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样子,看见块石头都惊奇得不行,满宝就从海水里掏出一块一个脑袋一般大的石头,哇哇的惊叹道:“好多的孔啊,这是怎么形成的?” 俩人将石头运到沙滩上,蹲着琢磨了好一会儿才道:“好像有些是相通的,有些是不通的。” 满宝想了想,从头上拿下一个珍珠簪子,“试试看。” 白善看了一眼后道:“太费钱了,回头镶嵌回去还得工艺钱,北海县这边的工匠还未必有这样的手艺。” 他道:“我们带回去吧,回去的时候再找散珍珠试试看。” 于是后面的大吉三个护卫喜提一块大石头。 一行人就在海边玩到了傍晚,俩人越走越远,然后就在海边看到了一片被围起来的地方,里面建了三间矮房子,围起来的空地上有很多大灶台,但也只建了一半。 围起来的地方还被冲垮了一段,白善站在外面看了一会儿便拉着周满要进去。 但冲垮的地方在另一头,他们可以远远的看见,但要走过去还有好远的距离。 俩人走了一段竟然没看见门口,干脆就翻墙进去了。 大吉他们默默地抱着石头也跟着翻了进去。 九月站在墙下瞪着眼睛看西饼也爬了上去,她还转身冲她伸手,“快来,我拉你。” 周满已经跳下了围墙,拍了拍裙子上因为不小心湿了一角而沾上的土,和上面的西饼道:“不然你们先去海边玩着等我们?” 西饼已经把九月拉了上来,俩人都觉得这么费劲儿的上来了,说什么也要进去,于是摇头拒绝,“我们就要进。” 大家都跳了进去。 大吉在屋子里找了一下,和白善道:“屋里没什么东西,不过有些茅草铺盖,应该是以前的来搭建房屋的人住在这儿留下的。” 白善和周满道:“这就是那座路县令建了一半的盐场。” 满宝朝着四周看了一眼,道:“那山林远远看着一点儿也不像是被烧过的。” 白善面无表情的道:“树是可以重新长出来的,不过可以看大小,那树干一看就是才长出来没两年的。他们够狠,不知道我要是重启这一个盐场,他们会不会也来一次烧山。” 满宝皱眉没说话。 白善巡视了一下这座没能建成的盐场,叹息一声后道:“路县令也挺辛苦的,但听朝中诸公和唐学兄杨学兄他们的意思,北海县的情况算好的了,可见外面还有多少地方是不受朝廷控制,而是地方士绅豪族占了上风。” 满宝问:“这是经古不变的趋势,你想要以一己之力破之只怕做不到,而且你又知道由朝廷控制就好过地方士绅豪族来控制?” 白善笑了笑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所以唐学兄说得对,还是应该完善大晋律,这世间不说一切事情,便是七八成的事情都能够依照律法而行,那天下也不会乱了。” 跟在他们身后的大吉忍不住提醒道:“郎主,娘子,时间不早,我们该回去了,你们不如先考虑一下当下。” 这是个问题。 白善叹息,“我了解过,煮盐法最需要的就是柴薪。” 满宝也看着青山叹气,“这片青山还是挺好看的。”她在心里和科科道:“难怪你们要我收录的都是植物,你们的植物缺了这么多,是不是也有煮盐的原因?我记得你很久以前提过,你们的盐巴特别便宜。” 科科:“……宿主,建议你去搜索一下古代制盐法,未来那个世界并不需要为了盐这种调料品费心,甚至营养摄入都不用担心,只要你是智慧生物,联邦就会保证你的基本生存资源。” 盐什么的更是不必人操心。 满宝听着向往不已,她从小就羡慕科科来的那个世界,不知道他们大晋什么时候能有他们的十分之一就很好了。 “走吧,”见她发呆,白善便牵起她的手往外走,“去看一下附近的村子。” 满宝回神,利索的和他翻过围墙,跳到了地上后和白善回去。 大家洼边上有个渔村,很小,所以叫小洼村。 村长给白善他们挤出了四间房屋,看见他们就连连哈腰道:“大人,热水都给您备好了,您看是现在用,还是用过饭再用?” 又道:“家里杀了鸡,正炖着,大人等等就能吃了。” 白善扫了一旁的宋主簿一眼,笑着点了点头,和周满先去洗漱,换了衣服出来便用饭。 白善拉了村长同坐,问他这几日出海的情况和去年的收成。 村长有些拘谨,白善也不在意,和他道:“你明日陪本县四处走走,村里可有生病或有旧疾之人?” 他指了一旁的周满道:“这位是医署署令,她此次下乡来是义诊的,明日通知村中的人,若身体有不适之处的可以来找周大人看诊问药。” 村长抬起头来小心翼翼的看了周满一眼,然后立即低下头去,问道:“义诊?” “是,”这次搭话的却是周满,她道:“义诊就是免诊费……和药费。” 满宝扫了一眼院子外低矮的房屋,觉得他们这里也没有中户以上,于是加上了后头的话。 ※※※※※※※※※※※※※※※※※※※※ 作家的话 明天要赶飞机回去,太晚了,不一定能及时更新,所以先提前和大家说一声,不要总刷哟。 最后,你们都是我的万千少女和少年,哈哈哈哈 ☆.第2821章 打赌 村长的眼睛微亮,依旧拘谨,却不由瞥了宋主簿一眼,见他正低头吃东西,并没有表示反对便咽了咽口水,“果真吗?” 满宝点头,“自然是真的。” 她扫了对方的脸色一眼,道:“我看你身上就有不少毛病,待吃过饭,你去洗澡沐浴一番,我给你检查检查?” 村长就稀里糊涂的去洗澡了,等出来时被县令和县令夫人一起围观着要将衣裳给脱了,他就有点儿发抖。 周满伸手拍了拍他的背,轻声笑道:“别紧张,放轻松,我们又不会吃了你。” 周满摸了摸他的脉,又按了按他身上,问了他几个问题后就给他扎了一套针,她道:“你体内寒气重,灸也不错,却不能太热,回头我可以用石头泡了药给你灸一下,待身体再好一些可以试一下艾灸。” 满宝将针给他扎下去,村长慢慢放松了下来,趴在床上就昏昏欲睡。白善站在一旁看着,突然轻声问道:“小洼村一共有多少人会煮盐?” “没有几个,也就……”村长没说完,反应过来后脸色大变。 白善垂眸看着他道:“你紧张什么,本县又不会查尔等是否私下煮盐。不过本县好奇的是,是谁送你们去学的煮盐?这门技艺应该不是谁都会的吧?” 村长冷汗淋淋,只是背上扎了不少的针,他没敢动弹。 本来能够让他放松的针瞬间变成了芒刺,他咽了咽口水,在白善的注视下低垂着头道:“是路县令送我们去的,说是让我们学一下煮盐,将来我们也能在盐场里干活儿。” 白善:“新盐场吗?” 村长低垂着头应了一声“嗯”。白善就点了点头,问道:“所以村里是有人会煮盐的,若是新盐场开起来,你们立即就能上手吗?” 村长精神一振,立即道:“可以的,可以的,我们村好些青壮都在盐场里干过不短的时间,早就已经学会了煮盐。” 似乎是怕白善也会不了了之,他立即道:“大人,我们还知道哪里可以砍倒大木材,离我们村八里左右的地方有座山,当时逆风,那座山上的树都没被波及,可以去那边砍了木柴回来煮盐。” 见他如此积极,白善很满意,果然嘛,为了赚钱过好生活,做人做事自然要努力一些的。 白善道:“我会周全计划的,你先将会煮盐的人名单给我,还有,此话出我口,入你耳,不得与第三个人说,便是你妻儿也不行。” 村长就不由看向站在一旁的周满。白善道:“她不是第三人。” 村长:…… 白善对今晚的谈话收获特别满意,和周满点了点头后离开。 见他离开,村长大松一口气。满宝却没走,看了看他身上的针后便给他换了一套针法,村长紧张的情绪并没有被缓解多少,满宝只能将针都给他拔了,安慰他道:“你不要害怕,白县令人很好的。” 村长:……他是你夫君,你自然这么说了。 满宝回屋后就和白善抱怨,“你干嘛吓我的病人?” 白善连忙给她捏肩捶背,“我真不是有预谋的,当时就是心中一动,觉得有些怪异,他当时又昏昏欲睡太过放松,我就忍不住问出口了。” 满宝歪头,“怪异?哪儿怪异了?” “你不觉得他们家的盐有点儿苦吗?和官盐有些差别。” 满宝瞪眼,“你什么时候去他们家盐罐里吃盐了?” 白善:“……我没去盐罐里吃盐,今晚的鸡汤和菜不都放盐了吗?”他道:“即便是招待贵客,百姓家在做菜放盐时也会很克制,而今晚他们家的鸡汤有些咸了。” “可能是因为这边临海的原因,当地人口味比较重呢?” 白善摇头,“你忘了,我之前好几天都在海边的村子里走动,那边还有盐场呢,放盐也没他们家豪爽,而且他们家的盐和官盐有细微的不同。” 满宝回味了一下,没吃出什么不同来,咸倒是咸了,但那就和他们做菜的时候不小心放多了盐一样的道理,她理直气壮的道:“我觉得你感觉错了,那菜就和我二嫂做菜不小心放多了盐是一样的。” 白善:“你不能拿二嫂的手艺和别人的厨艺相比,就算会放多盐,也不会多这么多的。” 他自信满满的道:“而且事实不就证明了村子里有人会煮盐吗?” 满宝被噎住,顿时不说话了。 第二天早上起来,白善还特意拽着周满到村长身边转了一圈,问他,“你们村煮盐是在自家煮的,还是集中起来一起煮的?” 成功看到对方脸色变化,结结巴巴起来,白善才没有继续吓他,而是道:“走吧,我们陪你去村里转一圈,让有病的人今天过来看诊,我们则去别的地方转一转。” 白善和周满在村里转了一圈,回来时后面就跟了不少半信半疑的妇人和一些凑热闹的孩子。 周满让西饼和九月把她的药箱拿出来,便在院子里给他们看起病来。白善只看了一眼就带着村长和董县尉宋主簿等人走了。 村子里的人能活蹦乱跳站在周满跟前看病的,多是一些小病,比如觉得肚子疼、头疼、咳嗽、有些发热这些看着很普通的小病症。 满宝能给他们扎针就扎针,有的严重些的配以药材给他们。 不过…… 满宝拿起一个妇人的手自己的看了看,问道:“你腿上有这些被腐蚀的印子吗?” “有,”妇人也干脆,直接撸起裤腿给周满看,一点儿也不在意周围都是人。 这东西好多人都长有,所以没什么可避讳的。 周满仔细的看了看,按了按后问道:“痒吗?” 她道:“有时候痒,有时候不痒,不痒的时候多。” 周满点了点头,用指甲轻轻地刮下来一层皮屑,用纸将东西给包了起来,收起来后便去洗手,这才回来与她道:“你肚子疼是因为受寒,我给你扎一套针法,再给你抓两副药,扶阳补阳便好了,只是以后要少接触冷水,尤其是月事前后,一定不能下海碰冷水。” 妇人不在意的笑道:“夫人,我们总要吃饭的,不下海吃什么呢?” 什么不碰冷水,这也太讲究了。 ※※※※※※※※※※※※※※※※※※※※ 作家的话 下一章晚上八点见 ☆.第2822章 晒盐 满宝没有何不食肉糜的想法,也知道她们情况受限,因此道:“能减少接触冷水便减少,大家都知道女子坐月子的时候不能碰冰冷的水,但其实易受寒的女子一生中都应该尽量少接触冷水,更不要说像你们一样泡在海水里了。” 她道:“远的不说,我只问你们一个近的问题,你们村子里最长寿的女子是多少岁数,里头不下海,只是下地种地的长寿女子是多少岁数?” “她们肯定活得比你们长,年纪长时,受的罪也普遍比你们轻。” 妇人们一听便不说话了,生活在海边的人莫不羡慕里面陆地上的人,觉得他们有田有地,天生就比他们过得好。 有很多渔民家庭的愿望就是多打渔赚钱,以后进陆地里买几块好一点的田地,从此离了海边,再也不打渔了。 满宝见她们听劝,脸色这才好看一些。 村里的人生病基本靠熬,所以表面上看不出来,但大小毛病并不少,尤其他们还饥寒交迫,身上的毛病更多了。 白善回来时,周满也只看了一半的人而已。 村长一脸兴奋的去招呼着大家给他们准备午食,满宝也收工休息,看看兴奋的村长,又看看脸色不太佳的宋主簿,扭头问白善,“这是怎么了?” 白善道:“我已经决定重启这边的新盐场,今天我们又去看了一下,都觉得再搭建一些灶台就可以上工了。” 满宝问道:“煮盐吗?” 白善听她这么问便挑眉,“除了煮盐还有别的法子吗?” 满宝便看了他一眼,起身回屋,不一会儿便拿了一册薄薄的书出来给他,“里面有好几个制盐法,我粗略的翻了翻,觉得除了煮盐法外我们也就能用晒盐法,其他的法子我们目前的条件都做不到。” 白善接过,发现是一册没有头尾,应该是被人撕去不少纸张的书,对于这种情况他见怪不怪了,有时候满宝拿出来的书就是这样的,不仅会丢失头尾,还会丢失中间部分的东西。 他抬头看向四周,见村长亲自在厨房里忙碌,而宋主簿正在围墙后面生闷气,董县尉在压低了声音和他说着什么话,除了大吉,没人留意他们这边。 白善便压低了声音问:“这是小岳父给的?” 满宝没有点头,却也没有摇头否认。 白善便感叹道:“小岳父对我可真好。” 满宝不理他,道:“你先看一看吧,上面有些话说的不清楚,也不知道北海县适不适合,你先试试。” 白善颔首。 就在院子里翻开了书看起来,虽然是大白天的,但屋里还是很暗沉,不如在院子里爽快。 他这样光明正大,自然没人会去凑热闹问他看的什么书,宋主簿在忧虑别的事,因此也没凑到跟前来。 白善琢磨了一晚上,第二天就一脸兴奋的叫上村长道:“让青壮们拿着锄头和铲子等东西,我们今天就去试着建盐田。” 村长一呆道:“大人,我们还没有去砍薪柴呢,得砍了薪柴回来晾晒……” 白善兴奋的道:“我们不用煮盐法了,我新想出了一种制盐法,我们先试这一种。” 村长嘴唇抖了抖,半晌说不出话来。 走过来的宋主簿也呆住了,然后眼睛一亮,立即兴奋起来,凑上去问:“白县令,您刚说您要试新的制盐法,不用煮盐法?” 白善浅笑道:“宋主簿今天不是说这附近的树木不多,柴薪不够吗?” “我想了想,觉得你说的有道理,山林亦是朝廷的财产,不能为了煮盐便不顾其他生物,大肆伐木破坏,”他道:“所以我打算换一种制盐法。” 村长连忙道:“大人,我们不必砍这附近的树也可以的,可以去远一些的地方砍。” 这连绵不绝的山林,难道还怕没有树木吗? 宋主簿闻言,转头训斥他,“你当天下的山林都是你们小洼村的吗?这附近的树也就算了,但要是远的地方你们要是也采伐,到时候引发矛盾,闹起纷争来,这些损失你赔得起吗?” 村长口拙,加上对方身份天然压制,他根本回不了话,只能着急的看向白善,“大人,我们砍了树就会按照规矩将树种上,一定不会毁坏山林的。” 白善还没说话,宋主簿继续道:“你说的好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你砍一棵树就这么会儿功夫,而一棵树要长成却最少需要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你们煮盐要耗费这么多薪柴,你补种跟得上吗?” 村长涨红了脸道:“那龙池那边也砍了许多树……” “你们能和龙池比吗?龙池的盐田都多少年了,每年能为朝廷煮出多少盐你知道吗?” 村长脸色紫红,低下头去不说话了。 白善慢悠悠的道:“吵什么呀,我这个法子可是刚从书上找出来的极好法子,我们这次不用柴薪,而是用太阳来晒。” 他摇头晃脑的道:“要说天下至阳之物,那非天上的太阳不能比,所以我想用太阳晒出来的盐一定会比煮出来的盐更好。” 村长都快要哭了,这话一听就不靠谱啊,他也质朴,直接道:“大人,这太阳这么厉害,它也不能把米煮熟成饭呀,这把海水煮出盐来,只能靠柴薪啊。” 白善却道:“本县是北海县县令,的确要考虑诸多,不能为了煮盐便毁坏山林,所以我一定要试这个法子。” 村长道:“那要是试不成呢?” 白善道:“一次试不成就试两次,一年晒不出来就晒两年,行了,叫上人跟我去弄盐田吧,那灶台不用砌了。” 见村长脸色灰败,白善便和他道:“放心,衙门这边该给你们的工钱不会少的,每日十二文,照着龙池盐场那边的待遇给你们。” 宋主簿张了张嘴想反对,但想到白善好容易换了主意,他便又噎了回去,怕他又想起煮盐的事来。 宋主簿还有些不敢相信,但白善就是带着人去了海边,到处走走停停,最后选了一处将沙滩上的沙子拢了拢,挖出盐田来。 而远处的盐场竟然就这样放着不管了。 ※※※※※※※※※※※※※※※※※※※※ 作家的话 晚上十一点见 ☆. 第2823章 相信 连着两天,白善都没再提砌灶台的事,反而让村长带着村里的人在海边开出了三四块盐田,直接开进了海水晾晒。 宋主簿跟着蹲了两天,觉得白善这算是白折腾了,但见他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模样,他难得的没有表达出反对意见。 不过海边实在是太晒了,宋主簿就和白善道:“大人,县衙里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呢,不如我先回县衙去?” “不必,”白善道:“县衙那边有方县丞呢,新盐场的事交给村长来做,我们去巡视下一个村庄。” 宋主簿:“……大人,这盐场就交给他们处理?万一他们偷偷煮盐怎么办?” 白善不以为然,“私盐是大罪,他们家小皆在此,我又已经在此开设盐场,他们又怎会那样想不开?” “我还没想好将盐场交给谁来管理,等我想好了再说,反正这太阳一时半会儿的也晒不出盐来,先留着吧。” 宋主簿:…… 一旁的村长听了伤心不已。 白善却私下找了他,给他圈出好几块地方道:“这两日我去看过,这几处地方盐分最高,有些地底甚至有盐卤,所以你们的盐田要从这儿一直挖到这里,若有盐卤,便化开在盐田里晾晒。” 村长惊住,连忙问道:“既有盐卤,取了用水搅开再煮一次便可用了,为何还要在盐田里化开?” 一直到现在村长都不相信太阳可以晒出盐来。 白善却坚持道,“听我的没错,现在你们先挖盐田晒盐,我过一段时间会再过来一趟的。” 村长虽然担心村子的前景,但工钱是白善出的,而且他又已经知道村子里悄悄煮盐的事,村长不敢不听他的。 他只能唉声叹气的应了下来, 白善见他服从,便放心的带着人去了别的村庄开始巡视,目前主要还是春种的事,白善还顺便看了一下麦子的情况。 满宝就拉着一车的药材跟在他身后一路义诊,等她终于把一车的药材消耗光,他们这才回县城去。 本来就黑的董县尉和宋主簿更黑了,倒是白善和周满一直戴着帽子,且可能是天生的,俩人都没怎么晒黑,这让宋主簿嫉妒不已。 一进城,宋主簿便下意识的想跟着他们回县衙,结果他家里的下人跑来道:“郎主,老太太身体不适。” 宋主簿一听立即道:“白县令,下官先回家去看看老母亲,县衙那边……” 白善立即点头道:“去吧,县衙那边有我们呢,替我问老太太好,让她保重身体。” 宋主簿应下,立即拎起衣袍和下人一起急忙回家去。 满宝看着他跑远,啧啧道:“本来还想客气一下,要是病不好,我也是可以出外诊的。” 白善道:“这会儿你就别吓他了,我们也回去吧。” 满宝点头。 县衙里很安静,表面看上去特别的平和,俩人才进县衙,方县丞便立即迎接出来,三人去了办公房说话。 董县尉左右看了看,去找自己的属下。 属下看见他就一脸惊恐的道:“董县尉,您终于回来了,您知道这几天出了多大的事吗?” 董县尉淡定的问道:“多大的事?” 对方就压低了声音道:“方县丞趁着县令和您及宋主簿不在去查了盐场的账目,结果查出不对来,当即就拿了盐场那边的宋管事,不仅如此,户房那边的两个书记员也全都被拿下了,此时都关在大牢里呢。” 他欲哭无泪的道:“您要是早半日回来也好啊,今日一早,方县丞才带着我们把三人家中抄了一遍。” 董县尉好奇的问:“抄出什么东西来了吗?” “抄出来了呀,好些贵重的绸缎绢布,还有好几麻袋的铜钱,别说宋管事才三十出头,就是再干上三十年,凭他那点俸银和家里的田地也挣不了这么多东西啊,现在他说不出东西的来历,加上账目有错,除非县令开恩,不然他死定了。” 董县尉就道:“白县令是不会开恩的,你让他们死了这条心吧。” 事情多半就是白县令和方县丞一起商量着干的。 虽然现在白善重用方县丞多过于他,但董县尉才是白善来了县城后陪在他身边最多的人。 他可是一直看着这位县令是怎么处理地方事务和关系的。 说真的,虽然有些冒进,但不得不说,他这样干的速度比当年路县令那样慢慢布局后再掌权可要快得太多了。 当然了,结果肯定也是鲜明的,白善要是赢了,那从此北海县衙就是他一言堂;白善要是输了,那几家不仅还和以前一样,甚至还会比以前更强势,说不定路县令这些年的经营就会毁于一旦。 不过董县尉一点儿也不着急,他和属下们道:“这些闲话以后少说,我们只是听吩咐办事的,上头怎么吩咐我们就怎么做,知道吗?” 属下愣愣的点头,问道:“这事儿不提醒宋主簿吗?” 他记得他们老大和宋主簿关系很好啊。 念头才闪过,脑袋就被他们老大拍了一下,董县尉没好气的道:“用得着我们去提醒吗?人家早回家去了,我们就是一群管治安的衙役,保护好治下的百姓,保护好大人,不要奸人作乱就可以,剩下的事少操心。” 属下:“哦。” 董县尉打发走了下属,扭头看了一眼那边的办公房,忍不住叹息一声,看来县城又要乱了呢,就不知道这一次吃亏的是谁,还是两边都吃亏。 可惜他没本事做渔翁,不然此时做个渔翁可太好得利了。 办公房里,白善翻着账本看,方县丞很贴心,特意将有问题的账目画红,还在边边上做了标注,因此他一眼就能看明白。 他将册子递给周满看,问道:“只抓了一个管事?” 方县丞道:“大人,北海县每季都要向青州刺史府交一定的盐,若是抓的人太多,海盐煮不出来,到时候是要问罪的。” 白善道:“你不抓他们,他们就能按时将盐煮出来了吗?” “这……” 白善很干脆的道:“把现在能查出问题来的人全抓了,然后审问,凡问出来的人全部抓了,然后再查探。” ※※※※※※※※※※※※※※※※※※※※ 作家的话 明天见 ☆.第2824章 人手 方县丞没料到他动作这么大,不由道:“大人,即便你将盐场的管事都换了,我们恐怕也很难掌控盐场。” 他压低了声音道:“路县令此前不是没试过这个法子的。” 只是最后两败俱伤,路县令到底赌不起,所以在损失更大之前退了一步,盐场那边换了一个姓宋的管事过去,当时还是主簿的方县丞则提为县丞,题外话一句,之前的县丞姓宋,是宋主簿的一个族兄。 他“因病”辞官后,方县丞代替了对方,而宋主簿就是那时候提上来的,盐场那边还是宋主簿在管。 所以方县丞是路县令一路提拔上来的,宋主簿则是宋家一系的,那董县尉呢? 白善微微一笑,和方县丞道:“放心,这件事最坏的结果我都能承受得起,所以你放心去做,天塌下来,且还有我这个县令顶着。” 方县丞定定的看了白善一会儿,点了点头后应下退了出去。 这就是世家子和寒门的区别吗? 还是有背景和没背景的区别? 若是路县令,他一定是徐徐图之,必定不敢这么大动作的。 满宝目送他离开,啧啧道:“你人手不够用呢,方县丞张口闭口都是路县令。” 白善不在意的道:“收服他便是了,只不过我才来,彼此间还不太了解而已,等再过两年,你看他是谁的人!” 白善说得霸气,但周满还是问他,“你新盐场那边打算用谁?” 既然方县丞是路县令的人,那就不能用他了,要知道青州可不止一处靠海,这东西在出成果前是不能随意外传的。 即便是好为人师的周满也知道,该是自己的功绩一定要抓紧,不能便宜了别人。 白善沉吟道:“我再找找,董县尉要是可用我就用起来,不行我就只能和家里要人了。” 白善问她,“哥哥和侄子们可有愿意来跟我的?” 满宝沉吟起来,“立重不行,他现在还在庄子里一边种地一边读书呢,立学他们也要选官了,你觉得立威如何?” 白善不由坐直了身体,连连点头道:“他不错,写信回去让他过来一趟?” 白善起身走了两圈,思考道:“盐这事儿,不仅是盐场而已,后续还有很多可为之事,只是立威来了我这里,四哥那边怎么办?” 满宝挥手道:“还有立君呢,放心,家里不缺人用的。” 家里人多就这点好处。 于是白善转到书桌后面,提笔就开始给家里写信,“青州距离京城太远了,让立威把他媳妇也带来吧,免得想念。” 满宝“嗯嗯”两声,和他道:“再问一问家里,太医署那边有没有消息啊,怎么还不给我派人?” 满宝给萧院正去信好长时间了,结果那边一点儿消息也没有,也不知道他答不答应派人过来。 萧院正答不答应大家还不知道,但周家这边却是一收到白善的消息就开始给周立威准备上了。 老周头和他道:“到了那边要听你姑父和小姑的话,别给他们闯祸。” 周立威应下。 刘老夫人则是过来找老周头和钱氏说话,“白善是独子,他也没个兄弟,以后还需要亲家多多关照。” 钱氏笑道:“亲家这就客套了,姑爷肯带着几个孩子,那是孩子们的福分。” 这样的福分,陇州那边就很想要。 留在京城的本家听说这个消息后,忍不住找上门来,和刘老夫人道:“总是住在周宅也不方便,这毕竟是侄媳妇的嫁妆,传出去,外人要说我们陇州白氏无能,白善吃软饭了。” 刘老夫人则笑道:“三郎君过于忧虑了,我们祖孙住在周宅都这么多年,之前都没人议论过,此时又怎么会说?” “今时不同往日,当时他们两个没成亲,自然可以说是借住在未来的岳家,但现在两人已经成亲,你们还住在周宅里就不妥了。”白珉道:“你们不是在京城里买了好几个院子,不如选一个搬出去。” 刘老夫人便笑道:“我回头和孩子们商量商量。两个孩子出门前已经托了亲家照顾我们婆媳两个,这样突然搬出去,只怕外头要以为我们两家不和,两个孩子也为难,所以和孩子们说过再论这事。” 白珉便沉默了一下,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借口来劝说,因为他同样不想恶化和周家的关系。 他停顿了许久,最后还是道:“我听说白善在青州那边举步维艰,没有人手可用?” 刘老夫人,“倒没听孩子说过,他回信来说在那边挺好的,春种快要结束了,他和青州的官民都相处得好,倒是因为他和他媳妇都忙,所以家里的事无人打理。” 刘老夫人在他开口问起人手时就知道他是为何而来了,不给他开口的机会,直接道:“本来我是想带着郑氏亲自过去的,两个孩子忙着外头的事,我和他母亲可以帮他们照看后宅。” “但两个孩子都心疼我,觉得青州路远,过去不免劳顿,所以就没让我过去,你那弟妹也不愿离开我,最后还是拜托了亲家那边,让他们家二房的一个孩子过去照看照看两个孩子。” 白珉忙道:“婶娘,族里这边也是有许多后生的,不如从族里挑几个孩子送过去,总不能一直劳烦亲家。” 刘老夫人面上愣了一下后便笑道:“下次再挑吧,这会儿亲家这边都收拾好东西了,而且这又不是什么重要的事,立威那孩子是过去给他们打理杂务的。” 又道:“族里的孩子还是应该以读书为要,将来科举出仕才好,怎能操劳这些俗务?” 白珉:……就是因为有的子弟很难读书出仕,所以才要跟着族中已经考中选官的人出去历练,多少有些前程啊。 寒门子弟外放当官会带上自家的亲戚族人打理家务和外头的事务,一些小世家为了培养子弟自然也会这样干。 当然,他们眼光会更高一点儿,要做的不是“下人”“俗务帮手”一类的事,而是直接参与到地方事务中。 白善走的时候带上了大吉和刘贵,连厨娘都带着了,这会儿写信回来要人,显然就不是为了所谓的家务去的,肯定是任下有缺,他需要培养自己的人手,所以让人过去了。 这样的机会,竟然就这么便宜了周家!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2825章 没有杜撰 周立威也觉得自己占了便宜,于是将兄弟姐妹们都聚齐了,自己掏钱买了一壶酒给他们,炫耀道:“你们继续努力,我去和小姑混了。” 众人羡慕嫉妒恨,压着他去了状元楼,一定要他请了一顿好的。 几人吃饱喝足,摸着肚子回到家时正好白二郎过来做客,便跟着过去招呼了。 白二郎道:“我见到萧院正了,萧院正说太医署已经选定文天冬,他正好也是周满的学生,他准备准备就可以启程了。” 钱氏一听立即道:“那不如选了日子和立威一起走,路上也有个照应。” 白二郎便笑道:“回头可以问一问文天冬。” “之前一直未曾定下,也是因为太医署内争这个名额的人多,”白二郎道:“虽然去给周满打下手初始官职比不上其他直接接了地方署令的同学高,但能有周满指点,意义是不一样的。” 所以本来已经定下要进太医院做医助的几人都争抢了起来,最后还是文天冬强硬了这个职位。 这个刘三娘和周立如也是知道的,特别是周立如,她也提交了申请报告,可惜就是没能通过。 因为她这几年一直跟在小姑身边,太医署并不想让她再继续跟着小姑。 所以,太医署一直定不下人选,对底下的学生也就一直隐瞒,她问道:“何时定下的文天冬?” “昨天,”白二郎道:“应该今天下午就会公布。” 老周头就扭头问周立如,“这位文同学的医术怎么样?能力强吗?会不会给你小姑拖后腿?” “不会的,”周立如道:“他是体疗科的学生,成绩一直不错的,这次征东战他也去了,也立了不少功,所以才被选入太医院做医助,本来我们这一批做个两年医助就都可以升太医的。” “他去地方上,那便是选了一条不一样的路,将来应该会和大师兄他们走一样的升迁路程。” 郑辜郑芍和直接进入太医院的刘三娘周立如要走的路不一样。 白二郎看了眼外面的天色,起身道:“我得回去了,一会儿还要进宫呢,你们走时告诉我一声,我有些东西要给白善和周满带去。” 周立威立即应下。 庄先生见他溜得这么快,不由摇了摇头。 刘老夫人不免问,“这孩子在宫里闯祸了?” “没有,”庄先生笑道:“只是他在翰林院里写话本子被巡视的皇帝抓了个正着而已。” 从那天起,白二郎就在躲着他,显然是怕他骂。 说起来那是个意外,翰林院大半的人都知道白二郎在写话本,他自己先前就有一本成功的话本。 向铭学的传记就是白二郎写的,翰林院里谁没看过啊,就是皇帝也是偷偷翻过的。 他进翰林院后,多是做一些查找资料,修撰补缺的工作,翰林院里的人都知道他也无雄心壮志,很可能一辈子就要在翰林院里养老了,所以上官们给他的工作并不繁重。 一开始他在翰林院写话本还是悄悄的写,但从辽东回来后他升官了! 搬了一个新的办公房,虽然很小,但也是一个独立的空间了。 于是他就放飞了自我,因翰林院里许多工作都没要求时间,派给他的也不是多急的工作,他就放在一旁,累计到一定量后再一起做了,然后专心写自己的书。 写得嗨了,不免就忘了时间,也忘了周遭的环境。 翰林院是皇帝的储相之所,又是修史撰文的重要地方,皇帝偶尔也会过来看一看的。 那一日皇帝兴致就很高,于是就跑到翰林院巡视工作去了。 他是悄悄的来,翰林院便没有准备,但大多数人在皇帝到来时还是急急的凑上去表现了。 这人一多就显出了某个人不在。 明达是皇帝最爱的女儿,既然来了他肯定要看一看白二郎的,反正平时也没少见,他不觉得白二郎会紧张丢脸,于是就直接去看他了。 众翰林自然是跟着皇帝一起过去的,于是他们就看到握着笔一脸狰狞在写东西的白二郎。 那狰狞的模样让皇帝都停住了脚步,特别想知道他在些什么,于是就悄悄上前去看。 这一看就给看住了。 最后白二郎的稿子被皇帝没收了,所有的都收了,也没人知道他都写了什么,但白二郎瞬间在宫里和朝中出名,这两天他走路都避着人的,连庄先生他都不敢碰面。 庄先生摇了摇头,也不勉强他,孩子嘛,别扭上两三天也就好了。 白二郎一溜烟的跑了,却没有跑回家,而是跑去找殷或,问他,“你想到办法了没有,我要怎么从陛下那里把我的稿子拿回来?” 殷或闲闲的道:“你问陛下要了吗?” 白二郎就叹息,“没有,我今天去太极殿里转了一圈,还是没敢进去。” 皇帝又不单单只是他的岳父大人,还是他最大的顶头上司呢,在翰林院里写传记干私活儿本就是他有错。 这让白二郎理不直气不壮,不太敢和皇帝开口。 殷或想起之前给他审的稿子,微微一笑道:“那你就等着,等到陛下看完,他会问要接下来的稿子,到时候你再开口,稿子自然就回来了。” “……我还想给白善周满他们送一份过去呢,要等陛下看完,他得多久才能看完?”白二郎道:“而且万一他看完了不问我要接下来的呢?” “他会问的,不过,”殷或歪了歪头,“时间上的确是个问题,还有一个法子,让公主去要回来。” 这又不是什么大事,明达公主开口,皇帝肯定会还给他们的,但还多少就不一定了。 殷或好奇的问,“你写到哪里了?” 白二郎郁闷道:“写到白善他们进城骗开城门那部分了,正写到精彩处,两边打起来呢,唉,陛下为什么要来我们翰林院啊。” 殷或想起他曾听白善和周满描述过的场景,有些不太好的预感,“你,你是怎么写的?我是说,你杜撰的多吗?” 白二郎瞪眼,“我是那等杜撰的人吗?我只是描写敌人的心理和惊叹多了一点儿,其余全是照实写的,没有杜撰。” 殷或就感叹,“幸亏翰林院没有让你去修史,不然简直是贻误后世子孙。” 白二郎坚称:“我那是合理推算各人心理,而且写书就是要引人入胜,通俗易懂,我从小看过的本子都是这样描写的。” ※※※※※※※※※※※※※※※※※※※※ 作家的话 晚上十点见 ☆. 第2826章 才华付于国 白二郎为了让白善和周满看上自己的新稿子,只能跑回去找明达。 明达第二天就和白二郎跑进宫里,先是乖巧的代夫君和皇帝认了错,然后撒娇的想要回稿子。 皇帝被缠的没办法,还了一大半,剩下的就说什么都不愿意还了,他一脸严肃的道:“驸马公私不分,怎能一点儿惩罚也没有?这些稿子就是对他的惩罚,对了,那些稿子也最好不要外传,不然翰林院那边知道我又把稿子给他还回去,只怕要弹劾他和朕了。” 明达见撒娇也没用,只能拿着那部分稿子去找白二郎。 白二郎看了叹气,“这些白善和周满大多都看过了,看,上面还有他们给我修改的印记呢,我是想把这段时间新写的给他们送去啊。” 明达:“你到底是想让他们看你新写出来的稿子,还是让他们给你修改稿子?” 白二郎道:“这不是同步进行的事吗?两者之间有什么分别?” 明达:“要是后者,我也能做啊,我给你改。” 白二郎一脸纠结,“不好吧,你又不知西行发生了何事,万一你给我一改,我越写越偏了怎么办?” 明达道:“我听周满说过西行的事,不会偏的。” 白二郎和她大眼瞪大眼,还是想要白善和周满改,于是想了一个居中的办法,“不如先从陛下这里拿了稿子回来,你改过一遍再给白善他们送去改一遍?” 他道:“我可是答应他们的,稿子印刷成册前必须要给他们过目的。” 明达点点头,“行吧。” 她心里很高兴,反正她参与进去就行了。 于是,他们要怎么从皇帝手里把剩下的稿子拿回来呢? 夫妻俩对视一眼,齐齐看向太极殿的后殿。 皇后没有当场应下,让他们回去听消息。 白二郎很疑惑,“我在翰林院里写稿子这么严重吗?严重到皇后娘娘都不能把稿子拿出来?” 明达更了解她爹,道:“等父皇看完就会给了。” “但立威过两天就走了。” 晚上,皇帝也不去后宫了,就捧着一叠稿子在看,皇后过去看了一眼,也接过皇帝翻过的稿子看起来,一边看一边笑道:“明达和驸马都求到我这儿来了,陛下何时将剩下的稿子给他们?” 皇帝不在意的道:“等朕看完再说。” 皇后不免失笑,“陛下,你要是不把稿子给他,只怕他后面的稿子要写不出来了,我其实也想知道白善他们是如何做到破开城门后还能活着的。” 皇帝委屈,“你看完了,朕还没看完呢。” 皇后就催促他,“那你快看。” 又道:“你没发现稿子上还有别人的笔迹吗?显然有其他人给他修改,太医署那边要给周满派一个人过去,驸马突然急起来只怕是要把稿子给白善周满他们送去。” 事情就转到了公事上,皇帝的手指敲了敲腿上盖着的被子,和皇后道:“朕听萧院正提起过,每一个署令到任后,都至少要半年的时间才能让当地人知道医署的存在,再想要当地的百姓接受医署,那就需要更多的时间了。” “那郑辜虽失职,但洛州医署在所有医署中是完成度最好的,不仅洛阳一县,在洛州其他县也很有知名度,这才吸引了很多流民去医署求医。”皇帝道:“仅去年一年,通过洛州医署登记入册的流民数便有一百二十八人,这是一项很大的功绩了。” 皇帝嘴角翘了翘道:“周满这才去了多久,竟然就和太医署要人了,看来那边的医署进展很顺利啊,将她派出去算是派对了。” 皇后却道:“我听明达说,周满将医署定在了北海县,那边和其他医署的情况不一样,其他县的县令可不一定欢迎医署落址,而北海县那边有白善在,周满行事要顺利很多。” 皇帝点头,“朕也知道这一点儿,但先从北海县开始也不错,出了北海县,其他地方还是其他地方,白善影响不到,朕倒要看看,周满能不能让医署遍地开。” 皇后问道:“青州的刺史还没到任吗?” “哦,”皇帝低头继续去翻手上的稿子,不在意的道:“朕又给青州换了一个刺史,人现在估计快到京城了。等见过朕,他就会去上任了。” 皇后一愣,问道:“换人了?” 皇帝嘴角的笑容微冷,颔首道:“是啊,王嵘一直生病不能出行,朕看他身体实在不好,所以就让他在家养病了,朕和魏知商量了一下,换了郭成去。” 皇后:“郭成?他……” 皇帝点头道:“就是他。” 见皇后神色有异,他便哈哈大笑道:“别看他跟墙头草似的到处倒,但心机能力都不差,他又有建功的心思,青州那边有同样精明强干的路丛,又有白善在,想来青州会越来越好的。” “反倒是王嵘,”皇帝脸上的笑容淡下来,冷淡的道:“他过于冷傲,瞧不起青州,也看不起寒门庶子,觉得青州苦寒,去和一群土族士绅相斗丢了脸面,却不知道青州的官场也未必就看得起他。” 他的子民,他尚且没有轻视过,他王嵘凭什么鄙夷他们? 因为王嵘的确有才,所以他一直忍着,但年前下的任书,他要过年再去可以,但过完了年,又过了龙抬头,到现在他竟然还以偶感风寒,顾思先祖,想要祭拜了祖先,过完清明才去上任,既如此,那他就不必要去了,好好在家顾思祖先吧。 察觉到皇帝心情不太好,皇后就给他顺了顺气,皇帝便低头看着手中的稿子,正好看到白善他们主动跑去征西军那一段,他叹息道:“若是天下的臣子都似白善周满几个一样心如赤子,知道要将才华交给国家,那天下就没这么多乱事了。” 皇后忍不住失笑,“天下的臣子若都如此,陛下该拿什么报他们呢?” “朕自会给他们高官厚禄,无限荣耀。” 皇后微微一笑,虽然这话便可引起无限的矛盾和纷争了,但她很喜欢看皇帝这样自信张扬的模样。 ※※※※※※※※※※※※※※※※※※※※ 作家的话 明天开始加更,明天见 ☆.第2827章 生气 皇帝看稿子看得津津有味,尤其白二郎写书不似翰林院里的翰林们,很多事情都一句概括,白二郎写书就跟他的人一样,很喜欢啰嗦。 看到一片颜色鲜亮的石头山,他都能洋洋洒洒写上两页纸,写他们怎么在沙漠里抓蝎子都能写上三页纸,至于为什么抓蝎子,稿子上说周满说蝎子可治疗口眼歪斜、风湿和肩周炎,周满要用来泡蝎子酒,常饮似乎还有固本培元的功效。 稿子上还说,周满打算做出蝎子酒后便给殷或喝。 皇帝砸吧砸吧嘴,和皇后道:“明天见到殷礼问一问,周满有没有做出蝎子酒来,朕看殷或是越活越精神,说不定还真是蝎子酒的功效。” 皇后担心起来,“陛下可别乱吃东西,得问过御医。” 皇帝不在意的道:“周满不就是御医吗?” 皇帝是看得津津有味,看完还吐槽,“难怪他们西行走了这么久,固然路途艰难,但你看他们多懒散,说是为了不浪费房租愣是在一个小镇上住了近一个月。” 但最后还是叹息道:“朕未曾有机会去西域,但看驸马写的这些,感觉朕也就去过西域了。” 皇后也摩挲着手中的稿子,眼底流露出些羡慕来,她想了想后道:“等天气好些了,让明达也去青州看看吧,自周满外放她就在歪缠我这事儿,说也想去看看一望无际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这一次皇帝没有像以前一样直接否决,而是低头垂眸看着手中的稿子,沉吟半晌后还是不情不愿的哼哼了两下,算是应下了,不过却道:“明达身体不好,得让她身边的人照顾好。” 出门太危险了,虽然看白善和周满他们西行是很有激情,也极其羡慕,但皇帝也知道,出门的危险多着呢,他行军打仗的时候,身边就有不少人不是死于战场,而是因为水土不服而虚弱下去,急性时,一个晚上人就没了。 他的明达身体那么弱…… 皇帝将剩余的手稿看完,因为白二郎正断在了攻打龟兹的紧要处,所以皇帝没忍住,直接宣召白二郎进宫给他讲。 但写书和说书其实是两回事,对着皇帝的脸,白二郎只能干巴巴的道:“白善他们杀了里面的卫兵,趁机打开了城门,阿史那将军收到消息便领着大军冲进去了。” 皇帝:“这事儿朕知道,朕问的是详细的。” “陛下,这就是详细的啊。” 皇帝:“……像你写其他事情一样的那种详细。” 白二郎憋红了脸也没憋出一句话来。 皇帝盯着他看了半晌,最后退而求其次,“下面的稿子你写出来了吗?” “没有,”这一下白二郎应得特别快,他道:“没有之前的稿子对比我写不出来。” 皇帝只能失望的将稿子还给他,挥了挥手道:“赶紧回去写吧。” 白二郎素来对人的情绪敏感得很,他趁机问道:“那我能在翰林院当班的时候写书了?” 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道:“你得先把自己分内的公事做完。” 白二郎兴奋的道:“臣不会辜负陛下期望的。” 皇帝很想说,我对你没什么太大的期望,你好好的写书就行。 但看他傻乎乎的笑容,皇帝还是将话咽了下去,挥手让他下去了。 罢了,驸马不太聪明的样子,还是不要打击他了,其实这样也不错,驸马并不需要多能干,只要对公主好就可以了,白二虽不聪明通透,却自有一股憨气,明达和他在一起也高兴。 白二郎带了自己的稿子回翰林院,瞄准了时间就早退,先跑回了周宅,将所有的稿子都放在一个盒子里交给周立威,郑重其事的道:“这是我给白善周满的东西,你可得收好了。” 见他这样郑重,周立威也重视起来,以为是什么特别重要的东西,于是也严肃的点头,“你放心,我一定把它安全交到小姑和小姑父手上,便是我不在了,它也会在的。” 白二郎:“……倒也不必如此。” 周立威却严肃的道:“要的,要的,我们周家最不缺的就是诚义了。” 白二郎:“……我明天还得上朝呢,就不去送你们了。” 周立威应下。 白二郎抹了抹额头上的汗,转身要走,却见庄先生站在门口那里看他,他吓了一跳,不由脱口而出,“先生,您也早退?” 庄先生:“……现在到下衙时间了,不过我是给国子监送书的时候到时间回来的,你一个翰林院当差的,是怎么在我前面回来的?” 白二郎:…… 庄先生便脸一沉,对他道:“你跟我过来。” 白二郎便低垂着脑袋跟他走了。 庄先生有些生气,坐在书桌后面许久不说话,白二郎便乖乖的站在书桌前一动不动。 庄先生运了运气,这才和他道:“为师知道,你在仕途上没有大志,这本没有错,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追求,有人喜欢挥斥方遒,有人喜欢为民请命,自然也有人喜欢闲云野鹤,悠闲自在的度日。但不论你志向如何,你既有官职,那便要做好分内之事,你在翰林院里写书没什么,那勉强也算正事,但为何连迟到早退这样的事也做了?” 翰林院里的翰林都是进士,读书人嘛,除了翰林院里的工作任务外,大家闲暇之余也会写一些文章和诗稿,或者干脆为别人的文稿写序,很多事都是在翰林院里完成的,所以没人觉得白二郎在翰林院里写书没什么不对。 只不过他写的书是偏话本类的传记,所以显得难登大雅之堂,又正好是被皇帝当面抓住,这才在宫里和朝中掀起大波。 但这种行为是默认范围内的,没看御史台都懒得弹劾他吗?这一次他被收缴了稿子,也只是大家私底下笑一笑,并没有人在朝上弹劾他。 因为弹劾他,那带出来的人就太多了,翰林院上下就没有一个人是无辜的。 谁没在翰林院里写过诗稿文章? 庄先生也能容许这些,但他不能容许白二郎轻忽自己的职业,没有什么特别的事竟然都迟到早退,还是在才犯错被抓后不就便迟到早退,再下去,他的皮是不是要变得更厚了? ※※※※※※※※※※※※※※※※※※※※ 作家的话 下午六点见 ☆. 第2828章 汇合 送稿子这样的事也可以下衙以后再送的,周立威是第二天一早走,又不是今天就走。 完全没必要赶这一时半刻,说到底还是白二郎自己心里着急,一拿到稿子就要往这边送。 白二郎深知,他此时要是再找借口,只会更惹怒先生,因此低着头老实听训,不敢回嘴和找理由。 庄先生训了他一顿,见他老师的低着头,心情这才好了一点儿。 他问道:“那盒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白二郎低着脑袋老实道:“是我的一些稿子。” 庄先生皱眉,“什么稿子,西行的传记稿子?” 白二郎小心翼翼的点头。 庄先生紧皱着眉头,半晌还是说不出不好的话来,只能叹息一声道:“罢了,你去吧。” 白二郎小心翼翼的看着庄先生,小声问:“先生,稿子有什么问题吗?” “没什么问题,”庄先生平淡的道:“当初你们从西域回来的时候,周满已经因为耽误了行程被罚过了,就算你的稿子刊印成册,被百官和陛下看到,他们也不能再用同样的理由罚周满。” 就是以后一段时间内他们的日子不会太好过就是了。 庄先生撩起眼皮闲闲的看了白二郎一眼。 白二郎惊呆了,没想到还有这点,他一脸懵的跑去找殷或,着急的问道:“你聪明,你说该怎么办?” 殷或一脸莫名,“我以为你们在写之前已经想到这一点了,原来你们没想到吗?” 白二郎:“……他们想没想到我不知道,但我肯定是没想到的。” 殷或就摇头道:“稿子都被陛下看到了,还能有什么办法?” 他道:“你还是照着自己原来的计划写吧,反正罐子已经破了,干脆就破罐子破摔吧。” 白二郎原地懵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觉得殷或说的有道理,于是决定破罐子破摔了。 皇帝一直等着白二郎的稿子,每天都要问一次,有皇帝亲自催促,本来懒洋洋,写三四张稿子就要休息一天的白二郎再顾不上休息,只能在翰林院写,回家还要写,苦逼得不行。 没有稿子,追更兴致正浓的皇帝就拉了殷礼说话。 没办法,他怕再和皇后讨论白二郎文章中的旖旎风光,她就要更放开对明达的限制了,所以还是应该和殷礼谈。 殷或当时也西行了,他认为他和殷礼之间还是很有共同话题的。 对西行一事,主要消息来源是情报和朝廷公文的殷礼:…… 他只能硬着头皮听,记下来后回去找他儿子了解一下,至于皇帝,当时不回话并不打紧,反正他也只是要个听的人,看他说得兴致勃勃的样子,一点儿也不像是想听他发表意见的样子。 在皇帝终于将西征的稿子追完的时候,周立威和文天冬一行人终于到了青州。 不过他们没有在青州城停留,直接穿过青州城往北海县去。 一行人看到破破烂烂的北海县时都是一惊,不由
相关推荐:
战栗纪元
男神总是想撩我
毁灭教皇
南兰小传(飞狐外传同人)
汉宫秋之牡丹怨
横刀立马
炮灰加女配,逆袭好累
大啸吧!决斗者!
爱,下辈子
Vocaloid南北组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