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刘慧迫不及待地确认道。 杨沉鱼点点头。 就听刘慧续道:“这要是再加上倒腾国库券赚的钱,这不海了去么?” 杨沉鱼再次重重点点头。 刘慧追问道:“闺女,你知道他总共有多少钱吧?他没瞒着你吧?” 杨落雁不得不开口了:“妈,大姐,吴远他没瞒着我,都跟我一一说过了。他还说了,别看咱们现在挣这些钱,指不定什么时候投个新项目,就都得砸进去,剩不下多少的。” 刘慧喃喃道:“这厂子就挺好,为什么还要投新项目?” 杨沉鱼却眉眼明亮,眼下这个就这么挣钱了,将来大投的项目,岂不是更挣钱? 看来得抱紧妹夫这条大粗腿才行。 除了娘家大姐过来看望,杨落雁发现,婆家的几位姐姐也陆续开始来看她。 老大吴淑华就不说了,蔺苗苗的亲妈。 自打蔺苗苗干劲十足地不回家,吴淑华就想过来看看了。 于是从家里装了半袋子小米,喜气洋洋地赶过来,结果正碰上刘慧从家扛了一整袋子小米过来。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本来吴淑华觉得自己这回很有诚意了,可跟支书媳妇这一比,高下立分。 刘慧趁着吴淑华不注意的空隙,跟闺女吐槽道:“这大姐是亲的么?居然只带了小米,而且是半袋子!她不知道,自己闺女还在这边吃住的么?” 杨落雁压低声音道:“妈,苗苗是个好孩子,她每月都给我交伙食费的,你别把她跟她妈扯一块。” 蔺苗苗确实每个月都交,但杨落雁也没要过。 所以蔺苗苗便主动承担起买菜的任务,即便忙得不能天天如此,隔三差五的鱼啊肉啊,也没少买。 吴淑华不以为意,她能带东西过来就已经很有诚意了。 至于多和少,她并不在意。 只是她这一来,坐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想走的意思。 杨落雁作势要叫人去村部喊吴远回来,都被吴淑华拦了下来。 她有些怵这个幺弟,不如不见的好。 杨落雁无奈,也只能跟亲妈一起张罗做饭,招待这位不常来的大姐。 在这娘俩做饭的同时,吴淑华可没闲着。 家前屋后地转悠,菜地里全都溜达了一遍,摘了不少的茄子、豆角、南瓜啥的。 刘慧一瞧这阵势,以为她是帮忙摘菜洗菜的,连忙客气说:“哎哟,他大姐,怎么能让你忙呢?你歇着,这些我来摘就行。” 不料吴淑华把篮子一躲:“别,落雁妈妈,这不是要炒的菜。” “这是?”刘慧顿时不明白了。 “嘿嘿,是我看着菜地里结的太多,再不摘下来,就老了,所以……” “哦,敢情你准备摘了带回去的?” “嘿嘿,你知道咱们城里买菜要花钱的嘞,连颗葱都要钱,一分钱不让的啦。” “那你先忙着。” 刘慧没好气地进了灶房。 早将这一切看在眼里的杨落雁安慰道:“妈,你别往心里去。她就是那样人,爱占小便宜,人不坏。” 刘慧摇摇头:“都什么人呢!” “没办法,连苗苗都没办法。” 就在这时,大黄再次叫了起来。 老四吴芳华驮了一尼龙袋的大米,外加两瓶首都大曲进了门。 一瞧大姐也在,手里头正盘算着从幺弟家菜园子摘的成果,没好气地揶揄道:“大姐,你也不嫌累得慌!” 吴淑华恍若没听懂讽刺意味,话赶话地道:“我就这劳碌命,有什么办法?” 随即眼睛又盯上了吴芳华带来的白酒:“四妹,你大姐夫特爱喝这种北方白酒,要不你匀我一瓶。” 吴芳华连忙把酒保护好,“你想也不想,大姐!这是我今天专门给幺弟带的。” 这酒看着没什么特别。 但只要吴远看了,就明白它的意思。 因为这都是钟镇涛的私藏,能让她带过来,本身就是一种低头示好。 吴淑华也不失望,只是道:“谁稀罕。” 吴芳华刚把大米从自行车后座卸下来,刘慧和杨落雁娘俩就从灶房里出来了。 支书媳妇连忙上前去接。 吴芳华立刻客气道:“表婶,不劳您手,我能行。” 杨落雁当即感激地道:“四姐,家里大米确实不多了,你真是帮了大忙了。” 吴芳华把米搬到东屋角落放好道:“我们家几十亩地,米面多得是。弟妹你家缺了,随时让幺弟去驼。” 随即拍拍手道:“你们在做饭?弟妹这身子多不方便,我来吧。” 于是杨落雁就被吴芳华安排到外面歇着了。 杨落雁还没坐下,就见三姐吴秀华推着车子进了门。 当下快步迎上去道:“三姐,家里都挺忙的,你不用隔三差五地就来看我。预产期11月份,还早呢。” 吴秀华把车子靠门放着,扶着杨落雁道:“没事,反正我也闲着。免得我幺弟有什么照顾不周的,毕竟我是过来人。不过今天这人来的是真齐哈,除了二姐没来,都到了。” 说着,走到吴淑华跟前道:“大姐,你能不能把这些放下。要什么,跟我回家摘去?” “不行,我辛辛苦苦摘的,为什么要放下?” 随即又走进灶房,“表婶,怎么能让您受累?我来我来,你陪弟妹歇着去。” 第48章 恶人自有能人治,妙! 刘慧跟闺女感慨:“别看就你三姐没带东西,可论真心,就她独一份。” 杨落雁点点头,随即又反驳道:“谁说三姐没带东西?她早个把月,就把宝宝东西买齐送过来啦。” 灶房里。 三姐掌勺,四姐烧锅。 “什么风把你吹来了?”三姐问。 于是吴芳华就把前不久钟文强挨打的事,以及幺弟亲自给送回去,并且留下来喝顿酒的事和盘托出。 听得吴秀华连连感慨:“这事上,幺弟做得真是没的说。反倒是你们家老钟,那就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我能不知道么?”吴芳华也很无奈,随即又道:“不提他。最近勇儿振作了好多,我仔细一问,说是舅舅鼓励的他,早晚能跟正常人一样。” 吴秀华点点头:“别看幺弟年纪轻,很多事儿看得比你我都明白。小勇这事,你们谁关注到了?幺弟一句话,比吃什么药都好使。” “谁说不是!” 与此同时,县百货公司,五楼兴旺家具柜面。 杨沉鱼像往常一样,接待着来看家具的顾客,用良好的形象,热情的态度,又拿下了一单。 如今兴旺家具已经有口碑单了,这是一个可喜的进步。 口碑是名气的催化剂。 有了好的口碑,名气也会随之越涨越高。 陈亚满脸艳羡之余,努努嘴道:“姐,你注意到没,那人爬上来四五趟了。” 那人不是别人。 正是没去吴远家的二姐吴玉华。 早半个月前,她就从大姐那听说了幺弟在城里开店的事。 如今找过来一看,还真有这么个叫‘兴旺家具’的柜面。 只是那售货员看着也不认识,吴玉华假装路过好几趟,也没敢问。 直到她再一次路过,杨沉鱼主动上前问道:“你好,你是想看看高档家具么?” 吴玉华本想说不是,可又觉得这打探的机会来之不易,于是讪讪地道:“嗯,我看看,随便看看。” “你看这是我们最新推出的高档组合柜,采用名贵的三合板蒙面,内衬实木打造,结实耐用,又美观好看,很多城里人娶儿媳、嫁闺女,都会来买一套。” “这一套多少钱?” “咱们的高档组合柜价格公道,只需要1200块,就可以送货上门。” 吴玉华倒抽一口冷气。 1200块,就算有100块利润,这也不老少了。 卖出去一套,赶上旁人一个月工资。 “你这席梦思床呢?” “这个席梦思床,专门配备了冬夏两用床垫,比进口的还先进,价格只需要800块。进口席梦思床垫还要2000块呢。” 吴玉华深呼吸一口气,这也不少。 “那你们一个月能卖多少套?” 一听这话,杨沉鱼顿时警惕起来,自然不能说实话了。 “卖的还行,挺受欢迎的。对了,你想要几套?” 吴玉华打探不下去了,挥挥手道:“我就随便看看,随便看看。” 说着就走了。 杨沉鱼跟陈亚抱怨:“这人很奇怪哎,该不会是来打探消息的商业间谍吧?” 这纯属故事会看多了。 不料陈亚也觉得奇怪:“你别说,还真有点像。” 这一对卧龙凤雏,愣是琢磨了半天。 最终杨沉鱼咕哝了一句:“可我总觉得这人脸熟。” 当天晚上,吴远和蔺苗苗一前一后地回到家里,啧啧称奇:“这不年不节的,怎么聚的这么齐?” 刘慧任务完成,起身就要走。 “妈,你留下来吃口饭呗。” 刘慧脚步不停:“我得赶回去给你爹那老东西做饭。” 实际内心里想的是:你这几个姐姐,我一天下来,总算是见识到了。 其实吴秀华每次过来看看,顶多坐一会就走,绝不会留下来吃饭。 可今天四妹和大姐都来了,她必须等这俩人,尤其是大姐走了之后,才能走。 结果大姐吴淑华,今天不光是来薅羊毛打探消息的,她还想顺便弄清楚女儿在这儿忙得没日没夜的,一个月究竟能挣多少钱。 所以她这么一等。 其他人都陪着她等。 于是就耗到了晚上,吴远和蔺苗苗下班。 蔺苗苗拉着吴淑华到旁边小声道:“你怎么又来摘东西了?妈,你能不能给女儿留点面子?” 吴淑华理直气壮:“我不是空手来的,我带小米来的,整整半袋子。” “哦,那怎么有一整袋?” “那是落雁妈妈带来的。” “落雁妈妈?妈,论关系,你得叫一声表婶吧?” “她比我大不了几岁,我叫不出口。” 蔺苗苗已经开始压着胸口出气了。 “你快跟我说说,你一个月究竟挣几个钱?” “六十,我早跟你说过八百遍了!” “真的?你舅舅可就在这儿,我一问,可就拆穿你了。” 蔺苗苗一脸累觉不爱的样子,“你问吧,随你的便。” 吴淑华真就大张旗鼓地问了:“幺弟,苗苗是你亲外甥女,你给她开多少工资?” 吴远面不改色地道:“每个月60。她是我亲外甥女没错,可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看来是真的。 吴淑华确认了这一点,转头就对女儿伸手道:“那你每月是不是得跟家里交点生活费?” “妈,我都不在家住哎。” 蔺苗苗自然是不舍得给的。 但无奈,舅舅吴远早就预料到眼前这个局面,所以才约定好了60这个数字。 吴淑华可不管这些:“你还是不是我女儿?我生你,养你这么大,到你回报的时候,一毛不拔,你还有良心么?你个小没良心的。” 这一手道德绑架,玩得炉火纯青。 吴远见怪不怪,对蔺苗苗道:“交一半给家里,合情合理,算你尽孝心了。” 蔺苗苗也借机道:“那舅舅,你得给我做个见证。” 不等吴远点头,吴秀华和吴芳华都跟着点头,“苗苗,我们都给你见证,从这月开始。” 眼见舅舅和俩姨全都点了头。 蔺苗苗这才回屋掏了三十块钱出来。 “等等。”吴远拦住这三十块,指着吴淑华手里的篮子道:“这茄子,我记得是你种的;这豆苗也有你的份。看看你妈摘了多少,从中扣除……” “这菜我不要了,不要了!” 第49章 一胎生龙凤,好人有好报 九月的天气,一天比一天凉。 秋老虎成了纸老虎,蹦跶了没几天,气温便直线下降。 然而此时此刻的杨沉鱼心里,却是比任何时候都要火热。 因为她刚拿到第二个月的工资提成,520块。 这样的收入,让她在家里说话声音都大了很多。 不仅如此,下个月、乃至下下个月的收入,更有盼头。 因为随着兴旺家具的名气与日俱增,口碑不断发酵,慕名而来的顾客越来越多了。 带着520块现钱回到家,杨沉鱼依旧和上回一样,拍在桌上,得意洋洋地看着丈夫马长山,然后以阴阳怪气的语调,做着颐指气使的事儿。 “马校长,是不是也该你下厨一回,做顿饭给我们娘仨吃了?” 马长山能说什么呢。 钱不仅是男人胆,同样也是女人胆。 看在媳妇一个月工资抵自己仨月的份上,他只能乖乖地去了。 “马校长,这碗筷你是不是也该洗一回了?” 吃完饭,放下碗,丢下这句话,杨沉鱼回屋换了身鲜亮的装扮,提溜着小包就走了。 “你上哪儿去?”马校长声音追在后面问,隐约有了一丝不忿。 “看我妹去。”杨沉鱼理直气壮地道,头也不回。 事实上,自打九月以来,她就隔三差五地往妹妹家跑。 在自家,不做的家务,到妹妹家大包大揽,绝无二话。 基本上和吴秀华一起,包揽了杨落雁在家的所有活计。 当然,杨落雁身子一天比一天沉了,原先力所能及的家务,现在能做的不多了。 也确实需要大姐这样的殷勤和三姐那样的关切。 转天就是十月国庆。 和上个月不同,这个月杨落雁距离预产期更近了,吴远索性不去工场干活了,安心在家里陪媳妇。 即便如此,吴秀华和杨沉鱼依旧排着班地过来。 生怕吴远这个大老爷们,照顾的不够仔细,考虑的不够周到。 时间一晃眼,就到了10月20日。 在吴远的坚持下,杨落雁提前住进了县医院的妇产科。 棉褯子、奶粉一应得都准备齐了,就等着孩子降生。 直到住进医院里,杨落雁嘴上还嫌弃这是乱花钱,一天十好几块。 农村人又没职工医保,这钱全都得自己出。 吴秀华理解幺弟的决定。 这毕竟是双胞胎,真等到有动静了,再往医院送,这一路上咯噔咯噔巅的,指不定会出什么乱子。 若是直接拉到村里卫生所去生,顺利的话,条件什么的还能将就。 万一有个突发状况,再转院都来不及。 幺弟把杨落雁当成宝似的,绝不允许有任何的意外。 相比之下,杨沉鱼也理解吴远的做法。 不然每个月净挣个五六万的,留着不花干啥。 更关键的是,俩人一到县医院,距离杨沉鱼的百货公司更近了,看顾起来也方便。 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刘慧了。 本来这段日子,她每天白天都去陪着闺女。 一来二去的,对闺女肚子里的俩孩子也生出了孺慕之情。 毕竟这可是跟她有直接血缘关系的第三代。 然而等到杨落雁住到县医院,她靠腿脚来回,根本来不了。 这一下可把刘慧憋坏了。 直到10月26号,从县城传来消息说,杨落雁羊水破了,就要生了。 杨支书匆匆地把车推出来,准备进县城。 “带上我。”刘慧斜刺里冲出来。 “天这么晚了,你去干啥?”杨支书气急败坏,充分低估了媳妇上县城的决心。 “你不带我,我就找国柱送我去。” “快上车!” 与此同时,县医院。 杨落雁被推进产房,打完电话的吴远,就在门外焦急地等待着。 原以为两世为人,多少能稳住点心态。 没想到事到临头,什么心态都不好使,心里依旧紧张的厉害。 甚至于想到了被问及‘保大人还是保孩子’这种问题的答案,吴远自然是保大人。 重生以来,杨落雁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一抹亮光。 无可替代。 很快,吴秀华和熊刚赶到,带来了不少新生儿和产妇的用品。 即便很多是之前就准备过的。 紧接着,刚下班的杨沉鱼也风尘仆仆地赶到,连问开了几指了。 吴远哪里知道这些。 自打杨落雁被推进去,就再没见过。 护士人来人往的,根本顾不上这边的家属。 所以再焦急也没用。 熊刚为人热心,直说我去问问。 吴远知道他没什么关系,要是有关系,入院那天早就说了。 杨支书老两口和蔺苗苗一前一后地赶到了。 刘慧跌跌撞撞地赶来,抓住吴远一通追问。 吴远被问得一问三不知。 急的刘慧眼泪都出来了,甚至发出了‘闺女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我跟你没完’的狠话。 最后还是杨支书一把将媳妇拽过去:“呸呸呸,我闺女能有什么事?你不要胡说!” 紧接着道:“要不是吴远做主,让落雁提前住进县医院。现在指不定还在往这送的路上呢,吴远做的足够好了。相信老天,落雁娘仨会平平安安的。” 经杨支书这么一说,吴远也扪心自问了。 自打重生以来,他没做过任何缺德事,老天爷自然应该善待她们娘仨,让他们平平安安的。 蔺苗苗插不上嘴,默默地出门买了几袋子包子过来,分给大家。 吴远没有胃口,根本吃不下。 终于,伴随着一声嘹亮的啼哭声,产房里的护士抱出来个娃娃连问:“杨落雁的家属是哪位?” 吴远连忙扑上去。 “恭喜啊,先出来的是个千金,五斤六两!” 吴远顾不上看这个闺女,连问:“我媳妇怎么样了?” 护士也有些意外,产房前的父亲,很少不关注孩子,只顾着问媳妇的。 该不会是因为这孩子是闺女,重男轻女吧? 所以护士毫无感情色彩地道:“产妇状态正常。” 这时候,其他人才凑上前来看孩子,纷纷道:“随她妈了。” 五分钟后,又一声嘹亮的啼哭传出来,和先出来的姐姐直接成了二重唱。 此起彼伏的。 “恭喜啊,第二个出来的是个小子,五斤二两。” 吴远再次追问:“我媳妇还好吗?” 护士眼里终于有了一丝温情,宽慰道:“产妇挺好的,就是有点累。” 蔺苗苗看着俩孩子,喜滋滋道;“一胎生龙凤,舅舅你好人有好报呀!” 第50章 钱能改变生活,更能改变人 等到杨落雁满头大汗地被推出产房,吴远一颗心,方才落了地。 握着媳妇因为用力而显得指节发白的纤手道:“媳妇,辛苦你了。” 杨落雁连点头的力气都没有,只能通过闭合眼睑来表示一丝宽慰。 娘仨都被推进病房。 杨落雁累得,只想睡觉。 俩孩子饿的嗷嗷哭,但杨落雁是头一胎,奶水还没下来。 只能先冲些奶粉,给俩娃应付一下。 这时,刘慧一拍脑袋:“我忘记烧点豆芽汤带来了,没那玩意下奶,俩孩子不定得饿几天,大人也跟着受罪。” 吴秀华拿出早准备好的鲫鱼汤道:“先喝点这个,也管下奶的。” 可惜杨落雁没力气喝,只想多睡一会。 最后还是吴远拍板:“让落雁先休息一会,俩孩子先用奶粉对付着,不喝奶粉就饿着。” 杨沉鱼和蔺苗苗连忙把俩孩子抱走了。 边走还边埋怨道:“没见过这么狠心的爹,只顾疼媳妇,不顾疼孩子。” 很快,刘慧扯着杨支书回去烧豆芽汤了。 吴秀华把鲫鱼汤放下,也跟着蔺苗苗去照顾孩子了。 病房里只剩下吴远,看着媳妇睡觉。 等到仨小时后,刘慧带着豆芽汤去而复返,才发现宝贝闺女已经靠着床头,一左一右地喂俩娃了。 “咋就突然下奶了?” 刘慧因为手里的豆芽汤没派上用场,既惋惜又纳闷地问。 结果却闹得杨落雁一个大红脸,没好气地瞥了吴远一眼,实在没有勇气回答。 只有吴远挠挠头:“那什么,妈,是我请护士过来人工催的。没想到,真的有效。” 听到这话,其他人深信不疑地点了点头。 唯有蔺苗苗红晕上脸。 她可是亲眼看到,负责人工催的不是什么护士,而是老舅自己。 羞死人了! 反倒是吴远大言不惭的。 只要是为了媳妇和俩孩子好,他没什么事不能做的。 好在刘慧这趟回去,除了烧了豆芽汤,还带了两把长命锁。 此刻一脸慈祥地给俩小家伙带上,脸上终于有了一分好脸色。 等到俩孩子吃饱了、睡着了,吴远起身道:“爹,妈,三姐,三姐夫,大姐,苗苗,你们都回吧,这里有我就行。” 吴秀华体谅幺弟道:“你都照顾这么多天,没怎么合眼,今晚就让我来替你。你回去洗个澡,睡一觉,明天再来。正好苗苗回去,也有个伴。” 吴远肯定不想走。 但架不住杨落雁催他回去,带着一脸的心疼。 杨支书倒是想得开,“反正我跟你妈得回去准备鸡蛋,这一男一女俩孩子,得准备不少鸡蛋,染起来也不轻省。” 刘慧白了他一眼:“说得好像你能帮多大忙似的。” 商议到最后,就留下吴秀华一人照顾娘仨,其他人各自回了。 吴远带着蔺苗苗,跟老丈人、丈母娘一起走。 隔天一早,吴远睡了个踏实觉,起床连一刻也待不住,洗了脸就直奔县医院走。 毕竟娘仨都在那,一夜不见就感觉牵肠挂肚的。 好在三天后,医院就让出院了。 吴远叫了辆面的车,给司机塞了个50的红包,一路欢欢喜喜,吉祥话说了一箩筐,送到家。 娘仨一到家,彻底成为了刘慧的主场。 每天吃什么、喝什么,全都安排得一清二楚。 连杨落雁都违抗不了。 吴远更是根本插不上手,只有晚上才有他表现的份,给俩孩子换换褯子。 即便这样,三五天下来,吴远也驾轻就熟了。 俩孩子皱巴巴的脑袋,彻底长开了,终于不再是小老头、小老太的模样了。 当爹的吴远,终于愿意多看上几眼。 与此同时。 杨沉鱼拿到了十月的工资,570块,直奔600而去。 回到家,彻底翻身做主了。 “马长山,做饭去!” “马长山,把碗洗了!” 反倒是马长山看她大晚上化妆出门,多问了一句:“这么晚了,你去哪?” “老娘去哪儿,用得着跟你汇报么?” 马长山把抹布一摔:“杨沉鱼,你要是觉得这日子不能过了,趁早散伙!” 冲突升级,两口子直接打了起来。 俩孩子根本拦不住,只能告到了姥爷家。 杨支书一问缘由,直接拿出端碗大师的水准。 “马长山,你身为堂堂一校长,文化人,别怪一出这事,我就先批评你。” “今天能发生这事,跟你以前对沉鱼作威作福有没有点关系?” “你要是没给她灌输这种‘谁拿钱多谁当家做主’的潜规则,你俩能有今天?” 马长山推了推眼镜,默然不语。 他说那些话PUA媳妇的时候,哪想到媳妇有朝一日会收入超过他呢。 眼见姑爷不说话了,杨支书又转而对大闺女叱责起来。 “沉鱼,别以为你挣那么多钱,全都是你自己的本事!要不是你幺妹落雁开口,吴远能把这么肥的差事交给你?” “你要是不信这个邪,觉得自己长本事了。回头我就跟吴远说,叫他扣你工资提成。” 杨沉鱼立马软了,“爹,别别别。我知道错了!” 马长山也当即表态,毕竟他闹归闹,实际上也不愿自家收入减少。 那可不是三十二十,而是五六百。 杨支书松了口气,苦口婆心道:“你们都要跟吴远学学,他挣的钱,是你们多少倍?可你看人家,骄傲了吗,膨胀了吗?” “不仅没骄傲,不膨胀,反而更加着紧落雁,着紧媳妇了。” “老话说,家和万事兴。他这样的男人,将来不发达,谁能发达?” 隔天刘慧来说了这事。 吴远听在耳里,只是笑了笑,然后继续给闺女换褯子。 钱是好东西,却也是坏东西。 钱能改变生活,更能改变人。 前世他后来也挣了不少钱,却再也没遇上杨落雁这样的好女人。 所以在他看来,人比钱更重要。 钱没了,可以挣。 人错过了,想再遇到,可就难了。 杨落雁听完,美眸中的幸福都快满溢出来。 看得刘慧笑意吟吟道:“瞧你那得意劲,妈知道你命好,眼光好!” 第51章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 娘仨回到家的第三天,大哥杨贲带着大嫂李云过来了。 李云拉着杨落雁的手连连道:“一直听说妹妹你预产期是11月8号,我跟你大哥也没什么准备,只匆忙买了点小衣过来,再封俩红包。钱不多,妹妹你别嫌少。” 这红包虽然给得有点早,但早晚也要收的。 杨落雁就没推辞,笑着收下道:“又让你跟大哥破费了。” 随后姑嫂俩说着些育儿经。 外头杨贲找着门口的吴远,一起抽着烟。 一根又一根。 杨贲那到了嘴头的话,始终没说出来。 吴远都看不下去了,“大哥,你有什么事就直说,别让我猜,我脑子笨。” 这由头递得再是明显不过了。 杨贲掐掉过滤嘴,在脚下重重地踩灭道:“这不沉鱼和长山打架的事,你嫂子知道了嘛。所以就催我来问问妹夫你,能不能给我也安排点事儿做做。” 这要求提的很隐晦。 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杨沉鱼和马长山打架打出什么成果来了呢。 吴远脱口而出道:“大哥,我听说你在农机公司干得挺好的。何必来趟我这趟浑水?大姐这几个月收入是不错,但以后怎么样,我也不敢保证。” 杨贲为难道:“农机公司稳定是稳定,那一年到头就那么点钱。现在效益也不比以前了,下海的人越来越多。我这心里也七上八下的……” “我这边,的确有些事儿要做。”吴远肯定道,随后话锋一转:“但大哥你心里若是还没想好,我可不敢让你加入进来。你身为男人,拖家带口的,和大姐玩票性质不一样。” “那我回去再跟你嫂子商量商量?” “嗯,好好商量。” 回去的路上,李云听丈夫转述了吴远的话,当场就脱口而出道:“你傻呀,妹夫这是考验你,下海的意志够不够坚定。” “退一万步讲,就算他安排你的事真没什么收入,看在落雁和咱爹的份上,他能不管?” “再说你那农机公司82块钱一个月的工资,还能领几年?” 隔天一大早,杨贲就过来了。 他这一过来,意思不言自明,吴远也不多问,直接跟他讲了接下来的规划。 “如今兴旺家具在北岗县的名气和口碑,都已经有了。下一步自然是要进军周边几个县市,目前已经有外县市的贩子联系过我。但我琢磨着,这代理的利润,与其让给外人,不如留给咱自家人。” “大哥你看,周边这几个县市,北阴市,北阳县和北洪县,你在哪里关系硬点?” 这相当于摆开了任杨贲挑了。 杨贲不假思索地道:“北阴市好一点。” 北阴和北岗都属于县级市,但北阴却是整个地级市政府所在地,属于周边几个县市购买力最强的区县。 “那就北阴,今后这里的兴旺家具,全都由你代理,我给你3个点的提成。但有一点,我只负责供货。从运输到销售,全盘由你负责。” “3个点?妹夫,你是说真的?” 杨贲万万没想到,吴远能让出这么大一块利润空间,相当于杨沉鱼千五的六倍。 吴远却提醒道:“大哥,兴旺家具目前虽说在北岗小有名气,但在北阴市,还是一片空白。这块市场需要你去开拓,从宣传到推广,很多事情要做,所以我必须给你多留点空间。” “如果有朝一日,兴旺家具做大做强,成为品牌家具了,需要在报纸传媒,电视台上统一宣传的话,那么我会收回1个点。” 杨贲跃跃欲试道:“那我先试试。” “行,既然这样,就去大姐那领一份合同签字。咱亲兄弟,明算账,我坑谁也不能坑你。” 送走杨贲,吴远迎来了邮电局的工作人员。 三天前,他专程到邮电局交了5000块,就为了给家里装一部私人电话。 这样将来不管有啥事,联系起来也方便。 没想到邮电局动作挺快,才三天就过来安装到户了。 本来梨园村就有一条电话线路,正好在吴远家后面的桑树地里。 如今只需要从那边接根线过来即可。 吴远给两位安装师傅各塞了包过滤嘴,俩师傅干起活来,明显卖力了许多。 仅仅半天,就把电话线架到了吴远家里,调试完了通话。 瞅着摆在床头的红色电话,杨落雁喜滋滋地道:“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咱家就差个楼上楼下了。” 吴远笑道:“等你做完月子,就要入冬上冻了,所以年前楼上楼下肯定是实现不了了。不过媳妇你放心,等明年一开春,楼上楼下立马安排上。咱也提前步入小康!” 杨落雁连连点头,随后又迟疑道:“这会不会太高调了?” 刘慧插话道:“现在谁不知道你家是万元户?你们就算是想低调也不成了。” 吴远若有所指地道:“看来咱家得多养几条狗。” “要的。”这一点,刘慧表示同意。 这事,吴远到工场一提,陈师傅第二天就带来了两条狼狗崽子。 胖嘟嘟的,一身毛发,棕中带黑。 刚刚满月,耳朵都已经立起来了。 还真有点狼狗的样子。 带回家的头一晚,这俩狼狗崽子和俩孩子一样,此起彼伏地叫了一夜。 等到天一亮,吴远给它俩端起一盆热乎乎的玉米糊糊,立马饥饿难耐地舔吃起来。 一转眼,到了11月7号立冬。 兴旺家具在北阳县和北洪县的独家代理权,也都签了出去。 和杨贲的3个点不同,这俩个县只有2.5个点的提成。 即便这样,两个县的代理人,也是笑眯眯地签下。 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 吴远腾出手来,开始琢磨着继续增加工场人手,扩大规模。 陈师傅趁机介绍了他的俩徒弟过来,翟师兄也把他的一个徒弟从大礼堂现场叫了回来。 工场的人手一多。 生产压力,立刻转移到钟师傅几人那边。 作为工场上游的半成品供应商,吴远不用操心太多,只需要一句话,对方就会立刻招兵买马,开足马力。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 工场里一天比一天热火朝天。 赵宝俊闲暇之余,忍不住问吴远:“师傅,万一咱们这家具打的太多,年关摆哪儿?” “摆顾客家里。” 第52章 昔日门庭冷落,今日门庭若市 十一月的天,一天冷过一天。 中旬甚至下了一周的小雨,凄凄惨惨戚戚。 而后还没等太阳把地面晒干,下旬的一场大雪就纷纷扬扬而至。 潮湿的土地立刻被冻的梆儿硬,冻坏了很多来不及抢收的大白菜和红萝卜。 相比之下,吴远的房内却温暖如春。 头顶空调开着,只要留神着门缝,屋内温度就能保持在十度以上。 如此一来,给俩孩子换褯子时候,也不用太过手忙脚乱地考验熟练度了。 一大早,吴远推开门一看。 漫山遍野已是白茫茫的一片,但大雪还没有停,依旧在纷纷扬扬地下着。 “这样下去,后天俩孩子的满月酒,怕是来不了几个人咯。” 蔺苗苗缩手缩脚地打西厢出来,哈出来的气,都清晰可见。 “你晚上要是觉得冷,就跟你舅妈睡。” 蔺苗苗心里刚泛起一丝感激,就听老舅续道。 “只要你夜里能起来给表妹表弟换褯子。” 蔺苗苗果断摇头。 果然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真要是住进了舅妈的空调房,夜里固然不会那么冷了。 可夜里要被俩孩子吵醒三四回,甚至比寒冷更让人崩溃。 吴远出了堂屋,打开院门。 门后两条小狼狗颤颤巍巍地从大黄身上起来,摇着尾巴求撸。 吴远撸撸俩狗头,然后开始压井水,做早饭。 灶房里的炊烟刚升起来,全身武装的刘慧也到了。 于是吴远就被撵出来,抄起扫帚,先把院子里的雪扫出去。 杨落雁从堂屋刚出来冒个头,就被刘慧骂回去了。 坐月子的规矩,是执行的一丝不苟。 吃完早饭,大雪变小雪。 吴秀华和熊刚两口子也赶到了,顺便带来了后天满月酒的喜糖。 满满两大袋子。 满月酒和结婚酒一样,依旧是流水席。 所以吴远连厨子都没换,依旧找得去年的葛厨子。 至于席面的规模和宴请来宾名单,更是原班照抄,只字未动。 隔天,雪停了。 到了11月24日,农历10月16号。 俩孩子满月的日子。 吴远三点多就起床忙活,一直忙到日头渐高。 托俩孩子的福,居然出太阳了。 这冬日暖阳照在身上,有多暖先不说,至少令人心情愉悦。 加上今儿还是西方的感恩节,吴远这心里,还真是有点感激。 年前刚重生那会,谁能想到会有今天? 不多时,大舅哥杨贲带人推来了一车的红鸡蛋,看着就喜庆无比。 “大哥,这也太多了吧?” 吴远看着上百斤的红鸡蛋,怔怔地问。 今天虽然天晴了,但气温依旧美丽冻人。 吴远的预期没有变,和两天前一样,他觉得来不了多少人。 杨贲拍拍手道:“爹拍的板,他还担心会不够。” 后面杨猛推着又一辆平板车赶到,上面绑着两辆摇篮车,一篮一粉。 这回是真让老丈人出了不少血。 吴远琢磨着,年前得找机会弥补回去。 至于怎么弥补,吴远还没有个头绪,就见有一大波人上门来了。 大姐吴淑华拖家带口地来了。 不仅带来了丈夫蔺先学,而且带来了另外俩孩子蔺平安和蔺禾禾。 看着声势浩大,实则是不肯吃亏的主。 就这样一家人,直接占了半台席面。 当然吴远不至于跟大姐计较,甚至对于结婚时没来的蔺先学,都笑脸相迎,喜烟伺候。 而后,二姐吴玉华也来了。 相比于结婚那趟,吴玉华特地换了身新衣服,而且带来了丈夫石富根。 吴远同样是好烟伺候,丝毫没有因为二姐夫有些社恐,就冷落他。 四姐吴芳华一家子,来得最晚,后面跟着钟振远。 瞧着吴家席面还没开始,就已经人声鼎沸的样子,钟振远揶揄着钟振涛道:“哥,瞧见没,吴老板如今的排面比你大。你来不来,人家都不稀罕。” 钟振涛绷着个脸,没理他。 不过吴远看着钟文勇仨孩子都来了,心里倍儿高兴。 这仨孩子,尤其是钟文勇,好学,向来不会因为吃席,而请假不去上学的。 如今倒是破了例。 钟文勇脸上充满了阳光,吴远看着高兴,摸摸孩子头道:“快进去看看表弟表妹,让他们沾沾你这文曲星的才气。” 钟文雅也凑过来:“舅舅,人家也有才气的。” 吴远笑道:“你呀,有的是贵气。” 钟文雅听着新鲜,随即就脑瓜一转:“那千万别让他们沾着二哥,他只有调皮气。” “好好好,快进屋拿喜糖吃去,一会开席了。” 迎完主要客人,吴远就把局面交给熊刚了,自己忙里偷个闲,趁机歇一会。 和上回婚宴一样,熊刚依旧是支客师的身份。 只不过上回他是村一级干部,如今已经是乡一级的干部了。 面子大不同了。 一切都很顺利,直到中午开席前。 熊刚找到吴远道:“今天来的人出乎预料的多。” 吴远想到了,点点头,毕竟几位姐姐家就多来了一桌的人,超出点是预料之中的。 然而熊刚却强调说:“不是一般的多,至少要再开五桌席面才能坐下。这样一来,晚上那一顿,至少差十桌席面的食材和烟酒。” 来者都是客。 上过礼,就得有席吃。 吴远也是二话不说:“那就抓紧再开五桌席面,缺的东西,给我个单子,我去买。” 这边熊刚立刻去安排另外那五桌席面。 接着吴远从葛厨子那儿拿到了单子和地址,带着马明军仨徒弟抓紧上县城采购。 这一意外状况,让中午那顿流水席,至少推迟了半个多钟头。 早来的宾客,占到了座位,得等。 晚来的宾客,站到了院外,也得等。 好在这种情况,在农村,那都不算事。 四邻八乡的好友亲朋,站在雪地里,太阳下,抽着烟,侃大山。 “要说这人就讲究个时运,时运一来,挡都挡不住。” “怎么说?” “以前吴家门庭冷落成啥样?如今呢,来得晚一点,连席位都抢不到了。” “要我说,这跟时运没关系,纯粹是吴老板年少有为。” “这么说,跟他娶了支书的宝贝闺女没关系?” “杨支书多精明一人,要不是看上了吴老板的才华,能把最宝贝的漂亮闺女嫁给他?” “说得也是。” “结果吴老板成家后,不到一年,就把业立起来了。不仅立起来,而且连带着杨支书大闺女和大儿子都跟着吴老板讨饭吃……” “这么说来,吴老板当真是年少有为。” “不止这些,吴老板还倒腾过国库券,赚了多少不知道。但我前阵子在报纸上看过,南方有人靠着倒腾国库券挣了100万!” “好家伙!” 第53章 木匠学到手,天底下随便走 上县城的路上。 马明军和朱六标吭哧吭哧地各拉着一挂平板车。 吴远跟在马明军后面。 赵宝俊跟在朱六标旁边,时不时装模作样地推上一把。 其实根本不用。 车是空车,又都是年轻大小伙子。 哪里还会拉不动? 不过吴远没有点破,毕竟都是被他拉来的苦力。 还不允许徒儿们耍点小心机么? 走着走着,朱六标就问:“师父,你是怎么讨到师娘这么贤惠的媳妇?” 这话问得吴远有些恍惚。 一年前,他也没想到能有今天不是。 不过在徒弟面前,一切的问题,都离不开‘学好木匠’这个主题。 于是咬着过滤嘴,吐了一口眼圈,萦萦绕绕间,伴随着漫不经心的语调。 “去年这个时候,六个月磨一剑,我打了第一套组合柜,拉到乡里集市上,不出半个小时,就卖了1200块,挣到彩礼钱。” “听说当时支书家要的彩礼,开口就是1000块。”赵宝俊补充了一句。 就听吴远把主题拉回来道:“所以木匠手艺好好学,学好本事,才有可能创造奇迹。” 朱六标听着若有所思,真开始琢磨,这一年学徒是不是太怠惰了。 赵宝俊却是比他们想得更多:“师父,木匠手艺学好了,将来就只能打打家具?” “谁说的?”吴远掐了烟,“你们师公如今不就带着工程队,在给乡里盖大礼堂么?” “师父你的意思是,木匠手艺还能搞建筑、盖楼?” 吴远瞥了自作聪明的二徒弟一眼:“你能不能有点格局?一名合格的木匠,图纸是必备的功底。掌握木工的图纸,土建的图纸自然触类旁通。懂了图纸,加上木工,就有带工程队的本事了。” 赵宝俊眼前一亮,这的确是跨界了,不是一门死手艺。 但很快又疑惑道:“可是师父,大礼堂这样的工程毕竟可遇不可求。农村、城里盖房子的,也没多少工程。” 这话倒是不假。 如今农村钱难挣,各种款项、摊派倒是不少。 种点地,各项提留款、公粮征收,就像一道道耙子,耙过之后,根本所剩无几。 所以吴远只能宽慰道:“你们都才二十郎当岁,眼光要往长远了看。人这一辈子长着哩,现在不行,十年后、二十年后呢?本事在手,总有你们翻身的机会。” 这话倒也不全是宽慰。 前世也是赵宝俊脑子活泛,把他拉进了房地产行业。 从小工程干起,一路做到上亿的大楼盘。 三十大几了,才咸鱼翻身的。 一直没说话的马明军一开口,就把吴远思绪拉回来了。 “照我说,你们想那么多干啥?跟着师父好好干,把工场做大做强,把兴旺家具卖到全市、全省、全国去,咱也弄个省优、部优的,比啥不强!” 要不说还是大徒弟贴心,对自己一直死心塌地的。 不像赵宝俊,总想着另立门户。 到头来,跌跌撞撞那么多年,还不如一直跟着自己的马明军挣得多。 俩钟头后,师徒四人气喘吁吁回到家。 这回真是累的。 带回来俩平板车的食材和烟酒,不仅填补了晚上那顿十桌席面的空白,而且多出来两桌。 以作裕量。 家里中午的流水席刚结束,帮忙的四邻和走不了的亲戚,都在帮忙打扫着。 正巧吴远这回,把幸福照相馆的贺老板叫来了。 趁着难得的喜事,人齐,拍点照片。 很快,堂屋被收拾出来。 第一张照片,吴远和杨落雁被首当其冲地推出来。 作为这家的新一代主人。 刚出月子的杨落雁,俏脸通红地站到吴远身边。 面对着照相机,一会整整这儿,一会掸掸那里,娇羞得像是新出阁的小媳妇。 “媳妇,你已经够漂亮的了。” “别哄我,我知道自个什么样。” 贺老板支好相机,打着手势:“来,两口子笑一笑。好,3,2,1!” 第二张俩孩子被人抱上去了。 吴远和杨落雁一人抱一个,正经的全家福了。 一回生二回熟。 孩子一到手,杨落雁也不娇羞了,满脸都透着母爱的光芒。 随手一拍,就成大片。 而后,轮到吴远和四位姐姐拍合照的时候,吴秀华眼角湿润地道:“要是五妹、六妹还在,就好了。” 吴芳华打断道:“三姐,大喜的日子,说这些干啥。” 尽管往事不要再提,姊妹五个的合影,终究没拍出喜庆的效果来。 拍完照片,翟第拉着吴远,来到村庄后面的石子路上。 吴远一瞧师娘程月娥也在,正心怀惴惴的。 “师娘怎么不去家里坐呢?对了,我师父呢?” 程月娥面露难色,看了眼翟第,才开口道:“你师父呀,生你俩人的气呢。” 吴远很冤枉:“不是,师娘,因为什么呀?” 翟第插话道:“还能因为什么?你不跟师父干,他就觉得你有点离经叛道。现在我也跟着你干了,他觉得你在挖他墙角,跟他老人家对着干了。” 吴远一脸轻松:“我师父不是那样人。师娘你也别担心,师父再怎么生我气,他也是我师父,这事改不了。” 师徒俩虽然铆着一股劲,但远不到上纲上线的地步。 程月娥也顺着话茬宽慰道:“小吴你大气,别跟这老头子计较。他虽然没来看你家这对可爱的娃儿,但红包都嘱我带来了。” 说着,程月娥把俩红包往吴远手里塞。 吴远也没客气,直接收下道:“师娘,你放心。等我忙完这段,抽空就去看师父。师父他老人家任打任骂,我都接着。” 程月娥颇感欣慰:“有你这话,我就放心了。” 送走师娘,吴远回到院门口,就见钟文勇仨孩子兴匆匆地出来,兜里嘴里全都塞得鼓鼓囊囊的。 钟文雅尤其兴奋:“舅舅,我刚才拍照片了。等照片洗出来,你可一定得给人家留着。” 吴远摸了摸钟文勇的脑袋:“放心,连底片都给你们留着。” 随即又问:“你爹呢?” 钟文雅随手一指:“在那儿呢,跟几个姨父在一起。” 吴远顺眼望去,果然四位姐夫,正凑在一堆儿,烟圈袅袅之间,争执得脸红脖子粗。 第54章 谢谢你娶了我,给我好生活 作为家里的几位姑爷,屋里好好的不待,偏生来这冰天雪地里。 即便头顶着阳光,空气中也尽是清冷味道。 板凳也不搬,直接从红砖垛子上挑了几块干燥的砖,往屁股底下一垫,就能从马岛之争聊到国际大势。 不过让几位姑爷争的面红耳赤的,倒不是因为家国大事,而是吴远的事。 吴远一听到自己的名字,立马先散了一圈子的烟,然后搬了几块干砖坐下来,洗耳恭听。 四个人,分成旗帜鲜明的两派。 一方是钟振涛为首,蔺先学附议。 “他舅,我承认,这大半年来,你搞个工场做家具,卖的挺好。但我觉得,雇佣人数这条红线,你一定要卡死。” 蔺先学推了推老学究般的黑框镜道:“他小姨父说得对,万事还是小心为上。” 熊刚却不同意:“这事没那么严重,只要咬死是个体户行为,况且幺弟每月照章纳税,勤劳致富,凭什么不给干?” 二姐夫石富根瓮声瓮气地道:“就是,只要是老百姓自食其力地挣钱,不偷不抢的,凭什么不支持?再怎么样,也比那些倒爷合理合法吧?” 一圈意见听完,吴远谁也没怼。 大喜的日子,没必要吵得脸红脖子粗。 况且他本就是过来劝架的,更不至于火上浇油。 “这个问题,其实我已经有应对之法。正好也跟三姐夫、四姐夫有关,你俩听听看。” 熊刚和钟镇涛交换个眼神,全都期待地望着他。 “我跟老丈人商量了一下,打算年后成立个集体所有制的家具厂,村里以厂房入股,加上牵头的名义,占个2%的股份,其余股份都归我。” “三姐夫那边的姚师傅工场,四姐夫那边的钟师傅工场,如果村部愿意牵头,一起加入我这个家具厂,我从个人股份中各拿出1%给你们村部。” “这样一来,咱们这家具厂就是混合所有制,属于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各村也能从家具厂的发展壮大中,获得实际的利惠。也算是我先富带动后富了。” 话音刚落,熊刚就一拍大腿:“这招真绝了!你怎么想出来的?” 吴远总不能说是参考某柳挖社会主义墙角的思路,然后反向应用一把。 钟振涛也不由拍案叫绝,越琢磨越觉得这是互惠互利。 毕竟哪个村部会拒绝这么一笔意外之财呢。 蚂蚁再小,也是肉啊。 丢下几个姑爷热火朝天地议论,吴远回了院子,就听赵宝俊找上来问:“师父,晚上这顿流水席,是不是该少开一桌两桌的?毕竟师公不来,师奶也不再来。还有一些路远的,怕天黑路滑不好走,都提前走了。” 吴远一听,就摆摆手。 “那不用。少了师娘,也会多了旁人。像孩子大姨,中午赶不上,只能吃晚上这顿。通知葛厨子,照中午的席面准备。万一多出来,后面留给工场当工作餐。” “好嘞。” 有好酒好菜,干活谁不开心? 晚上流水席开始。 杨沉鱼姗姗来迟,一听丈夫带着孩子,中午都拍了照片,后悔不迭。 紧赶慢赶的,吃席是赶上了,却错过了拍照片。 进了堂屋东厢,霸道地在俩孩子脸上盖了俩戳,一抬头发现空调呜呜地吹着热风,就不由艳羡地道:“妹夫这是真惯孩子,小小年纪就吹起空调,长大还得了?” 杨落雁擦掉孩子脸上的口红印道:“他爸说,东西买来就是用的。” 杨沉鱼强调地问:“如今村里电费一块多吧?多贵啊!” 旋即又释然道:“不过妹夫也不差这点钱,吹吧吹吧,可便宜这俩小家伙了。命好,一出生,就摊上这么个有能耐的爹。” 等到流水席结束,收拾收拾,差不多快十点了。 俩孩子认了一天的生面孔,此刻早就吃饱了睡下了。 吴远从隔壁代婶家,把仨条狗牵回来,喂了一顿饱饭,掺了不少的好饭好菜。 吃得仨狗连吃带吼,格外护食。 “吃归吃,抢归抢,看家护院站好岗。” 吴远一边看着仨狗吃完,一边念叨着道。 一天的账房算下来,礼簿上的人情往来达到了近2000块。 虽然这跟家具厂的利润相比,不算什么。 可要是跟去年结婚只收了600多块的礼钱相比,可就不容忽视了。 吴远翻着礼簿,看看是谁家出的礼钱涨了,谁家又不请自来地拉上人情往了。 这将来都是要还回去的。 杨落雁端来热水,掠起袖子,闷不吭声地替他脱了鞋,去了袜,丝毫不嫌弃地拿着他臭脚往盆里放,然后纤手直接按着脚面,一下一下地搓洗。 等到回过神来,吴远这才拉起媳妇道:“我有手有脚地,何必要你洗?你天天带孩子也够累的。” “不累。”杨落雁摇摇头,忽然主动抱住丈夫,身子微微地战栗。 “怎么了嘛?” 吴远连问了好几次,杨落雁这才松开怀抱,平静地道:“今天大姐说,先前城里给爹下聘礼的那家伙,住进医院了。听说没治了,硬挨也挨不了多久。” 对此,吴远并不意外。 因为这些事儿,他都知道。 他不仅知道,他还知道,前世那家伙身患绝症,在杨落雁的照顾下,硬生生挺了两年多。 不离不弃也就罢了。 还能不厌其烦地照顾两年多。 这样的女人,上哪儿找? 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所以吴远对杨落雁是倍加珍惜,更何况现在俩人又添了一双儿女。 日子只会越过越好。 然而杨落雁不这样想。 她始终在想,如果当初不是半路杀出吴远这个‘程咬金’,此时此刻的她,内心将会多么绝望,迎接她的将会是怎样暗无天日的生活。 幸福荡然无存不说,没准还会背上一个‘克夫’的恶名。 “吴远,谢谢你娶了我,给我这么好的生活。” “老婆,不用谢!因为我们是一家人。” 第55章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一夜,吴远得到了极大的回报。 以至于俩娃半夜的几次哭闹,他都没听见,一觉睡到大天亮。 睁开眼,就被蔺苗苗没好气地拿眼瞅着。 吴远言之凿凿:“你那什么眼神?别忘了,我可是你老舅!” “哟,您还记得我是您外甥女呀?昨晚你们折腾大半宿时,怎么没想起我这个外甥女就住在西厢呢?” 对此,吴远也是理直气壮:“我有病啊,那时候想起你?” 随即穿衣起床道:“赶紧叫你舅妈打听打听,趁早找个人把你嫁出去。” 蔺苗苗当即大声对院子里告状:“舅妈,你听我舅说这话!”
相关推荐:
与九公主共浴(1v1,甜)
成为死对头们的手下败将(nph)
【华丽人生】高H版小说
老司机受和他的器大活烂攻(H)
据说我是男频文女主(NP男全处)
女高中生的养狗日常(NPH)
欺负恶劣小美人[快穿]
春意融融_御书屋
GV《吞食》的拍摄全过程(H)
窃星(高干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