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高考失利的我只能当文娱大佬了 > 第43章

第43章

我有那胆么?” 办公楼前的小花园,栽满了花花草草。 但大都还没发芽长绿叶子,唯有几株月季,摇曳着带刺的叶子,给这立春前一天的冬日,倔强地画上一抹绿。 等到立春之后,它们这一抹绿,就会微不足道了。 吴远让着卞孝生进办公室谈,结果卞孝生坚持蹲在花园边上,吴远也只好陪他蹲在这里,烟和打火机就放在俩人中间。 卞孝生吐出一口烟雾,为了过年刚剃过的头发,比寸头还短,显得有些冲击力:“我瞅你这建厂开厂,一个又一个,挺容易,挺简单的,怎么一到我这儿了,就连厂子都建不起来了?” “照这样下去,这缫丝厂,还拿什么跟家具厂比?比个蛋呀比!” 听着这话,吴远犹自觉着老卞当初的那句大宏愿,‘你信不信,等缫丝厂真正发展起来,盈利不比你的家具厂差’,言犹在耳。 吴远差点笑出来。 但他忍住了,因为打脸他是专业的。 不仅专业在怎么打,而且专业在该不该打,什么时候打。 譬如这个时候,就不该打。 真打下去,老卞能当场给他躺这儿,然后甩出一堆问题让他出主意,甚至让他给解决。 这冤大头能当么? 绝对不能。 “卞乡长,建厂创业这种事,哪里有一帆风顺的?谁不是一脑壳子的问题,硬着头皮一个个解决过来的。不瞒您说,为了家具厂改个名儿,我多少个晚上都没睡好觉。” 这话深得卞孝生共鸣。 不管是真是假,至少他这个年关就没过好,觉自然也没睡好几个。 但是共鸣归共鸣。 共鸣解决不了问题,所以卞孝生一根烟抽完,立马抓住吴远,开门见山道:“这回你一定得帮帮我,吴老板。” 第307章 这主意,你是懂得福报的 这弯子,卞孝生实在是绕不下去了。 因为他看出来了,他今儿但凡敢绕一天,吴远就能真蹲在这花园边上,当着几百号工人的面,陪他蹲上二十四小时。 不过卞孝生一抓住吴远,吴远还没怎么样,倒是把办公楼里的人吓得够呛。 赵果蹭地一下站起来了,美眸圆睁,自己都没那样抓过老板,这个卞乡长居然抢了先? 正埋头审单据的杨国柱,也随之站起来了:这俩人莫不是要动手?什么原因,不至于吧?再说小远也不是那样式的人哪? 杨国柱正琢磨着要不要出来跟卞乡长散根烟,打个岔,就见吴远不动声色地挣脱卞孝生的手道:“卞乡长,有什么问题你说说看,我们一起想办法。” 卞孝生抓无可抓,只得收回手,放回蹲着的膝盖上道:“本来今儿缫丝厂应该如期开工建设的,结果一个师傅都没来。说是不发钱,没人来。” 吴远把烟灰弹落在花园里道:“年前的工钱还没给人结?” 卞孝生俩眼一瞪:“这工程也没告一段落,半半拉拉的,怎么结工钱?” 这理直气壮地劲儿,怪不得没人愿意来了。 吴远失笑道:“卞乡长,这确实是咱们这行不成文的规矩。每逢端午、中秋、过年什么的,多少要给师傅们发点。” 钱不到位,谁跟你干哪? 卞孝生脸色一肃,“真有这事?”接着又咕哝道:“怪不得彭工头,大年三十还跑我家堵门。” “不过话说回来,卞乡长,你把钱抓那么紧,是有自己的考虑?” 吴远这话问得,就是给卞孝生递了个台阶,免得他觉得,自己堂堂一个乡长,竟然不知道这事,觉得没面子。 卞孝生沉吟道:“说实话,我是头一回主抓这么大投资的项目,就怕在钱方面出问题,所以就管得严了点。” 这就难怪了。 卞孝生看起来三十多岁,但经验跟两世为人的吴远比起来。 自然是没法比。 问题点透了,烟也抽完了。 卞孝生长身而起:“行了,我明白了。回去就打电话,叫师傅们来领工钱。” 随即又举一反三地问道:“你说我是不是该压一部分,省得他们拿了工钱,还是不来干活?” 这?吴远能说什么? 所以就干脆什么也不说了。 “既然你什么也不说,我就当你默认了。” 卧槽,老卞你是真的狗啊。 送走卞孝生,吴远回屋,刚坐没一会儿,一杯茶还没喝完,乔四爷带着几位组长过来了。 吴远豁然而起,出事了? 师徒俩心意相通。 一见吴远这反应,乔四爷就当先挥挥手道:“没出事,是彭师傅有个想法,我们也都觉着可行,所以来找你说说。” 吴远大松一口气,拿出一包华子来,扔在茶几上,让众人自己拿着抽道:“师父,具体什么事?” 结果乔四爷有意让彭师傅自己说,彭师傅却只知道嘿嘿一笑,推辞道:“四爷,还是你说吧。” 果然如顾媛表姐所说,她家那口子是闷驴子。 只知道干活,不爱表现。 乔四爷点着了烟,这才娓娓道来道:“今天来的新师傅们,由于之前也都精挑细选过,手艺都还成。加上咱们这工序拆解得很好,各道工序的加工生产门槛更低。” “所以几位组长觉着没什么培训的必要,就算是要,三两天也就够了。于是彭组长提出,不如把人员组织起来了,分个白班和夜班。” 这个表姐夫,是懂得福报的呀。 这都替自己想到了。 但是吴远本能上还有些拒绝,因为安排夜班需要调动不少资源,而且大半夜的干活,人容易疲累,也会出事。 最最重要的是,等机器一到,安装调试好,就要取消夜班。 实在没必要冒这点风险折腾。 所以吴远就语出委婉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毕竟这种为老板着想的初心,还是要鼓励,要维护的。 拒绝也不能太直接。 于是问题就回到了二叔杨国柱这里。 吴远把杨国柱叫过来一问,结果杨国柱嗦了嗦牙花子,还真道出了令吴远意外的答案。 “机器我是下定了,但我估摸着最快也得两周才能到货。尤其是那批工业缝纫机,时间可能更久。” 如此一来,所有人都能正式上岗的时间表,就推迟到了2月底。 乔四爷趁机道:“新来的师傅们,头一个月最为关键了。必须把这勤奋肯干的氛围给贯彻下去,一旦由于不管什么原因造成懒散现象,今后恐怕都很难纠正过来。” 这话有道理。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嘛。 吴远也只好拍板道:“师父,各位组长,那就先培训加准备三天,打正月十一,也就是2月6日,正式开始夜班。” 决定下来,吴远忍不住多强调几句道:“师父,各位组长,三天培训中,一定要加强安全培训,你们几个多留意。” 说完又转而对杨国柱道:“二叔,通知厂里其他部门,尤其是食堂后厨那边做好配合的准备,提供好夜班的饭菜和营养。” 杨国柱点点头:“知道了。” “这次夜班,最多持续到机器设备到货,请大家坚持一下。” 事情布置下去。 最高兴的,当属市场部。 产能原地翻倍,订单的压力瞬间骤减了。 其实吴远倒是不在意这点产能压力,但师父所谈及的士气问题,的确是个关键。 一旦让师傅们养成了摸鱼的习惯。 后面想要整治回来,的确很是麻烦。 晚上回到家。 老支书过来吃饭,爷俩蹲在大门口,全然没什么架子。 吴远给老支书递了个烟道:“这才正月初八,怎么感觉就没什么年味了?” 老支书悠悠道:“你这就是不识庐山什么什么,只什么什么……” 这文化水平。 吴远接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爹,这话何解?” “你那家具厂都开工了,咱们村那些个会抡斧头的,都去了吧?就算没去的,受到你们开工的影响,也都准备外出打工了。这个节骨眼上,也只有李二狗那帮人,还在游手好闲咯。” 第308章 他比他媳妇难对付多了 转天就是立春了。 老天爷是真给面子,半夜里就下起绵绵细雨来了。 真当是,春雨贵如油,想要多下点给农民们。 等到天亮之后,雨倒是不下了,但天也没晴,漫山遍野笼罩在一片雨雾之中。 没有江南雨巷那种唯美。 但却有着田园风光的朴实。 吴远一大早,推开门,着实对着这一幕,发了好一会儿的呆。 前世很多次午夜梦回,怀念的就是这般静谧、空灵的美。 门口麦田里,趁着地湿而洒化肥的身影更多了。 带着孩子们吃完早饭,吴远特地多留了会儿,让马明朝先开车把孩子们送回家。 钟文雅抱着杨落雁不撒手,小眼里叭叭地掉眼泪。 但没办法,开学在即,三姐和四姐也都各自打来电话,给孩子们下了最后通牒了。 今天必须回了。 熊文倒是有些小心机的,扯着吴远的衣袖道:“舅舅,我家里好冷的,你家里就很暖和。” 吴远摸摸熊文脑袋,“往后天气会越来越暖和的。” 本就是一次普普通通的假期结束,结果还整出依依惜别的气氛来了。 直到钟文强垂头丧气地道:“回去又得天天上学了,烦死了!” 然后喜提吴远的一脚飞踹,几个孩子立马麻溜地钻上桑塔纳,一溜烟地跑掉了。 等到吴远到了厂里,隔壁二叔杨国柱出门道:“小远,你屋里头电话响半天了,不知道什么人打的。” 吴远给杨国柱散根烟,“不管他。” 反正他把权力都下放的差不多了,真正紧急的事情不会找到他的。 更何况,真正想找他的,就算错过了,对方还会再打的。 果不其然,吴远刚到办公桌前坐下来,当天的北阴日报还没展开呢,桌上电话又响起来了。 “喂,哪位?” “你好,吴老板,我是县里的林秘书。” “哦,林秘书,你好你好。”吴远态度立马热情起来,这也是应有之意:“徐县长有什么具体的指示?” “是这样的,中午十一点半,徐县长想请你在机关食堂吃顿便饭。不知道你这边方便与否?” 吴远一撇墙上的钟:“方便,方便,徐县长相召,这有什么不方便的。” “那我就先这么定了,吴老板。” “好,辛苦林秘书。” 挂了电话,吴远这才站起身来,踱步出门。 连吃饭这招都用上了,徐县长这回所图非同小可啊。 不过能是什么事呢? 吴远一时也摸不着头脑。 中午十一点钟,吴远就提前赶到了县政府这边。 然后被林秘书安排在一间会议室里等候。 早来一会儿是他应该摆出的姿态,只是空等的话,就有些折磨人了。 所以林秘书不时地过来一趟,借着添茶倒水的名义,也不敢真正地冷落到他。 吴远倒是看得明白,连续说了好几遍,让林秘书不必如此客气。 他这间会议室里看报纸,看的挺好的。 一杯茶的功夫后,林秘书再次出现时,就领着吴远直接去了机关食堂。 一路上,吴远终于有机会跟林秘书刺探点虚实,建立个渠道了。 “林秘书,徐县长最近挺忙的哈?” 林秘书心里一动,点头道:“徐县长一直都挺忙的,但最近尤其是被县服装厂的事儿搞得焦头烂额,好几晚都是十点多才回家。” 这还不是内卷到只能睡五六个、四五个小时的年代。 所以十点多回家,确实挺惊人的。 不过吴远听了这话,惊人倒是其次,他敏锐地捕捉到了这话里对他有用的信息。 县服装厂! 难不成徐县长搁这儿隔山打牛来了,想通过自己,来做媳妇杨落雁的工作? 一念至此,吴远几乎就能确定了。 毕竟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儿,徐县长也不可能在这个节骨眼上,玩出什么别的花招来。 于是对林秘书投之以感谢的微笑。 至于实打实的感谢,只有另找机会了。 在机关食堂的包间里,吴远做等了一会,抽了根华子,这才听到有人声和脚步声传来,而且越来越近。 吴远把剩下半根华子掐灭在烟灰缸里,这才起身去迎。 然后俩人恰好会面在包间门口。 “吴老板,机关食堂条件有限,你不会介意吧?” “徐县长,瞧您说的哪里话?不瞒您说,我也是一日三餐,粗茶淡饭,对吃的没讲究。” “哈哈,说得好,一日三餐,粗茶淡饭。那我们今天就靠着粗茶淡饭,随便聊聊?” “我,客随主便。” 嘴上说是粗茶淡饭,当然不可能真是粗茶淡饭。 标准的四菜一汤,连酒都没上。 吴远心里有了数,拿起筷子,无所顾忌地大快朵颐。 把主动权交给徐县长,让他慢慢憋招去。 “吴老板,我前不久才知道芙蓉衣巷的杨老板,是你爱人。贤伉俪真是郎才女貌,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呀。做起生意来,一个赛一个地厉害!” “过奖了,徐县长。我媳妇那卖女人衣服的,其实我也不大懂,所以平时也帮不上什么忙。不过卖衣服搞服装是真不易,你瞧她现在连辆专车都没有,回回蹭我的车。” 徐县长脸色一滞,谁跟你聊这个? 你把话题往这儿一带,接下来还让我怎么开这口? 但来都来了,该说的事得说,该开的口得开。 “现在虽然政策不明,但县里对于你们的生意和厂子发展,总体上是持鼓励态度的。那你们是不是也能适当地回馈社会,回馈政府,支持一下县里的工作?” 吴远连连点头道:“支持,支持,必须支持!我听我媳妇说,她那芙蓉衣巷厂子,解决了县服装厂里上百号女工的再就业问题,这帮女工在这次的冲突中就没有参与。” “同时,因为租用县服装厂,也给厂子里财政带来了极大的缓解。听说徐县长这次能这么快平息事件,芙蓉衣巷的这笔租金,起了好大的作用。” 徐县长夹了一筷子苦瓜,满嘴苦涩之余,才开始后悔。 我怎么夹了这道菜? 目光落到吴远身上,也同样赶到后悔。 我真是失心疯了,怎么会想到从他这里打开突破口?他分明就比他媳妇难对付多了! 第309章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就在徐县长暗自后悔的时候,吴远又把话给说回来了。 毕竟连续两次堵了徐县长的嘴,并不意味着今天这话题就能按过不提。 吴远真黑不提白不提,吃完就走的话,保不齐哪天盼盼家具厂就能迎来工商、税务联合大检查之类的事。 所以县长的面子还是得给的。 “话说回来,我跟我媳妇招工办厂,固然是为了自己个挣钱,但也存有报效社会的梦想。但是社会是残酷的,我们在实现的梦想的同时,时时刻刻不敢忘记生存第一的目标。” “咱不能为了报效社会,把厂子搞垮了,到头来,这包袱还得丢给政府。徐县长,你说对也不对?” 徐县长不得不点点头道:“老人家这次在上海过年,屡次谈话中也提过,决策、改革,都要考虑客观经济规律。把县服装厂这样一个国企包袱,直接打包甩给你爱人,的确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吴远冲着徐县长直竖大拇指道:“徐县长英明。” 一顶大高帽子甩过去,吴远又说了,“只要政府能把这个包袱妥善解决好,该剥离的剥离,该分割的分割,我跟我媳妇一定会全力配合政府工作。” 这话就相当于表态了。 虽然等于什么都没说,但今儿这态也只能表到这个份上。 毕竟县服装厂这个烂摊子,千头万绪的,政府且得理上一段时间呢。 而且理清之后,具体能推行到哪一步,还是且两说的事儿呢。 从县政府离开,吴远没有直接回厂,而是在县服装厂找到了媳妇杨落雁。 把和徐县长见面吃饭的事儿一说,也好让媳妇心里有个数。 顺便看了看如今的县服装厂,旁的不说,单单这块地,拿在手里,搁上十年,就是一笔好买卖。 印象里,县服装厂经历数次的改制破局,但都没有成功。 最终还是靠着把地皮一卖,才解决了这个拖了十年之久的大包袱。 当然,吴远也知道。 媳妇真要吃下县服装厂,肯定是指着它来支撑起芙蓉衣巷引领女装潮流的高层次目标。 不可能指着脚下占着这块地来咸鱼翻身的。 所以这一点,吴远也没具体跟媳妇提。 且看着县政府那边,能把县服装厂这个大问题解决到哪一步。 之后,就再说之后的话。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从县服装厂回到盼盼家具厂,吴远刚坐下没多久,彭组长就找上门来了。 昨儿一同商量事儿的时候,吴远就觉着这个表姐夫欲言又止的。 所以今天一见到他,并不奇怪。 “表姐夫,快进来坐,喝茶不?” 彭大伟却一直站着,连连摆手:“不用麻烦,老板。在厂里,你就别叫我表姐夫了,影响你管理。” “那不至于,”吴远散了根烟道:“这儿反正没外人。有什么事,表姐夫你直说。” “那我可直说了,老板。” “嗯,说。” “彭二良是我亲弟弟,他也想到咱们厂里来上班。” “那就来呗,只要他能过我师父那一关。” “可是,老板,这事它没这么简单。我一直拦着没让他过来。” “为什么?” “因为他之前一直搁北边工地上代工,现在工程还没干完,因为钱发的不及时,想要跑路,我觉着会给老板你带来麻烦。” “北边工地,哪个北边?”吴远立刻抓住关键道:“缫丝厂工地的彭工头?” “对对对,就是他。” “那表姐夫,这事你做得对。缫丝厂是乡长的工程,要是知道彭工头跑我们厂当工人,那确实影响不太好。” 彭大伟作势起身道:“是吧,我也觉着。老板,我晚上就跟他说,叫他有始有终。” 这倒让吴远省心了。 送走彭大伟,吴远特地站在厂门口,往北面看了看。 缫丝厂的工地上,似乎有了些人气。 看来卞孝生是把钱发下去了。 结果临下班的时候,卞孝生满面春风地过来了,顺便还给吴远拿了条烟。 利群的。 吴远笑着打趣道:“卞乡长,平白无故的,我可不能白抽您的烟。” 卞孝生大马金刀地在沙发上坐下道:“谁说是给你白抽的了?借你的指点,今儿缫丝厂工地顺利开工了,这是给你的报酬。” 吴远给卞孝生散了烟,俩人凑头点上。 就听卞孝生吐了口烟雾道:“听说今儿个徐县长找你了?” 卧槽,这消息传得比互联网时代还快呀。 吴远一脸苦哈哈地道:“卞乡长你也知道了哈,徐县长找我过去,给我出难题的。” 卞孝生又问了:“是不是县服装厂的事?” 吴远点点头。 卞孝生什么也不说,直拍着吴远的肩膀道:“难为你跟你爱人了。” 吴远开始牢骚满腹道:“明眼人都知道,这是颗炸弹,谁敢往自己怀里搂?” 这回轮到卞孝生抽着烟,默默点头了。 “卞乡长,你也知道。咱这些做生意,办厂的,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哪!别看咱们有时候能挣点钱,可是生存发展是始终盘旋在头顶的一个大问题。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我们可是没人替我们兜底的。” 这前半句话,卞孝生这段日子以来,搞缫丝厂,也是深有体会。 就这,他还是以一个乡长的身份感同身受的。 如果是换做朝不保夕、风险自担的生意人,肩上的担子和压力只会更大。 况且这年头,上头一纸文件,说不给搞就不给搞了。 简直就是过了今儿没明儿,朝不保夕。 不过响鼓不用重锤,吴远这话也是点到为止。 为了就是万一徐县长找卞孝生问东问西,自己这个怨言有个出口,也好跟当面和徐县长聊的那些,呼应上。 送走卞孝生,也到了下班的点了。 吴远带上厂长办公室的门,就见杨国柱还在埋头苦干,随口问了句:“二叔,不下班?” 杨国柱抬头扬扬手道:“你先回,你先回。” 吴远上了桑塔纳,先走县城绕了一圈,接上媳妇杨落雁,这才回家。 车子到了家后面,却见老支书正带着一群人,站在田间地头,指手画脚。 第310章 谁能想到厂长这么年轻 吴远摇下车窗,跟众人打了个招呼。 这才得知,眼前这块地,是准确集中退田种桑的。 各家各户都不多,差不多四五分地的样子。 另外再将北湖那块浇水麻烦的散地利用起来,挨家挨户凑个一亩桑田,就差不多了。 一亩桑,就足以养上一张半的蚕了。 足以完成乡里划下来的任务了。 不得不说,村里的规划还是很科学的。就这,推行起来,不免仍有阻力。 以至于吃晚饭时,老丈人还边吃边抱怨说:“去年我就通知了,这两块地别种麦子,别种麦子,真就有那些犟种跟你对着干。现在麦苗长成这样,化肥钱也搭了,结果却只能铲掉,现在又要死要活地不给铲。” 吴远提了一嘴道:“爹,现在天气还没暖起来,种桑树还早吧?” “早是早了点,可等到麦苗长起来,再去铲,阻力只会更大,麻烦只会更多。” 吴远不说话了。 农村就是这样,怎么做都会有人不满意。 倒是老丈人这支书一干几十年,工作思路和方法,肯定是最适应这块土地的。 甭管它高不高明,管用就行。 老支书吃完饭,带着大黑的狗饭就走了。 家里顿时冷清下来。 连刘慧都忍不住回想起,前阵子,文强文雅、熊武熊文在的日子了。 小孩子就是这样。 见多了厌,不见了又想。 吴远上楼从M1000中抽出录像带,往一楼客厅的录像机中一放。 刘慧和杨落雁娘俩不明就里,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等到小江和玥玥的片段播出来,刘慧抱着小江,乐得跟孩子似地。 杨落雁回头,美目灼灼道:“这东西,还挺有意思的,你怎么想起来买的?” 吴远抬抬头,努努嘴道:“接着往下看,你就明白了。” 俩孩子的片段很快过去。 紧接着响起了青苹果乐园的韵律,以钟文雅为首的四个孩子出现在电视里。 这回不但是刘慧惊讶了,就连小江都指着电视,哦哦滴叫个不停。 随着歌曲的播放,起初文雅几个孩子跳的还不错,有模有样的。 刚接近一半时,突然停下来,就见有人掐断了信号。 刘慧意犹未尽地道:“跳得挺好的,怎么这就没了?” 不过吴远看出来了,刚才那一段是因为文强抢拍了,他想找补回来,结果一停,反而跳不下去了。 好在很快画面重新恢复。 几个孩子的第二次尝试终于开始。 这一次跳得愈发纯熟自信了,支撑的时间也更久一点,差不多到了四分之三,接近末尾了。 这次嘎然而止,没人意外。 倒不是因为习惯了,而是大家都看到了原因。 熊文这孩子,一不小心绊倒了自己。 所以刘慧嚷嚷道:“熊文这孩子没事吧,没摔疼吧?” 没事肯定是没事。 至于摔没摔疼,那只有问他自己个了。 短暂的空白之后,第三次尝试再度开始了。 这一回,带队的文雅,小脸上,自信到露出笑容了。 连吴远都觉着,这孩子天生戏精的料。 兴许是由于事不过三。 这一回,几个孩子不慌不忙地跳到结束,直到曲终人散。 杨落雁一开口便道:“文雅这孩子,培养培养,将来能当明星啊。” 明星如今还算是光鲜的标签。 所以杨落雁说这话,是充满了褒赞之意。 刘慧也跟着点头,“这孩子长得讨喜,小嘴叭叭地又甜,真得好好培养。” 收起录像带,把电视打到中央一台,正在播新闻联播。 外头一阵狗叫,随即又偃旗息鼓了。 接着蔺苗苗斜挎着个包回来了。 杨落雁起身去张罗道:“饿了么?锅里还有点饭。” 蔺苗苗连忙道:“我不饿,舅妈,跟明琪、范冰在县里吃过回来的。” 吴远问道:“县里小吃铺子多了?” 蔺苗苗随口道:“对呀,感觉比去年上半年多了不少。很多小吃店,都死灰复燃了。县里头逛起来,也算是有点热乎气了。” 看来这次老人家上海过年,开始带来一些潜移默化的改变。 即便这种改变,在未来的两年内,会有所反复,但好在方向上是好的,并没错。 夜阑如水。 吴远在领到了媳妇的慷慨奖励之后,就听杨落雁在他胸膛上画圈说道:“上海那边店开了一周了,我打算明天先过去看看。正好也趁机躲一躲县服装厂这边的风头。” 吴远揽住了媳妇道:“表姐和若霖不是初八就过去了吗?” “她们是她们,我是我。” “既然你主意已定,那明天让明朝送你过去。” 正月初十,天色初晴。 一大早,刘慧黑着脸给杨落雁下了一锅饺子。 连老支书也闻声过来了,一脸心疼幺女儿出门奔波的样子。 还顺便带来了隔壁二婶给若霖带的行李。 俩孩子不懂事的,依旧跟媳妇咿呀娃呀地。 等到杨落雁上了车,刘慧和蔺苗苗早把俩孩子抱到屋里,看不见了。 不然真看见了,怕是又有一通哭闹。 桑塔纳一走,吴远就只能推出二八大杠,回到骑车东奔西走的时光。 结果等骑到盼盼家具厂,就见三辆解放大卡车,把门给堵了。 从车辆缝隙间,骑进厂里一看,杨国柱和杨沉鱼,正跟卡车司机交涉着呢。 原本通知的是三天后来拉货。 结果这些司机提前三天就来了,而且表示雇主已经把这三天的费用也付了。 这是生怕盼盼家具厂年后生产出来的第一批家具,被别人家捷足先登了。 吴远听明白之后,直截了当道:“你们愿在这儿守着就守着,但不能堵着厂里的大门,更不能影响厂里的正常生产!” 结果有个二愣子司机不服气,开口就怼:“你谁呀,你说话管用么?” 杨国柱连忙拦住对方道:“这是我们老板,厂长,他说话不管用,谁说话管用?” 二愣子司机也被怼得没脾气了。 谁能想到这家风靡全省的家具厂厂长,竟然这么年轻! 于是又有司机问了:“那我们吃饭怎么办?” 吴远随口道:“厂里食堂按照市场价提供宾客餐,供你们选购。” 第311章 稳住基本盘,就能稳如老狗 卡车堵门的事情虽然解决了,但依旧给厂里的生产带来了压力。 毕竟就停在厂门口的横路边上,出来抽根烟都能瞄到。 这些个司机,拿了代理商和分销商的钱,吃从厂里买,住就在车上。 好在立春之后,天气确实暖了起来。 在驾驶仓里裹紧被子,抖一抖,也就过去了。 厂里的夜班,在正月十一这天,2月6号晚上,正式开始。 吴远当晚也没走,特地在厂里吃了晚饭,多留了一会。 等到十二点来钟,亲自去车间转了一圈,发现师傅们和女工们全都忙得如火如荼,这才放心地离开。 夜班一开始,师傅们都觉着新鲜,又带着干劲。 所以问题倒也不大。 怕就怕在这时间久了,思想松懈了,安全意识淡薄了,加上日积月累的疲劳,面对那些机床工具,一不小心就很可能出事故。 吴远心里一直绷着这根弦,每天都让杨国柱多催催机器设备那边,争取早一日到货安装。 厂里一全力忙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 等到正月十四这天,送走了这三辆解放车司机,又来了下一拨的,五辆车。 这什么时候变成不成文的规则了都? 吴远有些无奈,而且这也来得太早了吧? 怪不得有传言说,李总借着亚运会的契机,狂揽了7.5个亿的订单,厂里每天来拉货的半挂车都排到了路上。 敢情这是真的。 而且已经提前在盼盼家具厂身上提前上演了。 回到家,空无一人。 刘慧带着俩孩子回自家了,蔺苗苗已经和马明琪、范冰冰提前启程去上海了。 因为农村有着十三、十五不能走的传统。 所以只能在正月十四出发了。 这家里瞬间冷冷清清的了。 马明朝见他下了车,甚至也跟着下车道:“老板,要不要我给你下碗面?” 随即又一脸赧然地道:“别的,我也不会。” 吴远挥挥手道:“快回去吧你,改天跟我去上海,团聚日子也就不多了。” 让一个大老爷们给自己下面? 就跟谁不会似的。 结果马明朝开着车,前脚刚走,熊刚便载着三姐吴秀华,怀里还抱着熊飞燕过来了。 “听说你今儿家里也没人了,怕你吃不上饭,所以过来看看。” 三姐还是那么个热心肠的人。 一下车,就放着熊飞燕满地跑,开始烧菜煮饭,包汤圆了。 汤圆显然是为明儿准备的。 就在三姐忙忙叨叨,熊飞燕楼上楼下地乱跑时,吴远跟熊刚坐在沙发上,吞云吐雾,说着家常话。 “飞燕在家里适应的怎么样?” “嗨,别提了!”熊刚弹弹烟灰道:“你三姐天天带着睡,挤的我都没地儿睡了。” “孩子这么大了,可以单独睡了。” “可你三姐舍不得。”熊刚摆摆手:“你没见过,你不知道,真就跟亲闺女似的。看得我有时候都忍不住恍惚,自我怀疑。” 吴远笑着打趣道:“你自我怀疑行,可千万别怀疑我三姐。” 熊刚一愣,旋即明白过来道:“那是自然,我也就是有些嫉妒。” “别嫉妒了,”吴远依旧笑道:“等仨孩子都长大了,你就知道闺女比起儿子来,有多贴心了。” 熊刚反问:“你跟弟妹不准备再生了?弟妹家有双胞胎的基因,不生可惜了。” 吴远一愣,这倒是计划生育的年月里,头一回有人问他这个问题。 不过他这从二胎、三胎放开的时代里回来的,对这个问题的考虑,首当其冲的却不是政策的限制。 而是:“这得看落雁的意思。你也知道她现在事业刚开始,怕是顾不过来。” 结果被三姐吴秀华听到,抢先道:“弟妹挣那么多钱干啥?到头来你还得吃冷锅冷灶。” 这三姐永远想着自家弟弟,连平日里千好万好的弟媳妇,都舍得埋怨了。 吴远替媳妇分辨道:“三姐,这不是挣不挣钱的问题。这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吴秀华也不多说,只是气咻咻道:“你就向着你媳妇吧!” 熊刚也劝解三姐道:“你就知足吧,搁三年前,你能想到幺弟日子能过得这么好?” 这话是不假。 人既要向前看,也要向后看。 向前看有奔头,向后看心宽。 很快,吴秀华烧了俩菜,用三角牌电饭锅闷了锅米饭。 吴远却拉着熊刚一起道:“三姐夫,陪我喝两盅。” 吴秀华警告道:“你可别让他喝多,回头再把我们娘俩带沟里去。” 说完,就抱着熊飞燕,坐沙发上,让孩子看电视,她则拿出盛有毛线的袋子,开始织毛衣了。 一刻也不闲着。 吴远给熊刚满了一盅,俩人碰盅归碰盅,但喝得特别小口。 这时候,茶几上电话响起。 是老支书打过来的,叫吴远过去吃饭。 难得老两口还没忘记吴远。 不过这会儿,吴远肯定去不了了。 挂了电话,也就跟熊刚提起道:“等天气再暖一点,我打算找人趁着天好,尽快把爹娘的陵给修一修,立个碑。” 熊刚举盅:“应该地,应该地。” “唯一我就担心的是,今年的汛期会来得比往年更早。所以我打算,等厂里忙过这阵,就立刻采购一波物资备着。” “三姐夫你在水利站,也多留意着点。有需要随时过来拖物资。” 熊刚却说道:“其实我把这个可能,作为示警报告,跟刘局提过。等事后一论起来,就足以成为一个亮点了。” 吴远点头道:“但能做得更好的话,肯定更稳妥点。” 酒足饭饱,送走三姐一家三口,吴远回屋,把剩饭剩菜凑吧凑吧,在煤气灶上热了热,分给大黄仨狗吃了。 随即痛痛快快地冲了个热水澡,只往暖气炉里塞了平时一半的煤,就回屋躺着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一年需要花钱的地方可不少。 越盘算是越心惊,以至于年前跟媳妇盘点的那千把万的盘子,顿时有些不够看了。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这一年刚刚开始。 只要稳住盼盼家具厂这个基本盘,所有的计划就都稳了。 而且能稳如老狗。 不过尝到了横财美味的吴远,还是忍不住往这方面动脑筋。 第312章 要想提货早,交钱也趁早 偌大的小院,只有一人仨狗。 吴远躺在一楼的床上,竟然提前体会到一丝中年男人的偷闲趣味来。 孩子不在身边。 老婆不在家。 正是一个男人放飞的时候。 只不过今晚的吴远,放飞的是思路和想象力。 琢磨着新一年的横财来路。 因为似乎只有横财多了,投起项目来,才不那么心疼。 不过今年随着浦东大开发的开始,上海证券交易所的成立,涌入上海的资金只会越来越多,来路也越来越复杂。 想要从中渔利,难度无疑增大不少。 所以吴远琢磨了好一会,也没理出一个好的思路来。 直到床头电话响起,话机那头传来杨落雁那疲惫的声音:“听我妈说,今晚你没过去吃饭,怎么吃的?” 媳妇都这么累了,还不忘对自己嘘寒问暖的。 吴远瞬间就觉着心里安定了,轻轻松松地道:“我本来打算随便对付口得了,结果三姐跟三姐夫,带着飞燕过来了。三姐做了俩菜,我跟三姐夫喝了两盅。你呢,是不是刚回来?” 俩口子随便聊了一会。 没什么主题,但互相的关切心意,都能感觉到。 等到挂了电话,吴远也不去挖空心思地琢磨横财的事了。 该来的总会来。 都俩孩子的爹了,是时候稳重一些了。 一觉醒来,正月十五,元宵节。 吴远洗漱之后,披上棉袄,拿着一挂五千响的大地红往外头去放。 吓得原本在院子里摇头摆尾的大黄,掉头钻进了窝里,说什么也不再出来。 虽说家里没其他人了,但正月十五的这挂鞭,该放还得放。 毕竟一大早旁人家都放过了。 放完了鞭炮,吴远在煤气灶上煮了锅汤圆,顺便下了点冰箱里冻上的饺子。 不然单吃那么点汤圆,根本撑不到中午。 正吃着,马明朝开着桑塔纳到了。 车子停在门口,他就在院子里,陪着仨狗玩,兜里时不时带点小吃作为奖励。 仨狗也乐于跟他玩,尤其是糯米,俩耳朵支棱棱地竖着。 看着就聪明一些,完成各种指令和动作,也是最快最好的。 吴远吃完早饭,锁好了门,也就直奔盼盼家具厂了。 今天虽说是元宵节,但厂里并不放假。 吴远很适应,因为元宵节会越来越不像个节,甚至将来连法定假日都不算。 厂里的新老师傅们也很适应,因为干一天工,就有一天的工钱。 关键是吃得还贼好。 吴远到了厂办公室没多久,赵果就拿着票据过来签字了。 厂里财务的工作,如今全落在她和袁涛身上,仓促之间,难免有些繁重。 吴远目光扫着票据,嘴上却问:“会计人员招聘,有眉目了没有?” 一问到这事,赵果就不免叉着腰,抚着眉,一幅忧虑的样子道:“没呢,老板。我和袁哥的同学、校友关系都问遍了,暂时还没回音。” 这才是正常的。 如今这个动向不明的年代里,大多数人宁愿以不变应万变的。 于是不多的机会,就落到了那些不得不寻求转变的人员头上。 譬如县服装厂的员工。 所以吴远把单据交回给赵果时,就顺嘴提了一嘴道:“实在没头绪,你问问陆厂长。” 赵果点点头:“等陆厂长哪天过来,我问问。” “这事尽快啊,”吴远又催了一句:“不快点把人员招来,将来你这个财务经理只带一个人,多难堪呀?” “什么?”赵果瞬间来了劲儿,“老板,你是说……” 吴远点点头。 赵果当即脱口而出道:“老板,人家真是爱死你了!” 吴远莫名,至于高兴成这样么? 回到财务办公室,赵果忍不住眉飞色舞。 但当着学长袁涛的面,却还只能忍着道:“袁哥,陆厂长当初又给我们留下什么联系方式么?” 袁涛头也不抬地道:“留了,她家里的座机。” 这没什么用呀。 赵果琢磨着,任谁都知道,陆萍和裴娜,如今正在彭城考察建厂呢。 据说考察完,就会去上海接触进口设备的中间商。 所以赶过去找人,也不现实。 正思忖间,袁涛拿着一张单子过来了:“最近汇款过来的代理商和经销商有点多,总额达到四百多万了,会不会弄错了?” 赵果见怪不怪地道:“现在这些代理商和经销商,为了尽早提货,都是先款后货,也不是不可能。你根据这张单子,去银行确认一下。” 如今这银行汇款刚开通没多久,赵果总觉着有些不靠谱。 但方便是方便,安全也安全。 听说前些年老板出去倒腾国库券的时候,一百多万,都是直接拎的现金。 作为财务人士,一想起来,就觉着老板当年是相当勇。 袁涛边准备出门,边感慨道:“开年才一个月,就收了400多万。这一年下来,你说咱老板得赚多少?” 赵果一愣道:“这恐怕只有老板知道了。” 袁涛点头,却话锋一转道:“这次还得多谢你,把我叫来。” “袁哥,客气了不是?” 眼看着袁涛出门,赵果心里愈发得意。 厂子发展到起飞,而她马上要成为这个起飞厂子的财务经理了。 想想,就忍不住有些心胸膨胀呢。 只是再怎么膨胀,也没法给席素素比呀。 那家伙,究竟吃什么长那么大的? 气! 等到日上三竿,吴远在办公室把报纸翻得差不多了,这才揣上两包烟出门。 结果门刚带上,他就后悔揣这两包烟了。 因为要去的是缝纫车间。 那边可都是娘们,根本用不着带烟。 到了缝纫车间,席素素正带着几个班组长开会。 看得出来,上次食堂的话,她听进去了,而且还执行的很快。 吴远并没有走过去指手画脚,而是转身准备离开。 结果这一转身,就看到门边的墙上,贴了好几张红纸,红纸上画着用毛笔绘制的表。 里头有数字,有小旗标啥的。 仔细一看才明白,这是各个工班组之间的生产数据,包括完成数量和合格率。 多少有点卷的意思在里面。 吴远忍不住点头赞许,行啊,学会举一反三了。 第313章 你可以模仿,但别想超越 情况比预想中进展的要快要好,吴远也就没惊动席素素,听取汇报,做点指示什么的。 自家厂子,不搞那一套。 于是连手都没挥,就转身离开,不带走任何一片云彩。 回到办公楼,正搁那跟杨国柱交待着呢,就见厂门口来了个小姑娘。 远远一看,吴远还没认出来。 仔细一瞧,才发现这不是二姐家闺女石琳么? “今儿元宵节,你怎么跑这儿来了?” “舅,明天去上海,我我……” 这孩子一听,就知道是因为苗苗她们先走一步,她一个人坐车去上海,有些六神无主了。不然也不至于元宵节当天的,跑到这儿来。 “你跟我车走,明儿我去你家接你。” 石琳脸上瞬间轻松下来,转身就要离开。 吴远瞧着这孩子一脑门汗水都没干,就道:“去我办公室打点水洗洗脸,一会我让车送你回去。” “舅,我不用,真的……” “快去。” 转天就是2月11日,正月十六,星期天。 一大早,刘慧就带着俩孩子回来了,身后还跟着提包挎袋的老支书。 想想老支书叱咤乡村这么多年,如今成卖苦力的了。 吴远就忍不住想笑。 放下俩孩子后,刘慧就马不停蹄地给吴远下饺子。 一丝不苟地秉承着‘出门的饺子’的传统。 吴远和老支书爷俩蹲在门廊下,各自点着一根华子抽着。 抽着抽着,老支书就语出寂寥地道:“听说落雁是因为县服装厂的事儿,躲出去了?” 吴远闻言,就拿眼看着老丈人。 老支书解释道:“小凡回家跟我说的。” 吴远笑着宽慰道:“其实也没多大事,如今不是正在磨着么?” 老支书忍不住落寞道:“县里的事儿,我这一把老骨头,已经帮不上忙咯。” “别担心,爹,这不有我呢么?” “你多帮帮她,给她出出主意,别让她吃公家的亏。” “嗯,我知道。” 吃完了饺子,银色桑塔纳,便顶着朝阳出发了。 到了县里,特地绕到城西的二姐吴玉华家,却见吴玉华早已带着闺女石琳,在路头等着了。 吴远下了车,跟二姐说了几句话,石琳自己乖乖巧巧地上了车。 随后银色桑塔纳再度出发,石琳却塞过来一个铝饭盒的饺子,吴远捏了一个尝尝,果然味道比三姐做的饺子差一点。 剩下的都还给石琳道:“我早上也吃过了。” 抵达上海,已经是午后一点钟了。 仨人都还没吃饭,于是银色桑塔纳就先到腾达公司了。 一下车,腾达公司门口还贴了喜庆的对联和大红的福字,里头更是一尘不染。 吴远一进门,邹宁就冲上来,拱拱手道:“老板,恭喜发财,红包拿来!” 吴远随手一指:“都在后备箱里呢。” 邹宁一听这话,不疑有他,当即冲到后备箱前,直接把吴远的行李什么的都拎下来了。 结果拎空了行李,才发现有诈:“老板,红包呢?” 总不能藏在后备箱里的那些烟和酒里面吧! 马明琪忍不住笑道:“傻宁宁,远爷逗你的,你都看不出来么?” 范冰冰却从一盒泡沫箱子里拿出三份盒饭,分给了吴远、马明朝和石琳道:“要是不够,箱子里还有。” 吴远接过盒饭道:“宝俊呢?” 二徒弟赵宝俊是随着蔺苗苗一道来的,如今装修还没开工,他应该也坐镇公司才对。 就见范冰冰抬手一指道:“小会议室接待客户呢。” 吴远哦了一声,心下讶异道:“这刚开工头一天,就有单子找上门么?” 邹宁撇撇嘴道:“老板你回去那么久,上海的情况你就不知道了吧?现在阿拉上海人谈起装修,必然会提到腾达公司。不知道腾达的,都会被人瞧不起的。” “至于么?”吴远刨着米饭讶然道。 邹宁得意非凡地续道:“就跟女人买衣服,必会去芙蓉衣巷逛一逛一样。这是潮流!” 吴远依旧有些难以置信。 不就是刚回去不到一个月么,怎么感觉腾达公司占领了上海装修行业,而芙蓉衣巷独霸了上海女装业似的。 马明琪见状道:“远爷,是真的。宁宁就因为在腾达上班,相亲对象把家门都堵了。现在她在家里地位直线上升,说一不二了。” 范冰冰笑着揭穿道:“她这是狐假虎威。” 就在众人乐呵呵地津津乐道时,吴远却道:“如果是这样的话,今年新成立的装修公司指定不少,到时候都跟咱们腾达公司抢活干,形势不容乐观。” 几个女孩立马不乐了,诧异道:“啊?那怎么办?” 只有吴远不紧不慢地道:“慌什么?新的一年,指定是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咱们腾达作为业界龙头,只能摆正心态,迎接挑战。” 这口气,业界龙头的味儿,确实有了。 不多时,赵宝俊陪着客户打小会议室里出来了。 客户心满意足地走了,赵宝俊把谈的情况讲给师父吴远听。 吴远一听是老房的装修问题,就更加重视道:“今年腾达公司面临的竞争会加剧,可上海能卖出的新房就那么几百套。所以这些老房的装修,一定要重视起来。” “一旦能把老房装修的业务做起来,咱们腾达依旧是上海装修行业的南波湾。” 这绝大多数的话,赵宝俊都听懂了。 唯独南波湾没听明白,于是追着问了一句。 结果不等吴远回答,马明琪就解释道:“南波湾是英文,就是第一名的意思。” 吃完了饭,吴远让马明朝把石琳送到曼迪菲家具厂去。 桑塔纳前脚刚走,一辆大巴车后脚就停在了腾达公司门口。 就在众人诧异之时,乔五爷带人从大巴上下来了。 敢情这辆大巴是乔五爷带着众人包的车,上头都是北岗来的木匠和瓦匠师傅。 司机也乐得不进站,一口气给人送到了公司门口。 小小的两间门面,立马热闹起来。 等到了晚饭前,来自葱省的赵师傅,和彭城的刘师傅他们,都相继大包小包地赶到。 吴远特地点了一下人数,不仅去年的一个不少,而且还多了仨个工班小组的人员来。 公司凝聚力是有了。 第314章 有希望,就有消费的动力 腾达公司的装修项目还都是年前接的。 所以新年开工,也不需要吴远多说多讲的。 于是众人在公司一起吃了顿晚饭之后,就提溜着大包小包的行李,各自回四平路的宿舍了。 宿舍区,范冰冰已经安排上海这边的保洁阿姨打扫过。 里外里都搞得条条当当。 无需吴远多问。 所以吴远吃完晚饭,就径自去接了媳妇杨落雁,打算回教职工小区的家。 结果到了南京东路的芙蓉衣巷总店,才发现邹宁说过的话,一点都不离谱。 正月都快过去了,店里店外还这么多人? 这是为了上海女人的面子,展开的报复性消费么? 杨落雁自然是走不了的。 甚至她连抽身出来,跟丈夫说一声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还是遣了杨若霖出来道:“姐夫,你也看到了。堂姐意思你先回去休息,别空等。” 吴远扔掉烟头踩灭道:“行,我走了。” 回到教职工小区,刚掏出钥匙准备开门,对门嗖的一下打开,露出了吕文清那张刮干净了胡子,稍显年轻的脸庞。 “吴老弟,回来啦?过来整两盅?” 吴远把钥匙重新揣回兜里道:“吕老哥有命,莫敢不从。” 一进门,付秋依旧不在家。倒是吕欢特地从房间里出来,叫人。 吴远顺手一摸,拍了一张大团结给孩子道:“叔叔也没准备,就当压岁钱了。” 吕文清一瞧,自己这两盘下酒菜还值不了十块,当下就让孩子还给吴远。 吴远拍拍吕欢,让孩子先进屋了。 这才跟着吕文清坐下来,看着对方那兴高采烈的样子道:“吕老哥,这个年过得挺不错吧?” 吕文清一拍大腿道:“什么呀,根本没在家待几天。一直在准备做专家陈述,准备了好多天,最后终于在老人家面前露了个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说完,长出一口气道:“听到老人家当时的肯定,我当晚就想浮一大白,好不容易才忍到今天。” 吴远听完,当即举盅道:“吕老哥,先干了这盅。” 一盅下去,吴远夹了几根猪耳朵,在嘴里嚼着嘎嘣脆,就听吕文清接着道:“这几天在家,我也想了你当初给我的建议。加上老人家也说过,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算好猫。所以我决定,带着几个研究生,跟你干了!” 吴远借机替吕文清倒满酒道:“吕老哥,你作为设计单位,地位比我们高多了。所以咱们合作上,可以互通有无,但在名义上,对外上,你仍旧是独立的设计公司。” 吕文清露出思索之意道:“我单独搞个设计公司?” 吴远点点头。 随后俩人又聊了些注册公司的细节,尤其是吴远答应,可以介绍人帮忙指导,吕文清这才放下心来。 有了和吕文清的合作意向,腾达公司就有了两条腿走路的可能。 一边是继续接零散的装修项目,一边是开始承接大型的建筑工程。 跟吕文清喝到微醺,吴远悠悠然地回了家。 一开门,才注意到媳妇杨落雁不知道何时已经回来了,酒意立马清醒了大半。 走过去把媳妇一把抱在怀里,坐在沙发上道:“真没想到,你这店里能忙成这样,有什么秘诀,说来听听。” 这么个姿势,纵使没外人,杨落雁仍旧觉着有些别扭。 总觉着老夫老妻的,还这么腻歪,有些不正经。 结果挣了两下,发现挣不脱,也就干脆不动弹了,回答起了问题道:“年后我在新民晚报打了个广告,就以你那句‘芙蓉衣巷,一穿就靓’为题。你忘了呀?” 吴远当然没忘,于是把媳妇搂得愈发紧道:“原来全都是我的功劳哇?” 话音刚落,就听媳妇道:“其实也不全是。”说完又解释道:“我不是要故意这么说,而是我真的发现,过了年之后,客户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以至于消费欲望高涨。” 这话,吴远要真就是个木匠,恐怕还听不懂。 好在他经历过那些‘老百姓对未来感到迷茫不确定,什么也不敢买’的低迷岁月,反过来理解这一点,就容易多了。 “是啊,有希望就有动力,包括消费动力。” 一夜笙歌。 隔天起床,吴远神清气爽,喝着媳妇煮的小米粥,都觉着格外香甜。 久违的生煎包,更是让人口水直流。 吃饱喝足之后,送杨落雁去店里,接着才回到腾达公司。 结果远远地就发现公司门前停了辆久违的小拉达,以及黄琦雅那优雅曼妙的身影。 “姐,新年好!”吴远连忙迎上前去道:“别在外头站着呀,怪冷的,快快屋里请。” 黄琦雅顺其

相关推荐: 与九公主共浴(1v1,甜)   成为死对头们的手下败将(nph)   【华丽人生】高H版小说   老司机受和他的器大活烂攻(H)   据说我是男频文女主(NP男全处)   女高中生的养狗日常(NPH)   欺负恶劣小美人[快穿]   春意融融_御书屋   GV《吞食》的拍摄全过程(H)   窃星(高干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