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备,应该都可以的。” 现今陛下对此事很关注,恨不得全天下的人都主动种痘呢,所以对朝廷官员请假种痘非但不生气,还会主动和各部门的主官叮嘱,不得阻拦想要种痘的官员请假。 自然,准驸马不在种痘适龄范围内也主动请求种痘的,皇帝也大手一挥就同意了。 于是白二郎决定和白善同一批进去种痘。 白善一听,立即提前准备好各种应试的书籍和卷子,他道:“再过两月你就要进士考了,可不能平白耽误半个月的时间。” 白二郎:…… 殷或见了忍不住笑出声来,还主动道:“要不要我在崇文馆里找先生要几张去年的卷子?” 白善点头,“好极。” 已经考过明经,正式入仕了的刘焕咯咯的笑,乐得跟一只老母鸡一样。 白二郎见大家都欺负他,于是转而找了殷或欺负,“我们在皇庄的这段时间你就要一个人在崇文馆上学了,要是太子临时问政……” 殷或道:“我和父亲说了,我近来身体不适,所以打算和崇文馆请半个月的假期休养。” 他微微一笑道:“我打算去护国寺上礼佛散心。” 白二郎:…… 这下轮到满宝他们乐了。 见他愤愤不平,满宝道:“你知足吧,殷或和明达都想种痘呢,奈何他们的身体不适合,不过长豫倒是适合,可惜陛下毛病太多,不愿意让皇子女们来皇庄,他打算在大明宫里收拾出一个宫殿来给皇子女和皇孙们种痘。” 满宝说到这里一叹气,“听说,陛下下令让恭王带着他儿子女儿们进京了,还要赶着一起过中秋呢。” 白善道:“明明是下令让所有的皇子女带孩子回京,并不单恭王一个的。” 这道旨意的公文还是他拟的呢。 满宝道:“不都差不多吗,最先到的一定是恭王。”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460章 未来 最先到达京城的还真是恭王,毕竟洛州距离京城不是很远。 只不过他到的时候周满正关在皇庄里呢,种痘事业依旧在有序的进行,而且太医院开始将技术下沉到太医署,周满和卢太医一人带了五个学生,从培育牛痘,判断牛痘毒性开始学起。 其实并不是很难,只要过两次手就会了。 太医署的学生也开始种痘,等他们都对天花免疫了,再对天花做研究时就要方便许多。 萧院正和刘太医周满商量着,等过一段时间还要召集京城中各药铺医馆,若是没有意外,太医院还会将种痘技术教授给他们。 这是周满的提议。 因为中秋将至,满宝在带刘三娘的时候不免想念自己的另外两个徒弟,尤其郑辜和郑芍送她的中秋礼已经提前送到家里了,于是周满就更想他们了。 于是提议让地方医署的人员回京培训,她道:“陛下既然有意让更多的人接种牛痘,那这项技术肯定要要交给地方医署的。” 萧院正自然也知道,但他不想那么快就教底下的学生,他的计划是万人之后再教习。 满宝却道:“禁卫一接种,距离万人的目标也就不远了,而且,现在我们人手不足。” 皇庄这边,太医院给了她和卢太医派遣医助,但人手依旧是不够的。 而且,培育牛痘也需要大量的人手,这件事一直是她和卢太医在做,被占去了大量的时间。 她道:“将人召回来也需要时间,而且地方医署不可能不留人,分两批,甚至是更多批次的回来学习,所耗费的时间更长了,一回一去的花销也高,所以我觉得计短不如计长。” 而且既然已经计长,满宝不介意更计长一些,直接道:“天下之大非我等能双足踏遍的,天下人之多,也不是我们几个人能顾得过来的,所以我认为若真想将种痘一事做好,势必需要专门负责此事的人。” 满宝道:“而且,天下新生,国力日渐强盛,人口增长会越来越快,每年都有大量的新生孩子,这些孩子长到一定岁数都需要接种痘苗,因此这一行业是不会衰减的。因此我建议在太医署中增设种痘科,专门负责学习、培育痘种、接种牛痘,还有对更安全的牛痘的研究。” 刘太医和诸多太医们目瞪口呆,萧太医也目瞪口呆,然后他目瞪口呆后总算是想起了自己的正职——太医院院正。 他终于思索起防治天花的前景来,说真的,对于皇帝说的,将来天花绝种的话他是打心里嗤之以鼻的,因为政治稳定很艰难,一朝皇帝一朝臣,他估计,陛下活多久,种痘之事就维持多久,而将来…… 萧院正看了一眼周满,继任者要真是太子殿下,那继续此事的可能性倒是极大,可要是换了一个继任者…… 反正,萧院正是不会计划那么远的事的,他最多计划明年的事。 而他对太医院明年在种痘一事上的规划是种痘满一万人,得到一万人的数据。 但周满已经计划到三年开外去了,她甚至悄悄和萧院正道:“刘太医都和我说了,院正您是担心那什么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摊子铺得太大,将来遭受反噬的是我们太医院。可您要知道,作为大夫,我们最厉害的不是太医这个职责,而是脑子里关于治病救人的东西。” “如今我们借用国力和陛下的内库做出来的所有东西都是可以传承的,大不了将技术交给更多的人,将来就算太医署不在,地方医署也都被取消,甚至太医院也不在了,可我们的技术是存在的,那就不算亏。” 于是周满撺掇萧院正招募民间大夫,将种痘法和治疗天花的方子及针灸法传授给他们。 说真的,萧院正和周满谈过后,整个人都是恍惚的,他忍不住看着周满,半天说不出话来,其实他也不知道该和周满说什么,因为实在是出不了口。 同僚多年,俩人来往又多,彼此间算是很了解了。 萧院正知道周满喜欢与人交换医术,她就拿了不少方子和理论医学与他换了两本书,这两年,他的医术也有所进益。 说是交换,可有时候周满并不计较得失,比如她交换给他们的针灸之法,转头就写进了医书了,直接刊印成册,教授给太医署的学生。 有时候,她授课时,若是提到以前和他们请教过的疑难病症,她也会把好容易从他们手里交换来的东西教给学生们。 太医们上前请教,她也从不吝惜。 所以,说是交换,她不过是想从他们那里学到东西,但其实并无据宝之心。 太医院里的每一个太医现在都知道这一点儿,所以他们很纠结。 想要不付出代价的从周满这里学到东西,也简单,不要让她知道你手里有好东西就行。 因为她不知道,你请教她,她多半会教你;她若是知道,她就一定要你把东西拿出来交换,不然她绝对不教,也不乐意教别人…… 可周满交际太广了,又话唠,太医院里谁家有什么好书,祖上出过什么厉害的大夫,她全都一清二楚。 而且,要将这些藏匿起来,那你岂不是没有长处了? 他们吝惜自家的医学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不至于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 可若是都不叫人知道自己手中有这样的本事,那何来饱腹之说? 他知道,以她如此的心境,再加上如此的天赋和聪慧,将来整个太医院里的人都及不上她。 却原来还是低估了她,他以为她是大江大河,结果人家是汪洋大海一样的心胸,这就要把辛苦两年的成果拱手教给所有人。 萧院正只是略一想都心痛不已,坐在椅子上半晌不说话,最后道:“此事得问过卢太医。” 关于痘种和种痘的研究,周满是首功,那卢太医就是第二功臣,尤其治疗天花最重要的那张方子还是卢太医给的,所以一定要问过卢太医的。 卢太医自然是不愿意的。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2461章 同意 卢太医多辛苦呀,那张方子现在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可好歹换来了一点儿东西。 他去年升官,一半是自己到一线的功劳,一半则是药方的功劳。先祖留下的东西好歹没有白费。 可这次培育痘种的过程和关于种痘的各种问题,皆是他和周满一点一点的摸索出来的。 从一月底到现在,他整整在皇庄里呆了半年,这半年来,休沐日只修了三分之一不到,剩下的时间基本都耗在皇庄里。 一天十二个时辰里除了睡觉和吃饭,他基本都在研究这个,不然就是去药堂里琢磨药方,头发一把一把的掉。 因为是皇帝注资,太医院统筹,又是周满打头,所以他不拒绝教授太医院里的同僚,也没有吝惜授以太医署的学生,可连民间的大夫都教,这就有些过分了。 什么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那就是他这个前人栽树,他的后人能够得到技术,在他种的树下乘凉呢。好比他学了先祖留下的技艺进入太医院,又拿出方子来在太医院里更进一步。 满宝似乎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在他拒绝了萧院正后就和他坐在小凳子上一起看着天边的夕阳。 卢太医知道这个提议是周满提的,应该说,整个太医院会提出这样建议的也就周满一个了。 换做其他人,他能直接啐到人脸上,骂对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的觊觎人家的祖传。 不过因为是周满,他忍下来了,天知道她那颗心是怎么长的,可能天然就没心,所以根本不是觊觎,而是就是这么想的。 所以看到她坐过来,卢太医就把小凳子一提,坐到了另一边,不屑与周满同席,不,是同排。 增添了手下,并且就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医助们都小心翼翼的挤在窗口那里看。 今天卢太医和萧院正的争执有医助听到了,然后就传得大家都知道了。 不过此时萧院正和其他太医都离开了,整个皇庄里又只剩下卢太医和周太医两位主事的太医了。 满宝见卢太医闹脾气,迟疑了一下,还是没有将凳子挪过去,照她原来的脾气,那一定是他挪到哪里,她就挪到哪里,不气死对方,也要把人给气晕。 不过想想还是算了,卢太医年纪也不小了,她还是别去气人了。 满宝就坐着没动,中间和卢太医隔了三丈远,如果院子再大一些的话,估计能有天上的银河投射下来那么远。 满宝斟酌着说辞,憋了半天,还是憋不出来什么好的劝慰,干脆直接道:“您要怎样才能答应呢?” 卢太医瞥了她一眼,沉默半晌后还是没忍住冷哼一声道:“周太医,你总要让我们给后人留一条生计不是?” 满宝不解,“是人都会生病,天下人不绝,那生病的人就不会少,就算学得医术的人多了,你的后人也能看得到病人的。” 卢太医道:“但通天的梯子只有那么宽,人少,和他们挤的人就不会太多。” 他道:‘周太医,不是谁都能和您一样有天资的,我们这些后人的长处就是祖宗积累下来的东西,我们能给后人留的,也只有这么点东西了。“ 满宝张了张嘴,想要说和她娘一样的话,儿孙自有儿孙福。 她想,我们连自己将来的前程和身体康健与否都不能保证呢,怎么就能计划到子孙后辈的前程里去呢? 但看了眼眉头紧皱的卢太医,满宝还是将这话咽了下去。 天下有心宽的父母,自然也有为子孙们操碎了心的父母。 满宝虽然不太能理解他们的想法,但还是没反驳,而是道:“卢太医,如今与我们一起学习种痘的医助,将来与我们学习种痘的太医署学生,还有会回京城的地方医署人员,他们将来也会将技术传出去的,只是与我们今日主动教学会慢上几年,或者是十几二十年,等到您的子孙后代需要用到这些技术的时候,它们说不定已经传遍大江南北了。” 卢太医脸微黑。 满宝继续道:“这就和稻子麦子一样,在人类知道这东西可以食用,可以通过人工种植以后,它们就传播开来了,现在整个天下,我们所知道的所有地方,能种稻子的种稻子,能种麦子的种麦子。” 卢太医骄傲道:“医术并不是想学就能学,且能学会的,还是比种地复杂的。” 满宝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您要知道,医术是关乎生命的技术,它不似其他的匠技,人对生命的追求从来都是最大热情的,不论于何时,所以一项医学,我们藏着掖着,将来只会有两个结果,要么断绝传承,湮灭于历史之中,要么就是传播得大江南北,众医者皆知。” 满宝能有此认识并不单是她比一般人聪明,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在医学上的师承——莫老师。 莫老师是站在星际文明中往回看,往回来的路上教授满宝。 在寻找历史长河中遗留下来的药方时,他知道,消失的东西比留下的东西更多,他不止一次的和满宝感叹过这些技艺医学的消失,许多的东西成了历史之谜,后人再怎么耗费心力的研究都不知其中之意,很是惋惜。 如果是别的东西,满宝不敢轻言传承,因为有的东西,消失比存在更好,小范围的流传比大范围的流传更有利。 但这是治病救人的医术,尤其是天花,这算是一历史难治之症,千年来,几乎所有的医者面对它时都束手无策,他们可以做的就是给一些药,剩下的听天由命,再靠病人自己打熬。 在已经有了防治天花方子的情况下,满宝不愿这样的事再发生。 她道:“卢太医,我想既然将来都要流传开去,何不我们主动些,这样还能得些美名。” 她诱惑道:“说不定将来还能名留青史呢。” 卢太医不是很心动,“我又不是文官,要什么名留青史?” 他喜欢切实的利益。 满宝一听,有些生气,就想说那我干脆拿东西与你换,结果话还没出口,卢太医就叹息道:“算了,你们想传就传吧。” 满宝到嘴边的话立即就咽回肚子里去,好奇的问道:“您怎么突然就同意了?” ※※※※※※※※※※※※※※※※※※※※ 作家的话 满宝:我也是很小气的,留着下次换别的好东西 晚上九点见 ☆.第2462章 告状吗 卢太医郁闷的道:“我们记录的数据,试验的所有过程都在太医院的档案中,太医院的人能学到,太医署的人也能学到,将来会这门技艺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我的子孙后代都已经和这么多人的子孙后代相争了,再多上外面民间大夫的子孙后代又有多大区别呢?” 满宝忍不住道:“您才想到这一点儿呀?” 其实她老早就想这么问了,可觉得这话出口有点儿想吵架,毕竟是有求于人,所以没好出口,谁知道卢太医是没想到这点? 卢太医就瞥了她一眼,忍不住重重的哼了一声,起身就回屋。 满宝一呆,立即蹦起来追在后面道:“卢太医,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绝对没有小瞧您的意思……” 见他气呼呼的进屋就要关门,满宝立即抵住门,“真的,我真的不是那个意思,您还是挺聪明的,就是可能一时想不到这点……“ 总觉得越解释越糟糕,满宝当机立断的放弃解释,直接道:“要不这样吧,等太医署增开种痘科,我推荐您为首官如何?” 卢太医的门就没有关上。 满宝大松一口气。 太医署里的太医虽然都是老师,但老师的工资也是有分别的,因为职位不同。 太医署令自然是萧院正兼职,工资也最高,然后就是医、针等各部门的首官,其中医的首官是刘太医,而针的首官是周满。 医之下又有体疗、疮肿、少小等科目,太医们只领课程,然后分班教学,并不论哪科。 即便周满这近两年的时间来没有在太医署任教了,但她还是针这一部门的首官,依旧领着这一份工钱。 因为就是现在,太医署中学习到的针灸术几乎都是她在编撰,今年出产比较少,只编撰了一本而已。 卢太医也领了不少班级的课程,可他不是首官,在太医署内就低了周满一头。 卢太医将关了一半的门打开,问周满,“种痘之法你还是首功呢,你要把这首官的位置让给我?” 满宝:……她又不是三头六臂,虽然有钱拿很好,但她也不想揽这么多差事在身上好不好? 满宝是真的一点儿不心痛,但卢太医不信,因此一连几天都对她很和颜悦色。 连萧院正都忍不住侧目。 不过他也没敢问,卢太医好容易才答应,他可不敢再挑起话头,万一引起他的心事就不好了。 然后满宝就问起太医署增设科目的事。 萧院正道:“这事儿倒不难,回头我和太常寺上书增设就好,既然是教授种痘之法,那实际学习时就不能在太医署内,到时候肯定还是要到皇庄里来的,额外增添的钱倒是不多。” 所以不难开。 但是太常寺拒绝了。 萧院正收到太常寺批复的公文后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又没让太常寺额外拨太多的款项,怎么能够不答应呢? 萧院正气得不轻,于是他去找周满,带上周满就要去找太常寺讨公道。 满宝难得进宫一趟,正满宫乱转着给各宫的娘娘请平安脉呢,被萧院正派人找过来时还有些懵,问道:“所以您找我去太常寺是为了?” “自然是问原因,然后据理力争了。” 满宝满头雾水,“那不该是找刘太医或是卢太医吗?” 刘太医是副手,卢太医是新增科目的主官呀。 萧院正:“他们口才没你好。” 满宝一听便停下了脚步,萧院正回头看她,微微眯眼,“怎么,周太医不愿为太医署出力?” “不是,”满宝道:“公文上是怎么批复的?” 萧院正:“还能怎么批复?直接写了不同意。” 满宝便道:“那还找他们做什么,去找陛下呀。” 她拽上萧院正就转身回头,往另一个方向去,她道:“太常寺连理由都没写上,显然就是不想我们增设,既如此,找他们也是白吵架,一点儿用处也没有,去找陛下吧。” 太医院的上司部门就是太常寺,萧院正有事也习惯找太常寺禀报,也就天花之事涉及太大,皇帝会经常过问,他这才每每一有成绩就要给皇帝禀报,可是,可是…… 这种事也要直接找皇帝吗? 而且还是告状…… 萧院正还没理出思绪,满宝已经拉着他走了一半的路,一抬头前面就是太极殿了。 没办法,萧院正就深吸一口气,和周满一起往太极殿里去。 其实他内心深处也知道周满说的对,他们去找太常寺,就算有用,那也得费很大的功夫和时间,还不如直接找皇帝。 就是一心给皇帝看病,连太医署都是赶鸭子上架才开起来的院正大人还是头一次干这种暗搓搓和皇帝告状的事。 暗搓搓? 那是不可能的,满宝光明正大的去告状。 到了太极殿外,满宝就和守门的内侍说要见皇帝。 皇帝刚结束了一轮问政,此时正和他的爱卿们喝着下午茶放空大脑说些闲话。 对了,恭王也在,他自然没有资格参与这些政务,但他是来给他亲爱的父皇送果盘和点心的。 太子也在,他就是来参与政务的,此时正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啃瓜。 是真的啃瓜,如今刚入秋,各种瓜果丰收,皇宫里的瓜果每天都很新鲜,种类和份量都很有保证。 刚才说了不少话,他喉咙有点儿干,听见周满求见,他就扫了一眼和起居郎坐在一起的白善。 耳边就传来皇帝的笑声,“让他们进来吧。” 于是萧院正和周满一起入内,行过礼后才发现在的人不少,基本上属于,只要在场的这些人答应他们增设科目,那太常寺的反对意见就无效的情况。 于是满宝给了萧院正一个鼓励的目光,却没想到萧院正也正给周满一个鼓励的眼神。 一大一小默默对视,片刻后移开视线,一起抬头看向皇帝。 皇帝见他们久不说话,也正有些郁闷呢,见他们看来便问道:“怎么,是大明宫那边有什么问题吗?” 不错,大明宫那边正在布置,皇帝决定过完中秋就让适合种痘的皇子女和皇孙们一起到大明宫里去种痘,在此之前,皇庄那边暂时不会进新的种痘人员。 皇帝让太医院趁此时间督促大明宫的改造,而萧院正想趁此时机增设科目。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好了,亲戚她老人家终于走了,明天可以加更啦,哈哈哈哈 ☆.第2463章 同意 萧院正不开口,满宝只能主动开口了,当然了,她没有直接告状,白善说过,皇帝其实并不喜欢朝臣在他面前吵架,每次招待,不,是见完吵架告状的臣子后皇帝都要默默地生气好一会儿。 所以满宝直接提起他们的目的,先提了一下牛痘法的效果,然后提了一下它的前景,最后才说要在太医署中专门培养种痘人。 毕竟太医院的太医总不能一直来往皇宫和皇庄,一年两年还没问题,但十年二十年的,因为兼职而需要额外花费的时间就很多了。 皇帝略显惊讶的看了他们俩人一眼,问道:“所以你们太医署要增设专门培育痘种和防治天花的科目?” 满宝应了一声“是”,还道:“陛下,世上的疫病应该都有办法防治,以现在的医术很困难,但我相信只要潜心研究,终有一日会出成果的,所以种痘科不仅只针对天花,将来还能针对其他时疫。” 疫病也有很多种的,而不管是哪一种危害都很大,每每出现都要死很多人。 不仅皇帝,连在殿内的其他大臣都不由坐直了身体,认真了几分,魏知就问,“增设新部花费多少?” 作为大晋的宰相之一,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满宝就看向萧院正。 这一点儿萧院正最清楚,毕竟他才写了公文交给太常寺没多久,上面就列有花销的明细。 因为是下属部门,而且太医院和太常寺不太亲近。 这是因为太医院的特殊性决定的,宫里的太医院直接听命于皇帝,当然,太常寺的命令也要听,但太常寺敢命令太医院吗? 太常寺连查询太医院里的医案记录都不敢。 太常寺卿要是敢看,只怕他前脚刚出太医院,后脚御史台就能告他窥视帝王。 这是大忌。 而且太医院的花销,一半是通过太常寺和国库申请的,还有一半则是皇帝的内库补贴的。 像一般药材的采买之类的就是列了单子交给太常寺盖章后送到户部,由户部拨款。 但如果要买很珍贵的药材,比如天山雪莲,几百年的人参和灵芝之类的东西,走户部拿钱太麻烦,需要来回好几道手续,皇帝的内库基本上就直接拨款了。 所以太医院和太常寺不亲近 太医署是太医院一手办起来的,自然也如此,所以因为不亲近,在写单子的时候,萧院正就很虚心的尽量节约款项,以免太常寺找诸如花费太多,经费不足之类的借口回绝掉。 可谁知太常寺还是给他回绝了,而且都没给借口,简直过分! 此时,萧院正也不抬高物价,直接禀报,“因天花特殊,因此培育痘种和种痘都不宜在太医署内进行,所以臣想着继续使用皇庄。” 他道:“皇庄里的东西也都是现成的,并不需要额外的破费。” 皇帝微微点头,反正皇庄是他的,拿皇庄来研究天花也只是占一些地方而已,人工什么的除了工部给人,皇庄也能抽调,省钱省力,这个不错。 萧院正继续道:“至于太医署这边,只要再建两间课室和两间舍监就可,教学所用的书籍,针灸等在太医署里都能与其他部共用,除此外就只有购买防治天花的药材的花费了,单子之前都上交过,并不十分贵重。” 诸位大人这才微微点头,魏知代表大家出声,“陛下,如此倒可增设,只不过太医院里的太医们忙得过来吗?” 萧院正立即道:“卢太医对防治天花很有心得,臣想提其为此一部首官,专门负责此事,介时周太医等几位太医再从旁协助授课,虽辛苦些,但应该还能负责。” 一直坐着的恭王就插嘴道:“不是说防止天花的痘种研制上周满是首功吗?怎么让卢太医来当首官?” 满宝只抬头看了他一眼便道:“回恭王,首功不敢当的,卢太医这两年来兢兢业业,对防治天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这半年来呕心沥血,上交给陛下的每一项数据他都亲自参与,且有大功劳,所以他为首官臣心服口服。” 哼,恭王才不会好心的提点呢,他不是在挑拨离间就是想累死我,不论是哪一种,她都不会让他得逞的。 满宝吹了一下卢太医的马屁,将他的形象塑造了一下,萧院正瞥了她一眼后道:“卢太医的确在防治天花的研究上贡献很大,他的其他医术也不差,这一点儿上恭王殿下应该是知道的。” 满宝眼睛一亮,立即炯炯有神的看向恭王,对呀,以前恭王最喜欢用计太医,后来计太医致仕,他最喜欢请的太医就是卢太医了。 哼,你在皇帝面前拖卢太医后腿,卢太医知道吗? 恭王噎了一下,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很不屑。 他一个皇子还不至于去收买医者,只能是医者主动投靠。 只是不论是以前的计太医还是以前的卢太医,他们都没对他表达出臣服,只不过他用惯了他们,毕竟看病嘛,也要找相熟的大夫比较好。 而一般大夫们也喜欢给同一个人看病,就是满宝,她虽然喜欢各种各样的新鲜病例,但其实也喜欢给同一个人看病,那样病情的变化很容易做到了然于胸。 不过这种事做大夫的是不会说出口的,毕竟不吉利。 人家去逛银楼金铺可以对着说贵客下次再来,但药铺和医馆能这么说吗? 皇帝见儿子吃瘪,忍不住瞥了他一眼,不明白他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明明每次对上周满都要吃亏,他却总不长记性,下次还是要去撩拨人家。 太子已经在静静地喝茶了,根本不理会这个以前每次见到他都会暴跳如雷的弟弟。 皇帝心中思索了一下,干脆将压了几个月的事拿出来处理了,“既如此,那就增设吧,嗯,取名‘疫苗科’好了,以后就专门研究像痘苗一样的防治疫病的方子。” 皇帝道:“如今只有天花一种病症可防治,那就从天花开始。”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64章 升品 皇帝继续道:“如今你不仅要管着太医院和太医署,还有各地方医署也归你管理,将来地方医署只会越开越多,以便牛痘种植,如此一来,你们太医院的品级就有些不够了。” 皇帝沉吟片刻后道:“拟旨。” 一直和起居郎跪坐在一起的白善立即将起居郎右手边的砚台拿过来,提笔沾墨等着。 起居郎看了他一眼,念在他这几个月来没少替他研墨的交情上没说话。 将太医院从太常寺中分离出来,皇帝这个心思已经存了四个月了,朝中的大佬们自然也知道,背着萧院正,朝臣也和皇帝讨论过这事儿的,有反对的,自然也有支持的。 理由各种各样,但不可否认,太医院要是想像周满白善的那封折子上描绘的那样发展,那就不可能再在太常寺的手下。 因为太常掌陵庙群祀,礼乐仪制,天文术数衣冠之属,历代都没多少改变,它自有自己的范围。 太医署若在它的手下,扩张太大,势必会占去它本身的资源和精力,那太常寺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为避免尾大不掉,遏制太医署的发展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所以太医署要发展成周满和白善白诚折子上所描绘的那样,不仅大量的培养从医人员,还要将医署开遍大晋的每一个县,那自身就需要更大的权力才行。 历经四个月的心理建设,加上这段时间太医院接种痘苗的成绩斐然,诸臣其实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只是大家一直在等待一个契机而已。 皇帝也在等。 本来以为要等到他们接种达到万人,定下可以向全国推广牛痘法之时,却没想到时机来得这么快。 皇帝当即下旨,将太医院从太常寺中分出,设立太医署,与尚书六部平级,太医署令为正三品,掌管天下医署。 同时在宫中设立太医院,受辖太医署…… 这就将现在的顺序颠倒了过来,现在是太医院下辖太医署,太医署令算是个没品级的老师,当初设立的时候只是粗暴的让萧院正当着,同时让萧院正管理地方医署…… 他当着太医署令,其实和周满这些老师一样,只拿了额外的一份俸银,其余的什么也没有了。 但现在是反着来,但…… 萧院正的眼圈一下就红了,他激动不已,万万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能升官升到三品,这简直是不可思议,他又没有弃医从文的资质,他一直以为他当到四品的院正就到头了。 萧院正想哭,然后就低下头去,扑通一声跪在地上,真心实意的给皇帝磕了一个头,大声喊道:“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磕完觉得旁边很空虚,于是微微抬头看了一下也眼睛闪亮的周满,伸手拽了她一下,让她也跪下。 满宝愣了一下,便也跪下,学着萧院正的样子大声道:“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萧院正愣了一下,不由羡慕的瞥了一眼周满,觉得跟着文人读书还是很有好处的,至少说话都比他好听。 皇帝也觉得周满说话好听,高兴的笑眯了眼,抬手道:“起来吧,此事还要经过门下省的审核,你们二人先回去准备吧。” 一个人升官都是不小的工程,毕竟要接的任务都会不一样,更不要说整个部门的升品了。 头一条,他们太医署得在皇城或是别的什么地方有自己的办公地点吧? 一些事务再不能和太常寺混在一起了。 更不要说部门升品之后,各种官员的配置,职责也都会有所变化,自然,待遇也有变化。 不过这些并不是皇帝一个人能解决的了,得中书省和门下省两部来共同商议,还是细细地商议。 萧院正高兴的又磕了一个头离开,满宝也磕了一个头,然后爬起来要和萧院正一起走,皇帝却叫住她道:“皇后也许久不见你了,甚是想念,一会儿你随朕去见见皇后吧。” 满宝茫然,她上午不是才去给皇后请平安脉吗?怎么就许久不见了? 满宝重新回到宫中,后宫里一些不严重,却又有些难以启齿的毛病便让嫔妃们不自在了,于是纷纷召见她要请平安脉。 既然是要请平安脉,那当然是从皇后开始啦,于是上午满宝就先去见了皇后,再顺便给在那里请安的太子妃看了看,还摸了明达和长豫的脉象,然后就满后宫溜达了,基本上每个嫔妃的宫殿她都进去了。 要不是萧院正突然叫人,她还想去一些昭容的院子里看一看呢。 所以,她才不是许久不见皇后呢,恐怕上次见面,她比皇帝见皇后还近些。 虽然心里无限吐槽,但满宝还是什么都没说,默默地退到一边。 皇帝就看向大臣们,端着茶,用行动表示他们可以告辞了。 于是魏知等人知趣的起身告退。 他们一走,白善便也拿着写好的旨意起身,上前奉给皇帝。 皇帝看了一遍,觉得白善遣词造句很得他的心意,于是微微颔首,道:“送去中书省吧。” 虽说白善已经拟定旨意,但这道旨意不小,这注定只能是草稿,中书省那边肯定还要再研究过一遍的,不然被门下省打回来就不好了。 白善应下,拿了草稿后微微抬头看了周满一眼,然后垂下眼眸退了下去。 皇帝就带着太子恭王和周满往后殿去,嗯,还有一直形影不离跟着不走的起居郎。 到了皇后殿中,里面一片热闹,巧了,太子妃和恭王妃以及几个孩子也都在。 起居郎找了自己的熟悉的角落,继续掏出自己的小本本和笔蹲着,抬起头来无悲无喜的看着皇帝一家人。 皇帝让周满坐下,问她,“大明宫那边朕想全权交予你来管理,你可能办?” 满宝一怔,问道:“此事不该萧院正来管吗?” 皇帝道:“太医署要升品,萧院正必定忙得很,朕倒觉得你挺适合的。” 满宝:……她更忙好不好? 皇帝心中想到却是,这一次种痘的皇子女和皇孙们女眷占了三分之二,当然要交给一个女太医来办了,长豫可也在其中,萧院正虽好,但到底是男子,过于粗心了,只怕照顾不到姑娘家的心思。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465章 收受贿赂 皇室的孩子岂是那么好照顾的? 尤其这里面还有一个八岁的小皇子和小公主,算是皇帝最小的两个孩子,虽然他们母妃不太受宠,但皇帝一向疼爱自己的孩子,即便是庶子庶女,他只要有空就会找过来过问一下,因此一个都不好得罪。 更不要说还有各位王爷送来的皇孙了,那真的是孙子孙女一大堆。 除了太子的儿子还小外,二三皆有皇子女在其中,而以前皇帝的庶弟弟们为了表达忠心,把自己适龄的儿子闺女孙子孙女都送来了。 满宝看到过报上来的名单,说真的,以她杰出的记忆力,现在也没能把人都记住。 可见人数之多。 她不太想受累,但皇帝是她上级的上级,更不好拒绝他的要求,于是她在心里叹息一声,脸上沉稳的应下了。 皇帝满意,就指了恭王妃道:“你们这些孩子呀,歹一阵好一阵的,这次恭王从洛州来还让恭王妃给你准备了礼物呢。” 满宝没有受宠若惊,她只有惊悚。 恭王也愣了一下,更是扭头去瞪恭王妃。 恭王妃有些尴尬,但在皇帝和恭王的目光下,她还是起身走到周满身边,拉着她的手笑道:“我听两位妹妹说周大人已经定下婚期了,所以从洛州来的时候就给周大人准备了一些贺礼,权当做添妆吧。” 其实她想的是她儿子就要在人家手底下种痘了,虽然皇帝说种痘很安全,但她还是有些害怕。 太医尽心些和只是尽职或者疏忽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而太医院周满的位置高,她有点儿担心。 所以来时特意准备了礼物,本是想托明达转送的,可她和明达说悄悄话时被一旁的姑姑听到了,皇后也就知道了。 皇后便告诉了皇帝,谁知道皇帝直接点出来了? 皇后也没想到,所以瞥了皇帝一眼,见他还一脸满意的看着“相谈甚欢”的恭王妃和周满,皇后就收回了目光。 算了,这男人除了在朝堂上还有些本事外,其他的还能指望他什么呢? 恭王妃拉着周满去看礼物,一妆盒的首饰,一共三层,每一层拉开,里面的首饰…… 嗯,见识过不少宝石珍珠的满宝倒不至于目瞪口呆,但心脏也蹦蹦跳个不停,可见这首饰有多好了。 其中又以珍珠首饰和精巧的金饰最多。 恭王妃直接打开最上面一层,将一支金钗取出来给周满看,笑道:“这是金凤,我特意让人做了一对,周大人看看可喜欢?” 满宝回神,连忙推辞道:“无功不受禄,怎好收恭王妃如此重的礼物?” 恭王妃笑道:“怎会是无功?你之前助恭王减重,还照顾王爷的伤腿,这都是功劳。” 满宝汗颜,这两样提起来于恭王来说都不算是好事的样子,真的不是记恨吗? “何况,你喜事将近,便是没有这些前因,这份礼物你也是受得的,我家象儿也要入住大明宫了,以后还需周大人多多照顾。” 满宝心内瞬间明白过来,这是在贿赂我呢,而且还是当着皇帝皇后的面贿赂的。 她纠结起来,那她是收呢还是不收呢? 不收的话,皇帝和皇后会不会觉得她不想和恭王交好? 满宝不住眼的去看妆盒里的首饰,虽然觉得收受贿赂不好,但过了皇帝明路的应该还是可以的吧? 她思索时,明达就轻轻地推了她一下,笑道:“三嫂大老远的给你从洛州拿过来,你总不能再让人拿回去吧?” 长豫也道:“既是给你的,你就收下吧。” 没看她父皇频频看过来吗? 满宝努力的压住脸上的笑容,但还是没忍住眉眼间带着笑意的点头,“那就多谢恭王妃了。” 满宝顿了顿后道:“也谢谢恭王。” 恭王妃看得出周满是真的喜欢,眉眼间都掩饰不住笑容呢,这才松了一口气,笑起来道:“周大人喜欢就好。” 喜欢自然是喜欢的,凡是值钱的,好看的东西她全都喜欢。 于是满宝抱着一妆盒的东西喜滋滋的回太医院。 太医院里还算宁静,因为正式的旨意还没颁下来,所以他努力的忍住和手下们分享的心情,一回到太医院就把自己关在办公房里不出来了。 满宝抱着妆盒回来就被郑太医等人拉住了,他们蹙眉道:“周太医,你们去太常寺吵架没吵过?” 刚才萧院正回来的时候眼圈都是红的。 满宝脸上依旧是喜滋滋的笑容,摇头道:“我们没去太常寺啊。” 连刘太医都忍不住皱眉了,“你们不是去太常寺讨公道去了吗?” “哦,我们中途改去太极殿找陛下了。”满宝见他们似乎还一无所知的样子,便打算和他们分享这一好消息,突然萧院正的办公房就打开了,他走出来看着周满道:“周太医,旨意还未正式下来,这事儿还是暂时别宣扬了。” 满宝就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和郑太医几个微微点头道:“行吧,那你们再多等两天,等旨意下来你们就知道了。” 郑太医:“……同不同意我们增设科目不就是一句话的事,为何不能说?” 卢太医紧盯着周满,对于能不能增设种痘科他最为关心,因为这可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 满宝道:“这个我能告诉你们,可以增设。” 萧院正阻止不及,张开的嘴巴合上,算了,就告诉他们吧。 刘太医盯着周满喜盈盈的脸看,再回头去看萧院正,不由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真是老眼昏花,观色都观错了,那哪里是伤心,分明是激动嘛。 既然是好事,他便也不打探了,直接转身回自己的办公房,还道:“周太医,今儿大明宫那边轮到你去检查了。” 想到才答应皇帝的事,满宝应了一声,“我一会儿就去。” 郑太医这才看向她手里的东西,“这是什么?” 满宝喜滋滋的道:“恭王妃送我的礼物,嘿嘿嘿……” 大家或羡慕或嫉妒的看着她抱着的高高妆盒,这就是女医的好处了,收受后宫女眷的贿赂都要比他们方便很多。 满宝将妆盒拿回自己的办公房锁好,这才背着手坐船去大明宫检查工程进程。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十点左右,本想两章一起的,但还差一些 ☆.第2466章 吵架(给书友“思倾岚语”的打赏加更) 坐船进入大明宫,满宝发现大明宫看着更……蛮荒了一些。 大明宫在皇帝太后带着恭王和明达几个皇子女来避暑后迎来了短暂的修缮时机,可惜很短,没两个月就又因为资金问题断了,而两个月的时间也只不过把其中一个建了一半的宫殿建好了而已,然而宫殿建好也是空的,里面家具啥的什么也没有。 后来皇帝一直很穷,内库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国库被朝臣们把得很严实,他只要流露出修建大明宫的意思,上至魏知,下至六品的御史都会上书劝阻,认为如今才算民安,离国泰还有很远的距离,实在不好在此时大修土木。 皇帝听劝了,后来就把大明宫丢在了脑后。 再后来守孝,不好大兴土木;去年更是西征,国库没钱了,所以大明宫……嗯,别说建造了,连修缮都少了,所以草啊树啊长得就有点儿肆意,满宝站在船上看着两岸的野草,微微摇了摇头,觉得皇帝家就是好,房子好多,竟然能把家给荒废成这样。 到了渡头,内侍停下船,让周满下船。 满宝上岸,就徒步去看工部正在改造的宫室。 这里人不是很多,现在基本都是工部的人和役丁在此。只不过这一次皇帝也没能修建宫殿,而是要改造。 皇帝让工部挑选了两个最大的宫殿,直接砌墙封起来,到时候皇女们在一个宫殿,皇子们在一个宫殿,男女分开种痘,里面的人只能进不能出。 而两所宫殿之间则砌了一条很长很长的巷道以供太医来回两间宫殿。 所以一旦皇室中的人住进去,两所宫殿就会被封死,连吃的都是用吊篮送进来的。 之所以这么谨慎,全因这是大明宫,距离太极宫太近了,为避免天花流露出去。 本来种痘都应该拉到皇庄里去的,那里最安全。 可惜皇帝舍不得他的子子孙孙们受委屈,皇庄那边一个房间里住六个人,还是紧急加建的土石混合的房子,哪里比得上大明宫这里的宫殿。 在这里,至少能保证一人一间房。 没错,这里就是一人一间房,皇帝特别豪气的让人做了长长的屏风,将大房间隔成两间,一间房里不仅能住个小公主小郡主之类的,公主和郡主们还能带一个伺候的宫女。 嗯,选的宫女也都在十六岁左右,她们也都要和她们的主子一样种痘,将来若无意外,她们回一直伺候她们的主子。 满宝来检查,就是检查两座宫殿是否真的封死了,别有什么暗道可以内外传递东西,这种事在皇庄没太大的问题,但在皇宫里却是大忌。 还要检查给他们太医院准备的药堂等是否合规,以及宫殿的卫生等。 满宝检查完今日份的工作,就抓着手抬着脖子看工匠们忙碌,看着看着,她觉得以他们今日份的细工,想要将剩下的大明宫建起来,估计得花用好几年的时间,那还是在皇帝很有钱的情况下。 要是供不上钱,恐怕十多年也修建不上。 满宝摇了摇头,记下他们的工程进展后便走了。 她下衙时间快到了,等坐船回到太极宫,应该差不多就是下衙的时间,嗯,还得走回到太医院,好远呀。 不过想到太医院里的妆盒,她又充满了动力。 满宝喜滋滋的抱了妆盒出宫,还没出门就看到了等在宫门外的白善。 满宝立即笑着上前,侍卫们检查了一下她的妆盒,目光炯炯的盯着看。 满宝就大方的道:“这是恭王妃送我的。” 当然,侍卫们不觉得这是贿赂,而是赏赐。 周满算是他们知道的受赏赐最多的外臣之一了。 恭王和曾经的益州王不算。 侍卫们羡慕的投给她一眼,记下她今日带出去的东西后便放行了。 她一出来白善就伸手接过妆盒,入手一沉,他稳住,问道:“恭王妃怎么会送你礼物?” 满宝道:“上车说。” 大吉来接他们下衙回家。 到了车上满宝才揉了揉自己泛酸的胳膊道:“这是恭王妃贿赂我的,不过说是给我的添妆。” 满宝顿了顿后道:“恭王肯定不知道这事儿,我觉得他们夫妻回去后肯定要吵架。” 白善不解,“为什么要吵架?” 满宝想了想后道:“我要是私下送鲁越很贵重的礼物,还说是你要我送的,你生不生气?” 白善和鲁越的关系不是很好,基本是因为同为崇文馆学子而维持着面上的和睦而已。 嗯,还有赵六郎居中调和。 满宝要是私下送鲁越东西,还说是他送的,落在鲁越的眼中,那就是白善在和他求和,白善肯定生气! 白善瞥眼看她,“你会送鲁越礼物吗?” 满宝摇头,“我们与他又没有利害关系,不说我们没有求他的地方,就是有,我们处事的态度不和,自然也不会求。” 她顿了顿后道:“不过恭王妃是个温柔的人。” 就是太温柔了,因此做不了恭王的主,甚至很难影响对方。 周满想的不差,恭王和恭王妃的确吵架了,应该说是恭王单方面的把恭王妃给骂哭了。 另一边太极殿正殿里的夫妻,却是皇后在骂皇帝,“三郎媳妇要送周满礼物,你为何要当着三郎的面点出来?” “不是你说的三郎媳妇想要缓和他们和周满的关系吗?” 皇后:“……可你看三郎像是情愿的样子吗?他什么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点明之后他只觉得难堪,到头来受委屈的还是三郎媳妇,关系也未必能缓和下来。” 她道:“还不如让三郎媳妇悄悄的送,周满和三郎关系好不好有什么要紧,她和三郎媳妇关系不差就可以了。” 这就是后宅的生存智慧了,除了一些不可能解开的仇怨外,其他的过节都是你们男人自较劲你们的,我们也自有自己的交情。 其实说起来,周满和恭王并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深仇大恨,只不过是因为太子之位而有些立场不一样罢了。 周满从未输出过伤害,她做的一直是治病救人的事,只是救的是太子而已。 所以皇后认为时间只要够长,他们之间的恩怨就能减淡,而不管是否存在,周满都是个正直的人,不会为此害人,所以不如顺其自然,皇帝横插一手,完全是好心办了坏事。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467章 圣旨 因为收了人家的礼物,满宝便在心里担忧了一下恭王妃的夫妻关系,不过也只是一下而已,她转头眼睛亮晶晶的问白善,“太医署升品的旨意送去中书省了?” “是,”白善道:“我只是初拟,这张圣旨份量重,肯定还要大人们再拟,门下省还要审核,速度再快也得等明天了。” 满宝拉开一旁的抽屉,从里面拿出一碟点心,一边吃一边道:“你说太医署升品,我会升官吗?” 白善想了想后道:“半数之分吧,你若是不升官,朝廷肯定要往太医署里添置一些官员的。” 与尚书六部同品级,连官职都要向六部看齐,有些职位不是医者也能担任的。 满宝点了点头,也在等。 但第二天圣旨并没有颁下来,而一连推迟了三天,等到萧院正都要以为有变故时才颁下。 圣旨一出,满宝和萧院正都大松一口气。 要不是这三天白善都有内部消息回来,她也要忍不住了。 先是中书省拟定圣旨时顺便将太医署的规制官职等细节都罗列出来,一并发往门下省,被门下省打回重拟。 后来皇帝就召开小朝会,此次萧院正和刘太医也列席,但其间就为了太医署的办公场所是建在内城、皇城和宫城里吵了半天。 等好容易定了太医署和国子监一样,就在其教学的边上设立一个专门处理事务的场所时,太常寺总算姗姗来迟的表示反对太医署独立。 礼部尚书附议。 嗯,礼部和太常寺一向要好,其实要满宝说,其实礼部和太常寺有很多的职责是重叠的,可以融合一下,然后取掉太常寺。 然而她不敢说,萧院正听了也只当没听过,小孩子的抱怨是不能当真的。 在来回审核了三天,开了三天的小朝会后,门下省终于批复了中书省送来的旨意和公文,然后旨意和公文送到礼部,再抄送一份送到户部、吏部和工部,以及太常寺,这事儿就算定下了。 萧院正提前知道了消息,这一天就特意穿了一身崭新的官服进宫。 和往常一样的满宝忍不住看了又看,还是没忍住问:“萧院正,您的新官服哪来的?” 她今年长得快,年初发下来的官服有点儿短了,虽然不太看出来,但她的手腕的确是微露的,和别的官员的长袖有点儿不一样。 萧院正瞥了她一眼道:“外面有专门做补服的绣坊,周太医没找绣坊做过官服吗?” 满宝摇头,她前几年因为常住在宫中,所以除了大朝会外,很少会穿官服,不然就两套官服,换不过来怎么办? 算起来还是今年穿得最多,因为她不住在宫里了,每次出了皇庄要进宫当差的时候她就要穿官服。 满宝低头看了一眼自己的袖子,悄悄的将袖子抚平,嗯,穿得太多,洗得多,有点儿褪色的,反正绝对比不上萧院正今天的精神和好看。 满宝就好奇的问他,“在哪个绣坊做的?” “大月布庄,里面还卖各种布料,朝中有不少官员都在那里做的补服。” 一旁的刘太医就道:“我也是在那里做的。” 郑太医笑眯眯的:“我家也是找的大月布庄。” 卢太医:“我也是。” 满宝就觉得自己落后了,竟然只有她一个人没找人做过官服,全穿的是朝廷发的。 还不知道有圣旨的郑太医好奇的看着萧院正,“院正今天脸色红润,精神抖擞,这是有喜事吗?” 萧院正就扬起笑脸道:“同喜,同喜,大家都有喜事。” 大家精神一振,难道是朝廷诸公觉得他们这半年多来辛苦了,决定再奖励他们一些银子? 升官是不可能升官的,并不是每有功勋就会升官,毕竟,那也是你们的职责所在不是? 超过职责所在的功勋一般是奖励金银米面布匹。 这些东西也是很诱人的。 正想着,礼部侍郎亲自捧着圣旨来颁旨了。 众太医一惊,什么奖励呀,竟然让礼部侍郎亲自来颁旨? 大家跟着萧院正跪到了太医院正门的大门口那里听旨。 周满和白善白诚当年上折子规划太医署时是按照国子监的职责和规制来上的。 国子监统领全国各地的教学机构,还负责刊印书籍,教化万民,反正教育的事都归国子监来管; 同理太医署则是要负责全国的医药机构,将来要如国子监一样在全国各地设立官方医署,负责万民的部分医疗保障,以及传播医药知识等,同时负责教导出合格的各方面医者,为全国各地输送医者。 皇帝和朝臣们又不傻,自然看得出他们是借鉴了国子监,因此设立官职时也就借鉴了国子监。 这也是这三天来他们吵架的原因,门下省一直打回重审,和中书省一来一回的辩论,有时候跑腿的小官一天要来回跑五六趟,直到中书省设定出门下省认为合格的规制。 中书省将太医署令从皇帝说的正三品降为从三品,同时在其下的设两位太医署丞,为正四品…… 圣旨很长,礼部侍郎洋洋洒洒的念了好长时间,而除了太医署令定了萧院正外,其他职位全都没定,或者说是暂时没定。 除了萧院正和满宝外,其他太医都惊呆了。 很少参与朝政,一心只在后宫和医药及天花上打转的太医们突然得知这一消息,都惊得不知作何反应好。 萧院正代表太医院接了圣旨,然后送礼部侍郎出去。 礼部侍郎笑着和萧院正行礼,“恭喜萧大人了。” 从今天开始他们就不是平级了,唉,真是羡慕啊。 萧院正笑盈盈的道谢,然后将人送出去,回来时就看到大家都围着周满问话,没办法,她表现得太淡定,一看就是知道内幕的,不围她围谁? 可她一个字都不说,大家没办法,看到萧院正就围上去,“院正,太医署怎么升品,反而我们太医院落下一品了?” 萧院正:“没有落,太医院还是四品衙门,只是不再归属太常寺,将来归属我们太医署而已。” “那我们怎么办?”有人问道:“我们以后是身兼两职,还是只能在太医院或太医署?” 这个问题问得好,因为萧院正也不肯定。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468章 班底 太医们在太医院里的品级不变,萧院正依旧是四品院正
相关推荐:
仙法是word文档
万物超市从囤货开始
总有人阻碍我认真工作
从继承一家兵器铺开始
Vocaloid南北组同人
斗罗之我要无敌了
与你相遇[综漫]
过分宠爱
重生都市至尊
我喜欢你很久了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