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薛大人都死了,你还活着,希望烽帅就不要提这一茬了,我郭熙自永徽六年起,就没了报仇的心思,当然,信不信由你。” 突然那司职守望的少年烽子慌张喊道:“寇至!一百二十余骑!” 司马真铭毫不犹豫道:“全燧备战!” ———— 虽说先锋军一口气推平了枣马寨堡群,杀敌三千多,但是从主帅杨元赞到几名大将所有的将校都没有半点轻松,战死之人就有整四千,那么伤患又该有多少?所幸不是疫病最易传播的酷暑季节,否则以北方游牧民族一贯的狠辣作风,极难救治的重伤者,一律就地杀死,且不以战死论!不过在先锋军中有一批人的心情照样十分闲适惬意,这些人身边大多有精骑扈从护卫,从二三十骑到数百骑不等,年纪都不大,多在十五到二十五之间,若说鹿尾巴烽燧的烽帅与白马义从失之交臂,被司马真铭引以为憾,那么这些南朝权臣子弟或是草原上悉剔子孙的家伙,对自己没能入选幕前军机郎,也是相当愤愤不平的。北莽三条战线,最重要的中线是南院大王董卓大权在握,亲自主持军务,除了董家私军,其余兵马也以各大边镇的精锐为主,而且就在董胖子的眼皮子底下,很难有外人能插上手。而西线有柳珪,以及之后的北院大王拓拔菩萨,加上八千羌骑“未战”便给打得全军覆没,傻子才去那边吃苦头,所以幽州东线就掺杂了大量又不想冒风险、同时还得捞上军功的大贵族后代,与各方势力一直人缘不错的大将军杨元赞对此没有不近人情,默许了各大甲乙姓氏的掺沙子行径,而且特意准许这些角色脱离大军,在葫芦口内主动寻找烽燧进行掠杀,若是有胆量有实力去跟堡寨死磕,杨元赞也不拦着,生死自负便是。 在这段期间,不断有一股股人数不等的骑军从大营中来去匆匆,甚至有许多留在葫芦口外的小股骑军闻讯赶至,加入这场狩猎游戏中,就像是一场缓缓拉开序幕的血腥盛宴。 听说昨天黄昏就有龙腰州那位谢家的二公子与八十骑满载而归,马背两侧悬挂了十六颗鲜血淋漓的幽州烽子头颅,还有两匹战马故意拖拽着两名烽帅的尸体进入军营,两具尸体在黄沙大地上拖拽了一路,血肉模糊,后背处更是可以看到白骨。 后半夜又有一伙草原戎兵返程,是三个部落汇聚而成的四百多骑,直接就攻破了卧弓城外围边缘地带的一座河谷戊堡。这些浑身浴血的戎兵挥舞着战刀入营,而那些明显与戎人弯刀不同的战刀,无一不是那声名显赫的徐家北凉刀!几位年纪轻轻的戎兵头目更是在策马入营时,大笑着丢下几团褶皱的东西,等到有人捡起一看,才发现竟是那徐字旗! 枣马寨堡群一役,士气略微受挫的先锋军顿时气焰大涨。 今早天微亮,就又有七八股骑军争先恐后疾驰出营。 随着大量各式各样的攻城器械陆续运到,攻打那座近在眼前的卧弓城,便是一触即发的事情了。 一名看不清岁数的络腮胡高大汉子很漫不经心地走在军营中,身边跟了个比他要惹眼无数的侍女,年轻女子腰间悬佩了一枚绣工精致的漂亮锦囊,只可惜那点香气早就给军营中熏天臭味给遮掩得半点不剩。当这两人走过,那些个傍马而睡的底层北莽士卒,都泛起近乎吃人的眼神。大军作战,北莽早年从来没有携带妇人的规矩,还不都是给那帮南朝官员给带坏的,只要家世的分量足够,一律出身王庭的督战官也都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北莽十个高居一品的甲字大姓,北有七南仅三,但是乙字大姓的数目,可就是南朝门阀略微占据上风了。现在的幽州东线,龙腰姑塞几大州的豪门子弟一抓一大把,不是他们这帮连帐篷都住不上的士卒所能惹得起的。 那个堂而皇之带女子随行的汉子一路走走停停,时不时抬头望着那座城池高耸的卧弓城,最后他在经过一大堆帐篷时,被一个眼尖的貂裘公子哥瞧见,后者赶紧屁颠屁颠跑到汉子跟前,满脸谄媚低声道:“种大哥,这么巧。” 汉子揉了揉脸颊胡子,瞥了眼这位公子哥身后的景象,笑道:“瞧着像是让人吊马头了一整晚,怎么,忍不住了,也要去打几个烽燧?” 那年轻人嘿嘿道:“我跟几个哥们约好了,这不趁着还没攻城,各自先拿几个烽燧热热手,争取攻城前联手打下一座大寨,回去也好家里长辈们张涨脸面,省得他们说我没出息。” 那个姓氏相对南朝大族有些古怪的汉子嗯了一声,对此不置可否,他的视线越过眼前这姑塞州三世祖的脑袋,看到有四五个锦衣貂裘的年轻人扎堆站在一起,显然都不认识自己,倨傲眼神有些不善。汉子瞥了眼他们身后的马匹,都是草原上的排得上号的战马。关键是好马还要好调教,北莽有吊马头的习俗,吊好了,战马冲锋时才能不但步伐相同,甚至连马头高度都保持一致,绝不至于出现参差不齐的画面,奔跑途中,那就像一整排翱翔在地面上的雄鹰。在北莽,男子骑射两事皆须精湛不说,吊马的手艺也很重要,这大概就像是中原士子的琴棋书画吧。 汉子收回视线,对那出自姑塞州乙字大族的年轻人笑道:“小心点,接下来几年有的是大仗打。” 那好歹是姑塞州豪门子孙的公子哥满脸受宠若惊,使劲点头,然后神秘兮兮道:“里头有个姓庞的,他爹是姑塞州瓦筑军镇的新任将军,这小子在家族中很受器重,我跟他是死党,才肯告诉他老子悄悄给他派了位高手当贴身护卫,啧啧,二品实力的宗师。所以说今儿我就是跟他玩去的,虽然加起来才一百出头点的骑兵,但有那个高手,什么烽燧拿不下来啊,估计他一个人就能杀掉半座小些的幽州堡寨了。不过那小子说他老子不愿意他出风头,我也不好硬要他做什么,而且那高手架子也大,看我都是斜着眼睛的,他娘的!哈哈,种大哥,那你先忙,我跟他们出营去了。” 汉子微笑道:“去吧。” 公子哥刚转身跑出去两步,就转回身,小心翼翼问道:“种大哥,晚上能找你喝酒不?我这趟偷藏了好酒!” 汉子点头道:“行啊,只要攻城没轮到我上阵,就都没问题。” 公子哥笑得嘴巴都快要咧到耳朵后边去了,小跑离去。 以五名世家子弟为首的四百来骑吆喝着呼啸而去,当那世家子在马背上朝汉子笑脸的时候,汉子笑容浅淡地抬臂摆了摆手。 四百骑出营后没有立即分道,他们拣选的是钟鼓寨所在的那个寨堡群,大方向是一致的,只是等到临近后再各自分开前冲,各自找寻目标下手。 一路奔去,沿途有不少早已被主力大军随手拔掉的烽燧堡寨,遍地狼藉,幽州士卒的尸体全部被砍掉了脑袋。 这些脑袋那可都是沉甸甸的战功啊。 这一伙骑军在到达目的地后终于开始分道扬镳,两位死党好友没有分兵,在其他三人看来也没觉得奇怪,心中反而满是讥讽,两个堂堂乙字大族的后代,加在一起才 一百二十骑,真够寒碜的。 这支骑军开始逐渐深入,倒不敢太过靠近那些依附寨堡的烽燧。 他们昨天其实已经找人问过这场游猎的详细情况,知道真相后,这让原本热血沸腾的他们收敛了许多,原来那些股骑军虽然拿到手了实打实的战功,但各自战损伤亡都不小,尤其是攻下那座戊堡夺得徐字旗的戎兵,之所以看上去是大胜而归,那是因为这帮家伙根本就没有将所有己方战死的尸体取回来,就那么晾在战场了。而且各种小道消息显示那些瞧着不过麻雀大小的烽燧虽小,但那些弓箭手烽子往往十分棘手,就算攻了进去,仍是要贴身肉搏厮杀到底,不死不休。 投降? 笑话!北莽跟北凉打了这么多年的恶仗死仗,谁听说过有人接受投降的? 又有谁愿意投降的?! 传言连前任南院大王黄宋濮在复出后在朝堂上提出一个建议,看是否可以招降纳降,当时不说那些跟闻见屎味似的持节令大将军们,就连皇帝陛下都当场脸色铁青了。最后还是太平令帮着黄宋濮解围,说招降一事不着急,等打垮了北凉再说。太平令还难得开玩笑说了一句,“只要我军马蹄踩过了北凉道,到时候就算黄大人死活拦着不愿意纳降,恐怕我大莽将军和后方炼刀的匠作们也得一起抗议了,别杀啦,刀子不够用了。” 一百二十骑终于找到了一只绝佳猎物。 父亲是瓦筑军镇将军的庞公子举起手臂,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图,那个跟姓种的汉子热络套近乎的南朝三世祖弯腰凑过去一看,惊讶道:“庞瑞,你行啊,连这玩意儿都有,好像咱们东线上只有千夫长才有资格揣怀里的好东西吧?” 叫庞瑞的年轻人嘴角翘起,收起望向那座在地图上用蝇头小楷标识为鹿尾巴的烽燧,点头道:“千夫长每人都有一份,总共十六幅羊皮纸。这是我昨晚去跟其中一位借的,他让人找了半天才找到,大手一挥直接说送我了。他们用不着,也瞧不上眼,但对我们来说可是用处不小啊。曾平山,事先说好,咱们能打下几座烽燧是几座,但到最后分摊幽州士卒的头颅,平分肯定不行,得我七你三。” 爷爷是南朝西京户部侍郎的曾平山怪叫道:“放你的屁,有你这么不仗义的吗?你我各自六十余骑,老子又不会躲在后头,怎么都该五五分!” 庞瑞歪着脑袋轻轻抬了抬下巴,跟死党悄悄指了指身边那名正在闭目养神的年老“骑卒”。 曾平山的气势立即焉了,小声讨好道:“庞瑞,我庞哥儿唉,咱俩多少年的铁打交情了,你六我四,咋样?” 庞瑞眯眼狡黠道:“六-四分,不是不行,但你得告诉我那个身边有女子陪伴的络腮胡汉子,到底是谁。” 曾平山一副天人交战的表情。 庞瑞撇撇嘴,“再不爽快点,我可就下令攻打烽燧了。” 曾平山一摔马鞭,重重冷哼一声,又凑近几分,低声道:“姓种。” 庞瑞神情瞬间凝重几分,自言自语道:“种家,咱们北莽找不出第二家了。大将军种神通,大魔头种凉!下一辈种家子弟里,种桂本来名声挺大的,不过他跟种家的应声虫陆家结亲后,突然就没音信了,有消息说是给人宰了。不过他还有个更厉害的大哥,是叫种檀吧?怎么,那个邋遢汉子就是此次东线先锋大将之一的种檀?” 曾平山点了点头,满脸崇拜和神往的脸色。 种檀在北莽,可是能跟武神次子拓拔春隼比拼名声的风光大人物啊,别说他没有寸功傍身的曾平山,就是他爷爷遇上了种檀,也得乖乖端起笑脸相迎。 庞瑞扭了扭脖子后,高高举起手掌,向前一挥。 一百多骑,猛然夹了一下马腹,开始冲锋。 ———— 鹿尾巴烽燧,司马真铭向十一名下属有条不紊地下达指令,他,烽燧副帅郭熙,和膂力不错的两名烽子前往守望高台,其余七人中五人守住烽燧一楼门口,争取射出两到三轮弓-弩阻滞,然后什么都不用去管,紧闭大门,一旦有人破门闯入就抽刀死战,交由副帅薛老头统领负责。其余两人在楼梯窗口处伺机射杀北莽敌骑,司马真铭告诉他们要做的很简单,等敌骑近了再杀,只求务必近距离杀敌,不用奢望远距离伤敌,少射一轮没有关系。 下达完命令后,登楼前的司马真铭看了一眼姓薛的老头儿,后者没有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来到高台,司马真铭伸手向下压了压,让两名手持硬弓背负箭囊的烽子先蹲下去,毕竟司马真铭还不清楚那队骑军中有没有北莽神箭手的存在。而他和副帅郭熙精通武艺,就算不幸遇上了,还能进行躲避,不至于措手不及就给当场射杀。 一百二十骑铺出一条整齐的冲锋阵线,开始狂奔。 司马真铭打量着那些战马的马头,平静道:“不是普通的游骑。” 郭熙面无表情,手中已经从箭囊拈出一根羽箭,点了点头。 五百步。 司马真铭瞥了眼郭熙的那张铁胎大弓,问道:“两百步?” 郭熙淡然道:“不用连珠箭,两百步穿甲。百五十步,三箭连珠。百步内,可四箭上弓。若是不求连续挽弓,最远两百五十步,破重甲。” 司马真铭冷哼一声,“烽燧不是寨堡,只配轻弩,并无配置大弩,否则你就可以见识见识我大凉劲弩了。” 四百步。 郭熙神情古怪地快速瞥了眼这位烽帅,“当年又不是没领教过床子弩的射程,更厉害的几种巨弩的一样见过。郭熙可没说凉弩不强。” 司马真铭憋得慌。 三百步! 郭熙深呼吸一口气,猛然抬弓开始蓄力。 这位西蜀遗民嘴角有些不易察觉的笑意。 两百步! 砰! 几乎是同时,在鹿尾巴烽燧外骑军队列中和守望台上,同时响起一声巨大的声响。 北莽骑军中一名高大骑卒射出一箭,而郭熙那一箭正好跟那骑是相互作为首选目标。 郭熙脑袋骤然一撇,一根羽箭擦破他的脸颊,带出一条深刻血槽,这名副帅的整只耳朵都在嗡嗡作响。 而那名北莽神箭手被一箭洞穿头颅,坠落下马。 双方距离被那一阵阵急促的马蹄,再度缩小五十步。 郭熙三箭连珠。 有冲在稍稍靠前的三骑,其中两骑被一箭穿透胸口,战马继续前奔,而他们的尸体则从马背倒飞出去,重重摔在黄沙地面上。 其中一骑身体迅速后仰,几乎整个人都靠在战马背脊上,这才堪堪躲过了那根羽箭。 司马真铭也弯弓射出迅猛一箭,但是被那名从头到尾没有挽弓的披裘骑士用战刀拨掉,不过虽然拨歪了箭头,但那北莽公子哥手中的弯刀也给脱手撞落。 郭熙开口道:“先杀好杀的!” 挪动脚步躲过三枝羽箭的司马真铭,轻轻嗯了一声。 一百五十步,北莽骑军几乎全部都抛射出了一轮羽箭,而且准头都不差,司马真铭哪怕换了位置,依然需要拨掉数根。 郭熙除了那名神箭手的那枝箭矢,差不多是纹丝不动,用铁弓随手砸掉那些迎面而来的羽箭。 许多羽箭钉入司马真铭身后的那根桔槔,尾部剧烈颤抖,声音如同蜂鸣。 更有几根箭矢直接穿透那只兜零,势大力沉,刺透笼子后依旧斜向上破空而去。 两人如同身处箭雨泼洒之中。 百步! 郭熙从箭囊中拈出四根羽箭,那两名蹲着的烽子也猛然起身,找到准心后,弓身幅度再度被拉大。 烽燧楼下传来一声沉闷压抑的痛苦声响。 显然是有人中箭了。 郭熙依旧战功显著,连珠箭当场破甲射杀两人,其余两人都有受伤,不过战力犹在大,但是这已经足够让他们感到惊惧了。 守望台上一名烽子成功射中一名北莽骑卒的脖子,像是开出了一朵血花。 满脸惊喜的他刚想转头跟袍泽报喜,立即就被烽帅一个拖拽狠狠拉倒了地上,在他身躯倒地的途中,这名烽子看见了不远处那叫邵远的兄弟也倒下了。 只是脸庞被两根羽箭射穿。 甚至连肩头还插了一根箭矢。 司马真铭怒吼道:“不要命了?!忘了我怎么说的了吗?!一箭射出,就给老子当缩头乌龟!” 那名烽子咬着牙用手臂擦了擦眼泪,重重点头。 不足五十步,那么意味着这将是鹿尾巴烽燧的最后一拨弩箭了。 猫着腰换地方站起身的司马真铭又射杀了一骑,而被多达二十多骑专门针对的郭熙,在刚刚冒头的时候就被一顿密集攒射,在只能撤弓的时候,郭熙肩头仍是被一枝羽箭剐去肩头一块肉。 而那名先前在鬼门关打了个转的弓箭手烽子,起身时就给六七枝羽箭射穿。 力道之大,将他的身体撞得向后倒去,双脚竟然离地有几寸之高,倒地时,面朝天空的烽子躺在血泊中,一只手颤抖着伸出去。 但他咽气时,仍是没能触碰到腰间那柄去年烽燧才刚刚换上的崭新凉刀。 “换新媳妇喽。” 那是当时鹿尾巴烽燧所有人拿到新刀后发出的欢呼声。 司马真铭眼眶湿润,放下弓箭后蹲下身,帮那名烽子掩上眼睛。 他转头问道:“敢不敢再比试一场?” 已经抽出凉刀的郭熙点了点头。 一百二十敌骑,还是精锐骑军的快速冲杀,接下来就是破门,烽燧内的第二场厮杀。其实司马真铭比谁都清楚,鹿尾巴烽燧注定是守不住的。 就看能杀掉多少北莽蛮子了。 司马真铭对郭熙沉声下令道:“我去楼下守住门。郭副帅,你留在这里找机会射箭!” 司马真铭转身离去的时候,背朝郭熙说道:“就算连我在内全死了,这次鹿尾巴烽燧也已经回本了,我替死去的北凉兄弟谢谢你!” 郭熙默然,五指握紧了那张铁胎大弓。 郭熙在司马真铭就要走下楼梯的时候,平静开口道:“我本名郭震,但如今是葫芦口鹿尾巴烽燧,副帅郭熙!” 司马真铭没有停顿,只是抬起手猛然一握拳。 郭熙用手抹了一把脸,从箭囊中抽出一枝箭,一个起身一个下蹲,完全没有刻意瞄准,就射杀了一名正要在烽燧外翻身下马的北莽骑卒。 羽箭透过后背,刺入马背。 将其钉死在马背上! 走到底楼,司马真铭环视一周,楼下五人战死两人,但是楼梯上那名兄弟都已经死了。 敌骑则是死十一人,伤六人。 不等司马真铭说话,大门就被撞开,蜂拥而入。 司马真铭大步踏出,朝一名高大的北莽蛮子一刀当头劈下,在那人脸颊和胸口都划拉出一条深可见骨的猩红口子。 鲜血溅射了司马真铭一身,他在转眼间以双手握刀姿势捅入第二名蛮子的胸膛后,嘶吼道:“薛副帅,带所有兄弟去楼上,帮郭熙守住楼梯口!” 司马真铭以撞刀式一路前冲,被他一鼓作气将直线上的三个蛮子都给撞出门外。趁此机会,薛老头儿带着三名烽子跑向楼梯,但是闯入烽燧内站稳脚跟的一名蛮子使劲丢出战刀,整个刀锋都插入那名烽子大腿。 那烽子从楼梯滚落,是一张还带着稚嫩的脸庞。他正是那名先前当值守望看到敌骑来袭的少年。 脸色雪白的他背靠着楼梯,眼神中充满了恐惧,但那一刻,平日里与前辈烽子们说话总是嗓音很小的少年,用他这辈子最大的声音,带着哭腔对楼梯上方的两人嘶喊道:“别管我!” 少年持弩抬臂,对朝他冲来的数名蛮子射出弩箭。 一名健壮蛮子不敢置信地低下头,看到胸口那支只剩下尾部在外的弩箭。 少年被乱刀砍死。 而杀出门外的司马真铭在又斩杀两名北莽青壮蛮子后,被一个老蛮子一个让人眼花的前掠,下一刻便掐住他的脖子,司马真铭的整个后背都撞入烽燧墙体。 七窍流血的司马真铭缓缓举了举手中那柄还滴着血的北凉刀。 老人冷笑着手腕一拧,折断这名幽州烽子的脖子,然后向左侧一丢。 尸体被这位北莽深藏不露的二品宗师随意抛挂在一座石碑上。 按北凉例,烽燧前置石碑,刻有戊卒姓名、储备器械等。 司马真铭,鹿尾巴烽燧的新任烽帅。 他尸体的鲜血涂满了石碑。 而上任烽帅,那个头次见面就要他洗干净屁股的家伙,叫胡林。 正是死在鸡鸣寨副尉唐彦超更前头的那个蜂起堡一把手。 胡林辞任烽帅升任都尉之前,曾经偷偷摸摸找过一次司马真铭,结果站在他跟前憋了半天,使劲挠头,大概是实在拉不下脸说道歉的话,确实,让他们这些老兵痞说那些玩意儿,比挨刀子还难受。 到最后,两人一笑而过。 到最后,也都死了。 守望台上,北莽宗师老者又杀了两名拔刀相向的烽子,期间用手接住了那名烽燧头号神箭手的一枝羽箭,老人手指旋转着手中的箭矢,看着仅剩两只蝼蚁,笑容中充满不屑。 身材矮小的薛姓老头儿平静道:“郭家就你这独苗了,你还能走,我帮你挡下他们。” 郭熙丢掉铁胎大弓,缓缓抽出腰间那把雪亮凉刀,道:“薛伯伯,郭家没了。” 在这次攻守战中没有出手一次的薛老头沉默不语。 薛家四十多口人,在褚禄山千骑开蜀后,除了他这个以玩世不恭著称于西蜀庙堂的中书舍人,就都死了。 战死的,自杀的,被杀的。 还有被家族男子用毒酒毒杀的女子和孩子。 他如何能不恨徐家,不恨北凉? 但是这么多年过来了。 薛老头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现自己慢慢模糊了许多记忆,有西蜀的登天栈道,一望无垠的竹海,天下第一秀的名山。 老人喜欢上了被那些年纪轻轻的北凉人喊上一声小薛。 喜欢上了西蜀从来遇不着的那种大雪。 喜欢在这里站到高处,闭上眼睛,闻一闻,满鼻子都是风沙的味道。 老人轻声问道:“真的想好了?” 郭熙点了点头,突然咧嘴笑道:“薛伯伯,以前不敢跟你说,这北凉刀,拿着就是他娘的顺手!” 老人瞪眼,佯怒笑骂道:“臭小子!” ———— 鹿尾巴烽燧外五六百步外,有给人突兀感觉的两骑静止不动。 络腮胡汉子眯眼看着守望台上两抹身影的厮杀,“我的直觉就是准。高手这种东西,双方都会有的,就是不知道藏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浮出水面而已。这种狩猎游戏,就看最终谁是老鼠谁是猫,谁是猫谁又是虎了。” 种檀的贴身侍女,名叫刘稻香的公主坟隐秘高手,皱眉问道:“是清凉山听潮阁的高手?可是怎么会出现在小小烽燧里头?” 种檀摸了摸下巴,“天晓得。” 种檀一夹马腹,“走,卖个人情给那两位乙字大族的公子哥,估摸着他们这趟得气得半死。等我们赶到,那两个狭路偶遇的小宗师也差不多也该同归于尽了。” 临近鹿尾巴烽燧,种檀和女子从马背掠起,飘落在守望台上。 情况跟种檀预料得有些出入,但无伤大雅。 那个鬼鬼祟祟躲在烽燧里的北凉高手,不但宰掉了庞大公子所在家族当菩萨供奉起来的宗师扈从,虽然受了重创,但仍是跟另外一个相对年轻的烽子,又联手做掉了二十个名北莽人。 北莽的,北凉的,满地拥挤的尸体,种檀只好轻轻一踹,挑飞一名北凉烽子的尸体。 曾平山抱着脑袋缩在角落,浑身颤抖。 庞瑞疯了一般在用战刀朝一具尸体胡乱劈砍。 “一名宗师,外加一名三品高手啊!我回去后会被家族打死的!” “老子剁碎你们!” 假扮种檀侍女的她皱了皱眉头,种檀咳嗽一声,等到好不容易还魂的曾平山抬起头,种檀朝他点了点头,然后对那个庞瑞淡然说道:“行了,不就是高手吗,回头我送你一个,保证比躺在地上的那位要强出许多。至于回去后怎么跟你那个当瓦筑镇当将军的爹交代,我种檀帮你。” 庞瑞一脸呆滞,然后是好像九死一生后的震惊狂喜。 种檀走过去扶起两腿发软的曾平山,和颜悦色道:“晚上喊上庞公子,我请你们喝酒,帮你们压压惊。” 曾平山一把鼻涕一把泪,死死攥住这位种将军的袖子,小鸡啄米地点头。 种檀不露痕迹地抖掉曾平山的手,来到墙垛旁边,看到了那具悬挂在烽燧石碑上的尸体。 这位整个北莽王朝都数得着的大人物,就那么长时间直直看着。 女子问道:“怎么了?” 种檀视线没有丝毫转移,轻声道:“冒出几个不知名的高手,根本不算什么,但是真正的可怕的,在哪里。” 种檀伸出手指,指了指那块石碑。 女子有些不解,“嗯?” 种檀笑了笑,伸了个懒腰,“不管怎么样,先打下卧弓鸾鹤霞光三城再说,否则咱们家那位大将军会让我叔叔亲自把我拎回去的。” 一行人下了楼,在目瞪口呆的视线中,种檀突然走到那块石碑前,将那具尸体轻轻抱下来,让那名不知道叫什么的鹿尾巴烽子尸体,坐靠着石碑。 那个烽子,就像是在望着南方。 种檀大踏步离开,在上马后,回头深深看了眼北方。 她轻声道:“你不会死的。” 种檀面无表情,自言自语道:“但是幽州葫芦口四万多人,都知道自己会死。” 怕就怕,如果有一天。 幽州,凉州,流州,陵州。 北凉所有人都会这么想。 第726章 (因为是将近八千字,有点晚了。凌晨还有一章。) 卧弓城外,不复见各地烽燧点燃平安火。 北莽先锋大军,兵临城下。 大风,黄沙,贫瘠的土地,大风又将这些干燥黄土吹拂到空中,扑击那些猎猎旗帜。城外北莽战阵前方,不断有精锐游骑飞驰传递军令。卧弓城头,一张张大型床弩蓄势待发,所有城头将领都下意识握紧了刀柄。 一声高亢凌厉的号角,骤然响起! 若是以往北莽南下游掠遇城攻城,这个时候多是驱使中原边关百姓和降卒前冲,不但填土壕沟,还能够大量消耗守城一方的箭矢,最多同时辅以辅兵推楯车前行,步骑蜂拥而出,临城后万箭齐发,可以达到“城垛箭镞如雨注,悬牌似猬刺”的效果,只要守方出现军心不稳,凭借北莽武卒的悍勇,登城后一战击溃。但是今天这次兵临卧弓城,北莽东线军务在主帅杨元赞的主持下,展现出与以往两百余年北蛮侵掠叩关截然不同的攻城风格,左右两翼各三千骑军护卫中军步卒开始冲锋的同时,有一种往年极少出现在西北边塞的兵家重器,以大规模集结的方式浮出水面,投石车! 杨元赞几乎是在一夜之间便架设了不下六百座投石车,最大者需要膂力出众的拽手两百人,一颗巨石重达百斤!六百座投石车,不但车兵南下时携带有相当数量的巨石,还在进入葫芦口后沿路搜刮殆尽了卧弓城以北所有大石。此时,所有按兵不动的北莽将士都情不自禁抬头,安静等待着那壮观的景象,无数巨石将一起向高空抛洒而去,然后重重砸在卧弓城墙头,或是落在环城兵道和登城。 六百座投石车,看似面朝卧弓城列阵平正,若是由城头那边望来,便知摆出了一个弧度。力强者架在距城最远的弧心,稍弱者设于左右,以此类推。 不知道是谁率先喊出“风起大北”,投石车附近的北莽大军齐齐竭力吼出这四个字。 当第一颗特意裹有油布被点燃的百斤火石,高高飞起,被抛掷向卧弓城。 那一幕,仿佛一位天庭火灵降落人间。 数百颗巨石追随着这颗火石砸向幽州葫芦口第一座城池,所有北莽将士都为这种陌生的攻城手段而震惊。 巨石落在城头,坠在城内,或是为城墙所阻滚落护城壕内。 城内城外,满耳尽是风雷声。 所有人都像是感受到了大地的震颤,卧弓城如同在无声呜咽。 而那早于投石先行却慢于巨石撞城的六千莽骑,当然不是直接攻城而去的,以骑攻城,除非是不到万不得已,否则再家大业大的统兵将领也吃不起这种肉疼,这些骑军的作用仅是护送步卒顺利推进至城外两百步,帮己方步军压制城头的弓-弩狙杀。与步卒拉出一段路程的两翼骑军,在朝城头泼洒出一拨箭雨后,不再前驱,而是迅速斜向外疾驰,为后方骑军腾出位置,所以两支骑军就像洪水是遇上了礁石,却并不与之拼死相撞,自行左右散开。一名领军的健壮骑将在返身的时候,回头瞥了眼 那座城头,身为杨元赞嫡系亲军的千夫长,他是知道六百座投石车存在的,而且也比普通千夫长更早知晓投石车的威势,原本在他看来都不用两支骑军的护卫,卧弓城守军在数百颗巨石的密集轰砸下,就会吓得抬不起头来,任由城外步卒一路推进到壕沟外,但是在冲锋途中,他身前身后不断出现了伤亡,城头床弩一阵阵劲射,其中有先后两骑竟是直接被一根巨大弩箭贯穿!两骑尸体就那么挂于弩箭给当场钉死在地面上。若说北凉劲弩锋锐早有耳闻,那么在巨石炸裂无数跺墙的时刻,卧弓城洒下的箭雨仍是有条不紊,这就很让这名千夫长心思复杂了,他曾亲眼看到两名幽州兵被巨石当头砸下后,而附近的城头弓箭手仍是整齐射出了水准之上的羽箭,千夫长撇了撇嘴,这帮幽州人当真不怕死吗?他们脚边可就是一滩滩烂肉啊。 在巨石砸城和北莽两翼骑军的先后掩护之后,卧弓城的弩-弓箭矢愈发集中在北莽中军的攻城步军身上,不断有步卒连同楯车被床弩一同贯穿,甚至有运气不好的步卒被直接一弩射中胸口,被那股巨大的惯性冲力带着倒滑出去足足十几步,撞得后方楯卒和盾兵都跌倒在地。更多是被城头的弓箭抛射而射杀在前奔途中,尤其是当步军战线出现凹凸不平后,最是勇烈敢于冲在最前方的战卒和辅兵,都开始遭受城头神箭手的刻意针对。 箭雨不弱,但落在密密麻麻的蝗群中,如同杯水车薪,仍是杀之不尽。 漆黑蝗虫一般略显拥挤的步卒,根本不理会脚下的尸体和伤患,继续前冲。 城上一名身材魁梧的披甲弓箭手拉弓如满月,正要激射一名正在大声下令填壕的北莽蛮子头目,就被一根羽箭射穿喉咙。 他的尸体被胡乱拉到一处,很快就有身后弓箭手迅速补上位置。 连续挽弓尤其是满弓杀敌最是损伤手臂,在幽州军中,对于距敌几步的拉弓幅度都有相关严格军令,何时用弓何时用弩更是深入人心。先弩后弓再弩,是雷打不动的北凉铁律,其中“先弩”即是以床弩、腰引弩和脚踏-弩为主,卧弓城作为幽州葫芦口三城之一,床弩数目虽然不如凉北虎头城那么夸张,但这并非大将军燕文鸾要不来床弩,而是卧弓城的规模限制了床弩张数,可在之前的互射中,对北莽中军仍是造成了巨大的伤亡,直接死伤在硬木为杆铁片为翎的床弩之下的敌军,目测之下就有百人之多,其中两名压阵的北莽中军将领更是一个不慎被大床弩给射杀当场,想来这肯定会让两名已经距离城头极远的千夫长死不瞑目,因为他们的南朝匠作官员总说自己的大弩不论射程还是筋力,都已经不输北凉,可真到了战场上,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 在两翼骑军用箭雨掩护之前,甚至是在更早的北莽己方各类弓-弩射出之前,卧弓城的床弩和腰引弩已经从城头率先射出。 若非投石车那几拨巨石一定程度上压抑下了城头的弩雨,恐怕中军步卒连死在护城壕附近都是奢望。下马攻城作战,本就是北莽健儿最不擅长的事情,若说在马背上跟北凉骑军厮杀搏命,他们就算战况处于下风也毫不畏惧,可是没了马匹骑乘,那实在是一件窝火堵心的事情。好在这次负责攻城的步军都是南朝各个边镇的兵力,一向在北莽军中低人一等,他们的死活,比如居于两翼的精锐骑军是不怎么上心的。 一名满脸络腮胡子的北莽攻城大将大手一挥,六百座投石车开始向前推进,准备第二轮抛石,不用以摧毁城头,而是尽量阻绝支援卧弓城头的有生力量。 主帅杨元赞对于此次攻打不到六千兵力的卧弓城,是志在必得,而且老将军的要求是一日攻下此城!对于此举,帅帐内不乏异议,有说卧弓城外地势不利于攻城,步军阵型过于狭长,是派上一万还是八千,其实意义相差不大,不如分批次递进,给予卧弓城源源不断的持续压力,哪怕一日攻不下,最多两天也能拿下这座卧弓城,使得伤亡可以锐减。 正是种家长公子的种檀跟随投石车一起前
相关推荐:
舅舅!节制点(H)
[快穿]据说每个逆袭的炮灰身后都有位干得她欲仙欲死的男主(H)
老牛“吃”嫩草
(快穿)不被操就会死
沦为他们的玩物【nph】
皇家淫院_御书屋
在恐怖游戏里被疯狂觊觎(np)
【人外】人鱼领地
人妻教师的群交派对
熹微(H)_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