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想,那也不敢的,整天弄些虚头巴脑的,到最后别人都吃撑了,咱们还饿肚子吃不饱……” 吴远也不多说,就陪着老三位闲唠着。 直到下班。 既然要回到四平路附近找招待所,那还找什么找? 背靠着大学,附近现成的招待所,好几家呢。 李会计和赵富仁虽然不住自家,可晚饭一样得吃。 吴远直接把老三位先带到家里,路上买了些菜和卤味,又拎了个西瓜,准备在家里直接开整。 老三位跟着吴远回到教职工小区。 在车里看,平平无奇的。 在楼下看,也是印象中楼房的样子,没什么特别。 可等到一进门,才发觉这房子的气质和氛围,那可是太冲了。 一看就是书香门第啊! 杨支书走在前头,毫不意外,而又格外满意地进了屋。 李会计和赵富仁却不敢进了,“咱要不要脱个鞋?” 吴远笑着摆手道:“不用,李叔,赵主任。我经常叫苗苗那些孩子到家里来,没那么多规矩。” 杨支书更是一马当先道:“回头弄脏了,我给你打扫。” 吴远失笑道:“爹,你在家可从不动手。哪能让你动手?” 杨支书四处打量,啧啧道:“家里那地儿,再打扫也免不了沾泥带土。你这可不一样,一看就像模像样!” 吴远也不多说了,拿出两包华子扔在茶几上道:“爹,李叔,你们随便转,随便坐,我先去忙活了。” 第1304章 这样的日子,做梦都笑醒 晚饭吴远也没费多少功夫。 都是大老爷们,下酒的硬菜已经从外面买回来了。 吴远直接拍了盘黄瓜,切了几个西红柿,抓些白糖一撒,齐活了。 关键是要有酒。 几位参观完房子里里外外的,洗了手,坐到餐桌前。 李会计看着茅台酒液哗啦啦地倒入小酒盅里,就忍不住感慨道:“怪不得城里好,这房子住着,这小酒喝着。将来我儿孙要是能过上这日子,我在地底下,都能笑醒咯。” 赵富仁撇撇他道:“老李你这话听着,怪渗人的。” 李会计不以为意地道:“反正就那么个意思。” 杨支书开始埋汰道;“你也就这点出息!” 李会计理直气壮地道:“老支书,毕竟我跟你不一样啊!你现在儿孙已经过上这日子了,我还只能想想,盼盼。” 人各有别。 李会计这话既是现实,也是差距。 倒是让杨支书不好接了。 直到吴远端盅开口道:“李叔,你信我。用不了等你躺倒地底下,他们就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 初时,李会计还有些不信道:“吴老板,你别总拿话糊弄我。咱这酒还没喝呢,我可没醉。” 吴远一饮而尽道:“李叔,你以为我糊弄你哪?” 一句反问,把老三位的眼神全都吸引过来了。 难道不是糊弄? 吴远夹了颗花生米,扔进嘴里道:“爹,李叔,赵主任,我说这话搁这放着,最多二十来年,李叔的愿望,就能成为现实!” 老三位都是一惊。 建国至今,四十来年过来了。 这才吃上饭几天时间,就敢想着,在未来二十年内,住上楼房,顿顿有酒有肉? 说实话,这话要不是吴远说出来。 换个别的什么人来,老三位都能吐他一脸。 可经吴远说出来,众人心中虽有疑虑,但总觉着心怀激荡,充满希望。 毕竟人家这小车开上了,楼房住上了。 曾经夸下的海口,几乎都应验了。 令人不得不信。 于是一顿酒喝下来,李会计不由喝得有些多了。 但还能走得动道。 吴远抬眼看了一眼,差不多九点钟了。 便抬手给最近的招待所打了个电话,确定有房之后,这才陪着李会计和赵富仁下楼。 老丈人杨支书左右无事,干脆也跟着下楼消消食,一道把俩个老伙计送到招待所去,也算是认认门,好找人。 路上,吴远陪着老三位道:“爹,你们明儿没事,我带你们四处转转?” “……毕竟来上海一趟,总得去黄浦江边、外滩上逛逛。” 杨支书果断地摆摆手道:“这又不是首都BJ,咱们没那么想逛。倒是明儿,我得去医院看看你那外甥。” 李会计和赵富仁当即附和道:“得去,得去。” 这老一辈的,礼数周到。 不多时,几人到了招待所。 进到房间一看,条件自是没法跟希尔顿相比。 但还算不错,起码门锁俱全,该有的都有。 当然,空调不算该有的。 但有一架蝙蝠牌台扇,在桌子上转悠,不至于热的睡不着觉。 转天一早,是周日。 吴远特地早点起床,结果老丈人已经出门把早饭买回来了。 手里头还拿着两份报纸。 “爹,你说你到我这儿来了。哪还能叫您出去买早饭?” 杨支书俩眼一瞪道:“这有什么不能的?正好我一大早出门转转,你甭说,吃得还挺多,就是价钱有点贵。” 吴远笑道:“爹你倒是会买的,这生煎包是这边特色,可不就是贵点么?” 就在这时,对门付秋直接端着个钢筋锅过来了。 一见有人在,微微一愣之余,就认出来了:“原来是老支书过来了!” 杨支书也认出来道:“教授夫人,小远在这边,可没少被你照顾。” 付秋放下钢筋锅道:“老支书快别这么说,我跟老吕,不知道粘了吴老板多少光。” 说着,付秋也觉着自己嘴笨,转头呼唤老吕。 吕文清脖子上还搭着个毛巾,正搁那刷牙呢,闻声就直接过来了。 一见有其他人在场,立马在身上抹了两把,听媳妇介绍起道:“这是梨园村的老支书,吴老板的老丈人杨支书。咱家小龙虾、十三香和烧烤调料,都是从那边进的。” 吕文清连忙伸出手来:“原来是老支书,幸会幸会。” 杨支书也握住对方的手道:“你这大教授可是一点架子都没有。” 吕文清嗨了一声道:“在吴老弟面前,谁敢端什么架子?总之老支书你别嫌我臭老九一个就成。” 双方见过。 吴远简单洗漱一番,就和杨支书坐下来吃早餐了。 等到俩人吃完早饭,吕欢这才揉着惺忪睡眼地过来,进门哪也不去,直奔书房。 一看就是给钟文勇挑书去了。 这孩子看书也太快了,等半个月疗养下来,这书房的存书,怕是能让他看完不少。 吕欢挑好了书,打着哈欠、伸着懒腰走出来。 就听吴远道:“欢欢你要是没睡醒,就在家睡个懒觉。书我帮你带过去就成。” 吕欢一听,反而来了精神道:“那可不行,我可不能让那家伙小瞧了。” 这时,吕欢才注意到沙发上有个看报纸的老爷爷。 当即问道:“这位老爷爷是谁啊?” 不等吴远回答,就听杨支书放下报纸,面露慈祥地道:“你猜猜。” 可惜这根本难不倒吕欢。 “看你的样子,杨姨跟你有点像。你是杨姨她爹,吴叔的老丈人吧?” 杨支书不由啧啧道:“城里孩子真是聪明!” 等到吴远开着宾利慕尚,带着吕欢,和老三位抵达医院的时候,外甥女石琳已经先一步到了,正拉着吴芳华聊得激动。 吴远叫她周日有空再来,她果然一摊上休息,就迫不及待地来了。 倒是旁边带她过来的蔺苗苗,还打着哈欠,生无可恋地吃着吴芳华刚削好的苹果。 一见来了这么多人。 吴芳华当即就站了起来,更何况来得还是幺弟的丈人和村里人。 当年还没出嫁到辛庄时,老支书几人就已经是村里的干部了。 自然也不会陌生。 第1305章 虽然没约定,但充满默契 老乡见老乡,俩眼泪汪汪。 苗苗和石琳的探望,倒是没让四姐吴芳华有多大的情绪波动。 可老支书一出现,她就不知道那根弦错了弦,说着说着,这眼泪就不受控制地落了下来。 明明先前还拉着石琳这个侄女,用家乡话相谈甚欢的。 得亏是这没什么外人。 吴远倒是任由四姐情绪宣泄着,未作劝导。 倒是文勇一个孩子,脸上有些挂不住,隐隐生出些嫌弃来。 结果刚生出这些微嫌弃来,就被吕欢直接抓住痛脚,语出批判道:“你干嘛这么表情?阿姨心疼你,反倒错了?” 被说中了痛处,高冷了多日的钟文勇,一时也有些词穷。 只能把脑袋埋于书本之中,脸色红红的,算作告饶。 等到吴远一个西瓜切完,吴芳华这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连忙招呼着老支书几位,一道吃西瓜。 老支书这刚得了空,先到床边看看文勇的腿。 之前什么样子,他是清楚的。 如今经手术之后,包裹成这样,最终能恢复成什么样,结果是令人生疑的。 只是当着刚刚稳定了情绪的吴芳华的面,老支书很识趣地忍住了没问。 反正这个问题,等回去再慢慢地问女婿,也是一样。 回头捧起西瓜,老支书看着石琳,脸上顿时渐渐生出一丝诧异之色来:“这是你二……姐家的闺女?” 吴远笑道:“爹真是好眼力。” 老支书连连点头道:“这变化真是太大了!看来咱们农村的姑娘,就是得多出来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 其实这年头,打工妹一词早就成为现象级热词了。 只是在北岗这个地方,出门打工挣钱的潮流,才刚刚掀起罢了。 吴远却没有一味地认同老丈人的这个观点:“爹,这外面的世界,也没那么安全。有自己人照应着还好,单枪匹马地出来闯荡,结果也是因人而异的。” 老支书唔了一声:“说的也是。老范闺女,不就多亏了你。” 这陈芝麻烂谷子的事,竟然还记着。 吴远清了清嗓子,掩饰尴尬。 也就得亏是老丈人顺口一提,否则要是媳妇这般提起,怕是免不了一阵拈酸吃醋。 因着周日人多。 文勇难得地从书本中抽离出来,应付地说了些话。 尽管有些问题无聊到,以前的他,断然不爱打理的,如今也都悉数认真地答了。 等到中饭时。 吴远谴着明朝,买来一大堆的盒饭,全都在病房内吃了。 曹丹丹看在眼里,也没说什么。 只是默默地把房门关上。 实在是这么多饭菜的香味,在特需病房里太冲了,东飘西蹿的。 中饭过后。 苗苗和石琳却还都不愿意走,准备留在这病房,陪着小姨吃晚饭。 但吴远却不能跟她们比。 借着送人的由头,跟着老丈人仨人出了病房,下了楼。 然后叫明朝一脚油门,直奔外滩。 黄浦江的河水,一如印象之中地浑浊不清。 仿佛是被外滩的人流,来往不绝地搅和浑浊的。 先前无比嫌弃、不愿过来的老三位,真正站到这个承接着历史和现代的黄浦江边,一个个拍照留念的,比谁都勤快。 只是靠在江边栏杆上的POSE再威风再帅气,却也因着这江面,缺少几分‘浪奔浪流’的湍急,而少了几分意思。 终于在拍完了照,被午后的日头晒出了一层油之后。 三位意犹未尽地结束了外滩之行。 上了车往四平路回走时,说话间就路过了豫园。 吴远顿时想起道:“爹,落雁的外公、外婆就住在这附近。” 杨支书心里一突,脸上却犹自勉励保持着镇静道:“老人家身体都还健朗?” 吴远点点头道:“爹,妈要是知道了你路过她娘家门而不入……” 话说到这里,杨支书已经拦不住闺女婿的话头了:“你带我们来逛外滩,故意的吧?” 吴远失笑道:“爹,你这可冤枉我了。你要是不去,我肯定不能押着你去。” 这时候,李会计都已经开始劝了:“这么多年了,事情早已过去,老支书你登门,拜访一下二老,也是应当的。” 赵富仁话虽不多,却极具杀伤力:“就是,来都来了。” 杨支书心里微动,嘴上却还在做着最后的挣扎:“可我总不能俩手空空地登门拜访吧?这像什么话?” 副驾上的吴远,当即给明朝递了个眼神。 马明朝顿时会意道:“哎,老支书,老板这车后备箱的烟酒多得是。” 众人这一唱一和的,虽然没有经由事先约定,却也充满默契。 杨支书被顶到这份上了,却也没了退路:“那就去一趟吧,小远你陪我。” 吴远精神一振:“那必须的。” 于是,宾利慕尚掉了个头,拐入豫园。 在楼下把杨支书放下,吴远跟着下车,从后备箱里提了俩条烟和俩瓶酒。 李会计从车窗里伸出头来,打了声招呼道:“老支书,吴老板,我俩就不上去了,先回招待所了。” 吴远还顺口道:“李叔,晚上到我家吃饭喝酒。” 李会计扬扬手道:“你先别操心我俩了,带你老支书过了这一关再说。” 毕竟这是吃了中饭,逛了外滩过来的。 眼瞅着到了晚饭的点了,总不能连顿饭都不留吧? 宾利慕尚一脚油门地离开。 留下杨支书伫立原地,不停地理着衣领和袖口。 吴远抿着笑,尽量不表现出来。 在他眼里,许久不曾见过老丈人这般紧张了。 就算当初徐长盛到村里来的时候,他也没紧张到这个地步来。 午后的三点来钟,又是正值暑季。 正是许多人家午睡刚醒的时候。 整栋楼里都静悄悄的,楼道里堆着附近邻居断舍离未曾干净的一些杂物。 杨支书跟在闺女婿吴远身后,一步一个楼梯。 伴随着长长的呼吸。 该来的,总会来。 抬头挺胸,目视前方。 前方的吴远,正在轻声敲门道:“外公,外婆,开开门。” 这个时间点,按照吴远的估计,家里只可能有媳妇的外公外婆俩老人了。 不想敲门声刚落,过来开门的却是表弟刘鑫。 第1306章 多年大和解,场面很和谐 也对! 吴远迅速反应过来。 印象里三舅刘建设这个儿子刘鑫,是有几分木讷的。 跟一般孩子都玩不到一起去。 自然也就有了几分的宅属性。 不仅如此,在见到自己的一刹那,刘鑫硬是楞了好半天,都没开口叫人。 吴远生怕他想不起来叫什么,再给叫错了丢人。 连忙主动地道:“刘鑫,我是你表姐夫,还记得我吧?” 记得,指定是记得的。 毕竟这位表姐夫,可是爹妈、外公外婆、乃至于小姨小姨父口中常常提起的人物。 刘鑫的迟疑,只是在琢磨,到底应该叫表姐夫,还是表哥而已。 就这片刻的功夫。 外婆的声音打里屋传来道:“乖孙儿,是谁呀?” 刘鑫因为想叫人时没叫出口,等到知道该怎么叫时,却又过了那股子劲了。 只好借助回应的机会,大声道:“奶奶,是表姐夫!” 屋里外婆,一听表姐夫仨字,立马就知道是谁了。 顿时一阵撺掇,俩老人一前一后地出来了。 毕竟大闺女家的外孙女还没出阁。 小闺女家俩双保胎外孙女,更是青春年少。 唯一的一个出阁的外孙女也只有二闺女家的那个了。 媳妇外婆在前,外公在后。 穿着简单的背心汗衫,却也忍不住汗热。 一见到吴远,顿时皱纹爬满了额头,绽放出十成十的慈祥道:“你这个孩子,来之前,怎么也不打声招呼?你三舅、三舅母都不在家……” 话说到这里,外婆的声音戛然而止,只是定定地看着吴远身后的杨支书,神色复杂。 倒是后头的外公,还没回过味来,懵然地问道:“孩子,这位是?” 就算外公不问,吴远也打算正式介绍一下的。 因为这是必不可少的礼数。 “外公,外婆,这位是我老丈人,也就是落雁的父亲。借着这次公干出差过来的机会,来看看二老。” 吴远说着,提了提手上的烟酒。 二老却连看都没看烟酒,只是定定地看着杨支书。 良久,才道:“来啦?坐。” 这简短的招呼话语,不仅出乎吴远的预料,而且出乎了杨支书的预料。 尤其是杨支书自己个。 明明是头一回听见二老的声音,却觉着这仨字莫名地熟悉。 仿佛说了很多年一样。 吴远把手上的烟酒,全堆到桌上,正准备拖过板凳给老丈人坐。 却见木讷的刘鑫,已经抢先一步了。 于是吴远顺手把外公、外婆扶着,在客厅里的八仙桌两侧坐下,自己则顺手接过刘鑫递来的板凳,陪坐在旁。 外公看了外婆一眼,老俩口这么多年,只一个眼神,就心意相通道:“你今天能来,我们都很高兴。” 外婆续道:“一会留下来吃饭。” 只这一会,杨支书就觉着煎熬了,更何况还要留下来吃饭。 当即下意识地道:“不了吧,我还要……” 外婆额头的皱纹顿时舒展开来,慈祥也随之消失道:“不吃饭,你来做什么?” 恍惚间,老太太的威严尚在。 让吴远隐约感觉出几分自家老娘的影子。 吴远连忙起身,一边冲刘鑫招手,一边道:“外婆,吃,吃饭!我这肚子正饿着呢!叫表弟带我下去,买点菜。你们且先聊着。” 刘鑫虽然木讷,此刻被吴远带着,却也逃离了现场。 都是老一辈两辈的人了。 当着自己这个晚辈的面,有些话也不好说。 现在俩人一走,上头应当都能说开了。 一到楼下,木讷的刘鑫,愈发显得白白胖胖了。 吴远从手包里抽出一张老人头道:“捡你爱吃的,只管买。但有一点,份量得足够晚上吃的。最后能剩多少,都归你。” 对人再怎么木讷的孩子,对钱也不至于木讷。 或许这就叫见钱眼开。 刘鑫难以置信地接过老人头,在手里搓了搓,发现是真的,这才连应两声,欣喜若狂地,一溜烟,跑没影了。 吴远把手包夹回腋下,顺手拿过来大哥大,就在楼下拨通了三舅刘建设的电话。 电话接通,刘建设那边有些千头万绪,以至于语速稍快。 “喂,哪位?” “是我,三舅。今天带我爹来认认门,晚上你早点下班,回来吃饭。” “你现在在哪?” “你家楼下。” “等我一会儿,我这就回去。” “不用,菜我已经……” 吴远话未说完,电话就被刘建设挂断了。 你说这事弄得? 万一刘建设赶回来时,楼上还没谈妥的,他再上去插一脚的话。 自己可就是好心办坏事了。 可是电话已经打了,话已经说出去了。 余下的,也只能等了。 结果等了半天,买菜的刘鑫没回来,打过电话的刘建设没回来。 反倒把三舅母姜蓝先等回来了。 吴远正抽着华子呢,姜蓝骑着车就怼到他面前了。 “三舅母,你怎么回来了?” “你三舅打电话给我,我能不回来么?” “其实你们不用那么早回来,菜我已经叫刘鑫去买了。晚上谁也别麻烦,咱就简单吃点喝点就成。” “小鑫他能买什么菜?”姜蓝皱眉道。 话音刚落,就见刘鑫俩手提了七八个袋子,嘴上还叼着俩,满头大汗地回来了。 姜蓝见状,连忙迎上去搭把手。 接过来一看,一个两个的,都还不错,上得了台面。 姜蓝接过这些凉菜卤菜,就要往楼上走。 吴远拍了拍刘鑫,以示鼓励之余,连忙问道:“三舅母,咱要不要再等等。” 姜蓝却是有数道:“这都多久了?你这几根烟抽下去了,老太太要是撵人,早就撵出来了。” 按说姜蓝这话,应当是在理的。 毕竟她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多年,对俩人性格脾气那是了如指掌的。 可吴远依旧不敢托大,连忙三步并作两步地跟着姜蓝上了楼。 等到房门一打开,就听着老丈人和外公外婆相谈甚欢,时不时地还叫上一声爹和娘。 虽然这一直是期待中的和谐画面,但吴远依旧免不了感觉有些难以置信。 好家伙,老丈人这是有两下子啊。 不仅如此,外婆拉着儿媳妇姜蓝介绍了一下子之后,直接吩咐道:“你去买点新鲜的菜来,今天我要亲自炒俩菜。” 第1307章 时间是味药,往往有奇效 一听老太太这话,姜蓝直接愣在当场了。 她之所以提前回来,就是被刘建设撺掇着回来,稳住一下局面。 结果回来一看。 这局面不但不需要自己稳住,反而超乎想象地和谐。 记得上次老太太亲自下厨,还是二姐刘慧,婚后几十年首次回门那次。 然而,就这一愣神的功夫。 姜蓝已经遭到老太太嫌弃了:“还愣着干什么啊?快去。” 姜蓝解下了都系到腰上的围裙道:“好好好,这就去。” 路过吴远身边,给了他一个眼神。 吴远不用体会,就知道三舅母的意思。 这结果谁能想到呢? 反正吴远也是没想到。 只是看着一头灰白头发的老丈人,同几乎尽是白发的外公,有模有样地聊着。 吴远这才发现,这翁婿俩,年纪可都不小了。 所以还能有什么事,是过不去的呢? 对于这对翁婿俩的话题,吴远插不上话,只好凑到刘鑫身边,陪他一道看录像。 港台来的录像带。 一部录像刚看了一半,三舅刘建设回来了。 于是在落雁外公的介绍下,刘建设毕恭毕敬地叫了一声二姐夫。 俩人辈分上,虽然齐平。 可实际上,刘建设也加入不了这对翁婿俩的话题圈子。 回头看了一眼厨房里,跃跃欲试的老娘,最后还是把吴远拉到阳台上,敞着窗户,点上华子,一道吞云吐雾。 “今天这事,你早就安排好的?” 刘建设有此一问,并不奇怪。 在他看来,能把生意做到这么大、这么强的吴远,凡事没个计划性,那是断然不行的。 所以连带着生活中的大事小情,都习惯有个计划才对。 然而吴远却摇摇头道:“真不是,三舅。” 随即补充道:“如果我早有计划,怎么会不跟你提前打声招呼?” 这也正是刘建设的疑惑之处。 毕竟涉及到上一辈的恩恩怨怨,家里二老又是年岁不轻的。 凡事,不论大小,最怕刺激。 接着吴远吐出烟雾道:“说实话,这事我从未想过要强求他。好歹他是我老丈人,是长辈。这回也是赶巧了,爹为了跟华铝钢筋厂这事,亲自过来出差。” “……上午去看了我外甥,下午没事,我就带他和村里俩老乡来外滩转转。回去的路上,我看到豫园,才想起这事,于是就问了问。” 解释到这里,刘建设唏嘘一叹:“船到桥头自然直!爹娘这回,也算是心里没遗憾了。” 一口气说完了家事。 刘建设话锋一转,就问起道:“这次在上海能待多久?” 吴远不假思索道:“再待个七八天,还是有的。” 刘建设当即道:“这咱都是自家人,我才跟你说的。黄琦凡如今越来越受器重,浦东那么多开工的项目,不少他能说得上的话了。” “……所以你得找个时间,约上他,去芸娘那儿喝喝茶。” 刘建设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吴远哪还有不懂之理? “放心,三舅,这事我记住了。” 不多时,姜蓝去而复返。 带回了些豆腐豆芽、黄瓜青菜之类的。 婆媳俩就在厨房里忙碌开来,旁人过来也插不上手。 即便没人帮忙,婆媳俩在厨房也没忙活多久,很快就添了几道热乎的家常菜。 配搭着吴远让刘鑫买回来的那些凉菜、卤菜,在八仙桌上全铺展开来,端是称得上一个丰盛。 初次登门的老丈人杨支书,直接被外公拉着一道坐到了主位上。 杨支书一看,把老太太挤到一边去了,这可还行? 连忙起身相让。 就听外婆虚按着他道:“国栋啊,你就踏踏实实地坐。能喝多少喝多少,想吃什么尽管吃,别客气,就跟到自己家一样。” 完全就是一幅对待自家孩子的口吻。 听得吴远是格外新鲜。 不仅内容新鲜,而且对于老丈人的大名,也觉着新鲜。 毕竟这个名字搁村里,可是很少听见。 于是整顿晚饭,就在一口一个国栋中度过。 吴远眼睁睁地看着,老丈人喝的比静安希尔顿那晚,还要醉的样子。 偏偏还不好阻拦。 离开的时候,得亏明朝搭一把手,这才把人弄上车。 回过头来,吴远就见着外公外婆都送下楼来了。 “外公,外婆,回吧,回吧!” 外婆依旧往车里瞅道:“国栋没事吧?” 吴远安抚道:“没事,外婆,有我呢。” 外婆拉着吴远的手道:“孩子,辛苦你了。” 从豫园离开时,吴远看着身边的老丈人,已经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鼾声。 马明朝从观后镜中看了一眼道:“老板,这是给老支书喝了多少?可是有些年没见他喝成这般了,比希尔顿那顿还要厉害。” 吴远唏嘘道:“其实酒倒没有前几天喝得那么多,怕是心里的事,这么多年终于放下了,整个人轻松了,就睡得这般踏实了。” 不得不说,这一觉,杨支书睡的可真够踏实的。 以至于宾利慕尚回到教职工小区的楼下时,他都没有醒。 还是明朝和吴远一起,把人架上三楼,放到了床上的。 吴远抹了把汗,把明朝送到门口时,就见对门的欢欢开了门,“哟,你怎么回来的?我这还说,要去接你的。” 吕欢手里头拿着书,身上是一条碎花又有年代感的连衣裙,只是下边显得短了些。 “我跟苗苗姐和琳姐一块坐车回来的。” 说着,吕欢照着自己大腿拍了一下,翻过手掌来,掌心血糊淋淋地一个蚊子。 “快回屋去吧,别在外头喂蚊子了。”吴远当即道。 “吴叔,晚安。” 看着欢欢关上门,吴远也顺手关了门,先调了两杯蜂蜜水和解救套餐备着。 一份端到老丈人的床头。 一份留在茶几上,自己享用。 而且边享用,边摸起了电话机,拨了家里的电话。 意外的是,电话竟然是忙音,拨不通。 吴远这一杯蜂蜜水喝了一半,诧异地放了下来。 顿了顿,又改拨了媳妇大哥大的号码。 咱这也算是双卡双待了,总不能俩个号码都忙吧! 果不其然,这回终于接通了。 第1308章 了却了心事,再无能阻挡 媳妇大哥大一接通,首先传来的不是媳妇杨落雁的声音,而是俩孩子断断续续的声音。 吴远抬眼一看。 可不么?这个点比前两天打电话时都要早,还没到俩孩子睡觉时间呢。 不过在俩孩子断断续续的声音之余,吴远还听到了另一个激动而高亢的声音。 只是内容听不真切,似乎有点省城方言的味道。 这味道,吴远在黄海洋身上听到过。 “妈,在接电话?” “嗯哪,”杨落雁应了一声,“打了……半小时之久了。” 这中间的停顿,似乎是特地抬腕看表,计算了一下时间的空隙。 吴远也没多想,习惯性地诧异道:“聊什么呢,这么久?” 杨落雁无奈道:“你也听出来了,妈用的是省城方言。我除了知道,电话是外公外婆打过来的,聊什么我是一点都听不懂。” 一听是外公外婆打给丈母娘的,吴远马上就懂了,会心地笑起来道:“那我知道了。” 一句话,顿时把媳妇的好奇心给勾起来了。 原指着老娘挂了电话后,再问个究竟。 眼下老娘那边电话没有挂断的迹象,反而自家男人这里有了答案。 杨落雁自然是免不了好奇。 究竟是什么事,能让自己老娘激动到操起了几十年不曾说过的家乡方言。 结果这时,偏偏小江趁着她换手的机会,来抢大哥大。 然后吴远就听见啪的一声,儿子屁股上结结实实地挨了一巴掌,老实了。 刚教训了儿子,杨落雁转头就好奇心上线道:“究竟什么事,你快说。” 吴远好整以暇地道:“今天我带爹、李叔和赵富仁他们去逛外滩了……” 吴远这话刚开了个头,就结束了。 因为剩下的内容,直接叫杨落雁猜出来道:“所以你带爹去三舅家见外公外婆了?” “聪明,不愧是我媳妇。” 电话那头传来杨落雁深吸一口气的声音道:“你可真够大胆的,所幸是没出什么事,真出什么事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啊。” “能出什么事?”毕竟是过事了,吴远此时此刻的语气多少有些有恃无恐道:“外公外婆很高兴,外婆亲自下厨做菜,一口一个国栋地叫着。至于爹他自己,现在睡得比婴儿都香!” 杨落雁听出来了,“这是喝了多少哇?” 吴远笑道:“酒不醉人人自醉,爹这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杨落雁喃喃道:“怪不得,怪不得。” 随后自然是一番叮嘱,解救套餐自然是要提的,额外还嘱咐自家男人夜里多看顾着点。 被媳妇这一提,吴远真的上了心。 直接在客厅沙发上躺了一宿,夜里去了卧房几次,确认无误,直到将近天明,杨支书的呼吸声细长下来,这才沉沉睡去。 如此一来,不可避免地醒迟了。 一直到住在招待所的李会计和赵富仁,带着行李,上楼敲门。 吴远这才从沙发上一个翻身,滚了下来。 见到李会计和赵富仁的头一眼,吴远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道:“哟,李叔,赵主任,这才几点,你们就找过来了?” 李会计敲敲手腕上的上海表道:“不早啦,吴老板!老支书人呢?” 说话间,李会计进了门。 不等吴远回答,就径自直奔卧房去找人。 结果一进门,就被气味冲得,退出了房门道:“这昨晚喝了多少酒?味道咋这么冲?” 吴远打着哈欠解释道:“爹他昨天高兴,一不小心就喝醉了。其实真没喝多少。” 李会计伸手准备叫人之前,先看了眼老支书脸上那表情,连睡梦中都是带着笑容的。 所以啧啧道:“看来你昨天带他上门,是去对了。” 说完,推了推人道:“老支书,醒醒,该去提货了。” 这一叫,杨支书当场醒了过来:“几点了,你们这都过来了?” 李会计道:“时候不早了,八点多了。” 赵富仁也凑头道:“招待所那边,我们都退了房。” 杨支书一个翻身,起身下床道:“那是真不早了,咱们得早点去厂里候着。” 吴远追问:“不是中午才发车么?” 杨支书揉了揉脸道:“早点去盯着,总没有错。” 爷俩洗漱完毕。 赵富仁跑了趟腿,也把豆浆和生煎包买回来了。 吴远特地叫多买了不少,准备叫上李会计和赵富仁一起吃。 李会计连连推辞,说是在来的路上吃过了。 倒是赵富仁,坐下又跟着吃了一些。 早饭过后。 宾利慕尚先把吴远送到启华大厦。 吴远下车的时候,就听老丈人杨支书交待道:“一会到了那边,中午我们就跟车回去了。” “爹,你们一路小心。” “放心,不是头一回了。” 老丈人说这话,似乎有点老当益壮、意气风发的意思。 似乎昨天那一见过后,没有什么能再阻挡他的味道。 周一晚上。 吴远从公司来到医院,就看到四姐吴芳华,似乎和周围的护士打成一片。 反正跟谁都能聊上两句,虽然那普通话的调调,有点奇奇怪怪的味道。 但至少这一周以来的日夜看护,并没有让她感到枯燥乏味。 反而越来越习惯的样子。 希望给人带来的改变,果真是不容小觑。 病房里的鲜花,丢掉了一大半。 连带着果篮,吃的吃,送的送,也消耗掉了不少。 现在瞧着,总算是空旷下来。 此消彼长的,书本反而愈来愈多起来。 原本按照文勇的性子,看完一本,再托欢欢带一本过来的习惯,也不至于堆积在病房内。 可现在,这孩子开始写写画画做笔记了。 这可就有点废书了。 以至于吴远有些看不下去道:“文勇,你是病人,你这得多休息。” 钟文勇抬起头来,俩眼里都有光道:“老舅,我这腿一点都不疼了,真的。就是有点麻,有点痒。我要是不做点其他事,转移注意力,恐怕忍不住这点麻和痒。” 这话倒是真的。 吴远也只能挥挥手道:“行吧,你看你的,但要注意休息。” 一旁的吕欢悠悠道:“吴叔,他能吃能睡,休息好着呢。你没发现,他脸都圆了么?” 第1309章 人前的风光,人后的努力 经欢欢这么一提,吴远发现,文勇这脸确实胖了不少。 果然有妈的孩子像块宝。 四姐吴芳华这一周以来的陪伴,不仅解放了自己个,而且带来了他这个老舅所无法提供的无微不至和关爱。 当然,欢欢的陪伴作用,同样不可小觑。 至少如今的文勇,在和旁人谈起这条矫正手术后的伤腿时,面色愈发坦然沉稳许多。 这时,和护士们聊完的吴芳华,也回到病房,放下热水壶道:“幺弟,你工作上要是太忙,就别天天地过来了。在这边我都混熟了,没什么大事。” 这一周以来,吴芳华陪伴老大的同时,多少也注意到了幺弟的辛苦。 果然人前的风光,都需要人后百倍千倍的付出和努力。 所以他才有此一说。 吴远倒也没有强行坚持,只是提道:“今天下班早,我过来看看,正好顺便把欢欢带回去。” 吴芳华便不再多说。 只是自顾自地,却又充满憧憬地道:“俞主任说了,文勇的恢复进展良好。再住一周,就能出院,回家休养了。” 这样的预后,是附和俞主任最初的判断。 所以吴远并不奇怪。 只是在听见四姐提及回家休养时,就顺嘴提议道:“要不回北岗之后,还是叫文勇到我家去。毕竟马上就是最热的时候,四姐你家那条件,到时候孩子免不了又痒又热地难捱。” 这倒是吴芳华未曾设想过的问题。 迟疑片刻,却也没有马上答应道:“到时再说,幺弟。” 带着吕欢回到教职工小区。 吴远看着欢欢进了房门,关上之后,这才进了自家,顺手关上房门,打开了空调。 小暑这节气一过。 天气明显地热了起来,以至于晚上都没有丝毫的凉意。 外甥文勇成天地住在特需病房里,不觉着。 真要是回到北岗,怕是每天石膏里的汗热难耐,就让他受不了。 更别提靠读书写字来转移注意力了。 吴远冲了个澡,清清爽爽地出来,往沙发上大马金刀地一坐,正准备给家里去个电话。 结果电话倒是先一步响了起来。 接起来一听,是老丈人杨支书打来的。 “刚到村部,一路上还算顺利。只是今儿是来不及卸货了,等明天。放宽心吧,别惦记了。” “爹,你辛苦。” 杨支书嗯了一声道:“不跟你说了,你妈在家里等着我。” 这迫不及待的心情,毋庸置疑的口吻,有点子焕发第二春的味道。 一周时间,转瞬即逝。 这一周以来,上海的气温,就没低于过30度。 以至于吴芳华都忍不住抱怨说,这大城市的夏天,就是比乡下难捱多了。 这话多少还带着点让文勇回自家疗养的侥幸。 吴远听了好几回,并未放在心上。 他趁着这几天时间,把上海这边的事情,该安排都安排了。 7月15日一早,又是一个艳阳天。 吴远早早地起了床,准备早点到医院去,给文勇办理出院手续。 结果对门付秋,似乎是从欢欢那儿得了消息。 竟也早早地包好了一盖帘的饺子,煮熟了,端过来。 可谓是尽心尽力。 远亲不如近邻,在付秋的身上,算是一点不假。 吴远一人吃不完这许多,便拉上吕文清和吕欢爷俩一道享用。 离别在即,吕欢忧心忡忡,吃得特别安静。 倒是沾了光的吕文清,谈兴极浓。 “吴老弟,这次你过来,咱哥俩也没机会,坐下来好好喝一杯。等下回,下回过来一定补上。” 吴远笑道:“那是自然,吕老哥。” 随即话锋一转道:“不过下次过来,怕也将是吕老哥忙起来的时候。” 起初吕文清没听出这言外之意,挥挥手道:“鲁迅先生说过,这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总是会有的……” 说到这里,吕文清心里一动,反应过来道:“吴老弟,你的意思是?” 吴远嘴里正塞了个饺子,只得囫囵着道:“昨天我见了黄琦凡,听他说了,浦东那边规划,应该就快要落地了。你的那个方案,希望很大。” 一听这话,吕文清激动地把筷子,啪的一放,“真的?” 吴远点点头。 这事还能有假? 吕文清激动之余,又重新拾起筷子道:“如此说来,一旦我们那方案落地,后续的细化设计,的确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不过再忙,也得跟吴老弟喝上一杯。就当是到时候一同庆功了!” 吴远欣然道:“吕老哥有兴致,我自然是奉陪到底。” 饺子吃完。 付秋却又递上俩个铝饭盒,触手热乎乎的,滚烫。 里面是第二锅的饺子。 吴远觉着这俩家的情义,也跟着饭盒一般滚烫。 带着俩饭盒,关门落锁。 吴远跟在明朝身后下了楼,刚到车前,吕欢如箭般地从楼梯上冲下来。 把一个大部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塞到了吴远手里。 然后话也不说,招呼也不打地,又冲回楼上。 看得吕文清一通碎碎念,“这孩子,连个告别的话都不会说么?” 吴远看了看手里的大部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确实也不用说。 这书一看,就不是送给自己个的。 而是送给外甥钟文勇的。 同时欢欢这孩子,跟自己恐怕也没什么告别的。 她只会跟同龄人文勇告别。 而他们的告别,怕是都在这本书里。 想到这里,吴远连书都没打开,生怕里面掉出点什么,让正在送别自己的吕文清,暴跳如雷,再跟着自己杀到医院去。 “吕老哥,回吧!我走了。” “一路顺风,吴老弟。早点回来!” 宾利慕尚缓缓离开,锃亮的车身上,映照着三楼窗前,吕欢那沉静的身影。 离开教职工小区,吴远直奔华山医院。 抵达特需病房的时候,四姐吴芳华早把行李全都收拾好了。 出院手续这边,材料也不少。 但由于吴远提前拜托曹护士帮忙准备,此刻也是万事俱备,只差清账了。 八点刚过,缴费窗口刚上班。 吴远就办完了所有手续,带着四姐娘俩,在曹丹丹的目送下,进了电梯。 第1310章 考不上清北,我可不饶你 看着电梯门关上,值了一晚上夜班的曹丹丹,疲惫上涌的同时,怅然若失。 目光垂下,落在手中的那张名片上,却又重新焕发起光彩。 或许,跟他的这次告别,并不是终止。 心中升起希翼的同时,肩膀上突然被接班的搭档章梅揽上,提溜着护士服内里的衣领道:“昨天穿的这身旗袍装,给他看了没?” 曹丹丹瞬间俏脸绯红。 她的确是存了点小心机的,可事到临头,终究是没有勇气,去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 电梯一层层地下行。 抵达一楼时,住院部大厅里已经人满为患。 为了应对出院后的行动,钟文勇从三天前,就开始架拐行动训练了。 可此刻,面对这汹涌的人潮,依旧难免力有未逮。 在老舅和亲妈的双双护持下,才勉强出了住院大楼,来到车前。 手术过后的那条腿,不能蜷曲,不能横躺。 以至于钟文勇只能仰躺在后排,把腿放在驾驶位和副驾位之间。 吴芳华同坐后排,照顾着儿子。 得亏,这宾利慕尚后排空间够大。 才让钟文勇这般别扭地仰躺,绰绰有余的同时,不至于憋屈地难受。 离开华山医院时,吴远看了看腕表上的时间,已经八点半钟了。 这么一耽搁,今儿怕是得下午四五点钟,才能到家。 果不其然。 宾利慕尚一路风驰电掣,几乎没怎么停歇。 抵达北岗地界时,已经过了四点钟了。 吴远打开车窗,感受着北岗的热风吹进车内,再次征询道:“四姐,咱先回哪里?” 吴芳华看了儿子一眼,微微迟疑道:“还是先回辛庄吧,他几个叔叔都在家里,等着给文勇接风洗尘。” 也对,钟文勇手术这么大的事。 四姐夫钟振涛这几个兄弟姐妹,总该表示表示。 “行,那咱就先回辛庄。”吴远拍板完,随即道:“但晚上你们可不能叫文勇热着,尤其是他那腿。” 吴芳华信誓旦旦地道:“他爸专门给他买了台新台扇,蝙蝠牌的。” 吴远点点头。 这年头,叫四姐夫买台空调,装在密封条件都不达标的农村砖瓦房里,明显不太现实。 有台名牌风扇,已经是很不错了。 宾利慕尚拐上下乡的石子路,车身也跟着颠簸起来。 时隔半个多月,钟文勇看着窗外熟悉的一切,心中涌起一股子重生的感觉。 解决了这条腿上的毛病。 从此以后,他的内心再无弱点。 迎接他的,只能是所向披靡,一往无前。 深吸一口气,钟文勇掏出兜里攥了一路的那张纸,递给副驾上的吴远道:“老舅,这是我给你写的欠条,你一定要收下。” “……我知道我欠你的远不止这些,将来等我先还清这些,余下的再慢慢还。” 吴芳华看着这一切,目光热切之余,左右为难。 她不知道该帮着儿子,还是向着幺弟。 只能强忍着自己矛盾的情绪,免得让儿子难堪。 好在吴远不假思索地接下那张纸,看也不看地直接收进了上衣的兜里道:“这欠条,我收了。你养好伤后,好好学习,考不上清北,我可不饶你。” 钟文勇如释重负地一笑:“好,一言为定,老舅。” 宾利慕尚抵达辛庄时,已经五点多了。 时间上,并未超出吴远的预料。 但四姐家门口,等待的人啊,却让车内的几人,大跌眼镜。 不仅是文勇几个叔伯姑姑家里的来了,而且村里左邻右舍地也来了不少。 看得出来,四姐夫钟振涛,在当地的人情基础,还是很不错的。 等到宾利慕尚在四姐家门口挺稳。 车子已经被这些人,围得水泄不通了。 车门打开,钟文勇自己个推门下车,先伸出来的那条正常的腿,随即是拐,接着才是另一条腿。 周围响起一片此起彼伏的声音。 疼惜,怜悯,同情,各种情绪,不一而足。 换在以往,钟文勇只会觉得这些同情,格外刺耳难捱。 但此时此刻,他面色坦然之余,甚至还能对这些同情的目光,一一给予自信的回应。 吴远看着这一切,觉着这半个多月,总算是没白受累。 直到文勇二叔钟振远递上华子打断道:“吴老板,这段时日,真是辛苦你了!” 你要是说这话,咱可就大大方方地接受了。 吴远接了华子,还不忘炫耀道:“你发现没,文勇这孩子,开朗很多。” 正拨着打火机的钟振远,把火头递过来的同时,才愕然地看向侄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道:“确实有变化。” 吴远凑头点上华子的同时,就见终于等到了钟文勇的街坊四邻,开始把手里的五块十块,往钟振涛手里塞。 这些都是人情往来的礼钱。 钟振涛应接不暇的同时,努力地对应着礼钱和那一张张面孔。 毕竟这今后都是要还的,可不能弄茬劈了。 同时,文强和文雅,争先恐后地从文勇身后的车里,拿出书本,拿出行李。 努力地表现出懂事的一面。 马明朝也帮着搭把手,提完行李之后,顺手绕到副驾吴远这边问:“老板,咱们这就回去?” 吴远一支华子还没抽完的,却也把手一挥道:“回!” 今晚是钟家的主场。 先得让他们高兴高兴,自己就不凑热闹了。 结果下一刻,钟振远就把他拽住了道:“老板,你可不能走!你一走,叫咱们乡里人,戳大哥脊梁骨的么?” 钟振远这一嚷嚷,当即引起了钟振涛的注意。 “幺弟,无论如何,今天你也得留下来吃这顿饭。” 吴远坚持:“四姐夫,今天你们这么多人,咱改天不行么?” 直到钟文强和钟文雅丢下行李,从人群中钻过来,一左一右地傍住自己道:“老舅,你就留下来,留下来吧!” 完了。 本想着‘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的。 这下彻底落空了。 想要低调都不行。 不仅如此,吴远被挟持到堂屋的时候,直接被摁在了主位上。 原本老舅上门,本就有这个特权。 如今再顶着‘功臣’的光环,更是当让不让了。 第1311章 农村到城市,孔府宴初现 堂屋连同院子里,一共开了两桌酒宴。 操持这一切的不是旁人,正是钟振远的媳妇,文勇的二婶。 当然,吴芳华把行李拿进屋,转身也就加入了操持酒宴的行列。 堂屋这桌,算作主桌。 头顶上挂着一个呼呼转的吊扇,在这三伏天里,所起到的作用,安慰大于实际。 至少跟院子里那露天的一桌比起来,主桌的众人,心里会觉着凉快很多。 吴远和钟振远边抽烟边聊着。 抬眼间,却发现,先前撒泼打滚要留下自己的文强和文雅俩孩子,却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于是文勇拖着伤腿,便也不想上桌。 在这热辣辣的大晚上,跟一大圈人挤一桌上吃饭。 确实不如一个人躲在屋里,吹着新买的台扇,来的舒服。 至少文勇那腿里面能舒服很多。 很快,钟振涛招呼完外头的街坊四邻。 转头先进了里屋。 片响之后,才回到主桌,陪坐在吴远边上。 还未开喝,便一幅红光满面的样子。 酒是孔府宴酒。 看得吴远啧啧称奇,这款还没上央视标王的鲁酒,竟也已经打到苏省的乡村市场来了。 至于酒好不好,吴远说不上来。 但起码那返璞归真的酒瓶设计,就颇为出挑。 酒皆斟满,凉菜也上齐了。 钟振涛举盅轻咳,副乡长的派头,顿时拿捏起来,稳稳地。 “今天,犬子归来,承蒙亲朋好友过来探望,非常感谢。先走六个,感谢诸位好友亲朋!” 好嘛,共同举杯喝六个。 被他偷换了个概念,竟让在座的众人,颇有一种与有荣焉之感。 唯有钟振远冲吴远咧咧嘴,似讪笑,而又似乎有歉意。 吴远倒是无所谓,他并不关注这些。 转头瞧见文雅可怜巴巴地趴在里屋的门边,直勾勾地看着外面酒宴上的饭菜。 抬手把孩子叫过来,让她去拿碗过来。 得亏这年头,虽然缺吃少穿,但坐席吃酒,大家伙却都还比较克制。 不至于饭菜一上桌,就被一扫而光。 倒是吴远这么挨个把每道菜,都夹了一遍给孩子,让钟振涛脸上有些挂不住。 狠狠地瞪了闺女一眼,结果闺女文雅根本不怕。 有老舅在此,钟文雅就是有恃无恐。 不仅如此,吴远投喂完了文雅,又冲里屋眼巴巴的文强招手。 可这孩子没他妹妹这么大胆。 愣是不敢去厨房找碗,只能巴巴地屋里咽口水。 一顿酒宴吃下来。 吴远喝下去的酒,跟听到的感激话语,一样的多。 直到他表现出不胜酒力的样子,那些钟家的叔伯亲戚,才终止给他这个文勇治腿的大功臣敬酒。 吃饱喝足,已经临近九点。 夜空中正是繁星点点的时候,吴远一抬头,总感觉这漫天的星星都在转。 果然是喝得有点多了。 一晃神,差点趔趄了一下,被不知何时跟在身后的文强和文雅扶住了。 连一直陪在旁边的钟振远,都没反应过来。 钟振涛在门口,一一送别着亲朋好友。 吴远定了定神,摸了摸俩孩子脑袋,就冲着里里外外收拾残局的吴芳华道:“四姐,我也走了。” 吴芳华一听,立马放下手上的活计,奔过来,有些茫然道:“幺弟,这就要走啊?” 这话似乎听起来有些毛病。 但吴远能明白,这是四姐想说些感谢话,却又因为姐弟之间,说不出口。 “四姐,你也别太累,今天路上奔波一天,回头早点休息。” “……文勇这腿恢复,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你得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实在不行,还是把孩子送我家去。想好,就给我打电话。” 说话间,钟文勇也从里屋出来,默默地站到了吴远身边。 就这样,仨孩子随着吴远往外走的步伐,一步一挪地往外走。 给人看起来,就跟依依不舍的样子似的。 走到门口。 钟振涛把手里的烟放进嘴里,猛吸一口,烟头猩红。 猛地握上吴远的手,身形一晃,差点把吴远带了个趔趄。 好家伙,这是喝得比自己还多啊。 “他舅,你这就要走啊?” 吴远抽回手来,懒得跟他啰嗦:“走了。” 半个钟头后,宾利慕尚回到吴家小楼。 吴远上涌的酒意,早已被压制下去。 饶是如此,还是被媳妇杨落雁,生生地灌下了整个解救套餐。 加上小楼内部习习的空调凉风一吹,整个人愈发清醒过来。 小江和玥玥早已睡了,愣是没撑到自己到家。 至于丈母娘刘慧,已经连续回自家住好几天了,只是白天才会过来。 吴远听见媳妇杨落雁说起这事时,只觉得意外之余,情理之中。 “这是好事啊,媳妇。” “我知道!”杨落雁声音有些娇憨地意味,“只是头两天,我还有些不习惯,晚上频频醒来看孩子。现在好了,他俩都能自己睡觉了。” 吴远听着讶异,亲自上楼看了看。 楼上房间里,开着空调,打着台灯,俩小家伙,肚皮上搭着薄毯,睡得格外安稳。 轻手轻脚地下得楼
相关推荐:
臣服于你(堂兄妹 1v1)
再写肉文就剁手(H)
鬼迷心窍_高h
你不配得到我,谁配?(肉)
男孩与保险套(肉)
送鸡巴的小神仙(百合肉文)
囚饶
叔深侄念(伪叔侄BG)
浪荡女子访男妓(nph)
青春淫乱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