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将蒙武李信都被牵连入狱。 楚国用血的教训告诉嬴政,他的轻慢有多可笑,他的错误有多惨重,正如王翦老将军所言,楚国不同于其他国家,如果没有做好万全的准备,不能轻谈灭楚。 李信之败绝非偶然,须知楚国能征善战的贵族大将项燕的手底下可集结了三十万精锐大军,纵然李信稳扎稳打,也难以取胜,能保全而退已是很不易了。 王翦驻军灞上,幕府大帐中,第一决议便是任用将领,此刻二冯和章邯等新锐大将皆有负伤,蒙武李信更是暂压廷尉府待决,扶苏和上将军的意思都是奏请嬴政让两人戴罪立功。 非常之时当用非常手段,现在正值用人之际,将两个曾经战绩煌煌的主将扣押咸阳委实浪费了人才。 嬴政接到前线的呈报,当即下令将蒙武和李信押解去灞上交由王翦调度,同时使臣带去的还有嬴政的密信。 王翦老将军看完正件后开始看附件,脸色从一开始的严肃凝重变得越来越古怪起,最后实在看不下去,把信塞拍在扶苏案前,“殿下,你自己看吧。” 扶苏展信一读后才知道为何王翦会那么古怪的表情,如其说是给主将的政策,倒不如说是写给扶苏的家信,絮絮叨叨的像个老妈子,哪里是嬴政的风格。 扶苏越看越无语,嬴政居然叮嘱王翦不要让他上前线,最好不要磕着碰着,这不神经么,嬴政难道忘了他把自己送到军营里的目的么!不知道还以为他是来度假的呢! 直接将附信折起来塞进案卷最底下,扶苏认真道:“上将军与我都未见过此信。” 王翦:“……殿下,这样是不是不太妥当啊?” 扶苏正色道:“军营里没有殿下,只有扶苏。何况嬴政也不在这里,三军只听令主将,不必理会遥远庙堂。” 王翦暗道:你是不要理会的,可老夫不行啊,秦王不能对你如何,还不能对老夫如何么! 王翦询问:“殿下可要给咸阳回信?” 扶苏诧异:“嗯?回信,回什么信?” “殿下啊,大王手书不可不回。” “那劳烦将军在信后附上一句:扶苏问咸阳安。”扶苏抄起太阿剑起身离帐,他可没那么多闲工夫坐下来好好写封信,闲的么! “只要问咸阳安?”王翦从嬴政的来信中察觉出嬴政将扶苏送到前线应该是后悔了,为君为父难两全,这么拐弯抹角的询问扶苏近况,而扶苏一句都不回过去,秦王怕是会不太愉快。 扶苏回答得很理所当然,“咸阳亲友太多,一个个问候不过来,一句话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何非要用两句话呢?” …… 前线急报速递至秦王案前,嬴政一听是从灞上幕府直送过来的,就暂时推了和丞相等的会谈,先查看起信筒。 往下一倒只有一封羊皮纸卷,嬴政抖了抖青铜管,确认里面是空的,他有些不悦的问赵高:“可有遗落?” 赵高心里门清的很,哪里有什么遗落的,但他不能直说,委婉提醒道:“兴许是后面的还未送过来,大王不要着急。” “寡人不急。”嬴政神色恢复如常,坐下来展开了羊皮卷,一路看下来脸色逐渐凝重,灞上驻扎的军队不到三十万,离王翦所需还差上一半。 六十万大军几乎是秦国全部的主力,抽调各地驻军工作繁重,一时不能解决也是正常,大臣们已经着力解决,将灭楚当成秦国现下的首要目标。 举全国之力灭一国社稷,所涉重大,嬴政自己也连轴转了快半个月,虑算着任务进程,再过半个月就差不多了。 合卷的动作忽然一顿,嬴政的目光盯住缀在满满策案最后的一行小字,怀疑自己看错了,“问咸阳安?” 他嬴政下意识的把羊皮卷转过来看了看背面有没有遗漏,哭笑不得,王翦到底是有多节省,才连一封新纸都不愿意给扶苏?嬴政自动忽略掉扶苏或许懒得给他写信的可能。 嬴政高估了扶苏和他心有灵犀的程度,好不容易放飞到前线的小狡童连王翦都难以压制,血气方刚的年纪正是力图报国护社稷的时候,再说王翦在扶苏展露出军事方面的天赋后也不愿意埋没了他。 于是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偏离嬴政的认知了,他在章台宫里日夜难安,每次拆开前线急报的心情都如过山车一样复杂。 嬴政非常懊悔为何要把扶苏送离自己身边,他可以忍着一辈子不碰扶苏,却不能容受那孩子伤到一星半点,光想想就让他难以接受。 短短不过一个月的时间,在和自己过分看重扶苏的抗争中,嬴政全面败下阵来,他却不觉得不甘心,反倒是松了一口气似的,直面本心也没什么不好。 当灭楚大战达到转折点的时候,嬴政以督军为名迫不及待的来到了平舆,视线在接驾的武将大臣中逡巡一周,意外的没看到扶苏的影子。 一问才知扶苏居然做了蒙武麾下的先锋,嬴政惊怒交
相关推荐:
好想把师父上了啊h(女师男徒)
津津(女s男m)
天生尤物【快穿】
怪力论神(肉文)
骄奢(NPH)
歧途无返(父女)_高h
舒窈纠兮
当你生子了
深入浅出(H)
子夜情缠(高H,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