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他要是自己有雄心壮志,想要做一番事业我也就不说什么了,我这个长官总不好拦着下属的前程,可他自己都很满意翰林院的差事,又有陛下的吩咐在前,你要人,不用和我要,直接去和陛下要去。” 掌院顿了顿后道:“不过别怪我提醒你,不说陛下现在不会答应,他自己恐怕也是不乐意的。” 作为目前翰林院里最大的关系号,掌院自然是很关注白二郎的。 他这段时间在杂书间里乐不思蜀的事儿他是知道的,而他上官交给他的任务他也都能按时的完成,是真的很按时,每次都卡在最后一刻上交资料。 掌院觉得白二郎不会喜欢调到礼部的。 李贡不在意的道:“我们礼部也很宽松的,且规矩好,上下都很是友善,比你们翰林院可好多了。” 虽然都是清贵部门,但翰林院里的翰林都是有雄心壮志的,奔着星辰大海去的,国家也是把他们当成宰相预备役在培养。 但礼部不一样,礼部是真的冷清,基本上进去容易出来难,如果出不来,那就不会有太大的实权,基本上就是跟各种礼制打交道了。 最辉煌的时刻可能就是换皇帝的时候了,咳咳…… 看刚才白二郎那样,显然是个很守规矩的人,既如此,那他们礼部很适合他呀。 掌院瞥了一眼他,意味深长的道:“李尚书,看人是不能看表面的。” 白善看着很守规矩吧,但他觉得他应该是翰林院里最不守规矩的一个,都是新人,但他迟到早退都干过,而且还能做到不动声色,才进来多久就已经能摸到先帝时的起居录等各种机密文件了。 不过掌院不觉得他是机灵,而是好奇的调皮,到了新的地方就忍不住左看看右看看,要把环境摸个透才作罢。 而白二郎也调皮,但他胆小,没人带着,他的调皮就有限度,进来这么久了,他也只在那几个房间里打转,简直丢皇帝这个大靠山的脸,也让一直如临大敌的掌院白准备了。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542章 忧虑 这次吃饭他们换了位置,不去状元楼了,而是去了内城新开的一家酒楼——九福楼。 白善提前订了位置,一进去,全是人,很是热闹。 他牵着满宝的手直接上三楼,和她道:“他家的水煮羊肉片听说极鲜美,很好吃。” 俩人到的最早,才坐下,不多会儿殷或和刘焕就到了。 他们两个是一起过来的,殷或现在还在崇文馆里读书,不过可以请假出来,这对他来说不难。 只要崇文馆不给他结业,他应该会一直在里面读书。 俩人才刚坐下,门外便传来咚咚的脚步声,门一推开,白二郎和明达公主到了。 包厢里只留了两个贴身伺候的下人,其他下人护卫都退到了外面去。 白二郎先给明达公主拉开椅子,这才一屁股坐在殷或边上,叹出一口气道:“下面人太多了,上来的时候好多人都看着我们呢。” 满宝好奇的问道:“他们认出公主了?” 明达不太好意思的道:“我陪着长豫姐姐来过两次,因此这里的掌柜认得我。” 九福楼是新开的酒楼,才开张没两天长豫公主就来吃了,吃过一次觉得不错,而那一次她还有许多东西没吃,因此又拉上明达吃了一次,觉得味道也很不错,过了几天又来吃了一次…… 所以九福楼的掌柜就认得她们了。 满宝便道:“我觉得长豫公主在新城的那三层楼不应该拿来做珍宝阁,而应该拿来做珍馐楼。” 明达忍不住笑出声来。 虽然这段时间长豫已经有一半的时间回归公主府的厨房,但依旧有一半的餐食是在外面吃的。 对于吃的,她似乎很没有抵抗力。 在宫里还好,有各种规矩约束着,上面又有帝后压着,她便是喜欢也会收敛,出了宫,一下没了约束,她就放纵起来了。 满宝道:“我下次送她几道菜。” 明达好奇,“什么菜?” 白二郎猜测,“药?” 满宝道:“我是那样的人吗?说了是菜,那就是菜。” 白善已经叫了伙计上来点菜,听他报了一遍菜单便点了几道他早就听说过的招牌菜,然后看向他们几个,“你们再点一些。” 大家各自点了一道菜后便可以了。 包厢的门关上,殷或便举着茶杯笑道:“饭菜或许还要一段时间,来,我们先拿茶敬你,祝贺你升迁。” 白善笑着举杯,“多谢。” 大家喝了茶,刘焕便好奇的问道:“我听我祖父说,陛下有意将中书舍人再往上提一品。” 白善就被茶水呛到了,问道:“陛下正式提出来了?” “开小会的时候说的,所以我祖父说你前途无量,现在中书舍人是六品,要是它整个往上提了一品,那就是五品了。” 白善皱眉,“好端端的,为何要将中书舍人提一品?” “因为中书令一直空缺,听说陛下不打算再设中书令,这里开了先例,那下一朝,甚至之后的圣人也都会空缺中书令。” 既然最要紧的中书令空出来了,那就把手底下的人提一提,把中书令的工作再委派下去给底下的人,不能委派的那就皇帝接了。 白善瞬间明白了皇帝的打算,甚至垂下眼眸思索起来,现在空缺的可不只是中书令而已,还有尚书令呢。 只有门下省有魏知负责,因此魏知被叫做魏相。 年前三高官官还有两个,现在就剩下一个了,若是魏知也有个什么事退下,门下高官官也空缺,那…… 白善一凛,正色起来,和还在嘻嘻哈哈的刘焕道:“这事儿不要再声张,也不要再在外面说了。” 刘焕愣了一下后点头,“好。” 殷或不由看了白善一眼,有些疑惑不解。 包厢门被敲响,伙计推开门进来,后面跟着上菜的伙计,端着托盘鱼贯而入。 最大的一盆就是水煮羊肉片,被放在了最中间,肉眼看着没太大感觉,倒是其他菜被摆得很好,还有鱼脍,满宝愣了一下后问道:“谁点的鱼脍?” 她刚才怎么没听过? 伙计听了立即笑道:“回夫人,这是我们掌柜送的,殿下常光顾小店,掌柜的说前面几次来公主都没尝过鱼脍,其实我们店里的鱼脍也不错,您尝尝。” 等人退下,白二郎就嘿嘿笑道:“没想到跟着公主吃饭还有这种好处,我们就从不被人送菜。” 满宝道:“你以为是白送的吗?这是投名状呢。” “什么投名状?” 满宝道:“你怕是不知道,陛下很喜欢鱼脍,太子也喜欢,恭王也喜欢,长豫也喜欢,明达要是觉得这鱼脍好吃,回头肯定会介绍给宫里,这不就是投名状了吗?” 明达也看着那摆盘精美的鱼脍咽了咽口水,白二郎却道:“你不能吃吧?” 明达惋惜的点了点头,她不能吃。 她不能吃,殷或也不能吃。 对于生的东西即便再嘴馋他们也不吃,这个在他们很小的时候太医们就叮嘱过的。 于是满宝他们就很不客气的独享了。 满宝沾了调料,鱼片很细,肉质鲜嫩,只有淡淡的腥气,裹着调料后腥气就更淡了,入口后轻轻地一嚼便化了,一点儿也不比在宫中吃的差,甚至鱼肉更加的鲜美。 满宝微微挑眉,和明达道:“这份投名状可以接。” 明达便笑道:“回头问问长豫姐姐有没有吃过,若是没吃过可以叫上她来试试。” 论对吃的推荐,长豫更有话语权。 满宝点头。 鱼脍是不错,但水煮羊肉片更不错。 羊肉被切成了又薄又大的一片,应该是才用汤汁滚过,因此很嫩,基本保持住了羊肉的味道,却没有膻味,的确很不错。 大家吃得很开心,便是殷或都没忍住多吃了一些。 所以大家都需要饭后消食,几人便结账后沿着街道慢慢往回走,护卫们牵着马和车跟在后面。 殷或落在了后面,和白善周满走在一起,“陛下提品中书舍人有什么问题吗?” 白善摇头,“现在没什么问题,只是我想,若有一天门下令也没有了,那三省首官的职权应该会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分予下面的官员,一部分则掌握在圣人手中。” 这件事有好也有坏,好事是权力更分散了,朝中不再是三高官官说了算,像底下他们这样的小官也很有话语权了; 坏处是,权力也更加集中了,集中在圣人一人的手中,以后的圣人和当今一样圣明还好,若是遇到一个昏聩不听劝的,那就无人能够制约他了。 白善垂下眼眸,其实依照他的私心,他是不愿意取消的,因为三省首官好歹还有三个,而皇帝只有一个,显然后者昏聩恋权的概率要比前者大很多。 但他官位太小了,这话儿他不能说,说了也没用。 或许可以找魏大人谈一谈? 就从中书舍人提品一事开始吧。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2543章 欣慰 魏知也在思考着这件事,昨天皇帝第二次提起此事,虽然当时没有结果,只是闲聊一句的提起,但他知道,再提一次,大家就要认真考虑此事了。 中书省共有六个中书舍人,全是给皇帝起草诏令、侍从和接纳上奏文表的,皇帝要为提品,是想将侍从、宣旨、劳问这些职责也都拨给他们,还要兼管中书省事务,算是分担了一部分中书左右侍郎的职责。 而往下呢? 如今中书省没有中书令,做主的是中书侍郎,他们的职责被分担给下属会再次被削弱。 其实这没什么不好,可他们的职责不仅会被分给下属,还会被皇帝收回一部分。 魏知在意的是这个。 陛下似乎不喜欢有人制约他。 不过可以理解,谁喜欢做事的时候一直有三个人在耳边叨叨? 从皇帝喜欢听好话,更喜欢嘴甜似蜜的恭王就看出来了。 所以想了想,魏知决定拒绝此事,身为门下省首官,只要他不答应,那这事儿就不能通过。 所以在白善上门拜访,隐晦的提起此事时,他愣了一下便道:“此事我心中有数,你还小,暂不必参与,就好好的在中书省当你的差就行。” 魏知看着白善,目光中满是欣慰和欣喜,连日来的坏心情一扫而空,忍不住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好好当差。” 不管将来如何,中书舍人提品如今对白善来说是大好事,一提品,他就从六品升到了五品,相当于一年连升两品,这升迁速度比目前最快的周满还要快。 最要紧的是,他以后总要出去历练的,朝中的大臣谁没有地方历练的经验? 或多或少都要参与过地方事务才能再回京进入权力中心。 而不成文的规矩是,京官外放,除非是贬斥,否则外放都要升半品或一品。 一进一出的调任他就可为一州首官了,有的官员可能奋斗二十年都做不到刺史的位置上。 而白善稍一运作就可以,而他竟然还能想到拒绝皇帝升品…… 魏知心想,大晋将来有白善这样思考的不是自己利益,而是大局,是国家利益的官员在,又怎会行错呢? 于是再进宫陪皇帝下棋时,魏知主动提起此事中书舍人提品的事,然后明着告诉皇帝他不同意。 这世上很多关系都似弹簧,你强他便弱,君臣之间也是一样的,皇帝之前多雄心勃勃,这会儿就多怂,好似被泼了一盆冷水,但他看了一眼冷脸的魏知,决定暂避锋芒,于是冷淡的颔首表示自己知道了。 然后很久都不再提起这事,此事就不了了之了。 这让一直等着白善再升官,他好再吃他一顿的刘焕惊讶不已,私下问他们,“怎么升品的事儿就没动静了?” 白善和殷或一起瞥了他一眼,他们俩人都知道实情。 白善知道肯定是魏知做了什么,殷或则是从他爹那里知道,魏大人进宫里和皇帝下了一盘棋,然后皇帝去西内苑里跑了两天马,心情很不好的拉着殷礼打了两天的猎,以至于最近他那里都有好些野物。 殷或想起来,扭头问白善:“我那儿有新鲜的鹿肉,天气要热了也留不住,你家要不要?回头我给你半只。” 白善立即应下。 一旁的刘焕立即道:“我也要,我要一条鹿腿。” 殷或点头,“回头我让下人给你们送。” 一旁的白二郎没吭声,刘焕就用手肘撞了一下他,“你不要?” 白二郎摇头,“今天下午宫里也送了一只狍子出来,说是陛下在西内苑射的。” 刘焕傻乐道:“怎么陛下射中的是狍子,殷大人射中的是鹿?” 白二郎瞥了他一眼道:“你想多了,隔壁长豫公主收到的就是一头鹿,只不过鹿肉性热,明达公主不能多食,所以没给我们送而已,除了狍子,还有兔子这些东西也送了不少来。” 白二郎当了驸马后,其他的或许会缺,但吃喝上绝对是最顶端的那一撮人,和以前抢资源总是抢不过京城的权贵世家不一样,成了皇帝的女婿之后,至少宫里有的,明达都能有一份,京中的权贵世家能弄到的好东西,就算明达和白二郎不开口也会有人主动找上门来…… 再也不是当初要买只鹿还得通过殷或的人了。 只不过白二郎和明达也就对吃上关注一些,除此之外的其他奢靡物夫妻俩并不怎么关注。 白二郎和白善道:“我家里的狍子肉和兔子肉也有好些,你要不要?” 白善点头,“要。” 他来者不拒。 家里人多,什么东西都能消耗完,他们实在吃不完还能送一些去饭馆,反正是不会弄坏食材的。 于是白善叫上大吉赶着车各家转了一圈,都不进门,直接就拉了一堆东西回家。 白二郎不打算跟他们玩儿了,他得回去写自己的稿子,于是喊道:“别忘了明儿休沐去看我们新修的路啊。” 白善冲后头挥了挥手表示明白。 殷或骑在马上,和白善并骑,收回目光道:“听说新城那一片新建了不少房屋,很多读书人都要到那边租房子住,连国子监的一些同学都有些心动。” 白善道:“是公主建的,国子监不是有提供住宿吗?” 家贫者可以选择住在监舍里。 殷或摇了摇头道:“监舍到底不方便,一些人会学习很晚,若同监舍的人不愿,到底会有矛盾。” 但在外面租房子又太贵,所以很多人会选择委屈自己。 但如果有便宜的地方,便是远一些,相信也会有很多人愿意去的,路上还能背诵课本,并不算浪费时间,到时候拿出一二文车费就是。 总比在监舍里受委屈强,还可能将人际关系搞坏。 白善便道:“可以让他们去找白二,白二是他们的学长,多的做不了,便宜一些还是可以的。” 白二郎自然没意见,这可以让他和公主,尤其是明达公主收集一波好感和好名声。 不要以为公主不需要好名声。 公主要是有好名声和好人脉,她在朝中被人骂时好歹会有人替她骂回去,比如长豫和满宝。 这次休沐碰上了田假,于是大朝会赶在休沐之前开,所有重要的事情都商量完以后就开始商量一些小事,于是一个御史出列弹劾长豫公主奢靡浪费,据他每天蹲街的不完全统计,长豫公主一个月竟有二十一天在外用饭…… ※※※※※※※※※※※※※※※※※※※※ 作家的话 蹲在街口的御史:又见公主车架 第二天,“又是公主车架” 长豫:…… 下午六点见 ☆.第2544章 出言相帮 公主车架出行,虽不至于让行人回避,但自己一辆车,后面一辆装着宫女内侍的车,还有随行的侍卫等,人还是很多的。 而且长豫又不是会委屈自己的人,所以只要有心,掌握她的行踪并不困难。 能力强一些的,连她在外面每顿饭吃的什么,花了多少钱都能打听到。 御史觉得长豫公主太抛费了,身为大晋公主,她理应响应向帝后勤俭的号召,也该勤俭节约才是,结果她竟如此耗费。 据他所知,只是出嫁几月,长豫公主便将京城大小饭馆都逛过了,花费甚巨…… 皇帝不悦的抿了抿嘴,任谁被当着满朝文武这么多人的面被骂闺女都不会高兴的。 偏提倡俭约的确是他和皇后的提议,他为此减少修建宫殿(看修了二十年都没修好的大明宫),大明宫如今都还在停工状态呢;而皇后的便服更是没有那种千金一匹的华服。 各地进献上来的那种华美布匹,因为耗费甚巨,登基之初,帝后当面损毁过一批,为的就是拒绝地方进献。 这些年国泰民安,地方才开始进献,但皇后也从不穿,甚至也不给公主皇子们用,而是每年赏赐给于国有大功之人。 比如刚过去没几个月的年节,皇后赏给了萧夫人,萧院正的妻子;前年过年赏给了衡阳公主,阿史那将军的妻子;大前年过年则赏给魏夫人,魏知的妻子…… 因为事涉女儿,皇帝不好亲自开口给闺女辩解,于是目光扫向底下的爱卿们,希望有谁替他的爱女声援一二。 大部分人都静静地坐着,垂下眼眸躲避了皇帝的目光。 赵国公想了想,长豫公主毕竟是他的便宜外甥女,在他妹妹膝下养了这么多年,每次见面也都甜甜的叫他舅舅,于是主动出列,和皇帝行过礼后便斜了一眼那御史,道:“陛下,臣看陈御史太闲了,连公主吃什么喝什么都管,不如再给他委派些别的差事才好。” “不错,长豫公主的花销又不走国库,你管她吃什么喝什么,在哪里吃在哪里喝呢。” 起身起到一半的满宝就一屁股坐了回去,打算静观其变。 陈御史当然不怂他们,冷笑道:“天家无小事,长豫公主为天家之女,这自然就不是私事。” 又道:“何况,皇室中人本就不该与民争利,长豫公主不仅大肆花销,还在外插手商旅之事,大肆敛财,此举若不遏制,焉知将来她不会攫国之财?” 满宝听愣了,长豫公主做什么了? 见没人说话,连赵国公都皱着眉不吭声了,陈御史便激愤的喷了长豫公主一顿,反正就是她太奢靡无度,应该禁止,自家有饭为何总在外抛费? 然后一国公主插手商旅之事,与民争利算怎么回事?更应该禁止。 满宝眼见着情势不对,连忙起身出列,行了一礼后问陈御史,“不知陈大人说长豫公主与民争利,插手商旅之事是什么事?” 其他的都是小节,什么在外面吃饭,在座的谁没在外吃饭喝酒过? 但与民争利和插手商旅之事却不是件好事。 陈御史就沉着脸道:“臣听闻长豫公主要开一珍宝阁,放言要收进世间奇珍,而今店铺已经装修好,不日就要开张了,陛下,此举不妥,请陛下规劝公主殿下。” 满宝大松一口气,她还以为长豫干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呢,不就开了一间铺子吗? 满宝瞥了一眼陈御史,与皇帝行了一礼后道:“陛下,臣知道此事。” 皇帝努力压着怒气,面色沉静的道:“哦?周卿奏来。” 满宝面色同样沉静的道:“长豫公主的这一珍宝阁便开在雍州新城内。” 她道:“因新城新建,里面人烟稀少,商贩更少,明达公主在其中拥有一条街的商铺,但如今能租出去的,十不过二三,长豫公主见状便主动赁了一间。” 皇帝沉静的点头,示意周满继续说。 “当时长豫公主便言,新城街道宽敞,房屋崭新,如此冷清实在不该,于是决定将赁下来的店铺设做珍宝阁,将她认为世间的奇珍都放在阁中售卖,以此吸引旅人和商贩。” 陈御史:…… 众文武大臣:…… 满宝继续睁着一双纯净的眼睛说瞎话,“陛下,治国、治州、治县,甚至是一乡一里之治,治理的良莠主要看的便是税收和人口,这两样为重中之重。” “长豫公主在新城之中开设珍宝阁,一为了吸引人口,二也可为户部纳税,怎么就不好了呢?” 皇帝颔首,问陈御史,“是啊,公主此举是为了新城的发展怎么就不好了呢?” 陈御史:“陛下,长豫公主分明是为了享受,看她一月有二十一日在外饮食便知……” 满宝截断他的话问道:“陈御史,您一月在外饮食几日?花销几何?” 陈御史觉得她跪舔皇室,不屑与她为伍,于是一甩袖子道:“我薪俸微薄,家中贫寒,无钱在外消费,因此不曾在外饮食。” 满宝也不探究他说的真假,这一时半会儿的也查不出来,她颔首道:“我可以理解大人,大人家境贫寒,的确更应该体贴家小在家中用饭,但长豫公主并不家贫。” 陈御史皱眉,拿住这一点儿就要说话,满宝已经继续道:“陛下再穷,但给长豫公主的嫁妆,便是不靠魏驸马,顿顿在外面吃饭也是可以的。” 她看向皇帝道:“陛下,据臣所知,长豫公主在外饮食并不奢靡,像状元楼、九福楼这样的酒楼饭馆,一月也难得去一二次,更多时候是在一般的馆子里吃的,有时候便是路边的小摊位也吃得津津有味。” “又一次臣下衙回去路过皇城外的馄饨摊,长豫公主和驸马便在那里用的晚食,还请了臣一碗,耗费不过三十二文钱而已,这并不奢靡。” 一直微微闭着眼睛的魏大人睁开了眼睛,出声问道:“八文钱一碗,为何要了三十二文钱?” 满宝顿了一下后先回答了这个问题,“长豫公主吃完又用食盒打包了一碗,说是不错,晚上要做夜宵吃。” 众文武大臣:…… 皇帝:…… 满宝这才继续自己要说的话,“何况,臣觉得公主在外饮食是与民有大利的事儿,身为京官,我们应该高兴,甚至大力支持才是。”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545章 好朋友 “长豫公主花用的是自己的钱,物品只有交易才能变成商品,”满宝道:“长豫公主的一餐饭食,饭馆挣了钱,厨师和伙计挣了钱,种植菜蔬的农人和养殖鸡鸭的人也都挣了钱,这些人皆是民,难道他们没有得利吗?” 皇帝连连点头。 满宝道:“不过陛下和皇后娘娘推荐节俭也是对的,拒绝奢靡,应该拒绝的是炭烤熊掌,身着彩缕,腰佩千金美玉。权贵之人以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获得,此才是与民争利,而长豫公主所好美食不过是平常富户也都能吃到的东西,何来奢靡之说?更不用说与民争利了。” 皇帝连连点头,要不是还得矜持,他恨不得再多点几个头。 不少人都表示赞同,于是开始有认替长豫公主说起话来。 魏知便出列道:“陛下,如今天下承安,百姓安居乐业,斗米价从十五文到十二文,再到去年秋后的十文,有地之人已都能饱腹,既如此,天下百姓应当积富了,臣提议可选一些州城,在固定时间内减免商品入城之税。” 皇帝认为可行,于是问其他大臣的意见。 老唐大人想了想后道:“可,不过应当提前一月昭文,着各地御史严格察举,胥吏不得因此敛财,否则失国库之财,饱了胥吏小官腰包就不美了。” 户部尚书:……你们要减税经过他的同意了吗? 不过他仔细的思量了一下后上前道:“臣提议,京城,雍州,太原,郑州,鄂州,荆州和益州都可以列入此项之中。” 大家看着户部尚书,纷纷在心中“卧槽”一声,暗道,你这也忒快了吧,直接把北下,东来,南上的要道一网打尽了? 那京城和雍州得涌进来多少商旅? 陈御史脸黑片刻,默默地退了回去。 满宝也默默地退回了自己的位置,盘腿坐在自己的小坐席上听着他们争论新出的题目,不过他们本来不是应该快要下朝了吗? 因为魏知的一个提议,大朝会延迟了半个时辰才正式散去,满宝起身的时候已经饿得不想动弹了。 唐大人更饿,所以他看了一眼周满就走。 满宝不理他,上前去扶庄先生,小声道:“您年纪大了,下次可以直接告假不来。” 年纪大的官员可以请长假不来参加大朝会,反正他们又不会发言,一般吏部不会强硬要求他们必须出席的。 至于白善,他跟他们不是一伙儿的。 身为中书舍人,他此时是最忙的时候,正和他的同僚们分拨各个部门交上来的折子,除了加密的折子外,其他的折子他们都要全部打开扫过一遍,然后按照轻重缓急给皇帝分好。 分好以后并不是马上就给皇帝,一些折子直接送到中书侍郎的手中,由他们先给出处理意见,然后再呈送给皇帝…… 所以白善知道大朝会上发生的事时,已经是中午用午食的时候了。 今天的大朝会开的尤其长,等皇帝到了书房,他收到消息,立即往嘴里塞了一块点心,抱了要给皇帝批阅的折子就去找他。 今天轮到他在皇帝跟前当值。 结果才到书房,白善就收到了皇帝的一份午餐赏赐,在吃饭的过程中才知道满宝在大朝会上和御史因为长豫公主吵了一架。 白二郎很快也知道了这件事,在皇城里,大朝会上的事儿根本不可能成为秘密。 知道这件事后,他的第一想法就是,他和明达一定要多交朋友,将来要是被人弹劾了才有人为他们说话。 不然当庭定罪都不给我们挣扎一下的机会,简直过分。 于是白二郎觉得要特别争取一下白善和周满的友谊,最近他们来往好像是少了,嗯,回头多给他们送点儿野味儿。 长豫公主也因为这件事,本来对他们的新路之行不太感兴趣的,第二天也巴巴的一起赶来了。 一碰面,长豫公主就伸手抱住周满,呜呜呜的道:“周满,不愧我请你吃了这么多饭,下次你想吃什么告诉我,我请你去吃。” 满宝问,“公主,你家的厨子还没有把你的胃抓回去呀?” 一旁的魏玉满脸无奈,他也不明白长豫为何那么喜欢吃外面的东西,明明家里厨子做的也很好吃。 长豫就道:“他们做的倒也不错,我近来已经很少在外面吃的,那陈御史忒的过分,只看表面,哼,他所算的二十一天我只在外面用午食,难道我出门逛街,午时后还要巴巴的赶回家用饭?自然是在哪儿就最近找吃的呗。” 满宝理解这种,连连点头,然后问道:“你怎么二十一天都在外面逛街?” 长豫道:“我的店铺要开张了,自然要多出去看看别人家的店是怎么做的,都卖些什么东西,我好参考参考。” 她干的都是正事好不好? 这一点儿魏玉可以作证,连连点头,其实最近这个月长豫比二月那会儿好多了,至少他每天下衙回家他们是在家用的晚食,偶尔才会出去街边小摊吃个宵夜。 想想刚和长豫成亲的那一个月,早上醒来,她宁愿坐上马车去两条街外的小摊上吃一碗宽面也不愿意在公主府吃下人精心准备好的早点…… 明明公主府做的更好吃,也更精致,但她就是说宽面更劲道,她吃一碗午饭不吃都行。 然后午饭就去吃了羊肉泡馍。 魏玉看了一下妻子,微微摇头。 满宝好奇的问她,“你店里的货物都准备好了?” 长豫道:“只有一半吧,我还和你侄女谈了谈,她已经答应将药膏和药霜放在我的珍宝阁中卖,以后新城,甚至是雍州城内她都不会再另外开设店铺。” 她道:“我最近正和蜀赏交谈,他们会给我一批蜀锦,我也放到珍宝阁中。” 她微微抬起下巴,骄矜的道:“将来我这里卖的东西便不是独一无二的,也必定是在外面难寻之物,而天下如此多的难寻之物都在我这里可以找到,岂不就是珍宝阁了吗?” 满宝愣愣的问道:“你赚钱吗?” “那当然,”长豫公主很自信,“我让你侄女将给我的药霜和药膏换个样子的瓶子,价钱比你们在东市卖的直接翻一番,放心,亏不了。” 满宝:……一样的东西,谁脑残了才会去买呀? ※※※※※※※※※※※※※※※※※※※※ 作家的话 今天看了一本不错的小说,叫“在生存游戏做锦鲤”,很不错,果然,好运的女孩儿都让人羡慕,希望有一天我也能有女主安安和我们家满宝这样的运气 明天见 ☆.请假条 今天有点事儿,所以中午的更新推迟到下午六点再更,中午大家不用等了哟 ☆.第2546章 教化 从城东出去的那一条小路已经贯通,在两日前便正式交付使用了,不过满宝他们是第一次来走。 出了东城门便向北走,和皇庄正好相反,走出一段后,之前有一条很小的路延伸而去,是人和牲畜在田垄之间走出来的,中间能有一排青青地绿草,两边则是坑坑洼洼的泥地,再边上就是田垄的那种。 除非走路,骑马和骑驴,不然很少有人走这条路,满宝他们也只走过三次,每次都尽量不坐在车上,不然能将你颠出一个好歹来。 可现在这条路被平整了,且被扩出去好大一截,两边的田垄都被铲平然后填充石子后再补充泥土捶打过。 左右两车道,比官道小,但看着也是一马平川,很是让人舒心。 满宝骑在马上,被风这么一吹,越发的舒心,对这条路更加满意,“修路是正确的。” 白善颔首,示意她往前看,就见路两边的边上有农人挑着担子,担子里放着不少菜蔬,看到这一行车队,他们有些胆怯,便不敢再走,而是站在路边边上侧身等他们走过。 今天是这条路开通的第三天,直接修路,人和牲畜是不许在路上走的。 但他们昨天就走过了,听说从这里进京城的东城门特别快,一进去过了两个坊就是东市,到时候在东市里面交上两文钱就能得一个位置,而一旦菜蔬可以卖出去八九十文呢。 要是运气好,他们不用到东市,就一路从两个坊晃悠过去,东家买一些,西家买一点儿,都用不着交那两文钱就可以把菜都卖出去了。 主要是东城门进菜蔬不收税。 东城门进菜蔬当然不收税了,不仅菜蔬不收税,鸡鸭鱼蛋这些东城门都不收,这是郭县令近日才颁下的命令,为的就是吸引更多的人走东城门。 至少他万年县的人得走东城门。 作为万年县县令,这点儿权力他还是有的。 没办法,长安县太可恶了,明明万年县和长安县一样是京城郭县,但因为皇城被划给了长安县,明明他们同级,但唐鹤就是隐隐压他一头。 最可恨的是,西城门属于长安县也就算了,南城门也全都属于长安县,明明城内的地盘都是差不多对半分的,凭什么到了城门口的那一块长安县就要比他们万年县多一整个? 偏商旅们都喜欢走南城门。 东城门少有人走。 现在好了,他多增了一条路,说什么也得多吸引些人来,因此郭县令早早让里长们在乡里宣传,鼓动大家往京城送鸡鸭鱼肉蔬果青菜。 他想让辖下的百姓们争气些的,但他们很少见到这样的贵人,这样的车队,突然在空荡荡的大路上遇见,还是刚刚开通的大路,一时有点儿胆怯。 停下来后便犹豫着是跪下还是不跪。 满宝好奇的看着他们,到了跟前后就盯着他们的担子问,“这樱桃是自家种的还是野生的,甜吗?” 农人愣了一下,就忘了纠结是跪还是不跪了,回答道:“回娘子,这是我家后院的果树,不敢说甜,但肯定不是特别酸。” 他没敢说很甜。 满宝一听,立即问道:“多少钱一斤?” 问起价钱来农人就不是很紧张了,裂了嘴笑道:“十五文一斤。” 比肉还贵啊。 满宝看了眼,还是觉得很好看,于是道:“给我来……我先尝一颗可以吗,要是好吃我就全买了。” 农人一听,立即摘了一颗又大又红的给她,然后一脸期盼的看着她。 满宝咬了一口,有点儿酸,不过比他们村山上的野樱桃好太多了,于是大手一挥道:“我全买了。” 反正他们今天人多,不怕吃不完。 农人一听,立即高兴起来,当即放下担子,和边上的人借了秤砣来给她称斤两。 不错,他们共用一杆秤,而且这秤还不是他们的,是他们和村长借的,每次借送他两个鸡蛋。 他算了算斤两,很快就报出数来,“三斤九两……” 他冲满宝憨憨一笑道:“娘子,一两算我们让您的,就算您三斤半好了。” 他们买菜就这样,半的才好算,多了或少了就不好算了,于是多了他们就抹去,少了就添一些。 然后他拿出一张大叶子将樱桃包起来给满宝,就蹲在地上掰着手指算三斤半是多少钱。 满宝便站着等。 等了许久,发现他算到第三斤后就卡壳了,摸了一下额头上的汗后继续掰着手指头算,还扯上了边上的人。 他们也难啊。 他们很少卖东西的,要不是里长一直说现在是春天,地里菜长得快,城里的人没菜吃,而现在又旱住了,地里暂时种不了,东城门现在不收进城的菜蔬钱,不然他们也不会大着胆子送菜进城。 但一斤菜就两三文,谁家买菜都没超过十文钱的,这樱桃人家都是一两一两的买,突然来个包圆的,农人好着急。 满宝见他算不出来,便蹲在地上帮他一起数,“一斤是十五文,那两斤就是三十文,三斤就是四十五文……” 农人满脸茫然。 满宝便拿出一串铜钱来拆开,数了十五文放在他的手上,“这是一斤。” 又数了十五文放在他的手上,“这是一斤……” 大家都围上来看热闹,连长豫和明达也没忍住从车上下来,一起围观。 满宝又数了十五文放在他的手心,“这是一斤。” 农人道:“这是三斤了。” 满宝颔首。 然后又数了十五文放在他的另一个手心,然后道:“这是第四斤,但你只有半斤,所以钱得分半,你一枚,我一枚……” 满宝放一枚在边上一人的手心里,再放一枚在自己的手心上,到第八枚便完了,正好在对方的手上。 她笑道:“这就是一半了。” 对方却眯了眯眼,“娘子怎么没有第八文?” 满宝笑道:“十五文的一半是七文半,你让我一两,我便让你半文,算起来还是你让我多一些呢。” 农人愣了一下,将钱收起来后恭敬地和周满行礼,与其他人一起退到边上等他们走了才挑担离开。 满宝将樱桃交给明达,笑道:“这东西酸酸甜甜的开胃,你可以吃一些。” 明达笑着点头,顺手交给了长豫,长豫就抱住,喜滋滋的和她一起上马车。 满宝骑上马,和白善道:“郭县令或许可以让里长教乡亲们数一数数。” 白善也颔首,“教化不该只局限于道德。”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 第2547章 妄加揣测 县令们教化百姓,除了支持本地的教育事业外,最普遍的行为就是让里长宣讲一些忠义礼信的故事,还有加强法治建设等等。 但教习算数,从未有过的事,但满宝和白善都认为这很有必要。 识字的难度太大了,而且世上绝大部分人不识字,而且识字你得有书,身边也要有个认识字的人才行。 但识数不一样,满宝觉得这世上识数是这世上最简单的开智游戏,它不需要什么材料,掰着手指头,抓一把地上的石子就可以数。 先识数,知道数,再自己加减,而同样数的加便是乘,同样数的减就是除,这世上再没有比识数更简便,更低廉的开智法子了。 而且识数对生活也很重要,看今天的算账就知道了,她很小很小的时候娘亲和大嫂就开始教她数手指和脚趾了,当时她可是才会说话呢。 当然,这些事她已经记不太清楚了,只是脑海中一些闪过的片段,但科科记得。 满宝觉得她封地上的人也该开智一二,嗯,回头找里长们聊聊天儿。 走过郭县令和荀县令合作的路段便到了周满出资修建的路段,然后到了岔路口,他们只望栎阳县方向看了一眼,见道路平整,和他们这条路上一样宽,便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继续往新城方向去。 这是明达的皇庄,她在这里是有住处的。 以前这个皇庄是不特别准备主子居住的院子的,毕竟这个皇庄离京城不是最近的,也不是附近最大的,也实在没什么特色,所以皇室没人想起要来这里住。 但皇帝当时要修建这一排的屋子时,顺道拨钱在庄子里给闺女修了个宅院,专门给明达过来巡视产业时住的。 不然怎么办呢,新城距离京城还是有些距离,她过来巡视产业若是累了在哪里休息? 所以这次明达他们直接去的是明达的庄园。 等把行李都卸下,人也放下大半,他们这才带了些随从便往新城去。 现在新城里的人比上次来的多了一些,负责这一条街商铺的管事立即飞奔来请安,和明达公主禀报道:“如今租出去的铺子有九间,正在装修的有六间,可也不知怎么了,今儿一早京城那边好些人家派了管事过来和小的预定铺子,有些人家还要求已经租出去的那些铺面腾出来给他们……” 明达好奇的问,“都有哪些人家?” 管事道:“郡王府那边来预定了两间,丹阳公主府上来预定了一间……” 都是皇亲国戚。 管事悄悄抬眼看了一下明达后道:“赵国公府上也来预定了一间,不过是国公爷预定一间,小公爷自己预定了一间。” 管事顿了顿后继续道:“小公爷说他的铺子要挨着周大人的铺子。” 满宝一听问道:“对了,我的铺子卖什么?” 众人:…… 你一个东家问大家要卖什么? 满宝一脸无辜,“我原先是要卖药膏药霜的,但不是长豫和立君约定好了,我们周记将来不在雍州开设铺子吗?” 管事便笑道:“奴才问过周二娘子了,二娘子说周家只在药和吃的上有些长处,因此这铺子要拿来做吃的,现在正打算开饭馆呢。” 但这一次饭馆很是高档,不似开在外城的那一间,因为这附近有大量的房子租给读书人,因此周立君想弄得风雅一些。 满宝最近忙,周立君也忙,所以俩人基本碰不上面,自然也没交流过这件事。 毕竟这铺面满宝就一句话,而从租,交接和装修都是周立君来的。 和长豫公主不同,她有多少产业放在自己名下都没问题,而周满显然不行,因此这一个铺子是用向铭学的名字租赁的。 他当年被罚,自己是不能够出仕的,甚至孩子也很难再出仕,毕竟刺杀皇族是大罪,他能够不被流放已经算不错了。 此时店铺装了一半。 周立君笑着上前与他们见礼。 长豫和周立君接触了几次,俩人年纪相当,脾性也有些类似,因此很合得来,满宝还没开口,长豫就先开口邀请她了,“走,我们一起回皇庄歇脚去。” 于是周立君陪着他们从街尾走到街头,又从街头走到街尾,这才去的皇庄。 管事这才悄声和明达公主禀报,“郡王府那边看中了周大人现在的铺子……” 明达蹙眉,问道:“是哪家郡王?” 管事先告罪,这才道:“是河间郡王,不过来的是个管事。” “你没说铺子已经租出去了吗?” “当时他要得急,直接就在图纸上圈了地方便走了,等小的发现时追出去,人已经回了。” 明达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道:“那你亲自上门谢罪去吧。” 管事一凛,立即跪下,诚惶诚恐的低头道:“是,奴才明儿就亲自上门去。” 明达居高临下的看着他,问道:“除此事外还有什么事?” 管事顿了一下后道:“丹阳公主府上说公主和驸马不日会来雍州,到时候还想借一下公主的宅院歇脚。” 明达公主脸色稍霁,颔首道:“可。” 管事跪在地上,瞪了许久,见公主没有吩咐,便磕了个头悄悄地退了下去。 明达垂眸想了想,半晌,还是忍不住叹息一声,忍不住和心腹宫女道:“身边得用的人太少了。” 宫女笑道:“那是殿下您要求高了,他不好用,慢慢调理便是。陛下和娘娘可是给了您不少人手,你都要说得用的人少,其他公主听见要生气了的。” 明达就摇了摇头道:“他们不顶用,换一批年轻知事的上来培养吧。” 她道:“看周家人便知道了,他们若不能揣摩我的心思,那就应该知道守规矩,一切照着规矩来,那就不会出错,便是错了,那也是小错儿。” “偏他揣摩不透我的心思,却又硬是要揣摩,还要站在本宫的位置上思虑,”明达冷笑一声,“妄加揣测本已是大忌,还是如此不聪明的揣测,这样的人怎能用?” 宫女便不说话了。 明达都没想到父皇和母后精心给她挑选的人竟然这么多毛病。 也不知道父皇手底下的那些人会不会也有问题。 明达正在思考这样严肃的问题,而在另一边休息的长豫等人直接分了两边盘腿坐下,知道丹阳公主要来,长豫便乐哈哈的和满宝道:“丹阳姑母和姑父感情可好了,等她来了,我们叫上他们一起去雍州城里吃好吃的。” ※※※※※※※※※※※※※※※※※※※※ 作家的话 元宵节快乐 还有一章,明天再补上,今晚累了,效率好慢,一章要写两三个小时 ☆.第2548章 截胡 白二郎正在挑樱桃吃,闻言愣了一下后道:“丹阳公主?我好像认识……” 大家一起扭头看向他,周满道:“你和明达成亲的时候丹阳公主也送礼了的。” 白善道:“这两年薛驸马都在京城,你应该在宫里见过才是。” 家宴什么的,在京城的公主一般都会和宗室一起参加的。 白二郎挠了挠脑袋道:“我是说,我好像在那间杂书屋里看到过丹阳公主,说的是公主和驸马的事。” 当然,他也不太记得丹阳公主这个人就是了,皇家的亲戚太多了,不说皇帝的儿子女儿,还有先帝的儿子,可太多了。 长豫眼睛大亮,兴奋起来,“我知道,这事儿我知道,是不是写的丹阳姑姑成亲之初不愿与姑父同席之事?” 白二郎连连点头,眼睛也亮晶晶的,“没错,正是此事,只不知为何不在陛下的起居录中,反而被塞在了杂书间,也就几张纸。” 明达过来时他们正说得兴起,她忍不住笑了笑问:“在说什么事?” 白二郎:“我们在说丹阳公主。” 先帝有很多女儿,总计十九个,当然,现在还在世的没这么多了。 但这么多公主白二郎之所以知道这位姑母,便是因为她出现在了杂书间内。 但杂书间记的东西哪有长豫在宫里听到的小道消息精彩,她就压低了声音悄悄的分享起自己的小道消息来。 因为不算坏事,所以大家都悄悄竖起了耳朵听。 “丹阳姑姑长得漂亮,文采也好,自诩甚高,姑父其实也不错,就是比其他姑父可能差点儿,这话儿可不是我说的,是一个姑姑说的,”长豫道:“姑父虽出身武将之家,自己也有功劳,但和其他姑父比起来还是逊了一筹。” 看各自的成就便知道了。 当然,这不是最要紧的,长豫觉得最紧要的是,“薛姑父长得太老实了。” 要是长得漂亮些,她觉得丹阳姑姑就不会在意这个了。 魏玉忍不住扭头看她。 长豫看到别道:“你别看我,你长得比姑父好,还有文采……” 爹又是魏知,不然她也不会很乐意的。 魏玉不知该用什么心情,反正还算有点儿甜,他压下心中的喜意,沉静的道:“别胡说。” 当着大家的面呢,羞也不羞? 长豫不理他了,继续和他们小声道:“薛姑父长得太老实,当时又有人和父皇说薛姑父太过村气,姑姑听说以后气得不行,更加不愿与薛姑父同席了。” 公主出嫁几个月不与驸马同床,也不愿与对方同席,于是各种闲言碎语就传出来了,传着传着就传到了宫中,自然就传到了皇帝耳中。 皇帝听说妹妹竟因为这样的事和妹夫闹别扭,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笑过一阵之后就干脆把所有的姐夫和妹夫都给请到了宫中,当然,还有他的姐姐妹妹们。 皇帝就带着一众驸马握槊,不管他本事如何,反正皇帝是赢了一众的姐夫和妹夫,然后和薛驸马比时就故意输给了对方,当着一众人的面,皇帝大赞薛驸马。 皇帝席上喝酒带他,投壶带他,说话也带着他,让薛驸马成为了一众驸马中的焦点人物。 丹阳公主心结瞬解,和驸马回去的时候就和和美美的了,二十来年了,夫妻俩关系一直很好。 即便这些年薛驸马没什么出征的机会,官位早已不能和其他几位驸马相比,夫妻俩也越过越好,反正每日开开心心的,倒是越过越融洽,所以这算是一段佳话,宫中对这种小话也就不是很阻拦。 满宝琢磨了一下后问:“丹阳公主喜欢吃吗?” “喜欢吧,”长豫道:“这世上还有人会不喜欢吃吗?” 饮食为人一世中最重要的事啊。 众人竟不能出言反对,因为在座的没人能够说不喜欢吃,就是节制的魏玉都不得不说,“民以食为天。” 长豫就得意的扬了扬脑袋,她和明达道:“照这趋势,你这一条街的铺子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全租出去了,到时候必定热闹。” 明达却没这么乐观,摇了摇头道:“都是叔叔和姑姑们看我艰难才出手帮忙的,他们能带来的人可能不会很多,我更喜欢租给商旅。” 因为他们才是认真做生意的,才会绞尽脑汁的吸引人进来。 满宝深以为然的点头,“他们不会很心急的开张的,还不知要多久才装修引客呢,偏他们占的位置又好。” 有些人是想给明达帮忙,觉得她新城的铺子不好租,所以才出手租上一两间意思意思,但也有人是想占便宜。 自周满在大朝会上为了长豫公主和陈御史对战后,大家都知道新城的人口不是很多,长豫公主为了替明达公主拉拢人口还亲自开了一个珍宝阁。 不少人觉得有两位公主背书,将来这新城的生意不会小,于是也派了人来租房子,但他租了房子后却不是自己用,而是转手又要租出去。 明达查账的时候只觉得疑惑,觉得这几人租的铺子也太多了。 而白二跟着她去巡视过后就发现这些铺子还没动工装修,反而还有人将来此的商旅往里带,一副要看铺子的模样,他便有些生气,和明达道:“他们这是要二租呢。” 明达不解,“然后呢?” “然后我们家的管事可能有问题。”他道:“来找铺子的商旅为何不直接找我们的管事租铺子,却要和这些人租二手的?难道他们的租金比我们的还便宜?” 那是不可能的,要是更便宜,他们岂不是要往里添钱,图什么? 想起上次回来明达说过那管事想要欺负周满的事,白二郎不太高兴的道:“我们现在就把他换掉吧。” 白二郎的枕头风还是很厉害的,明达就认真思索起来,片刻后点头道:“好,只是换谁呢?” 她之前不换就是因为手上没有用的人,她不像周满,身后有这么多兄弟,她基本上就朝着一个地方用劲儿就可以,身后自有一众兄弟子侄帮忙打点,这么一算起来,满宝手上的人手都比她多。 白二郎就想了想后道:“把他革了,从皇庄里挑人吧,不行我们就一点一点的吩咐下去,反正现在我们也只管这一个皇庄而已。现在最要紧的是想怎么从那些人手上把要租铺子的商旅抢过来。” 没错,白二郎想要直接抢人,可又不能做得太明显,不然传出去对明达名声不好的。 明达也在沉思,夫妻俩想了一晚上也没想出好办法来。 第二天他们进宫时正巧碰见要进宫当差的白善和满宝,白善闻言便道:“出个告示就行了。” 满宝眼睛大亮道:“让人写上两张大大的告示,街头贴一张,街尾贴一张,有意要租铺子的商旅自然会自动找上门来,都不用你亲自下手抢。” 还打算悄悄派人去截胡的白二郎眼睛一亮。 ※※※※※※※※※※※※※※※※※※※※ 作家的话 下午两点见 ☆.第2549章 抗旱一(补更昨日) 这种与人斗的事儿白二郎最喜欢了,主要不会太费脑子,且自己还隐站上风,可以让人暗搓搓的吃亏,只是一想心中就激动不已,晚上吃饭都能多吃下半碗。 明达一开始颇为烦恼,体会不到这种乐趣,但见白二郎连着两天宁愿拒绝白善他们的邀约也要去新城那里盯着管事给人租铺子,只要看到管事脸上的笑容僵硬,他就很高兴,连着她也不由高兴起来,隐隐摸到了那种边。 于是夫妻俩一起往新城跑,每天就坐在铺子里,居高临下的看管事接待因为贴了告示而找来的商旅。 有两个主子在,管事不敢做手脚,因为明达和白二郎一早定了租金的浮动范围,让他想要提高租金把人吓走都不行。 于是那些管事费了好大劲儿找来的商旅,转身就和公主直接定了合约,交租金拿铺子。 那些管事收到消息时几欲吐血,这铺子都来回看了几天了,眼见着就要成交,谁知半路杀出个明达公主? 他们不敢去找明达公主,只能怒气冲冲的去找公主的管事。 大家虽未曾明言,但你收了大家这么多的礼,一开始双方就暗示过,你把铺子低价租给我们,我们再转租给他人,结果我们费心费力从外头拉了商旅来,你转头却给我们截胡了? 再没有这样的道理,还讲不讲江湖道义了? 江湖道义和主仆之间的利害关系比起来就很不值得一提了,公主和驸马就在隔壁铺子坐着呢,他既不敢应承他们将已经签合约的商旅还给他们,也不敢让他们把动静闹得太大…… 若是公主和驸马知道此间发生的事,他这条小命也不用要了。 于是他只能忍痛将之前收的东西退回去,还自己补贴了点儿,他肉痛道:“这事儿如今是我们公主和驸马亲自看着呢,街头和街尾的两张告示你们也看到了,在我们的铺子完全租出去前,你们想以高价将铺子租出去是不可能的了。” “您先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我先前也没料到公主如此看重这一条街的商铺呀,”管事道:“这就是新城的一条街,新城才多少人啊,我们公主手下产业无数,不说京城还有铺子,便是封地,一年的收益便不少了,我哪儿知道公主会亲自管理新城这边的产业?” “总之这事儿大家就自认倒霉吧。” “这怎么能行……” “这怎么就不行了?你们租的这铺子我可是给你们拿的最低的租金,位置还好,就算租不出去,你们自己拿来做生意也不亏嘛,”他暗暗威胁道:“公主就在边上的铺子里坐着,各退一步,你好我好大家好,不然闹开来,我是讨不到好,你们,还有你们身后的主子便能讨得好去?” 他们瞬间不说话了。 可心里还是不甘心,这新城现在根本就没几个人,花费那么大装修,过后肯定要亏本的。 几人咬咬牙,决定回去和主人家说一声,这事儿还得再拖一拖。 他们给东家打理产业,若是亏损太多,年终时也是会有处罚的。 商铺一口气租出去不少,明达很高兴,白二郎也很高兴,皇帝却不怎么高兴。 今年京城雍州一带干旱,中原其他地区或多或少也有些旱情,因此今年的田假不仅提前放了,还多放了三天。 需要回家种田的官员,连着休沐日一起,一共放了十五天,足半个月的假
相关推荐:
战栗纪元
男神总是想撩我
毁灭教皇
南兰小传(飞狐外传同人)
汉宫秋之牡丹怨
横刀立马
炮灰加女配,逆袭好累
大啸吧!决斗者!
爱,下辈子
Vocaloid南北组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