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南方且慢行 > 第75章

第75章

来不知要饿死多少人。 姜宁想着收完这波就歇了,没想到居然还能再种一拨。 谁会嫌粮食多? 但哪怕有催化剂,时间还是不够的。 姜宁挖了盆土豆,已经硕果累累。 黑土肥力好,加上霍翊深补光足,成熟的还挺快,只是如果再养段时间,淀粉应该会更多。 霍翊深开口,“淀粉不重要,能吃饱就行。” 于是,边拔边种,将抗冻剂跟生长催化剂混合,把最后一批抗寒土豆种下。 到时多多补光,赶在极热到来前收获一波。 第二批土豆1500多斤,姜宁只拿出1000斤置换,其余全部放空间,以备不时之需。 抗寒土豆很抢手,换了20只高级防毒面罩,以及10瓶背式氧气瓶。 她跟霍翊深都有潜水服,如果遇到水下逃生或作业,刚好可以用得上。 …… 加了生长剂的土豆长得很快。 姜宁不忘施点复合肥,补充肥力希望它们能成长得快些。 打光也是,尽可能将光照时间延长。 长到一个月时,霍翊深有天突然开口,“阿宁,温度升了。” 这么快?按时间来算,应该还有一个月才对。 “多少度了?” “零下69度。” 极寒很长时间维持在零下72度,已经好几个月没发生变化,现在突然上升3度,意味着极寒要结束了? 姜宁上辈子没有温度计,衣服被子全裹身上还是刺骨的冷,冻疮跟牛皮癣似的反复发作。 有没有升温还真不清楚。 但她清楚记得,好像是回暖了几天,然后冰块一夜之间融化,温度直线飙升。 霍翊深全程参与救援有记忆,“温度有缓慢回升,只是取暖不够的幸存者没有察觉到,到后面才骤然上升的。” 于是,两人每天都记录气温,确实在往上走。 为了即将到来的极热,姜宁着手准备制冰。 买电磁炉送了好几个汤锅,水桶,脸盆等,洗干净放到空间盛满水,然后取出来放客厅。 零下六十多度,水很快变成坚硬的冰块。 家里工具不够,顺手把1801的也取出来用。 大冰块用来降暑,小冰块可以食用,很久没有享受过冰奶茶,冰可乐的滋味了,差点没有流口水。 霍翊深帮着制冰,“你跟豆豆一样,馋。” “我们女孩子就是馋的,活着不就为了满足一张嘴么。” 谈了几个月,两人关系日渐融洽,姜宁的性格在恢复,“再说,可乐比我们还馋,最特殊是你,对什么都不感兴趣。” “谁说的?” 提及这个,姜宁不由好奇,“你对什么感兴趣?” 吃穿用都不强求,好像对什么都淡淡的。 霍翊深望着她,嘴角微微上扬,“你。” 姜宁先是一怔,然后不自觉脸红,最后拿起小冰块扔他,“想的美。” 连着制冰半个月,囤了足够好几年消耗的,而气温已经升到零下五十多度。 姜宁没有放松警惕,再次复盘极热所需要的物资。 水净化片,电风扇,空调扇,蚊帐,蚊香,杀虫剂,消毒剂…… 她备了的,霍翊深几乎也有,应该能满足需求,但两人还是商量起来,缺的要在极寒结束前补齐。 霍翊深开口,“可以换些不锈钢纱网,把阳台的缝隙钉牢,以防蟑螂蛇鼠爬上来。” 得多固定几层,红眼老鼠牙齿锋利。 想到虫祸,姜宁鸡皮疙瘩冒出来,画面太美不敢想象。 排除完两人需要的,她再三思考后开口,“我们是不缺了,但陆雨他们缺。” 霍翊深想了想,“陆雨他们留了东西在你这,如果能换就给他们换,不能换的话,我们备了有多的,可以挪些给他们。” 有他这句话,姜宁稍微放心。 他们搬到18楼一年多,相处还是很愉快的,再说感情摆在那里,在保证自己的前提下,她不可能看着他们苦苦挣扎。 算了下他们缺的,姜宁着手准备起来。 第134章 囤极热物资 刚好钟家父子休息,将两只托付给他们照顾,姜宁不忘提醒道:“钟奶奶,最近气温在回升,现在已经升了十几度,你们有注意到吗?” 钟奶奶连连点头,“我刚想跟你们说,气象站那边检测到了,说极寒可能会很快结束。” 姜宁佯装打探,“他们有没有说接下来是什么天气?” “不好说,但天气回暖的话,冰肯定会融化,可别再来台风洪涝什么的,我们经不起折腾了。” 姜宁此地无银三百两,“我怎么感觉这两天雪屑好像小了?” 老人家怕冷,钟奶奶连着几天没出门,不过姜宁的话倒是提醒了她,“气温回升,雪随时可能会停,到时想要取水就难了。 小姜,咱们有备无患,要提前囤点水才行。” “奶奶说的是,等我们回来就囤。” 等两人离开,钟奶奶提醒儿媳妇,“你看有没有办法换水箱或水缸回来,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得提前做打算才行。” 粮食紧张不假,但钟家收了三茬土豆,日子还是比普通人好过不少,她拍板做决定,“实在不行,拿土豆去换。” 同时,钟奶奶不忘叮嘱父子俩,“别只记得埋头工作,现在气温有变,上点心打听消息,比别人早知道一天半天,咱家指不定就有机会活下来。” 钟平满口答应,“气象科研人员预测可能是高温酷暑,但还没有最终确定,所以没对外发布。” “高温酷暑?”钟奶奶心惊胆战,“不确定的事,上面肯定不能公布,否则底层就乱套了。” 但并非无迹可查,农科所不分日夜加紧研究而耐高温作物,可见他们是有预测的。 家里多少物资,钟奶奶心知肚明,盯着儿媳妇道:“气温不断往上升,你的工作不能再干了,这几天多打听下,看能不能换点降暑的东西回来,尤其是杀菌消毒的。” 一旦寒冰融化,在高温炙烤下,水里的尸体跟生活垃圾会加速发酵,发生瘟疫的可能性很大。 钟奶奶想想都心惊,日子一天天的真难。 她得努力活着,万一哪天闭眼了,这三根木头怎么办呀? …… 要的东西挺杂,姜宁给尖嘴猴列了份单子,“这些东西有吗?” “姐你要的东西,我就是上刀山下火海都给你弄来。” 尖嘴猴见人笑三分,可当看到上面的清单时,不由傻眼道:“姐,你要这些干嘛,没用啊。” 姜宁看着他,似笑非笑不说话。 哎呀,老毛病又犯了,跟谁熟就想唠嗑。 不过,二手风扇,二手UBS车载冰箱,硝石,不锈钢纱网,蚊香,杀虫剂,水塔? 这都什么鬼! “姐,你要的都有,电器还能给你全新的。” “不用,我就要二手的。” “可以。”尖嘴猴反应很快,“东西虽然不值钱,但零散又不好找,我们得花时间去找,以物换物可不便宜。” 姜宁点头,“用土豆换。” 尖嘴猴伸出二根手指,“起码得这个数?” “2斤?” 尖嘴猴差点吐血,“不低于200斤。” 吸血鬼都不带她这样的! 姜宁逗他的,“100斤。” 真是没脾气了,尖嘴猴挫败道,“行,你是姐你说了算。” 收货要时间,约好三天后交易。 时间还早,两人到百货大楼的交易街,看能不能淘到以后需要的。 别看温度往上升,零下五十度仍然瑟瑟发抖,路上零星的路人行迹匆匆。 霍翊深戴着厚手套,拉着姜宁的手往前走。 仍不习惯太亲密,她下意识想将手抽回来,谁知他握住不放。 于是,姜宁没再挣扎。 到交易街,两人仔细逛起来,意外发现半人高的小型脱粒机,可以脱小麦,绿豆,黄豆,玉米等十来种作物。 姜宁一眼相中,不想再徒手搓小麦。 霍翊深检查脱粒机,皮带包裹完好并没有冻硬化。 一台要20斤米或面,总共有2台。 小机械在末世前才上千块,现在就更不值钱了。 姜宁不差这点粮食,但无脑给的话,保准很快就会被吃黑的人盯上。 没电,普通人也用不上。 姜宁摆出二道贩子的姿势,啧啧摇着头,没有强烈的购买欲。 摊主见她要走,顿时急了,“你说多少?” 脱粒机是找物资时搬的,本来就没啥用处,摆摊不过碰运气而已,好不容易来了个问价,可不能让这条鱼跑了。 二道贩子收购大砍价,跟摊主各种打手势说道上的行话,最终以每台10斤土豆成交。 脱粒机不重,手拎着就能走。 避开人流到偏僻角落,确定四周无人,再借着霍翊深的身高遮挡,姜宁将机器收入空间。 回来继续逛,她在一家书法字帖摊前停住脚。 老熟人,过年卖春联那位。 书法造诣极佳,可是幸存者连肚子都吃不饱,又哪来心情欣赏这些? 报价低到离谱,一幅只要一两米,仍无人问津。 姜宁看了几眼刚打算离开,谁知摊主叫住她,“小姑娘,我看你也是爱好书法之人,不买几幅?” “你写得挺好,但价值不大。” 男人神情复杂,强撑笑道:“我这儿有好东西,你要看吗?” “收藏品?” 男人压低声音,“明代字帖。” 姜宁顿时打起精神,她对这个没兴趣,奈何空间就好这口。 男人拎起袋子,打开重重缠裹的布,取出纸张泛黄的字帖,小心翼翼摊展开。 姜宁没有艺术细胞,对着字帖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从纸张跟字迹来看确实是年头的老货,但也别怀疑末世之前的造假能力。 她开口问旁边的,“你觉得呢?” 霍翊深还真仔细打量起来,半晌才回答,“我觉得可以。” 爷爷爱好书法,早年有过不少收藏,更没少结交藏友,三不五时相聚交流。 那时他还小,耳濡目染之下,不敢说精通但比普通人懂得多。 姜宁斟酌,开口问男人,“多少粮食?” “姑娘,这字帖是我前几年花500万拍的。”他将鉴定书拿出来,语气既激动又心痛,“绝对的物超所值。” 姜宁微笑,不说话。 第135章 扩大空间 见姜宁不为所动,男人露出割肉的神情,咬牙道:“10斤米或面,你可以把它拿走。” 他不想卖的,但家里已经揭不开锅,再拖下去会出人命。 见姜宁不说话,男人不禁有些着急,“8斤,真不能少了,真金白银500万不骗人,我保养它们比对自家孩子还上心。” “我只有土豆。” 男人一怔,随即道:“土豆也行,不过要20斤。” 他家运气不好,第一批抽签没抽到抗寒种豆,第二批轮上了,但还要一个多月才能收获。 姜宁点头,从大背包拎出土豆。 男人将画递给她,不忘传授保存方法,不难看出他对书法深沉的爱。 画看着放进包里,实则扔进空间。 刚离开没两步,谁知男人再次开口,“小姑娘,我家里还有不少收藏,你……还要吗?” 姜宁不着急回答,而是用意识探查空间。 果然吞了。 二楼多了间厕所。 20斤土豆实在超值! 姜宁内心狂喜,表面却稳如老狗,“可以,

相关推荐: 三好同桌有性瘾(纯百)   淫乱秘史-续   王牌进化   桂堂风有时(H)   服从恶性(H)   金主宝贝别生气(1v1高甜)   魁星乱(女尊np)   水仙(骨科H)   三尺春(古言,伪骨科,兄妹)   大魔导师的专属性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