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可比送外卖赚多了。” 长发女孩悄悄跟短发咬耳朵,她们送外卖每天开工就要三块钱的保险费,电动车充电还要两块钱,每次还只能挂两单,多一单就要超时,辛辛苦苦三个小时,一算时薪刚过十。 倒不是没试过其他的兼职,只是她们白天的朝八晚六要保持充足精力,晚上最多只能做到十点,兼职的范围便窄了很多。 她们又不是师范生,相对高薪的家教也做不了,在试过家政服务的割韭菜,摆摊的屡战屡败等多种行业后,她们悲哀的发现竟然还是跑外卖收入最稳定。 “要是能长做就好了。” 短发女孩顺手拎走黎秋月家里的垃圾,看着到账的数字也有些心动。 六十块,是她大半天的工资了! “待会儿看看有没有特价肉,我们买点回去庆祝。” 长发女孩看看自己终于突破五位数的余额,回想起黎秋月家里的香味,咬牙决定奢侈一把。 “好啊。” 短发女孩表示赞同,她们说的特价肉是猪肉,为了保证营养,她们也会买肉,只是买的都是便宜的鸡鸭肉,猪肉很少买,黎秋月的厨艺太好,别说长发,连她都馋狠了。 要是瘦肉就炒菜,要是排骨就红烧,五花肉可以炖土豆,全肥肉直接熬猪油,就算是光骨头,也能煮汤吸骨髓! 第33章 一袋子上好的茭白 把最后一锅豆荚倒进卤槽, 黎秋月总算是腾出手收拾牛筋煲。 用漏勺将牛筋从砂锅里捞出来,筷子夹掉住煮烂的葱白,乘着起锅烧油的功夫, 将葱叶切丝葱心切段, 葱丝油热进锅爆炒,牛筋炒匀撒上葱心出锅! 黎秋月真的吃到一口牛筋的时候,已经快要十二点了,要不是提前干掉一锅煲仔饭, 她觉得自己得当场饿晕过去,但当她夹起一块牛筋入口的时候,只觉得值了! 在长时间的细火烹饪下, 牛筋变得软而不烂,汤汁被熬干了,但其中的滋味早已进了无味的牛筋,不至于称得上化腐朽为神奇, 却也称得上一句化石为玉。 牛筋的大小形状各不相同, 吸收汤汁的分量和效率也有些区别,到了黎秋月的口中,便有了百千种滋味。 最软的牛筋只有一层薄膜包裹,黎秋月吃下去的时候觉得像是喝了一口半凝固的高汤, 却没有让人反感的油腻, 只有浓郁到快要炸开的鲜。 最硬的牛筋也不用费什么力气, 牙齿上下一合便轻松断开, 黎秋月很喜欢这种口感, 主要是她觉得自己每一下都在摄入满满的胶原蛋白, 连熬夜的恐惧都被冲垮许多。 黎秋月现在的食量不大,就算可劲的放开肚子吃, 等她当下一粒米都不剩的碗的时候,牛筋看上去跟之前都没什么区别,要是奶奶在这,肯定会说她吃饭“季地噢米”。 这是昌南的方言,翻译成普通话大概是“鸡啄米”,说人吃饭跟鸡啄米饭一样,看着动静很大,其实根本吃不了多少东西,是说人饭量小的特有名词。 想到把自己当眼珠子疼的小老太太,黎秋月默默把刮了层血皮的牛筋包好放到冰箱,第二天起了个大早,拿了个料包袋子装了几个切碎的小米辣,乘着牛筋加热的时候放进去。 牛筋热的很快,黎秋月把料包拿出来,捡着卖相好的装了两个保温桶,赶早给爷爷奶奶送了过去,给自家长辈赚足了话题和羡慕。 两个老人家的年纪大了,但是牙口都很好,只是味觉有些退化,日常更偏向于重口味,黎秋月不想多放点盐,索性添了点昌南人离不开的辣椒,没想到效果意外的不错。 送菜只是临时起意,黎秋月还得赶着回家给两个宝妈开门——说好今天来干活的,家里的毛豆糟完了,可包装还没着落呢。 不过现在才八点不到,她还可以磨蹭一段时间。 黎秋月慢悠悠的骑着车,不经意间发现前面阿婆背上的麻袋裂开一道缝,然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大,掉出来一个没扒皮的茭白。 这个时候还有茭白?! “坡坡,恁东西咯卜咯。”(婆婆,你东西掉啦。) 黎秋月担心老人家听不懂,专门用了乡音,她们这边叫年纪比较大的女性长辈一般都是阿婆或者婆婆,这两个词很多时候都具有多种含义,不过昌南人从小叫到大,也不会搞混。 “匣匣哦。”(谢谢啊。) 老人接过黎秋月手里的茭白连连道谢,这些茭白是她打算摆摊卖的,谁知道这个袋子看着厚,竟然这么不结实,要不是黎秋月眼尖,她越走越轻只会觉得是因为高兴,到时候茭白能捡回来多少可就不好说了! 黎秋月听着就眨了眨眼,刚刚那个模糊的念头瞬间清晰起来。 “妖卜埋到那哦咯。”(要不卖给我吧。) 这茭白看着可新鲜,一看就跟她的卤糟天生一对。 心动的黎秋月脑子动的可快,转眼编出一套可信度颇高的说法——她家开了个小饭馆,茭白每天都要用掉不少。 “七块一斤的话,我就都要了。” 市面上的茭白十块钱一斤,但那是剥好了的,黎秋月给的价钱比零售价还要高一点,一方面是因为茭白的确新鲜,另一方面……她家的小老太太跟这个婆婆年纪差不多。 半路就能碰上高价包圆的,老太太哪有什么不愿意,说自己袋子里有八十斤的茭白,还怕黎秋月不相信,直接往旁边走了两步,当场拿出就拿了老式的下面有个盘的秤出来,要给黎秋月称重。 这一个个的称要到什么时候,黎秋月当场拒绝,抽了根狗尾巴草从电动车的坐垫直接比划到地上,然后掐断下了车,让老太太把茭白连麻袋放上来。 原本轻巧立着的电动车肉眼可见的低了些,黎秋月再用掐断的草杆一比划,骑上去走了几米,便在心里点了头。 老人家没有胡乱开口,她在电驴极限负重后对自己的小伙伴前所未有的了解,就这个车子下沉的高度,她骑上去以后的速度,七十多斤是肯定有的。 至于有没有到八十斤……她电动车没法做那么精准的估算,只能回去再称。 确定分量挺足,黎秋月便拜托老太太将麻袋翻了个面,把破裂的地方完全压住后,扫了574就骑着车跑了,只是跟之前的轻盈相比,现在的电驴很有点老牛拉破车的感觉。 至于后面的叫喊声……哪里有声音啊,她急着回家呢! 黎秋月经验充足,觉得这个速度挺不错的,以前极限负重的时候可是小牛拉大车,那才叫真的绝望,黎秋月把自家电动车的彩虹屁从出发拍到回家,生怕它一个不爽就撒手不干了。 之前黎秋月拉土豆子的时候,碰到过一辆跟她款式相同的电动车,浅黄和粉红的配色,前面贴着小贴纸,车身画了米老鼠,车篮
相关推荐:
他是斯文糙汉
高门美人
丫鬟小可怜成了少爷的心尖尖花容
相亲对象是老师怎么办
以美食之名:街口的关东煮
仙尊的道侣是小作精
我可爱妻子的编年史
和徐医生闪婚后
Black Hole
删除她g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