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九王妃制霸皇城 > 第186章

第186章

来那时,他便应已有了离开建康的打算了。对了,奴婢方才摸到书中还夹了两封东西,应该是殿下特意留给皇上的。” 裴珩心绪翻涌,便立马从书页中抽出了那两个信封。 第一个信封内装着的是一份名单,上面写了二三十个人名。 其中有几个是朝中官员,大部分是不认识的名字。 裴珩不及仔细研究,又立刻去拆开了第二封。 是谢瑾的亲笔信……! [阿珩吾爱,见字如晤。 你收到此信时,我应已到了北朔大都,过上了富贵闲散的日子。 这份北朔谍网的名单乃秦焦提供,不过不可全信,亦不可打草惊蛇,不妨从那几名官员入手,细致排摸核查,待证据确凿再一网打尽。 如今朝堂有你和几位大人,我没什么不放心的,若实在遇到了难以决断之事,策论集子中兴许会有对症的办法,可供你参阅一二。还有,前线攻坚不易,你当为三军将士做出表率,励精图治,鼓舞士气,切莫轻易消沉懈怠。 鸿雁难寄万里情,你我之间,有些话自不必多说。待到雍军北定之日,盼与君在上京重逢,再叙佳话。 愿君一切安好。 勿念。] “哥……” 裴珩双手发颤地握着那信,已然是泣不成声。 谢瑾纵然是离开建康,他也事事周全,提前将什么都想到了。 无论是朝堂局势,还是前线战局,甚至担心自己一蹶不振,他还专门提到了上京之约,给了自己念想…… 真不知该说是他是狠心果断,还是用心良苦。 裴珩涕零如雨,却不舍沾湿那信纸半滴,最后才如视珍宝般合上,小心翼翼地揣入了怀中。 第104章 上京 史书有载:大雍延始二年, 秋,雍临帝实施军中新政后,御驾凌斌出征, 于惠州云州交界集结定安、淮安两路大军, 开始了长达五年的北伐决战。 短短数月之内, 战火燎遍中原北部。 又是这样一个阴沉肃杀的天,寒风猎猎,万马齐喑。 黑金宝马鞍上,裴珩身披金铠位于大军阵前, 浑身透着决然毅然的杀气。 “杀——!” 号角鸣起, 呐喊声震天, 箭矢顿时如疾雨淋下! 裴珩双腿夹住马肚,持剑杀入敌阵, 不知疲倦地厮杀。 剑锋快速淌着血, 难以分辨是谁的,一遍遍倒映出他那张俊美冷厉的面庞。 这样的场面似乎历了无数遍。 战场上紧张的气氛偶尔令人觉得周遭一切都停滞了,可历史滚滚前进的车轮从未停下。 恍惚间,云层弥散, 天宇逐渐泻下一道光亮, 御剑上那道凛冽的寒光随着时间流逝,也在悄然变幻—— …… “唰。” 裴珩背对着从殿外照进来的光束,从容不迫地用帕子擦拭着白刃。 还是那柄尚方宝剑。 银色剑身映出的瞳色依然深丽, 不过那双狐狸目已完全褪去了青涩,相较从前更为深沉凌厉, 俨然已是个成熟的帝王。 转瞬已过了五年。 这五年来,裴珩亲自出征十二次,长则半年, 短则一月,近半数时间都在战场上与将士们一同拼杀。 虽也有过败绩,但大军能将国界一再北移,实乃应了天时地利人和。 大雍军中打头阵的将领虽然还是于震洲和鲁直,可改制成果卓效,近年来也冒出了不少年轻得力能够挑大梁的猛将。加上北边各州百姓受北朔压迫已久,民意炎炎,各地皆有成规模的起义军,裴珩并未主张打压,而是一路招安纳降,吸纳人马共同对抗北蛮。 除了北伐,他又按照谢瑾布下的蓝图,在建康变革试验新法,又在北边各州选擢人才,重建秩序,安抚流民百姓,真真切切担得上“励精图治”四字。 年前,雍军就已一鼓作气收复了悬河以北的惠州、樊州、汾州、满洲、安州等地,此次裴珩再度出征,是直奔着上京而来的。 前夜,雍军三万兵马率先攻入上京。他领着部下,终于踏入了先辈回忆描述了无数遍的旧都皇宫。 眼前这间荒废已久的宫殿空旷寂寥,但不失肃穆威严。 裴珩站在殿正中拭剑,冷厉的声音幽幽响起:“五年了,朕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回去禀告你们北朔王,想解敦州之围,就拿人来换。” 前来商谈的北朔使臣朝他一拜,谦和道:“北朔王前年因沉疴难起,如今朝中主要掌权的是谯丽公主。我们公主的意思是,敦州以北自古便是北朔地界,我们既已答应十年内退至嘉南关以北,与大雍不再来犯,皇上何必再损兵折将,一味赶尽杀绝呢,要是真到了草原

相关推荐: 圈圈圈圈酱短篇合集二   镇痛   总统(H)   烈驹[重生]   屌丝的四次艳遇   差生(H)   斗罗绝世:圣邪帝君   凄子开发日志   修仙:从杂役到仙尊   蔡姬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