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SM痴女合集 > 第51章

第51章

语重心长、发人深思”,说出来的话自然而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十分难听“辣耳朵”。 廖老师骂刘同学是“满脑子精虫”“直立行走的荷尔蒙”“脑子挂在两腿之间”,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完了还要他立即和那个女同学断绝关系,不然就要开除他。最后这句话,当然只是廖老师用来吓唬一下刘同学。 在少不更事的刘同学看来,老子给你在“兴国家政搬运公司”中做免费的劳动力,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你老廖不讲人情不讲感情,劈头盖脸一顿臭骂也就算了,居然还真打算棒打鸳鸯,强迫我和亲爱的分手,不分手还要开除我? 于是,对刘同学的批评教育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的,还起了反作用。 刘同学一转头就琢磨该怎么办。当然,和亲爱的分手这一选项,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 回到宿舍后,刘同学愁眉苦脸唉声叹气,立即就引起闻忠的注意。 刘同学和女学生“钻小树林”的事,身为学生会纪检部部长的闻忠当然有所耳闻。 一番“推心置腹”后,闻忠立即就给刘同学出了个主意:解决不了问题,那就解决制造问题的人嘛。制造问题的人不存在,问题也就不会存在。 当然,闻忠所谓的“解决制造问题的人”,并不是将廖老师干掉,而是想办法把廖老师从班主任的位置上换下来。 学校早恋的这么多,没有哪个因此而被学校开除。你和你家亲爱的是真心相爱,分手肯定不成,但只要往后不被老师发现,谁还管你这么多呢?别的学生不都是这样嘛,他们的老师都只是口头教育,又不会真把他们咋样。 唯独我们廖老师动不动就要把人开除。所以只要把廖老师换下来,你们这对苦命鸳鸯往后再注意点,做好“地下工作”,换成别的老师做班主任,才不会管你这么多。 接着,闻忠又说,以他对廖老师的了解,老廖说要开除你的话极可能不是说说而已,别忘了他的绰号叫“灭绝大师”,更别认为这么过分的事他干不出来。 那个谁,不就早起的时候去拉了泡屎嘛,结果“灭绝大师”就组织全班的男同学去排队围观,这么奇葩的事过分不过分?搞得谢同学现在对拉屎都有心理阴影,听说他现在蹲坑的时候,只要厕所有人,他就拉不出来。 还有那谁,不就想请假回家一趟嘛,“灭绝大师”就说她“爹死娘嫁人”,这么毒的话过分不过分?除了“灭绝大师”会说这样的话,其他的老师谁说过? 还有在他办公室门上踹了一脚的那谁,这多大个事啊,“灭绝大师”却逼着人踹树,并且他本人还真就背着手在旁边盯了一上午,还特意调整了课程安排。这么过分的事,除了“灭绝”,其他的老师谁干过? 最后,闻忠还说,你也别认为阳奉阴违能骗过“灭绝”,劝你死了这条心。“灭绝”仅凭着一只鞋印就能找出在他办公室门上踹了一脚的“真凶”,你要是骗他说已经分手,实际上却没有分手,这种伎俩在他面前是不是如同在关公面前耍大刀? 刘同学被彻底说服,但在怎样才能把廖老师从班主任位置上换下来的办法上,却又陷入苦恼。毕竟,学校也不是他们谁家开的,换个班主任也不是他们想换就换。 闻忠却立即又给他指出明路,似乎是早就有了腹稿。 闻忠说,你们不是掌握有“灭绝”现成的把柄么?那个什么“兴国家政搬运公司”,不是经常从学校往他家里搬东西嘛,你们就这个事写个举报材料,然后搞联名签字,班里的很多同学早就受不了他,肯定会愿意在举报材料上签名。 举报材料上不但要列举他从学校“偷”了哪些东西,还要把他“虐待”学生的事也都罗列出来,这样不但能加大他“不配做班主任”,甚至“不配为人师表”的原因力度,还能把被他“迫害”过的同学们都团结进来联合署名,壮大举报力量,让学校不得不重视,甚至不得不加大对“灭绝”的处分力度。 当然,我们也要把自己的意愿在举报材料里表达出来。我们的意愿是要把“灭绝”换掉,但不能这么说,而是要求学校将“灭绝”开除。 学校在接到这样的举报材料后,极可能会和我们进行沟通。毕竟,对于学校来说,息事宁人是他们的一贯作风。 在沟通的过程中,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心理和情绪会得到安抚,对于“灭绝”的处置要求,极可能会在学校的示好中有所降低。 所以,如果我们在举报材料里只明确要求换个班主任,学校极可能就只会考虑对“灭绝”进行内部处分,并责令改正,完了他可能还会在班主任的位置上巍然不动。 但是,我们如果要求将“灭绝”开除,学校最终对他的处置结果,极可能就是不仅对他有内部处理,同时也会将他从班主任的位置上换下来。 这和你在家里向老爹老娘要零花钱,你向他们要5块,他们却只给你3块,你要3块,他们却只给1块是一样的道理。所以,如果我们想要3块钱,开口就得是5块。 闻忠在阐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你们”表述为“我们”,逐渐拉近了他和刘同学在心灵上的距离,刘同学更进一步将他当成自己人。 同时,闻忠的舌绽莲花让刘同学深以为然,深信不疑,并且再无犹豫,坐立起行,立即按照这一设想施行,最后由闻忠将签满了全班大多数同学姓名的举报材料转交给了校领导。 班里只有极少数几个人没有在举报材料上签名。这几个人的成绩稳定的比较拔尖,所以从来没挨过廖老师的言语批评。 学校在接到举报材料后,果然没有急于将廖老师开除,而是派人和班里的同学们进行反复沟通,了解情况,并且安抚情绪,很多人也逐渐认为只要给廖老师一个教训就行,没必要把事情搞大。把对廖老师的不满反馈给校领导,让学校知道他的“糗事”,已经满足了大多数同学的“报复欲”。 但在以谢同学为首的部分同学的“退让”和坚持下,学校不得不对廖老师进行内部处分,并将其调离班主任岗位,也不再教授他们班的政治课程。 学校的内部处分主要是针对廖老师“偷偷摸摸”的行为。这些行为的确上不得台面,但平心而论,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这种占公家便宜的行为不在少数,区别只在于廖老师的行为被人形成了证据确凿的举报材料,因此到了不得不上纲上线的地步。 很多年以后,谢同学再来回忆时,感情颇为复杂: “廖老师只是在教育学生的手段上简单粗暴了一点,但他的出发点确实是为了学生好。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始终会存在矛盾,这本来就是正常现象。” “教师手里必须握有‘戒尺’,没有‘戒尺’怎么管教学生?严师才能出高徒,这是老祖宗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总结出来的经验,如果有错,这句话也早就应当不存在。” “廖老师只是把他手里的‘戒尺’挥得重了一些,而我们却把这柄‘戒尺’抢走了。” “廖老师之后,新换上来的班主任压根儿就不管我们。谁找他请假,只要符合程序,他一律批准;谁迟到、翘课、早恋,他也例行公事进行谈话教育,但最终的结果怎样,他压根儿不在乎,反正对于他来说,他只需要尽到自己的职责。” “班里的整体成绩在那之后,有明显下降,但好像没人在乎这些。” “所谓的快乐成长、无忧教育都是屁话。这是西方‘颜色革命’对我们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的侵蚀,都是骗人的。我家孩子之前就是搞的这一套,结果学习成绩惨不忍睹。” “同学们那个时候都不懂事,只图一时之快,从来没想过这种联名举报的行为,会不会寒了一个在教育工作上确实付出了心血的老师的心。” “廖老师占公家便宜的行为,的确不怎么光彩,和他身为人师的身份也不相符。但这种事可大可小,就在于怎么去看。” ===第110章 千丝万缕(11)=== 他是老师,也是凡人,不是‘孔孟老庄’这样的圣人,个人品德上哪能没有一丝瑕疵?区别在于,他的瑕疵被我们抓到了,并且被我们有意放大、利用。” “比起现在猥亵学生、和学生搞师生恋的老师,廖老师的这些行为不值一提。这不是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有所警告,能让他改正就行。” “闻忠给我的建议和办法不像是临时起意,他的思路十分清晰,各方面的考虑细致周到,似乎早就琢磨过该怎么对付廖老师。” “这件事以后,他不仅在班里很受欢迎,在学校也一下就成了风云人物。现在想想,这应该才是他想要的。我们所有人都被他利用了。” 闻忠当年没有考上中专,才会继续上高中,但在高中期间似乎专注于在学生会纪检部做部长,并且热衷于解决廖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这种师生矛盾,或学生之间的各类矛盾,所以他的学习成绩实在不堪入目,高考时毫无意外地名落孙山。 之后跟着闻达开始熟悉公司业务,直到闻达过世、阮星竹“回越南”后,才正式继承公司。 曾在闻忠经营的种子公司上过班的人说,闻忠接手公司后,立即开始“改革整顿”,让公司完全按照他的意志运营。 闻忠对公司大刀阔斧改革的第一步就是把闻达一代的老员工全部淘汰,然后招聘进来一批20岁左右的年轻人,甚至有很多都是初中、高中辍学的孩子。 同时,他在一个名叫牛栏山的地方买了一块地,在那里砌了一栋小楼。这个地方是个城乡结合部。楼房的一楼是各类种子展示区,二楼是员工办公场所和会议室,三楼是员工居住的宿舍,四楼是仓库,五楼是他自己的住宅区。 闻忠将公司搬进这栋小楼,并在此对新招聘进来的年轻员工进行“培训”。 在“培训”之前,他首先明确几条纪律: 公司法人的指示就是行动的准则,任何人不许违反,否则就要受到惩罚; 工作期间一律住在公司里,每周休假一天; 每天早上七点要参加公司的集体早操,之后列队喊出闻忠制定的口号,如果缺席或者喊口号的声音小,就要受到惩罚; 每次外出销售时必须三人一组,回来后分别汇报各自的行为和言论,如果有散发对公司不利的消极言论,将会接受惩罚; 在公司时禁止和外界联系,如有违反,严厉处罚; 任何揭发他人违反规定的行为,都会被鼓励和奖励; 任何人的离职,都需要全体员工的同意,如果擅自离职,必须接受最严格的惩罚。 从这些规定中不难看出,闻忠是以员工切断与原本生活的联系,同时刺激他们彼此监督、相互告密,破坏他们彼此之间的团结,从而树立起他个人的绝对权威和控制力。 同时,他还编撰了很多口号。 比如,“想成功,先发疯,头脑简单往前冲”“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今天吃萝卜咸菜,明天开奔驰宝马”“会吃苦吃一阵子苦,不会吃苦吃一辈子苦”“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来到牛栏山,一天一千五”“服从服从再服从,执行执行再执行”“定于目标,赢在执行”“服从第一,执行第一”“没有为什么,只有行不行”等等。 这些烧脑口号,直到现在还有不少的员工记得。 “培训”就在新搬迁进入的小楼里进行。 但员工们学习的内容却和农业、各类种子种苗八竿子打不着,而是《成功学》《如何快速成功》《好形象好口才好人脉》《沟通说服口才》《服从执行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等等。 员工们白天集中学习课程,晚上召开各种会议。 首先是“谈心谈话会”。 一般都是每天晚上7点到8点举行,由小组组长单独同员工“谈心谈话”,主要听取他们个人当天的学习情况汇报,以及“心得体会”、个人打算和目标、自律情况,有没有发现小组其他成员有违纪情况、消极情绪和负面思想等情况。 然后是“全体员工大会”。 一般是每天夜里8点半到11点举行,由闻忠主持,分为三个板块。 第一个板块是思想建设,给一个主题,比如请大家聊聊成功是硬道理,服从执行是基础更是关键的理解,让大家各抒己见,并反思自己哪里没有做好,下一步打算怎么改正等等。 第二个板块是相互鼓励,就是对于自己取得成功的计划和目标,相对于昨天,今天取得了哪些进步,明天有什么打算,然后相互鼓励,互相造梦、打鸡血。 第三个板块是教育惩罚,就是针对“谈心谈话会”中,小组组长收集到的出现违纪行为,或发表过消极言论的员工,由其他全体员工对其进行批评教育,并进行惩罚。 新员工正式上岗后,每天早上出早操、列队喊口号,白天出去跑销售业务,晚上回来继续参加这两个会议。翌日重复如此。 不难看出,这种高强度的培训、工作模式,让员工们集体丧失了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 同时,闻忠开出了高额销售提成:普通员工赚取销售利润的20%,小组组长占30%。 毫无疑问,这是类似于传销组织洗脑式的“培训”和管理模式。 种子种苗并非日常消耗品,有较为明显的市场限制。闻忠大刀阔斧地对公司进行“改革”,在短期内的确扩大了销售规模,提高了销售额。 但清河就这么大,市场需求也就这么多,那个年代也没有网购,交通也远远没有现今这么发达,这些都限制了公司的前途和发展。 这些客观条件让公司超高的销售业绩犹如昙花一现,开给员工的高额提成,再扣除日常消耗和底薪,让闻忠的个人收入并没有大幅增加,相对于“改革”前甚至还有缩减,但他本人并不在乎。 “闻忠是我见过的所有老板中,唯一一个做生意却并不在乎能不能赚钱的人。相对于赚钱,他对员工个人思想状况的兴趣要更大。在他自己设计的那一套培训、管理模式下,他似乎每天都在关注员工的变化,注意我们是不是都很‘听话’。” “谁的销售业绩不好,包括没多久以后,公司的经营逐步困难,这些好像都没有让他发脾气或者发愁,也没有让他认真分析原因或采取改善措施。” “但是,一旦有员工出现不听他指挥,不受他支配的现象,他就会大发雷霆,对员工进行惩罚。同时,也会听取员工本人陈述,了解之所以违反他意志的原因,并且会和小组组长一起,结合员工自述,根据员工的个人性格特征、思想状况和实际情况进行探讨分析。也不知道他这么搞到底是想干啥。” “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觉自己是一堆实验品,闻忠更像是有意通过这种培训、管理模式在做某一项实验,而不像是正儿八经地想要经营盈利。” 很多员工们都如是说。 闻忠最初制定的惩罚措施只有做俯卧撑、蛙跳、不许吃饭、站着睡觉这些,但员工们在前期高额收入的刺激下,很快就适应了。这让闻忠逐渐认为这些惩罚措施没有什么威慑效果,都达不到“惩罚目的”。 一次偶然的机会,闻忠发现一名员工被漏电的电线电到后,痛苦不堪的样子,于是便亲自动手开始钻研“电击设备”。 所谓的电击设备,就是一段有着插头的电线。闻忠将电线拨开,分成两股,各露出大约一米长的导线,然后将导线一圈圈缠在被惩罚的员工双手手腕上,将插头插入电源,然后计时拔出插头,就实现了“电击刺激”。 由于电击的强度实在太大,而且导线被缠绕在手腕上,无法挣脱,所以经过电击之后,大多数员工的手腕都会被导线弄得鲜血淋漓,痛苦不堪。这毫无疑问就达到了闻忠想要的“惩罚目的”。 前期的洗脑式培训和管理、温水煮青蛙式的惩罚措施的实行和铺垫,再加上当时尚且存在的高额回报的刺激,闻忠发明的这一“电击刺激”的惩罚措施,居然在员工们身上得到了短暂应用。 毫无疑问,这一惩罚手段让员工们噤若寒蝉。很多人在时隔多年后,再来回忆时都忍不住瑟瑟发抖。 “这种管理模式前后就搞了一年多,没到两年。之后随着销量下降,员工们的收入不断减少,公司的管理制度也实在太缺乏人性,即便要遭受电击惩罚,但还是有很多人选择退出,或者偷偷逃跑。” 根据闻忠宣布的公司纪律中的最后一条,退出人在退出前,必须接受公司的电击惩罚。 令人诧异的是,面对这么具有人身伤害性的惩罚措施,无论是选择留在公司的员工,还是退出或偷偷逃跑的员工,当时居然都没有一个人想过要报警。 ===第111章 千丝万缕(12)=== 一个员工的几句话似乎解释了这种看似不合理现象的出现和存在。 “传销组织的成员,都知道自己在搞传销,可谁去报警了?” “闻忠对员工实行电击惩罚时,从来不自己动手,而是要其他的员工动手。可以说,所有的员工之间都曾彼此互相伤害过,所有人都是闻忠的帮凶。报警的话,是不是把我们自己也都坑进去了?” “闻忠对我们进行的洗脑教育很成功。每一个退出或逃跑的员工,潜意识里都会认为自己‘懦弱’‘没有服从意识或执行力’,甚至会产生‘背叛了闻老板和公司’这样莫名其妙的负罪感。” 销售额的下降和员工的陆续退出,让公司的经营管理最终回到原有模式。但回归正轨后,闻忠显然对管理公司失去了兴趣,在公司里经常见不到他人,很多大小事务他都交给史际处理。 但在进一步问及关于史际的详细情况,以及他的下落时,却没有人知道,都只说这个人沉默寡言,一看就知道是那种“人狠话不多”的角色。 一名员工倒是提供了一条信息,但这条信息有了也相当于没有:史际曾在清河市城南的夜宵一条街开过一家烧烤摊,但后来又没开了。至于是在什么时候没开的,他又说不上来了。 这名员工是在吃宵夜的时候,看到了史际。他也从来没想到,受闻老板委托处理种子公司大小事务的史际,会白天在公司,晚上又来卖烧烤。 员工们都不知道史际和闻忠之间的关系,都认为史际不大不小也应该是个老板,但谁都没想过会是个烧烤摊老板。他们甚至还猜测过闻老板大概是打算把公司盘给史际,所以提前要他来熟悉情况,但时间一长,他们才确定史际真就仅是来替闻老板“打杂”。 史际在夜宵摊上见到这名员工时,既没有表现得特别热情,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尴尬,只问他来几串,完了之后却又没收钱,说是请他了。 该名员工最后还说,别的烧烤摊卖的都是牛羊鸡鱼肉、蔬菜这些,他家的烧烤摊却只卖一样东西——麂子肉。但是吃起来味道很不错,很有嚼劲,又是野生的,所以即便价格高,却也生意火爆,门庭若市,很多时候还要排队等候,才能吃上几串。 警方想根据员工们的回忆绘制史际的肖像,却又没人记得他长什么样了。这一情况同样也存在于“地雷村”。 同时,警方在夜宵一条街进行走访,试图在那里搜集到和史际相关的信息,结果绝大部分的店主、摊主都不记得他这个人了。少数几个仍有印象的,却也是因为他烧烤出来的麂子肉在风味上别具一格,至于对他个人的了解和印象,基本都是一问三不知。 这让史际的资料在警方这里始终都是一片空白,甚至都不能确定他到底是死是活。 最后,还有员工补充说,在这一毫无人性的管理模式后期,闻忠似乎对电击惩罚越来越痴迷。 在电击惩罚没有被发明之前,闻忠惩罚员工主要是因为被惩罚对象违反了公司纪律,或者说是出现了不受闻忠支配的行为。但随着员工对这一管理模式的适应,他们被惩罚的机会越来越少。 在此之后,闻忠却又提出一条新规定:每天进行销售业绩排名,最后三名将

相关推荐: 男扮女装的我,竟然成了皇后!?   离婚后和弟弟同居了(姐弟产奶1v1)   强制受孕_御书屋   被糟蹋的美人(H)   梨涡(骨科产奶1v1)   夹心生活   重生之天师巨星[娱乐圈]   仙界帝尊受孕纪实(H)   天庭批发白月光【玄幻NPH】   cao我的美女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