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来,到时我们去火车站接她。” “好。” 之后何静又问了下林希和孩子们的情况,就挂了电话。 这边电话一挂,宋从安赶紧又把电话打到宋家庄。 电话一接起来,那边就很热闹,他爹接的。 “老四,是不是你媳妇考上大学了?”宋老头接起电话就着急的道。 林希参加高考的事,他们都知道了,现在老四突然打电话回来,那一定是考上了。 “嗯,爹,考上了,希希考上了京大,全国最好的大学。”宋从安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 那可是他媳妇啊。 “不错,不错,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啊。”宋老头的激动劲都不用说。 “啥?四弟妹考上了京大?”姚玉兰的声音也传了过来。 这个年代的电话漏声音,宋从安的话,那边几人全听见了。 自然,他们说话,宋从安也都能听见。 “宋老头,你们老宋家出人才了啊,这要是过去,这就是女状元,这要是在咱这考的,绝对要上报纸的。”王建国的声音也传了过来。 “从安,我和你说,你这媳妇,绝对是咱宋家庄第一人,你不知道,那些知青们,疯了一般的复习,结果呢,就李秀红一个人考上了。” 宋从安听说整个知青点,只有李秀红一个人考走了,赶紧问道,“李知青考哪儿去了?” 他知道林希可能关心这事,他这是帮媳妇问的。 “她考的是邻省的一个大学,听说也很不错。”这事整个宋家庄都知道了,王建国也没瞒他。 他还想说啥,可电话那边的几个人,争着抢着不停的要说话。 宋从安可以想象得到,他们到底有多激动。 他等着他们表达完各自的意思,才道,“大嫂,希希给你写信了,她还给爹和你们寄了东西,你让大哥过几天去邮局看看。” 因为那边人很多,宋从安也就没有机会,和姚玉兰说春花工资的事。 他只是说了写信和寄包裹的事,相信他们收到信后,就能明白。 希希在信里都写得很清楚。 “好,我们会去看的,替我谢谢四弟妹。” 这一通电话打完,林希考上京大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宋家庄,整个生产队都沸腾了。 听到消息的人,每个人的反应都不同。 有真心为她高兴的,像那些和林希交好的人。 也有羡慕得不得了的,比如知青点的那些知青们,他们都没想到,林希居然能考上京大。 那是多少人做梦都想去的地方啊? 同样是知青,她的命咋就这么好? 他们甚至觉得,林知青要是不走,他们要是有她的辅导,没准也能考上大学。 当然也有嫉妒恨的人,比如胡冬梅,那是恨不得撕了林希的人。 还有张桂英,李芳,最是嫉妒恨。 同样都是老宋家儿媳妇,她的命咋能这么好? 然而这些,林希却是一点都不知道。 一整个下午,她都和春花在忙着做好吃的。 还是钱大娘提议的,要好好庆祝一下。 第173章 都快把人砸晕了 晚上,宋从安回来时,和林希讲了林盼考上京都医学院的事。 “那挺好的啊,到时可以让她住到咱家来,你不会不同意吧?”林希没想到,这个大妹妹,也很厉害。 要知道,外地的学生,考京都市的大学,要比本地人难得多。 本地人,还是很有优势的。 “我咋会不同意啊?那是你亲妹妹,可妈说,林盼想自己住学校宿舍,说她不想来回跑,耽误时间,她要专心学习。”宋从安转述了何静的话。 “这样啊,那等过完年她过来了,我再和她说,她要是实在想住宿舍,到时咱尊重她。”林希也没想到,林盼居然是这样的想法。 她是真的要抓紧时间好好学习,还是怕麻烦自己啊? 这个得问清楚。 “嗯,好,听媳妇的。”宋从安没意见。 “还有,我听大队长说,整个知青点,只有李知青一个人考上了大学,考的是邻省的一个大学。”宋从安接着道。 “就她一个人考上了?”林希有点不敢相信。 这可真够惨的,整个知青点,有10几个知青,全都没考上? “嗯。” 唉,就这一个,还是鼻子比较灵,从自己这察觉到了一点味,提前准备的。 要不然,估计一个也考不上。 不过林希也能理解,她们估计都是在得到通知后,才开始自己在家自学的。 她之前参加的高考冲刺班里,有老师辅导,不也还有好多人没有考上嘛。 何况那些知青们,没人辅导,也没有相关的复习资料可看,更没啥优惠政策可享受,那结果可想而知。 知道李秀红考走了,林希也感到欣慰。 至于后面她会有啥样的造化,那就是她自己的事了。 很快,她们就开始吃晚饭。 这顿晚饭,是庆祝林希考上大学的,自然做的很丰盛。 就他们几个人庆祝,没有叫其他人。 大家吃得都很开心,只因今天的喜事太多了。 一件接着一件。 都快把人砸晕了。 晚上睡觉时,宋从安搂着林希,就有点不老实了。直把她吻得头晕脑胀的才作罢。 “你,至于这么激动吗?”林希捶了捶他。 这男人,白天激动得像个大傻子,这会激动得恨不得把自己吻断气。 “我高兴。”他搂着她,大手抚摸着她的后背,头埋在她脖颈处,哑声道。 这可是他的媳妇,他能不高兴,能不激动吗? “行,你高兴就好。” 宋从安轻笑,头一低,又吻了下去。 这顿庆祝饭吃完,也快要过年了。 钱大娘的眼睛好了,很多活她都抢着干。 比如家里的大扫除,做各种好吃的,各种小吃,还有炸年货,包包子,包饺子等等。 都是钱大娘带着春花做的,根本没让林希插手。 林希就负责各种买买买,当然,这些东西,大多都是她从空间里拿出来的。 杨小苗也过来找过她几次,第一次来时就把上次的余款结了。 后面她就没再欠钱,而是自己有多少钱就拿多少钱的货。 每次都是林希带着她去外面,找了个安静无人的角落,让她等着。 她假装去拿货,回来就是用背篓装着粮食和肉。 杨小苗拿了货,也没回去,而是直接去了市里的黑市。 卖完又回来找林希,一天她能跑两次。 上午一次,下午一次。 每次她拿的货都比前一次多。 直到过年,她手里也攒下了一笔钱。 她在跑黑市的同时,装扮过的林希也在跑黑市。只不过,和她不是一个地方。 她挣了钱,林希比她挣的更多。 宋从安是一直上到,腊月27才放的假。 回来时,自然拎了很多东西回来,有饼干,糕点,罐头,还有米面粮油等。 都是厂里发的过年福利。 在他放假之前,姚玉兰她们也收到了信和包裹,也知道了他们给春花发工资的事。 吓得姚玉兰,当天就把电话打到了宋从安办公室。 说的自然是:不能给这么多钱,都是自家人,帮个忙的事,咋能要钱呢?等等。 宋从安就按照林希给他讲的,回复了她们。 她们两口子嘀咕了半天,最后只好接受了这个事实。 对于林希,她们是万分感谢。 如果没有林希,春花上哪儿去挣这个钱啊? 见她们接受了,宋从安才继续道,“希希说了,今年的钱就寄给你们,从明年开始,春花的工资,由她自己支配。” “到时她是寄回去给你们,还是她自己存起来,都是她自己的事,你们不得干涉她,她长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了。” 电话那边的两人,沉默了一会才道,“我们不干涉她,让她自己做主,那是她挣的钱。” 她们相信林希,也相信林希的说法。 自然也相信春花不是那乱花钱的人。 “还有以后她的婚事,你们也得征询她的意见,不能瞒着她,偷偷在老家给她定亲。”宋从安接着道。 这个是媳妇特意交代他要说的。 他不敢忘。 过了年,春花就19了,早到了说亲的年龄。 之前是家里穷,又没分家,一大家人挤在一起,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说不好听的,春花连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 自然没人来说亲。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不光分了家,还盖了新屋子,春花更是在大城市里待着。 估计很快,说亲的就要踩断门槛。 林希这也是防微杜渐,提前给大哥大嫂打个预防针。 媒婆子的嘴-天花乱坠。 她就怕大哥大嫂,被人几句好话就给哄骗了,偷偷给春花订亲。 “好,我们先不给她说亲。”姚玉兰的声音,通过话筒传了过来,“是你大哥,差点就答应了人家,你看,这她四叔四婶都说了,先不订,不着急的。” 那边,姚玉兰还在和宋大牛说着话,埋怨他差点就答应了人家。 宋从安:媳妇真是有先见之明啊,大嫂这电话要是年后打过来,没准他们真就给春花订了门亲。 “那就好,春花以后肯定能碰见更好的人。”宋从安对着话筒道。 他们又聊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第174章 团圆饭 腊月28,陈国强带着刘红霞,虎子,还有林军过来了。 他们是开着车过来的,一大早就来了。 就是想好好玩一天,大家好好聚聚。 对于他们的到来,林希很高兴。 她们在这没啥亲人,要不是有春花和钱大娘在,这个年,估计会过得很冷清。 现在,刘红霞她们能过来一起热闹一下,她自然是欢迎的。 林军是蹭车过来的,其实他早就想来的,可又不敢来,怕宋从安说他。 “哎呀,我这两个大侄子,长这么大了啊,来,叫叔叔。”他一来,就跑去找孩子们玩。 他可是见证过他们的出生,和他们自然要亲些。 “叔叔好。”希阳很配合的喊道。 “哎,好,叫得真好听,来,这个给你。”他拿出糖果分给了他们。 很快,林军就和两个孩子打成了一片,虎子自然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那边,陈国强和宋从安一起,喝着茶,聊着他们男人之间的事。 这边,刘红霞拉着林希,磕着瓜子,在聊着女人之间的事。 “弟妹啊,真是多亏了你,我可要好好谢谢你,我娘家侄子和虎子堂哥都考上大学了。”她很兴奋,也很激动。 这是多大的喜事啊,可惜他们今年回不去,没有喝上他们的喜酒。 听说两家都摆了酒席,请乡亲们吃酒。 可不要摆酒席吗? 十里八乡的,去参加考试的人很多,可考上的真没几个。 这等喜事,肯定是要庆祝的。 “我也没帮上啥忙,主要还是他们自己聪明。”林希说的是实话。 本身实力很重要,有的人,不是读书那块料,就算他提前1年知道,也不一定能考上。 光知道不行动,或者行动了没效果,结果一样考不上。 “他们是聪明,可要不是你提前和我说,他们估计连书都借不到,没有书可看,再聪明也没用。”刘红霞感叹道。 她说的是实话。 经过了那么多年的动荡,能把书保留下来的,没几个人。 能借到书就很不错。 先下手的肯定能借到,下手晚的自然借不到书。 借不到,怎么办? 只能抄书,那耽误的时间就多了。 “弟妹,你不知道,罗玉娟听说你和顾弟妹都考上了大学,可把她羡慕死了,她们今年过年回老家去了, 要不然,今天肯定也跟来了。” “她要想考,也可以去考,现在高考恢复,谁都可以考的。”林希没说的是,那也得看个人本事。 有些事,是羡慕不来的。 “是的,我当时就这么说的,她瞬间就不吭声了。” 二人接着又聊起了其它的事。 客厅里,大家都在聊天,厨房里,春花和钱大娘在准备午饭。 两人整了不少菜,主要是林希的年货,准备的很充足。 煎炸蒸焖炒,样样齐全。 两人尽情的发挥着。 明天就是腊月29,过大年了。 今天就算是大家一起,提前吃个团圆饭。 中午吃饭时,两个男人开了一瓶酒,林希没去管他们,让他们喝。 辛苦一年了,也该放松一下。 小饮怡情,大饮伤身。 他们自然是小饮一下,无伤大雅。 林军没喝,他说他得负责开车,把他们拉回去。 刘红霞他们是吃了晚饭后回去的,走时还依依不舍的。 约好了初五来拜年。 林希她们不方便去大院,只能是他们过来。 这一天,大家玩得都很开心。 第二天就是大年,一大早,钱大娘就起来忙活着。 林希也没睡懒觉,早早就起来了。 吃完饺子,他们就开始忙活,熬浆糊,准备贴对联。 最后再清扫一遍家里,擦一遍桌椅板凳,把家里所有的脏衣服都洗了。 因为明天大年初一,按照习俗不能扫地,不能洗衣服。 就怕扫走了财气,洗走了好运。 还要准备年夜饭,那必须是很丰盛的。 所以,这一天是很忙碌的。 按照钱大娘的说法,忙完这一天就好了,明天开始就好好歇息。 天快黑时,他们的年夜饭开始了。 满满一大桌子菜,身边都是亲近之人,这是林希来到这里后,过得最舒心的一个年。 过去的两个年,都是在宋家老宅,和刘氏他们一起过的。 总有人看她不顺眼,吃饭也吃得不顺心。 哪里像今年,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每个人对她都很好。 她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顺心如意。 这一年总的来说,还算不错,虽然有喜有忧,有不开心,但也有高兴的事。 “来,让我们举杯共饮,祝愿新的一年,我们大家都越来越好,健康平安,心想事成。”林希端起自己的杯子,和大家一起碰杯。 杯子里喝的,当然不是酒,是新鲜果汁,对她们的说法是,商店里买的。 这都是小意,在空间里提前榨好的。 “好,来,我们一起,祝愿新的一年,我们越来越好。”宋从安看着林希,无限希望的道。 同时他也在心里对自己说,“新的一年,他会对媳妇更好。” “妈妈,好喝,我还要喝。”老二喝完果汁,又把杯子递了过来。 他还要喝,这个太好喝了。 新鲜的果汁当然好喝。 “好,妈妈还给你倒。”果汁是个好东西,对孩子也好,林希也舍得给他们喝。 “妈妈,我也要。”老大也把杯子递了过来。 “四婶,我也要,太好喝了。”春花也来凑热闹。 林希心想:幸好我多备了几瓶,要不然,都不够你们喝的。 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个团圆饭。 吃完饭,春花和钱大娘去洗的碗,洗完回来,她们就一起围着炉子,烤火,边磕瓜子,边聊天,边守岁。 林希进屋,去拿了几个红纸包着的红包出来,“发压岁钱了,来,一人一个。” “四婶,我咋也有啊?我是大人了,不能要。”春花把红包递了回来。 “拿着,在我们眼里,你还是小孩子,和青林,希阳一样的。”林希把红包硬塞到了她手里。 “希希,我咋也有啊?我可不是小孩子。”钱大娘不敢接红包。 “这,这,我这老婆子,还要你们小辈给发压岁钱,不合适不合适。”她连连推拒着。 第175章 新的一年,甜甜蜜蜜 “这不合适,不合适。”钱大娘可不敢接林希给的压岁钱。 在她们乡下,只有长辈给小辈发压岁钱,哪里能让小辈给她发啊。 “大娘,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就是我们家的宝,这压岁钱,你得拿着。”林希直接塞在她手里,“收好,保平安的。” 钱大娘可信这些了,一说保平安的,她不敢再往回推。 她可是知道平安二字有多重要,只有家人都平安,自己不生病,才能帮到她们。 这钱自己先收着,回头给家里买东西用。 “啊,四婶,你咋给我这么多压岁钱?”那边,打开红包的春花惊呼了起来。 这,这,太多了,从小到大,她爹娘给的压岁钱都是几分的,去年才是几毛。 这四婶给她的直接就是上块的,崭新的一块钱,有5张。 “四婶,这太多了,我不能要。”春花把钱包在红纸里,又要往回去递。 她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压岁钱,被吓住了。 “拿着,压岁钱,保平安的,哪里有不收的道理。”林希瞪了她一眼,“大家都一样的,喏,我也有。” 说着,她把自己的红包拆开给春花看。 一样的,5个崭新一块的。 “春花姐,我也有,我也有。” “我也有。” 两个孩子早把自己的红包拆开了。 “我也有,谢谢媳妇。”宋从安没想到自己也有。 他好像从来没有收到过压岁钱。 小时候家里穷,人都差点饿死了,哪里还有闲钱给他们啊。 后来参军后,自己口袋里有钱了,可没人给他发过压岁钱。 今天这是头一次,媳妇给他发压岁钱。 “都收起来,放口袋里放好,保你们一年都平平安安。”林希看着他们,好笑的道。 其实她也不信这些,她也好久没有收到压岁钱了。 只不过,来了这,她想用这个时代的一些习俗,来娱乐一下,也算是给大家一点福利。 像春花和钱大娘,平时手里,连个零花钱都没有。 自己给她们,她们还不肯要,那她就借着“压岁钱”的名
相关推荐:
在上面打勾(H 甜)
被大佬领养以后(1V1H)
烟花之盛_御宅屋
贤妻(高h)
[鬼灭]她是鬼(np)
遇蛇(H)
洞仙歌
秘书(高干)
[我的英雄学院]非常规OMEGA与普通ABO
坐好,我自己动(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