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与君共襄天下事 > 第101章

第101章

闻先生可知因言获罪,今日能封了书铺,抓走书铺的老板,来日随意议论之人怕是也躲不掉,还是谨慎些好。” 闻重失笑,听出了对方的言外之意:“哦,在下看出来了,宋小友对此事颇为不满。” 宋砚垂下眼:“在下只是觉得,本就是个话本而已,又没有指名道姓,何必闹出这般动静?书封了也就罢了,偏偏还要抓人,不知道的还以为对方是个什么十恶不赦的人物。除非……那话本戳中了某些人的痛处。” “倒也未必,说不定宋国公就是心胸狭窄呢。”闻重说道。 周围人听到他的话都跟着笑了起来,宋砚先是一愣,也笑了。 可能是方才一起嘲笑过朝廷重臣,大家也变得更健谈了些。虽说都是市井中人,说的也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大家说得兴起,闻重也一边下棋一边听,偶尔还要点评两句,倒是让书铺外面一片欢声笑语。 又是一盘棋下完,外面日光越来越晒,两人方才收了棋盘,拎着桌椅板凳回到书铺。 书铺中,两名复仇记的资深书迷还在抱怨不休。 阿缠:“我很怀疑宝木先生的剧情写错了,当年被换的,说不定还有宋国公的脑子!” 徐老板:“谁说不是呢,一个国公,天天不务正业管人家看闲书,真是闲得慌。” 阿缠:“看不到复仇记的第二册 ,他们宋国公府全都有责任。” “唉!”徐老板叹气,“现在看来,第二册 怕是没指望了,只盼着宝木先生不要被抓走才好。” 接连走进来的闻重与宋砚二人都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闻重心道,陛下只见到了宋国公的委屈,或许也该听听民间百姓的不平才是。看来,他也该看看那本复仇记了。 而后面的宋砚见到铺中二人义愤填膺的模样,眼中闪过一抹笑意。 徐老板看见有人进来了,才停止与阿缠闲聊,起身招呼道:“闻先生与宋公子的棋下完了?” “还没过瘾,只是外面日头太晒,进来歇歇。”闻重放下手中的棋盘与棋罐,说道。 “两位快坐,我这就去端凉茶。” 徐老板去后面端茶,闻重才与阿缠说话:“季姑娘,又见面了。” 阿缠起身:“闻先生安好,听说闻先生想要买香丸?” “是,最近天热了,蚊虫多了些,姑娘的香丸实在好用,在下便想再买两丸。” “再过五六日我的店铺就要重新开业了,若是闻先生不急可以等到那时候再来。”阿缠提议道。 “也好。”闻重欣然应下。 与闻重交谈之后,阿缠转而看向宋砚:“牌匾上的提字宋公子可是写好了?” 宋砚忙道:“已经写好了,不知道姑娘什么时候来,便都交给了徐掌柜。” 徐老板上了茶之后,又回到后面取来一捧纸卷。阿缠挨个打开来看,果然如他们之前定好的一样,而且大字看起来着实气派。 阿缠很是满意,忍不住又赞道:“宋公子的字写得真好。” 方才便凑过来一同欣赏的闻重也点头道:“宋小友不但棋艺精湛,这字已有大家之风,确实好。” 知道闻先生的身份后,再听他夸赞宋砚,阿缠顿时觉得自己赚大了。 徐老板也不甘示弱,插言道:“宋公子的画技可不比书法差。” “如此大才,宋小友可曾想过考功名?”闻重问道。 虽说琴棋书画与科举并不是一个路数,但能三道齐头并进,可见宋砚天资不凡,若将心思放在科举上,以他的聪慧,未必不能得了功名。 宋砚略有些遗憾道:“早些年曾试图考过功名,可惜接连落榜,后来我便想,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便一路从老家来了上京,果然见识了许多不同的风貌。若是将来有机会,还是会再尝试科举的。” “如此也好。”闻重一副过来人的态度道,“科举晚些考也无妨,若是年轻的时候太过上进,早早便要入朝为官,实在算不得好事。” 阿缠与徐老板对视一眼,这种烦恼,大概也只有二十岁不到便中状元的闻先生才能有了。 宋砚饮了一口凉茶,转头看着书铺外刺目的阳光,科举啊…… 可惜,他没办法考。 与几人聊了一会儿,阿缠将余下的银子给了宋砚,才抱着她的一摞牌匾提字离开。 她还要与慧娘去订做牌匾,免得太晚了,赶不上几日后的新店开业。 不管如何,今日见到徐老板没事她便也心安了。 爬上马车的时候,她又想,之前听到宋公子与闻先生说了话本的事,也不知道闻先生有没有放在心上?若是明天能顺便参上宋国公一本就好了。 第二日一早,阿缠还在酣睡的时候,朝会已经开始了。她还不知道,昨天一个随意的想法,今早竟然实现了。 一个时辰后,朝臣们议事结束,正要退朝的时候,闻重站了出来。 从皇位上往下看,众朝臣的脑袋整齐划一地转向了闻重。 皇帝开口道:“闻爱卿还有话要说?” “臣要弹劾宋国公。”闻重字字清晰,让皇帝想要装作听不见都不行。 “哦,宋国公最近犯了什么错,不妨主动承认?” 宋国公立刻站出来:“陛下,臣并未犯过错,不知闻御史因何要弹劾臣?” “近日宋国公借着被人诋毁的借口,大肆封禁各坊书铺,不但严重干扰了百姓的生活,还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宋国公立刻反驳道:“此事本官已向陛下请示过了。” “是吗,那宋国公可敢告诉陛下,你威逼京兆尹封了多少书铺?上京一百零八坊市,短短两日时间,封了八十多家铺子,上京纸贵,可都要多亏了宋国公,不知宋国公是否与造纸作坊暗通曲款?” “闻大人慎言,此事事出有因,那些被封禁的书铺全都卖了禁书,待京兆府查清之后书铺自然会重新开门。” “巧了,昨日本官也看过这本所谓的禁书,本官很好奇,这本书的作者可有哪一句写明了书中内容源自于宋国公府?” 闻重步步紧逼,宋国公面上气恼,忍不住道:“本官不如闻大人能说会道,但他书中内容分明就是影射抹黑我宋国公府。” “那此事可就严重了。”谁知闻重突然话风一转,对皇帝道,“陛下,臣觉得,封禁书铺一事并不可取,但宋国公府的清白也很重要,既如此,还请陛下立刻下旨彻查书中记载宋国公府世子杀人一事是否属实。” 宋国公连忙道:“陛下,那话本的内容纯属子虚乌有,我儿没有杀人。” 闻重声音温和:“宋国公不必担忧,本官也相信世子没有杀人,但为了贵府的名誉和世子的清白,还是查清楚得好。免得百姓轻易就信了话本的内容,待查明真相,也可以对百姓有个交代。” “陛下,臣觉得此事不妥。”这时,礼部尚书站了出来,“若是随便什么人写一本书影射朝臣都要彻查一番,日后恐怕人手不够,闻大人觉得呢?” “本官觉得,若是随便什么人写一本书都要被扣上影射朝臣的帽子,还要被通缉,那还是需要彻查一番的。谁知道,他是真的无缘无故抹黑朝臣,还是被逼无奈,只能靠话本向朝廷喊冤呢?” “若是真有冤,可以上告衙门。”礼部尚书对此等行为很是不满。 “尚书大人可听过一句话,何不食肉糜?” “哼,闻大人这句话可用错了地方,想来读书的时候不求甚解。” 闻重一笑:“意会就好。本官科举的时候还是很严谨的,尚书大人是知道的。” 礼部尚书翻了个白眼,早知道十几年前就不那么欣赏闻重的文章了。 结果十几年后与他同朝为官,还要看他在朝堂上搅风搅雨,没一日消停。 眼见两人就要聊起来了,皇帝揉揉眉心:“着令京兆尹即日起将抓来的人放归,撤掉对话本作者的通缉。民众开智是好事,但话本内容日后还要严加审核。” “陛下圣明。” 只有宋国公有些不满:“陛下,您分明答应过臣……” 皇帝声音冷淡:“为了宋国公府的名声,朕答应过你封禁此书,可宋国公你却借着朕的名义办了许多多余的事啊。” “臣惶恐。”宋国公立刻跪下。 皇帝挥挥手:“念在你是苦主的份上,朕今日便不再追究,此事不必再议了。” 闻重也没有再紧咬着不放,他早就知道,陛下不会答应调查。 原因之一便如礼部尚书所说,话本的内容不足取信,朝廷不可能因为一个话本就要调查国公世子。 其二还在宋国公府世上身上,眼下西陵的安定最重要,若是没有切实的证据,陛下不会轻易将他调回来。 他今日的目的不过是想要此事挑明,让陛下在朝堂上给出一个明确的态度,将此事平息下来。 既然目的已经达成,其他的都不重要。 皇帝下令当天,众多被抓的书铺伙计与掌柜都被放了回去,书铺也重新开门营

相关推荐: 竹马青梅互相撩(1V1,校园)   我的病态女友   论推倒男配的最有效方式(H)   触手森林里的王子殿下(肉文)   妾室娇软妩媚,太子甘愿诱哄   肉文女主了解一下   差点成女主(np重口慎入)   清纯的爆乳诱惑_御书屋   找回你的心(gl/abo/futa/高H)   老师的玩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