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撼的一幕出现,水里出现很多醉老鼠,晃晃悠悠在水里游着。 工作人员直接用网捞,扔进铁笼子里。 然而,还是被幸存者发现,有些胆大的竟然划着冲锋舟过来,伸手向工作人员讨要,语气激动无比,“你们都抓走了,我们靠什么活?” 工作人员可不敢给,吃老鼠肉死亡的可不在少数,必须要经过高温消菌的特殊工艺才行。 当然,他们也理解幸存者的难度,语气尽量温和避免冲突,实在不行就先撤退。 连续展开半个多月的捕鼠活动,凤城各区的红眼老鼠数量锐减。 哪怕开着捕鼠器,一天下来只能捕到一二十只左右。 同时,居委会发放特效蟑螂药。 姜宁送老鼠时领了几份回来,确实非常有效果,大蟑螂终于消灭干净。 18楼庆祝,唯一不高兴的只有兔兔们,它们又要吃草了。 极热持续,凤城每天都在架在锅里蒸煮。 被折磨的幸存者半生不熟,每天都在哀嚎中度过。 极致的热,缺水,缺食,肚子饿…… 对他们来说,唯一的好消息是过滤水出来了。 没人在意水是怎么来的,不敢想更不去想,发愁的是怎么把水弄回来? 他们已经一个月没洗澡,浑身出汗又出油,连镜子都不敢照。 有些耳聪目明的,提前跟风囤了水,日子还稍微能过。 人生百态,民生多艰,哀嚎不绝于耳。 这天,姜宁跟霍翊深去送老鼠,刚走到五楼拐角,看到一条蛇从水里出来,沿着楼梯游过来…… 第148章 剃光头 十女九怕蛇,滑滑腻腻特别恶心,尤其是天灾后变异的蛇,不但体积增大,颜色还长得特别惊悚。 姜宁下意识往后退,刚要拿出武器对付蛇,谁知霍翊深眼疾手快,将她拉到身后护住,一兵工铲快狠准过去,蛇直接被斩首,鲜血随即涌出来。 姜宁不太记得蛇灾是具体哪天爆发的,印象中大概是洪水退到6楼的时候。 现在洪水已经退到五楼半,才出现一条蛇影,而以前是成群结队出来的,让人毛骨悚然遍体生寒。 所以,姜宁特意备了很多雄黄粉,谁知竟然没有用武之地。 这跟市政积极防治四害有关,环境治理好了,四害随着减少。 这次,群蛇怕是没多少机会了。 蛇刚被打死,立即有人从角落蹿出来,焦急中带着恳求,“蛇能给我吗?” 是个骨瘦嶙峋的男人,满脸邋遢污垢,身上的衣服脏到看不出颜色,人还没靠近身上的酸臭味已经飘过来。 见两人没说话,他哀求道:“求求你们,我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霍翊深没给,用兵工铲挑起蛇扔到外头。 水面上有垃圾,蛇啪嗒落在上面。 两人划着冲锋舟离开,姜宁回头向后望,只见男人跳进污浊的水里,游到垃圾旁边去捡蛇。 不给是对的,霍翊深不过带豆豆下楼打了一次老鼠,第二天就有人准时在楼下等着捡。 估计再来一次,他们就敢向18楼伸手要物资。 别看光个个蓬头垢面的,目光却比之前更阴森,他们之所以低声下气,是18楼有绝对碾压的优势。 哪天18楼失势,他们保准第一个拿刀冲上来。 所以,可以不害人,但千万别滥发善心,上辈子的教训已经足够。 到居委会交完货,刚好食品厂的罐头到了。 罐头跟甘竹牌的差不多,但没有任何标签,外表朴实无华,每盒230克左右。 来的次数多了,工作人员知道锦荣小区1单元17楼18楼是一组的,于是东西一并发放。 1500多斤老鼠,总共发150盒罐头。 大背包塞得很满,引来无数羡慕的红眼睛。 从居委会离开,背后多了几条贪婪的尾巴。 两人用眼神交流,驾着冲锋舟在水里飞起,溅了尾巴们满身污水,气得他们跳脚直骂。 按约定,钟家得到75盒罐头。 钟奶奶老人精,非得要分点给18楼,“你们出力大,多拿点应该的。” “事前商量好的,该怎么分就怎么分。” 另外,姜宁提议停止捕鼠,一来是老鼠越来越少,费时费油不划算;二来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次已经被人盯上,交货被半路打劫的可能性很大。 红眼老鼠极速变少,中断捕鼠声波后,它们再上17楼18楼的可能性很小。 钟奶奶同意,将捕鼠器收起来。 剩下的罐头,除了两只不算,其他都是轮流干活的,所以按人头平分,刚好每个人15盒。 关上房门,姜宁好奇问道:“你吃过鼠肉罐头吗?” “吃过。”霍翊深将自己那份一并给她收起来,“口感一般,没什么味道。” 现在不缺物资,没必要吃鼠肉罐头,等到以后物资匮乏再吃也不迟。 回来的时候,看到6楼有蛇游进空房间,姜宁想想有点不舒服,赶紧拿出来雄黄粉在房子四周撒上。 果不其然,接下来几天陆续有蛇冒出来。 可惜,它们压根没有上顶楼的机会。 每层楼都有幸存者拿家伙等着,红眼老鼠越来越少,他们不能再错过捕蛇的机会。 甚至好几拨人打起来,有截胡的,有上手抢的,有争地盘的,每天都在热闹中度过。 姜宁打开窗户,隐隐约约有肉味道。 蜗居在顶楼,过着水深火热的日子,看着水位慢慢降低。 姜宁掐算着时间,开始给1803青菜。 为了避免穿帮,她特意从空间挑适合水培的品种,特意将茎部掐掉,确定无误再送出去,“噹噹噹噹,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水培青菜可以摘了。” 幸好是对讲机,否则拙劣的演技必定穿帮。 姜宁拒绝跟光头佬见面,“我放在门口了,你们过来拿就行。” 陆雨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蹿出来,看到青菜差点没哭出来。 绿油油的青菜,多么亲切又可爱,它们就像磨人的小妖精,把他的魂都勾走了。 青菜,搞起! 太过激动,陆雨在对讲机发起召集令,“阿宁,深哥,火锅搞起不?” “没火锅料了。”姜宁拒绝见面,“都快热成咸鱼了,你们还想吃火锅,不怕把自己熏熟了?” 火锅谁不想吃,可她她天天洗澡,出门还得穿满是汗水的衣服,到时聚一块是闻火锅味还是臭咸鱼味? 霍翊深跟上,拒绝。 豆豆在那头附和,“不吃,好热呀。” 玻璃心的1803,“……” …… 晚上到1801吃饭,姜宁差点没吓着,她看到了两个光头。 准确点来说,是两个板寸头。 豆豆长发剃了,显得脸圆了点,看起来有点像男孩子。 至于霍翊深的头发,姜宁一时没忍住伸手摸了下,有点扎手。 不可否认,帅气又有型。 哪怕T恤宽松,胸腹肌仍是隐隐勾勒出痕迹。 姜宁看了两眼,才移开眼。 “要不,我也把头发剃了?” 入乡随俗,现在外头全是光头,她可不想鹤立鸡群。 霍翊深不强求,“你喜欢长发的话,可以留着。” 他跟豆豆都是短发,节约出来的水供她洗头还是可以的,不会让人产生怀疑。 “姐姐,好舒服呀。”豆豆傻笑,拿湿毛巾擦着脑袋,“抹一下就可以了。” 姜宁无所谓长短,特立独行容易太招摇,“我也来一个。” 霍翊深微诧,“你留长发挺好看,剃了可惜。” “没关系,等过了极热再说。” 于是,霍翊深拿出电动理发器,将姜宁满头乌头秀发剃了…… 第149章 发布基地消息 剃之前,霍翊深特意拿出手机拍了几张姜宁的照片。 随着嗡嗡作响的理发器,地上的秀发越来越多。 豆豆跑过来,看着板寸头的姜宁不停眨眼,“姐姐,你像小哥哥。” 姜宁拿过镜子,呃…… 其实她的头型不错,板寸头并不难看,甚至比之前多了几分英气。 就是吧,末世环境恶劣,笑容逐渐消失,不自觉散发着生人勿近的气息。 顶着板寸头,姜宁只要不笑,有种要冲上去干架的冷凛。 第二天,她出门上天台打水,谁知刚好碰到张超陆雨在收爆米花。 两人惊掉下巴,“天啊,18楼什么时候混进来的女土匪?” 姜宁决定满足他们,将水桶扣过去,“打劫!” 两人分了半盆爆米花给她,“还别说,阿宁这发型挺好看,飒,酷,爽!” “你们是在拍马屁吗?” 夕阳西下,一板寸两光头在天台插科打诨。 张超下楼,抱了三瓶冰啤酒上来。 三人坐在天台上,对着酒瓶子吹。 喝着喝着,姜宁发现张超灌得特别快,陆雨稍微好点,但同样眉目不展。 差点穿同一条裤子长大,要是看不出来两人有心事才怪了。 姜宁开口,“怎么了?” “没事。”张超笑笑,“比起其他人,我们简直过的就是神仙日子,能有什么事。” 不说,就是不想说。 姜宁识趣,没有再问。 …… 一斤耐旱红薯苗没多少,姜宁种在黑土花园,悉心照顾一个多月,终于长出长长的藤苗,摘下来可以截成两节。 将红薯苗截好,刚要找垃圾袋套上,谁知霍翊深过来了。 久处了才知道这货焉坏,经常让豆豆把狗子骗走,然后他过来独处。 这不,可乐在隔壁吃爆米花呢。 见她用袋子捂苗,霍翊深有些惊讶,“不怕把苗捂坏?” 没办法,姜宁也不想的,但黑土花园肥力好,红薯苗长势良好,就这样拿给1803不引人怀疑才怪。 装袋捂两天,让叶子发黄,再晒蔫就差不多了。 完成手头的活,姜宁坐在沙发上调音机。 极寒过去,水位日渐降低,市政管理在逐步恢复,很多消息都是通过电台发布的,及时关注错不了。 每日政报,带来震撼人心的消息——基地成立! 市政对外公布,省级基地正式对外接收幸存者。 一个官方基地,一个军方基地,分五期建成可容纳30万人的大型基地,目前第一期均已落成。 天灾两年,基地终于落成。 官方基地在嘉城,坐落于省东北方向,是典型的山城,工业相对落后,发展方向是绿色农业,距离风城500公里左右。 军方基地在惠城,位于省北方向,算是半工业城市,坐拥省内最丰富的水资源垌江及万山湖,距离风城300多公里。 两个基地相差200多公里,按车程来算离得并不算特别远。 上辈子姜宁没有收音机,基地的事后来才听说的。 知道又怎么样?她连进入的资格都没有。 进官方基地,每人需要缴纳20斤粮食,军方基地则需要50斤粮食。 姜宁不明白,“为什么差别这么大?” 底层幸存者连20斤粮食都拿不出来,更别说是50斤了。 霍翊深解释,“官方基地,是由省政主办,各市政联合建立并管理,军方派兵维持基本秩序。 军方基地则是由国家安排,军人全权建立并管理,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 他顿了下,说出残酷的真相,“军方基地,又称火种基地,是到危机关头时,人类最后的希望。 50斤的粮食不过是基
相关推荐:
六零娇美人海岛养萌娃
女尊快穿之妻主是个宠夫狂
她腰软唇甜
鱼目珠子(高干1v1)
窈窕淑男
三尺春(古言,伪骨科,兄妹)
鬓云松令(古言 1v1)
斗罗:从原神归来的金龙王
快穿黑化:病娇哥哥,坏透了!
关于我是个人渣(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