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九爷’。 四爷的笑声几乎快把东暖阁的顶给掀了。 九爷能让四爷这么开心就是有功,李薇对董鄂氏也越来越好。她来了之后立刻就赏了一次,之后几乎是天天有赏。 雪停天晴后,李薇带着董鄂氏去了畅春园。 “公主挺和气,又好说话。你过去后自在些,别扭捏就行了。”李薇带着董鄂氏一起坐车,路上跟她说了几点怎么跟纯禧公主相处的要点。 纯禧公主回京后不爱端公主架子,她喜欢的就是跟‘家人’相处。越像家里人越好。当然,借着这个机会想占便宜的,纯禧公主也不是有求必应的傻子。 进了畅春园,把董鄂氏往太后和纯禧公主跟前一带,再陪着说了一圈话,抹了两圈牌,李薇就借着更衣的理由出来,叫来方姑姑问:“宣太妃这两天如何了?” 方姑姑忙笑道:“好些了,公主们一回来,都去拜见过宣太妃,还送了太妃两个蒙古女奴,说了好些家乡有事。前几日下雪,天这么冷,太妃娘娘也没发热。” 此时不发热未必就是好事。老人不比年轻人,身体反应慢。病灶积在体内,初时不发,发起来时通常都晚了。 李薇还是去宣太妃那里看了一眼,她正睡着,听着呼吸略有些费力。 出来后,她对方姑姑道:“姑姑多照顾些,马上就要过年了,好歹把这个年过了再说。” 宣太妃不比弘暾,她是长辈。真要在过年时出事,新年就别想过好了。 谁知怕什么,来什么。 腊月三十的下午,畅春园来了人,李薇叫过来一问,是方姑姑派来的,说宣太妃有些不大好。 反正明天她就要去畅春园了,提前一天去也不算什么。李薇一面让人收拾东西,一面亲自去勤政殿跟四爷打声招呼。 正是新年前的时候,勤政殿里诸位军机大臣都在座,还有十三、十四等宗室王爷在场。为了过好这个新年,方方面面的事都要提前安排。四爷正在听他们说,就见张起麟匆匆进来站在一旁。 四爷端起茶到:“都起来散散吧。” 等众人都出去,张起麟才说:“贵主儿来了,在西暖阁。” 四爷起身准备去暖阁,张起麟跟着道:“听人说九洲清晏里正在往外抬箱子,贵主儿也叫人备车辇准备去畅春园了。” 四爷脚下不免快了两分。不是大事,薇薇不会如此处置。 一见着他,李薇就竹筒倒豆子的全说了,道:“我先过去看看,也未必就会这么寸。万一有事,总不能叫太后操心,公主们都是娇客。”还待是她来。何况真出事再等畅春园来喊她,那时急慌慌的何必呢? 四爷不免脸色不太好看,皱着眉替她披上斗篷,轻声嘱咐道:“你到那里不必着急上火,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要是真有不巧,那今年就只过初一到初五,咱们也轻松点儿。” 她能感觉到他的不快。 她摸摸他的胸口,看他面色放缓,她才笑道:“那边有我呢,你一个人在这边也要注意,晚上不能睡太晚,不能老批折子,不能总坐着不动。要起来多活动活动才行。” 四爷刚才脸上的薄怒已经散去,他笑道:“知道了,管家婆。” 诸大臣从殿中出来也就是去偏殿坐一坐,有一会儿要回话的就在心中打一打腹稿,要方便的就跟着太监出去。 此时有人看到万岁携着一人从殿中出来,慢慢往外走。那人戴着雪狐的风帽和围脖,披着一件茄子紫的斗篷,远远的看不清脸。但一旁的张起麟都殷勤侍候着,偏殿里的人只敢扫一眼就赶紧避开了。 园子里能叫万岁亲自送出去的女眷大概只有皇贵妃了吧? 四爷送李薇坐上凤辇,把手炉给她抱着,道:“要不,朕让张起麟跟着你过去,也方便你使唤人。” 李薇笑道:“有常青呢,何况还有皇额娘在。” 挥别四爷,坐在车上的李薇在心里想着宣太妃要真是在过年时出事,该怎么安排呢? 首先,在园子里停灵肯定不行。当时收敛了就要送回宫去。 往哪放是个问题。以前宣太妃一直随着太皇太后住,她没有自己的宫室。李薇也没经历过,打定主意到了畅春园就让人查这件事,康熙一朝去世的妃嫔也有,循例而行就行。 到了畅春园,先去给太后请安。太后没有多留,让方姑姑领她出去了。 方姑姑道宣太妃确实不好了,现在已经叫不起来了。“摸着身上还是烫的,估计是烧起来了,我让太医看过,也开了药方,用银勺撬开牙给她喂了几勺药,但也没多大用。” 李薇去看过后不得不承认,宣太妃真是不行了。 可能太皇太后的去世带给她的打击太大了。之后她唯一的念头就是回到蒙古草原,这个念想在见到家乡的人,听到家乡的事之后也满足了。身体这才一下子垮了下来。 方姑姑道:“太后跟太妃也是几十年的老交情,这些日子一直难过得睡不好。” 看到同辈的人一个个走了,自然会联想到自己。 李薇叹道:“姑姑多劝着些,别让皇额娘太伤心了。” 太后自掏腰包,拿了二百金子给宣太妃发送。既然是太后的心意,李薇想来想去,给这些金子找了个好去处:在皇觉寺买灯油点灯,保守估计能点上八十年,绝对够给宣太妃买出一份不世的功德了。 毕竟给宣太妃办葬事有成例,并不需要太后掏钱。她拿出这钱来更多的是想看到能安慰她的东西。不是葬礼如何的盛大,而是为了寄托哀思。 李薇在请一千八百个和尚、喇嘛来念上六个月的经和买灯油之间犹豫了一下就决定了。 初一晚上,烟火在天空炸响时,方姑姑悄悄钻到人群中来伏耳对李薇道:“娘娘去了。” 李薇告罪出来,就站在廊下听方姑姑说完,叹道:“万岁说过,娘娘是长辈,今年的红就挂到初五吧。” 不过她并没有再去看宣太妃。一是她在太后跟前侍候,去宣太妃那里肯定要换衣服,来来回回惊动的人就多了。二来太后嘱咐过她让她不要过去,四爷更是让人连着来说了四五次,道都交给下头人去忘就行了,不许她去。 当夜,宣太妃的彩棺被悄悄送出了畅春园,送到了京郊陈村殡宫内安置。 宫内设祭,纯禧公主还特意去奠酒相送。还未出宫的几位小皇叔们也都去磕头送别。 像三爷这些人也都去了。多去几回,少去几回,无人强制。不过在听说去送宣太妃的人还挺多的时候,李薇还愣了下。后来听说像三爷、九爷都是天天去就明白了。这些人说是去送宣太妃,不如说是做给四爷看的。 宣太妃难得在死后热闹了一把。 宣太妃这一去,又是一重国孝加身。 四爷去年带着弘?S去泰山就是想告祭天地,自打听说宣太妃不好后,他的眉毛就没松开过。李薇知道,这几年连年丧事,换谁都要别扭下的。 她劝他这都是时候到了的缘故。像太皇太后和宣太妃,这都不奇怪。 但四爷仿佛还是很不安。 深夜无人时,他跟她叹道:“朕一直觉得,皇后是朕咒死的。” 李薇只是愣了下就明白了。因为他在孝敬皇后去世之前一直说她‘重病’。但当时这只是一个压制皇后的手段而已。结果皇后当真重病了,病倒如山,一下子就过去了。 她打量着四爷的神色,不禁握住他的手轻声问:“胤?G,你一直都是这么想的吗?” 四爷看回来的眼神中难得带上了委屈和愧疚,她伸手把他搂到怀里,让他靠着她,听他喃喃道:“朕……不是成心咒她的……可朕是天子,大概说的话被鬼神听到了,才拘了她的命去。” “胡说。”李薇斩钉截铁的说。 两人靠在一起,帐子里黑洞洞的像个狭小的世界,让人感觉安全无比。 她道:“皇上说的话多了。要是皇上偶尔出口的无心之言都能被鬼神听到当真,那皇上真心祈求的东西怎么不见当真?不说别的,史上长命百岁的皇帝有几个?” 四爷本来就怕压着她不敢全身压上去,此时听到这种‘大不敬’的话,一时失神竟然栽到她身上去了,赶紧撑起来,轻声道:“快住嘴,什么话都敢说。朕真是把你惯坏了。” 不过一直困扰在他心底的那份不安和愧疚也减轻了几分。 他躺回去,轻轻叹了声:“朕,对不起皇后。”他在说这个时一直握着李薇的手,过了一会儿她才明白他是怕她生气。 她不生气。连她都觉得自己对不起皇后,怎么会生他的气? 只是三个人一路走到最后,得到这个结果不是任何人责任。只能说命该如此。 四爷实在想不起他和皇后是怎么走到那个地步的,但他记得很清楚。从一开始的期待,到观望,之后的失望,放任,限制,厌恶,最后的无感。最后他只能承认,或许皇后并没有大错,她有的私心,他都能理解,只是不能接受。她始终不适合做他的福晋,更甚于皇后。 这世上有千百样人,男人女人,能遇上一个契合的是何其有幸的事? 他握紧手里的手,叹道:“幸好有你陪着朕……” 如果真是他造了孽,致使上天降灾,那他也甘心承受。☆、第507章 因为宣太妃的事,初五时各府都把过新的喜庆衣服给换下来了。九爷也提前回来了,才回来两天,十爷就登门了。 乍一见,十爷笑道:“怎么你去这一趟还长肉了?”脸又圆了一圈啊。 九爷往榻上一卧,连放炕桌的地方都没有了。十爷只得搬了个凳子坐在下头。 “谁过年不长肉?”九爷吃着盐酥花生,理直气壮的说:“过年就是养膘的时候。” 十爷老实不客气的从他面前的匣子里也抓了把盐酥花生,道:“你这时回来也早了些吧?不是说太后身上不好了?” “那也轮不着我去献孝心啊。”说起这个,九爷有些沮丧。 宣太妃没了以后,太后撑着过完年也小病了一场。 还真把大家给吓了一跳。 不过太医看过后说无事,给太后开的也是舒肝解郁的方子。李薇这才知道,太后大概是被宣太妃给刺激的了。 幸好太后的性格在那里放着,偶尔心情上有点伤春悲秋的也拖不长。李薇在畅春园侍了几天疾,四爷过来奉了一天的药后就好了。 “我没事,你那边正事多,赶紧回去吧。”太后笑着说。 宣太妃那是没指望了,她活着没劲,就算熬上八九十年又有什么意思呢?可她不一样啊,她有儿子,儿子还孝顺。 这么一想,太后心里就好受多了,病也不药而愈了。 四爷道:“儿子那里没什么要忙的,弘?S他们都大了,也能帮得上忙了。” 这话里意思可多了。 太后却没往下追问,只是含笑点头,欣慰道:“那就好啊。” 四爷道:“现在天还冷,等天稍稍暖和点儿了,儿子带您去南边看看,那里景色怡人。” 康熙爷六次南巡,却没带太后去过。太后不是听儿子说,就是听伴驾的小妃嫔们说,此时想起来也有些遗憾,笑道:“好啊,我也算是享着儿子的福了。” 太后催四爷回去,还让他把皇贵妃也带回去。 “我在这里不缺人侍候,你那里贴心的人少,有皇贵妃在我也能放心了。”太后道。 四爷却摇头,说:“让她在您这里多侍候两天,儿子不能陪着您已经是罪过了,让她多守两天也是替儿子尽孝了。” 李薇就这么在畅春园住了下来。 四爷临走前再三交待她不要累着了,“夜里不用你守着,让七福晋和十四福晋盯着就行。白天多来陪皇额娘说说话,朕让人从暖房里多送几盆花来给你和皇额娘赏玩。” 宫中的花鸟房早就有暖房用来冬天给主子们进鲜花了,拿的是炭烧的火墙等来增加温度和湿度,催生鲜花,使鲜花经隆冬而不凋。 太医说太后是心思郁结,看看鲜花啊,玩玩鸟啊,养养狗啊都行。心情好了,人就没病了。 偏偏太后不爱养宠物,那就只能看花了。 李薇让四爷放心,她这个侍候太后还真不用她亲手做什么,能帮太后端端药碗就算孝顺了。平时也就是在太后有精神的时候过来坐坐。 比起这个来,她倒更担心四爷。 他说要带太后南巡,那就肯定要去。但她现在留下陪太后就帮不上他的忙了,以他的性子肯定又要亲力亲为,她道:“畅春园这边有我呢,你不用担心。不过你回去也不要太累了。” “朕都知道。”四爷替她拢了拢斗篷,走了。 李薇就在畅春园住下了。 太后的病很快好了以后也不常在屋里闷着,以前太后还住在永和宫时,李薇就觉得太后挺能接受新鲜事物的。现在也一样,她在圆明园给四爷弄出来的保龄球,太后在畅春园也让人原样弄了一个。 李薇见着了就请罪道:“都是儿臣的错,没想着给您也做一个。” 太后换了短打,穿着靴子,身上一点零碎东西都没有,头上的钗环都少了,假发也没用,就是盘了个髻。她笑道:“我也是听弘时说的,他说这东西好玩,我就让他给我做了个。” 原来是弘时。这小子进了工部后还真挺能折腾。 太后打保龄球只能一球球来,打一次先要活动开,打完要停下歇上半盏茶。但太后能这么着玩一天都不嫌累。可见是真喜欢。 太后这里的这个滑道倾斜度更大,每当太后的球把木瓶子稀里哗啦都砸倒时,殿里侍候的宫女太监们全都欢呼个不停,连太后看着都挺高兴的。 太后不玩时也爱看宫女太监们玩,玩得好的自然有赏。四爷那边也有太监擅长这个,李薇见太后这么喜欢,提议干脆两边比一场。四爷特意抽空过来,两边主子比过太监比,最后太后这边赢了,可把太后乐了好几天。 南巡的事很快准备好了,弘?S、弘?d伴驾,余者全都留京。 李薇当然也是跟着去的,她既然在太后这里,这边的事自然都由她来安排。公主们全都搬出了畅春园,回到各自的公主府去。 成太妃往年也有陪着太后出巡,但今年不巧,她的风湿痛犯了,过年前就疼得厉害,二月时又下了好几场雨,现在躺在床上根本起不来。 余下的太妃嫔中就没有让太后喜欢的人了。 所以今年的南巡,竟然意外的只有他们自家人。 出京前还有一件事,某位大学士写了封折子赞美李薇。夸的就是这次太后生病,她衣不解带的侍候。 李薇一听说这件事就去问四爷了,这人总不会无缘无故的夸她。 “爷,您让他们写这个是为什么啊?”她觉得有点臊得慌。 这本折子递上来后,四爷批完让人传阅了! 于是现在朝上的人都在隐隐说她的好话,她觉得过不多久,说她好话的这个风潮可能会越演越烈。 这不行,这太丢人了。这明摆着就是四爷在背后推动的。他让人写了这本折子,再‘暗示’大家,现在大家都明白圣意了,都在照着做。 她怀疑南巡这一路上还会冒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 四爷看出她是急了,不安了,笑着安慰她道:“不用担心,朕有数。” 您能有什么数? 就像她想的那样。南巡的一路上,各种流言更多了,有说看到她守着太后一整夜的,有说她亲手替太后熬药的,有说她替太后尝药的,说得都能编成戏来唱了。 再往外走,流言中就添加了她仁慈爱护百姓的内容。比如她路遇小姑娘/老太太/断了腿的乞丐,那是肯定要先垂问,再洒泪,再让人施医赏药,还叮嘱当地的父母官要好好照顾这些人,不然她这个皇贵妃一定会治他的罪。 后宫不得干政,哪怕是个小县官,她也不会说这种话。 但这种流言最受人欢迎,几乎以燎原之势向外扩散。等他们到江南时,才知道流言已经跑到他们前头去了。 还真有人信皇贵妃像青天大老爷一样能审案子,帮人伸冤。 李薇就真接到状纸了。 比如?宓氖堑葑醋拥氖窃缒晁囊?刚登基时,为了肃清江南官场而落马的官员后人。他们递状子目的是坚持他们家当年是被诬陷的,是现在的江南总督陷害他们家的。 然后他们说曹家可以替他们做证。 四爷拿到后笑了一场,放下道:“要是跟曹家比,这家人确实是冤的。”论起贪银子,没有比曹家贪得更多的。结果当时跟着曹家一起贪的小鱼小虾们都杀了流了,全家没命了,曹家却进京了。虽然在京里过得不算好,但比起这种全家当时只有幼童留下的还是好得多。 四爷道:“让人去跟他们说,曹家已经伏法,让他们不必再盼着曹家能给他们做证了。” 弘暾那件事后,像曹家这样的自然就被扫进去了。连平郡王都被革了郡王,本来就是个太平王爷,这下算是掉底了。 但四爷并没打算就此把平郡王府的都给弃之不用,只是要暂时先冷一冷。他说纳尔苏的儿子福彭早年曾经在宫里给他当过伴读。 李薇还是头一回听到这个。 “福彭是可用之人。”四爷道。 南边确实空气好得多,没那么干燥。太后跟李薇说,“在这边睡得都比在京里好,夜里手脚也不会冷。”
相关推荐:
性福攻略系统(abo np)
被校霸艹翻的清纯女老师
主攻美强短篇集(H)
漂亮小魅魔的被调教日常(囚禁 1v2)
破世(男小三)
他在火葬场(快穿)
强抢(公媳)
鬼压床(h)
灰与白
24/7(经典SM,高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