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被仿生人大佬宠爱的日子 > 第264章

第264章

他们玩儿。” “吏部的考试还没考完吗?” 正月京城举行了明经考试,二月份放榜后就紧接着来了礼部的考试,很简单,进去让礼部的官员看一下脸长得周正,身高适宜,说话没什么毛病就可以通过,是最简单的一门考试。 然后就是吏部的选官考试了。 白善没打算选官,所以虽然考中了进士,但连礼部的考试都没去,但崇文馆和国子监依旧给学子们放假,让他们自由活动。 易子阳去参加,也不知道考得怎么样了。 满宝想了想,把药箱拎回房间后还是骑着马跑去状元楼找他们了。 易子阳正在给他们默刑部的考题,他记性还好,不至于做完就忘题。 而且状元楼里现在到处都是议论题目的,就算他一时忘记了,出去转一圈,听到他们议论他也就记起来了。 白善看着考题,感叹道:“果然也不容易呀。” 易子阳点头,“大部分是很基础的题,考的多是推官的题目,还有就是劝课农桑,要做完不难,倒要想写得尽善尽美却不一定,你看这两题,写的是公文的抬头和给陛下上折的抬头及结尾,说真的,我自己都懵了好一会儿,也不知写得算不算对。” 封宗平道:“这还有让给刑部写推案的例子,这个更难呢。” 易子阳点头,“不过我听说明经科的选官考试要比进士科的简单很多,明算科主要考的就是户部的那一套,明法科则是刑部的那一套,再掺和一些他们会用到的其他部的知识而已,进士科却是比他们重了不少,这一次不知道要卡下去多少人。” 白善道:“应该不会,进士科本来就人少,只要卷面不是很差应该都可以过。” 易子阳点头,“好在难的题目不多,就是太细碎了。” 满宝到时,他们已经讨论得差不多了,看到她进来,大家起身见过礼后坐下,重新给她叫了一份饭菜。 满宝就问易子阳,“你考得怎么样了?” 易子阳笑道:“一般一般。” 满宝就笑道:“你这次去夏州还有功,若是这一次吏部考试的名次再靠前些,选官的时候是很占便宜的。” 大家一愣,这才想起这事儿来,他们这些去过夏州的人似乎都得到了朝廷的赏赐,周满的比他们好些,还得到了宫里的赏赐。 封宗平精神一振,问道:“所以陛下那里也知道我们?” 满宝点头,“当然知道了,好像是孔祭酒报上去的。”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096章 扩大 她也就是进宫时听了一耳朵,她对封宗平道:“这事儿你祖父肯定知道,你怎么不问他?” 封宗平就嘀咕道:“我又没考上,祖父怎么会和我说这些?” 不过还是很高兴,和易子阳道:“这样一来,你就算在陛下面前露了脸,就算名次不往前提,将来有事提起你来陛下也会想起你的。” 就算想不起,有和易家交好的官员也会暗示一二让陛下记起的,人脉就是这么用的。 易子阳也有些高兴。 为感谢周满提供的信息,易子阳又点了一份大肉丸子。 满宝高兴的接受了。 封宗平就问她,“你们的试验做得怎么样了?” 太医院正在做天花试验的事儿并没有大肆宣扬,只朝中一些官员知道,封宗平会知道甚至不是封尚书的意思,而是从白善他们这里知道的。 毕竟同在崇文馆,周满突然经常不住宫里,隔三差五才能在食堂里见她一面,所以他便忍不住打听了一下。 虽然这事儿不好大肆宣扬,毕竟京郊外特意腾出一块地来养着天花病人,传出去后民众很可能会恐慌。 但这也是功绩,而且在朝中并不是秘密,所以白善直接说了。 后果就是,最近一段时间以赵六郎为首的人能离东郊多远就离多远,现在连东郊的马场都不去了。 听说这二十天东郊马场想凑一次马球赛都凑不起来,简直和前段时间天花肆虐时一模一样。 等马场的管事知道是皇庄那边有太医院关起来的天花病人时,马场的生意已经惨淡得不行了。 他找了东家都没用,用东家的话说,“先不说此事是朝中的大臣们决策的,就说现在那房子在的地方,谁能让他们搬出去?” “忍吧,忍到他们做完试验就好了。” “那得做多久?” 对方不在意的挥手道:“一个天花病人最多十天半个月,不是死就是活,多算些时日,二十天也足够了,且先等着吧,等他们搬走了我出面牵头办一次马球赛,多给些彩头,再把人抢回来就行。” 谁知道,他们前脚才收到皇庄那边死了一个天花病人,还有两个则活下来,后脚刑部就又选出了十二个犯人送过去。 工部派了工匠过来,带着皇庄的仆役在那院子旁边又加盖了三间房专门给这些犯人居住,一个房间四个人,也很宽敞。 东郊马场的东家和管事听说,差点吐出一口血来,最后咬咬牙道:“算了,先办活动,我们这里距离皇城可有三十里呢,那天花又不会长了翅膀飞过来,不是说他们那房子的距离龙首渠很远吗?连用的水都错开了。” 管事道:“可那些老爷太太,公子小姐们哪儿管这些?只觉得我们马场和皇庄同在东郊……” “重利之下必有勇夫,我们发公告,请京城和雍州一些打得好的球队来暖场,彩头给高一些,只要有人来,我不信那些公子哥们不来。” 京城里的那些贵族公子和小姐或许会介意这一点儿,但那些以打马球为生的人肯定不会介意,等他们把场子暖热了,那些爱凑热闹的公子小姐们会不来? 就是平白去了许多花销。 他忍不住心痛,然后问道:“对了,太医院那边牵头的太医,除了萧院正还有谁?” “听说还有一位卢太医和周太医。” “周太医呀,”他想起来了,然后咬咬牙道:“先把场子弄起来,到时候给三位太医也下帖子,出份银子让他们来做评委。” 管事:“……让太医来做评委?” 东家道:“这是安他们的心,到时候多请几个靠谱的评委就行,他们三个的打的分数不用太介意。” 管事这才应下,然后问道:“那给的仪金……” 东家略一思索便道:“十两吧,也不少了。” 管事应下,领命而去。 满宝并不知道会有外快上门,她此时正在皇庄里看才送上门的十二个犯人。 年龄段是三十岁以上,二十岁到三十岁,以及二十岁以下。 每一个年龄段都是四个人,彼此间年龄相差不是很大。 满宝将他们编号,从四号开始往下,依旧是按照年龄大小来排,一直排到了十五号。 十五号的年纪最小。 四个人一间房,编号好了以后她还写了一张纸贴到他们床头,以让仆役和犯人们更好的对号入座。 满宝和萧院正卢太医给他们检查过身体便道:“先休养几天我再开始。” 然后同样给他们开了膳食的方子。 隔壁活下来的二号和三号则没了这样的待遇,但吃喝还是比牢里要好很多,而且因为他们身上已经没有天花病毒,因此萧院正让人把他们的镣铐去了,然后安排进仆役中和仆役们一起照顾新来的十二个人。 他道:“反正把他们送回刑部也是呆在牢里长虫,还不如留在这里物尽其用,而且我也想看一看他们持续接触天花病人还会不会染上。” 满宝和卢太医点头表示赞同。 仆役们和外面守着的禁军已经都很有经验,并不用他们三位太医过多操心,只是开了膳食的方子,再给他们扎扎针调理身体而已。 工部来的工匠还带着人在院子的另一边修了三间房,中间的一间是药房,左右两间则是太医们休息的房间。 这样一来他们就不用走出老远去换洗,而且药柜也不用再放在堂屋里,连一直守在箱子里的天花痘痂也被移到了药房里锁好。 等忙完这一切,三天就过去了。 满宝和萧院正检查了一下十二个病人的身体情况后道:“再过两天应该就可以开始种痘了。” 萧院正也这么认为,这次的基数比上次更大些,而且也更周全,说起来他还是有些紧张的,希望一切都顺利吧。 检查完了身体,满宝便收了药箱告辞,现在痘苗还没开始种,所以他们不用值夜,萧院正便和她一起走,只是马车才出了皇庄不远,两匹快马往这边飞驰而来,就要与他们擦肩而过时勒住马叫道:“车里可是周太医?” 满宝掀开车帘,看到来人惊讶的道:“明理?你怎么来了?” 明理大喜,“满小姐,小的正要去请你呢,我们夫人要生了。” ※※※※※※※※※※※※※※※※※※※※ 作家的话 今天打完点滴了,明天应该不用再去医院,所以补更会放在明天,晚安 ☆.第2097章 双胎(补更) 满宝一听,立即拎着药箱下车,和萧院正道:“萧院正,我和他们先去,就不回太医院了。” 萧院正看了一下时间,这会儿也下午了,下个早班也没什么,于是点头答应了。 满宝就从另一个护卫手里接过他的马,跨上去便走。 萧太医看了眼被撇下的护卫,招手道:“走吧,送你一程。” “多谢大人。” 满宝快马往唐家赶,好在东郊这里有另一道城门进入,一进去就是内城,穿过四个坊就到了。 到了唐家,早候着的下人立即接过她手里的马,唐夫人屋中一个伺候的嬷嬷专门在此等着,等人一下马便行礼道:“满小姐,我们夫人已经发动了。“ 满宝提着药箱跟她走,问道:“没什么异常吧?” 嬷嬷道:“都还挺好的,就是比您预估的早了十二天,我们夫人有些心慌。” 满宝便安抚道:“她是双胎,早一些也是正常的。” 嬷嬷也有些这方面的经验,而且一早知道他们夫人怀的是双胎,家里人都特意去了解过。 但事到临头还是有点儿慌,毕竟一胎都难生,何况双胎? 到了院子,唐鹤已经在等着了,看到她立即迎上前,“你来了?” 满宝点了点头,让嬷嬷去打热水她要净手,这才问唐鹤,“唐学兄不上衙吗?” “请假了。”其实是旷工,不过他就是县令,谁会去告他旷半天工?他就是说回家找文书,别人也不能说不对不是? 满宝洗了手才进去看唐夫人,唐夫人已经满头满脸的汗,紧紧的咬着布条不发出声音,模模糊糊的看到周满,眼睛就略微亮了一些。 稳婆和周满也熟了,毕竟这段时间她经常上门来给唐夫人检查。而且这位周太医在京城稳婆界可是赫赫有名的,小小年纪便成功接生了两个必死的孕妇,其中一个还开腹了。 所以稳婆立即让开半个身让她看,道:“周太医,夫人头晕,使不上力气。” 满宝先去看了一下生产的情况,然后去摸她的脉,问道:“发作有多长时间了?” 一个稳婆看了一下沙漏后道:“有三刻钟了。” 既不长也不短了,她这是第二胎了,按说生产会快一些的。 满宝轻声问唐夫人,“学嫂觉得呼吸困难?” 唐夫人也知道自己的状况不对,一边深呼吸一边道:“也不知怎么了这两日头一直有些晕,刚才羊水流下来的时候干脆一点儿力气也没有了。” 满宝安抚道:“没事儿,我给你扎几针,再喝一碗药就好了,你现在先存着力气,现在羊水还足,孩子暂时不会有事。” 说罢,转身就去开药方,将方子交给丫鬟后道:“速熬来,要快。” 丫鬟一听,不敢怠慢,立即接了药方就往外跑。 满宝则打开针袋给唐夫人扎针,针才扎下去不久她就精神微振,感觉呼吸顺畅了许多。 满宝看着她的脸色,摸了摸她的脉后便继续取针,却是扎向她的脑袋。 两个稳婆看得目瞪口呆,不是生产吗?怎么不扎肚子去扎脑袋的? 满宝在她脑袋上扎了六根针,眼见着她微微合双眼,似乎是睡过去了,这才去摸她的肚子,和两个稳婆低声交流,“我摸着孩子的胎位没变。” “是,周太医教夫人做的动作不错,所以胎位一直很正。” 满宝满意的点头,重新取了针来扎,让孩子在肚子里更舒服些,这样留给唐夫人的时间更多一点儿。 屋里一下安静下来,一直等了足有两刻钟,满宝这才取针,短暂的眯了一下的唐夫人再睁开眼睛时就精神了不少,丫鬟也将紧急熬好的药端了上来。 他们还用冷水泡了一下降温,现在药温刚刚好,她端给唐夫人喝。 喝了药下去,满宝这才看向她的肚子,“我给您揉一揉,一会儿力气上来了就听稳婆的话用力。” 唐夫人点头。 满宝便摸向她高高隆起的肚子,或许是周满拔了针,或许是药的原因,本来沉寂的肚子又开始活动起来,唐夫人感觉到钻心的疼,但她知道,这其实是好事儿,说明孩子此时很健康。 满宝推拿了好几下,唐夫人忍不住痛呼出声,她立即将位置让给其中一个稳婆,那稳婆看了一眼打开的宫口,立即道:“好,夫人,我们先深吸一口气,憋住,憋住,好,用力往下沉,往下沉……“ 唐夫人咬紧了牙关用力,稳婆高兴的道:“对,力气用对了,用对了,恭喜夫人,您有力气了,再来几下孩子就下来了……” 满宝继续给她揉着肚子,偶尔推一下给肚子里的孩子助力,又有两个稳婆在一旁指导,第一个孩子很快生了出来。 稳婆小心的接住孩子,剪掉脐带后交给另一个稳婆,然后继续去看肚子…… 满宝也摸了摸肚子,和眼神有些涣散的唐夫人道:“还有一个,我们可以暂且歇一歇。” 说罢抽了针给她扎了几针,脸色有些发白的唐夫人又略微有了些精神,稳婆看着咋舌,她们要是有这本事,那接生能多活多少人命呀。 死在生产一关的产妇,一半是因为胎位不正,还有一半则是因为力气不足了。 唐夫人从开始生产就头晕,显然是第二种,她们本来都不报多少希望了。 这一次满宝只扎了半刻钟左右,然后对唐夫人低声叮嘱道:“您先慢慢调匀呼吸,然后再一起跟着稳婆来。” 稳婆立即回神,第一个孩子已经出生,第二个可不能留太久,不然要在里面憋坏的。 唐夫人点点头,立即深呼吸几下,跟着稳婆做起动作来。 满宝给她推拿,半响后肚子里总算有了动静,或许是生了第一个,第二个很轻易就生出来了。 孩子一生出来稳婆便一惊,她看了一眼周满。 周满也看到了孩子,他很小,只比稳婆的手掌大那么一点儿。 她皱了皱眉,从她手里接过孩子,清理掉他口鼻里的秽物,摸了摸他的胸口,感触到轻轻的心跳声便点了点头,低声道:“你先料理夫人。” ※※※※※※※※※※※※※※※※※※※※ 作家的话 补更 ☆. 第2098章 体弱 稳婆立即点头,这么小的孩子她也不太敢接手呀。 满宝将这个抱到水盆边去清洗,第一个孩子终于洗干净,被另一个稳婆拍了拍屁股,发出低低的嘤嘤声。 满宝将手中的孩子轻柔的放进木盆里,有些笨手笨脚的招水给她清洗,一旁的嬷嬷立即上前帮忙。 她可熟练多了,三两下把孩子洗干净,用柔软的毛巾轻轻地一擦,然后便拍了拍孩子的屁股。 结果孩子一点儿声响也没有,她不由焦急的看向周满。 满宝抱过他,仔细的摸了摸孩子的脉,又看了一下眼睛和嘴巴,便道:“不要紧,他现在还弱,先包起来。” 将她交给嬷嬷,她去看第一个孩子,他也比一般才出生的孩子要小很多,却比他弟弟大了好一些,可能是被拍疼了,此时还在低声的哼哼。 满宝给他检查了一下,发现除了小一些外其他还算正常便松了一口气。 她这才转身去里屋看唐夫人,丫鬟和嬷嬷们则出去报喜,只是将老大抱出去让唐县令看了一眼而已。 唐夫人已经昏睡过去,稳婆正在给她打理,见她进来便道:“出血还算正常,就是体虚。” 满宝点头,“她眩晕,显然肝肾阴虚,水不涵木,这在孕期是很危险的,应该是怀双胎的原因,过后调理调理就好了,这两日要注意些,头痛眩晕很容易大出血。” 她摸了摸她的脉,干脆给她扎了两套针法,一套是安神助眠的,一套则是止血调理的。 扎了针,等待拔针的时候她就去看着老二发呆,这么小的孩子可怎么打理呀。 屋里的嬷嬷和丫头们也急,稳婆就小声的道:“双胎能生下一个这么好的来已经是很不错了。” 满宝搓了搓手,将手搓热以后就用指腹去轻轻地给他按摩胸部和腹部,又将他抱在怀里轻柔的去按摩背部。 这是从陶大夫那里学来的,后来莫老师给她找过类似的按摩法,比陶大夫的复杂一些,据说效果也要更好一点儿。 满宝按了有两刻钟,唐县令在外面都快要急坏了,转了两圈,终于没忍住掀开帘子闯进来,见满宝抱着一个襁褓坐在椅子上,便急忙上前两步,探头问道:“这是小的?” 嬷嬷哎哟一声,上前推他,“老爷,您怎么能进产房呢?这里头不干净……” 唐县令就瞥了她一眼道:“什么干净不干净的?这世上不干净的东西我还见得少了?” 说罢绕过她往前去看孩子,嬷嬷顿时不敢再拦了。 满宝感觉到孩子的生气多了一些,这才将手拿出来,收紧襁褓,对唐县令道:“他有些弱,还是请陶大夫来看看吧。” 满宝顿了顿后道:“刘太医对小儿病症也很擅长,再请一请他?” 唐县令也看到了他儿子,说真的,他不是第一次见到才出生的孩子,却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小的一个。 唐县令心疼不已,都不敢问孩子能不能活下来。 他扭过头去擦了擦眼角,问道:“你嫂子怎么样?” 满宝道:“体虚,她现在不能受刺激,所以我没敢告诉她。” 她顿了顿后低声道:“她此时受不得惊,不然很容易血崩的,我们先自己请医问药吧。” 唐县令没意见,点了点头后扭头对嬷嬷道:“让明理拿上我的帖子去刘太医府上一趟,就说家里想请刘太医出个外诊。” 满宝道:“今天刘太医不当值,酉时左右应该会回到家。” “听到了吗,等到酉时,刘太医一回到家就请来。”他顿了顿后道:“就说周太医也在这边。” 满宝瞥了唐县令一眼,并不介意他借她的名义行事。 唐县令却有些心虚的对她一笑,然后道:“一会儿多给你包个大红包。” 刘太医看到这么小的孩子也不敢给出保证,他摸了摸孩子的脉后又检查了一下其他情况,和周满道:“心太弱了,这样的孩子离了母体很难能活下去,只能开药给奶娘,聊胜于无的调养一下了。” 又道:“不过倒是可以用手给孩子按一按,疏通疏通心脉,运转药力,他要是运气好,足够顽强,说不定还真能活。” 又去看了老大,然后道:“这个也要小心啊。” 满宝点头,孩子可太难养了。 于是俩人斟酌着开了两张方子,“这一张就给二公子的奶娘,这一张给三公子的奶娘,吃了药两刻钟后喂奶。” 刘太医和满宝讨论了一下孩子按摩的手法,论经验自然是刘太医更丰富的,他给满宝提出了好几个建议,满宝也拿出了自己知道的好几个按摩手法,俩人便交流到了晚上。 出了房间才发现天黑了,唐县令和满宝道:“大吉来接你了,正在前面客厅等着呢,我让厨房做了饭菜,你和刘太医用过饭再走吧。” 满宝应下。 虽然一个孩子的情况不是很好让唐县令有些忧虑,但到底平安降生了,所以还是高兴居多。 厨房给准备了丰盛的晚食,唐县令还拿出了果子酒请大家喝。 满宝只喝了一小杯便专心吃起来,唐县令则拉着刘太医培养感情,他知道周满最近会很忙,她要看管皇庄那边的天花试验,宫里还有事,又要去太医署上课,恐怕抽不出时间来他家出外诊。 反倒是刘太医身上少一份工,应该可以时常过来看看。 于是他极力培养双方的关系,满宝也在一旁帮腔,于是一顿饭下来刘太医就稀里糊涂的答应唐县令每隔两天就过来给孩子看看,若是孩子有问题,拿了帖子去请,他只要在家肯定会过来的。 等答应下来,刘太医略微有些后悔,隔两天就过来一次也太频繁了,业余时间都没了。 唐县令却很满意,送走刘太医后把满宝也送出去,和她道:“你有空也过来帮忙看看,这样也能知道孩子的变化。” 满宝点头,叮嘱道:“别让他受寒,也别热着他,晚上多叫几个人轮流看着就好,我有空会过来看他们母子三人的。” 唐县令颔首,送她上车。 周家早吃过晚食了,对她晚归也见怪不怪了,钱氏还问了一句,“唐夫人生了?” 满宝应了一声,道:“母子平安,就是小的那个孩子有点儿弱。” “人家只生一个,她生两个,自然会弱些。”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099章 毒术 “养孩子最要紧的就是细心,穷有穷的养法,富有富的养法,我看这孩子还是很会投胎的,慢慢养着,待出了月子就好了。”这是钱氏多年来养孩子的心得,她道:“再弱的孩子满月后也就站住一只脚了,再仔细些,养过三个月,再养三年,待过了八岁就算成了半丁了,所以要一步一步来,他们做父母的心急,你这个做大夫的却不能急。” 满宝应了下来,“娘,你真厉害。” 钱氏就点了她的鼻子笑道:“小马屁精,娘再厉害知道的也都是粗理,怎么会有你这个大夫知道的多?” “才不是呢,”她道:“有些经验只有你们才会有,书上得来的未必就全是正确的。” 钱氏就笑道:“等以后你也做了母亲就知道了。” 说起这事儿,钱氏便蹙眉看着满宝,迟疑了一下还是问道:“满宝,你现在年纪也不小了,本来我们想着明年就给你们看日子成亲的,不早不晚正好,可你又要去那什么西域,我听你四哥说那地方很远?” 满宝有些心虚的道:“其实也不是很远。” “那明年能回来吗?” 满宝想了想后道:“顺利的话应该可以,不顺利,多留两年也是有可能的。” 钱氏便叹道:“那婚事还得往后挪一挪了。” 她突然一笑,道:“这也没什么,你们两个一起走的,刘老夫人那边应该有计划的。” 这些年满宝医术越发精湛,钱氏偶尔听她说起些养生之道,也知道女孩子晚一些嫁人生孩子更好。 没见刘家就把刘三娘留到快二十才出嫁的吗? 这么一想,钱氏又高兴起来,拉着满宝的手道:“出远门要仔细些,别到处乱闯,不管去哪儿都带着人知道吗?你说女孩子,就算是官身,打架这种事也打不过男子的。” 满宝连连点头。 说起这事儿,她是不是应该准备点儿别的东西,要是真遇上危险也可以用得着,但她对毒不太熟啊。 太医院里谁对毒比较熟来着? 看来明天进宫后要请教一下萧院正。 萧院正听满宝提起这事儿差点儿喷出茶水来,他紧张的往外看了一眼,发现没人注意到这里,这才上前去把门关了,压低声音问,“你问这个做什么?在宫里问这个,别人不知道还以为你要做什么呢。” 满宝道:“您想哪儿去了,我这不是要去西域了吗,这一路上危险,所以想做些东西防身。” 萧院正:“……这事儿八字还没一撇呢,你准备得也够早的了吧?” “不早,不早,这一次试验要是有成果,我想去西域的事儿就八九不离十了,这叫未雨绸缪您知道吗?”满宝道:“这毒素也不是那么好学的,总得提前学不是?” 萧院正便沉默了下来,半响后道:“要说这太医院里谁的毒术最好,不,应该是解毒术最好,那就是我了。” 满宝惊喜的看向萧院正。 萧院正就冲她摇摇手,“你别这么看着我,我可不会制毒,只是会些解毒之术而已。” 才怪,解毒的人会不知道制毒? 萧院正道:“我家里有本书,回头可以借你看两天。” 满宝眼睛大亮,连连行礼拜谢,“多谢萧院正,您真是个大好人。” 大好人萧院正心痛了一下下,但……正如周满所言,去西域太危险了,天灾之类的他无能为力,但这一路上还有可能会遇到盗匪一类的,所以还是应该做些准备。 她不仅是太医院,也是全大晋冉冉升起的新星,这样的人才,萧院正是舍不得让她出事的。 哪怕有时候他也会忍不住嫉妒她。 傍晚他们出宫以后,萧院正果然派人给满宝送去了一本书,满宝打开用油纸包得很好的书,惊喜不已。 这上面的确写的是解毒术,但解毒术之上总会详细的写一下中的毒,旁边还有人用小字注解为何要如此解毒。 她看了一下,萧院正的笔迹很少,应该是先人留下的。 满宝立即拿着回屋抄写,这时候她就想念起白善来了,明天她得去太医署上课,然后去皇庄看病人,若是没有意外,他们明日就要开始种痘,她能腾出来的时间就更少了。 要不明天进宫一趟,把书给白善,让他帮忙抄一抄? 满宝一边翻开书看,一边在心里计划着。 结果第二天她根本没机会进宫,到了太医署,刘太医就将一张手令给她,“萧院正让我给你的,杨侯夫人病了,杨家和太医院申请了太医,萧院正让你去看看。” 满宝伸手接过手令,不由疑惑,“她什么病?上次我去杨侯爷家,他家还很热闹呢,都是她在待客。” 刘太医摇头,“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他道:“不是急症,今日去就行了。” 满宝便收了手令,“那下午再去吧,一会儿上完了课我们还得去皇庄里给人种痘呢。” 刘太医眉头就跳了跳,笑着提醒道:“去看病的时候可别告诉人家你是从哪儿去的。” 不然没病也要吓出病来了。 满宝应了一声,“我不会特意说的。” 上完课,满宝便赶去皇庄,萧院正和卢太医已经在了,俩人检查完了十二个病人,看到她来便道:“你也看一看吧,要是没问题今日就种痘。” 满宝应了一声,去检查他们的身体。 他们养了五天,脸色比之前红润了不少,虽然因为受刑身上有些暗疾,但问题都不大。 满宝点了点头,也同意今日种痘。 于是三人便戴好口罩进药房配药。 用的是二号和三号身上收集下来的痘痂,分别做好后便给他们塞到鼻子里去,做好标记。 等他们忙完这些已经是半下午了,萧院正看了一眼天色后道:“今晚我来值守,你们先回去吧,周太医,别忘了你还有一个外诊。” 满宝应下,然后看向卢太医,“卢太医,我们一起走呀。” 卢太医闷闷的道:“我今晚值守太医院,现在就要回去睡觉了。” 满宝差点儿忘了这件事,同情的看了他一眼后便先去换洗,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和鞋子后离开。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100章 风寒 杨侯夫人病了,似乎还病得不轻,满宝先转到太医署,找了刘三娘做医助,这才转去杨府。 受命出外诊的太医都要带一个医助在身边,这也是太医院的规矩。 刘三娘他们现在虽在太医院做了医助,但其实大部分时间还是在太医署内,只有轮值的时候才会进太医院。 太医署这边他们一方面要学习,一方面也要帮助太医们教学,太医署已经决定,等到今年冬天就要开始选出第一批毕业的学生,明年春天就开始送往已经建好的地方医署,开始准备这方面的学习。 现在太医院里的女医助只有刘三娘一个,她应该不会被调出去,但郑辜等人应该会作为第一批先放出历练,然后再回归太医院。 到了杨府,于管家亲自出来迎接,他满脸是笑,“没想到是满小姐来看夫人,快里面请。” 满宝歉意的道:“今日事忙,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过来,侯夫人没事儿吧?” 于管家脸上的笑容就换上了忧色,道:“咳得厉害,听内院的嬷嬷说,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请来的大夫说是风寒,开了药却不见效,没办法了才请的太医。您请。” 满宝点点头,她听着症状也像是风寒,这个病说重也轻,但说轻也重。 好治,两副药下去就好了;不好治,可能连命都保不住。 于管家只把人送到二门处,里面自有嬷嬷领着进去。 满宝往里走了一段,便扭头问嬷嬷,“杨大人何时启程去夏州?” 嬷嬷愣了一下后道:“这个奴婢不知道。” 满宝便点了点头,转而问道:“杨大人现不在家吗?” 嬷嬷应了一声道:“是,还在庄子上呢。” 进了正院,杨侯夫人正躺在床上,额头放着降温的布巾,看见是周满来,丫鬟们便将帐子捆起来,把人露了出来。 满宝坐在床边,刘三娘立即将脉枕取出给她,满宝接过,放在床边后将杨侯夫人的手放在脉枕上,一边看她的脸色一边问道:“夫人是何时觉得身子不适的?” 杨侯夫人也没想到请来的太医是周满,虽然她是女太医,似乎更方便些,但因为她和继子的关系,杨侯夫人总有些不自在。 不过事关自己的身体,她也不敢糊弄,主要是这两天真的是太痛苦了,“有四五日了,就是夜里起了一次,不知是不是被寒风吹到了,第二天便觉得有些头晕,请了多少大夫都没用。” 一旁的嬷嬷立即接口道:“周太医,我们夫人一直在用药,前两日看着已经好多了,结果昨日突然发起烧来,人还晕了一下,看着似乎比前几日还严重了些。” 满宝听完脉,又看了看她的舌苔和脸色,扭头看向嬷嬷:“之前吃的药方还在吗?拿来我看看。” 嬷嬷立即将药方递给满宝。 杨侯夫人盯着周满看,问道:“是不是方子开错了?” 满宝道:“没开错。” 方子虽然不是非常好,却是对症的,就算不能治好,也不至于就把人往重里治。 她看向杨侯夫人,问道:“您后面没再受寒或受热吗?” 杨侯夫人顿了一下后道:“没有吧。” 满宝便看向一旁伺候的大丫头。 大丫头支撑不住,低下头小声道:“前日夫人吃过饭有些热了,所以去了夹衣,当时屋里的窗开着,或许是当时吹了风的缘故?” 很不巧,前日正好倒春寒,昨日满宝都没忍住披着斗篷出行呢,今天也冷得很,一点儿不比正月那会儿好多少。 满宝半响无语,仔细的看了看杨侯夫人的脸色后道:“我给开一副方子,再扎一套针看看吧。” 她道:“您现在是恶寒,要小心,再不能够受寒和受热。” 满宝让人准备热水,又准备了火盆,这才让大部分人退下去,让杨侯夫人解开衣服扎针。 等一套针行完已经是四刻钟之后的事了,满宝收了针,看着出了薄汗的杨侯夫人微微点头,和下人道:“给她吃药,用被子捂一捂,出一身汗就差不多了,别让她沐浴,用温毛巾略一擦干就好了。” 下人们认真的听着,然后毕恭毕敬的把人送到二门处。 于管家已经等着了,立即将已经准备好的红封塞给周满,刘三娘也得了一个。 于管家笑道:“才侯爷还问起呢,这会儿天色也不早了,满小姐要不要留下来用了饭再走?” 满宝婉拒了,她和杨侯爷又不熟。 她问道:“杨学兄何时启程去夏州?” 这个于管家却是知道的,他笑道:“已经定了日子,就是后儿,明儿大爷就回来。” 满宝点了点头,她知道杨和书一直没启程是为了等户部的赈济银子。 自从他确定下要升任夏州刺史后他就不再急着回夏州,反而留在京城走动起来。 夏州现在缺人,缺钱,缺物,好容易才回一趟京城,既然大事已定,自然要多拿些东西才好回去。 正好,夏州那边也有些人和事需要清理,这些都需要时间。 满宝从白善那里隐约听到些,夏州那边现在流言正起,牛家似乎要在夏州留不下去了。 出了杨府,满宝对于管家点了点头,然后上了马车直接回家。 刘三娘也不回太医署了,直接和满宝一起回家。 满宝在书房里把杨侯夫人的脉案记好,留着明天拿到太医院里入档便可以。 她坐在书桌前沉思,一旁的周立如看了不由问,“小姑,这脉案有什么不对吗?” “没有,就是不太好治,”她道:“估计得要吃上半个月的药才行,最近倒春寒,天气冷得很,你们出入也小心些。” 其实满宝想的是皇庄里的十二个病人,第二天她去皇庄时就伸手摸了摸他们的被子,和萧院正道:“得给他们加一床被子吧,不然要是感染了风寒,怕是对结果有影响。” 萧院正略一思索便答应了,只是一床新被子也不便宜,于是他从公中拿了钱让人去当铺里选了十二床被子来。 满宝还是第一次见从当铺里买被子的,稀奇得不行。 萧院正见了笑道:“这会儿倒有点儿像不食人间烟火了,这世上什么东西不能从当铺里买?” 他道:“户部这两天嫌弃我们报上去的花销高,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能省一些是一些吧。”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101章 同意 洗好的旧被子送来时,十二个人全都发痘了,寒风依旧呼呼的吹着,明明已经三月,却跟冬月一样寒冷。 连萧院正这个太医都没忍住站在屋檐下看着天边的乌云道:“今年怕是不好过呀。” 这都三月了,都快要撒稻种了,结果天还这么冷。 满宝缩着脖子道:“可不是,我爹在家都快要愁出病来了。” 卢太医出来看见俩人都拢着手望天,便没好气的道:“五号和七号有些高热,你们去看看吧。” 萧院正和满宝便将目光从天上收回来,戴上口罩后进去看五号和七号。 十二个病人差不多前后脚的功夫出痘,这一次出痘情况要比上次好很多,不论是用二号的痘苗,还是三号的痘苗,发出来的痘都没有第一次狠。 尤其是用了三号痘苗的六个人,症状要轻很多,有两个年轻的甚至只脖子前和胳膊上长了几颗痘,不过两天已经有消下去的迹象。 五号和七号接种的都是二号的痘苗,早上还好好的,这会儿突然高热起来,满宝摸了摸脉,和萧院正点了点头后便去准备针灸。 等三人忙活完这十二个病人已经是半下午了,今天是满宝值守,所以萧院正和卢太医去换衣服告辞。 满宝就倚在门口那里和他们挥手告别,等他们的马车走远了才转身回屋拿出那本解毒经继续抄写和钻研。 说了借给她两天,但满宝一直到现在也没有还给萧院正,这里头还有好多东西她看了不明白的呢。 这一次因为试验的人数比较多,宫里和朝堂上也比较关注,萧院正基本上每天都要和皇帝汇报一下进展,听说现在有人出痘三天便在好转,而且只长出了几颗痘,连高热都不曾有,皇帝差点儿没忍住亲自去看。 不过皇帝被拦住了,然后魏知等人组队来看了一眼,自然是戴着口罩站在窗口那里往里看。 最后魏知翻了翻他们的脉案,问萧院正:“这样说来,九号、十一号和十二号现在算痊愈了?” “是,”萧院正道:“等再过两天,他们身上的痘全部消下去后我等会用新鲜的痘浆试验一次,确认已经种过的痘苗有用,以后再接触天花不会再染上。” 魏知点了点头,又去了另一间房看烧得有些厉害的五号和七号,沉默半响后问道:“他们能活过来吗?” 萧院正沉默了一下后道:“其实他们现在出痘的症状比先前二号的还要小些,但他们底子没有二号好,现在我等也不敢肯定他们一定能熬过来。” 魏知道:“所以这痘苗还是很危险,十二个人里便有两个病重,如果他们全用的是三号的痘苗呢?” “目前来看,三号的痘苗毒性要小很多,至少现在种了三号痘苗的人都没有高热,和五号七号同年龄段的四号和六号现在也已经在好转。” 满宝锲而不舍的提醒道:“牛痘的毒性应该会比三号痘苗还要小。” 魏知便忍不住和老唐大人等商量起来,回到宫中后就和皇帝道:“陛下,种痘法的确可行,但现在的人痘依旧毒性较大,怕是不适合让大晋百姓都接种,特别是年纪稍长一些的,他们痊愈要比孩子困难。所以臣认为应该寻找比人痘更安全的方法。” 皇帝问:“用周满说的牛痘吗?但这东西怎么种?朕就没见过哪头牛长过痘的。” 魏知也没见过,但没见过不代表没有,而且周满信誓旦旦,这种痘法也是她提出来的,那牛痘法应该也是存在的。 魏知认为应该寻找一下,若是真能找到,这将是功在千秋的大事儿。 天花不常有,但一有必是地狱,若是能杜绝此病…… 魏知想到了这一点儿,皇帝自然也想到了,他沉吟片刻后道:“等这次十二个试验全部结束后再说吧。” 魏知应下。 满宝很快就得到了风声,说是结束后再说,但大家都知道皇帝这是松口了。 于是她立即兴奋的去找太子。 太子殿下一看到她就头疼,前段时间周满提了自己做的强身健体药酒来东宫走关系,请求太子把庄先生调到鸿胪寺去。 走后门走得如此光明正大的他还是第一次见。 太子往后看了眼,要去议事堂这里是必经之路,看来他转不掉了,干脆就迎上去,想要和她开诚布公的谈一谈。 “庄先生年纪这么大了,你何必去折腾他?在鸿胪寺里随便选个官员随你去不就是了?” 满宝道:“先生的身体好着呢,而且先生自己也想去西域,殿下,您就帮帮忙,把先生调到鸿胪寺去吧。” 太子很怀疑的看她,“你们这次去西域就真的只是为了牛痘?” 他总觉得不止,不然他们怎么这么介意外人跟着? 满宝想了想,觉得找毒石的事儿也没必要瞒着太子,于是道:“殿下还记得西域来的那种毒石吗?” 太子眉头一皱。 满宝道:“那东西遗留在野外到底是隐患,所以我想找到它,然后销毁,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另一个则是因为我们这次去西域还为游学。” 她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总不好叫别人跟着我们四处走,这次出门也不仅是为了找种痘之法,若是碰见其他没见过的医术,我也会学习一二的,由鸿胪寺其他官员陪着,恐怕会有诸多不满。” 出门在外本来就不方便,谁出差不想早点结束回家去? 尤其还是去西域这样荒凉的地方出差,那肯定是越早回家越好。如果同行的人不能道相同,那势必会有很多麻烦事的。 太子沉默了一下,最后还是没抵住她的请求,点头道:“行吧,孤试试看。” 满宝一听,高兴起来,立即拜谢道:“多谢殿下成全。” 太子既然愿意试那必定是成的,鸿胪寺又不是什么重要部门,而且也不用给庄先生很高的官,调个人过去而已,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儿。 庄先生知道满宝一人就把这事儿办下来后便笑着摇了摇头,和她道:“何必这么心急,为师本来就已经和太子提过,他也已经答应了的。” 满宝一愣,“太子答应您了?那他怎么还收我的礼一脸为难的样子?” 庄先生便对她笑着摇头。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102章 送 庄先生现在是六品的侍讲,太子都没给他调职,直接将人塞到鸿胪寺里兼职去了。 鸿胪寺卿知道内情多一些,并不介意部门里多塞这么一个人,他是这么和下属们说的,“若无意外,这一二月陛下就要人去西域寻找天花的种痘法,到时候鸿胪寺这边必要出一人的,庄洵不来,或许你们谁愿与太医院的周太医同往?” 本来觉得庄洵占了位置的人也立即没话说了。 西域啊,那岂是那么好去的? 尤其他们还是一群文人,算了,算了,在鸿胪寺里做些翻译也挺不错的。 于是庄先生的任书就这么下来了。 满宝喜滋滋的,高兴的和白善道:“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放心的出去游学了,还不用辞官。” 白善也很高兴,毕竟他们之前已经做好了放弃庄子这两年的投资了,谁知道竟可以峰回路转? 他问道:“那十二个病人的情况怎么样了?” “有六个已经完全消痘了,”满宝说到这里有些低落,道:“五号昨天晚上没熬过来,不过七号今日好了很多,我昨天给他用了三套针法,今日已经退了大半的烧,只要不再反复应该能好。” “其他人的情况也在好转。” 白善道:“那我们可以上书谈一谈西域之行了。” 满宝点头,“等所有人脉案都出来吧,这样上书底气也足些。” 没过两天,剩下的五个病人也陆续脱离了危险,身上的痘慢慢消去,有人因为没忍住抓挠,身上留下了痘印,不过和性命相比,很少有人在意这个。 何况他们还都是重犯。 满宝将他们的脉案整理出来,和萧院正卢太医一起呈给皇帝。 皇帝面上没多少表情,其实心里还是有些激动的,“以现在的概率,就算找不到牛痘法,人痘也完全可以用嘛。” 满宝和萧院正对视一眼,低头应了一声后道:“是可以,要是遇上天花肆虐,我们主动接种要比它无意感染要好很多,但人痘的不足之处也是看得见的,反应还是有些大,而且很多人会忍不住抓挠,从而在脸上留下麻子。” 麻子就相当于伤残一样的了,这才当下依旧是很严重的一个病。 皇帝沉思着点头,将脉案交还给萧院正,让他和卢太医退下后留下了周满。 他道:“皇后有些话要问你,你留下陪皇后用个午膳吧。” 满宝微愣后低头应下。 其实是皇帝有话要问她,他们的动静又不小,最近白二郎正在崇文馆里四处与人告别呢,连礼物都收了。 皇帝就问她,“白善和白诚也与你同去西域?” 满宝低下头有些心虚的应了一声,“他们也想去看看西域是什么样儿。” 皇帝就轻哼了一声道:“是想去看西域什么样儿,还是因为这是一早计划好的游学?” 满宝没想到皇帝会知道,低着头没敢辩解。 皇帝就背着手慢悠悠的走着,半响才道:“年轻人嘛,朕知道,还是应该多走走,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就算是驸马,他见识多些也是好事儿。” 满宝连连点头,“是啊,是啊,先生总说三师弟心中没有成算,应该多出去历练历练。” 皇帝就瞥了她一眼,问道:“所以西域那里果然有牛痘法吗?” 满宝立即严肃的道:“这是我从一个西域商人那里听来的,陛下,臣怎敢在这样的事上撒谎?” 皇帝也觉得她不会在这样的事上撒谎,这样问不过是再确定一下罢了。 他叹息一声道:“既如此,那你回去准备准备吧。” 满宝大喜,立即躬身行礼,“是,陛下,臣一定不辱使命。” 行完礼就问道:“那我还去陪皇后娘娘用午膳吗?” 皇帝:“……明达和长豫她们还在等着你呢,快去吧。” 满宝立即行礼告退,先往皇后宫中跑去了。 皇帝便摇了摇头,古忠笑道:“陛下,周大人看着还跟个孩子似的。” 皇帝便道:“本来也没多大,所以朕一直迟疑,是不是真的让他们去西域,三个少年人,还是太小了。” “不是还有庄侍讲吗?” “又太老了。” 皇帝想起了什么,突然一笑道:“此事不急,且再等等,到时候看从哪儿再给他们拨两个人过去就是了。” 古忠不解,皇帝也没解释,优哉游哉的背着手走了。 满宝去到皇后宫中时,明达和长豫正盘腿坐在榻上绣花,看到她来,长豫立即就把手中的绣棚给扔了,蹦下去,鞋子都来不及穿好,直接汲着就朝她跑来,“你是来给母后请平安脉的吗?” 皇后看了一眼长豫绣到一半的花,摇了摇头,也不再拘着她。 满宝冲长豫笑了笑,先给皇后行礼。 皇后笑问,“陛下让你来的?” 满宝应了一声,“陛下让来看看娘娘,还说娘娘有话要与我说。” 皇后就知道皇帝已经答应让他们去西域了,她微微一笑,转头看向一旁的大宫女。 大宫女便转身去内室,不一会儿捧了一个匣子出来。 皇后打开匣子,里面是一把短匕,刀鞘是黑色的皮质,她取出来将匕首往外拉了一半,光打在刀面上反射出些刺眼的光芒。 她转了转刀笑道:“这是先平阳公主的刀,你要去西域,此一去路途遥远,危险重重,我没其他送你的,便将这把平阳公主用过的刀送你,希望能保你平安。” 满宝惊讶,一时不太敢接,“送给我吗?这样会不会不太好?” 皇后将刀插进刀鞘,放在她的手上笑道:“没什么不好的,此事陛下也知道。天花不吝于洪水猛兽,你若能找到防治它的办法,功劳不下侯相,这一把刀你受之无愧。” 满宝便握住了这把短刀,半响后认真的点头,“娘娘您放心,我一定会努力的。” 努力和莫老师探讨出牛痘法,然后将之实施。 皇后满意的点头,微微颔首笑道:“今日中午就在这儿用午膳吧。” 她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的明达,起身笑道:“本宫还有些宫务要处理,你们先说话。”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2103章 差别 皇后一走,长豫就拉着满宝做到榻上,却冲着明达挤眉弄眼,“有人想问问题,却又不好意思呢。” 明达笑道:“我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她扭头对满宝道:“今年天冷,都三月了还倒春寒,听钦天监说,北边现在估计还在下雪呢,你们打算何时启程?” 满宝算了一下时间后道:“我自己计划着清明前后走,此一去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到高昌,到了高昌也不一定就能马上找到,所以早些走,也能早些回来。” 明达是有些羡慕的,但她知道她是不可能跟着去的,别说她现在没出嫁,就是出嫁了,高昌这样偏远的地方父母也不会允许她去的。 她拉着满宝的手道:“一路上常给我们写信报平安,也让我们知道你们去了哪些好玩的地方。” 满宝点头应下,然后也笑嘻嘻的问道:“你有没有东西托我带给别人的?” 明达脸色微红,忍不住挠她,“你也和长豫姐姐一样笑我。” 三人笑闹了一阵,明达便道:“是有些东西想要托你给他,不过还没收出来,且等几日。” 满宝就道:“他现在还在崇文馆里上学呢,你有什么东西直接拿去给他就是。” 长豫靠在榻上笑道:“我也是这样说,到时候有什么话俩人当面说多好,非得我们传话,我们是不介意听你们悄悄话的,就怕你们害臊。” 明达抿嘴一笑,不再拒绝。 满宝干脆道:“吃过午食我们就一起去崇文馆吧。” 明达:“你公务不忙了?” 满宝就掰着手指头数给她看,“皇庄那边人都痊愈了,连脉案都做好,入档是萧院正的事儿;今儿太医院我不当值,太医署也没课;外头的话,萧院正让我再去看一下杨侯夫人,不过这事儿不急,天黑之前去之前就行,所以下午我是没事儿的。” 明达听着咋舌,“你可真够忙的。” “可不是,所以难得偷得半日闲来陪你们玩呀。” 长豫却对杨侯夫人生病的事儿很感兴趣,将话题拉了回来,问道:“杨侯夫人怎么病得这么严重?这得有七八天了吧?” “是呀,有小十天了,”满宝道:“风邪入体感染了风寒,还是恶寒,不过我前儿去看她已经好多了。” 长豫哼哼道:“听说杨大人一回来就被她逼得避到城外庄子上了,可见人是不能太过得意的,不然老天爷也看不过去。” 满宝听得一愣一愣的,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儿,我怎么不知道?” 长豫瞥她,“你在外面没听说吗?杨大人才回京几天就搬到城郊去了,一直到离开京城都是住在城郊呢。” 满宝:“……那不是为了躲清静吗?” “你看,连自个家里都不清静,可见杨大人被欺负成什么样了。” 满宝:…… 明达拉着满宝笑道:“别理她,最近宫里无聊得很,她一直为杨大人抱不平呢。” 三人说着闲话,一直到午时宫女传膳皇后都没回来。 据说皇后去和皇帝用午饭去了,她们三个便霸占了皇后的太极宫,在这里吃过饭才优哉游哉的往崇文馆去。 满宝道:“皇后宫中的膳食真好吃。” 长豫也觉得好吃,“下次我们快要吃午饭的时候我们再来找母后说话。” 明达忍不住笑出声来,满宝也乐,三人笑笑闹闹的往崇文馆去。 崇文馆此时也才用过午饭,正是休息时间,看到两位公主到来,学子们连忙起身行礼。 最后大家羡慕的看着白善和白二郎拉着殷或跟两位公主上了观景楼。 “其实做驸马也挺不错的。” “当初选驸马时你可不是这么说的,还说什么宁为纨绔子,不做帝王婿。” “那也要他能做,他会说这句话是因为知道陛下就看不上他,不过是自己给自己面子罢了。” “这两天白二上蹿下跳的,现在公主也亲自来了,难道他们真要去西域?” “多半是真的,我听我爹说,太医院在皇庄那边的病人都试过两拨了,那种痘法好像真的管用。” “这是太医院的事吧?最多加上一个鸿胪寺,白善和白诚去凑什么热闹?” “嘿嘿,你说凑什么热闹?周满是白善的未婚妻,他能放心她独自一人去那么远的地方吗?从这儿去西域,一路上不是草原就是大漠,那边的人可野蛮得很……” 封宗平听他们越说越不像话,道:“你们收着点儿吧,她现在是五品正官!” 几人声音便小了些,只是依旧心照不宣的笑。 封宗平摇了摇头道:“白善已经考中了进士,名次也不低,过了礼部和吏部的考试就能授官,虽说考完试就要外出赶得有些急,但并不是不行。” 他道:“他要是有意,大可以参加吏部的考试,现在就已经和子阳一样等着授官了。以他在陛下和太子殿下前的印象,他求一个外放往西域去的官职并不难,但他并没有这么做,想也知道此去是为游学,而不是为了你们想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理由。” 几人一静,不太好笑了。 封宗平就摇了摇头道:“你们还真打算纨绔一辈子呀,子阳已经在等着授官了,这下白善和白诚也要出宫去,马润几个现在也都跟在殿下身边办差,整个崇文馆以后就剩下我们这几个了,我呢,已经计划好明年再试一次进士考,不中就要考虑去考明经了。” 他瞥眼看过去,“你们呢?” 鲁越等人一滞,一时说不出话来。 赵六郎在一旁幸灾乐祸的笑,道:“我是不急的,我爹说了,我只要老老实实地读书不闯祸就行,等殿下不需要伴读了,到时候

相关推荐: Vocaloid南北组同人   [家教]晴日方好   血疑   妖孽,请自重   财色兼收   重生之最佳报复   搬空候府后,带着全家去逃荒   从出生开始当天帝   恶毒炮灰他不想万人迷[穿书]   大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