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伤大雅,所以一直未曾修复。” 赵国公立即问道:“现在那个洞还在?” “在。” “可是,”满宝蹙眉道:“现在天气太冷了,河水中都飘着浮冰了,此时下水很容易出事。” 皇帝等人却觉得这是小问题,一定的牺牲是正常的,他还吩咐过组织敢死队去攻城呢,不过众将舍不得拿士兵们的命去填没结果的战事,皇帝想想也心痛,最后才放弃了。 但是,现在这个途径是可以有结果的,一旦人进入城中,接近城门,那他们就成功了一半了。 皇帝问道:“先前让你们选的勇士都还在吧?” 赵国公立即应道:“在。” 皇帝微微颔首,“再筛选一遍,将不会游泳的剔除掉,这两天先让他们试着下水,不急着动作。” 然后扭头看向白二郎:“让你想的办法想得怎么样了?你须得在他们动作前想到办法,若能让国内城人心浮动最好。” 白二郎只能默默地回去继续盯着难民们观察。 ※※※※※※※※※※※※※※※※※※※※ 作家的话 双倍月票正式开始,月末啦,月票再不投就要过期啦,求月票呀 下午六点见 ☆.第2706章 试验 白二郎先写了文章,本来他想长篇大论一把的,但写到一半觉得国内城的百姓只怕欣赏不了他这么好的文采, 于是便划去,挠了挠脸后干脆就用了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威胁的话。 白善他们之前去城门口劝降没少数高句丽王和高氏王族的罪名,他直接照搬,然后将此次城门之战也照实写出,先是苦口婆心,高句丽王连为他拼死作战的将军和士兵都能放弃,焉知他将来不会为了自己的权力富贵放弃你们? 不论是能力出众如申鸣,还是忠心如那两千士兵,高句丽王都可以放弃; 又威胁道,皇帝对高句丽王如此倒行逆施非常生气,特别是此战还伤到了皇帝的爱将契苾何力将军,所以你们确定要和高丽王一起承受大晋的怒气吗? 威胁完,他话头一转,将高句丽王是怎么对待他的子民,而远来的皇帝又是怎么对待辽东百姓的做了一个对比。 高氏王族这两年本就没少加赋,今年为了对大晋和新罗百济用兵,更是增加了不少捐税,这三个月来就连追三次捐税。 也就国内城的百姓好一点儿,至今加捐两次,但外面的情况他们也都是知道的,听说更远一些的地方,不仅要交王庭的捐税,还要多交一部分给地方,日子更是难过。 这些都是有数据的,具体到日期和每一户要多交的捐税,当然,白二郎是不可能有时间去查资料的,这都是白善告诉他的。 此时他就坐在白善床前不远的桌子上埋头苦写,写一张就递一张给白善。 白善双臂撑在床上看得津津有味,和他道:“再具体写几个小故事,比如那些因为家中无米,每天都要去城门领赈济粥的难民的故事。” 白二郎抓了抓脑袋:“可那样岂不是要把封尚书推出去了?” 白善横了他一眼道:“此事略过不提,就写高句丽王的三次加捐,每次加捐他们都是怎么筹备粮食的,然后直接跳到现在赈济粥的事。” 白二郎点头,有了点儿头绪,“画画也是画这几个故事?” “是,”白善道:“你把底稿都写出来画出来,我让方大人给你找些文书,将这些稿子和画誊抄出来。” 白二郎不太自信,“孔明灯真的能把这些纸张带进国内城?” “你可以先在城外试一试,”白善道:“去问一下钦天监。” 白二郎点点头,盯着白善看,“你的伤恢复得这么快?这就可以起来了?” 白善这才发现自己为了看稿子方便点儿已经差不多要坐起来了,他立即又趴了下去,“满宝开的药好。” 白二郎很怀疑,“契苾将军才醒了两天,身上高热得连水都快喝不下去了,你怎么……”看着就要可以下床胡蹦乱跳的样子? 白善趴在床上道:“我年轻,恢复得快。” 白二郎撇撇嘴不再问,罢了,都是兄弟,他不问就是了。 白二郎将纸摊开,思考了一下便下笔写故事,他这两天蹲城门看难民们领粥,自然和他们说过话,多少知道一些人的事; 等满宝回来,他再问一问俘虏营里一些苦命的士兵的故事就可以了。 “画不好画,既然你后背的伤对胳膊影响不大,那你帮我画一画吧。” 白善思考了一下后道:“你把写好的故事留下吧。” 白二郎就高兴的留下了。 白善看着他,等了半晌见他没反应,便问道:“你怎么还不走?” 白二郎道:“我等满宝回来。” 白善便继续趴着不动了。 满宝那里的确有不少的素材,能落到她手里的高句丽伤兵,随便扯出一个来都有悲惨的故事。 光被高句丽放弃在战场上一事就很可怜了。 满宝说得津津有味,白二郎拿着一个小本也记得津津有味,连白善都听得入神。 满宝说得兴起,凑到白二郎身边看他写的故事,道:“我也画吧,我现在画画也很好了。” 白二郎嫌弃,“你的画还比不上我呢。” “你就说要不要我帮忙吧。” 白二郎斩钉截铁,“要!” 但主力还是白善,白二郎一走他他就从床上起来,将门窗都关起来后将画纸摊开,照着白二郎写的故事画起来。 三人一起努力,一个晚上就将故事和画稿搞定,然后白善将东西交给大吉,让他带去给方大人找人誊抄…… 满宝和白二郎则拿着一沓白纸和白善在屋里做好的孔明灯去野外。 钦天监的一个官员与他们一起,到了指定的位置后指着小城道:“现在吹的东风,站在这个位置上,孔明灯升空后就能飘到小城。” 满宝将那一沓白纸放在半开的布包里,将绑着的绳子固定好,这才和白二郎一起点燃蜡烛…… 孔明灯晃晃悠悠的升起来,升到和周满差不多高时车沉浮了一下,许久飞不起来。 众人:…… 钦天监的官员忍不住道:“带的东西太重了吧?” 白二郎一听,眼疾手快的将纸抽出来一半。 孔明灯本来已经要掉在地上了,这一减负,便晃晃悠悠的飞了。起来,在他们的殷殷期盼下越飞越高,越飞越远。 一阵不太明显的风吹来,钦天监官员:…… 他扭头看了一眼还惊叹着仰头看孔明灯的俩人,正要说话,,一阵体验更大一点儿的风吹来,钦天监立即闭上嘴巴,也目光炯炯的看着越飞越远的孔明灯…… 还好,还好,不至于在同僚面前丢脸。 当天小城中出了一件稀奇事天空平白无故的撒纸了。 皇帝一听便觉有异,还以为是高句丽出手了,连忙将殷礼招过来问话,在人来前,他已经在心里将高句丽王来回碾压了好几遍。 殷礼道:“那些白纸是驸马和周满放在孔明灯上吹进城里来的。” 皇帝:“为什么呢?” 殷礼表示他也不懂。 于是周满和白二郎兴高采烈回去时就被候在街口的禁军侍卫叫住了,连同行的钦天监也给带到了皇帝面前。 ※※※※※※※※※※※※※※※※※※※※ 作家的话 晚上九点见 ☆.第2707章 成功 皇帝翻看手上的文章和画,老半天才意犹未尽的放下,“朕看这上面的笔触各不相同,都是谁画的?” 满宝心脏剧跳,连忙道:“回陛下,我们请了方大人帮忙,请了许多人帮忙画和抄写。” 皇帝便以为这拿来的稿子是不同的人画的,点点头,看向白二郎时多了丝欣赏,问道:“这篇文章和这些故事是你写的?” 白二郎应了一声“是”,然后道:“文章有白善指点,他记下了许多资料,故事有一多半是周满告诉我的。” 皇帝就瞥了一眼旁边的周满,和他道:“要叫师姐和师兄,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呢?” 白二郎:“……师姐。” 满宝则是打了一个抖,瞥眼看向白二郎,当着皇帝的面,迟疑的应了一声,“嗯?” 皇帝对此很满意,和他们道:“师姐弟和师兄弟之间是应该兄友弟恭的,好了,这一件事你们做得很好,二郎,你再把这几日薛贵和牛刺史突袭的成果写下来附在文章之后,着你们两内将所有事情准备妥当,后天正午之前要准备好所有的东西。” 这会儿都下午了,根本不是两天好不好? 最多一天半的时间,那时间就太紧了,俩人正想讨价还价,皇帝便道:“军中所有识字的人都由你们调遣。” 于是下午的时候,许多人都被叫去抄写故事、文章了,会画画的还要去画画,军中的匠人则被征调起来去做孔明灯。 后天正午,风和日丽,一点儿风也没有,钦天监的官员说,“这时候放,孔明灯也飞不进城中去。” 皇帝有些不高兴,问道:“那何时能放?” 他特意从小城中赶到主营这边来,可不是来吹风的,于是用眼神逼迫钦天监官员。 钦天监官员:……他也不能凭空生风是不是? 于是他不理皇帝,反正现在没风,再逼他也没用。 皇帝便只能和周满白二郎等人一起等,等风来。 好在这是冬天,风还是常有的。 钦天监官员感受了一下风来的风向,和众人道:“这个位置不合适,我们得换一个。” 换就换,反正现在国内城三面的外面都被晋军给占了,只要他不是说要到最东的地方去放孔明灯,皇帝都能满足他。 于是一行人在禁军的护卫下换了一个地方,半个时辰之后,几盏灯笼摇摇晃晃的飘起来,带着白二郎多日来的努力飘向国内城…… 在大家的注视之下,孔明灯飘进了国内城,里面特意缠绕的绳子被烧断,绳子下绑着的半开布包咻的一下就随着绳子一起落下,在空中被风一吹,翻滚间翻飞出许许多多在纸张。 纸张轻飘飘的挥洒而下,有的飞到了更远的地方,有的则直接落下…… 这些白二郎他们自然是看不到的,为了能保证孔明灯飞到国内城上空时才烧断绳子,他们在钦天监的指点下选了很远的一个地点,只遥遥看见孔明灯飞进了国内城,并不知道结果如何。 于是他们就站在原地等,许久,有禁军快马回来报,道:“陛下,臣看见孔明灯上的文章都飞下来了。” 皇帝激动的问,“确定吗?” “确定!” “好,”皇帝大喜,立即道:“将所有的孔明灯都放了。” 于是大家一起去点孔明灯。 白二郎和满宝最激动,一人拎着孔明灯,一人点灯,还说悄悄话,“太可惜了,白善竟然不能来放孔明灯。” 要知道,即便是在京城,他们也少有机会能放灯,不像今天,他们可以随便放,想放多少放多少。 满宝和白二郎俩人合作,一口气放了十二盏灯,看着它们摇摇晃晃的飞上天空,心情舒爽不已。 每放飞一个孔明灯俩人就要许一个愿望,十二盏灯,各自是十二个愿望,就不带重样的。 皇帝也意思意思放了三盏,扭头看见他们还念念有词,忍不住道:“这不是许愿用的孔明灯。” 满宝问道:“都是孔明灯,不就是下面多带了一条绳子吗?有什么区别?” 皇帝也说不出区别来,只能道:“你们没事儿少许愿,便是许愿也该许早日攻破国内城,东征结束,这本就是为了战事才放的孔明灯,你们乱许私人愿望,小心它重得飞不起来。” 周满和白二郎:……这个愿望他们也许了好不好,而且要是许愿重了会掉,这个愿望更重好不好? 腾空而起的孔明灯足有八九十盏,皇帝为了吉利,特意凑足了九十九盏灯。 它们顺着风在空中艰难的飞呀飞,然后某一刻,它们浑身一震,整盏灯都轻松了许多,腾的一下飞得更快,更远了…… 而国内城中下起了纸雨,很多很多的文章和画从空中飘洒而下,落入各个街道之中。 此时正是下午普通百姓收功要回家用饭的时候,虽然因为围城在街上的行人比往常的要少,但依然有不少人。 这些人弯腰捡起掉落在地上的纸,下意识的抬头朝空中看了一眼,有的人什么都没看到,有的人则看大了飘在空中的孔明灯。 “大白天的,谁在放孔明灯?” 这东西不该晚上的时候放吗? 有机灵的惊恐的喊道:“这不会是晋军进攻的信号吧?” “那这纸会不会有毒?” 此话一出,吓得不少捡了东西的人纷纷扔掉手里的纸,一脸惊恐。 识字的人将纸上的文章扫过一遍,复杂不已的道:“不是什么信号,这上面写了讨伐书。” “什么是讨伐书?” 识字的人便将文章念出来,白二郎特意写的白话文,通俗易懂,老百姓们一听就能明白。 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识字的,有很多人就捡到了一张张人物画,上面的人一开始过得还好,然后越过越差,最后几近饿死后晋国的皇帝着人熬粥赈济…… 这画很通俗易懂,虽然上面一个字也没有,但那熟悉的衣服让他们一眼就认出了那是衙役,抬走的粮食和麻布和来回三趟,身上衣服补丁越来越多,脊背越来越弯的主人公让他们知道这是三次加捐。 城中的百姓看着这些画瞬间感同身受,有的人看到画中的人将自己的女儿推出去交给一个人带走,不由目中生泪。 为了应付战事,他们不少人都需要卖儿卖女来筹措捐税,而这场战事本不该起的,要不是他们大王主动攻击晋国的营州…… ※※※※※※※※※※※※※※※※※※※※ 作家的话 明天见,双倍月票求月票 ☆.请假条 今天白天有点儿事,晚上八点再更新晚上见哦 ☆.第2708章 混入 高句丽王得知这一件事时,飘扬而下的纸张已经被人捡光,便是派出士兵也没能将所有的纸张都收回。 而一些士人和认字的人已经悄悄将文章背下,传扬得整座国内城都知道了。 国内城人心浮动。 尤其他们并不是完全和外面断绝联系的,晋军正在突袭国内城周边的城镇,几乎将国内城孤立包围起来的事高句丽王和朝中的将臣们都知道。 最近几日已经有不少人质疑高耨萨和高句丽王之前的计谋。 虽然那一次出战他们重创了晋将,但他们损失更大,不仅失去了一员将军,还失去了两千兵马,相比之下,晋军的损失反倒显得不值一提。 尤其晋国有那么多将军,重创了一个契苾何力,还有阿史那、封良、薛备和薛贵…… 甚至他们高句丽的先二王子都成了他们的一员大将。 若不是那一次计中计,晋军也不会恼羞成怒的直接将附近没有战略意义的城镇也都攻打下来,让他们现在连悄悄征集粮草都做不到了。 加上最近各种事情频发,高句丽王因为高二王子叛国之事,将以前投效高二王子的大臣下大狱不少,不少大臣都觉得高句丽王薄情寡性。 高二王子叛国是谁也想不到的,他人远在安市城,他们这些在国内城的大臣怎么知道他要投降? 因为高二王子投降便降罪这些曾经为高二王子说过好话的臣子,那你怎么还好意思活着? 他们这些人只是臣子,但高句丽王是二王子的亲爹啊,要论责任不该他更大吗? 而且他的儿子叛国的可不止二王子一个,五王子现在还被关在牢里呢。 由子及父,说真的,一些大臣心里还是嘀咕的,他们担忧高句丽王也会投降。 大王要是投降了,到时候辽东被晋国收回去,这场战事肯定需要背锅的人。 那谁最合适呢? 那当然是他们这批大臣了。 只是想一想,他们就胆战心惊,因此这段时间别看国内城里因为上一场战事人心振奋,但私底下接触天牢里的章徽的人一点儿也不少。 当然,他们不会亲自出面,而是挑选了一些家族的人才去接触。 章徽日子比以前好过了点儿,从看守天牢的衙役们那里知道了这个消息,立即让高五王子开口打听,到晚上他就拿到了一份天上掉下来的东西。 章徽一目十行的扫过讨伐文书,直接放到一旁,很是不屑,这文章写得虽通俗易懂,却一点儿技术含量都没有,不值得一看。 倒是这几篇小故事和画不错,只是粗略一看便让人有感同身受之感。 高五王子趴在墙上问,“章大人,晋国投放这些东西有什么用?” 章徽道:“用处大着呢,当今圣人有一句话说得极好,民如水,君如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高五王子:“国内城是靠着将士们守城的,又不是靠普通百姓守城的。” 章徽仗着高五王子看不到自己,轻蔑的笑了笑后道:“将士们不也是民吗?” 甚至,他们应该比一般百姓更感同身受,因为高句丽王前不久才放弃了两千将士,就为了重振士气。 嗯,文章和故事上都是这么写的,城中的百姓也都这么说,不少将士都信了。 白二郎每天都带着人跟着钦天监一起到处放孔明灯,气得高句丽王下令人用箭射下孔明灯。 先不说箭能不能够到孔明灯,就是能够到,被射中的孔明灯啪叽一声往下落,翻滚间,放在半开布包里的纸张更快的飞扬了下来。 高句丽王:…… 他气得让人砍了射箭的人。 于是城中的气氛更加紧绷,连百姓们都不敢往街上去了,但为了等候新的飘纸,不少人会在正午前后出门溜达。 每天落下的故事都不一样,画也不一样,他们还是很喜欢看的。 而就在这种又期盼,又紧张的氛围中,被赵国公挑选出来的百人在一个傍晚站在了周满前面。 满宝只能倒了一碗药给他们,“这药能预防你们受寒,都喝了吧。” 百人端起碗齐齐干了,然后一抹嘴巴跟着那个高句丽俘虏悄悄去到了一处护城河。 赵国公亲自将人送到河边,和他们道:“本将和陛下等着你们凯旋而归。” 百人没说话,而是齐齐行了一个军礼,这才在夜色之中悄悄的上了小木舟。 这段时间城墙上巡视的士兵松懈了很多,尤其是这一二日,盯着的人发现以前每一刻钟就要走过一次的士兵可能半个时辰都不来一次。 百人沉默的划到了城墙下,这是一处比较偏僻的城墙和河道,在俘虏的指点下,他们才看到荡漾的水间似乎缺了一块,一个士兵伸手摸了摸,小声禀报道:“是有一个口子的,但河水不浅,虽显露出来了,但小舟过不去。” 也就空出一个脑袋左右的水面,所以他们要想从这里进去必须得下水。 这是他们一早就知道的,也早有准备,但真的伸手摸到这冰冷刺骨的水,被挑出来的勇士还是缩了一下脖子。 然后咬咬牙便滑进了水中,他们探出头来呼吸,头差点儿碰到城墙,这一个洞是被冲垮的,断面很不平整,有一段甚至完全淹没在水中,他们只能憋住气潜水游过去。 等进入城中,那才是开始真正的考验,他们在这里没有身份,还要躲避城中的巡城士兵,甚至是普通的百姓,因此很危险。 他们一上岸便哆嗦着钻进一条巷子里,背着风打开身后用油纸抱着的包袱,将衣服取出来后就把身上的衣服给脱了换上。 一群人挤在一起小声商量,“怎么办,这么冷,又这么黑,还没人,怎么找地方?” 一人哆嗦着拿出地图来道:“赵国公给我们画好了地图,我们现在这儿,高将军的别院在这处,我们从这里过去……” 高志此时正站在院子里望着月亮伤心,安市城被破是他的伤心事,他不止一次的想,要是当时城门能紧紧地守住…… 却没想到,他这一次却要为破国内城的城门计出一份力,还是用了最不屑的一种方法。 ※※※※※※※※※※※※※※※※※※※※ 作家的话 下一章在晚上十一点左右 ☆.第2709章 失火 十月二十八正午,街上的百姓习惯性的抬头看了一眼天空,没看到那熟悉的孔明灯,众人有些失望,今天孔明灯不会不来了吧? 街道上突然跑来不少带刀的士兵,二十步一人的留下,他们也时不时的看向天空,然后拿着大刀驱赶这些百姓,“走走走,大王都说了,那些东西皆是晋国蛊惑人心之物,那上面不知沾染了什么邪物,你们少拿……” 将沿街的百姓赶走。 百姓们又惊又怒,后退奔跑时不免慌张,一些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大人们不愿意了,纷纷和士兵推搡起来,“我们并没有犯事……” 场面更加混乱,正争执喧闹,突然耳边听到一阵隐隐地急促敲锣声。 这是走水才会敲的锣,大家不由顺着锣声看去,就见天边冲天的火光,不仅士兵们,就是百姓们也吓了一跳,纷纷惊叫道:“走水了,走水了,快救火呀。” 大家纷纷朝着着火的地方跑去…… 士兵们迟疑着没动,一些百姓忍不住大骂道:“正事不见做过,欺负我们老百姓却神气得很,现在着火了也不知道去救,也不怕把全城都给点了。” 那些士兵动也没动,只听长官吩咐。 他们的长官皱了一下眉头,看了眼着火的方向,很担忧,“来人,去看看是哪儿着火了。” “是。” 放了火的人此时正躲在巷子里,见火势越来越大,而除了围观的百姓会打些水将附近的房屋浇湿外,还没救火衙役来灭火,更不要说士兵了。 一人忍不住问,“老大,这火不会失控吧?” “不会吧?”老大挠了挠脑袋道:“我特意看过的,火势看着大,但救火队来了很容易灭掉的。” 他们的目的是将附近的巡逻的人都吸引过来,然后摸到城楼去,同时这一场火也是给城外的人发信号,目前为止,他们的计划一切顺利。 但火就是失控了,一是衙役和士兵来得太晚了,附近的百姓都聚了不少过来,他们却姗姗来迟; 二是这是冬天,天干物燥,火很难控制住; 三就是火烧着烧着,突然一阵风起,隔壁的房子也被点燃了…… 躲在人群中的几个人看得目瞪口呆,见火势越来越大,惊动的人也越来越多,几人对视一眼,悄悄的后撤,转身跑了。 他们跑回新的落脚点——高志的另一处别院,将这事儿汇报给他们的参将听。 参将一听,惊讶起来,“不是只让你们放火烧了高二王子的别院吗?” “是啊,我们就放了一把火而已,谁知道他们这里竟然没有救火衙役,连巡街的衙役也来得很迟,又起了一阵风,火势就控制不住了。将军,不如我们去城门口动手吧。” 参将一听,立即问道:“从这里去城门巡视的士兵还多吗?” “不多,他们都跑去救火了,”他道:“我们跑回来的时候迎面碰见,他们都没怀疑我们呢。” 参将原地转圈,“可是我们现在还联系不上章大人,也联系不到外面,要是我们动手,城外却没有策应的人……” “将军,小的愿意走水路出去送信。” 参将一听,迟疑了一下后还是点头,然后几人偷偷溜溜的出门,去到护城河边上,此时天光大亮,好在这一段偏僻,平时很少有人走到这里来。 大家一起抬头看向城门口,据那个俘虏说,这个口子在他们士兵当中不是秘密,不少人都知道有这么个地方,所以要是被城墙上巡视的士兵发现……大家看了一会儿,有人小声道:“这么久了,连一趟巡视的士兵都没来,或许没事儿吧。” 参将也觉得不能再耽误下去,于是对主动请缨的人道:“你去吧,告诉大总管,就说我们会在酉时左右动手。” 那时候天已经快要黑了,正是人一生之中最困倦的两种时期的其中一种。 士兵将用油纸包好的信件咬在嘴里,然后便悄悄的下水了…… 不仅城内的巡逻没发现士兵,连主要盯着城外情况的守城士兵都没发现他。 赵国公收到信,又细细地询问了士兵国内城的情况,立即起身去找皇帝,“陛下,时机到了。” 皇帝接过信件看,眼睛一亮,合上信件后道:“好!立即点兵出发。” “是。” 赵国公一纸命令下去,各处都立即忙起来,包括医帐。 满宝收到命令,送走来报信的人后便回身和白善道:“陛下要攻城了。” 白善:“送进去的人起了作用?” 满宝“嗯”的一声,叮嘱他道:“现在你的‘伤’可以下床,但动作不能大,所以不要出去晃悠,万一被人撞到就不会了。” 很容易被识破的。 她道:“战事一起,我可能好几日没空回来看你。 白善明白,点头道:“我知道,你放心好了,我这段时间都会很乖的。” 满宝将白善交给大吉,带着西饼走了。 到了主营,她就发现白二郎正踮起脚尖站在石头上努力往国内城看。 满宝就让郑太医和学生们先走,她则拎着药箱去找白二郎,“你看什么呢?” “火,”白二郎指着天边的火红一片道:“我从知道着火开始,至今已经过去两个时辰了,但火势非但没灭,反而越演越烈,你看,现在都快照亮半个天空了,你说这场火势会不会失控?” 满宝吓了一跳,也踮起脚尖看向国内城,“还真是,不会失控吧?” 王宫也总算看到了冲天的火势,高句丽王生气不已,一边找了人来骂,一边还得调兵遣将的去灭火。 火势蔓延开来,那一整条街的住宅都要被卷入火灾之中了。 “那不是高志的别院吗?”高句丽王很生气的问道:“已经被查封的放在为什么会失火?” 大臣们相视一眼,也说不出来,只能道:“等事后调查就知道了,当务之急是要灭火。” 那一片住的不是达官贵人,那就是达官贵人的别院,价值不菲,这一条街的院子都被烧了,只是想一想就觉得窒息难受。 ※※※※※※※※※※※※※※※※※※※※ 作家的话 今晚就到这里了,剩下的一章等过完了五一再补,晚安 ☆.第2710章 救出 这一次被选出来带这群百人勇士的参将姓钱,赵国公之所以选中他,一是他忠心勇猛,二是他除勇猛外还有急智。 他将所有人都聚在一处,道:“离酉时还有一段时间,现在我们分兵两处,一处去城门处潜伏,等城外的信号;一处则按照计划行事,能在酉时之前完成最好。” “将军,天牢那边的人手已经被调集过来灭火了。” “很好,谁愿意与我同往天牢?” “末将愿往。” 着火的院子和天牢并不在一条街上,甚至都不在一个管辖区域内,但是,他们离得很近,就隔了两条街。 赵国公等诸位将军详细的讨论过,认为烧这一处院子能够最快吸引天牢那边巡视的衙役来救火,少了那一拨人后,他们再假扮高句丽的衙役进去就行。 衣服都是提前准备好的,从小城中的衙门里取的,虽然有点儿旧,但衣服样式和国内城的一样,咋一看没什么区别。 钱参将带着四十九人换上衣服,光明正大的挎着大刀,赶到天牢外面。 天牢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松散,门口守门的两个衙役正踮脚看着不远处的火势。 火太大了,颇有一种会烧过来的感觉。 钱参将上前,用官话训斥道:“干什么?你们平日就是这么站岗的?” 两个衙役被训斥得脖子一缩,然后看向他身上崭新的衣服,除了他的外,其他士兵的衣服都是捡的小城中以前衙役的,他的则是高志告知后做的宫中四品官的样式。 对方果然低下头去不敢再看钱参将,因为才犯过错,连进出天牢的规矩都忘了,直接将人放了进去。 钱参将一脸严肃的带着人进去,让他没想到的是,牢里的衙役也被抽调了一部分过去灭火,所以此时牢中看守的人不多。 钱参将不动声色的朝后和同袍们对视一眼,见到牢头后便拿出一份公文道:“火势难控,大王怕火势蔓延到这边来,所以派我等来押送五王子和使团往另一处关押。” 牢头打开公文看,上面的印章没错,甚至连字迹都有些熟悉,可这种公文怎么是宫里的人亲自拿来? 不该是他的上司发下给他吗? 牢头正迟疑,钱参将不耐烦的催促道:“还不快去提人,火势要是蔓延过来伤到了五王子和使团,你们担待得起吗?” 牢头一惊,连忙问道:“那其他犯人怎么办?” “这是你们自己的事,只管听你们上官的吩咐就是,问我做什么?”钱参将倨傲的道:“我只负责五王子和使团的安危。” 牢头就胸前掏出一个钱袋子塞进钱参将手里,压低声音问道:“还请大人指教一二,大王这时候还念叨着五王子和使团,是不是想……” 钱参将瞥了他一眼,将钱袋子收了塞进怀里,一脸严肃的道:“有些话记在心里就行,可不能出口。” 牢头脸色一变,没想到最近街头巷尾传的话竟然是真的,皇帝真的有可能和二王子五王子一样投降晋国,所以一直留着五王子和使团的人,就是为了后面好和晋国交代。 钱参将催促道:“赶紧的,大王还等着见人呢。” 牢头一脸恍惚的带着钥匙去和他们提人,他先将五王子的牢房门口打开,打开后一抬头看到五王子的脸,瞬间察觉到不对,悚然一惊,“不,不对,你们不是……” 钱参将出刀,不等他话说完瞬间就将他抹了脖子。 牢头瞪大了眼睛倒下,牢里几个看守的衙役也立刻被士兵们灭口。 钱参将回头扫视一眼,见没有错漏便给人使了一个眼色,让他带着人出去把外面的人也清理掉。 他拉开牢门,对里面手脚发颤的五王子道:“五王子,陛下派我等来救您出去。” 五王子眼睛一亮,惊喜的问道:“陛下派你们来救我?” “不错,”钱参将敷衍的点了点头,问道:“章大人呢?” “在隔壁。” 钱参将立即转身去找章徽。 他们两个的住宿算不错的了,单独牢房,使者团的其他人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被一窝的关在牢房最里的位置。 钱参将将人放出来便要带走,牢里其他犯人鼓噪起来,叫嚷道要是不放了他们,他们就大声嚷嚷让他们也走不了。 钱参将皱眉,章徽就拦住他道:“不要放,能被关在天牢里的,不是穷凶极恶之人,就是罪大恶极的犯官,放他们出去就是祸害人。” 他冷冷的道:“想要人闭嘴的最好办法不是死吗?直接把他们杀了就是。” 犯人们吓了一跳,纷纷远离牢门,虽然他们大多是被判了死刑,但现在死和过一段时间死还是有差别的。 钱参将道:“大人,我们快走吧,他们愿意叫就叫,我已经把牢里的衙役都杀了,他们就是叫破喉咙也没用,谁叫了,我顺手砍了就是。” 没人敢再出声,默默地看着他们簇拥着高五王子和使者团的人离开。 街面上已经乱成一团,章徽和高五王子瞪大双眼看向火光冲天的地方。 钱参将下意识的辩解,“也不全是我们的责任。” 章徽收回目光,问道:“我们去哪儿?” 钱参将熟门熟路的领着他们去了高二王子的一处别院。 高五王子:“……” 钱参将却没空搭理他的小情绪,把人带到以后就将章徽拉到一旁说悄悄话。 俩人足足谈了有半个时辰才结束,章徽立即顶着大半个月没洗的头去找高五王子,脏呼呼的手一把握住才洗干净的五王子,很激动的道:“五王子,陛下特特派了上百勇士来救我们,如今到我们报答陛下的时候了。” 说完这话他还压低了声音道:“也是我等建功立业的时候。” 前一句话五王子没什么感触,但后一句话他很感兴趣啊。 尤其在知道他二哥都已经在晋国当了大将军,之前还做了领军总管的情况下。 他也急需立功的机会,于是他也不介意章徽身上的酸臭味儿了。 俩人手拉着手关起门来商量事情。 ※※※※※※※※※※※※※※※※※※※※ 作家的话 有点儿事推迟到晚上九点更新 ☆.请假条 今天有点儿事,推迟到晚上九点更新 ☆.第2711章 攻城 章徽出来时看了一下时间,立即让人打了一桶热水来,直接把衣服扒了进去洗刷干净,头发简单的揉搓了一下,然后就细细地将脸上的胡茬一点儿一点儿剃干净,用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才将自己收拾干净,然后就穿戴一新,戴上帽子在钱参将等人的护持下和高五王子一起离开。 等站在一个宅邸前时高五王子还有些犹豫,“找广王岂不是自投罗网?” 章徽抬头看着这个在他眼里只是一般的府邸道:“我有五成的把握可以说服他,加上钱参军,多一成,要是还说服不了,那就只能等攻城的时候再试试。” 章徽和高五王子进去,俩人很顺利的见到了广王,主要是广王家的管家看到高五王子时吓了一跳,最后低下头去手脚发颤的领着人进去了。 广王看见他们也瞳孔一缩,然后看向高五王子和章徽道:“你们倒是胆大,竟然敢到我这里来,既然已经逃出来了,不离开,来我这里做什么?” 高五王子便照着说好的冲广王深深揖了一礼,“王叔,求王叔救一救高氏,救一救这全城的百姓。 广王听了冷笑,“你都叛国了,还有脸提高氏和这全城的百姓?” 高五王子急忙辩解道:“王叔,高句丽是打不过晋国的,我这是为了保全高氏,让高氏的宗庙能够传承下去……” 广王冷笑,“倒是把贪生怕死说得清新脱俗。” 高五王子:“可二哥不也投降了吗?” 广王看着他的目光更加冷厉,“所以你今日上门来是看老夫笑话的?” 广王是站二王子这边的,一直认为二王子比大王子更适合王位。 所以这次高句丽王发作,广王也受到了牵连,他这段时间正在府中闭门思过。 高五王子正要继续辩解,章徽伸手拦住他道:“广王殿下,那我们就来谈些实际的,国内城就快要攻破了,你是要和高氏及国内城同归于尽吗?” 广王抿了抿嘴问道:“你们要屠城?” 章徽道:“我们陛下仁慈,自然不会屠杀无辜的百姓。” 但不无辜的人就不一定了。 广王沉默。 章徽直接摆出自己的条件,“只要广王愿意投诚,在下愿在陛下面前保下整个广王府,甚至连高氏的一些分支也可保全。” 他道:“能活着,广王为何要执意寻死呢?” 广王起身走出大殿,指着天边的火光问道:“这火是你们放的?” 章徽没否认。 广王问道:“你们要攻城了?” 章徽颔首,“不错。” “此时告诉我,不怕我此时下令城门加强戒备,让你们的计划落空吗?” 章徽自信的笑道:“我晋国兵强马壮,粮食充裕,而你们高句丽如今上下离心,国内城人心惶惶,你觉得你们能守住吗?” 如果不能威逼利诱,那就说些现实的,大家就着现实谈论就是。 广王沉默下来。 而此时,晋军才点兵完毕,正埋伏在国内城外。 现在进攻还没开始,满宝不忙,所以和白二郎一起伸长了脖子看国内城的火势。 一直到傍晚,那浓浓的黑烟也没下去,冲天的火光越发的大了。 连王宫里的禁军侍卫都跑出来灭火,守城的士兵也被抽调不少,接力一样的从护城河和附近的水井里打水去浇灌。 这样的火势让所有人都心惊,生怕整个国内城都要被烧没了。 火势现在都在内城蔓延,即将要蔓延到广王这边了。 不过此时广王并不在自己的王府里,而是进宫求见高句丽王了。 傍晚,日落快落下时,一道信号在国内城外升空,不一会儿,国内城便也有一道火信升空。 因为内城冲天的火光,没人留意到这两道火信。 收到信号,赵国公亲带大军出现在国内城下。 城墙上的士兵发现,立即敲鼓示警。 不少人跑上城门准备弓箭却敌,就在此时,底下有个眼熟的参将带着两百多人上城门来,和守城官道:“广王殿下听到鼓声,让我等来支援,你们的人都去救火去了?” “太好了,我正愁人手不够呢……” “将军您快看,这次晋军好像是玩真的。” 守城官立即拨开眼前的人去看,看到密密麻麻的晋军,还有他们手上拿的撞门柱,不由蹙眉,“来真的?天都快要黑了,为何此时攻城?” 因为他们的消息送出去需要时间,而且此时攻城他们才有机会混上城楼啊。 广王派来的人和守城官见过,彼此都有印象,所以他没怀疑,立即让人带着他们去领弓箭。 他道:“先看看情况,晋军要是进入射程之内就射箭,要是不进入,我们也不挑衅他们。” 申鸣及其所带军队的下场让他们现在和晋军交手都很谨慎,不仅是防着晋军杀了他们,也防止被国内城和王宫放弃。 赵国公停也不停,直接下令冲撞城门…… 这是城楼上的人没想到的,守城官看到他们进入射程,立即大叫的下令,“快射,快射——” 他叫道:“奶奶的,晋军肯定看见我们城内的大火,知道我们自顾不暇,所以才来进宫的,赶紧派人去火场那边叫人……” 才下完命令,抬起手来要射箭的第一排士兵被身后的人一刀抹了脖子,守城官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他们,“你们,广王……” 不等他说完,一刀迎面砍来,他立即抬刀挡住,看到刀,他大惊,“这是晋人的刀,你是晋人!” 城楼上乱成一片,而城楼下的人也抬着撞柱跑到了城门前,大家呼喝着一点一点的往里撞…… 钱参军在城楼上杀了不少人,吸引了楼下的高句丽兵上来增援,他便带着十几个功夫好的从楼梯上挑了下去,和顶着城楼的士兵杀成一团。 城楼这边喊杀声震天,但因为内城的火势,除了住在附近的百姓,没人能听到。 那些百姓在自家的窗户里看了看,很快便啪的一声关上了门,缩起来当看不见,听不见。 钱参将杀了好几个人,在同袍们的掩护下把城门上的木栓往另一边推了推,没来得及完全拿下来就被高句丽兵冲杀上来,他只能回身抵挡…… ※※※※※※※※※※※※※※※※※※※※ 作家的话 晚上十一点见 ☆.第2712章 投降 门外的士兵直直撞击了二十几下,在撞柱不断的撞击下,加上里面钱参将等人挪开了一些门闩,大门的门闩终于哐当一声落下,大柱把握不住的往里撞,撞在人身上能将人的内脏都撞碎。 大门打开,大军瞬间攻入城中。 姗姗来迟的援军将人拦在了街道上,两方大军在此交战,喊杀声不断。 而此时,广王就拉着高句丽王站在王宫的一处高台上,指着那地方道:“王兄看到了吗?晋军已经攻入城中了,就算我们在城中有不少大军,也抵挡不住他们,城破是必然的。” 高句丽王脸色一变,问道:“他们是怎么攻入城中的?” 广王道:“他们都能把五王子和使臣团的人从天牢中救出来,还在内城放了一把火,再开个城门又有多难呢?” 高句丽王这才知道天牢的事,不可置信的看了广王一眼后看向自己的亲信。 亲信立即要去天牢问话,结果还没出宫便有令兵疾奔来报,“西城门破了,晋军已经打入城中,高耨萨已经领兵去抵抗,让大王带着大臣们赶紧走……” 亲信只能急忙回去禀报,事有轻重缓急,显然这一件事比去天牢要急。 高句丽王确定了西城门的事,也不再纠结老五是不是跑了,沉着脸问广王,“你是来劝孤逃命的?” “不是,”广王道:“天下就这么大,我等又能逃到何处呢?而且宗庙不能不要。” 他道:“大王,为了宗庙,我们,降了吧!” 高句丽王脸色灰暗,“难道我要做亡国之君吗?” 他显然是不乐意的,在他祖与父的两代,前者让宗主国灭国了,后者又断绝了新罗和百济的朝拜之路,直接收两国为臣属。 他便是不能与他们相比,也自当不要太差,守成总可以吧? 广王道:“至少可以保住宗庙,保住全族人的性命,只要活着就一切都有可能。” 他轻声道:“王兄,惹恼了晋国皇帝,他直接屠杀王室,那我们就什么都没有了,相反,只要投降,这片土地说不定还是我们管理,假以时日……” 他目光悠长的道:“晋国总有要换皇帝的时候,也会有出现昏君的时候……” 高句丽王目光闪了闪,沉思起来。 这的确是广王心里的想法,章徽不能威胁他,也不能利诱他,但可以和他列举事实,他会趋利避害,选择对宗庙,对高氏最好的一条路。 高句丽王纠结半晌,终于在天彻底黑下来,西面的喊杀声和内城的火光交替在一起的冲击下闭了闭眼,同意了。 于是先是亲信拿着他写的圣旨前往西城门宣旨,然后他又亲自披了白色的袍子出现在战场上。 暂时歇战的两军将士注视着出现的高句丽王。 赵国公冷哼一声,扭头吩咐道:“将此事报于陛下。” 立即有人应声而去。 满宝正在给人治伤,就听到有士兵骑着马一边大喊一边朝着主帐跑去,“高句丽王降了,高句丽王降了——” 投降来得猝不及防,不说白二郎,连满宝都呆了,“这就结束了?” 路过的方大人听见,差点儿吐血,“你们还觉得早了吗?知道我们为这一天付出了多少,准备了多久?” 先不说前面的围城,就说自契苾何力受伤后,对方的士气重新高涨起来后他们做的布置。 国内城现在三面都被晋军占了,就是为给他们压力,更别说他们这几天天天去放孔明灯,为了抄写那些内容,他们这些文官差点儿手断呀。 还有通过护城河偷入国内城的一百勇士,以及章徽等人的算计谋略,这桩桩件件哪一件是容易的? 方大人瞥了俩人一眼,最后落在了周满身上,“周大人忙是忙了,但一直忙一件事,便觉得事情简单了。” 但他们这些做文书,写圣旨,批阅折子分折子的官员却知道,他们为了今天的成果,明的暗的不知道准备了多少事情,自然也牺牲了许多。 白二郎问,“方大人现在不忙吗?” 方大人立即道:“忙,你们医帐的账单和我们的有些出入,来与我们核对一下吧,高句丽王投降,战事算结束了,我们得准备回程的事了。对了,白大人的伤如何了?” 满宝道:“快好了,放心。” 方大人一点儿也不放心,而是道:“周大人要是有好的药方记得开给他,让他早些回中书省。” 他忙啊,现在还得分担近一半白善的活儿,就在白善受伤的这段时间内,他每天睡觉的时间都不超过三个时辰。 满宝看了看他的脸色,估计也觉得不好意思,于是道:“他的伤口浅,这段时间已经在结痂了,可以做一些不累的活计。” 方大人大喜,“果真?” 满宝点头。 方大人就决定回小城后亲自去找白善谈一谈工作时长的问题。 不过很快,他们就收到消息,所有人直接进入国内城,连留守小城的一些官员和白善也被接了过来。皇帝直接住到高句丽王宫中,高氏一族都被暂时圈禁起来,包括广王一家,只有高句丽王还有自由,被皇帝拉着一起住在王宫里。 但高句丽王一点儿也不开心,他觉得晋国皇帝是在引诱他,引诱他杀了皇帝,或者,皇帝想要杀了他。 所以哪怕是睡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他也没有安全感,整夜整夜的睡不着。 皇帝也不知是真不知道,还是假装不知,一脸忧虑的让周满和卢太医郑太医三人一起去给高句丽王问诊。 等他们都看完,皇帝便单独留下周满说话。 不知因为什么原因,皇帝很少在周满面前掩盖自己的恶意,因此直接问道:“高句丽王可是长寿之相?” 满宝愣了愣后摇头,“他耽于享乐,肾元有亏,怎么可能长寿?” 皇帝:“……周卿啊,虽说你是太医,但也是女子,肾元这样的事要委婉些说。” 满宝:“他腰不好?” 皇帝略过这个问题,问道:“还能活多久?”希望就两三年,不要太长。 满宝:“……人的寿命这种事怎能一定?万一他现在痛定思痛,开始保养身体,再活个二三十年也没问题,万一他自暴自弃,每天酒水女色相伴,那过个几年就死了吧?” 皇帝若有所思,于是第二天就把高句丽王的嫔妃和他宫里长得好看的宫女都给他送去了,美其名曰,不能让他们生离,有情人终成眷属之类的。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 第2713章 处理意见 白善跟着后勤人员一起转移到国内城时,国内城的大火才在晋国和高句丽士兵的共同努力下灭了。 此时天干物燥,房屋易燃不说,水也很少,高句丽人前面耽误的时间太长了,因为烧的是内城,外城的人不进去救火,光靠内城的一些下人和士兵衙役,速度不快不说,西城门还打起来了。 相当于火救了一半又跑去打仗了。 本来救火的官员想要直接推倒几座房屋,这样就能遏制住火势蔓延,但这内城中住的人非富即贵,火没烧到自己身上时谁也不愿意提前推倒房屋。 要救火为什么要牺牲他们的房子? 不说房子本身的造价,里面的家具摆设等也很贵重好不好? 所以没人愿意。 晋军接受国内城后,皇帝直接派了阿史那去救火。 他就没这么温柔了,直接点了十几座房屋,晋军带着刚被俘虏的高句丽兵,直接将这十几座房屋推倒,然后从外城中抬水,接力一般运送水过来灭火。 忙了大半个晚上才将火扑灭,而此时,火都把内城的一半都给烧了,连广王府也不能幸免。 看着成为灰烬的半座内城,皇帝微微一叹,扭头问道:“进城的百人勇士还幸存多少?” “四十三人而已。” 皇帝点头,吩咐道:“将他们的尸首收殓好了带回去,朕答应他们的会实现的,将这一件事隐去,剩下四十三人提前送回京城,以其他军功行赏。” 皇帝是担心高句丽这边的降臣知道火是他们放的,要求他们将人交出来。 虽然双方各有猜测,但对方没证据啊。 皇帝是铁定不会认的,但也要防备着有人恼羞成怒,毕竟这次国内城的内城的确损失惨重。 阿史那将军道:“剩下的四十三人都正在医帐中疗伤呢。” 皇帝颔首,“让周满给他们用好药。” 又吩咐道:“去个人,将还在外的薛贵和牛刺史叫回来吧,高句丽王已经投降,剩下的城池,让他们带着高句丽王签署的文书去收了。” 赵国公应下,“是。陛下,高氏王族要怎么安排?” 皇帝略一思索便将大家召来问策。 白善也被叫了过来,和方大人白二郎坐在了一起。 有人道:“陛下,辽东才经过战事,正是需要安稳的时候,所以不如还是用高氏稳定民心?” “不妥,若是还交给高氏管理,这高句丽打还是不打还有何区别?” “我们攻打高句丽是因他们怠慢宗主国,如今已将他们收服,不如还将辽东交给他们管理,高句丽南还有新罗和百济,由他们三国互相牵制,辽东可安稳。” 皇帝瞥眼看向说话的文臣,努力的忍着才没有从鼻子里喷出气来,他是个擅于纳谏的君王,不能做那样的事。 他不好意思做,白善和白二郎好意思啊。 白二郎最先从鼻子里喷出一口气,哼了一声,声音很清晰的让所有人都听到了。 让正想反驳对方的赵国公停了下来,大家一起看过去。 白二郎脸色涨红,只能出言道:“若只是为了给他们一个教训,那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吧?” “但收获也良多,”那文官道:“此一战后,周遭国家再不敢轻易挑衅我国,边关可得百年安稳。” 拉倒吧,别说百年,二十年后谁还能记得这场丰功伟绩?相比于恐惧,仇恨更有可能滋生,而仇恨可能使人发奋图强,他们为什么只取名声,不拿最实际的好处呢? 白善道:“何必让他们牵制,三个国家都收了不就好了?” 大家一起看向白善,连赵国公都惊讶的上下打量他。 那位文官脸色涨红,立即反对道:“新罗和百济并无错处,怎能无故攻打?” 白善:“我也没说现在就打。” 他道:“陛下,臣看百济也甚是桀骜不逊,将来犯错的时候多着呢,而且若是为了平和边关,我国和新罗百济便可,何须再在中间夹一个高句丽?” “没错,”赵国公收回了目光,道:“新罗和百济不和,两国也时有纠纷,想要维持边关稳定,我宗主国只要抬一压一便可,何必再在中间横着一个高句丽?” “辽东一带本就是归属于中原管理,若不是前几朝中原战乱,高氏也不能在此立国,此时是该收回的时候了。” “那高氏王族这么多的人怎么安排?高句丽王可是投降的。” 又不是和高昌王一样是被俘虏的,对于投降的王族,大晋素来优待。 白善道:“陛下可以带高句丽王和几位王子回京城,封以官爵,让他们也看一看长安的风光和繁荣。” 他道:“自高句丽王接任后,高句丽多次加赋,皆因高句丽王奢靡而起,但辽东毕竟苦寒,奢侈之物多从中原运送而来,既然吗如此喜爱中原之物,何不将他们带到长安去享受呢?” 皇帝深以为然,“高句丽王和广王深明大义,朕愿委以爵位,以俸禄爵田供养。” 大臣们相视一眼,问道:“那其他人呢?” 皇帝想了想后道:“清点一下高氏王族的名单,还有此次内城大火被烧毁的人家名单,国内城重建需要一段时间,将他们都迁移往内地吧。” 立即有人问:“迁往何处呢?” “中原一带人多地少,不能再迁往中原了。” “岭南一带倒是地广人稀。” “还有西北一带。” “不妥,不妥,西北那边也有貊人余支,还是应该分开些好。” “岭南太远了吧?又酷热,只怕辽东这边的人去了不适应。” “那江南如何?” “那边倒是不错,人不是特别多,地方倒是挺大,听说山上也可种植东西。” “不错,现在许多茶叶不都是从岭南和江南过来的吗?我看辽东这边的茶叶都是天价,他们应该也很喜欢茶叶。”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了,大家都忽视掉了那文官说的要展示宗主国的大方和宽容的话。 皇帝对这个结果很满意,既然已经定下基调,那剩下的事情就交由赵尚书他们去负责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第2714章 推荐 这一场会议高二王子和高五王子都没参加,所以不知道高氏王族的处置方法,等他们知道的时候,名单都快整理出来了。 他们会跟随大军一起回中原,然后中途分开,被选中的人一路南下,正好,到了地方后正好是春天,可以分土地耕种。 牛刺史和薛贵带着兵马回来了一趟,然后皇帝分给了他们更多的兵马,让他们兵分两路南下和东进,拿着高句丽王投降的国书将所有城池都下了。 等新罗和百济收到消息时,牛刺史已经将平壤都收了。 新罗王和百济王大惊,一边悄咪咪的伸手将接壤的一些小城镇给收了,一边派人拿着国书和贡品去国内城朝见皇帝。 但比他们使臣团更快的是薛贵和牛刺史的弹劾折子。 以为悄悄伸手他们就不知道
相关推荐:
我喜欢你很久了_御书屋
财色兼收
某魔法的霍格沃茨
旧日时代
随身带着原始世界
结婚对象带孩子跑了
怎么会有人用恋爱来报复
龙王传说:诸神黄昏
Vocaloid南北组同人
男神今天鬼畜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