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明不笨的,还很聪明。 “嗯,那就好,剩下的时间,你就别上班了,请假在家复习吧。”林希希望她能再冲一把,争取考个好大学。 大学和大学也是有差别的,好大学出来后的工作无疑要好些。 这个时候,要想跳出来,有个铁饭碗,唯有读书,考大学。 这里可不像她末世之前,不上大学,照样能混得很好。 “嗯,妈也是这么说的,我已经和陈叔叔请好假了,你要是再晚一天,打电话,我就接不到了。”林盼想离大姐近点。 所以,她得好好冲刺一下,争取能考到京都市去。 “我给你们写的信收到没?我现在换地方了。”搬完家,她就给家里去了封信。 把新的地址告诉给她们,就怕她们又按照老地址寄信。 “收到了,就是妈有点接受不了,我们给你回信了,你没收到吗?” “还没收到。”这个,林希还真没收到,可能是时间有点短吧。 何静接受不了,她也能理解,太突然了。 她们又说了几句,就挂了电话。 这个时候,电话费还是很贵的。 确定林盼有把握,林希就放心了。 家里的秋收也快结束了,宋从安把电话打到大队部,让他大哥大嫂去接的。 他和他们说了下,想让春花来帮他看孩子,问他们有意见没? 宋大牛两口没有任何意见,还很高兴,终于能帮到四弟妹了。 宋从安就说自己过2天回去接春花,让她们提前准备着。 钱大娘在林希泉水的滋养下,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就是眼睛还是看不见。 但她已经能拄着棍子,在屋里慢慢摸索着走。 不需要人再时刻盯着她,照顾她。 起先,林希准备用木系异能直接给她治好的,或者给她喝纯的泉水。 想想,又没那样做。 钱大娘这都瞎了好几年,瘤子肯定有些大。 如果突然间,她眼睛就看见了,一检查,瘤子变小或者消失,那就有点吓人。 就很让人怀疑,没准就有人要来她家研究了。 保险起见,她决定还是让她慢慢的好起来。 “媳妇,我准备去给你找个学校,等我把春花接来,把你的户口迁来,你就去学校里补习一段时间,你看怎么样?” 宋从安做着回去接人的准备,但他还不忘媳妇说的,凡是要和她商量。 虽然他觉得该找个学校,可这事还得和媳妇商量一下,看她的意思。 林希:还要去学校补习吗? 她觉得自己在家刷题也可以,后面她又去找顾曼玉拿了几次习题。 她感觉理科还好,难度不算大,就是文科的把握不太大,有点悬。 主要是她的想法和这个时代不同,容易跑题,被扣分。 “我觉得不用去吧?”说实话,去了学校,没家里自由。 “要去,明天,我去找人,给你安排个学校,家里有孩子吵着你,你静不下心来,还是去学校好。” 学校里有老师可以指导,有同学一起讨论,氛围要好些。 在家就是闭门造车,稳妥点,还是去学校。 他也希望媳妇能考上,他支持她的所有决定,希望她能走得更远。 “好,你看着办。”没想到,他连学校这事都考虑到了。 不错,知道询问她的意见,在为她考虑。 但,她不能表现出来,不能让他看出自己很满意。 去学校见识一下也好,再说,有春花来看孩子,还有宋从安早、中、晚回家看着,家里这一摊子,她放心。 正好趁着这个机会,也可以给孩子们断奶。 两个孩子现在白天吃奶的次数少,但晚上还是要吃的。 不能自己上大学后,还要给他们喂奶吧? 他们已经一岁三个月了,可以断奶了。 2天后,宋从安把家里安排好,粮食,蔬菜,肉都囤够,请了假,就启程回老家去了。 第142章 回家接人 宋从安是晚上走的,坐一晚上火车,再加一个白天,第二天天黑时,就赶到了宋家庄。 他准备在家只待一天,户口的事,他提前在电话里和王建国说过,回去直接就可以办。 时间很紧,也很赶,能提前在电话里交代的,他都提前交代好了。 他得尽快赶回来,家里林希一个人,还有一个老人,两个孩子,他不放心,怕她忙不过来。 他先去了爹娘家,家里一切都还好,秋收快忙完了,这会就是收些红薯,棉花等,不是那么忙了。 刘氏问他咋回来了,他就说回来接春花去照顾孩子们。 这事,瞒不住,还是提前说的好。 刘氏再问,他就说自己租了院子,林希要参加高考,没人看孩子。 具体的他没和他娘多说。 饭后,他拉着他爹去外面遛弯,顺便说了转业的事。 宋老头沉默了半天道,“转了也好,这下,你也能照顾下孩子们和你媳妇。” 他虽然觉得有点可惜,可去年老四被抬回来时,他看到了,当时伤得那么重,差点就没命了,他就觉得该转。 这工作太危险了,那命就是拴在裤腰带上的,随时都可能丢掉。 那是他儿子,出息不出息的,和命比起来,没那么重要了。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他觉得他转了能照顾到更多人,能更好的发挥作用。 最痛苦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他只想向前看。 他又和他爹说了下大壮和钱大娘的事。 媳妇说,有事不能瞒着家里人,免得让关心自己的人担心。 宋老头猛吸了2口烟,吐出,才道,“你做得很对,做人要有良心,咱不能干那畜生不如的事,反正她就一个人,你们就多添双筷子,给她养老送终吧。” 他能想象得到,如果死的是老四,让他白发人送黑发人,自己又能不能承受得起? 他的孙子们没了爹,他们还那么小,以后该咋办? 自己的儿子是儿子,人家老人家的孙子就不是孙子啊? 人家孙子用自己的命,换来老四的命,给她养老送终不为过。 要不然,连猪狗都不如。 “嗯,爹,我知道了。娘那里……?”宋从安之所以和他爹说,是因为他爹明事理。 他娘,那就是个拎不清的主,他不敢去和她说,也和她说不清楚,她根本不和你讲理。 “你娘那,你别管,有我呢,你管好自己的事就行。” “爹,对不起,以后儿子不能在身边照顾你了。”对于爹,他是愧疚的。 “咳,我又不是只有你一个儿子,没事的,你把老人家照顾好,就行。”只要老四还活着,在不在身边又咋样? 虽然老四不常在身边,可他身边还有几个儿子呢。 人家老人家,没了孙子,就是孤家寡人一个,那才叫可怜,自己不能去争这个。 “你赶紧去你大哥那看看,看他们准备好没,要是准备好了,明天你就赶紧回去。” 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全指着老四媳妇,她忙不过来的。 “好,爹,你回去吧,晚上凉。”宋从安扶着他爹往回走。 “行啦,我能走,你快去吧。”宋老头推了他一把,拿着烟袋抽了口烟,慢慢的往回走。 宋从安就着月光,望着他爹的背影好一阵子,直到看不见,才往他大哥家去。 “老四回来啦,快进来。”宋大牛来开的门,见了他就往里让。 “他四叔回来了,吃饭了吗?我去给你做点吃的。”姚玉兰也迎了出来。 “大哥,大嫂,别忙活了,我在咱爹那吃过了。” “哦,那快进来坐,外面凉。” 他们提前接到了电话,知道他今天要回来,见半天没过来,估计就是在爹娘那吃饭了。 “好。” 几人回到堂屋里,坐下,这才开始好好说说话。 “大哥,大嫂,给你们添麻烦了,要让春花去帮我看孩子。”宋从安歉意的道。 “老四,咱兄弟间不说这见外的话,农忙快结束了,家里也没啥事,春花能去帮你们,我们也高兴。”宋大牛为他倒了杯水道。 老四和四弟妹帮了他们家很多,如果能帮上他们一点忙,自己很乐意去帮。 “他四叔,四弟妹真的要去考大学了?”姚玉兰没想到,这四弟妹这么有本事,居然要考大学。 这是宋从安之前在电话里,这么和他们说的。 这可是宋家庄头一份啊。 “她本来就是知青,被耽误了,才没能上大学,现在高考恢复了,她应该去考,应该去上大学。”宋从安喝了口水,解释道。 “是哦,我都差点忘记了,四弟妹是知青,那是该去考,听说知青点的知青们,工都不上了,到处借书,整天躲在屋里复习。”姚玉兰懊恼道。 她咋把四弟妹,是知青这事给忘记了啊。 四弟妹,人还年轻,又有学问,脑袋瓜还聪明,不考大学的话,确实可惜。 接着,她又高兴的道,“那感情好啊,到时咱家也能出一个大学生。” 再过2年,大柱也可以去考。 四弟妹还真是厉害,早早的就说让大柱好好学习。 “嗯,大柱也好好学,以后也能考大学。”家里能多出几个大学生,他也高兴。 也不枉费他之前掏钱培养侄子们。 “春花去了,住哪儿啊?你们那不是不让外人去吗?”姚玉兰担心道,她有点搞不明白。 “大哥,大嫂,我转业了,转到了京都的一个食品厂当厂长,厂里分有房子,是个带院的平房,有地方住,你们别担心。” 之前电话里,说话不太方便,宋从安只说林希要考大学,想让春花去帮忙照看孩子,没说其它的。 “啥?老四,你转了?为啥啊?”宋大牛很吃惊,老四这干得好好的,咋就转了啊? 这个时候转,多可惜啊? “他四叔,你开玩笑的吧?”姚玉兰也不信,去年受那么重的伤都没转,咋这会就转了啊? 她不敢相信,觉得这肯定是他四叔说笑的。 现在又没受伤,又没咋滴,好好的,咋说转就转了啊? 肯定是开玩笑的。 第143章 她也算是有点用 “大哥,大嫂,是真的,转了有阵子啦。”这事得和他们说清楚。 宋从安想起媳妇说的,对亲人,不能有欺瞒。 再说,自己想瞒也瞒不住啊,春花去了,不就啥都知道了。 “为什么啊?” “为啥啊?” 两道惊呼声不约而同的响起。 宋从安无奈叹息一声,这道疤,又要被揭一次。 他和他们讲了下大壮和他奶奶的事。 听完,宋大牛两口沉默了,半天没说话。 咋说呢,老四可以以别的方式来报答她,他也那样做了。 找了她的亲戚来照顾老人,可亲戚不靠谱,人差点都照顾死了。 他才把人接走照顾,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按理,人家为了救他而死,他照顾她,这是应该的。 可就是可惜了老四的前途。 “哎,可惜了,你这眼瞅着就可以再升升的……”姚玉兰还是有点接受不了,觉得可惜。 “是啊,老四,你太冲动了。”宋大牛也接受不了,这可是他最优秀的一个弟弟,“你应该再考虑一下的。” “大哥,大嫂,我不转,也是为国家做贡献,为人民服务,现在转了,当厂长,我依然可以做贡献啊。” 这阵子,他已经整顿了下厂里,清除了几个毒瘤,安排几个过去的兄弟们进了厂,他们也干得很不错。 他很欣慰。 他觉得自己还能做得更好。 “老四,你不后悔?”宋大牛问了句。 后悔吗? 刚开始做这个决定时,他痛苦过,挣扎过,后来想到自己转了后,可以帮到更多人,他的心就更坚定了。 没啥好后悔的,岗位不同,但他依然在发光发热,为社会做贡献。 “不后悔。” 如果问大壮,后悔救他吗? 大壮肯定也会说不后悔。 大壮都能毫不犹豫的拿命救他,他转业有啥可后悔的? 后面,宋从安又和他们聊了好一会,把自己没转之前和转了后的情况,做了下对比,分析给他们听。 “那看来,你这厂长干得也不错,起码解决了不少人的工作问题。”宋大牛知道,一份工作对于一个家庭意味着什么。 “唉,起码四弟妹不用那么辛苦了,她也能好好复习,考大学。”姚玉兰叹息一声道。 她们就是老农民一个,知恩图报,她们还是懂的。 老四这么做,虽说有些可惜,可也算是报了恩,也能顾到家,关键也没那么危险,还能帮人解决工作问题。 也不错。 “大嫂,春花的东西都收拾好没?”他买的车票是明晚的,时间紧。 “收拾好了,早收拾好了。” “好,多谢大哥大嫂,我们不白让春花帮忙,到时会按月给她发工资。” 这个时候虽然不许雇佣人,可这是自己家人,相信不会说出去。 外人不知道,也就没事。 “那咋行,她去帮个忙而已,咋还能给她发工资啊。他四叔,你可不许这样啊。”姚玉兰急了,她没想到他们居然还要给钱。 “对啊,自己家人,帮忙看下孩子,要钱就见外了。”宋大牛也开口道。 “大哥,大嫂,这是春花该得的,我家是两个孩子,还有一个钱大娘,春花一个人,白天很辛苦的,不给她钱,我们心里过意不去,也不敢用她。” “再说这也是希希的意思,必须给钱,不然我们就不用她,另外找人去。”这是媳妇教他这么说的,另外找人是不可能的。 媳妇就猜到大哥大嫂可能不要钱,就教他用这招,大嫂肯定也不放心他们用外人。 外人哪里有自己家人尽心啊? “这,哎,你们就给点意思下就行,可别多给。”四弟妹上学还要花钱呢。 事情说好,宋从安拿了自家钥匙,就准备回去睡觉。 “他四叔,屋里我都收拾好了,被子也是提前晒过的。”姚玉兰叮嘱着。 “好,谢谢大嫂了。” 宋从安回到自己家,发现屋里很干净,一点灰尘也没有,看来大嫂很用心,给收拾得妥妥帖帖的。 躺在炕上,他半天没睡着,想起了过去的很多事,特别是和林希的点点滴滴。 刚开始时自己对她的冷淡,后来对她起了兴趣,动了心。 好不容易她接受了自己,却又因为转业这事,自己的先斩后奏,让她生气了,至今不肯原谅自己。 过往种种,越想他越想她,恨不得马上就赶回去。 他发现,他真的离不开她了。 她就像温暖的太阳,始终温暖着他,照耀着他。 就这样,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啥时候睡着的,第二天,还是二柱来喊他吃饭时,他才起来的。 吃完早饭,他就去大队部找王建国办户口的事,下午,他就要带着春花赶到市里去坐火车。 这一天宋从安是忙碌的,林希也没闲着。 她趁着两个孩子在午睡,和钱大娘说了声,让她别乱跑,自己出去买点菜,马上就回来。 “林同志,你去吧,你从外面把门锁上,我就在炕边守着他们。”钱大娘拄着棍子,摸索到炕边坐下。 刚开始时,她听说宋从安转业,很自责,也很愧疚,想过要回老家去。 别再拖累他们。 可他们都不让她走,还一直劝说她,让她别有负担,以后就在这好好的住着。 等把身子养好,眼睛治好,就帮她们看孩子。 对于林希和宋从安,她一直是感激和愧疚的,这会听说让她帮着看会孩子,她很高兴。 她也算是有点用,她必须给他们看好了。 她看不见,那就守在这,孩子一哭,她能听见,也能摸索着给他们穿衣服。 “那好,大娘,麻烦你了,我去去就回,很快的。” “林同志,可千万别说麻烦的话,我受不起。你快去吧,记得把院门锁上。” 她看不见,万一有人摸进来咋办?还是锁上院门的好。 “好。” 孩子们午觉能睡一会,林希有时间出去溜达一趟。 她拿了个篮子,把院门锁上,就出了门。 一出门,她就专往那无人的胡同里钻,直到确认四周无人时。 她才从空间里拿了些蔬菜和肉类出来,放在篮子里,做掩护用。 第144章 春花到来 “主人,苹果树已经变小了点,你可以拿出去了。”小意的声音传来。 “好,我这就把它拿出来。” 没一会,林希的身边就出现了一棵小树,不算高,但枝丫却很多。 光秃秃的,没有一片树叶,外人根本认不出来,这是啥树。 “嗯,不错。”她早就想把苹果树拿出来的。 可宋从安总是在家,家里需要的一切生活用品,他都采买好,她根本没机会出去买东西。 就算她能出门,可也要带着孩子们,被他们看到也不好。 她唯一能出门的时间,就是孩子们睡午觉的时候,可平时那个点,宋从安都在家,还没去上班。 这次,他回去接人,孩子们又午休了,这个机会正好,方便她一个人出门。 此时的苹果树,和在宋家庄时比,小了一大圈,任是宋从安,估计也想不到这就是那棵苹果树。 苹果树已经拿了出来,林希没多待,扛着树,提着篮子就往回走。 回去时,她特意绕了一圈,算好时间,赶在孩子们醒来之前回到家。 把篮子送到厨房,她回屋看了下,两个孩子还没醒。 钱大娘还保持着她走时的那个姿势,拄着棍子,呆坐在炕边。 “林同志,是你回来了吗?”听到动静,她扭头向着门口道
相关推荐:
远山觅芙蓉(现言1v1,h)
父女情深【luanlun】
暗流(父女 H)
绕指柔(NP 高H)
在上面打勾(H 甜)
秘书(高干)
雪山情迷
苏云容(H)
偏向【伪骨科兄妹H 】
香槟桶火焰(1v1 强取豪夺 出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