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姚老哥是认死理的脾气,还真不好说,但袁左宗的话,真有急事,这一千两千的兵力,费些嘴皮唾沫,指不定还真能被我借到手。” 徐渭熊问道:“你确定?” 徐凤年点头道:“确定。” 徐渭熊接过紫檀梳子,轻声笑道:“你才和袁左宗喝了几次酒,就以为交情好到这地步了?要知道袁左宗的眼睛里最揉不得沙子,以他跟褚禄山同为徐骁义子却势如水火就看得出来,你这膏粱子弟的纨绔架子,自信能入袁白熊的法眼?” 徐凤年撇撇嘴道:“信不信随你。” 徐渭熊啧啧说着反话:“你竟然没在龙虎山大打出手,真是让人失望。” 徐凤年摇头道:“动静不算小了,对了,那个靠读书读出一个陆地神仙的轩辕敬城有些修身心得,对我目前而言用处不大,看了等于没看,回头你拿去。还有一本《道德禁雷咒》被我给偷偷捡来了,你也拿去琢磨琢磨,他娘的轩辕敬城在大雪坪上引来天雷无数,那阵仗,一点不比当个将军领着几千铁骑来得逊色了,这一路我查了许多道教炼气经典,感觉都没有这本《道德禁雷咒》来得脚踏实地,《酆都敕鬼咒》与龙虎山二十四阶箓里的《洞渊神咒经》好像都偏向玄乎,神神叨叨的,不太实用,我研究了半个月都没能看出怎么去咒山山崩咒水水开,这禁雷咒,倒真是像按照书上记载修行到了极致,可以如轩辕敬城那般借天象发天威,只可惜我练刀,不在这条路上,姐,你反正无所不通,这禁雷咒还是你拿去吧?对了,我在龙虎山跟老天师赵希抟研究符将红甲云纹符箓的时候顺便查过,炼气成咒好像最早就出自上阴学宫所在的那块上古蛮夷之地,指不定学宫里就会有你需要的孤本典籍,再者按照禁雷咒纲领,我帮你从龙虎山顺手牵羊了几本雷部密箓,大概就是些接引雷部天将兼其神武的口诀,本来以老天师的说法,龙虎山历任飞升真人,都会留下精髓口诀在龙池显现,可惜这些宝贝我没本事帮你偷来,还有,那头雌虎夔,昵称菩萨,叫金刚的那只我已经送给黄蛮儿了,菩萨送你,要不然你成天在那座走哪儿都是满嘴仁义道德学宫,想想都怪无聊的……” 世子殿下絮絮叨叨个没尽头。 徐渭熊打断徐凤年的碎碎念,笑道:“好东西都给我了,你自个儿怎么办?” 徐凤年愣了一下,笑着指了指腰间双刀,理所当然道:“我要那些身外物有啥用,有春雷绣冬就足够了。” 徐凤年见二姐默不作声,知道她不喜自己练刀做那匹夫之勇的武夫,就转移话题,问道:“今天亲眼看到上阴学宫大名鼎鼎的稷下学士,才知道貌似也有很多穷光蛋啊?” 徐渭熊微笑道:“士子负笈游学,游侠挂剑游历,是时下两大风气,前者起始于张老夫子周游列国。只是苦了那些明明已经家道败落的贫寒士族,为了脸面,还是很讲究在继承人及冠后负笈出行,为此不惜东拼西凑,你想啊,文弱士子出行,好说歹说最不济也有几百里路程,总得有个伺候衣食住行的书童,加上一个熟悉世道人情的老仆,这三人开销,还不得让小门户的家族绞尽脑汁?所以一些其实早已与寒族无异的士族门第,所谓的负笈游学,不敢奢望行万里路,无非是在一州内多走几个郡,尽量拜访几个名士高人,与他们喝喝茶论论道,也就是完事。许多读书人所在的家族,为了能够进入上阴学宫,不惜败光了家产,我这次地肺山一行,队伍里就有个在学宫外呆了十八年才得以通过考核的稷下学士,已是五十多岁的年纪,平日里教授他学问的稷上先生们,大半都比他年轻,为了攒钱多买几本圣贤书,一年到头就只吃馒头咸菜,所以上阴学宫也不是你原先设想的那般一无是处,能够进入上阴学宫,不问道德,只说才学,都是不差的。” 徐渭熊伸出双手捏住徐凤年脸颊,扯了扯,笑道:“好像两次游历,都让你受益匪浅。我想着是不是劝你再去一趟北莽。” 徐凤年呆滞道:“姐,你真是这么想的?” 徐渭熊加重力道,道:“既然拦不住你练刀,再者好像你练刀也不光是练出个四肢发达,我再拦着就说不过去了。不过事先说好,既然你要练刀,最差也得练出一个陆地神仙吧?都好几百年没谁做到这一步了。” 徐凤年苦着脸,含糊不清道:“姐,你练剑咋不练出个剑仙?” 徐渭熊松开手,眯眼笑道:“姐是女子嘛,打打杀杀,不淑女。” 徐凤年无奈道:“姐,你真讲道理。” 徐渭熊起身道:“走了,既然下定决心不拦着你练刀,也就不拦着你去武帝城了,你自己小心些便是。” 徐凤年与二姐一起走出船舱,恰好有一个穷酸老书生在附近凭栏望江,喃喃自语:“我这只丧家犬也有乡愁啊。” 第199章 世子殿下凑巧听闻老学子的自言自语,不加理睬。 春秋八国子民无数,哪个丧国人不是丧家犬? 与那自嘲一条老犬的稷下学士擦身而过时,眼角余光瞥见老头子明显有些神情急促,见世子殿下没有歇脚的意图,赶忙侧过身,作出眺望江水的深沉姿势,忧国忧民得很,继续说道:“我朝贞元以前,庙堂之争是柱国之争,是替先皇打下江山的文武勋臣,各自代替身后的抱团势力进行勾心斗角,争的是一个利字,其中八国遗孤侥幸得以占据一席,自永徽年间起始,首辅张巨鹿开始掌握权柄,经过十几年的大鱼吞小鱼,小鱼吃虾米,八国英才或主动或被迫,逐渐摒弃樊篱,融入朝堂,文武界限模糊,转为两大士子集团的南北交锋,南方相对势弱,却有燕敕广陵两王撑腰,尤其在永徽元年至永徽四年短短四年间,以庶族出身的吏部尚书赵右龄为首,南方寒族王雄贵、元虢、韩林等陆续获得拔擢,得以掌握各部实权,与江南士子集团相辅相成,声势大涨,不遗余力争一个字,名!可文武与地域的名利之争只是表面,终究逃不出皇帝陛下的制衡术,纵观这二十余年,朝中人物各领风骚,唯有孤立北凉的徐大将军才能免俗,其可贵之处在于远离庙堂纷争,不争,便是最大的争,委实厉害。历朝历代的明君,必然忌讳重臣握权,朝臣掌国,我刘文豹与那些纵横家不同,看待王朝兴衰,并不着手于各个帝王英明昏聩,而是另辟蹊径,由权相入手,贤相兴国,奸相误国,刘文豹窃以为不出五年,本朝第一人张巨鹿便要……” 洋洋洒洒长篇大论的刘文豹才说到酣畅要紧处,本想卖一个关子,钓起听众胃口才一语惊人,不曾想稍稍转头,就跟当头泼了一大盆凉水般目瞪口呆,那世子殿下竟然早没身影了,这番临时起意却精心帷幄的毛遂自荐算是白搭了。 丧家犬刘文豹哀叹一声,难免心灰意冷,他出身旧南唐的一个没落士族,如徐渭熊所说,属于哪类负笈游学都出不了一郡的寒士,年轻时候还总惦念着娘亲说自己出生前梦中被一豹咬住手掌,故而取名文豹,年幼便立志要封侯入相,只是当时南唐覆灭前只重门荫,刘文豹年轻时尤为自负,便前往上阴学宫求学,务求一鸣惊人天下知,殊不知要想进入学宫何其难,盘缠耗尽,归途漫漫,时值战火纷飞,一个穷书生如何返乡?又有何颜面返乡?他便立誓不衣锦绝不还乡,不料一晃眼便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儿,荣华富贵仍是遥不可及,学宫里一些才学惊艳的同门学子,仅论年龄几乎可以做刘文豹的孙子,刘老头早年的雄心壮志便如眼前这一江水,随着时光,缓流东海不复回呐,只是今日偶遇北凉世子,本希冀着富贵险中求,奈何世子殿下根本就没兴趣去听这位老学子唠叨,倒也在情理之中,以那殿下王侯家世,若说有人将腹中才华以斤两贩卖于他,这些年恐怕不止几百上千斤了吧?我刘文豹一个无名小卒,算得了什么东西? 江风并不算凛冽,刘文豹伸手揉了揉枯树一般的褶皱皮肤,喃喃失神道:“是该回家看一看了,便是一路乞讨,也要死在家乡,落叶归根。” 徐渭熊见徐凤年脚步不停地离开,到了船头才轻声笑问道:“你就不好奇这位老学士肚子里是否真有些千金难买的韬略?” 徐凤年嬉笑道:“这姓刘的老头儿不是说思乡吗,我若瞧上了眼,捎带去北凉,他牛年马月才能返乡?” 徐渭熊叹气道:“刘文豹的家乡早已改头换面,所在家族也凋零得七七八八,爹娘妻儿也都死于战火和疾病,哪怕回去也没谁记得他这么个离家三十年的老人。” 徐凤年皱眉问道:“这老头有真才实学?” 徐渭熊淡然道:“学宫内的稷上先生们都认为刘文豹杂学而不精,并不看好。” 徐凤年直截了当问道:“别人怎么看我懒的管,姐你就说你怎么看待这老头儿的吧,要你觉得可用,大不了我让他去北凉混饭吃,最不济总能捞个油水足的小吏当当,好过在上阴学宫受气,老大不小的人了,以他刚才的殷勤,分明是读书读出了心眼活泛,相信面子什么的没那么看重。” 徐渭熊笑道:“我其实也不看好刘文豹。” 徐凤年白眼道:“这算怎么回事,那让他老老实实在上阴学宫呆着一边凉快去,本世子既没那气吞江山制霸天下的勃勃野心,也没礼贤下士千金买骨的矫情作派,一个上了年纪的老书生,在上阴学宫混了这么多年都没混出头,到了北凉也是浪费口粮,万一惹了麻烦,指不定就要被兵痞们一刀剁了脑袋,何苦来哉。” 徐渭熊摇头道:“但是方才刘文豹那番言语,有些意思。” 徐凤年嗤笑道:“连我这种不学无术的都听得出是高谈阔论了,动辄张巨鹿赵右龄,要不就是首辅尚书帝王相国,高到不能再高了,比这江水还没个边际,光说这些有屁用。” 刚才一路身形稍后的徐渭熊眨眼道:“有意思的在于刘文豹尚未来得及点睛的东西,可惜你走得快了,否则他接下来十有八九会说皇帝陛下在近几年,要扶植出一个各方面能与张巨鹿的心腹,事实上如刘文豹所猜,确实已是八九不离十,你可知门下省新近设有两名起居郎,负责记录监督皇帝的言行举止?这个设在天子身侧的位置比较大小黄门还要清贵超然,两位马上就要大红大紫的天子近臣,身份就如刘文豹所说南北之争,一位来自魏阀,是北方首屈一指的世族,另一名祖上是东越寒族,一直名不见经传,只知求学于北圣张家,但据可靠消息,这位而立之年的起居郎深得皇帝器重信赖,若说官场轨迹,极有可能与张巨鹿当年如出一辙,再打熬几年,兴许就是此人翻云覆雨的时机。要知道这桩秘事便是许多朝中重臣都灯下黑,没能瞧出端倪,而刘文豹一个远离庙堂的书生,却能以史书断后事,殊为不易。你若不信,可以把刘文豹喊来一问。” 徐凤年摆手道:“别,二姐你料事如神,小时候打赌就没一次赢你的。” 徐渭熊眯眼笑了笑。 徐凤年立马没骨气纠正道:“姐!” 不曾想徐渭熊轻声道:“以后喊二姐就二姐吧,不与她争这个了。” 徐凤年不敢在这个问题上纠缠不休,见好就收,小声问道:“既然老头儿还是有点能耐,那该怎么处置,丢北凉去?” 徐渭熊略作思量,道:“不急于一时,等你从北莽回来再作决定。若是三言两语就让你亲自出面拉拢,刘文豹这几十年磨去的心气,就又得爬上头了。你那急躁性子,不会有好脾气去打磨谁的。” 徐凤年一脸委屈道:“姐,这话可就太不讲理了。” 徐渭熊转移话题,直视徐凤年说道:“跟你要个人。” 徐凤年微愣,随即说道:“你说。” 徐渭熊笑容玩味道:“鱼玄机。” 徐凤年眉头皱起,“鱼幼薇的父亲虽说是从上阴学宫走出去的春秋名士,可你要他女儿有什么用?” 徐渭熊一如既往的蛮横作风,“不给?” 徐凤年腆着脸笑道:“借你行不行,记得还我?” 徐渭熊毫不犹豫道:“本就是借,否则我向你要一个女子有何用?她若仅是花魁鱼幼薇,过于暴殄天物。” 徐凤年纳闷道:“都国破家亡了,就算是鱼玄机能在上阴学宫折腾出什么花头?” 徐渭熊开门见山道:“要想钓出千年王八万年龟,你给出的鱼饵总得花点心思。” 徐凤年满腹狐疑好奇,忍不住追问道:“姐,你给说道说道。” 徐渭熊摇头笑而不语。 徐凤年马上拿出杀手锏,扯着徐渭熊袖子撒泼耍赖,约莫是她拗不过这世子殿下的孩子气,徐渭熊说了句莫名其妙的话,“一直想跟一个老前辈下局棋,是时候落子了。” 徐凤年哦了一声,不再刨根问底,知道不管如何不舍,她终归是要分别,无奈道:“姐,要不我还是去了东海武帝城后再去学宫探望你吧?” 徐渭熊平淡道:“不许。” 徐凤年正要说话,她已经把话说死,“这件事没的商量。” 徐凤年长呼出一口气,柔声道:“那这艘船你拿去用,走水路总比陆路要舒服轻巧,省得颠簸劳苦,反正我也用不上了。” 徐渭熊也不客气,点了点头。 徐凤年去找鱼幼薇,从头到尾,从言语说起到分道扬镳,抱一只白猫的腴美女子都没有与世子殿下说话,徐凤年上岸乘上神骏白马,回头看去,与她与不知胖了多少斤的那只武媚娘遥遥相望,徐凤年悄悄叹息,她眼中看不出是丝毫欣喜还是哀伤,这一别,就是最少几年无法再见,若非二姐徐渭熊开口,徐凤年绝不会让她留在上阴学宫,似乎她的爹娘便葬在那儿,当初世子殿下三年游历回到北凉,假若迟几天,她好像说过就要去学宫为双亲守墓,不再踏上江湖。徐凤年坐在马上,轻轻勒了勒马缰,调转马头,沿着道路驱马缓行。记得当年还是纨绔中的纨绔时,与不是什么鱼玄机的鱼花魁说文解字,她说愁字应该作离人心上秋去解,徐凤年抬头望了望天色,嘀咕了一声:“真是个适合满肚子狗屁乡愁离愁的好时节啊。” 岸边那个色心不死的小虫子朝大船喊道:“鱼姐姐鱼姐姐,等我长大了就去迎娶你,一言为定啊!” 捡了便宜老爹当当的龙宇轩嘴角抽搐,提着小屁孩的后领往回扯,跃上一匹马,父子同乘,要不是那孩子实在调皮捣蛋,本是一幅挺其乐融融的画面。 除了这对父子,世子殿下与舒羞杨青风两名扈从都是骑马,靖安王妃裴南苇和慕容姐弟分开乘坐两辆马车,老剑神与青鸟做那马夫。 这支人数不多的队伍一路行往东北。 起先世子殿下除了抓紧时间向羊皮裘李老头讨教武学,还会得闲抽个空去车厢,与笼中雀的裴王妃手谈几局,后来临近沿海那座名动天下的孤城,便独自骑马,开始沉默寡言,慕容姐弟原本生平头回见到浩瀚无边汪洋大海的兴奋劲头,都被附带着消磨殆尽,慕容桐皇还好,慕容梧竹性子柔弱,不擅长掩饰情绪,她与世子殿下相逢以来,对这位俊逸潇洒的公子哥好感异常,尤其是大雪坪一役后,正是世子殿下亲手替她们姐弟搬去心头大石,明眼人都确定只要世子玩笑一句以身相许,她估摸着也就羞赧地半推半就了。一路行来,总是偷偷摸摸掀开帘子,看那背影多于看海。世上伤病千百种,情伤病入膏肓,心病无药可就。慕容桐皇对此出奇没有任何斥责,颇有顺其自然的意思。 到了。 抬头可见武帝城巍峨外城墙。 骏马通灵,不需徐凤年勒绳,就自己停下马蹄。 这位北凉的世子殿下没有看那城墙,而是转头看着东海海面怔怔出神。 等了许久,青鸟轻声问道:“公子,咱们不进城吗?” 徐凤年轻声道:“进城。” 一马当先。 武帝城本就是独立于王朝外的一座孤城,因此这里的城门守卫很大程度上只是摆设,进城无需任何路引,除非是一些犯了武帝城禁令不得入内的武夫,才会被阻挡下来,其余甭管是贩夫走卒还是王公卿相,一律一视同仁,乘马行走入城也好,便是蹦跳或者爬着进城也罢,都无所谓,当然武帝城自王仙芝担任城主以来,从未有过摆出开门迎客的阵仗,哪怕当年一统春秋的天子入城,那天下第二也不曾走出内城相迎。舒羞和杨青风皆是第一次踏足武帝城,饶是两人见惯江湖风雨,由城外走入城门洞中的阴影中,心中仍是觉得沉重非凡,天下城池无数,百年以来,二十年一次武评,唯有这座城门,几乎走进走出过所有的十大高手,当今立于武道鳌头的风流人物,倒骑毛驴拎桃花枝的邓太阿走过,青衣官子曹长卿走过,他们都与此时舒羞杨青风身边的江湖人士一样,要穿过这道城门,沿着中轴上的主道,去面对那座内城城头。 那里有个姓王的怪物,自称天下第二,屹立不倒。 前两年,好像有个名号叫剑九黄的西蜀剑客,背着剑匣也走过,而且是第二次,可惜不出意外,只是总计两次徒劳地留下六柄名剑,最后连命都没能带出城,就那样坐着,死在了那城头。 徐凤年下马,牵马而行。 走了一段路程,瞧见路边一个酒摊子,犹豫了一下,坐下后,跟酒摊伙计说道:“有酒吗?” “有有有,咱卖酒的,咋会没酒,天南地北的好酒咱这儿都应有尽有!” 眼神毒辣的店老板见这位公子哥鲜衣骏马,气态不俗,心想来了只大肥羊,让一直觉得光拿铜钱不肯出力的店小二滚一边去,亲自上阵先自卖自夸了一通,小跑了几步来到年轻公子身前,见菜下碟谄媚笑道:“这位公子,竹叶青,梁州老窖,剑南春,金陵大曲,都有,想喝啥?” 公子哥微笑道:“黄酒呢?” 店老板犹豫了一下,这黄酒有倒是有,可卖不出高价钱,不管如何往死里宰肥羊都宰不出太大油水,正想着劝说眼前年轻人换那些更耗费银子的名酒,可公子哥只是撇头望向内城头,不容反驳说道:“就黄酒好了。” 酒摊老板眼珠子滴溜一转,笑道:“听口音,这位公子哥是北凉那边来的吧?黄酒好啊,实不相瞒,咱这黄酒在城里是百年的老字号了,虽说一壶酒二十两银子,贵是贵了点,可一分银子一分货,绝对值啊!对了,公子可知前些年那场城头江湖皆知的比试?乖乖,咱是实诚人,也不说什么百年一遇,可十年一遇绝没半点水分,姓黄的老剑客与城主比拼前,就在咱这摊子上喝了好些黄酒,直夸咱酒地道,没白掏那二十两银子!这名剑客,可了不得,天下十大名剑,他一人就占了六把,公子你自己说,那姓黄的剑客一身本事能弱了去?是不是这个理?唉,可惜这位剑侠黄酒在咱这摊子还是喝少了,古话说喝酒壮胆,嘿,要是再来一壶,指不定就不小心使出剑仙的本事啦……” 年轻公子只是听着酒摊子老板唾沫四溅的唠叨,并不言语。 没有下车的青衣婢女紧抿起嘴唇,欲言又止,终于还是没有张嘴打扰公子。 羊皮裘老头儿则是在闭着眼打瞌睡。 年轻公子终于说话:“给我拿一壶酒,两个碗。” 店老板愣了愣,还是照办,心里琢磨虽说这名公子哥家仆带了不少,可都没谁坐下啊,要两个碗作甚? 端来黄酒和酒碗,一壶本钱不到一两银子却狮子大开口二十两的酒老板心情极好,破天荒想要亲自给这位出手阔绰的公子哥倒酒,窃喜的同时,心中难免嘀咕这外边来的游侠就是容易糊弄。 被痛宰了一次的公子似乎根本不介意那酒钱,平静道:“我自己倒酒好了。” 酒摊子老板也懒得热脸贴冷屁股,乐呵呵道:“咱清楚记得那老剑侠当年就是坐在公子右手边位置,就是同一张桌子!” 公子嗯了一声。 倒了两碗黄酒,其中一碗放在右侧桌面,都倒满了,端起身前那一碗喝了口,抬头微笑道:“那背剑匣的老头是缺了两门牙吧?” 酒摊子老板想了想,点头,有些忐忑。难不成这位北凉公子哥与那姓黄的剑道高手还是相识不成,若万一是真的,这还没在手上捂热的二十两银子可就他娘的烫手了。 公子笑了,缓缓说道:“还有,那缺门牙的老头儿肯定没二十两银子付给老板你,撑死了也就是倒出所有铜钱,买个一碗半碗的黄酒,节省着喝,对不对?” 被说破真相的酒摊子老板彻底慌了,脸色僵硬,虽说武帝城里头的百姓再平民百姓,天生有一股子不可言喻的优越感,看待外头来的江湖人士都习惯性斜眼去瞧,可这种优越感也有个限度,这天底下在哪讨生计混饭吃不都得掂量自己斤两去待人接物?越是市井小户人家,就越精明计较,没点见风使舵的眼力劲儿,哪能让别人心甘情愿从口袋里掏出银子铜钱出来?酒摊子老板虽说是只平日里最喜欢指点江山的老麻雀,见多了所谓的高人高手,可那也只是嘴皮功夫,反正说了骂了吹了捧了谁都管不着,如果不小心撞上了铁板,耽误了挣钱,终归是不美。 好在那年轻公子并没跟他计较谎言,自顾自喝着酒。这让酒摊子老板如释重负,再也不敢夸夸其谈,去柜子后边站着,小心翼翼猜测这名年轻人是何方神圣。 他盯着公子哥腰间所悬长短双刀,啧啧,难得一见的好刀。 莫非真是很有来头的北凉世家子? 可没听说北凉那边有出名的江湖门派和武学家族啊,自打上一辈的枪仙王绣死了以后,北凉就完全没什么拿得出手的高手了。那贫苦地儿,也就北凉三十万铁骑最吓人,读书人,游侠什么的,据说都很一般,没谁出彩的。 两辆马车的帘子都已经掀起,慕容桐皇和慕容梧竹都望着那沉默的世子殿下,只觉得有些看不懂。 靖安王妃裴南苇见识过许多这名世子殿下的不同脸孔,唯独没有见过此时此地的徐凤年,不言不语,不笑不悲,竟是让人觉得莫名的揪心,就像是一个犯错的孩子。 孩子? 裴南苇嘴角冷笑,孩子能活着从襄樊城外芦苇荡走出?能让牯牛大岗翻天覆地?能让龙虎山赵丹坪从京城赶回天师府? 可是,他为何摆了两个碗,喝那一壶廉价的黄酒? 一壶酒,酒壶本就不大,所幸碗也小,但满打满算也就倒五碗,喝去三碗以后,除去右手边桌上那碗酒,年轻公子也只剩下最后一碗了。 碗碰碗,还是一饮而尽。 在酒摊子老板眼中有些神神道道的年轻人眯起眼,似乎喝得很尽兴,微醉微醺,呢喃道:“老黄,那时候跟你唠嗑,我问你什么叫高手气派,你说什么来着?” “对了,是能让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的高手,你说能有这等本事的家伙,才算真的高手,你还说武帝城那位啊,王老怪物,算算岁数,约莫着该有这本领了,可你明明知道王老怪快是仙人了,那你还来这讨打干啥?你他娘的不总说咱们行走江湖,打不过就跑,风紧就扯呼吗?” 不知何时,羊皮裘李老头下了马车,走近酒摊子,径直坐下,骂道:“徐小子,废什么话,没胆子就夹着尾巴滚蛋,在这里连累老夫也丢人现眼?” 酒摊子被那脏老头的大大咧咧给吓了一跳,十分奇怪这缺胳膊老马夫怎的连半点尊卑都不懂。 更奇怪的是那年轻公子也不生气,只是轻轻说道:“要不然?” 羊皮裘老头瞥了眼那座插满天下武夫兵器的城头,冷笑道:“好心提醒你一句,不管你行何事,老夫都答应过徐骁保你不死。” 那公子,拿手指点了点城头,模糊可见有一只紫黑匣子,笑道:“我也不想做什么大事,以我的那点斤两,大事我也做不来,就想端着这碗酒去那里看一看。” 酒摊子老板下意识翻了个大白眼,这外来人就是外来人,半点规矩不懂,还不知天高地厚,城头岂是寻常人可以上去的,差不多整整甲子时光,多少想要硬闯上城头,都给打落下来?他在这儿做了十来年生意,也见过一些不知死活想要直接飘向城头的所谓高手,无一例外都没好下场,都是腾空跃起不到五六丈,就惹来内城高人出手,一个个跟没了风的风筝般摔死在墙根下,死得不能再死。剑神邓太阿与曹青衣身手如何?江湖地位如何?传闻前些年挑战城主,不一样得照着规矩去武楼一层层打上去? 在酒摊子老板眼中不堪入目的独臂糟老头洒然笑道:“这有何难?” 只见得那年轻公子听到以后,缓缓起身,端起那碗酒,转头对青鸟说道:“你们在这里等着。” 裴南苇瞪大那双秋水眸子,匪夷所思,这家伙疯了不成?连她这种江湖以外的女子都知道内城杵着一位天下第二啊。 这一日,纷纷攘攘的武帝城主城道上,所有武帝城访客与城内百姓都见到毕生难忘的一幕,一名俊逸公子,端碗而行,朗声道:“王仙芝,敢问何为九天之云下垂,何为四海之水皆立?!” 这一句话以雄浑内力激荡出声,响彻半座城池。 紧接着,据后来好事者估算该有起码一千九百柄的剑,同时出鞘冲天,齐齐空悬于天幕。 而这番雄奇瑰丽的异象,缘于一名孤寂江湖太多太多年的独臂老头一句话:“王仙芝!李淳罡来访东海,借这满城剑,与你一战!” 第200章 江湖委实太大了,哪怕有仙人往江湖里砸下一座泰山,溅起巨大水花,但十年百年以后,也就没了涟漪。 所以身在江湖的江湖人士,大多都比较健忘,人生最多不过百年,七十便是古来稀。李淳罡成名太早,年纪轻轻便独占鳌头,三十岁便几近天下无敌,举目望去,谁与争锋?这位曾经老剑神成名早,落幕得也早,败给同辈王仙芝以后,木马牛被折,就少有传闻流入江湖,久而久之,随着知己与红颜相继化作黄土,当代江湖,便是一些上了岁数的老古董,提起李淳罡,印象也模糊不清,何况是那些青壮年龄的江湖人? 对这些人而言,且不去说老而弥坚的王仙芝,仅论天下剑道,道门里头龙虎山齐仙侠与武当王小屏交相辉映,只不过比起一身仙气的邓太阿,仍是逊色较多,江湖更迭,不变的是剑士永远是江湖上最多的,如同过江之鲫鲤,密密麻麻,而邓太阿无疑是如今江湖心目中唯一的剑神,偏偏这位剑神不喜佩剑,也算一桩咄咄怪事。 用剑的输给了用刀用枪的,大可以放言我输了咋的,你们用刀用枪的,拎出最拔尖的高手,谁能打得过不用剑的邓剑神?江湖传言这位邓剑神生得虎背熊腰, 可以幻化出三头六臂,行囊里藏有一只不大的黄梨木剑匣,装有袖珍小剑十余柄,以吴家剑冢秘术养育得通灵如活物,饥则食肉,渴则饮血,十分玄妙,出匣以后无需气机驾驭,便可自行割取项上头颅,可惜这等出神入化的剑仙手笔,世间唯有武帝城城主一人见识,没法子,江湖再大,对邓剑神而言,当真是有资格目无余子。 武帝城中将近两千剑出鞘,在空中悬挂出一道惊世骇俗的剑幕。 城门外一头疲态毕露的老毛驴踩踏着蹄子,缓慢入城,一名书童装扮的少年倒骑驴,腰间挂着剑鞘,剑已不见,一脸懊恼悔恨,低头对一名牵驴子的中年男子说道:“老爷,我这剑可是好不容易才攒下铜钱碎银买来的,那李淳罡说好了是借城中剑,凭啥连我这把也不放过啊?我们这不还没到武帝城嘛!老爷你也是,眼睁睁看着剑飞出鞘,都不帮我拦下来,这事儿传出去多丢人,到时候老爷你的面子搁哪里去?” 中年男子相貌平平,只不过习惯性嘴角翘起,看上去就像始终在笑,顺带着那张不出众的脸庞也柔和温醇起来,他手里拎着一枝不知何处摘来的桃花,手指轻轻旋转,抬头看着少年那张苦瓜脸,微笑打趣道:“面子不就搁在自己脸上吗?” 那当书童仆役的少年架子倒是不小,自个儿骑驴,让老爷牵驴步行也就罢了,还让那老爷背着行囊书箱,听到自家老爷调侃,先是瞪眼,随即泄气,忧心忡忡问道:“这李淳罡说好了是借剑,可不会借了不还吧?” 男子笑道:“李老前辈要是不打起来,只是做个样子,我估计你也够呛,你想啊,差不多两千把剑没了驾驭,稀里哗啦都从天上掉下来,胡乱丢了一地,到时候你认得出来那一把是你的?就算你认得出来,那么多豪侠剑客都去疯抢,加上一些浑水摸鱼顺手牵羊的,就你这小身板,抢得回来?想要物归原主,你就烧高香吧!再说这还算好的,万一真跟王老头打起来,这一千九百柄剑,可就要十去八九了,那你把剑资质一般,根本经不起王老头随手一挥。不过我看啊,这次李老前辈借剑,借得好,省得你小子买了剑就没心思给我打杂,你摸良心说说看,这些日子,烧菜做饭可有以往一半心思?” 确切来说是剑童的少年气呼呼道:“就老爷你话最多,开个头就要没完没了,我耳朵都起茧子了!” 粗布麻衣的中年男子不愧是脾气好到没脾气的境界了,笑呵呵道:“好好好,我闭嘴。” 说是剑童却从没给老爷背过剑的少年叹息道:“老爷,跟你说个事呗?” 牵驴入了城,站在主道望向内城城头的男子笑眯眯道:“李老前辈和王老头要神仙打架,你这不是为难我吗?” 剑童退而求次,嘿嘿道:“要不老爷你趁乱给我捡回来十七八柄剑?反正老爷你是捡剑,又不是偷不是抢,有啥关系!” 男子会心一笑道:“瞧瞧,刚还说我这面子往哪里搁,我如果两肩膀扛着十几柄剑在大街上跑,就有面子啦?” 剑童心死如灰,哭丧着脸道:“跟在老爷身边,整整六百多个做牛做马的苦日子,好不容易才积攒下十七两碎银子,都花在买剑上了,早知道打死都不来这狗屁武帝城了,狗屁倒灶!” 男子见少年隐约有泫然泪下的迹象,头疼道:“行了行了,回头没人的时候我帮你捡把好剑便是。” 少年脸孔骤变,灿烂嘻笑道:“老爷,你累不累,我帮你背书箱好了。” 男子气笑道:“德性。给你背书箱,累的还不是驴子,还不如我自己累些。” 剑童咧了咧嘴,抬头望向城中上空的阴沉沉剑幕,神情恍惚,轻声问道:“老爷,你说这场架要真打起来,谁赢面大一些?” 男子笑了笑,漫不经心道:“除非往死里打,否则这场架赢面还是王老头大很多。” 剑童撇了撇嘴角,白眼道:“这李淳罡也太没用了,只会折腾出这种吓唬人的场面,岂不是绣花枕头?” 男子露出罕见的凝重神情,沉声道:“三禄,不许对李老前辈不敬!” 少年见老爷生气,终于不敢大放阙词,乖乖哦了一声。但随即一脸不甘心打抱不平道:“那王老头也就是狗坐狗粪堆自个儿称王称霸,要是老爷你出全力,一准儿把他打得爹娘都不认识。” 男子哑然失笑,摇头道:“这辈子都不指望了。” 与老爷相处一直不讲究身份的剑童似乎是怒其不争,赌气地使劲哼哼哼。 男子不以为意,略微失神道:“你们这些孩子,自然不懂何谓天不生李淳罡,剑道万古长如夜。五百年来,天才剑士无数,最终却只有这位老前辈剑道修为直追吕祖啊。至于我,杀人兴许侥幸强过李老前辈,但也是略胜一筹
相关推荐:
召唤之绝世帝王
清冷仙尊时刻准备跑路
五个校花女神堵门叫我爸!
我有亿万天赋
[网王同人] 立海小哭包
未婚妻和乡下表弟
南城(H)
福尔摩斯在霍格沃茨
光影沉浮(1V1h 强取豪夺)
仙道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