周二郎笑脸微僵,不由看向周四郎,这怎么回事?他怎么就平白比老四大一辈了? 周四郎也僵住了,转着脑袋咔咔的去看向铭学。 向铭学的脸上有抹可疑的红色,虽然不太明显,但周四郎还是看出了好兄弟的不好意思…… 为什么要不好意思? 周四郎的脑袋迟缓的转动起来,明明他们兄弟几个都是称兄道弟的,就是对年纪更大的周大郎,向铭学都是叫的周大哥,怎么轮到二哥就叫叔了? 周四郎的脑海中嘭的一下炸出一朵烟花来,他突然就想到了刚才二嫂絮絮叨叨的烦恼,说立君这么大了却还没有说亲…… 周五郎和周六郎也都沉默了下来,默默地看着向铭学。 周立威则是僵硬的转着脑袋去看他姐,周立君一脸莫名其妙的对上他的目光,老半响才反应过来他的意思……以及,向铭学的意思。 周立君一时惊奇,也忍不住抬头去看向铭学。 周大郎从另一边撸下挽着的袖子走过来,见他们站在一起却没听见声音,便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呢?向公子回来了?可用过饭了?要不要吃些饭。” 向铭学悄悄地深吸了一口气,尽量让自己看不出多少变化的道:“已经吃过了,多谢……大哥,时间不早,我先回屋休息去了,我过来是想着还没见过周二叔,所以过来打声招呼的。” 于是向铭学行礼离开。 周大郎一脸的莫名,扭头问周四郎,“周二叔是谁?我们家的小叔?” 周四郎就盯着周二郎看,一脸的一言难尽。 周二郎又不傻,一开始还以为是向铭学叫错了,但他后面还特意叫了大哥一声,显然不是无意交错,那就是故意的了。 却不知道是叫错,还是叫对了。 周二郎就看向周立君,父女两个默默对视,最后周二郎还是没好意思去问女儿这些事儿。 这种事儿还是应该让当母亲的去问。 可是他是知道妻子和女儿其实有些矛盾,尤其现在女儿越发厉害,脾气也更加的强硬,俩人凑在一起别说能不能问出什么来,能够不吵架都是好的了。 于是他就看向周四郎,干脆伸手就把人拽走。 冯氏就想去拉周立君问一问,周四郎直觉要糟,便立即手一拉,将冯氏也给拉上了,“二嫂,我们一起说说话呗。” 冯氏进门早,当时周四郎都还是个小屁孩儿呢,所以她毫不客气的伸手拍了他的爪子一下,倒也不反对,直接腾腾的跟着他们兄弟一起走了,她也想问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然而周立君心里是崩溃的,失策,太失策了,她是想祸水东引的,怎么却往自己头上迎来一股祸水? 她怀疑的看向周立威,“是你……” “不是,”周立威想也不想道:“二姐,这可是攸关你的名节,我是那种会拿姐妹名节开玩笑的人吗?” 周立君这才去思考另一种可能性,“所以……” 周立威就压低了声音道:“所以向大哥这是喜欢你呢,难怪他会特特的让我们叫他向大哥,还说什么各论各的……” 周四郎也正在和周二郎和冯氏解释,“草原上的人不拘小节,而且我们两家又不是有亲,就是朋友,有些恩惠而已,所以在草原上他和立重他们几个小的说他不想平白被叫老了,所以让他们叫他向大哥,那我和他做生意,自然是各论各的,所以才这么混叫的。” “混叫?那他怎么叫大哥做大哥,轮到我却叫了二叔?谁跟着谁叫,他倒是分得清,”周二郎盯着周四郎问:“你老实交代,是不是立君和他有什么……”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028章 家底 “没有,”周四郎直接打断他的话,道:“二哥,立君她现在根本不想成亲好不好?你知道她一年能赚多少银子吗?好吧,我也不知道。但你知不知道,家里的账和钱都握在她手里。小妹莆村的那些职田说是大哥在管着,但账目却还是在她手里,庄子里需要的花用,还有收回来的租子全都要过她的手。” “她现在在家里过得好好的,想挣钱就能挣钱,要体面就有体面,家里不是伯父母就是叔父母,都不用她伺候,反而是一回家拿了碗筷就能吃饭,她出嫁图什么?” 周四郎一脸嫌弃的道:“而向铭学除了读书厉害点儿,聪明点儿,家里地多些,名声不错,有点儿家产外还有什么?他可是比立君大好几岁的呢,就这,立君怎么可能看得上他?” 周二郎:……这是在贬他,还是在夸他? 他转头看向妻子,果然,见她眼睛闪闪发亮,冯氏问道:“这位向公子读书很厉害吗?” 周四郎严肃的点头,“他家里没出事前他都是府学的学生了,你说厉不厉害?本来他读过府学就要来京城考国子监的。” “那不是和白公子一样的了?” 在冯氏看来,这世上的男子就没有比白善更出息和优秀的了,也就她家小姑能配了。 而现在,有个跟白善差不多的人看上了她闺女…… 冯氏立即问,“这位向公子家里还有什么人?我似乎听你们说起过,他也是我们剑南道的人。” 周四郎点头,“他家离我们家不是很远,家里没什么人了,只还有几个族兄弟和一个长辈,但都不亲近。” 周二郎忍不住拉了冯氏一下,冯氏拍掉他的手,继续问道:“他家里有多少地?” 周四郎道:“比我们家大多了,他家以前的铺子和宅子有许多都拿不回来了,但朝廷从益州王那里查抄回来的还是还了不少,我听他说,那些铺子和宅子能卖的都卖了,不能卖的现在都往外租着,每个月收点儿租金,土地上,凡是还在益州王名下的基本都还了回来,尤其是东溪庄,那块土地基本上都算做了他的。” 连周二郎都咋舌,“这么有钱,他真是那个意思?” 冯氏听他说得这么好反倒迟疑起来,“他不会有什么毛病吧?” 虽然条件是真的很好,但人要是有毛病也是不行的。 周四郎:“……二嫂,他就是被报仇耽误了而已,哪有什么毛病?” “这仇也报了有两三年了,怎么一直不说亲?” 周四郎想了想道:“他心性和别人不太一样,不太能相信人了,所以才一直没说亲。” 冯氏更戒备,“那更不行了,他要是不相信枕边人,嫁给他还有什么意思?” 虽然对向铭学的钱财和聪明脑袋她挺心动的,也是想着二丫嫁得好了以后能帮衬一下家里和二头。 可他要是不信人,那这亲结的就没意思了,两口子过日子,连相信都不能,那日子过的多没滋味? “二嫂,他要是不信立君,肯定不会提这事儿的,之前我们一起进草原,大家就一直有商有量的。” 冯氏又心动起来,周二郎却要谨慎些,道:“要不等小妹出来了问问她?” 他道:“不是说他以前受了很严重的伤,连脚筋都被挑断了吗?我们也得问一问人的身体怎么样,万一不好……”总不能让他闺女早早的做了寡妇不是? 冯氏一想也是,立即不急了,“对,问一下小姑。” 周四郎刚才腾腾冒起来的心思就收敛了一下,他点头道:“也行,那我回头再和他谈谈。” 主要是得问清楚,他到底是不是这个意思。 周立重也不知从哪儿冒出来了,和兄弟姐妹们一起围着周立君看,“二妹,向公子是那个意思吗?” 周立君心烦意乱,“我怎么知道?” 她一直把人当英雄、当朋友、当合作伙伴,谁知道人家是往那方面想的? 而且只是暗示,又没明说,这让她怎么说? 冯氏风风火火的从另一边过来,拉了周立君就要回屋说话。 周立君在心里叹息一声,觉得自己真是运气不好,本来想着借周立威的婚事先躲过今年的,谁知道反倒是她被挡在了前面。 周立君任由母亲拉到屋里,乖巧的坐在桌前看她关上门。 冯氏关心的问道:“二丫,你老实说,下午的时候我们问你,你脸都红了,你是不是也喜欢那位向公子?” 真是失策,周立君在心里权衡了一下,觉得此时承认对自己没多少好处,说不定没有的事儿真被板上钉钉了,不说向铭学是不是那个意思,真是,她也不乐意就这么稀里糊涂的就定下了。 于是摇头,“娘,我一直当向大哥是英雄的,没想过要嫁给他?” “为什么?”冯氏问道:“你四叔说他读书好,家中田产铺面都不少,除了年纪大点儿就没别的毛病了。听说他年纪很小时就考上府学了,就跟你小姑父差不多。” “差远了好不好,”周立君想也不想道:“向大哥是聪明,也重情重义,但读书上还是差小姑父许多的,小姑父现在十六岁都要参加进士考了,他当年才上府学呢。” 又道:“四叔说的那些话您听听就行,别认真,朝廷是还了他一些铺面和宅子,但那些铺面位置都不太好,或是被强硬腾空的,别说卖不出去,连租都不好租,现在大多是关着门,或是给他的人开着做点儿小买卖而已。” 当年跟着向铭学的那些人,在益州王死后他就开始遣散,有给了钱送回家的,也有给了田地和铺子安顿下来的,剩下的才是现在跟着他到处走商的。 当时他身上没多少钱,遣散的钱就是卖的宅子和一些铺面,不能卖的大多送给了想要安居的族亲和手下,他收回来的不少土地也是这么分了人的。 “不过他的确有许多地的,还都是好地,”周立君道:“当年他家的地好,益州王拿到手后一直是自己拿着的,所以益州王被抄家后那些地直接返给了他,还有他那些族亲的地,也都给了他。” 所以向铭学别的不多,地的确是多。 所以……周立君有点儿心动呢,她竟然看中了人家的财,想想就烦躁。 冯氏却是怀疑的上下打量她,问道:“你怎么这么了解?”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029章 听到 周立君理所当然的道:“他说的呀。” 她道:“这事儿不仅我知道,大哥二弟还有四叔他们也全都知道。” 从京城去草原,一路上要经过这么多地方,既要进货也要不断的出货,他们每日都要呆在一起,尤其是进了草原后,为了戒备马帮,大家是一起露宿的。 她是姑娘家,可以单独有个帐子,却是被他们几人的帐子围在中间的,夜里大家围着篝火时可不得说些闲话? 正经事儿也就这么多,说不了多久呀。 所以时日一长,不仅他们叔侄几个知道向家的底细,向铭学也是知道他们老周家的底细的。 何况,两家最大的秘密还是重合的,又全都公开解决了,两家间还有什么不能说的? 冯氏一听,若有所思起来,“那就是知根知底了……” 周立君一听,害怕她娘直接给她定下了,连忙道:“娘,这么大的事儿得问过小姑吧?” 她可还管着小姑的职田和家里的账

相关推荐: 仙法是word文档   万物超市从囤货开始   总有人阻碍我认真工作   从继承一家兵器铺开始   Vocaloid南北组同人   斗罗之我要无敌了   与你相遇[综漫]   过分宠爱   重生都市至尊   我喜欢你很久了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