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好立威。 不过皇帝看着正是春秋鼎盛的时候,太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拿这件事立威。 孔祭酒将太子送出去后才回去继续阅卷。 就又考官拿了卷子上来询问,“大人,这卷子……” 孔祭酒淡淡的道:“通榜只是参考,还是应该更看这一次的考卷。” “可是……” 孔祭酒不等他说完便从旁边取出两份卷子来放在一旁的甲等上面,和他道:“这两份卷子也不错,回头一起定品吧。” 大家就去看卷子上的籍贯和人名,发现没怎么听说过,他们在脑海中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这俩人是谁。 只能伸手拿起卷子来看,嗯,这卷子有印象,诗赋差一些,但经学和时务策都还写得不错,可名不见经传,也不知是谁。 主要不知人品威望如何。 大家想要反对,孔祭酒已经道:“这两年进士考的名额多从通榜,而通榜上几乎都是生徒,最近这两次进士考都没有乡贡入选吧?长此以往,怕是民间的士子不满。” 有国子学的博士反对道:“民间士子毕竟在少数,凡是年纪正相当的士子莫不考学进了县学、府学和国子监,算起来还是生徒多。” 孔祭酒微微摇头,“何不食肉糜,这世上向学却上不起官学的学子不知有多少,总不能因为他们不是生徒就多有偏见。” “官学还能减免些,私学花销更大,能上得起私学的,怎么就上不起官学了?” “自然还有父兄私教的,”孔祭酒道:“闫博士该到地方上多走一走了。既然进士考出了考卷,那就应该以考卷为主,只以卷子内容品评,这两份卷子好不好?” 于是大家就论起文章质量来。 要找一篇文章的毛病实在是太好找了,本来文无第一,有人有心找茬,多的是办法。 大家争论了半个晚上,勉强算是认同了两份卷子先放在甲等。 等他们把卷子批完已经是五天之后了,批了五天便也吵了五天,好在孔祭酒很有威望,还能压得住人,吵架的时候也没耽误了阅卷。 今年预定选取的进士是三十二个,所以明显不好的卷子就被丢在了一旁的竹篓里,只有少数能被放在桌子上。 桌子上的卷子也分为两种,左手边是确定不错,可以取的,右手边则是待定的。 待定的,要么是卷子还不错的,要么就是考生本身很有名,可能在通榜上,名望和行卷都还不错的。 最后大家才从留下的六十多份卷子中挑选出三十二份来定品。 大家争了一天,最后才敲定了三十六份卷子,由孔祭酒将名额和卷子一并送进宫里给皇帝看,由他来选定。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038章 落 只不过礼部已经确定好了名次,拿给皇帝看不过是让他最后看一下,要是没问题就这么定了。 以往皇帝都是没什么意见的,但这次进士考太子算是半个主考官,他之前进宫和他念叨了一阵,说礼部的一些考官直接按照通榜来定序,这个皇帝就有些不高兴了。 所以孔祭酒将卷子和名单送来时皇帝就仔细的看了看,先过了一遍名单,发现白善和驸马白诚、魏玉都在,这才去看卷子。 皇帝看得很认真,将三十六份卷子按照排名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其中有四份待选的,因为孔祭酒和好几个博士的检查,附送来的四份卷子都是有些名不见经传,但卷子又写的不错的考生的。 为了看卷子,皇帝将其他政事都搁下了,前来汇报事情的官员都被他叫了进来和孔祭酒排排坐在一起,他看完的卷子就传下去让他们看一遍。 等三十六份卷子看完他们眼都要花了,于是皇帝叫了饭,和他的爱卿们一边吃饭一边谈一谈这个名单。 皇帝没看过这些考生的行卷,但通榜却是一早就看到了的。 他虽然想把科举改制的事儿交给太子,好让他立威,但也不想现在就得过且过糊弄着来。 所以吃饭的时候他就几份卷子问了一下魏知等人的意见。 李尚书对这种事儿不好发表意见,主要是他一个兵部尚书对经学不好说啊,时务策倒是可以说一些,但…… 他看了一眼一旁的刘尚书,快到年底了,过完年就要算一下兵部的拨款,他决定今年不给刘尚书找麻烦,只希望他也不要给他找麻烦。 所以李尚书就低头吃东西,不发表意见。 但魏知不行,哪怕今年他儿子也参加进士科考试,但他不是举贤避亲的人物,所以见其他人没开口的意思,他干脆就点评上了,他没说已经定下的三十二个名额谁不好,而是说被放进来待选的两份文章特别好。 三十六份文章,从诗赋到经学和时务策都粘在了一起,诗赋一目可了然,经学也差不多是固定答案,他说的特别好,自然就是时务策了。 魏知认为有如此才识的人落榜太可惜了。 皇帝也这么认为,他正要说话,就听一人道:“落了进士榜可以去考明经嘛。” 皇帝一口气就噎住了,转头去看说话的人。 魏知没被噎住,而是直接喷回去,“这进士榜和明经榜能一样吗?韩大人怎么不想着让自家的孩子去考明经?” 韩尚书一噎,道:“这话又不是我说的,是国子监的博士说的。” 孔祭酒正坐着隔岸观火,火突然就烧到了自己身上,他干脆直接问韩尚书,“哪位博士说的?” 韩尚书便不说话了,他倒是可以私底下悄悄和孔祭酒说,当着众人的面说显得他是小人似的。 皇帝已经把噎住的那口气咽了下去,挥手道:“行了,这个问题就先过了吧,既然出了考卷,还是应该以考卷为主。” 他直接挑出两份考卷来道:“这两份落了吧。” 大家看了一眼,发现一位是唐州的成文海,一位是庐州的聂秀,他们全是国子监的生徒,在场的除了皇帝外都看过他们的行卷,当时还是觉得不错的。 刘尚书干脆转头问孔祭酒,“他们在国子监里的成绩如何?” “既然能在通榜上前二十,那就是有威望的,成绩应该不差。” 魏知则问,“他们的行卷是在学中做的课业,还是自己另做的?” 孔祭酒顿了顿后道:“都有,不过是另做的多。” 魏知便哼了一声道:“临近考试,国子监出的时务策题目很全面了,我记得白善的行卷册子就是从自己做过的课业中挑了几篇出来成册投卷的,他们两个倒是有心,自己还另外想了题目,且还如此的贴近朝政,是真的有所见解,还是其他就不可而知了。” 孔祭酒虽然也觉得他们两个的这份卷子做得不好,却不容许别人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这样恶意揣测自己的学生,于是反击道:“魏大人将人心想得太坏了,你若没有证据,还请慎言,你要有证据,大可以拿着证据来我国子监申诉。” 眼见着两位爱卿要吵起来,还是两个口才最好的爱卿,皇帝连忙做和事佬,“魏卿也是为举贤忧心,孔先生原谅则个。” 又对魏知道:“魏卿慎言,无凭无据的话不好出口谈论。” 魏知适时道歉,孔祭酒哼了一声,这事儿暂时揭过。 皇帝重新将话题掰回来,“换上这两份卷子,排名你们再商量一下。” 孔祭酒见皇帝挑出来的两个人都是他国子监的学生,干脆也从那剩下的两份候选卷子中又挑出了一份道:“陛下,臣倒是认为这一份卷子也很不错,与这两份不相伯仲。” 皇帝看了一眼,哪里不相伯仲了,虽然也做得不错,但跟这两份还是差一点儿的。 一看名字,同样是名不见经传,看籍贯是扬州府学那边出来的生徒。 总不能让他代替了这两份中的一人,而且孔祭酒都说了是不相伯仲,那怎么选? 皇帝和孔祭酒对视一眼,一下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这老东西是让他再从既定名额里再挑出一个人来,而且不能再是国子监的人。 皇帝:…… 魏知看了一下那份卷子,精神一振,便斟酌的提议道:“陛下,白诚的卷子要不要再看一看?” 皇帝:…… 白诚已经被定到三十二名了,他这个未来岳父都没想着往前挪一挪,你竟然还想着往后落一落? 魏知见皇帝没说话,便更加小心翼翼的道:“陛下,白诚年纪还小,都不及弱冠,这时候出仕还是太早了,他考中了进士,难道就要外放了吗?” 那可就离了皇帝的眼皮子底下,这人在外面要是搅风搅雨的也不好管呀。 皇帝就沉思起来,他倒是不担心白诚外放后有别的心思,他是对上孔祭酒和魏知灼灼的目光有点儿不好拒绝。 成文海和聂秀能在通榜上占到前二十名,可见在外使的力气,要是单落了他们两个的确不好,可要是再加上他的女婿…… 为了朝堂的安定和团结,皇帝闭了闭眼,还是将白诚的卷子挑出来放到一边。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039章 榜单 孔祭酒和魏知一看满意了,白诚的诗赋和经学的确答得还可以,但时务策…… 真认真排名,他连进前五十都有些勉强,要不是他在外还有点儿名望,之前的行卷也还做得不错,又是嫡公主的驸马,大家才不会把他放在名单中呢。 大家这样做一半是给皇帝面子,一半才是因为通榜,但既然是皇帝自己换下来的,那就没所谓面子问题了。 魏知觉得这一次的进士考勉强还有些公正,于是摸了摸胡子,对于名额排序就不是很在意了。 孔祭酒心底其实还是有点儿不满的,因为白诚也是他的学生,虽然归在崇文馆那边,不算国子监的面子。 但……心里还是有点儿不开心。 不过算了,国子监落了两个,皇帝的女婿也落了一个,勉强算扯平了吧。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孔祭酒便拿了卷子和名单离开,回去再排一下名字。 只不过状元榜眼和探花还是皇帝定了的,他没有动前三名,却把第二名换到了第一名。 孔祭酒也没什么意见,于是前三名就定下了。 第二天一早礼部放榜。 考生们都跑去看榜。 满宝今日在太医署有课,所以一大早就出宫,她让内侍绕了一下路,特意从礼部门前绕过。 皇城里平时都是办公的人员,很是肃穆,今天却格外的热闹。 榜单没有贴在国子监学那边,而是贴在礼部外的布告墙上。 白善他们因为要参加考试和等待成绩,这几天一直在家呢,今天一大早进皇城里看榜单,老远的看到满宝的车便狠狠地挥手。 满宝跳下车冲过去和他们汇合,踮起脚尖往前面看了一眼后问:“贴了吗?” “还没有,”白善道:“再等等。” 话音才落,礼部大门打开,礼部尚书和孔祭酒相携而出。 孔祭酒从袖子里拿出一张黄绸,张开后感念了一下皇恩,然后表示这一次进士考共取士三十二人,现在他开始念被录取的名单,从第三十二人开始往前念。 “第三十二名,通州曹子明……” 人群中的曹子明愣了好一会儿后惊喜的大叫道:“是我,是我,我中了,我中了——” 孔祭酒微微一笑,并不介意他的大喊大叫,继续往下念…… 白二郎早已有心理准备,在念到第二十名时便确定的和白善满宝道:“我没中。” 他扭头看了一眼他大哥,迟疑道:“大哥,你可能也没中。” 白直:…… 他没好气的道:“不用你说我也知道了。” 他看了一眼白善,“现在就看善堂弟有没有中了。” 白善摇头,“都念到二十名了,我时务策写成那样很可能也不中。” “可你通榜上在十八名,不像我和二郎在三十名开外,而且你名望大,行卷又做得好,”白直迟疑了一下后还是压低声音道:“我这几天问过同考的同窗,他们都说今年的进士考题目很难,有很多人都只开了一个头就写不下去了,所以你未必就会被落。” 真论起来他和二郎也写了很多呢,其实他来的时候还是抱着一点儿侥幸的心理的。 但听着这会儿都念到第十二名了也没有他们兄弟俩,那就是一定没有了。 念头一闪而过,他一怔,咦,都十二名了? 白善也已经确定没有自己的名字了,就听到孔祭酒念道:“第九名,陇州白善。” 白善一怔,瞬间惊喜不已,转身一把握住满宝的手,眼睛闪亮,“我竟中了!” 满宝也惊喜的连连点头,“是呀,是呀,你中了!” 附近听到动静的考生立即转头过来看,纷纷举手道喜,再一看白善这么年轻,一时羡慕得不行。 有不是国子监几所学校的学生没见过白善,不由念了一下他的籍贯和名字,瞬间想了起来,“莫非是益州牧白启之子,那位替父伸冤,不畏强权的陇州白善小公子?” 白善连忙谦虚两句,本觉得他有点儿太过年轻的考生们也没意见了。 白善之名这两年便传遍了大江南北,不仅在于他的孝心,还有他的品德和才情。 都知道他现在是太子伴读,很得皇帝看重。 上面孔祭酒每念一个名字,便有一人认领,然后周围的人便纷纷和他道喜。 就算是年龄稍大一些的大叔们也没忍住这位虚荣,兴奋高兴的认领了大家的祝贺。 很快点出了探花榜眼和状元,三人年纪都不小了,都留着小胡子,以满宝的眼力,三人都过了而立,年纪最小的应该是脸有很多痘痘的榜眼。 孔祭酒念完了皇榜,转身便和礼部尚书一起拿出两张红纸张贴在布告墙上让他们自己看去。 白善他们愣是挤进去又看了一眼自己的名字,看见白善两个大大的黑子写在红色的纸上,这才满意的挤出去,兴奋的手拉着手就要去庆祝。 白善已经道:“殷或他嫌挤,所以在皇城外等着我们,一会儿我请你们去状元楼吃饭。” 满宝狠狠地点头,“好呀,好呀。” 俩人手牵着手就往外跑,荣四公公拉着马车好容易避开人到了这边,见他们跑了,立即拖着马车追上去叫道:“周小大人,周小大人,您还得去上课呢……” 满宝他们没听见,一溜烟的往前跑了。 牵着马的大吉听到了,他和护卫们牵着马默默的去追白善他们。 看榜的人太多了,不仅有考生本人,还有考生们的家人和下人,更有来看热闹的其他人家,甚至一些茶馆酒楼的茶博士为了消息也混进皇城来看榜,就为了得到第一手的消息。 所以这一段根本就骑不了马,大家只能牵着马,拉着车去追人。 等他们到皇城门口时,就见他们已经一脸兴奋的爬上了殷或的马车,正兴致勃勃的要去酒楼吃饭呢。 荣四公公满头大汗的爬上了马车,生怕他们就这么走了,立即呼喝着让前面的人让路,然后赶车上前追上去拦住殷家的马车,哭笑不得的喊道:“周小大人,您还得去太医署上课呢。”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040章 计划 满宝掀开帘子,一脸懵的爬出来,她默默地和白善几人对视一眼,这才想起来她还没休沐呢,今天还得去上课来着。 满宝爬下殷家的马车,又爬上宫里的马车,然后扭头看着和她隔着一辆车的白善。 白善又惋惜又有些想笑,只能憋着笑道:“你放心去吧,中午我让人给你送状元楼的饭菜。” 满宝心里勉强好受了点儿,“你记得帮我点一道大丸子,我想吃大肉丸子。” 白善笑着应好,“我还给你点一道糖醋鱼。” 满宝心里的那点儿难过这才消了,都是她喜欢吃的。 荣四公公看了一下时辰,他们再不走就要迟了,于是一甩马鞭马车就飞快的跑了起来。 满宝才跳下车,就见萧太医等人闲闲的站在门口,手还揣在袖子里,看到满宝便笑眯眯的恭喜一句,“听说白小郎君中了。” 满宝惊讶,“你们怎么知道?” 她可是亲自去看榜的,这才知道没多少会儿呢。 萧太医就指了一旁的小厮乐呵呵的道:“他们一早去看的,一听完榜单就回来了,就算他们跑得快些,周太医也是乘着马车的,怎么这会儿才道?” 难怪他们挤进去看红榜时觉得人这么多呢,跑出来时也觉得路上跑来跑去的人太多了,原来都是他们这些人呀。 满宝拎着药箱进去,道:“路上人太多,堵车了。” 萧太医他们就乐呵呵的表示堵一点儿好,“今日过后,白小郎君总算是一鸣天下知了。” 又问道:“白家要不要摆几桌酒?到时候请客可不要忘了我等呀。” 满宝就沉思起来,“这件事儿的确重要,回去得问一问刘祖母。” 刘老夫人的确很高兴,高兴得在屋里转了三圈,又拉着儿媳妇去供着的先祖牌位那里拜了拜。 但兴奋过后她很快冷静下来,等白善回来后便将他叫来,又请了庄先生来,然后当着庄先生的面问白善,“你是怎么打算的?考中了进士,接下来还有礼部和吏部的考试,然后才是排队候官,你的名次不低,要是出仕,就算不外放也可在京中授官,从小做起。” 白善略一思索后道:“祖母,我年纪还小,此时出仕太早了,说真的,此次我的时务策做得并不好,我自己都糊涂着呢,不知道我被取中是真的卷子做得不错,还是因为之前的名声和行卷。” 要是后者,他会心虚,要是前者,他会心痛。 心痛于本届考生竟然这么差吗? 但不管是哪一种,他自己知道自己的本事,他离出仕还有一段距离呢,就算可以通过礼部的考试,吏部那边也不容易。 他不想做凤尾,所以想要再学习几年。 “祖母,我想出门游学一阵。” 刘老夫人早已有心理准备,闻言叹息了一声,问道:“你想去哪儿游学?” 白善一时没说话,只是看向庄先生。 刘老夫人也看了一眼庄先生,然后道:“满宝还在太医院中,她也要和你们一起吗?” 白善点头。 “那她的官儿怎么办?先不说她现在的职田,就说陛下肯放人吗?” 辞官并不是你说辞就能辞的,你要是连着辞三次皇帝也不放行你怎么办? 挂印离去吗? 倒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皇帝到时候肯定要生气,以后满宝再想出仕肯定会有一些波折。 白善道:“这会儿已经入冬,就是出门游学也是明年的事了,明年再说。” 庄先生却道:“既然想要辞官游学,那就该从现在开始计划,就算不能正式辞官也该旁敲侧击一番,让人做好心理准备了。还有,你们想去高昌,一些路上的东西也得准备起来了。” 刘老夫人忍不住惊叫,“高昌?” 她嚯的扭头去看白善,瞪眼道:“你们要去高昌?” 白善硬着头皮点头,“祖母,我们想去看一下西域的风土人情。” 刘老夫人眉头紧皱,“中原,江南,甚至剑南道岭南一带都不错,大晋疆域辽阔,你们哪儿去不得,怎么就要去高昌?那里前几年才打过仗呢。” 白善道:“祖母,朝廷对草原和西域一带的控制不强,我们想去看看。将来我出仕,这些问题肯定都要考量的。” “那也太危险了。” 白善笑道:“就是在中原也免不了有山匪,喝水都有可能会被噎住呢,哪儿不危险呢?您放心,到时候我们多带几个人,又有满宝这个神医在,不会有事儿的。” 庄先生也点头,摸着胡子笑道:“老夫人放心,连我这个老东西都能跟着去,他们几个小年轻肯定没问题的。” 刘老夫人:“……庄先生也要去?” “自然,既然是弟子游学,我这个做先生的自然要带着。”而且西域呢,曾经他年轻的时候也想去来着,可惜拖家带口加上囊中羞涩,最后别说西域,他连草原都没去过。 看出庄先生正经表情下的兴奋,刘老夫人半晌说不出话来。 但她心里的确是放松了一些的,有庄先生跟着,总是靠谱一些……的吧? 刘老夫人对此认命了,倒是忧心起别的来,“满宝辞官的话,今年他们怎么还种麦子了?” 白善道:“就算那职田不是她的了,佃农们也要过日子的,总不能因为她辞官就耽误他们一季的播种,何况今年的麦种并不用我们给,都是农户们自己留的种子了。” 就连鸡苗等也都能自给自足了,从年初的时候他们对莆村职田的投入就是一些农具和耕牛,种子之类的都是前一年留下的好种子了。 可惜他们算了一下,前两年支出太大,算上今年也才回本而已。 回本,意味着这三年他们都白干了。 嗯,也不算,佃农们日子好过了,他们收获了心理满足……如果这也算收获的话。 白善考中了进士,满宝也在暗搓搓的想着辞官的事儿了。 所以今日去给太子妃请平安脉的时候满宝就坐在椅子上啃一个烤芋头,小皇孙就坐在木榻上一边看着她一边吃宫女喂他的辅食。 ※※※※※※※※※※※※※※※※※※※※ 作家的话 双倍月票开始啦,求月票! 想投我月票的宝贝们投满宝这本书吧,现代飞升那本不争月票榜单,这一本争,让我们冲鸭 下一章下午六点见 ☆.第2041章 旁敲侧击 太子妃给他擦了擦嘴角边的口水,见他一边盯着满宝看一边吃得津津有味就忍不住好笑,“这孩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毛病,自己一个人喂他吃蛋羹、肉羹总是不高兴,但看着人吃他就也吃得津津有味起来。” 满宝道:“吃多了觉着不好吃呗。” 她道:“孩子都这样,总是觉得别人的东西更好吃,娘娘,你家的芋头真好吃,是哪儿种的?” “西山种的,那边的土不好,但种芋头特别好,殿下也很喜欢吃,所以庄子上送了许多来,不仅烤,煮着也很好吃,你要是喜欢,一会儿我让人给你收一袋,你出宫时可以带回去,就是在宫里也可以放在火炉边烤。” 满宝道:“天还没冷到那个份上,宫里没给发炭,我拿回家去吃吧。” 满宝见气氛正好,便斟酌着问太子妃,“娘娘,你说我和太子辞官,太子会答应吗?” 太子妃惊讶,“你怎么会想着辞官?” 她坐直了身体,蹙眉问道:“是宫里有人欺负你了?” “不是,不是,”满宝连忙解释道:“是我想出去游学。” 太子妃:“……你还用游学?” 不怪她惊奇,在她看来,周满的医术已经算是很好的了,现在又在崇文馆中编撰医书,早已经是“师”一级的人,怎么还要游学呢? 满宝就道:“宫里的病人还是太少了,就是京中能接触到的病人也少,我想到更远的地方去看看。” 满宝并不隐瞒自己的心思,道:“京城中的大夫我大多都认识了,可以学的医术也都学了,不能学的,最近几年应该都学不到,所以我想到外面走一走,见识更多的病患和大夫,也见识见识外面我没见过的植物,其中说不定便有适合入药的药石。” 太子妃:“……京城的人算是最多的了吧,这里头的病人都不够你看的?” 满宝道:“我说的是病症,这世上是有地方病的,就是一个地方会有一些独特的病症,而且相同的病在一个地方和另一个地方上是不一样的,用药也会不相同。” “比如风寒,在京城治和在我们罗江县治用的药就不一样,春夏和秋冬用的药也不一样……” 太子妃听着她吧啦吧啦的说了一大堆,总结出一句话就是,世界那么多的病症,她想出去看看。 太子妃私心里自然是不愿意的,但她觉得她不能拒绝,好歹相识了三四年,太子妃自觉还是了解她的。 这小姑娘吃软不吃硬,她要是硬气了,她说不定还坚定的要走了呢。 所以她只做出一副忧愁的模样,“可你一走,殿下这边怎么办?” 满宝道:“宫里还有萧太医他们呢,他们的医术比我还好呢,而且这一二年太子也不能生孩子不是?” 还守孝呢,就算那什么,他也不敢让侍妾们有孩子的,退一万步说,就算他想生孩子,他现在身体好了,满宝在这儿和不在这儿区别不大,现在身体基本靠养,只要不嗜酒,不熬夜耗费精血,基本没什么大问题。 太子妃:“……可我和孩子用惯你了,别的太医我们用不习惯呀。” 满宝就趁机推荐她的学生刘三娘,“她现在是医助了,针灸之术学得不错了,诊脉开方的能力也不弱,我估摸着过个三两年就能定品太医了,娘娘身上要是有什么不舒服的可以叫她,大病的话,可以请萧太医和刘太医。” 她道:“就是我,宫中有重症和急症也是要请萧太医和刘太医一起参考的。” 最后太子妃没说服满宝,倒是差点儿被满宝说服了。 因为满宝说了,“我出去见识更多的病患,学更多的医术,回京后也是给大家看病,造福宫内外的人呀。” 人这一生这么长,尤其是她的儿子,现在才一岁多呢,谁知道将来会遇见什么病症呢? 总不能遇见的时候再让大夫去研究和学习吧? 所以有一个顶厉害的大夫先去学了许多本事回来,那将是对生命最大的保证了。 所以,太子妃竟然被她说动了一点儿。 于是晚上太子到她房里抱着儿子玩的时候她就提了一句这件事。 太子问:“她想去哪儿游学?” 太子妃怔了一下后道:“我忘了问她了。” 太子便不再问,决定第二天叫人到跟前来问,结果第二天是休沐日,周满一大早就出宫了。 吴公公派去的小内侍到崇文馆时人已经出宫去了。 太子:…… 他沉默了一下后便挥挥手,“等她回来了再问吧。” 反正也不是什么急事。 吴公公应了下来。 满宝回到家,高兴的和白善白二郎等汇合,第一句就是,“家里设宴吗?” 白善道:“祖母想设来着,但她听说我们要出门游学就决定不办了,但要在酒楼里请几桌,让我们请些同窗好友,家里再请些亲戚来吃一顿就好了。” 满宝就道:“那我把太医署那几个西域来的学生也请来,大家再碰碰面如何?” “好呀。” 于是三人回去拟名单。 太医署里收进去三个西域来的学生,满宝这两年都和他们学一些简单的西域官话,顺便了解一些西域的情况,所以这一次要请他们。 既然请了三个不是特别亲近的学生,那郑辜郑芍两个也要带着来,毕竟是自己的嫡亲徒弟不是? 殷或和刘焕一定要请的,大家关系好嘛,那崇文馆那边还要请封宗平和易子阳,这次易子阳也考中了,在第二十九名,崇文馆里只中了他和白善两个。 赵六郎不仅跟他们玩得好,现在还和他们有了点儿亲戚关系,所以也要请的。 白善写下名单时眉头紧皱,道:“这样一来,其他人就不好不请了。” 毕竟他们和赵六郎玩得好,单请赵六郎一人也不好呀。 白二郎道:“国子监那边,卫晨一定要请的,我就想着,从府学那边过来的同窗都请了,那季浩要不要请?” 如果连季浩都要请,那彭志儒和卢晓佛这几个也要请才对。 因为他们在国子监时和他们几个关系更好,而且他们和白善白二郎一样都是同一批恩荫进国子监的。 这才是真正的同学,以后出仕都论得着的关系的。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042章 双胎 白大郎在一旁哈哈大笑,乐道:“你们现在知道堂祖母为什么想着要在家里设宴了吧?人情往来哪里是那么简单的?而且你们同窗都请了,先生们要不要请?请了崇文馆的先生,要不要请国子学的先生?” “甭管他们来不来,你们请不请是一个态度,”白大郎道:“一个不小心要得罪人的。” 白善就头疼起来,最后把名单给刘老夫人时头都要抬不起来了。 谁知道刘老夫人只看了一眼就提笔将上面的人名一个一个的划掉,道:“不用怕得罪人,这样的小事儿,你们只请亲近之人来是为了自在,一般人都能理解的。” “连这些事情都要怪罪的,那就是小人了,既是小人,亲之远之都会生隙,所以没必要去在意。” 白善道:“可我们家是在酒楼设宴……” “这是我考虑不周了,”刘老夫人道:“既然都是亲近的朋友,那就在家里吃顿便饭就好,到时候我们这些大人也不出面讨嫌,你们自己在花园里玩就行。” 白善连忙道:“这是喜事,怎能让祖母和先生们回避呢?” 刘老夫人就笑道:“本来我们要是和本家亲近,这样的喜事应该叫他们一起的,但我们关系不太好,平白只叫他们倒显得我们在炫耀似的,好在你先生一直与我们同住,是自家人,我们自家吃一顿好的也就算庆祝了,倒没必要为了请你先生而又请些外人作陪。” 白善一听明白了,低头应了一声是。 满宝听到这番安排,再去看名单上被划去的人名,“哇”了一声道:“刘祖母真厉害。” 白大郎也觉得堂祖母厉害,相比之下他有些畏手畏脚了,于是他决定改过。 他撸了袖子道:“这安排宴席的事儿交给我好了。” 白二郎:“……大哥,这就两桌了,还都是同窗好友,只要准备吃的就行,还需要怎么安排?” 国子监那边除了卫晨,其他人都不请了,崇文馆那边除了殷或刘焕和封宗平易子阳,也就多请了一个赵六郎,加上唐鹤夫妻两个,也就满宝的两个徒弟和三个西域学生了。 加上他们几人,连两桌都没凑够。 而且这不是自己人就是晚辈,都不用特别招呼好不好? 白大郎发现还真是,一时无言。 因为都是关系比较好的,所以都不用提前很久通知,当天他们随便拿了自己的门帖写好帖子让下人送去,第二天就可以开宴了。 老周头对此很满意,和钱氏道:“就是嘛,在家里吃多好,出去外面吃还花钱,你不知道,昨天我在饭桌上听刘老夫人说要拨出二十两银子去酒楼置办酒席时都惊住了,这会儿好了,自家里做着吃,一两银子搞定。” 还真是一两银子,大部分菜蔬都是自家庄子里产的,小钱氏还给他们做了几碗蒸肉和大丸子,就是另外买的鹿肉和羊肉贵些,但也不多,就两三斤这样,所以花销也不是特别大。 林林总总下来正好一千二百文出头,可不就是一两银子吗? 但这也是两桌很好的酒席了,加上花园里风景还不错,唐夫人一进门就去了外袍和满宝道:“你这儿可真舒服,我总算是能出来透气了。” 满宝的目光就落在了她的肚子上,惊奇道:“学嫂,你什么时候怀孕的?这得有……六个月了吧?” “没有,”唐夫人利落的坐在椅子上笑道:“才五个多月呢,本来就要请你上门看一看的,但你最近都忙,约了你几次都没约到,其他的大夫都说好,我也就不麻烦你了。” 满宝不好意思的道:“我以为你约我出去玩的。” 不过她这段时间是很忙就是了。 唐夫人道:“本来挺着肚子不好出门做客的,但昨天我请了大夫,大夫说他听到了两个胎心,所以……” 满宝立即道:“我来看看。” 唐夫人也立即挽起袖子伸出手去。 她又不是第一次怀孕了,当时发现的时候周满在宫里,加上这也不是什么疑难杂症,所以直接请了相熟的大夫把脉。 她身体好,连安胎药都不用喝,一直以来也养得挺好,满了三个月才开始告诉家里人的。 本来怀孕这样的事儿就是不能大肆宣扬的,以免惊到了孩子和送子娘娘,对孩子不好。 所以她一直往外说,也一直在家里养着,连出门都很少了。 本来一直都很正常,她甚至连孕吐都没有,就是嗜睡了一点儿,这一胎怀的真是无比的舒心。 结果上个月肚子就开始蹭蹭的变大,三两天就一个样儿,她还越吃越多。 她已经怀过一个,知道孕妇不能毫无节制的吃太多东西,身边也有嬷嬷提醒,结果就是忍不住,真的很饿。 这会儿她有点儿理解韩五娘了,真的是控制不住。 当时她和唐鹤就想请周满来着,结果她太忙了,约了她几次上门来玩儿她都没来,本来还想着这次她休沐直接明说上门看病了,结果白善就中了进士,还请了他们上门吃喜酒。 唐夫人和唐鹤一商量,干脆就挺着肚子上门了,而昨天他们也请了大夫来看一下,大夫说隐约听到了双脉,却不是很确定。 满宝认真地听了听,也觉得不是很确定。 她干脆换了一只手闭上眼睛再次认真的听,这才隐约听到了另一个胎心。 满宝睁开眼睛道:“是双脉,要不要请萧太医帮忙看看?” 唐夫人一愣,问道:“怎么说?是孩子不好吗?” “不是,不是,”满宝怕她多思伤身,连忙笑道:“萧太医医术比我好,我们关系好,我这不是想给你走个后门,请个比我医术更好的大夫看一看吗?” 唐夫人:……好有道理,她一时竟找不到质疑的话了。 唐夫人一下放下心来,只是还有些忧愁,“所以我这的确是双胎了?” 满宝点头。 唐夫人就忧虑不已。 双胎听着是挺吉祥的,但其实在他们这样的人家中是没几人想要生双胎的。 因为双胎意味着危险,不仅母体危险,孩子也很危险。 单个孩子都有可能体弱养不好,更别说双胎了。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043章 检查 唐夫人摸着肚子暗想,何况,有一个胎心还那么不明显,周满需要很认真才听得出来。 满宝同样在思索这一点儿,一个孩子就够难生的了,更别说两个孩子了。 其中一个孩子的胎心这么弱,也不知道能不能保住,而且生下来后也得保,同样不简单。 满宝思量着,面上却没露出来,和唐夫人笑道:“我下午就带你去见萧太医。” 唐夫人点了点头。 满宝就拉了她的手道:“走,我们去花园里走一走,一会儿我们就在敞轩里吃饭。” 等把人送到花园,满宝就给萧太医写了一封帖子,写明了下午要带个病人上门拜访。 然后让人送去了萧家。 周立如和刘三娘也都在花园里,还有成氏和满宝的六嫂,三个都做了母亲,刚好坐在一起说话。 刘焕和白二郎靠在一起,旁边还站着一个卫晨,三人正对着白善啧啧摇头,“从此以后我们就不一样了。” 刘焕道:“我们是白衣。” 白二郎接道:“他是绿袍。” 卫晨幽幽的道:“将来还有可能是紫衣。” 白善问道:“你们进门的时候吃酸了吗?” “没有,但现在吃了。” 殷或站在一旁笑着看他们。 白善扭头和他道:“走吧,你不是要看牡丹吗?” “对了,我们家花园角落里种的牡丹开花了,虽然有点儿丑,但这个天气开的牡丹的确稀奇,你们要不要去看看?”白二郎问几个小伙伴。 大家自然点头,“好呀,好呀”的应下。 唐夫人在一旁听着稀奇,问道:“你家这时节竟有牡丹花开?” 满宝点头,道:“不好看,变异了的,而且这时候的天气和开春那会儿也差不多,都是冷飕飕的,却又不是特别冷,它可能认错季节,所以开花了,还算是正常。” 哪儿正常了,一个是要春暖花开时,一个是正要寒冰腊月时,就算气温相近,别的也不近好不好? 唐夫人觉得她太过敷衍了,问道:“那花是你买来的稀缺品种?” “不是,”满宝这一点儿非常的肯定,要是,她也就不会大大方方的说出来让人知道了,自己悄咪咪掐了就是,她道:“是去年的,嗯,好像是谁家送的,也不是特别贵重的品种,我的园子正缺花,我就给种下去了,结果它今年开春开了一波,还挺好看的,谁知道现在又开了,可能是不对季节,花瓣有些稀,除了丑点儿没别的毛病。” 唐夫人:“花就是要赏好看的,它都丑了,还有什么别的优点儿吗?” “还是有的,花瓣颜色还不错,捣一捣可以让花汁做点儿别的东西。” 唐县令坐在一旁生怕俩人说着说着就吵起来,主要是最近唐夫人因为怀孕脾气不太好,他这几天都过得有点儿艰难,所以有些草木皆兵,立即转开话题道:“白善考中了进士,你们有没有给长博去信?” 满宝道:“要是专门写一封信去说这事儿多不好意思啊。”显得他们炫耀一样。 “不过我估摸了一下,我四哥他们七月去的草原,这会儿都十月多了,应该也回来了,所以昨天就写信让人送去夏州,想着让杨学兄帮忙照顾照顾,要是有东西还可以托我四哥带回来。” 唐鹤明白,这叫低调的炫耀,他和满宝对视一眼,觉着她干得不错,还道:“夏州过去就是草原,那地方养的牛马就不少,似乎毛皮挺多,好看的狐皮不少,听说还有虎皮呢。” 满宝一脸严肃,“君子之交淡如水,我们是不会收杨学兄这么厚的礼的。” 一旁的唐夫人就没忍住乐出声来,含笑道:“我听知鹤说你们想出去游学,这时候天气冷,所以这次就给你们送的上等毛皮,既然君子之交淡如水……” 满宝义正言辞的道:“唐学兄那能一样吗,他和白善可是亲如兄弟的。” 这下连唐鹤都没忍住乐出声来了,虚点着她道:“你呀,你呀。” “不过你们怎么知道我们想出去游学?” 唐学兄想了一下才道:“我听蒋副将说的,不是你们家的白善说的?” 蒋副将是殷礼的下属,应该是从殷礼那里听到的。 满宝想了想,他们想出去游学的事儿瞒了别人,的确没有瞒殷或。 于是将此事揭过。 用过午饭,殷或他们留下和白善他们玩耍,封宗平他们还拿出箭要玩投壶。 顺便拉着满宝的三个西域学生套话,都快问到以前高昌王室的二三秘事了。 别说,他们还真听说一些,他们以前在西域时是巫者的徒弟,因为法力还不错才被挑选来京城学医术的。 他们本是冲着太医署的咒禁来的,结果太医署的咒禁课很少,倒是其他课程很多。 因为语言文字不通,他们学得很艰难。 别的学生只需要学习五年,他们这些番邦送来的学生估计要学上八九年也不一定,太难了,真的是太难了。 好在他们现在已经背下了穴道,触摸人体的时候的确发现了特别的功效才能坚持下去,不然他们早想回家去了。 虽然高昌王室已不在,但他们提起王室依旧很尊重,白善他们也收敛了一下态度,不敢轻佻,虽问的是二三秘事,却显得很郑重。 满宝留着他们说话,带着唐大人和唐夫人去找萧太医。 萧太医也休沐,收到满宝的帖子后就在家里等着。 他看过唐夫人的脉象,看了周满一眼后便摸着胡子和唐夫人笑道:“不错,只是既然是双胎,之前的饮食就不合适了,孩子营养跟不上,这样,我给你一份膳食单子,我和周太医商量一下给你开一张不伤身的药方,先把孩子补起来如何?” 唐夫人就忧愁道:“吃补药孩子会不会太大?” 萧太医便笑道:“不会的,有周太医在,她可以摸胎,我等可以随时变换方子,现在孩子有些营养不良。” 唐夫人便松了一口气,笑着应了下来。 于是萧太医便笑着起身,和周满去商量药方去了。 萧太医出去了一会儿后萧夫人就带了家里的儿媳妇和女儿来见唐夫人,大家热热闹闹的说起孩子来。 唐大人便趁机溜了出去。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044章 名声 萧太医和满宝在侧屋等着他,其实在他来前,萧太医已经和满宝说了,“其中有个胎儿不太好呀,胎心很弱。” 满宝点头,“是,我好认真才能听得到,不过现在才五个月,还有机会养回来。” 萧太医就忧虑,“就怕生产时困难。” 满宝也怕,她垂下眼眸想了想后道:“一步一步来吧,先试着保,不行只能减胎。” “已经五月,此时减胎对母体和另一个胎儿影响都很大,”萧太医表示反对,“到了如今,也只能向前了。” 但等唐大人找来时,萧太医还是露出笑容,先安抚了他一下,然后将实情告诉他。 总之这胎很危险,让他做好心理准备。 唐大人没想到是这样的结果,捏着拳头思考了半响才艰难的问道:“那要是两个孩子都打掉呢?” 这是要下定决心保大了。 萧太医顿了一下后道:“虽对母体伤害很大,也有危险,但比生产时要好些。” 满宝则道:“这事儿得问过唐夫人吧,她会同意吗?” 唐大人就泄气了,半响后道:“我试着问问。” 试着问一问的结果就是唐大人第二天是青着脸颊去上大朝会的。 满宝就坐在他隔壁,看到他脸颊上青起来的那一块,默默的没有说话。 但下了朝会后唐大人还是找了她,“你嫂子不答应,所以以后我家那里还得你多费心。” 满宝表示没问题,然后指点他道:“家里现在就可以备一个稳婆,或是府上有懂些生产的嬷嬷伺候也可以,回头我写了注意事项给你,你可以拿回去教稳婆和嬷嬷。” 她道:“我八天才能出一次宫,她现在这样的情况其实半月检查一次就足够了,但你们要是不放心,隔两天检查一次也没什么。” 满宝教他怎样量肚围,“有经验的稳婆都摸得出来胎位正不正,这个是一直要看的,胎位要是不正,从现在起就要慢慢调整……” 唐大人听得很认真,就跟满宝站在太极殿前的石狮子边说了半天话。 有路过的官员觉得他们嘀嘀咕咕的不对劲,便特意假装路过走过来,就听到满宝道:“你也不要太紧张,学嫂身体好,这又不是第一胎,只是有点儿问题,遇到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嘛……” 路过的官员:…… 于是午时才过,整个皇城里的官员都知道唐鹤又要当爹,因为太忧心妻子还跑去找太医院的周满拉着人在太极殿前说了近半个时辰的话…… 连专心于朝政的皇帝都知道了,于是下午他和大臣们开小会时就笑眯眯的恭喜老唐大人,“唐卿又要做祖父了呀。” 老唐大人:…… 他这一上午光被人恭喜了。 他只能挤出笑容来表示感谢,皇室还在守孝,他也不能同喜回去呀。 其他大人忍不住低头笑起来,等他们回家,不过半日家里的女眷们也都知道这事儿了。 可惜唐夫人闭门养胎,许多家的帖子都拒了,让她们想要打趣一下都不行。 不过大家还是没忍住私底下对她表示了钦羡。 毕竟京中这么多官眷,能像她和唐大人一样恩爱的没几个,唐鹤连个侍妾都没有呢。 “所以家风是很重要的,看老唐大人对发妻,再看唐大人对唐夫人,以后小唐公子必定抢手。” “我们家两个小姑娘今年就六岁了,年龄正相当呢。” 于是,京中不少人都想做唐大人的亲家,连宫里的满宝都知道了。 她现在已经不是一人在宫中了,白善他们重新进宫伴读,就算他考中了进士也不是立即能选官的。 他道:“礼部的考试定在了腊月,吏部的考试则定在了明年,等明经科考过后两科一起。” 明经和其他科的科举通常是在正月举行,二月出榜单,紧接着就礼部考试,然后是吏部考核,之后就能等着选官了。 因为进士科最难,所以每年都是单独在十月举行,一番操作下来,最后一关吏部考核就和其他科一起举行。 这都是常例了。 白善拿出一封信给她,“平榜眼给你的。” 满宝一听,惊奇得不行,“平榜眼为什么给我信?” 她打开信封,却拿出一张薄薄的金片,虽然只是金片,但还是一下把食堂中各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封宗平端着碗从隔壁桌坐过来,仔细的看了看她手里的金片道:“应该有半两吧,你做了什么?” 满宝也在思索她做了什么。 白善自己都没想到里面是金片,他接过信封往下倒了倒,发现里面就一片金片,啥都没有了。 他默默地和满宝对视一会儿,最后还是拉着她避过所有人出去说悄悄话,“平榜眼想让请你帮他治一治脸上的痘痘,我以为他会写信说明情况的,却没想到他没写,却是直接给了钱。” 满宝一听,放心的将金片收进了怀里,道:“当时念榜的时候我就留意到了,不过还是得面诊一下,也好好摸摸脉,看是什么情况才好下药。” 白善就道:“他现在特别着急,能不能他在外面请脉,将脉案给你,然后你开药给他?” 满宝稀奇,“他干嘛这么急?我看他都有胡子了,应该已经成亲了吧?难道现在还急着去说亲?” “不是,”白善一言难尽道:“再过一个多月就是礼部考试了,礼部考试就两项,言和容貌,他怕他会因为他的脸被刷下来。” 满宝吃惊,“不至于吧?” “还是至于的,”白善道:“这样的情况又不是没有过,虽然以后也能再申考,但传出去不好听呀,所以他希望他脸上的痘痘在礼部考试前就好。” 满宝就摸着下巴沉思,“我也不敢肯定呀,不过这种事可以请教一下他夫人,到时候敷粉就是了。” 话是这样说,该治的时候还是要治的,满宝这里答应了下来,第二天就拿到了平榜眼的脉案。 满宝很怀疑的看着白善,“你让先生给你传递消息?” “没有,”白善道:“我怎么会让先生去做这种事?我让三娘帮忙传的。” 满宝:…… 刘三娘是她徒弟吧,为什么她不直接给她,却还先转一道手给白善? 自然是因为平榜眼找的是白善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045章 急召 满宝看了他的脉案,又仔细回想了一下那天见到的平榜眼的脸,斟酌着给他开了一张药方,顺便将医嘱写下。 还给他找了一瓶药膏,“内外一起调吧,那天我远远看着也不是很严重,清淡饮食,速度应该会快些。” 满宝悄悄的在宫里赚外快,一直到再休沐才有空出宫去正式见一见平榜眼,然后再去检查一下唐夫人,外诊事业做得如火如荼。 她做这些事时都带着徒弟兼侄媳妇刘三娘,也是想让她历练一下的意思,顺便打响一下名声。 平榜眼脸上的痘痘并不是特别严重,据他说,他是一紧张,一到考试的时候就容易冒痘,这次进士考这么大,所以冒的痘痘也是平生最多的一次。 本来他想在外面找个医馆看一下大夫就行,结果连着吃了两旬的药都没多少用处,反而又长了几颗。 他没办法,因为妻子说起京城有一种润白霜和祛痘膏很好,就是周家出的,听说以前周记饭馆的大厨也是满脸痘,结果现在平滑如初,啥也没有了。 他们一打听才知道周记饭馆的大厨是周满的六哥,那什么润白霜和祛痘膏也都是出自周满的嫂子和侄女之手。 他这才趁着同科一起吃饭的机会和白善搭上话,找到了周满。 别说,只是照着她的方子吃了七天的药他就感觉好多了,因为脸上的痘痘没那么红和亮了,连他都觉得在好转,更别说他妻子了。 因此正式见到周满,平榜眼很热情的想要请她和白善吃饭,俩人也正要应下,突然门被咚咚咚敲响。 很急,急到满宝觉得似曾相识,她蹭的一下起身,平榜眼才说了一句,“让人去看看是谁在敲门……” 满宝已经疾步出去,白善也觉得这个敲门声很耳熟,哪怕不是在自家,他也快步跟了出去。 平榜眼目光一闪,立即起身跟着出去。 门打开,拽着马等候在外面的大吉立即道:“满小姐,宫中有召。” 当着平榜眼的面满宝没问什么,对他点点头后道:“平榜眼,今日不巧,改日我们再吃。” 平榜眼连忙点头,笑道:“周太医事忙就先去吧,白兄……” 白善也已经从大吉手上接过另一匹马,笑道:“不打紧,我们先回家去了。” 他们今天是坐着护卫的马车来的,满宝让刘三娘坐马车回去,她快马和白善回家,也顾不得是在街上纵马,先快速回了周宅。 候在周家那里的却不是内侍,而是宫中的医助。 满宝见了便悄悄松了一口气,跳下马后问,“是太医署还是太医院有事?” “太医院,刘太医紧急召人,让所有太医都回宫。” 满宝点头应下,扭头和白善道:“我先进宫了。” 她上了宫里来接人的马车才问医助,“出了什么事?” “我也不知道,只是在此之前刘太医接了尚书省送来的急报,”医助顿了顿后道:“不知是什么地方有了时疫。” “现在都入冬了怎么会有时疫?” 四季皆可有时疫,只是它还是最喜欢春天和夏天,秋初也有可能发时疫,但一般到了冬天…… 满宝悚然一惊,问道:“难道是风寒?” 医助一脸无辜的看着她,他不知道啊。 满宝只能按捺住先进宫了。 而这边白善还没转身,庄先生就已经面色沉沉的叫了他一声,道:“夏州杨大人给你们来了信,来看看吧。” 杨和书来信不是很正常吗?怎么庄先生面色这么沉? 白善连忙跟着进府,追上去问,“先生,是夏州出事了吗?” 庄先生微微点头道:“夏州来的不是杨家的下人,而是守在城外驿站的士兵,他说……夏州出天花了。” 白善瞳孔一缩,呼吸都急促了两分,他加快了脚步去书房,白二郎已经把厚厚的信封给拆了,不仅看了他们的那一份,还把单独给满宝的那一份密信也给看了。 反正都是放在一起的,虽然抬头是写给满宝的,但肯定也没想着避开他们。 一见到庄先生和白善进来,他立即捏着信跳起来道:“杨学兄的信,夏州呜呜呜……” 跟着瞄了一下信的白大郎脸色也有些发白,却还是快速的捂住了白二郎的嘴巴。 庄先生从白二郎手里接过信,慢悠悠的道:“急躁什么,有话不能慢慢的说吗?” 白大郎听着庄先生的话心里都平静了些,白二郎也冷静了下来,将他大哥的手扯了下来,目光炯炯的盯着俩人。 白善拿过叠在一起的信纸,发现是写给他们三人的,多是恭喜感谢之语,他们前段时间给他写信时送了一些京城的土产去。 他直接压下信,转头去看庄先生手里拿着的。 那是写给满宝的信。 庄先生一目十行的看过,看完一张便递给白善一张,白善立即接过去看。 杨和书给周满写信是求教来的,确切的说是求救的。 夏州出了天花,目前发现人数还不是很多,他基本上控制住了现在生病的人,但他总不能把活着的人也一把火烧了不是? 所以现在只控制了人,却没办法控制病情,夏州的大夫比不上京城的,更比不上宫里的,所以他请教周满可有什么救治天花的方子。 要是太医院能派人去夏州就更好了。 白善同样一目十行的看过,后面他还简单的写了天花是怎么在夏州被发现的,看到其中的一些人名和地名,白善心中不妙,“不好,病竟是从城北起的,杨学兄能控制住所有的人吗?” 此时,宫里也在讨论这个问题,因为杨和书的紧急文书,三
相关推荐:
南兰小传(飞狐外传同人)
战栗纪元
血疑
财阀小娇妻:谢少宠上瘾!
毁灭教皇
[系统]大师兄从不动手
财色兼收
死亡亿次,我复制天赋杀穿万族!
原来我真的是反派啊!
黑道千金少爷---忆露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