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高考失利的我只能当文娱大佬了 > 第156章

第156章

向着谁,都不合适。 吴远也只能是向着理。 下一刻,治保赵主任蹲下来,从菜园子的篱笆墙上,折了根树枝,拨了拨地上那几只死鸭子后,方才扔掉树枝,拍拍手断定道:“这是黄大仙的杰作!” 蛮子婆娘不依不饶:“不可能,绝对不可能!肯定是她放狗咬的。” 赵主任也把脸色一板:“狗咬的伤口,我能看不出来?” 杨支书随即一指菜园子里那片狼藉的菜地道:“这是你家鸭子啄的,你承不承认?” 蛮子婆娘顿时没了气势。 董大成讪讪地点头道:“这个俺们认,老支书。” 说完,还被蛮子捣了一记肋窝子。 杨支书字正腔圆地道:“当天发鸭苗的时候,慧琴是不是给你们做过培训?说是麻鸭一定要圈在自家养,尤其是这么小的时候。既保证成活率,又免得各家混到一起,分不清楚。” “现在你们好嘛,一个字没听进去。不仅弄得满村都是鸭屎,而且为此大打出手!” “董大成,你说句话,这麻鸭能不能好好养?不能养,换人!” 董大成连忙急道:“能能能啊,老支书!俺错了,等回去就圈养起来,听许技术员的。” 事情非常清楚了。 裁断的杨支书一硬气起来,董大成立马就软了。 不仅如此,杨支书还趁机追问道:“那你家鸭子糟蹋的人家这么大一片菜地,又怎么说?” 董大成的蛮子婆娘咕哝道:“大不了拔俺家菜园子的菜赔她!” 对此,董大成却连忙喊出声来,压过婆娘声音道:“该怎么赔就怎么赔,俺们都认!” 话说到这里,陈杏觉着气消了不少,顿时道:“算了算了,菜就不要你们赔了。但千万别再有下回了!” 不得不说,陈杏还是有几分手腕的,得理就饶人。 虽然占不着一毛钱的便宜,但起码在老支书和吴远面前,挣到了印象分。 今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这俩个在村里说一不二的主,本能地会倾向于她们。 更何况,巴掌大点的菜地,啄坏了,重新种就是了。 这点损失,相对于自家的家底,根本不值一提的。 陈杏坚持到现在,无非是争一个理子。 免得家里男人不在家,村里人都觉着她们娘仨好欺负似的。 问题解决,人群散去。 董大成的蛮子婆娘,气哼哼地走了。 吴远逮着留下的众人散了一圈烟,就听杨支书逮着董大成教训道:“大成啊,管管你媳妇。妇人当家,墙倒屋塌。你也不想你爹支棱了一辈子的门楣,被你婆娘搞塌掉吧?” 在一众人面前,董大成只有点头听喝的份,表情难免有些苦涩。 倒是吴远拍拍董大成的肩膀道:“大成哥,回去跟你婆娘好好合计合计,心思都用在正道上。等将来这批鸭子养大了,一出手,再回头看今儿这事,你都觉着现在是个笑话。” 李会计跟着附和道:“就是!慧琴可说了,这麻鸭是按重量算钱,最好是搁家里圈养,掺点饲料喂。你这光靠着到别人家菜地里搂席,麻鸭长不大的。” 杨支书的语气就没那么客气道:“饲料的事,村里不是统一进了,允许你们赊的么?净动些歪脑筋,不走正道!” 说话间,老许头也匆匆赶到了。 那赶路的劲头,显然是有人到村部去找他了。 刚接过吴远散过去的一根华子,就听杨支书道:“老许啊,村里有类似董大成家的情况,你得抓紧管起来。” “否则这村里今天这儿起火,明天那儿冒烟的,万一叫上头知道了,卞孝生可就有理由插手咱村的事了。” 老许头眉头紧皱,却依然点了点头。 吴远趁机招呼道:“都别走了,到我家去,中午咱们整一顿。” 李会计和赵富仁连连推辞。 老许头一听到有酒喝,皱着的眉头,也跟着舒展不少。 但依旧看向杨支书,这事毕竟得他点头。 杨支书没好气地道:“既然都到这里了,那就走呗。难得我女婿刚回来!” 老许头也不再犹豫,只是提议道:“我去老三店里,拿几个菜过来。” 却被吴远拦住道:“不用,许叔,家里有酒有菜,保证招待好你们老几位。” 说话间,一行人往吴家小楼走。 只是这一路上,没少踩上鸭屎,少不了要骂骂咧咧地问候董家列祖列宗几句。 以至于到了吴家小楼门口。 一个个的,都以相互谦让拉扯为由,踟蹰不前,生怕自己刚踩过鸭屎的鞋底,脏了人家的地砖。 最后干脆都脱了鞋,才进了小楼。 饶是如此,进屋一看,才发现即便是脱了鞋,人家这地板,怕也比自己的袜子干净。 但也只能如此了。 杨落雁见状,打了一圈的招呼,顺便把丈夫吴远叫出去。 商量中午烧哪些菜。 家里向来是不缺食材的,但大都以鸡鱼肉蛋为主。 相比之下,时蔬鲜货却显得稀缺。 有一个算一个的,都被吴远列上了名单。 杨沉鱼见状,也牵着俩孩子凑过来道:“咋把他们都招来了?一会中午喝多了,误了晚上的行程,怎么办?” 吴远摆摆手道:“误不了事,就两瓶酒,多了咱不招待。权当是给咱爹跟你践行了。” 杨落雁也附和道:“就是,爹心里有数的。” 正说着,肖伟的媳妇陈杏捧着一个搪瓷碗,身边跟着肖岩,过来了。 第1216章 大城的春风,小镇的羁绊 大黄假模假式地叫了两声,就开始摇头摆尾了。 这老狗,当初可是跟着自己一道,亲眼见证陈杏嫁入肖家门的。 同时吴远注意到,这陈杏回家,还特地换了身衣服,梳了头,才过来的。 对于陈杏来说,不倒饰倒饰的话,她都不好意思进吴远的家门。 饶是如此,一进院门,看到吴远的大姨子和媳妇姐俩,依旧难免感到一股子自卑。 差距太大了。 想当初自己轰轰烈烈地嫁到梨园村来。 那风光,谁能比? 可现在呢? 陈杏收起内心的失落,换上笑脸开始叫人。 因为吴远比肖伟大,双方俩家老一辈,基本是以平辈论交的。 所以陈杏直接逮着比自己小的杨落雁叫嫂子了。 杨落雁接过对方手里搪瓷锅的豆腐,感激地道:“你真是帮了我大忙了,我这正愁中午没几个菜呢。” 杨沉鱼跟着看了眼那豆腐,在吴远身边意有所指地道:“这豆腐做得确实白嫩。” 吴远也点头承认。 以至于大姨子说出下一句话来,差点就着了道:“就跟这人似的嚎。” 吴远果断摇头,半点都不带犹豫的。 趁着媳妇把豆腐端进屋,给陈杏腾出搪瓷碗的空档。 吴远问了句:“肖伟到BJ之后,来过信没有?” 陈杏莫名地有些雀跃:“来了,来了,吴老板,说是在腾达二建干的,跟着潘麻子。” 吴远点点头:“那你就放心吧,腾达二建在BJ的条件挺好的,马上工程一开工,怕是得忙到过年,不差活。” 说话间,杨落雁去而复返。 原先搪瓷锅里白嫩嫩的豆腐,换成了一块香喷喷的咸肉。 看得陈杏连忙推辞,不愿接。 本来就是来道谢来着。 哪能越谢越欠得多呢! 吴远见状,也劝了两句道:“别客气了,拿着吧。你们娘仨在家,也别怕。有什么事,找村里做主。” 虽然是左邻右舍的。 但吴远明显不能把人家的事,往自己头上揽。 否则这村里的闲话,不定传成什么样子。 更何况,还当着媳妇和大姨子的面呢。 陈杏推辞不下,也只能拉着肖岩一块道谢,临了还说了句:“嫂子,今后家里要做面条,或是吃豆腐,直接到我家来。家里我弄了台压面条机,平日里也会做点豆腐卖。” 做豆腐卖,可不是个轻省的活。 杨落雁闻言道:“那你可真是辛苦。” 仨人把陈杏娘俩送出门,吴远转头就从猪圈里,挑了只幸运儿大鹅。 扼住大鹅喉咙的同时,吴远也发现,自家圈里,也多了十几只麻鸭苗。 正跟惊弓之鸭一样,吃得圆滚滚地,挤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提溜着大鹅出了猪圈。 吴远转头叫大姨子提来斧头和案板的同时,抚摸着大鹅的脑袋,做着最后的安抚。 “没事的,没事的,就一眨眼的功夫,你要相信我的刀斧功夫!” 结果这大鹅转头叼了他一口。 这下子,让吴远心里一点愧疚都没有了。 手起斧落,当场就度化了这只近十斤的大白鹅。 等到把大白鹅收拾立整之后,一回头,大姨子上了桑塔纳,打着了火。 吴远端着满满的一盆鹅肉问:“怎么这时候走了?” 杨沉鱼打驾驶窗里伸出头来道:“家里俩孩子还没吃呢,我得回去做饭。” “这哪行?”吴远反对道:“大鹅都为你而死了,这时候你回去,对得起它吗?” 择菜的杨落雁听着,笑出声来道:“大姐,你回去俩孩子带过来不就得了?等你们走后,我帮你把俩孩子送回去。” 吴远补充道:“大姐夫要是在家,也一并叫上。” 杨沉鱼摇摇头道:“他不可能在。” 杨落雁当即道:“那就你们娘仨。” 吴远催促道:“快点啊,别让我们等你们。” 杨沉鱼这一走,家里就只剩吴远俩口子忙活了。 俩口子各有分工。 杨落雁占据小楼里的厨房,做些小锅菜。 而吴远占据东边的灶房,亲自主持大锅菜,铁锅炖大鹅,羊肉炖茨菇。 结果烧着烧着。 小楼客厅里的老几位,全都转移到灶房门口来了。 灶前坐了俩,门口站了俩。 全都围着吴远说话。 “小远,听说你今年在BJ动静搞得挺大?” 吴远站在锅后,手里头动作不停道:“还行吧,主要是撵上了,也不是特地搞什么大动作的。” “可现在报纸上吵得那么厉害,你就不怕……” 村里这几个老资格,也是从建国后各种运动中走过来的。 对于这种时势的敏感性,绝对是超出常人的。 所以老几位在客厅里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才转移到灶房这边来,找吴远问个究竟。 杨支书接茬道:“今年万一有个风吹草动的,你再想像当年一样,拉村里做挡箭牌的,怕是村里也吃不下。” 老许头直接点名道:“你老丈人就怕,到时候有个万一,白白便宜了卞孝生或者徐长盛。” 李会计也深以为然道:“就是,到了他们嘴里,不见得能轻易吐出来了。” 吴远笑道:“爹,许叔,李叔,赵主任,今年跟往年不一样,你们放宽心,不会有万一的。” 饶是如此,杨支书依旧追问道:“万一有这个万一,你在BJ的关系,是不是能帮上忙?” 看的出老丈人的担心。 吴远干脆借坡下驴道:“能!不仅能帮上我的,到时候连落雁的都能一并管上。” 杨支书悻悻地道:“这就好,这就好!” 不是没过过好日子。 而是这些年,实在是折腾怕了。 吴远眼见他们还有些悻悻的样子,笑着宽慰道:“时代变了,你们几位的担心,暂时可以放下了。” 众人怔然。 直到两口锅里的大鹅和羊肉香味,喷薄而出。 老许头才恍然道:“嗨,想那么多干啥?咱们既已经走到这条道上了,就要往前看,别回头。” 吴远扔了根华子给老许头道:“许叔这话说得有水平!” 说完,吴远把锅里翻了一遍,就对灶前的李会计和赵富仁道:“李叔,赵主任,别再添柴了,就以锅底的火为准了。” 第1217章 以前瞎折腾,这回不一样 好好的一顿饯行宴。 竟弄得老几位,跟自己在灶房里,一道烟熏火燎了。 所以一看锅里火候差不多了。 吴远当即把老几位让出灶房,转移到小楼客厅来。 这时候,大姨子杨沉鱼去而复返,带回了侄女马笑笑和侄儿马光辉一道来了。 自打年后到现在,吴远有日子没瞧见笑笑和光辉了。 如今一见,俩孩子都长高了不少。 尤其是马笑笑越长越落落大方,反倒是马光辉越长越内敛了。 连叫小姨父的声音,都低了几分。 与此同时,杨落雁在厨房里的进度也到了尾声。 加之杨沉鱼一进屋,就洗了手,挽起袖子开始帮忙。 饯行宴马上就摆起来了。 吴远直奔车库,去摸茅台。 结果一看这许久不喝酒,茅台箱子上都落了灰了。 刚打开箱子,提溜出两瓶出来,老丈人杨支书就到他身后了。 “酒别多拿,免得误了事。” 吴远一提气,拿出两瓶来道:“就这么多,耽误不了事。” 杨支书嗦了嗦牙花子,不知是心疼茅台,还是觉着多了,沉吟一声:“行吧。” 翁婿俩转头就回了小楼。 等进了小楼之后,李会计当即就说了:“吴老板,这晚上咱们还要赶路,酒就少点吧。” 显然有这等觉悟的,不止是老丈人杨支书一个人。 赵富仁有些馋酒,却也跟着附和道:“是啊,是啊,正事要紧。” 吴远照旧一手攥着一瓶酒道:“咱就这么多,喝不下就留着,喝完了就没了。” 刘慧见到人多,老伴那终于开荤的样子,狠狠地瞪了杨支书一眼。 除此之外,并没多说。 一通谦让拉扯之后,众人落座。 倒也满满一桌。 茅台酒一满上,杨支书就带头感慨开道:“老赵,咱们有十多年没出去过了?” 赵富仁跟着唏嘘道:“老支书,怕是得有十多年了。” 随即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中,继续解释道:“上回我跟老支书出去,还是去学习怎么运动来着。” 一提起这运动,加上十来年前这时间点。 众人便皆心照不宣了。 尤其是杨支书直接把话头接过来,特别提气地道:“以前学大寨,学运动,那都是瞎折腾,瞎糊弄。但这回不一样了!” “虽说我这心里也还不大有底,但就感觉特别有奔头。” 于是饯行宴的主题,就奔着展望,奔头来了。 甭管是出去寻摸的路数,还是当下正在家里摸索的路数。 确实让人有股子,憋屈了好多年,终于敢于大展身手地畅快感觉。 饯行宴吃到下午两点。 两瓶茅台喝到最后,是一滴也不剩了。 饶是如此,老几位依旧兴头很高,丝毫没有醉的意思。 甚至连一丝迷瞪都没有。 回去收拾行李的路上,李会计和赵富仁,都还健步如飞的。 连老许头都跟不上。 当然,帮着幺妹,收拾完残局。 杨沉鱼没让俩孩子多玩,也没指着由吴远晚上送回去。 马笑笑和马光辉依依不舍地走了。 连带着小江和玥玥玩累了,难得地睡了个午觉。 午后的小院宁静下来。 吴远背着手,看了看菜园子里蔓延开来的草莓秧子,长势那是一片大好。 回过头来,就见没有离开的老丈人,正跟在丈母娘屁股后面。 实在让人忍不住想笑。 这时杨落雁忽然凑过来道:“以前他们俩分开,也没见我爹这样呀,简直像个黏人精一样。” 吴远笑道:“兴许以前是妈要出门,爹总绷着。这回攻守之势异也!” 夫妻俩的悄悄话,不用说得太透,点到为止,便都明白了。 转眼,悠闲的午后,倏忽而过。 临近五点来钟的之后,李会计和赵主任,便结伴而来了。 一人肩上挎了个大包。 瞅那包的成色,都有年头了。 赵富仁的一看就是当兵退伍的包,李会计的更是连牌子都看不出来,洗的都掉了色。 看着吴远盯着他们的包看。 赵主任颇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太旧了,跟出门打工一样,不丢人吧?” 吴远当即道:“这正好,赵主任。” 随即解释道:“你这当兵的包,别人一看,就不敢惹。李叔这包,别人一看就不会打主意。这样对你们身上带的定金来说,安全!” 赵主任听得心里一松,嘴上不由得道:“听听,大老板就是大老板,这话说得,就是让人听着舒服。” 吴远和媳妇各自打了个电话。 就把马明朝唤过来了。 不多时,徐招娣开着奔驰也过来了。 车后面就跟着再度折返的大姨子杨沉鱼。 一见人都到齐了,杨支书俩手一拍,“那什么,咱走吧?” 吴远抬腕看了看道:“这才几点,正好我妈下饺子了,你们都多少吃点。” 一听是丈母娘下的饺子,老丈人当即就没话了。 这一下午,老伴也没个依依不舍的表示的。 怕是全都在这碗饺子里了。 不吃不行! 而杨沉鱼不是头一回出门。 自然知道,这时间富余的很。 毕竟在彭城上车的时间,是十点多。 哪怕是七点出发,都照样赶得上。 不过中午的饯行宴刚吃过不久,大家伙也都没吃多少。 意思意思。 吃过之后,村里的千家灯火,一家家地亮起来了。 两辆车子也在门口,打开了前大灯。 吴远坚持跟着上了车,一道往前送送。 虽然该交待的全都交待了,但有他跟着,就莫名地让人觉着安心。 从北岗到彭城火车站的这条路,对于明朝和招娣来说,都够熟悉的了。 所以即便是晚上开车,依旧顺顺当当。 八点还差几分,两辆车就都到了彭城火车站。 吴远把几人送到候车大厅,里头挤挤嚷嚷的,什么人都有。 老几位一下子紧张起来。 这是跟外界脱节多年,又突然发生连接的紧绷感。 吴远不以为意,只是暗中提醒几位把身份证和车票拿在外面装好。 不要跟大钱或者钱,混在一起。 杨支书很想倚老卖老,坚持支棱着。 可在耳边嘈杂喧闹的连番冲击下,不得不服老地道:“小远,现在我能相见,你八八年那会出来倒腾国库券,有多不容易了!” 第1218章 由奢入俭难,说难也不难 果然老丈人是懂得callback的。 这话不仅是他对吴远创业之艰的一种体会,也是对当初二儿子血本无归的一种理解。 可太不容易了。 好在老丈人并没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 很快回过神来,就撵吴远回去:“早点回去歇着,毕竟你今早也赶了一夜的车。” 吴远跟大姨子的司机王灿灿交待了两句。 便跟众人告辞。 再次回到吴家小楼时,已经九点多了。 俩孩子早被刘慧带上楼睡了。 只有一楼的主卧里,媳妇杨落雁还给自己留着灯。 夜深人静之时。 一顿酣畅淋漓的欢愉之后,杨落雁靠在丈夫的胸膛上,眼神之中,迷离带着迷茫。 “开年到现在,总感觉是在瞎忙活似的,跟没头苍蝇似的。不像你,在首都之地,遍地开花,摊子稳步铺开……” 吴远在媳妇香香的头发上亲了一口道:“你不是在铺芙蓉衣巷的专卖店和旗舰店吗?这也是一种铺开!” “而且只要你们厂生产的当季服饰,依旧保有销量,你就尽管把心放回肚子里去。” “不像我们搞建筑工程的,之前的工程做得再好再有口碑,后续没单了,依旧是白搭白费。” 其实,能把厂子开到这么大。 理早就都懂。 可经过丈夫的嘴说出来,就是比自己去懂,舒心舒畅多了。 所以在这种絮叨之中,杨落雁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以至于吴远都没发现。 直到听到那微微的鼾声,才恍然惊觉。 随即倒头一睡。 下一秒,吴远的鼾声,比起媳妇的更响。 一夜无梦。 再次醒来时,吴远是被梦中的广播声吵醒。 结果一醒来,发现不是梦。 而是确确实实村办小学传来的广播声。 起身穿衣下床,媳妇早已在厨房里忙活开来,带着容光焕发的劲儿。 吃早饭时。 杨落雁一边给他拿包子,一边道:“一会你上班,就坐我车吧。” 吴远拿着筷子挥挥手道:“不用,大姐那车我让明朝先开着了,这段时间我先坐那车。” 杨落雁咬了一口包子道:“桑塔纳?” 吴远笑道:“桑塔纳怎么了?现在天又不冷,桑塔纳和宾利又不差多少。” 杨落雁默默地把包子嚼巴嚼巴咽下去,咬肌依旧泛着酸劲儿。 但心里却想。 桑塔纳和宾利,对普通人来说,是不差多少。 因为同样买不起。 但对于习惯坐车的人来说,这差异不是一点半点,好吧? 等到早饭刚吃完。 马明朝真就把杨沉鱼的桑塔纳开过来了。 在俩孩子的‘粑粑拜拜’声中,吴远坐上了白色桑塔纳。 发自内心地说,确实感觉不一样。 这辆桑塔纳,在大姨子的熏染下,里头几乎浸透了女人的脂粉味儿。 跟男人座驾的烟油味儿,几乎是异曲同工。 以至于吴远掏出华子,想要饭后来一根时,都有些顾虑。 又重新塞了回去。 马明朝从后视镜中看到,便道:“老板,你想抽就抽吧,我把后排窗子给你打开。” 吴远摆摆手道:“不抽了。” 接着话锋一转道:“你开这车还习惯吧?” 马明朝显然没抓到他的点,特意思忖了一下道:“还行!就是这车子外面磕了好几处,换档时顿挫感更大了,吃油也猛了点。” 果然,俩人的话题,全然不在一个频道里。 马明朝对待每辆车子都是一样的爱护。 于是吴远转而问起道:“明军家的房子盖得怎么样了?昨天刚回来,太忙,也没顾得上去看看。” “已经盖好了!”马明朝果断地道:“就是你家小楼一层的粗糙版,里头更是比不上。” “但是看大嫂的样子,是真的喜欢。” 这不奇怪。 这年头,家里能翻修个新房,就是欢天喜地的大事了。 哪还管什么其他? 吴远点点头道:“钟师傅的活儿,干得倒是挺快。” 二十来分钟后。 桑塔纳抵达盼盼家具厂的门前时。 吴远隔着远远地,看了一眼旁边不远处,家居港工程的工地。 相比于民宅工程的速战速决。 家居港工程的进度,显然就要慢多了。 至少这一眼,吴远看过去,只能看到新盖起来的一些简易建筑工棚,以及外围的围挡。 至于里面的进展,是一点也看不到。 家具厂门口站岗的小方,一见是杨副厂长的车子回来,心里正纳闷着呢。 杨副厂长不是要出差了么? 下一秒,看到后排回过头来的那张面庞,立马一个激灵,立正敬礼道:“老板好!” 吴远摇下车窗,“你辛苦了。” 又冲着远处传达室刚刚抬起头来的老苏,挥手示意。 接着习惯性地想要给小方丢两包烟,慰劳一下。 结果一伸手摸了个空,才想起来,这是大姨子的车,不是自己的车。 只能道:“一会下值了,到我办公室来拿烟抽。” 小方不管一会去不去,先道了谢。 白色桑塔纳长驱直入,直接绕过花坛,停在了办公楼下。 整个办公楼除了打扫卫生的保洁在忙活,开门的办公室并不多。 吴远爬上三楼,才见到二叔杨国柱打办公室里出来道:“昨儿刚听说你回来,今天就过来了,也不在家多歇几天,陪陪孩子?” 吴远一边掏烟,一边失笑道:“二叔,我倒是想!可你信不信,我今天要是不来,很快电话就能打到我家里去。” 杨国柱接了华子后,恍然大悟道:“也对也对,这兴许就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爷俩凑头把烟点上。 杨国柱紧接着就道:“那等一会大家伙都上班了,我让行政部准备一下?” 吴远点点头:“行!但也不用特地准备。反正徐长盛来咱这儿,也不是一回两回了。眼下不是年关,也不是四节八气的,点到为止就行。” 杨国柱把头直点道:“行,我有数。” 爷俩抽过半根烟,吴远又给杨国柱续上一根。 就直接进了办公室。 个把月没回来,里头照样一尘不染的。 至少说明桑语这工作,是认真负责的。 吴远挂起外套,顺手拿起报纸架子上的报夹来看。 第1219章 下面的难题,老板的小菜 报夹上的大报,像是新华日报和人日报什么的。 吴远在首都都看过,依旧是吵得沸沸扬扬,愈发不可开交之势。 没什么新鲜的。 倒是亚运村项目的些许报道和讨论,也因此而传达到全国各地来了。 让吴远有一丝新鲜。 不过考虑到,北岗这地方,怕是也没几个人正经关注的。 所以略略一眼扫过,便作罢。 到了最后,看到北阴日报,以及一份北岗本地新出的报纸来。 倒是让吴远眼前一亮。 如果说北阴日报上,关于时势的讨论,依旧是正反相杂的话,只是激进的部分更占优势的话。 那么北岗这份新出的,透着稚嫩气息的报纸上,观点便异常鲜明,立场清晰。 从这里头,吴远看出些徐长盛的意志来。 因为影响有限,所以更加旗帜鲜明。 当然,即便如此,依旧能让人体会到徐长盛异乎寻常的决心来。 那就是,不改革,毋宁死。 正看得津津有味时,一道惊喜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呀,老板,你回来啦?” 这声音,除了管着这间办公室的桑语,倒也没别人了。 吴远这才收起报纸道:“你平日里勤勤打扫,工作做的不错。” 收起报纸的同时,桑语这才发现老板身边连口茶水都没有。 回应的同时,也不忘补充道:“都是分内之事,老板,我这就给你泡茶去。” 虽说是对于分内之事的夸赞。 但看着桑语离去的欢快背影,显然还是喜欢被夸被赏识的。 也正是看着桑语婷婷离去的背影,吴远这才发现,春天终于来了。 不仅草木渐绿,连桑语这个当初青涩的丫头,都长开成大姑娘了。 片刻后,等到吴远喝上了热茶。 桑语转身就回行政部忙活了,因为行政部刚刚接了杨副厂长的工作,为徐书记的到来,做些必要的准备。 这边吴远案头的电话就响起来。 吴远歪了一下脑袋,并不意外。 他都回到北岗一天多了,这要是没个电话打过来,才是不正常的。 只是放下茶盅,拿起电话一听。 却不是县委那边打来的。 而是腾达三建的钟振远打来的。 吴远这还没开口,就听对方兴匆匆地道:“老板,刚听说,您回来了?” “正好腾达三建这工地距离家具厂也不远,您就移步过来指导指导呗!” 接手了腾达三建之后,钟振远做事也开始讲究章法了。 既然知道这么近,却没有直接闯过来汇报工作。 反而是先打了电话邀请。 吴远也没拒绝,而是婉转道:“你那边我早晚要去的,但今儿上午不行。你们该怎么忙就怎么忙,既然距离不远,我说去也就去了。” 钟振远哎哎了两声,凑在话机边上,一边作势要挂电话,一边忙不迭地道:“那就希望老板早点过来莅临指导!早点啊!” 还莅临? 这家伙,还拽上词了。 吴远笑着挂了电话,紧接着电话复又响起。 这回不是别人,终于是县委的林秘书打来的了。 “吴老板,一会书记开完早会,打算到你的家具厂看看坐坐。” 吴远当即道:“没问题,我这随时恭候。” 简单的知会之后。 吴远也能感觉到逐渐上位掌权后的徐长盛的不同。 毕竟林秘书的态度,完全取决于他的态度。 就算是没有刻意教导,也有潜移默化之功。 好在吴远心里明白,面上其实并不在乎。 半个钟头之后,徐长盛的车队抵达盼盼家具厂门口。 吴远跟推门下车的徐长盛,双手握在一起,热情与客套一如往昔。 只是吴远没有邀请对方上楼,反而伸手一引道:“徐书记,不如咱们直接到家居港的工地上看看?” 徐长盛微微意外,却依旧欣然道:“也好,大好时光,正适合踏青。我们走过去,正好。” 结果走着走着。 徐长盛就没了踏青的心情。 家居港工程开年忙活到现在,里头的进展如何,他往往只从林秘书的汇报中得知。 但汇报中只会提及家居港本身的事情和工作量。 外围的一应支持和配套,是半字不会提的。 徐长盛亲自一走才发现。 家居港开工俩月了,市政配套的道桥建设,却是一点都没跟上。 宽阔的路面上,还停留在路基刚刚挖出来的样子。 一道道鲜明的车辙印,就跟雕塑一样刺眼。 所以才走到一半,徐长盛就看不下去道:“林秘书,这王百川是干什么吃的?每周会上都给我答应的好好的,就给我搞成这样?” 吴远态度不变,只是微了微笑。 林秘书立马拿出纸笔,在小本本上记下道:“等回去,我就跟王局对接一下。” 与此同时。 眼见着一行人浩浩荡荡而来,钟振远早就带人从工棚里迎了出来。 远远瞧见徐长盛的架势,心里顿时明白了八分,跟着喜上眉梢。 这正是他想把吴远邀请过来,所要说的事儿。 如今老板还沾到工地边上,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要不说,老板的招牌就是好使呢。 有了之前路上的一幕,吴远陪着徐长盛,进到家居港的工地上,反倒是没什么波澜了。 腾达三建的很多工作都是在摸索之中前进。 所以进度并不快,细微方面也有些瑕疵。 但徐长盛看不大出来。 他只是本能地跟外面的道桥状况做对比,登时就更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了。 至少眼前这一切,跟林秘书每周汇报上的进度,是对得上的。 但既然来了一趟,总不能什么都不说。 所以离开时,交回安全帽的同时,徐长盛就拿着工地门口的安规指示和安全帽管理说事。 这其实在腾达一建和二建,早就约定俗成。 但老板既然没开口,钟振远便虚心地接受了徐长盛的肯定。 从家居港工地回到家具厂,进到办公室。 除了林秘书在场,没了其他人,徐长盛这才抿着茶水问起道:“吴老板,你总在外面闯荡,对于外面的动向更清晰些,你觉着咱们国家到底是打算左转还是右转啊?” 吴远一呵。 看北岗小报上的舆论动向,还以为徐长盛是铁了心了。 没想到还这么心怀惴惴。 第1220章 不说你笨了,给你个台阶 其实也难怪。 毕竟徐长盛如今更上一层楼了。 俗话说高处不胜寒的。 他难免有点子战战兢兢之感,只是在面对自己班子或者下面的时候,轻易不展现出来罢了。 否则连他都首鼠两端,畏首畏尾的,这下面的工作还怎么推,怎么开展? 就这,王百川都有些消极怠工。 可见现在队伍难带。 吴远提起茶壶,给徐长盛续了个杯,不答反问道:“徐书记,你以为报纸上那些争吵,上头不知道?” 徐长盛听到这里,哦了一声道:“既然上头是知道的,允许的,那至少说明新的声音,是能站得住脚的?” 吴远放下茶壶,俩手一摊道:“你看,这你不就明白了吗?徐书记真是当局者迷。” 不说你笨了,给你个台阶下。 徐长盛一拍脑袋,顿觉神清气爽道:“吴老板说得对!你这个出去,真得常回家看看。否则我这一肚子疑惑,都没人能指点迷津去。” 说完这个事,又续了几句闲话。 林秘书看了看表,适时地上前道:“徐书记,一会你到财政局,还有个会要参加。” 既然话都这么说了。 吴远只能陪着徐长盛起身,送出门去。 送完徐长盛回来。 吴远也没直接上楼,径自在厂区里溜达起来。 毕竟办公室里的报纸已经翻完了。 就相当于后世的手机刷完了,论坛刷完了。 剩下的时间,只能是干点活了。 作为老板,视察全厂,当然属于干活。 木工车间。 师傅的人数几乎有大几百。 但吴远依旧看得出来,少了不少老面孔,多了不少新面孔。 看来钟振远从这边拉走的人数终也不少。 毕竟朝九晚五地点卯上班,跟工地上的工作,多少还是有些区别的。 有人喜欢这个,有人厌烦那个,都是在所难免的。 看到最后,免不了要把师父乔四爷叫到门外,敬上一支烟。 和以前不同,这回乔四爷到外头,开始伸胳膊伸腿了。 看得吴远当即明白道:“师父,一线的工作,你要是来不了,就多在办公室里坐坐。” “你是我师父,又这么德高望重的,谁还敢说你什么?” 乔四爷接过徒弟递过来的火,点上了烟后,才连带着烟一起摆摆手道:“坐办公室也一样腰酸背痛的,终究是人老了,身子骨跟不上了。” 吴远笑道:“师父,你这样说,别说我不同意了,其他师兄弟也不会同意的。” “你年过半百,正当壮年呢!我还指着你,一直替我坐镇下去。” “不过一线的工作还是别干少干。顶多你就耍耍嘴皮子,溜达溜达。溜达累了就去歇,歇够了接着溜达。” 乔四爷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孝顺,向着我。可我也不能给你丢人,是不?” 吴远苦笑。 这理算是说不通了。 只能找其他人,给师父安排些其他的活儿,占据掉他的上一线,亲力亲为的时间。 这样就自然而然,潜移默化了。 相比于木工车间的,一代新人换旧颜。 缝纫车间的女工之间,就比较卷了。 人数虽然也在随着产能在增加,可是老员工是半点都没流失。 反而是一个个精明强干了起来。 吴远看着席素素一如既往地小跑过来,把自己往车间办公室请的同时。 也看得出来这个年轻的车间主任,开始越来越注意自身的仪容和姿态了。 那公关装穿得是一套一套的。 妆容上,也略微有些画龙点睛之效。 这显然是下面人成长起来,席素素才有时间有精力,注意到这些,努力让自己的形象和这个位置匹配。 好歹咱也是国内知名的部优品牌家具的车间主任了。 但明白归明白。 吴远依旧习惯用这些来打趣她,是不是谈了对象之类。 这个话题就能很好地打开局面,拉近距离。 随后席素素叫来张永婷等人过来简单汇报,果然印证了吴远的猜测。 一通嘉奖勉励之后。 吴远心满意足地离开了缝纫车间,抬脚就到了食堂后厨。 范为民腰身愈发圆了。 以至于在别人手里拎着显大的大勺,在他手里,就显得刚刚好。 提着大勺出来的范为民放下大勺,就开始四处摸烟。 结果最后还是被吴远扔了一根华子,然后也接了吴远递过来的火。 “范大厨,虽然说心宽体胖,可我还是要说,你这身体得多锻炼锻炼了。” 男人之间,说这个话题,总喜欢嘴硬的。 只是范为民还没嘴硬几秒,就被出来的媳妇一秒破功道:“医生都说他血压高了,让他多注意来着。” 范为民依旧回怼:“都听医生的,这饭还吃不吃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转头过来就岔开话题道:“老板,今天想吃什么,我专门给你开小灶。” 吴远笑道:“我对吃的没那么多讲究,你也知道的,不用专门开小灶。” 接着解释道:“我就是专门过来看看你们,闲溜达。” 本来吴远就想在食堂坐到吃饭的。 结果不大一会儿,赵果捧着文件找过来了。 吴远一边跟着赵果回办公室,一边问:“我平时不在,这文件不也是有人签的吗?” 赵果解释道:“这部分账目,一般都是市场部的杨副厂长签字。这不今天她正好出差不在,正好老板你又在嘛!” 如此回到办公室,吴远又忙活了一会儿。 这才再次回到食堂吃饭。 饱暖生困意。 吃过了午饭,吴远往沙发上一躺,小憩了片刻。 直到被桌上电话吵醒。 好在这回,不是什么公务上的电话。 而是三姐吴秀华打来的,“听你回来也好几天了,今晚过来吃饭,叫你三姐夫陪你喝两盅。” 三姐的电话,吴远自然不会推辞。 毕竟三姐是整个吴家的大总管。 几个姐姐家里,有些细节上的小事,杨落雁可能忽视的,三姐都不会。 结果刚答应下来没多久。 三姐夫熊刚电话有打过来了,内容倒还是一样。 这两口子想到一块去了,事先却没通过气。 以至于邀请都发了两份。 不过重复归重复,吴远这边反应也还是给了的,“行,一会我早点下班过去。” 第1221章 希望必须有,即便再遥远 转眼到了四点来钟。 吴远提前一个钟头,先给媳妇打了个电话报备行程,又从办公室柜子里揣了两条华子在身上,这才下楼坐上桑塔纳,直奔陵园东路。 结果桑塔纳抵达陵园东路的时候。 在外头玩闹的熊文和熊飞燕俩孩子,视白色桑塔纳如无物。 车子路过他俩身边时,都没反应。 直到吴远叫马明朝停车,推门下车后,俩孩子才带着一脑门的热气扑过来。 一见面,熊文这孩子就伸手要抱。 吴远一把将孩子搂起来,转身就想着不能顾此失彼的,又冲着外甥女伸出臂膀。 结果却被熊飞燕嫌弃着躲开了。 这人精,不止嫌弃自己的怀抱,而且连带着把二哥熊文鄙视了一通。 “都多大人了,还要人抱?” 那阴阳的劲儿,也就只能钟文雅能与之抗衡了。 至少熊文是招架不住的。 所以一听这话,怀中的熊文就蛄蛹着,要下来。 正好三姐吴秀华打院子里迎出来,搁远就嚷嚷道:“小文,你快下来,把你舅衣服都弄脏了!” 吴远放下了孩子,看了看自己。 其实没弄脏。 结果三姐到了跟前,还是习惯性地拍拍打打一通。 接着就把幺弟扯进自己家里。 院子里大徒弟媳妇张艳和明朝媳妇苗红还都在忙活着。 见他到来,也都起身打了招呼。 打完招呼,就见吴秀华正在给三姐夫熊刚打电话,叫他回来。 等到挂了电话之后。 吴远才道:“三姐夫没下班,你叫他做什么?” 吴秀华却蛮不在乎地道:“他那个副局坐着也是白坐,不如早点回来陪陪你。” 吴远笑道:“三姐,你就算瞧不上三姐夫的那点工资,但也要尊重一下他的工作。好歹也是一名高级干部了,不能光用钱来衡量的。” 吴秀华却一脸无辜地道:“不是我说的,是他自己说的。” 说完眼见幺弟诧异,吴秀华还补充道:“不信,你等他回来,自己问他。” 不多时,熊刚便蹬着二八大杠,兴匆匆地回来了。 那高兴劲儿,看得吴秀华都吃醋道:“瞅他那笑脸,多少天没对我露过了!” 熊刚一脚把二八大杠支起来,接过幺弟地上的华子。 这才回应媳妇的话道:“能一样么?幺弟多咱时间来咱家一回?” 接着转向吴远道:“打年后到现在,是头一回见,对吧?” 吴远点点头,打岔道:“我的错,我的错,是我来得少了。” 吴秀华一听,就下意识地护犊子道:“你有什么错?你生意那么大,平时那么忙,哪像他,天天到了办公室,就是看报喝茶。” 熊刚咕哝道:“你当我乐意啊?” 看得出来,熊刚如今也是有些迷茫的阶段。 毕竟身居副局之位,刘局又正当壮年的,留给他发挥的空间并不大。 唯一能做的,怕就是熬资历了。 这一过程,对于熊刚这种想做点事情的人来说,无疑是难熬的。 好在吴秀华也没多说,只是催促道:“快去洗把脸,酒菜马上就得,你俩好好喝。今晚夜摊这边,不用你帮忙。” 熊刚脸色稍霁,拉着吴远进了院子。 指着桌边的凳子,让吴远先坐下来,自己打了一盆水,洗得稀里哗啦。 等回到吴远对面坐下来时,刚刚放下的华子,已经燃到了尽头。 熊刚连忙挽救似的,多吸了两口,连道:“可惜了了!” 然后就见吴远又散了一根过来道:“三姐夫,你至于的么?” 熊刚也回过神来,咧嘴一笑,颇有几分苦涩道:“你不知道,我现在清闲的,只能抠这些了!” 吴远笑道:“四姐夫倒是干劲十足,要不你俩换换?” 熊刚搓了搓脸,说不出话来了。 这样反倒引起了吴远的重视。 “不是,三姐夫,你这状态有点严重啊!” 熊刚叹了口气道:“一言难尽,一会咱们边喝边聊。” 说话间,熊武终于挎着个书包回来了。 见到老舅在家,立马迫不及待地放下书包,搬个小板凳坐过来。 好奇地听着俩大人聊天。 等到桌上酒菜摆开,反而搬着板凳跑开了。 吴远见状,就嚷着问吴秀华道:“三姐,叫仨孩子跟我们一块吃得了!反正我们俩喝酒,也吃不了多少菜。” 吴秀华端着刚呛好的花生米送过来道:“你们喝你们的,甭管他们。慢慢喝,一会等外头开摊了,我再给你俩送点羊肉串过来。” 吴远还想问问熊武熊文的。 结果仨孩子转瞬间跑了个没影。 这倒也正常。 这年头,家里来客了,不让孩子上桌吃饭,也是常有的事。 回过头来,跟熊刚三杯酒下了肚。 熊刚这才开始吐露心声:“年前的时候,我满心期待地等着,在这个苏北灌溉总渠的项目上,多出点力,多干点活。” “谁曾想,突然之间,这事儿停滞不前了。以至于我现在到办公室,只能是喝茶看报。” “等到开春河里涨了水,汛期到来时,刘局又把活儿安排给下面的人做了,我还是只能喝茶看报。” “结果这报纸看得越多,我越是迷糊。于是我就紧盯着报纸,看看什么时候上头能定个调,真是越等越头疼……” 说到后来,熊刚的满腔话语,都化作一声长叹。 吴远啜饮着五粮液,心里头终于明白了。 同样的困惑。 村里的老几位表露过。 意气风发的徐长盛提问过。 现在连本该优哉游哉的三姐夫,都受到影响。 连带着整个人都颓废了许多。 可见甭管什么人,都需要有一种叫做‘希望’的东西吊着。 哪怕这种希望再遥远。 想到这里,吴远放下酒盅,双手扶在膝盖上道:“三姐夫,如果是这个问题,那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调子上头肯定是会的,而且不会让我们等太久。” “现在你所要做的就是养精蓄锐,等到调子一定,整个社会如车轮般滚滚向前时,到时候诸事繁多,有得你忙的时候!” 熊刚精神一振,摸过酒瓶子道:“幺弟,此话当真?” 吴远点头。 熊刚眼前一亮,边给吴远斟酒边道:“那太好了,当浮一大白!” 第1222章 时代的车轮,终究挡不住 心里的迷雾一拨开。 熊刚不可避免地喝多了。 吴远帮着三姐把熊刚扛进屋里,放到床上。 看着三姐给三姐夫脱鞋又盖被子的样子,不由心虚地道:“早知道我拦着一点了,真没想到三姐夫他能喝多了。” 不料三姐吴秀华却浑不在意地道:“没事,喝多了最好!你不知道,他都多少日子,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了。” 姐弟俩说着,走出堂屋。 就见仨孩子这才在院子灯光下,就着刚才吃剩的酒菜开始吃饭。 好在吴远和三姐夫光顾着喝酒了,菜并没有吃多少。 足够仨孩子填饱肚子。 吴远摸摸熊文的脑袋,对仨孩子道:“等星期天,舅舅来接你们过去,给你们做好吃的!” 洗完手,正准备回到夜市摊位的吴秀华却不同意道:“你那么忙,就别惦记这些小事了。再说,平时在家里,我少他们好吃的了?” 这话也对。 毕竟三姐家如今的条件也不错。 虽然做不到顿顿鸡鱼肉蛋,主要是没那么多功夫做。 但也比普通人家强不少,隔三差五地总有那么一顿,能让孩子们敞开来吃。 不然小文这个头,不可能蹿的这么快。 反倒是小武个头蹿的慢了,甚至有横向发展的趋势。 吴远笑笑道:“那就到时再说,说不定我到时不忙。” 说着走到前屋门面房里。 吴秀华这才提起道:“文勇那腿,始终是老四的一块心病。前些日子,老四来了一趟。虽然话里话外地没有明说,但我听得出来,她是想在今年暑假,把这手术做掉。” 手术这事,吴远还是有些谨慎的,所以没有直接答应道:“我先问问再说。” 吴秀华是理解幺弟的,闻言点点头道:“也对,你这是对文勇负责,多问问也好。时间上等得起,但可千万不能再出事了。” 吴远缓缓点头,可不就是这个理么? 回过神来,看着外头烧烤摊上越来越火爆的样子,吴远扬扬手道:“三姐,你忙你的去吧,正好我也回了。” 吴秀华咕哝道:“你看你今天来也没吃多少,回去还得让落雁给你加餐吧?” 吴远失笑道:“三姐,我到你家,何时客气过?吃多吃少的,那不都是量力而行么?又不是替你省什么?” 毕竟前世,最该替三姐省的时候都没省。 这辈子,三姐家不差这点伙食费,吴远自然更不会节省了。 片刻后,白色桑塔纳离开陵园东路,与夜市上的喧嚣热闹,渐行渐远。 尽管报纸上成天吵得昏天暗地的,但终究挡不住现实生活中日渐浓郁的烟火气。 回到家中,媳妇果然给他留了饭。 吴远适当地垫补了一点。 剩下的,都便宜了家里的四条大狗。 喂完了狗,吴远这才想起来问道:“对了,爹打电话回来没?” 算算时间,杨支书他们仨人,快的话中午就该到了,慢的话晚饭前也到了。 所以吴远才有此一问。 杨落雁帮着闺女扎着头发道:“下午打给妈了,说是中午就到了。” 随即努努嘴道:“这不,妈搁那不乐意呢,说是明明中午就到了,下午才知道打回家。” 吴远摇摇头。 这老俩口,平日里总是互相嫌弃。 乍一分开了,却又相互记挂的紧。 连稍稍晚点打电话回来,都能被挑理。 杨落雁却自顾自续道:“我估摸着,爹那是准备晚上喝酒,所以才提前打回来的。不然的话,他恐怕临睡前才会打这个电话。” 这话倒是不假。 老丈人这次东北之行,为了弄回些铝锭,少不了要迎来送往的。 吃请是最起码的,就连出点血都是在所难免的。 夜深人静之时。 吴远把四姐吴芳华的想法,跟媳妇说了。 杨落雁沉吟道:“四姐这样想也是人之常情,换做是我,我也希望尽快手术,省得一天天地,跟着揪心。” 说完,抚着丈夫的胸膛道:“你问问大姨父,叫他给你交个底。咱都是实在亲戚,大姨父肯定会说实话的。” 吴远点点头,也对。 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定夺。 一宿无话。 周二一早,吴远依旧准时被学校的广播声吵醒。 起床洗漱之时,忍不住跟媳妇抱怨道:“一大早这广播声就不能小一点么?” 杨落雁的声音打厨房里传来道:“有本事,你去跟孩子干妈提呀!” 吴远一缩脖子,“还是算了吧。” 这年头的家长,都是生怕给学校添麻烦的,哪会去老师面前出这风头? 当然话说回来,这年头学校教育孩子,也是尽可能不给家长添麻烦的。 等到吴远洗漱完,坐到餐桌前。 杨落雁依旧续着刚才的话题道:“对咯,忘记跟你说了。前些日子,孩子干姥姥和干妈把他俩接去过了一天,又给买了一身的衣服。” 吴远无奈地道:“孩子干姥姥在学校挣得那点钱,恐怕都花到俩孩子身上了!” 杨落雁附和道:“我估计也是。” 俩口子正说着话。 就听大黄一阵狗叫。 这声音,吴远听着熟悉,不是示警,而是激动。 一抬眼,才发现,原来是肖伟的媳妇陈杏提溜着一篮子的东西过来了。 杨落雁连忙迎出门去,就见陈杏篮子里放的是刚压出来的面条。 看着新鲜不说,似乎还挺劲道。 眼见着杨落雁这手里还捧着碗,陈杏不由道:“你家饭吃得可真够早的,俺这一大早紧赶慢赶地压点面条,还是没赶上。” 杨落雁却道:“没关系,我妈和俩孩子还没吃。话说回来,你这面条做得可真是漂亮!” 陈杏心里得意,嘴上却谦虚道:“这算什么本事?你家要是爱吃,俺天天给你送。” 杨落雁接过篮子,回屋放下了面条,顺手给装点了包子。 昨天刘慧新包的新鲜包子。 结果俩人在院子里来回推拉起来了,直到吴远看不下去,捧着饭碗出来道:“礼尚往来的,你就收下吧。” 陈杏一脸为难,实在是过意不去。 却听吴远接着问起道:“我没记错的话,你家是打算养殖小龙虾的吧?” 第1223章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一听吴远开口,陈杏立马压下了内心的为难。 忙不迭地点了点头。 吴远有此一问,一是为了打断这个来回拉扯个没完的场面。 二来也是为了提点一下对方。 毕竟能想到面条机,又情愿起早贪黑地做豆腐。 说明陈杏是个有想法、肯吃苦的女人。 这样的女人,如果能把心思都用堆了地方。 挣起钱来,恐怕会比出门在外打工的肖伟更快。 所以陈杏点头之余,就听吴远继续道:“马上村里的小龙虾养殖要开始了,你养好了这东西,哪怕是一年只有三五个月,也比你常年压面条、做豆腐挣得多!” 陈杏连声哎哎地应了两声。 心里头的火苗,也随着这一声声的应和,变得逐渐明亮起来。 以至于等到陈杏走后,杨落雁跟着吴远回到屋里,都免不了吃酸拈醋地道:“行呀,一两句话,就让

相关推荐: 小鹿(H)   再写肉文就剁手(H)   经年(高干 1v1)   淫乱学园(H)   姐夫_新御宅屋   肉文高手要逆袭_御书屋   浪荡女子访男妓(nph)   暴露的淫荡妻   合欢宗双修日常(NPH)   姐夫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