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高考失利的我只能当文娱大佬了 > 第149章

第149章

也是同样的设计风格吗?” 吴远摇了摇头:“黄老是个德高望重的老人,他的院子,自然要在兼顾采暖纳凉等功能性修的基础上,兼顾他的审美趋向。” “所以整体风格会更偏向保守一些,稳重一些,大气一些。” 朱迪理所当然地道:“所以你是一套四合院,一个设计风格?” 如果是这样,这类四合院的翻修改造项目,单单设计费,就是个不菲的数目了。 的确不适合成为哈塞尔的客户。 不料吴远摇摇头道:“其实水电改造大差不差,反应在外在的装饰风格,可根据客户需求微调。加之我们腾达已经用上电脑设计,所以出设计方案,其实并不麻烦。” 这回轮到朱迪愕然了:“电脑设计?计算机?” 吴远点点头。 眼下哈塞尔也不过是刚提出这个理念,尚未完全实施。 腾达公司却已经走在了前列! 吴远招呼完茶水,就出门吩咐马明朝去买菜。 毕竟家里来客了,再用颜姐冰箱里的食材招待,并不合适。 回过头来,就见朱迪顾不上喝茶道:“吴老板,方便我四处转转吗?” 不等吴远答应,萨拉就迫不及待地暗示着吴远。 虽然俩人语言不通,可她早就想跟吴远独处了。 哪怕是两人空坐在这落地窗前,品着香茗。 于是吴远欣然道:“方便,当然方便,你随便看。” 朱迪二话不说地窜出去了。 留下萨拉拉着吴远相对而坐,开始卖弄她那并不流利的汉语。 “漂!酿!” 吴远点点头纠正道:“是漂亮!你也很漂亮!” 一夸她,萨拉立马就说对了:“我漂亮?我哪里漂亮?” 于是吴远只好用眼神给了她答案。 结果萨拉脱口而出地说了一句英语,听得吴远一脸迷惑。 直到朱迪突然去而复返,不假思索地翻译道:“她说她今天想要留宿……” 第1159章 匠心独修复,完美艺术品 朱迪说完,随即补充道:“事实上,吴老板,我也想借住一晚,好好研究一下您这套四合院的翻修设计。” 既然是这样,吴远欣然答应道:“没问题,欢迎二位,东厢西厢的客房随便选。” 萨拉听到朱迪翻译说,吴远答应了。 起初还很高兴。 紧接着又听朱迪说,她也要住下来,顿时高兴少了一半。 朱迪不以为意,撺掇着萨拉道:“你的相机带过来没有?” 萨拉不明就里道:“要相机做什么?” 朱迪解释说:“我想把这套四合院拍个照保存,好好研究学习一番。” 随即转向吴远用中文说了一遍,征询道:“可以吗?” 亚运村项目上的后续设计,双方心照不宣也就罢了。 但眼下四合院的装修设计方案,起码还是腾达的专利。 在这一点上,朱迪还是拎的清的。 吴远对此,倒是表现得很大方。 毕竟就算朱迪研究透了整个四合院翻修改造方案,首都这地界上也没多少四合院会找他们来设计。 没有业务上的竞争压力,吴远自然是乐得顺水推舟,送个人情。 可惜那边萨拉一哩哇啦地说了一通。 朱迪短暂的失望之余,当即动身道:“吴老板,可以借你的车用一下么?我需要到宾馆取个相机。” “当然没问题,不过你得等我的人回来。” 说话间,马明朝就拎着刚买的食材回来了,身后还意外地跟着一边走一边撸袖子的花娘。 吴远迎出门去,先跟马明朝交待了一句。 马明朝放下食材,就带着朱迪先走了。 回过头来,就见花娘已经一马当先地坐下,开始择菜了。 “花娘,哪能叫你忙活呢?这不耽误你小卖部生意吗?” 花娘头也不抬地道:“我那小卖部都是老主顾,他们拿了东西,会把钱放下的。再说这几天,也没什么生意。我这闲着也是闲着。” 这性格,透着鲁省大妞的爽利,又掺杂着东北姑娘的豪气。 花娘说完,看了看吴远身边的萨拉,笑着说道:“原来是有客人要招待哈?” 吴远明白她的意思,先解释道:“她是意呆利人,中文懂得不多,听不懂你说话。” 萨拉也只能微微颔首,算是跟花娘打过招呼。 花娘眼睛一亮。 好家伙,这意呆利姑娘的身材,豪放如自己了。 只可惜人家还是个没生养过的,而自己却有个娃。 吴远说话间,就准备找个爬凳坐下来,一块收拾做饭。 毕竟人家帮忙归帮忙。 自己身为主人,哪有心安理得、袖手旁观的道理。 不料花娘却左右拦着道:“吴老板,这点小事,哪能叫你一个大老爷们动手呢?” 随即嘻嘻一笑,“你要是实在没事,就把咱那梳妆匣尽快修复好,看看能值几个钱。” 原来,花娘的意思在这里。 吴远见状,便也不再插手。 起身去把晾干了数遍漆面的梳妆匣找出来,准备最后的收尾修复工作。 萨拉立马屁颠颠地跟了过去。 毕竟她虽然中文不好,但至少还可以跟吴远比划着猜猜看。 跟花娘这个生分的女人,连比划都不好意思比划了。 虽说是收尾的修复工作。 但吴远一忙就是数个钟头。 似乎沉浸进去,连时光的流逝,都浑然无知。 以至于旁边的萨拉,起初还问了几个问题。 渐渐地,就被他那专心做事的沉浸姿态,所吸引,渐至沉迷,难以自拔。 这期间,去而复返的朱迪,见到闺蜜这般情态,早已见怪不怪了。 就连忙完中饭的花娘,凑过来想要跟吴远说一声时。 看到萨拉这个意呆利妞那看向吴远都能够拉丝的眼神,都看出了端倪。 转头再一看吴远手底下的梳妆匣,顿时就是一愣。 天哪,这还是自己当初拿过来那个梳妆匣吗? 朱迪来不及沉醉。 刚拿回相机的她,除了刚下车时,拍了拍四合院的门廊、照壁之外,其他地方都没来得及拍,便先对准吴远手下的小小梳妆匣,咔咔地按起了快门。 那快门声音听起来,就跟胶卷不要钱似的。 当然,这点胶卷的成本,对于朱迪这个大设计师来说,的确是九牛一毛,不值一提。 吴远再次抬起头来,已经午后一点多了。 不仅是由于肚子里开始咕嘟咕嘟直叫了,更是因为梳妆匣的修复工作彻底完成了。 如今展现在眼前的成品,和日后漆面干燥之后,除了色泽上的细微偏差之外,基本就是最终呈现的样子了。 吴远颇为满意地点点头。 多长日子没做过这等工作了,起码这手艺还在,审美还在线。 回过头来,就见到三双痴迷至极的眼神。 吴远这才发现。 原来华夏女人的痴迷,和南洋女人以及意呆利女人的痴迷,其实没什么两样。 朱迪当先开口道:“吴老板,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充满着华夏文化和元素,承载着华夏传统匠人的心血。” 吴远哈哈一笑:“过奖过奖了。” 随即转向花娘道:“花娘,你这梳妆匣能卖多少钱?我说了不算,你可以问问这位朱迪女士。” 朱迪愕然道:“原来这个艺术品是打算出售的?那我出1000块。” 旋即补充道:“美金!” 这个叫价,把吴远都叫愣了。 太冲动了呀,1000美金,就算走正规渠道兑换,那也是将近5000块人民币。 买这个盛首饰的小盒子? 这个哈塞尔首席设计师,头脑昏掉了吧? 不料花娘一口咬定道:“不卖,给多少钱也不卖,给美金也不卖!” 吴远嗓子都发干了。 1000美金,足够花娘那小卖部卖多少日子的流水了。 她居然扛住了这笔意外之财的诱惑。 看来花娘才是那个真正头脑昏掉的女人。 然而这还没有完。 萨拉忽然高举着手臂道:“2000刀!” 萨拉说得是英文,但刀这个词,在场的几人都知道是美金。 花娘依旧没有丝毫犹豫地摇了摇头:“不卖!” 旋即冲吴远道:“吴老板,你看这修复费用要多少钱,我给。” 另一边,没有接着叫价的朱迪也冲萨拉解释了原主花娘的态度。 第1160章 生活各不同,存在即合理 吴远在开价之前,再次笑意吟吟地确认道:“花娘,2000美金,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你确定真的不卖?” 花娘坚定异常地摇摇头:“不卖。” 随即补充道:“留着当传家宝,传给我儿媳妇!” 既然这样。 吴远拍拍手,收起工具道:“咱们街里街坊的,收什么工钱?不值当的事。” “平日里,你花娘也没少照顾我们和这四合院。” 花娘嘴唇微动,似乎有点激动得发抖。 不知道说什么好。 片刻之后才慨然道:“怪不得吴老板能入黄老的法眼,就冲您这一手,到哪儿不得供着你?” 吴远挥挥手:“行了行了,咱们吃饭吧。” 花娘开始往下解围裙,作势要走。 吴远见状道:“花娘你这是干什么?忙活大半天了,连口饭都不愿吃?” 朱迪也跟着附和了一句:“辛苦你了,一起吃吧。” 结果花娘扬扬手道:“我那小卖部生意虽然不大,可也不能离人太久。” 得,这个时候小卖部的声音又重要了。 吴远坚持道:“实在不行,你端点回去吃。哪怕是你不吃,也得考虑孩子不是?孩子要长身体呢。” 听到这里,花娘意动了。 毕竟这儿子就是她的软肋。 花娘盛了点饭菜端走了,马明朝也没上桌吃饭。 最后就留下吴远招呼朱迪和萨拉两位女客人,在正房里吃上了。 去了一趟宾馆的朱迪,不仅带回了照相机和胶卷,而且带回了她和萨拉二人的行李。 不仅如此,朱迪还趁着吃饭的机会。 提前打预防针道:“吴老板,这几天,我和萨拉,怕是要叨扰了。” 这是打算接下来的时间里,都住在自家四合院的节奏啊。 对于朱迪,吴远倒是无所谓。 可萨拉,那眼眸子里的秋水,都能淹没自己个的。 吴远还是多问了一句道:“萨拉这是又休假了?” 朱迪笑说:“萨拉这次跟过来,名义上跟我说,是这边有些工作需要接洽一下,顺便着参加个什么购物博览会的。所以顶多算是出差。” 吴远点点头。 这两年,首都这地界上,各种明目的博览会,的确是顶多的。 也算是加速改开的一个重大信号。 毕竟甭管怎么样,老百姓日常生活实实在在的各种物质文化需求,是压制不住的。 午饭过后,已经将近两点了。 吴远正准备收拾残局,花娘又适时地出现了。 一幅谁也拦不住我要帮忙的态势。 吴远插不上手,只好带着两位客人,在茶室坐下,沐浴着午后的阳光。 偎着红泥小火炉,嗅着茶香,松弛下来。 朱迪转圜着手里的小小茶盅,由衷地道:“吴老板,这次之行,让我进一步体验到了华夏文化的精髓。” “以前我很是不解,觉得你们国人不怎么奋斗拼搏,过于守成……” 说到这里,朱迪插了一句声明的话道:“没有贬低的意思,只是实实在在的想法。” 接着续道:“现在我才发现,这何尝不是另一种存在即合理的生活方式?” “不为名利所扰,不为功名所困,放归身心,回归田园自然……” 朱迪顿了一顿,似乎想不到接下去的词了。 毕竟她虽然会中文,但对中文文化的了解却没那么深刻。 吴远笑着嗟叹道:“岂不美哉?” 朱迪欣喜着重复吟诵:“岂不美哉!” 萨拉听不懂二人的交谈。 但她不以为意,只是越来越松弛自己的身体。 就像是在家乡海岸边上,晒日光浴的那种感觉。 不多时,竟微微打盹,睡着了。 直到外头传来一阵嘈杂声。 吴远原地起身,走到外间。 外间的花娘正在卖力地擦着桌子,闻声也竖起耳朵一听。 旋即就先抱歉道:“吴老板,听声是金大妈她们来了。” “都怪我,刚才在小卖部吃饭的功夫,多了句嘴,给你带来麻烦了。” 吴远能说什么? 他也顾不上说什么了。 因为金大妈带着小儿子,已经将一台黑不溜秋的八仙桌,磕磕绊绊地搬进来了。 “金大妈,您这是?”吴远迎出二道门,把这娘俩截停在前院道。 事实上,除了金大妈娘俩。 身后还跟着胡同里的街坊四邻,那爷,关爷都在其列。 金大妈拍拍这八仙桌道:“这不听花娘说,你这边可以以旧换新,换新家具么?” “我就琢磨着,把家里的旧家具,全搬过来。你全都给我换成新的,就那盼盼家具,就挺好。我们娘几个,别的不图,就图个安居乐业。” 吴远失笑道:“金大妈,你听花娘说了其一,没听她说其二,不是?” 花娘也趁机解释道:“就是啊,金大妈,我这不是没换成么?” 金大妈却道:“我跟你不一样,一个唾沫一个钉,说换新就换新,哪怕是吴老板把这些破烂修复成万岁爷的龙椅,我也不眼红……” 花娘顿时被她说得不好意思。 金大妈显得自己,敞敞亮亮的同时,似乎让这以旧换新的行为,显得愈发理直气壮。 吴远只能略带开玩笑的口吻道:“金大妈,咱先说好,这些个家具,我只会照旧家具入账。这将来万一要是发现个什么名贵木种,咱可不带往回找补的。” 金大妈一刻都不带犹豫的:“能让这老宅子焕发生机,比什么都强。你放心,我不找补。” 吴远却还不放心道:“要不那爷就在这儿,你请他老人家掌掌眼?” 一听吴远给他找活,那爷顿时越众而出道:“小吴老板,你少给我找事。” 吴远笑着一根华子递上去,顺带着给了关爷一根。 那爷理所当然地接了华子道:“那爷我就是对盆盆罐罐有点眼力,这些木头玩意,可不太懂。万一看走了眼,将来叫你小子笑话。” 金大妈顿时觉着麻烦:“不看了,不看了,全都给你。是赔是赚,不带后悔的。” 谈到这里,吴远也是一锤定音道:“那行,这八仙桌,金大妈你先搬回去。” “等我明天带人带车过来,一边登记一边收货,现在都堆我家前院,也不是个事。” 第1161章 小小四合院,细节真不少 一听吴远答应这事了。 金大妈立马满口应承下来。 现在别说是把这八仙桌搬回去,明天再送过来了。 哪怕是叫她们娘俩搬着满胡同地乱窜,她也乐意。 吴远也趁机继续补充两点道:“不过各位大爷大妈,咱丑话得先说在前头了。” 金大妈第一个应承道:“应该的应该的,你说你说。” 于是吴远就掰着手指头掰扯开了:“第一,这项福利范围就局限在咱们胡同里,别往外传。传得多了,我再大的家具厂也扛不住。” 街坊邻居纷纷点头,合情合理。 “再一个,送来的老旧家具,我会做个基本评估,然后给你们发放对应的折价券。结构完好的老物件,三五折起;要是破烂散了架的,您哪,可别往我这抬。” 话音刚落,金大妈一口答应,“没问题,我们就是想省点钱,也不能拿破烂货坑你。” 说完,还冲着人群嚷嚷着确认道:“是不是啊?” 打发走胡同里的街坊四邻。 吴远一转身,却见花娘还没走。 不仅没走,还坚定地认为:“吴老板,我这真是,给您添大麻烦了。” 吴远能说什么? 挥挥手,只说道:“都是街坊邻居的,同等对待,也没毛病。” 好家伙。 一句大嘴巴的话,把自己地位下降到普通街坊邻居了。 花娘顿觉亏大了,临走时欲语还休的。 等到花娘也走后,吴远带着俩位女客人回到茶室落座。 朱迪依旧兴致勃勃地追问:“吴老板,你这么做,是为了淘换些老物件吧?” 直到这一刻,朱迪依旧不认为,吴远会做那亏本的傻事。 吴远却摇摇头苦笑道:“早个十年八年的,这样子做,兴许能淘换到不少些。可现在?” 朱迪讶然道:“那你等于是纯粹给邻居街坊送福利了?” 吴远慨然道:“也不能完全这么说,这里头不少邻居,也都选择了我腾达公司做翻修改造项目,这样也等于是适当地回馈老客户吧。” 午后的时光缓缓流驶。 萨拉回到自己选在东厢的房间,处理了几个电话。 朱迪则是扛着单反照相机,里里外外地逛遍了整套二进四合院的每个角落。 不逛不知道,一逛吓一跳。 看起来占地面积不算太大的一套二进四合院,其内的设计元素和细节,竟然分毫也不少。 外立面的古朴和传承。 内里设施的现代化和方便。 内外的契合和过渡,每一分每一毫,都令人感觉无比顺眼。 挑不出毛病。 朱迪可是换了七八个胶卷,拍了上百张的图片,才发现这些。 回到正房时,吴远却已经不在这里。 出现在前院里,开始张罗晚饭了。 对于中餐,朱迪吃还可以,但伸手帮忙,那是一点也帮不上。 于是借着吴远正房里的练字台,埋首手绘整套四合院的素描图。 这属于设计师的基本素养。 这一忙,不知不觉沉浸其中,连带着和亚运村的庭院式花园相互印证,有点触类旁通的明悟来。 前院里。 中饭是花娘帮忙张罗的。 晚饭的话,吴远自然不能继续麻烦人家。 况且四五个人的晚饭,对于吴远来说,还不算什么难事。 可直到萨拉打完电话,处理完公务,非要过来帮忙时,吴远发现难了。 沟通太难了。 俩人只能用只言片语来交流。 言语之间,吴远还不忍打消对方的积极性。 毕竟来者是客。 好在萨拉插手帮忙的时候,吴远已经忙活了一大半。 剩下的这点,手把手地交,也没耽误多久。 油烟升腾,飘飞满巷。 胡同里喧闹的人群,也因此而寂静下来。 纷纷各奔各家了。 老城区的傍晚没有华灯,但昏暗的白炽灯,拖长的人影,也颇有一股子宁静的氛围。 朱迪抬起头来,揉揉发酸的脖颈,这才放下纸笔。 伸展着手臂和四肢,来到中庭院中。 眺目远望,从青砖灰瓦之间,看向深灰色的夜空。 颇有一种心旷神怡的愉悦。 这种愉悦是在坡县那寸土寸金之地,所难以体会到的宽广和敞亮。 一瞬间,她忽然开始理解。 华夏的上层人士,欧洲的贵族,喜欢独栋别墅、城堡,甚至庄园的心态来了。 一念至此,朱迪路过凉亭边上的鱼池,直奔前院的厨房。 “吴老板,在BJ,是否有什么地方能允许我们这样的外国人买房的?” 吴远一听这话,心说你问到点子上了。 嘴上却还是一幅为难的样子道:“大多数房子,是不允许外国人私人出面购买的。” “但亚运村公寓,我替你们这些国际友好人士申请到了购买资格。今后可要多多给我介绍点大客户来。” 朱迪颇有兴致地哦了一声道:“你是怎么想到开发外国人购房这一块市场的?” 吴远没有真说,而是打了个哈哈道:“还不是跟你们这些外国人接触得多,自然就想到了。” 晚饭,马明朝依旧不上桌,独自在厨房吃了。 花娘自打回去,也没再露头。 以至于只剩下三人吃晚饭,饭菜做的多了些。 饶是如此,吴远还是带着俩位客人,把饭菜往正房餐桌上领。 一通来回穿梭之后,这才坐定。 朱迪颇为感叹地道:“在华夏传统家的格局之中,厨房和餐厅的位置也太远了些。” 吴远拿起筷子招呼道:“其实这正是华夏家文化的一种体现……” 说到这里,算是说到朱迪的心坎上了。 毕竟她研究了一下午四合院的翻修设计,这里头建筑格局,其实是和民族文化分不开的。 听着吴远信手拈来的诸多传统和说辞,朱迪恍然大悟的同时,感觉脑子在蹭蹭地长。 这是她自打成为首席设计师之后,久违了的体验。 三人边聊边吃。 以至于不知不觉就吃得多了。 饭后,吴远打开东厢靠南边的一间房,里面赫然是一间健身房。 健身器材不说有多齐全,但起码挺像是那么回事的。 萨拉兴致勃勃地回屋换了身健身服,饶有兴致地练起了深蹲和卷腹。 偏偏还要求吴远来给她做保护。 第1162章 盘活亚运村,风头需先转 吴远哪懂做什么保护。 但萨拉来者是客,本着绝不能让客人受伤的原则。 那只能勉为其难地贴身保护一下了。 于是保护了四十来分钟,然后做了一整夜的梦。 好在隔天一早,萨拉连早饭都没顾得上吃,就在胡同口打辆车走了。 吴远带着朱迪去北四环的路上,还疑惑着呢。 这萨拉不会说中文,怎么跟出租车司机师傅交流? 朱迪对此是门清道:“BJ的师傅,对于地名清楚着呢,而且她的翻译胡瑶在会议举办地等着她。” 抵达腾达办事处。 里头济济一堂,马明琪和邹宁她们都回来上班了。 工作热情空前地高涨。 吴远一看这样不行。 拿下亚运村项目之前,蜷缩在这小楼里还能将就。 可现在,有项目打底,咱这腰板也硬挺了,没必要蜷缩在这里头委屈自己个了。 于是叫过马明琪过来问道:“我看北辰房地产公司那边作为腾达分公司办公地点就不错,他们什么时候能替咱们腾出来?” 马明琪解释道:“北辰方面,还需要一些时间,来安置转移内部人员。而且远爷,咱们现在合同虽然签了,钱还没给呢。” 合同款还没付就想撵人,确实不合适。 吴远接着追问:“咱们的贷款,进展到哪一步了?” 马明琪有条不紊地道:“这次贷款由于额度巨大,阿尔法投资公司的黄姐是分几家银行做的。这其中汇丰上海最先通过,近期将通过BJ代表处给我们打款。” “但国内四大行这边,由于额度不小,审批期限一般都要久一些,时间上难以预计。” 这就是手上没钱的坏处了。 如今三五千万,短时期周转一下,还是没问题的。 但是涉及上亿的资金,放在内地几大行,没有敢不慎重的。 毕竟九零年一整年发行的国债规模,也才七八十个亿。 上亿资金的贷款,谁敢小觑? 吴远眉头一皱道:“全部从汇丰上海分行贷呢?” 之所以有这个想法,是因为阿尔法投资的美金,大都存在香江汇丰银行里。 马明琪苦笑道:“即便是这样,咱们的贷款需求,怕要超过汇丰上海全年的业务量。” 饶是如此,吴远依旧建议道:“问问看。” 马明琪不再多说,抱起本子道:“那行,我去跟进一下。” 吴远这边刚打发走马明琪,就见一个人在自己办公室门口,探头探脑地到处看。 吴远心里一动,难不成这就是昨儿孟瑶说的那位郭老板? 怎么这么贼头贼脑的? “你姓郭?” 来人也立马挺直身板,顺理成章地搭腔道:“您就是大名鼎鼎的吴老板吧?我不姓郭,我姓章,章广茂,做板材代理生意的。” 哟呵,居然不是昨儿那人。 想要背刺金老板的人这么多么? 吴远疑惑间,抢在对方掏烟之前,扔了根华子过去道:“感谢你对咱们腾达的关注,但眼下腾达和金老板的合作还在,暂时也没考虑换人。所以有机会的话,咱们以后再合作?” 章广茂用怀抱兜住华子,随即掏了张名片递过去。 点头哈腰地恭维了几句,便转身离去。 办公室里没了旁人。 吴远点上一根华子,在烟雾缭绕间,开始思忖着亚运村项目的资金链问题。 看起来,他现在手上掌握的资本,是足够应付这一切的。 可是一旦周转不利,导致资金链断掉,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后果很可能是超出自己预计的坏。 到时候,即便是有人能帮自己兜底,他也丢不起这个人。 而且话说回来,他也低估了在内地贷款盘活亚运村项目的难度。 毕竟亚运村项目的性质,首都这边的银行,几乎是人尽皆知。 在他们看来,这压根就不算是优质财产。 一旦盘活失败,那就是一个烂尾盘,到时候收回来又有何用? 看来不能再低调下去了。 一念至此,吴远直接拨通了新民日报梁洛主编的电话。 “梁大主编,我这又有事要麻烦你了。” “吴老板你有事直说,咱们毕竟是老朋友了。” “没别的,就是想借你在首都的记者人脉一用,让他们帮我炒炒这个亚运村楼盘,预热一下。” 梁洛不假思索地道:“那我跟新华社的姜宽和人日社的王冰说一下,以后你有事,可以直接找她们。” “好嘞,有老了。” 挂了电话,朱迪的设计团队,也从亚运村宾馆过来了。 一时间,腾达办事处更加人满为患。 朱迪就过来找吴远道:“你看能不能这样,相关的地块信息和项目图纸,临时借给我们设计团队用一下,我们回亚运村宾馆开个会议室,统一办公,也省得给你这边添乱。” 吴远一听,也只能这样了。 就叫来邹宁道:“跟朱女士做好文件对接。” 朱迪带人一走,相对之下,办事处立马清净不少。 眼瞅着一切安顿得差不多了,吴远正准备到隔壁的盼盼办事处,叫高飞安排一辆车,跟自己回到胡同去收旧家具。 结果新华社的姜宽就匆匆过来了。 “姜记者,来得够快的。” “那是自然。吴老板有召,不敢耽误。” 姜宽说话有点稳稳的气息,接着就开门见山道:“吴老板这次有什么需求?” 同样是个女记者,跟梁洛的气质颇为相像。 恐怕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双方才会成为朋友,并且守望相助。 吴远起身给对方倒了杯水道:“不瞒姜记者说,我刚刚盘下了亚运村项目,正准备大干一场。可眼下关于亚运村项目的风评实在太差,各方面工作都不利于开展。” “我想请姜记者写一篇文章,不要求夸大其词,就是变一变这个风向,以利于我把各项工作开展推进下去……” 这话说得够含蓄的。 但姜宽这职业嗅觉也不差,一听就明白道:“早听说亚运村项目终于找到婆家了,原来这婆家竟是吴老板。吴老板跟亚运村,还真是有着不解之缘呢。” “那我是否可以从您个人的角度来切入,进而……” 姜宽的一通比划解释,听得吴远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 第1163章 修复旧家具,静待有缘人 姜记者的切入角度,是基于新闻敏感性的职业选择。 但却是吴远不太喜欢的。 只是眼下也没其他更好的法子。 张百发那边,好不容易收拾完了亚运村这个烂摊子,似乎就深藏功与名了。 首都这边大大小小的报纸,一个报道的都没有。 吴远特地关注了。 所以无奈之下,只能暂且答应了姜记者的写法。 并且约定了两天后一次深入采访的时间。 打发走了姜记者,吴远叫上高飞,直接回到东城区胡同了。 吴远的车一经出现。 金大妈娘俩,以及胡同里的其他街坊四邻,就跟从地道里冒出来似的。 顿时把吴远给逮个正着。 好家伙,吴远一瞧这阵势。 连忙找个相对宽敞闭塞的死胡同,背靠着,作为回收旧家具的场所。 这一忙开,就是一下午。 临到下傍晚时,天色刚擦黑。 花娘亦步亦趋地过来了,拎了一大壶亲自泡的花茶,一幅小心翼翼的样子。 吴远坐在这一个半天,茶水还是有的。 否则别说是招呼街坊四邻了,单单是跟那爷、关爷摆个龙门阵,嗓子都得给摆哑了。 然而花娘泡的花茶,依旧有股子更好喝的味道。 那爷和关爷都喝得津津有味。 吴远就更没必要敬谢不敏了。 花娘的花茶喝完,那爷放下茶盅,顺带着跟着起身。 “行了,吴老板,这胡同里能收的垃圾家具也收的差不多了。” “你善人发善心,给街坊四邻谋的福利也差不多了。” 吴远笑呵呵起身相送道:“我还要谢谢那爷给我送来的这套五斗橱,花梨木的。” 那爷挥挥手道:“这东西不是古董,只是好木材,在咱眼里,就不算是什么值钱的物件。” 吴远又道:“还有关爷的这对圈椅。” 关爷挥挥手。 对于有些断腿的椅子,关爷是不爱放在嘴上的。 而且他送来这对圈椅,也不是为了换什么新的盼盼家具。 而是为了换取吴远替他修复家里的那张颇有年代感的罗汉床。 那爷和关爷这一走。 花娘终于有机会,悄咪咪地问吴远道:“吴老板,这一下午,人家害你损失不少吧?” 随即将500块放到桌子上道:“我知道吴老板你看不上这点钱,但您替我把梳妆匣修复的那么好,我不能无动于衷。” 500块人民币,相对于2000美金,虽然是微不足道。 但却是花娘能表达的最大诚意了。 吴远却没动那钱,回身看了看旧货家具堆里的,那爷的五斗橱、关爷的两把圈椅,以及金大妈抬来的那张八仙桌。 拾掇一番之后,找到合适的买家,基本上能做到不亏。 这也算是万幸了。 当然,这些话,吴远没有明着跟花娘说。 只是一幅对技术痴迷的口吻道:“花娘,我修复那梳妆匣,可不是图钱什么的。我就是做得好玩,也乐得见到一件古物恢复它原有的绚丽多彩。” “你能喜欢到收回去,就是对它最大的尊重,也是对我手艺的最大尊重了。” “我再收你这点手工费,岂不外道了?” “这半年几个月来,我和媳妇不在首都时,这套四合院不都是拖你的福,照料的好好的。” “难不成我也要跟你把这看护费,给算一算?” 花娘连连摆手,连带着胸前一阵左右DuangDuang乱晃。 高飞叫来的卡车缓缓在二人面前停下。 吴远一把抓起那500块钱,直接塞进花娘那DuangDuang的怀里。 塞完还怕掉,又往里揣了揣,直到花娘双臂兜住。 旋即单手把桌上的小本子一收,扔给高飞,跟着让开了身形。 叮嘱高飞道:“注意着点,很多家具都缺胳膊少腿的,别再弄得伤上加伤。” 高飞连道:“放心吧,老板。” 把最后这摊事甩给高飞。 吴远和抱着花茶壶的花娘,往回走。 走到自家四合院门口,就见略施淡妆的萨拉带着翻译胡瑶,早等在门口了。 “什么时候回来的?怎么不给我打电话呢?” 这话是问萨拉的。 本来应该胡瑶翻译给萨拉,再翻译回来的。 可一来胡瑶也能答,二来胡瑶跟吴远也不算陌生了。 便径自回答道:“四十分钟前到的,萨拉女士说,不能耽误你的工作。” 这么善解人意的意呆利女人。 于是吴远在对方一把抱住自己手臂的时候,都不忍心甩掉了。 花娘借机走了。 吴远打开院门上落的锁,同时问道:“朱迪什么时候回来,跟你们说了没?” 这个胡瑶愣了一下,还是翻译给萨拉来解答了。 萨拉摇摇头。 吴远左右一扫,发现自家奔驰不在门口。 这才想起来,他刚才派马明朝回北四环的亚运村去接人了。 虽然多了个翻译胡瑶,但四合院里的客房依旧住得下。 胡瑶算是头一回来到这外表看着陈旧的古老四合院。 进了屋,才被内里的方便设施和干净整洁而吸引震惊。 原来这才是低调的奢华。 吴远这个农村出身的大老板,竟然也是懂享受的。 今晚有翻译胡瑶在场,萨拉终于得到机会,跟吴远探讨了一下芬迪家具代工产能的提升问题。 对此,吴远实话实说,坦诚了即将在京郊建设第三个家具厂的计划。 如此一来,上海的曼迪菲家具厂的产能分配,无疑会更加灵活。 转天一早,3月14日。 首都下起了小雨,淅淅沥沥的。 打在车身上,越下越脏。 看得马明朝极为闹心。 今儿是萨拉回新加坡的日子。 而朱迪和设计团队,因为合同细则仍需研究敲定的缘故,得缓些时日。 吴远起了个大早,简单对付了顿早饭,就把萨拉和胡瑶送到机场。 随后才转向北四环,放任朱迪和她的设计团队汇合。 腾达办事处这边,事务繁多。 一方面要升级为分公司,招兵买马。 另一方面要逐步接手亚运村项目。 办事处仅有的人员,都犹如上紧了发条的时针,每分每秒都转个不停。 就这样,还有不少络绎不绝的中小老板,闻着味儿地找上门来。 寻求合作。 不光是要挖金老板的墙角,连挖陆金安墙角的都有了。 第1164章 听你这一说,简直是行家 3月15日,恼人的小雨终于停歇了。 按照约定的日程,姜宽过来采访的时候,顺带了一份首都日报过来。 上头在头版的右下角旮沓里,登出了一则简短的通讯。 盛会落幕后的亚运村,或将开发转为社区。 整条简讯,短短一百来个字,可谓是真的言简意赅。 好在这一百来自之中,该提到的人员和单位,都提到了。 也算是达到了新闻的完整性目标。 只是这时效性,实在令人难以恭维罢了。 由于吴远对本身自传性的采访,本就存在抵触。 见状就跟姜记者商量说:“咱们能不能换个角度?就比如盛会落幕后的亚运村,将何去何从?” 一听这话,姜宽是心有疑虑的。 这般开放性的标题,是很容易引发其他笔者口诛笔伐的。 到时候万一风向不对,自己想拉都拉不回来。 吴远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不等姜记者说出来,就建议道:“其实咱们不怕有人发表对亚运村项目不利的报道,咱们最怕的是没人报道、没人关注。” “只要这个项目持续有热度,我们腾达公司在开发过程中,再陆续拉些哈塞尔这样的合作伙伴来站台,这口碑是会慢慢逆转过来的。” 姜宽眼前一亮,语出由衷地道:“怪不得梁主编一直说,吴老板是个有想法的人。果不其然,听您这么一说,简直就是行家呀,深谙新闻炒作的精髓。” 感慨之余,姜宽很快调整了此番采访的内容。 既然关注点转移到亚运村项目上了,吴远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直到采访结束。 姜宽依旧意犹未尽地道:“吴老板,假以时日,您真愿意接受自传性的采访,请一定要给我这个机会。” 吴远哈哈笑道:“当初梁记者也这么说,可如今,她成主编了,就不再提这事了。” 姜宽坚持道:“别说是当上主编,哪怕是当了总编,我这初衷也不改。因为我对您,实在是太好奇,太崇拜了。” 身为记者,都是懂得挑拨谈话人情绪的。 好在吴远对这一套,早就敬谢不敏了,闻言不咸不淡地道:“以后有机会,我一定第一个找姜记者你。” 愉快地采访刚刚结束。 姜宽刚刚消失在楼下的车流之中,金老板便跟着找上门来了。 “吴老板,吴老板?” 隔着老远,就听到他迫不及待的声音。 吴远打办公室里迎出来,站在门口道:“什么事儿,能把你金老板急成这般火急火燎的?” 金老板一进门,连烟都顾不上散道:“吴老板,听说这两天有不少代理板材的小老板来找过您?” “吴老板,你可一定要听我说。我就是回去考虑考虑,并没有不愿意代理贵厂板材的意思。” “如果非要是通过订购亚运村的运动员公寓,才能表达我内心这坚定的话,那我跟老陆一样,也定个七八套。” 吴远把华子塞到对方手里,然后慢条斯理地把拨着的打火机递过来。 催他先抽口烟,再说话。 这华子一抽上,金老板火急火燎的心情顿时有所缓解。 一路上酝酿了千百遍的谈话节奏也被打乱。 跟着吴远在沙发上落座下来之后,一时间不知道该从哪里说起了。 于是这回就轮到吴远说话了。 “金老板哪,实不相瞒,这两天是有一些大大小小的老板来找我,想取代你,供应我们腾达板材。可我没答应呀!” “再说了,不仅是想取代你,就连取代陆金安的中小老板都来了不少。” “陆老板都不慌的,你慌什么慌嘛!” 一听这话,金老板当场就啐道:“这帮挨驴日的,私下里都说您接这项目,是如何如何地不智,铁定要亏本之类的。结果暗地里,一个比一个积极。” 随即话锋一转道:“但是吴老板,我对你接手亚运村项目,可没说过一句坏话。这一点,天地可鉴。” 好家伙,这口气,都快要诅咒发誓了。 吴远浑然不以为意道:“嘴长他们身上,他们爱说说去。” “总之啊,金老板,你这边不要担心,不要听信那些风言风语。” 吴远这劝慰算是走心,算是到位了。 可临走时,金老板依旧从原先的一套公寓,加订到了六套。 吴远不让他订,他还急。 你说这事弄得? 拦都拦不住。 吴远是宁愿赚老外的美金,也不乐意赚合作伙伴的血汗钱。 不过话说回来,甭管是陆金安,还是金老板、涂老板。 他们如果真能耐得住性子,把这亚运村公寓的房子拿在手上,十年二十年的。 将来绝对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吴远最终放弃阻拦金老板下定。 两天后,3月17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 姜宽的那篇关于亚运村的报道终于上线新华日报。 当然,头版那是不可能的。 即便是二版也够不上。 但吴远拿到报纸的时候,看着姜记者这文章占据了几乎三分之一的版面,就很知足了。 文章里,姜记者写得也是深入浅出,朗朗上口。 看似对亚运村的何去何从,并未表达出明确的态度。 但私咪咪,暗戳戳地,还是有些倾向性的。 瞒不过明眼人的那种。 吴远对此非常满意,随即将记录腾达和哈塞尔签约合作的报道,也一并交给了姜记者。 转天又是新的一周。 亚运村宾馆的会议室内,腾达和哈塞尔的主宾分别在主席台就坐。 实际上,朱迪这边,周六的时候就忙活得差不多了。 但由于周日休息。 对于哈塞尔这样的外企来说,即便是出差在外,遇到周日该休息还是得休息。 姜宽早早地抵达会场,连带着人日报的王冰记者也来了。 明面上,哈塞尔的设计合同额高达3000万人民币。 但暗地里被吴远来了个对半劈。 毕竟只是涉及到一个大型商贸购物中心的设计,以及整个社区规格的调整性设计。 能出1500万,以及算是吴远的极限了。 但明面上,自然是吹得越高越好。 毕竟这是给亚运村项目长脸的事。 第1165章 升值加薪时,谁能不激动? 签完合同之后的朱迪,当天就带队回去了。 隔天周二,3月19日的人日报,便登出了腾达就亚运村项目与国际著名设计事务所哈塞尔签署合作一事,并且王记者不忘在文中指出该事务所同样承接了上海浦东的规划设计。 这让新华日报提起来的亚运村项目热度,在彻底冷下来之前,再次短暂地回暖了一波。 吴远看完人日报上的内容,放下报纸。 就见盼盼办事处的宋贤出差回来了。 吴远略微一琢磨,这次出差,连来连去的,差不多十天之久了。 想必是有所收获。 宋贤一进门,就忙着给老板递烟,嘴巴张了张,又似乎什么也没说。 一幅不知道该从何说起的样子。 吴远接过华子,任由宋贤给自己点了火。 缓缓地抽了一口才道:“孟师傅人呢?” “孟师傅呀?”宋贤半边屁股在沙发上坐下来,一伸胳膊把嘴上的烟拿开老远道:“孟师傅只跟我去了北岗三天,帮我把木工车间的生产流程弄清楚之后,就自己先回来了。” 吴远哦了一声,微微有些意外。 老孟这是够低调的,连回来都不说一声,直接就奔项目现场去了。 以至于自己都不知道。 当然,也是由于这段日子,自己实在太忙了。 于是吴远就问:“那你觉着,孟师傅有没有想跟你搭档开厂的迹象?” 宋贤沉吟片刻,还是茫然地摇了摇头:“我没看出来,老板。真的,我也问了,可孟师傅一直没表态,弄得我也把不准他的脉。” 一看宋贤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吴远干脆换了个问法道:“如果让你挑一个懂木工的师傅做搭档,你会不会选择孟师傅?” 这下宋贤的思路随之打开道:“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孟师傅指定是没问题的。一到盼盼总部的厂房,孟师傅看到咱们的厂房车间和产线划分,恍然大悟的同时,赞不绝口。连连感慨说,真想不到家具还能这样做。” “从性格层面上来说,孟师傅这人话不多,作风踏实,跟我这个做市场出身的,正好优势互补。所以我会选孟师傅。” “这就好了嘛!”吴远一拍大腿道:“孟师傅那边我替你去说。” 定下了这事,宋贤也是心下一松。 转而问起道:“老板,那办事处这边,眼下我还能兼着干不假。可等到家具厂一旦建起来,我恐怕就分不开身……” 不等宋贤说完,吴远就打断道:“那你觉着,谁接你班,比较合适?” 宋贤先确定道:“就在眼下办事处的范围内选?” 吴远点点头,顺带着弹了弹烟灰。 宋贤思忖道:“按理来说,高飞比较合适。作为第一批进入办事处的元老,高飞这人工作踏实,稳扎稳打的。不过……” 一见宋贤这欲言又止的样子,吴远催促道:“有话就说,我会综合考虑。” 宋贤接着道:“不过我觉着金琦这个人,潜力更大一些。一方面是性格优势,一方面又是北京大妞。她如果接手,有可能带领办事处的业务更上一层楼。” “金琦?”吴远没什么印象了。 毕竟这次过来,基本没顾上盼盼办事处那边。 就在这时,一个人影打门口闪过,宋贤当即道:“就她。” 吴远顿时恍然道:“就她呀,一天找孟娜孟瑶八百回的。” 一听这话,宋贤以为金琦没啥戏了。 给老板留下这么个印象,自己说再多好话,也是无济于事。 于是不再多说,趁机起身道:“那老板,我先回去忙了。这次出差,不管是总部,还是曼迪菲家具厂,都让我学到了不少。我得好好整理整理,消化消化。” 吴远扬扬手:“去吧,顺便叫高飞过来一趟。” 宋贤消失在盼盼办事处的门口,不多时高飞出现。 一眼看到走廊劲头,耳房内的老板正在看着他,不由加快了脚步。 脸上还带着惴惴不安的紧张。 见老板,哪个能不紧张的? 可是再紧张也得硬着头皮见。 一进门,恭恭敬敬地,挡的吴远眼前一黑道:“老板,您找我?” 吴远点点头,扔了根华子给他道:“坐。” 高飞兜住华子,这才在刚才宋贤的位置上坐下来道:“老板,有什么事,您尽管吩咐。” 吴远努努嘴,让他先把烟点上。 这才道:“自打今年在央视成为广告标王之后,首都这边的盼盼订单情况怎么样?” 一听这话,高飞顿时眉飞色舞地道:“那是稳步增长啊,老板!现在就算是北京人,谁提起盼盼家具,不得竖个大拇指。” “毕竟咱们是省优、部优的品牌!” 吴远一幅不以为意的样子道:“所以厂里的产能特别紧张,即便是外包出去部分订单,依旧紧张。” 高飞点点头道:“老板不是让宋主管在这边筹备建厂了吗?这个决定实在太英明了。” 吴远微微一笑。 高飞这个人,中规中矩,稳扎稳打不说。 但还是懂的见缝插针地拍马屁的。 微笑之余,吴远终于切入正题道:“但是这个厂一旦建起来,宋贤就没多少精力兼顾办事处这边了。” “再一个,隔壁腾达办事处都升级分公司了,盼盼办事处起码也得往分公司的方向筹备发展。宋贤向我推荐了你,你自己有什么想法?” 听到这里,高飞顿时激动莫名地道:“老板,我一定做好盼盼办事处,不,盼盼BJ分公司的工作,不让老板和宋主管失望。” 升职加薪这种事,换谁能不激动? 况且满打满算,高飞来到办事处也才不足一年的时间。 吴远点点头表示满意道:“这样吧,你把手上的工作先转交给金琦,暂时先回总部进修一个月。” 回总部进修,那不就是为了升职加薪做铺垫么? 高飞自然是满口答应,意气风发地走了。 打发走高飞。 吴远回到办公桌前,刚喝了两口水,就见一个脑袋俏皮地出现在门口。 “金琦!” 虽然刚刚还想不起金琦是哪个,但此刻吴远直接叫出了对方的名字。 并且强调说:“我记得你。” 第1166章 不仅打的快,而且打的好 这时,金琦才露出身形,乖乖巧巧地站在门前道:“老板,我来向您认错来了。” 吴远饶有兴致地冲她招招手道:“进来坐。” 随即自己也起身回到沙发区的单人位上,习惯性地摸起烟盒,就要点上一根。 眼见对方是女孩子,这才把烟放回去。 结果金琦坐过来,直接拿起那根华子,恭恭敬敬地递上前去,顺带着连打火机都拨着了道:“老板,你抽你的,不用管我。” 有女孩子点烟,这点面子总要是给的。 点上烟之后,吴远这才反问道:“你说来认错?认什么错?” 金琦理所当然地道:“人家不该总往娜娜和瑶瑶这么跑,耽误工作。” 吴远借机追问道:“那你耽误工作了吗?” 这个北京大妞当即矢口否认道:“我没有,一点都没有,真的!” 这一口浓郁的BJ腔,一听就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 于是吴远笑道:“你没耽误工作,你认什么错?” 这一下倒是把生动跳脱的金琦问住了。 小脑袋一歪,还真假模假式地思考开来道:“那老板你怎么让高飞把工作都交接给我?朗瑛也可以分担一部分的嘛。” 吴远嗯了一声:“这么一说,确实有你太闲了的缘故。” 说完自己就先笑了起来。 随即挥挥手打发道:“行了,好好干。干不下来的话,再跟我说。” 于是金琦只能亦步亦趋地走了。 搞出这一出来。 认错没认成,目的也没达到。 临下班前,吴远特地提前俩小时,叫上马明朝回去。 回去的路上,却没有直接回四合院,而是先去了孟师傅带队正干着的四合院翻修改造项目,丁老的四合院。 丁老这院子,位于西城区了。 跟吴远在西城区留的那套院子,倒是相隔不远。 吴远抵达的时候,孟师傅带着徒弟阿牛一干人等,还没收工。 趁着天黑之前的最后一点光亮,一行人都在专心致志地忙碌,都没注意到吴远的到来。 吴远站在照壁边上,看着丁老的这套院子。 比起黄老的四合院,小是小了点。 但却凸显出雅致的范儿来。 当然,丁老所想要的雅致,自是跟颜如卿想要的雅致,绝不一样的。 终于,阿牛一回头,发现了吴远的身影。 可惜傍晚时,影影绰绰地,本就看不太清。 加上吴远站在那儿,打量了半天,人也没怎么动。 登时把阿牛吓得亡魂直冒。 毕竟老板当初翻修改造四合院时,挖出很多骨灰坛子的事。 施工队里,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师父,你快看,快看!” 阿牛的惊魂声音,叫的孟师傅颇为不耐烦。 这个徒弟,乍乍呼呼的,不是一回两回了。 好在这回孟师傅是真的回头了。 这不回头还不要紧。 一回头,立马放下手里的工具,快步迎出来道:“老板,你怎么来了?” 阿牛一听师父这称呼,顿时啊了一声,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吴远身为老板,哪能跟他计较。 照旧拿出一包未拆的华子来,给师傅们一一散过去,顺带着慰问一圈。 这年头,撒烟散烟不仅是一种社交。 也是老板对下属体现笼络的一种途径。 所以甭管吴远过来有什么事,都是先跟师傅们打过一圈。 然后才单独说事。 阿牛一见有华子抽,也顾不上丢人了,屁颠颠地跑过来,接了一根。 想要说什么,却被师父孟师傅直接骂走了。 回过头来,孟师傅带着吴远在倒座房边上蹲下来道:“老板,都这个点了,你找过来有什么事?” 吴远不答反问道:“你应该能猜到些吧,孟师傅?” 孟师傅叹了口气道:“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到了盼盼家具厂总部一看,原来打家具还能那样打?不仅打的快,而且打的好。” “跟老板你相比,俺之前带着阿牛、老娄他们在村里做点家具卖卖,连小打小闹都算不上。” “而且俺还听说,老板你两三年就开始这么搞了,真的是太有先见之明了。” 能听到老师傅对自己这么多的恭维,吴远心底说不舒坦,那是假话。 但他依旧没有忘记这次过来的任务。 只是他没有以安排的口吻,而是以征询的姿态问起道:“现在我打算在BJ这附近也搞一个分厂,宋贤在跑这事,他应该也没瞒你。” “你愿不愿

相关推荐: 极品小帅哥连环挨操记(H)   [末世]男朋友总想囚禁我   恋父情事录(父女1v1)   深夜发疯病娇脑洞合集   误把师祖当炉鼎(修仙1v1 )   三人同床   春意融融_御书屋   心甘情愿【女攻男受sp】   纵芳菲(古风NP高H)   食髓知味(姐弟骨科,1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