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高考失利的我只能当文娱大佬了 > 第168章

第168章

来。 就见杨落雁迎上他问道:“要不要下碗面给你?” 吴远摸摸肚皮,“算了,实在吃不下了,留明天早上吧。” 说完,揽上媳妇肩膀道:“累了一天,该睡了。” 杨落雁灵巧地躲过道:“洗澡去。” 这一洗,事情就不简单了…… 转天一早,天刚蒙蒙亮,俩孩子还没醒,刘慧便早早地过来了。 如今两头跑起来,的确比常驻这边,更累一些。 但整个人的精神面貌,是截然不同的。 不仅如此,等到老丈人杨支书随后赶到的时候,吴远更是惊奇道:“爹,你这看起来,就跟年轻了二十岁一样。” 这话听得杨支书乐呵呵。 却被杨落雁捶了一记秀拳道:“我爹都多大人了,你还拿他开玩笑?” 吴远坚持道:“我不是开玩笑,媳妇你自己看嘛!” 杨落雁果真仔细地打量了一番道:“旁的不说,爹,你脸色确实好了很多。” 杨支书咧嘴一笑,也不反驳道:“说正事,小远,你得抽时间,帮我把家里的土暖气和煤气灶搞起来……” 第1312章 多样化养殖,远近独一份 一听这话,吴远两口子相视一眼,心领神会。 这三伏天才刚刚开始,就已经开始为三九天做准备了。 显然,丈母娘这来回奔波的状态,恐怕将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老丈人在自家五间大瓦房里,复刻吴家小楼的土暖气和煤气灶,无非就是为了丈母娘。 一是怕她用惯了这边的,回到自家不习惯。 二也是为了让她冬天少受点罪。 于是吴远当即道:“没问题,待我把管路规划一下,材料定做好,我叫人来安装一下就行。” 早饭过后。 杨支书一抹嘴,连闺女婿的饭后烟也不接,就匆匆地走了。 吴远把华子收进烟盒,顺手扔在了茶几上。 就见媳妇杨落雁薄施淡妆,一袭公关装外加套裙地,走了出来。 小腿上那若隐若现的,似乎还穿了丝袜。 好家伙,这魅力值是直接拉满了。 叫他每天都有新鲜感。 只是这架势,明显是奔着厂里上班去的。 吴远只能等人晚上回来,再尝鲜了。 结果杨落雁前脚刚走,俩孩子的干外婆王凤就提着篮子过来了。 虽然时间才刚过八点,日头还没多高,可气温已经挠地上来了,以至于王凤额头上全是汗。 放下篮子一看,吴远才发现,里头全都是半青半红的巨峰葡萄。 足足有近十斤。 这颜色一看,就是最早熟的一批。 吃起来还有点酸,但酸中带的甜,口味也是丝毫不差。 “大娘,这么多葡萄,你留着卖钱多好。” 王凤却拨拉着一串串的葡萄道:“卖能卖几个钱?留给我外孙、外孙女尝尝才好。” 随即又补充道:“这里头不少,你跟落雁也能吃点。” 说话间,俩孩子已经从楼下奔下来了,直扑进王凤怀里。 把王凤高兴得不行。 尤其是玥玥,这讨人喜欢的劲儿。 别说是十斤葡萄了,就算是一颗心,都巴不得掏出来给孩子。 王凤把俩孩子抱在怀里,一口一个心肝宝贝地稀罕着。 看得这几天,刚刚对俩孩子完成点‘断舍离’的刘慧,一脸的不以为然。 疼孩子也要有个限度。 哪能这么无原则地溺爱宠爱? 只是刘慧浑然忘却,自己以前也是这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大姐不说二姐了。 王凤稀罕完俩孩子,就见小江的手已经伸向了葡萄。 连忙一手打掉,然后匆匆起身去外头的水井边,洗浸葡萄。 一番忙碌回来,不仅俩孩子一人一串的葡萄,就连吴远和刘慧都各自有一串。 吴远边吃葡萄边问道:“大娘,宋校长呢?” 王凤看顾着俩孩子吃葡萄,时不时地帮着俩孩子擦去嘴角流淌出来的汁水道:“她呀,去省城进修了,说是教委选拔派去的。” 吴远心里一动,这教委的栗主任,行动还挺快。 暑期教师进修,这么快就安排上了。 刘慧趁机道:“那你今儿留下来吃饭。” 王凤下意识地摆手拒绝。 就听刘慧质问道:“你回去,能有什么事?一个人吃饭,还不好做,尤其是这三伏天的。” 吴远趁机帮腔道:“大娘,妈说得对。多一双筷子的事,又不费事。” 吃完了手头的一串葡萄,吴远拍拍手起身。 把家里的空间留给刘慧和王凤俩人,揣上两包烟,就出门溜达去了。 可惜刚走到村道上,吴远就有些后悔了。 三伏天,实在是不适合出门溜达。 不管是早上还是傍晚,外头都跟蒸笼似的,实在是熬人的紧。 连带着见到熟人,相互散烟之后,连火都不想点。 烤人! 好在村道两边的杨树,多少能提供点光阴。 吴远只好贴着树底下走,边走还边放着,上头冷不丁掉下来的毛辣子。 毕竟脚底下就不时能发现,依旧在蠕动的毛辣子。 赤脚踩上去,脚心虽然不会中招,可那踩屎感,多少也令人有些恶心。 如此,过了董大成家的桥头。 一片绿油油的稻田,呈现在眼前。 无边的绿意,随着微风起伏,竟让人燥热难当的内心,瞬间清爽不少。 田间地头的沟渠里,流淌着哗啦啦的流水。 更添几分清凉之意。 而在村道北边,栽种了两年多的桑树,长势总算是起来了,枝叶也繁茂起来。 可惜这种繁茂只是少数。 更有一部分被开辟成专供养殖小龙虾的虾塘了。 如此说来,村里如今的生态,是最为丰富多彩的了。 不仅有主要农作物,有桑蚕,更有多样化养殖产业,也算是十里八乡的独一份。 如此溜达着抵达村部。 吴远突然发现,里头比往常收购小龙虾时,还要热闹。 走进了一看,才发现今儿不仅照常收购野生的小龙虾。 而且恰逢不少村里的小龙虾养殖专业户,带着自家养殖成熟的第一批小龙虾,过来卖钱。 所以人多了一些,热闹了许多。 肖伟的媳妇陈杏也在其中。 见到吴远出现,不少人都纷纷主动打招呼。 吴远点头颔首而过,凑到李会计旁边,递上一根烟,便默默地看热闹。 对于回购养殖户送来的小龙虾,跟收购野生小龙虾完全不同。 因为村里补贴了差价,所以难免会有人动些歪脑筋。 所以许慧琴带着李老三媳妇李静、朱老六的五嫂王娟,都在旁边帮忙。 “大爹,你家这小龙虾,有一半是野生的吧?” 说话的是李静,面对的对象是她本家的长辈老李头。 村里首批小龙虾养殖户之一。 起初老李头还不承认,嘴硬道:“老三媳妇,你这不帮忙也就罢了,怎么还凭空挑刺?俺这小龙虾,可都是起早贪黑,一把屎一把尿,自己养大的……” 话未说完,李静、王娟,连同许慧琴,已经下手挑拣起来了。 还真别说。 混在一起,瞧不真切。 被这仨人一分拣,立马叫人看出虾塘养殖和野生的区别来了。 老李头面如死灰,只是恶狠狠地瞪了李静一眼。 直到李会计开口道:“三大爷,你别跟小静置气。这样,你这野生的按野生价收购,养殖按养殖价回收,保证不让你贴钱。” 老李头立马换了笑脸:“这还差不多。” 第1313章 有一点实力,但缺乏格局 看完老李头这一出,吴远也总算看明白了。 为何回购个养殖的小龙虾,竟搞出如此大的阵仗来。 毕竟村里头但凡办点大事小情,总是磨不开各种情面脸面的。 今儿老李头这半真半假地掺和着卖,要真是没李静这个本家媳妇出面,换个旁人来,都免不了折腾大半天的幺蛾子。 当然,叫上老丈人杨支书过来弹压一下,也能解决。 但出动老支书,那就属于王炸了。 王炸炸一回两回还行。 天天搁这儿整王炸,那是对于老支书威信的一种滥用。 趁着李会计算完了个老李头的钱,得空,吴远扔过去一根华子。 转头就听见肖伟的媳妇陈杏叫他,甜甜地,不大不小的琼鼻上布满细密的汗珠。 吴远就若有无地问一句道:“这第一茬,收成怎么样?” 说到收成,陈杏这个前村花小媳妇,充满自信地一挺胸脯,昂然道:“还不错。” “哟,那我得瞅瞅。” 吴远打算瞅得明明是小龙虾,却叫陈杏一听,莫名地耳根一红。 连带着撑开尼龙袋子的样子,就像是敞开胸怀一样地,娇羞无限。 好在好奇陈杏养殖小龙虾的人,不止吴远一个。 排队的前后村民,都争相看过来。 这一看,不等吴远有所反应,其他俩人就争先地惊呼出声来:“肖伟家里的,这小龙虾,你怎么养得这么好?” 听到有人问出口,吴远也随之点点头。 陈杏的小龙虾,养得确实好。 个个肥美精神,纵使在袋子里,依旧挥舞着两只大螯钳,耀武扬威。 吴远一瞧这质量上乘,当即道:“一会留个十斤二十斤,送我家去。照样按照村里的补贴钱,给你算钱。” 这年头养殖的稀有,吴远自然有些见猎心喜,尝尝味道。 不料陈杏却道:“要什么钱?一会家里还有些,我挑些给您送过去。” 吴远摆手,义正言辞道:“那不行啊,嫂子,该怎样就怎样。” 说话间,许慧琴也凑过来,看了一眼陈杏口袋里的小龙虾,多少有些权威认证的意思道:“婶儿这小龙虾养得确实极好。” 不但给了权威认证,而且当着吴远的面,连对陈杏的称呼,都改了口。 没办法,村里的关系太过错综复杂了。 不当着吴远的面,许慧琴大都称呼陈杏嫂子的。 可当着吴远的面,再称呼其嫂子,就不合适了,所以就来了个超级加辈。 陈杏微微一愣,明白过来,谦虚道:“都是慧琴你教的好。” 有了陈杏这个先进典型,许慧琴对于小龙虾养殖户的口气,也硬挺起来。 不是咱的方法不对头,是你们各自的努力不一样。 否则都是同一个村里的,为啥人家养得这般好? 吴远不掺和这面的议论纷纷,抬脚进了村部办公室,就见里头老丈人杨支书,俩腿翘在办公桌上,仰靠在椅背上打盹。 一旁的老许头,默默地翻着手里的账本一类的东西,神色严肃。 眼见着老丈人鼾声如雷的,吴远贴着老许头坐下来,连散烟的动作都透着轻手轻脚。 叔侄俩凑头把华子点上,轻吐出口。 终于老支书一个趔趄,俩腿从办公桌上掉落下来,整个人条件反射般地醒了过来。 吴远下意识地起身,要扑过去。 得亏老支书自己个反应过来,没至于发生脑门磕上桌面这种糗事。 于是吴远扑过去的动作,就临时转换为散烟过去道:“爹。” 老支书嗦了嗦牙花子,接过华子,习惯性地就去摸自己口袋找火道:“你来了?” 吴远再度拨着打火机递过去道:“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出来转转。” 老支书凑在火头上点着了华子,发出噗噗的声音。 吴远趁机道:“爹,觉没睡够,你就在家多睡一会好了。” 毕竟这一大早的,就到村部补觉,可不就是没睡够么? 不料老许头一语道破真相道:“他哪里是缺觉?他是却六味地黄丸!” 被老伙计一语道破真相,老支书俩眼一瞪:“你这老东西,真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 老许头笑而不语。 吴远也明白,老丈人话骂得越狠,只能越说明老许头越接近真相。 结合最近丈母娘每天都回自家住,白天才回去,也就难怪老丈人一大早就躲到村部来打盹来了。 吴远这一明白过来,和本就绷着笑的老许头一对视。 结果一老一小,全都绷不住,笑出声来。 男人嘛,看破不说破,反而有所忌惮。 一旦都说破了,反倒是无所畏惧了。 所以笑闹过后,老支书就像是一个囤积资产的阔老爷,开始关心起时势的变化。 “这一年都过了一半了,上头的形势,还叫人看不明白。别回头咱弄来这么多的铝锭,到时候再砸咱们手里去……” 跟随者老支书这一番话,老许头也随之一叹。 对吴远解释道:“你不知道,村里弄这事,叫乡里上头都知道了。一时之间,说什么的都有。尤其是卞孝生,居然在一次乡党委会议上,说咱村是没头的苍蝇,四处乱撞。” 敢情是挨乡里批了。 卞孝生这个人嘛,有点实力,但在格局上,终究差点意思。 意识到这一点,吴远并没有像以往那样宽慰眼前这二位。 说什么自己和落雁可以轻而易举地为此事保底。 而是就事论事地说起道:“爹,许叔,要只是为了平息乡里上头的这种论调,其实不难。咱想办法画个饼就行。” 不等老支书追问,老许头就抢先道:“画饼?” 吴远施施然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你们把这饼给画好了,上头的人,不但不再说闲话,反而巴不得你们能挣钱,挣大钱。” 话说到这里。 老二位相视一眼,顿时心领神会了。 一旦让所有人都觉着,自己有沾光的机会,可不就自动闭嘴了? 这可比什么都好使。 所以紧接着老支书问道:“这饼依你看,具体该怎么画?” 其实画饼,甭管是支书还是村长,都会。 关键是这饼怎么能画得恰到好处才行。 第1314章 越扑风捉影,越深信不疑 二人有此一问,也是为了弄清这里头的分寸。 万一画得太过,到时候村里真挣了大钱,引发那么多人过来分一杯羹,反而因小失大。 吴远弹了弹烟灰道:“爹,许叔,其实这等好事,也不用说得太清楚,更不要去大为宣扬。你俩先找个相熟的透露点口风,效果自然就达到了。” 二人听完,老许头不由一拍大腿道:“妙啊,小远,这个法子妙啊!”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种暗地里透露,根本瞒不住不说,反而会让那帮口口相传的人,坚信不疑。” 人哪,就是这样子。 你跟他发誓赌咒说的话,他未必会相信。 他反而会对自己扑风捉影听来的小道消息,深信不疑。 打村部离开,吴远回到家中,已经临近十点。 日头升的老高不说,阳光照在身上,炙烤得人浑身炸裂出油,一刻也待不了的样子。 丈母娘刘慧里里外外地忙个不停,哼着歌儿,丝毫不觉得热。 连带着俩孩子跟着跑前跑后,满头大汗,而乐此不彼。 吴远靠在翻了面的沙发上,感觉到一丝凉意,但并不多,抬手就把客厅里的空调打开。 这才舒服下来。 翻看起这顿日子以来,堆积在沙发旁边的报纸。 很多都找不齐全了,估计是没少被俩孩子瞎糟蹋。 饶是如此,报纸上的论调,依旧让人从平静之中,感受到一丝山雨欲来的端倪。 这文人吵架,吴远也算是看出来了。 表面上,温文尔雅。 实际上,意思比直接骂娘还要狠。 不多时,沙发边上电话响起。 吴远接起来一听,是三姐夫熊刚打来的。 确定是幺弟在听电话,直接开门见山地道:“晚上来家里,让你三姐弄俩好菜,咱们好好喝一顿。” 吴远也不多问,为什么,想了想晚上没啥安排,直接答应下来道:“行,晚上见。” 这边刚挂了电话,就见大门口出现个人影。 吴远刚准备起身,就听那人跟外面菜园子里的刘慧聊上了。 这人不是旁人,而是肖伟的媳妇陈杏。 等到刘慧挎着菜篮子,回到大门口,往陈杏撑开的口袋里一瞧,吴远才恍然记起,莫不是送小龙虾过来的? 想到这里,吴远穿上拖鞋,趿拉着迎出门道:“这次回购,收入怎么样?” 见到吴远出门,陈杏立马回头道:“还不错,有村里的补贴,大家伙都觉着没白忙活。” 吴远走得近了,才发现陈杏换了身衣服,连带着脸上也透着清爽。 明显是打村里回来,专门洗漱过,这才带着小龙虾上门来。 见到吴远过来,刘慧随口让了一句道:“杏儿,进屋来坐,外头热。” 陈杏连连谦让道:“婶儿不用了,我不热。” 随即撑开口袋,让吴远看个真切。 好家伙,吴远一看,这口袋里的,比拿到村里回购的还要个大一些。 一看就是精挑细选出来的。 吴远看完,一边去车库拿秤,一边道:“嫂子,这么好的小龙虾,我给你在村里的补贴价基础上,再加两毛一斤。咱们该怎样就怎样,不然我吃着,也不知味。” “不了,不了……” 结果等吴远拿着称杆子和秤砣出来,发现陈杏人都跑了。 连装小龙虾的袋子都不要了。 这也难不倒吴远。 没有别人帮忙,这点小龙虾,他一个人也称得起来。 把秤钩往打着结的尼龙口袋上一钩,双臂一使劲,就把小龙虾拎了起来。 秤砣来回这么一拨拉。 很快,结果出来了,二十二斤,稳稳的。 按照事先说好的七毛一斤,拢共十五块四毛。 吴远拿了钱,到了自家西边,就见肖伟的儿子肖岩,正蹲在门口树荫底下玩泥巴。 当即招招手,把孩子叫过来,钱塞到他身上的口袋里道:“拿回去给你妈,就说是卖小龙虾的钱。” 肖岩不懂大人间的这些推拉。 只觉得自家老娘又挣到钱了,飞快地跑回家报喜去了。 结果不多时,吴远刚回到自家院中,就听西边传来一阵哭嚎。 然后很快,陈杏又匆匆出现在门口,手里头拿着钱。 吴远不得不转身迎出去道:“嫂子,你说你为了十来块钱,打孩子一顿,这值当么?” “……你这回不收钱的,下回我哪还好意思找你买这么好的小龙虾?” 正在院子里葡萄架下择菜的刘慧,也帮腔道:“就是,杏儿,你就收下吧,该怎样就怎样。” 打发走了陈杏,吴远对着桶里的小龙虾放了点井水,拖到葡萄架底下的荫凉地里,先吐上一阵子泥沙再说。 午饭后,吴远打了个盹,就起身收拾小龙虾。 由于个头不小。 所以别看有二十来斤,其实处理起来,根本费不了多少功夫。 饶是如此,吴远依旧只处理上一半,留着一半到明天。 驾轻就熟地把小龙虾烧好,杨落雁也差不多到家了。 吴远跟媳妇说了去三姐家喝酒的事,回身换了身清爽的衣服出门了。 抵达陵园东路夜市时,正是各个摊位上客的时候。 三姐吴秀华带着张艳、苗红几人忙得不可开交。 只顾得上跟吴远打上招呼道:“你三姐夫在院里,酒菜都准备好了。” 吴远瞧着这越来越繁荣的夜市,也颇感欣慰。 甭管报纸上吵得多么不可开交,可市井里的烟火气,才是最真实的。 熊刚迎出门来,浑身上下只穿了件大裤衩和老头衫,一幅闲散富家翁的模样。 身后跟着熊飞燕冒出头来,第一句话就是:“舅舅,人家什么时候才能去你家过暑假呀?” 好家伙,一上来就发出灵魂拷问。 听得熊刚直撵人道:“去去去,怎么总想着去你舅家?家里过着不好么?” 熊飞燕一边跑开,一边道:“去舅舅家,才叫过暑假嘛!” 被熊刚这么一斥责,相继冒头的熊武和熊文,也是远远地不敢靠近。 吴远散了根华子给熊刚道:“三姐夫,孩子想要走走亲戚,你至于的么?” 熊刚却颇有怨念地道:“年年寒暑假,去给你添麻烦。以前是图吃的,咱也就不说了。现在家里吃穿不愁了,还是想去……” 第1315章 童年寒暑假,定在舅舅家 的确,正如三姐夫熊刚所说。 陵园东路的这套院子,愈来愈有家的味道了。 不仅如此,而且该有的,也都有了。 堂屋三间房里,甚至装上了春兰空调。 说是夏天里热得吃不好、睡不着的问题,根本不存在。 即便这样,仨孩子一到寒暑假,还是见天地念叨着,要去舅舅家。 仿佛去舅舅家里,才是童年。 吴远心中明白,这不是条件好坏的问题。 前世自己一个光棍汉,家里穷得叮当响的,这帮孩子每到寒暑假,依旧过来住到最后一天。 当然,俩人在院中小桌前坐下来的同时。 熊刚伸手点起了蚊香。 吴远也没去生硬地为仨孩子说话护短,而是另辟蹊径地提起道:“文勇昨儿回来,我就想把他接过来住的,毕竟四姐家那条件,三姐夫你也知道。” “……可如今四姐俩口子,刚承了我这么大一份情。文勇这后期调养,真是生怕再给我添麻烦了。” “……如果能让这仨孩子过去,我把文勇那仨孩子接过来,就顺理成章。让他们一起玩,文勇也能恢复得快一些。” 一听幺弟从这个角度说起来,熊刚点起蚊香,坐起身来,反倒是无力反驳了。 放下打火机,摸起酒瓶,啪嗒一声开了盖道:“你啊,总是操不完的心!” 吴远哈哈一笑:“这不今儿就找三姐夫你喝酒来了么?” 老爷子和老太太不在了。 每回来三姐家,吴远总有种莫名的归属感。 这甚至是吴家小楼,所不曾给他的感觉。 郎舅俩推杯换盏,很快喝了个有来有回,畅快淋漓。 畅快之余,吴远夹了颗花生米,扔进嘴里道:“三姐夫,最近建管局的工作,可还顺利?” 听到这里,熊刚干脆放些杯著。 一本正经地道:“相比于水利局的无所事事,这建管局可都是事儿。每天从早忙到晚,就没个停歇的时候。” 吴远慨然道:“忙些好哇,忙了,就不会胡思乱想。” 熊刚摇摇头道:“不胡思乱想是不可能的。我是发现了,到我这个级别,想要一门心思地埋头干活,那是不可能的。” “……你不仅得时不时地抬头看路,而且还得看看前后左右、四面八方。” “……前不久,徐书记把我叫过去谈话。叮嘱我说,得三分做,七分看。我是极为不认同的,可人在官场,身不由己。到头来,我至多也只能做到六分做、四分看。” 说完,熊刚就叹了口气。 这番话说得是极为理论,极为抽象化了。 说给旁人去听,怕是都听不懂。 但吴远毕竟不是旁人。 两世为人的阅历,那干饭也不是白吃的。 “徐长盛的话,你姑且听着。但你要是实在为难,做不到,也不要强求。” 吴远漫不经心地说着,听得熊刚微微一愣。 熊刚原以为,在外头混得风生水起的幺弟,怎么着也要苦口婆心地劝上自己一通的。 不料吴远的下一句话,就让他心内一震之余,充满感动。 “你只管随心去做,剩下的,全都交给幺弟我!” 虽说隔行如隔山。 但吴远觉着,凭借自己的关系网,为一个县级市,甚至是未来地级市的局级干部,保驾护航,还是能够勉强做到的。 可听在熊刚的耳里,感动之余,心底一直拗着的心结,一下子就解开了。 心结一开,人就跟着浑身轻松起来。 熊刚嗨了一声,再度举杯道:“叫你来喝酒吃饭,本来是想慰劳慰劳你的。结果倒被你给慰劳了,幺弟,这杯我敬你……” 一顿酒喝到了八点来钟。 别看着推杯换盏地热闹,但其实俩人加一起,才干下去一瓶酒。 酒足饭饱之后。 门口的夜市,却刚到最忙的时候。 露天的夏夜里,冰啤加上十三香小龙虾,早已成为北岗人夜生活的不二首选。 所以纵使是旁边多了一两个摊位,但三姐这摊位上,依旧是客流不断,忙到最后。 当然,吃多了小龙虾的客人。 今晚也发现出些端倪来,指着桌上的小龙虾道:“老板,今天这小龙虾,味道有些不一样啊!俺是你家常客了,不可能吃错。” 面对信誓旦旦的老客,三姐吴秀华笑意不减地先给对方点了个赞道:“真不愧是老客人,这点口味上的细微差别,都叫你吃出来了。” 二人这一问一答的,顿时吸引了不少食客的注意。 眼见食客们都竖起了耳朵,吴秀华大大方方地解释道:“如今野生小龙虾再多,也不够咱们这么卖的。所以咱们乡下农村专门搞起了小龙虾养殖,喂得都是五谷杂粮和饲料,吃起来口味,自然与野生的不同。” “……就这些养殖的小龙虾,我们进货价,比野生的还要贵上两毛钱一斤呢。但为了回馈广大新老客户,咱的十三香小龙虾价格依旧不变。” 这实话实说,顿时引起一番叫好。 毕竟这年头,还没有,野生的一定比养殖好的舆论倾向。 而且野生小龙虾,吃什么的都有。 反倒是刚开始养殖的那些,规规矩矩的,还没什么幺蛾子。 如此一来,就有客人提要求道:“老板,等下回来,一定给俺们也弄些养殖的小龙虾尝尝。” 吴秀华满口答应道:“没问题,下回您请早。来晚了,我也没办法。” 眼见吴秀华应付完了客人,吴远凑过去道:“三姐,我先回了。” 吴秀华猝然转身道:“喝好了?吃饱了没有?” 吴远摸着肚皮道:“在你家,我还能饿着肚子走吗?” 不料吴秀华一瞧他这脸道:“看看这半个多月,为了文勇的事,人都熬瘦了。” 这话听得吴远也挺突然的,“有么,三姐?你是不是看错了?” 吴秀华坚持道:“我说有就有。” 吴远犟不过三姐,干脆就以接文勇过来疗养为由头,把仨孩子也一道接过去的想法,说了出来。 吴秀华也没法反驳,只是感受着幺弟的苦心,忍不住心疼道:“你啊,就是这操心的命!” 第1316章 谁吃不重要,谁买才重要 陵园东路。 吴远这边刚跟三姐吴秀华申报完,转头正准备找仨孩子说一说。 就见仨孩子各自挎着个小包,已经在等他了。 尤其是熊飞燕,鬼灵精怪地宣布道:“舅舅,我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咱们走吧!” 得了。 原本吴远是打算给仨孩子说,明天派车来接的。 可现在既然已经收拾好了,那就择日不如撞日,走吧。 倒是吴秀华气咻咻地指着仨孩子,最后指到幺弟头上道:“瞧瞧他们一个个,被你惯的。” 吴远把手一挥:“走吧,免得我后悔。” 仨孩子一溜烟地蹿了,直奔老舅停车的地儿。 回程的路上。 仨孩子跟吴远,一道挤在后排上。 宽大的后排空间,倒是不觉得拥挤。 尤其是熊飞燕这爬来爬去的,最后小手放到了吴远的太阳穴上:“舅舅,我给你按按头吧?” 哎哟,难得这孩子有这孝心。 吴远当时就答应了。 只是飞燕这双小手的力道,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偏偏她还不停地追问:“舅舅,舒服吗?舒服吧?舒不舒服?” 一幅你不点头,她就誓不罢休的样子。 吴远勉为其难地回答舒服之后,问起道:“平日里,你是不是也这样给你爹按按?” 熊飞燕下巴一扬道:“那可不?爹说可舒服了。” 吴远苦笑,你这样念经似的追问,谁能说不舒服? 不过话说回来。 三姐家这个抱养来的闺女,倒是融入得很好。 丝毫没有外人的感觉。 宾利慕尚回到梨园村,吴家小楼门口。 院子里的大黄,最先警惕地叫了起来。但也不是那种狂叫不止的样子,而是时不时地吼一声,主打一个示警。 杨落雁闻声走出门来,就见自家男人车上一股脑下来仨孩子。 当即恍然大悟说:“怪不得大黄叫个不停的,敢情是你们几个孩子来了。” 熊武、熊文,都乖乖地叫一声舅妈。 只有熊飞燕,一见面就抱住杨落雁,戏精般地,扬起小脑袋道:“舅妈,人家可想死你了。” 听得杨落雁无奈失笑:“舅妈也想你了!” 随即,杨落雁就安排道:“快点,放下各自的包袱,洗洗手,屋里桌上有个西瓜。” 熊武和熊文一听吃的,就来劲。 倒是熊飞燕咖位更高地道:“舅妈,人家想要先给姨妹打个电话。” 这姨妹不是旁人,自然是四姐家的钟文雅。 反正俩孩子谁大谁小的,弄到现在,吴远也搞不清。 俩人在对方的嘴里,都是姨妹。 反正谁也不让谁。 等到明朝开着车子离开,吴远回头,关上自家大门,顺便从里头销死了。 接着,把大黄几只狗也都放了出来,任由它们在院里撒欢。 进了小楼。 熊武和熊文已经一人一块西瓜地啃上了,啃得满脸都是。 只有熊飞燕还抱着电话机,洋洋自得地宣布着,自己先一步抵达老舅家的消息。 吴远一屁股在沙发上坐下来。 行了,有飞燕的这通电话,都不用自己亲自打电话过去了。 要不了明天,钟文雅肯定鼓动着她俩哥哥,想要过来。 尤其是钟文勇现在,拥有着特权。 只要他一开口,四姐俩口子,没有不答应的道理。 果然,下一刻,等到杨落雁把蜂蜜水和果盘端过来的同时。 熊飞燕也终于一幅胜利者的姿态,把电话机交到吴远手里道:“舅舅给你,钟文雅要跟你说话。” 吴远刚把话筒贴到耳边,就听钟文雅迫不及待地道:“老舅,人家要去你家过暑假!” 吴远也是二话不说,“行啊,只要你搞定你爹妈,我明天就派车去接你们仨。” “舅舅万岁,你就等着人家的好消息吧!” 瞧瞧,这点小难题,根本难不倒她。 挂了电话,吴远一口气把解救套餐干下去。 顺便趁着仨孩子都在吃西瓜,跟媳妇杨落雁道:“这下家里又要多几个捣蛋鬼了,辛苦你了。” 杨落雁倒是习以为常地道:“正好俩孩子在楼上睡觉没人陪着,有他们在,也省的我夜夜都上楼瞧去了。” 吴远自然清楚,媳妇说这话,是为了宽慰自己。 所以接着又道:“也辛苦妈了,白天少不了要忙活这几个孩子的饭。” 杨落雁好整以暇道:“妈现在是最不会对你有意见的了。” 吴远不明就里地道:“为什么?” 杨落雁施施然道:“就凭你把爹带去见外公外婆了呀!” 原来是这点小事。 吴远哈哈一笑道:“我那也是无心插柳。” 杨落雁煞有介事地道:“以爹的脾气,就得无心插柳,这事才能办成。你真要是事前给他打了预防针,指不定半路出什么幺蛾子呢。” 吴远打趣道:“胡说,咱爹的格局,没有那么低!” 说话间,沙发旁的电话再度响起。 吴远伸手一接,就听大哥杨贲的声音传来道:“妹夫,爹最近是怎么回事?” “是大哥啊,”吴远先叫了声人,随即问起道:“爹怎么了?爹不是好好的吗?” 一听是自家大哥,杨落雁的耳朵也凑了过来。 就听电话那头的杨贲继续道:“他怎么平白无故地,叫我给他买六味地黄丸呢?” 听到这里,吴远噗嗤一声,没忍住,笑了出来。 噗得媳妇杨落雁猝不及防之余,一脸懊恼地锤了他胸口一下。 虽然杨落雁对早上村部的事情不知晓,但她知道,丈夫这般反应,这六味地黄丸,肯定跟他脱不开关系。 而且六味地黄丸这东西的功效,太详细地,她说不清楚。 但也隐约知道,这东西是为了那事而服用的。 吴远挨了媳妇一记小拳拳,忍痛笑着对电话那头的大舅哥,解释了原委。 杨贲听完,也是愣了好半天。 最后还是把最开始的问题抛回来道:“那这六味地黄丸,我到底要不要给他买?” 吴远笑道:“你家里有的话,就顺便给爹带点过来试试呗。” 杨贲当即矢口否认:“谁家里有那玩意?我好好的,干吗吃那东西?” 说到这事上,男人的嘴,总是比其他地方更硬。 吴远只好道:“如果家里没有的话,那你出面去买,总比爹出面去买,更合适吧?” 第1317章 稳扎亦稳打,求稳不求快 挂了大舅哥的电话。 吴远专门跑到院子里,方才大笑出声。 今晚若是不笑个痛快,难保明儿面对老丈人的时候,自己会不笑出来。 片刻之后,心情平复下来。 回到小楼,正碰上钟文雅打电话过来。 言之凿凿地声称,已经获得了批准。 吴远丝毫不意外道:“行吧,明儿老舅派车去接你们,安心在家等着。” 钟文雅却还不放心地道:“舅舅,你可千万别忘了!” 换做以往,忘了也就忘了。 仨孩子自己总能过来。 可如今,只要的目的是为了文勇疗养方便舒适,自然要派车去接。 所以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忘。 钟文雅说完,电话那头就被四姐吴芳华接过去道:“幺弟,你看这事,又要给你跟弟妹添麻烦了。” 吴远施施然道:“三姐家的仨孩子都来了,也不差文雅她们仨了。” 话是怎么说,吴芳华心里依旧泛着感激。 挂了电话,吴远立马对正吃着西瓜的仨孩子叮嘱道:“明儿他们仨就过来了,你们碰到一起,可别再搞什么小摩擦,好好处!” 熊飞燕哼地一声,表面不屑之余,但微微上扬的嘴角,却已经暴露了她的内心。 戏精的世界,也是需要棋逢对手的。 在家里,虐这俩哥哥,她已经毫无成就感了。 只有一年两次的假期,跟钟文雅碰面,才能泛起她内心的小小好胜心来。 相比之下,熊文乖巧惯了。 尤其是在老舅面前。 就比如他现在,自己西瓜都吃不过来,还不忘屁颠颠地拿一块过来给老舅。 吃过西瓜,仨孩子就各自洗澡,上楼睡觉了。 至于楼上房间的安排,早已约定俗称。 都不需要吴远俩口子另外费心了。 转天一早,7月17日,周三。 吴远醒的很早,原打算早点吃完,早点去厂里。 避开和老丈人的碰面,免得自己一不小心,忍不住笑。 结果恰巧老丈人杨支书也早早地过来了。 翁婿俩一见面。 吴远递烟过去的同时,都得低头,或者把脸转向一边,避免对视。 杨支书倒是没看出来。 他这注意力,都在家里新来的几个孩子身上。 吃完早饭,吴远迫不及待地夺门而去。 结果到了盼盼家具厂里,吴远这屁股还没捂热,大姨子杨沉鱼就找上门来。 “六味地黄丸是怎么回事?” 吴远愕然:“连你也知道了?” 杨沉鱼脸色一红:“之前我偷偷买过,和在长山的饭里,结果你也看到了,没什么用,剩了不少。后来这事,不小心叫李云知道了。” 简简单单一句话,包含的信息量却是不少。 吴远却没深究大姨子当初的神操作,而是面带愧色道:“大舅哥竟然真的没有这药!” 不料下一刻,就被杨沉鱼揭破道:“什么呀,他是吃完了,想起来我这儿放着也是放着……” 说到这里,杨沉鱼才意识到,话题被拐远了,特地回过头来:“所以六味地黄丸到底是怎么回事?” “好吧,事情是这样子的……” 吴远只好耐心地又从头讲了一遍。 谁让这事,是他埋下的因呢。 听到最后,杨沉鱼一跺脚,一拧身,嘟哝着道:“爹怎么这么老不正经的!”,走了。 吴远本想替老丈人辩护两句的。 可一想到跟大姨子掰扯这事,似乎并不合适。 不料吴远刚拿起报纸来翻看,大姨子便去而复返,顺便把两瓶六味地黄丸,重重地放在他面前,然后头也不回地走掉。 这烫手山芋,转来转去,最终还转到自己手上来了? 虽说眼下通过自己转交给老丈人,最快最省事。 结果这一幕,正被泡茶送过来的行政部桑语,看了个正着。 天哪,杨副厂长为什么会给老板送六味地黄丸? 盼盼家具厂的运营,早已走上正规。 当然,短暂的小插曲过后。 杨沉鱼再过来的时候,主要就是汇报盼盼家具厂的具体工作。 这半年来,吴远对于盼盼家具厂投入的关注最小。 即便是首都那边,由办事处升格为分公司了,但具体的事务,吴远也并没有过问多少。 如今通过大姨子这正儿八经的汇报,吴远发现,只要下半年能够保持这势头,盼盼全年实现年前所定下三个亿的目标,并不难。 听完汇报,已然日上三竿了。 吴远透过办公室的窗户,眺望远处家居港的工地。 只见偌大的家居港主体结构,已经拔地而起。 钟振远带队下的腾达三建,干起来不算是有多快,但绝对是稳扎稳打。 这就很好。 政府工程,求稳而不求快。 况且总要给徐长盛那边的招商引资工作,留下足够的时间。 刚想到这里,桑语打旁边的行政部办公室冒头道:“老板,林秘书的电话,我给您接过去?” 吴远回过神来道:“接过来。” 随即吴远拾起话机,就听林秘书开门见山地道:“吴老板,最近市委市政府,在招待所举办一系列的招商引资活动,你有没有兴趣到场参与一下?” 乍一听林秘书说起市委市政府,吴远这还有些不习惯。 实则是北岗早就成为县级市,这一说法早该变过来了。 “既然是市里牵头的招商引资活动,我就不参与了。相信市里,一定能把这项活动切实办好。” 饶是如此,林秘书依旧不放弃道:“这样吧,吴老板,我先把你的名字报上去。您来不了没关系,若是想来,随时都能来。” 林秘书这样做,也是一片好意。 吴远无可无不可的,自然就听之任之了。 挂了林秘书的电话不多久,二叔杨国柱便敲门而入问:“小远,既然你在家,那招商引资活动,怎么不去?” 吴远一滞,随即明白过来道:“这么说来,盼盼家具厂也在受邀之列?” 杨国柱理所当然地道:“盼盼作为本地的知名企业,又是家居港项目的重要供应商,肯定少不了咱们的参加。” 吴远点点头道:“那二叔你就先代替厂里参加一下,主要是帮衬一下市里,展示一下投资和经营环境。” 第1318章 老板顾不上,只有咱主动 杨国柱算是听出来了,吴远压根没把这事放心上。 况且话说回来。 盼盼家具厂在受邀之列,也是为了给北岗装点门面,吸引外来资本投资落地而已。 既然如此,杨国柱也就不强求了,自己包揽了这个任务。 毕竟吹牛侃大山,云山雾罩地一通吹,这点他是在行的。 更何况,以盼盼家具厂这实力和影响力,他吹起来,心是一点都不虚。 打发走杨国柱,吴远原以为,可以从招商引资这事中,抽身出来。 不料下午,行政部的花蓉就过来汇报道:“老板,厂里刚刚收到苏南孙老板的电话,说是想要专程拜访您一下。” 苏南孙老板? 吴远脑海里过了一遍,确认不是什么熟人,当即道:“不见。” 说完,又觉着这话有些不近情面了,随即补充道:“你问一下,如果他是来参加招商引资的,就找老杨厂长。如果他是想要寻求家具方面的合作,就让他直接联系小杨厂长。” 花蓉点点头,这样的回复,的确有人情味多了。 于是举一反三地追问道:“那陆续有类似的拜访电话,我一概这么回复?” 吴远点头首肯道:“可以,就这么回。” 听完指示,花蓉袅袅婷婷地走了。 片刻的功夫,还不忘回来,跟吴远汇报一声道:“老板,这位苏南孙老板是来参加招商引资的,我都按照您的吩咐,回了。” 吴远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转眼到了下班时间。 吴远想着,家里七八个孩子,还不一定乱成什么样子,就有些归心似箭,一刻也多等不了。 只是冲到门口时,才想起来大姨子带来的六味地黄丸,还在抽屉里。 又回身去拿,然后一股脑地揣在裤兜里,匆匆下楼。 如此回到家中,几个孩子早就玩熟了。 除了文勇一个人在楼上起居室看书,轻易不下楼之外。 其他几个孩子,都在家前屋后地到处跑。 一个个跑得像个泥猴子似的。 刘慧却在屋里,正为这么多孩子的晚饭发愁。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 这么多半大小子的晚饭,可真是叫人愁坏了。 吴远见状,回屋换了身松快的衣服,便出来接手道:“妈,我来吧。” 自打这阵子回去住,两头跑之后,刘慧越来越乐得放手了。 不仅对俩孩子抓得没那么紧了,对闺女家的大事小情也抓得没那么紧了。 吴远系上围裙,打开冰箱一看。 几道简单易熟的菜码,便浮上心头。 相应的配菜,自家菜园子哪里有,有多少,也做到心中有数。 随即便揣着勺子,来到小楼廊檐下,一声呼喊,把几个孩子全都召回来。 摘菜地摘菜,择菜地择菜,洗菜地洗菜。 一个也别想闲着。 钟文勇似乎听到动静,拄着拐杖从楼上下来道:“老舅,你看我要做点什么?” 吴远脱口而出道:“你呀,什么也不用做。” 说完,才连忙找补道:“你就负责监督他们,看看菜择得干不干净,洗得彻不彻底。” 毕竟整天都待在空调房里也不好。 这一会的功夫,就权当给文勇呼吸傍晚的新鲜空气了。 有几个孩子打下手,吴远很快,就做好了几道量大味美的家常菜。 梅豆烧肉,油焖茄子,苦瓜炒蛋,黄瓜拌粉皮,外加一个西红柿蛋汤。 四菜一汤,简简单单。 但胜在油水充足。 等到最后一个西红柿蛋汤在锅里滚沸,媳妇杨落雁也到家了。 吴远顺手关了火,趁着媳妇进屋换衣服的同时,闪进房内,把大姨子交给他的两瓶六味地黄丸交给媳妇道:“这药,你去拿给爹。” 杨落雁一脸警惕:“你怎么不去?” 吴远失笑道:“我是怕爹脸上挂不住!就算你拿给爹,也要偷偷地,就说我不知道这事。” 杨落雁放下心来,却又忍不住反问道:“至于的么?” 吴远叮嘱道:“最好这样,毕竟老人家,面皮薄。咱该照顾到的,还是要照顾到。” 晚饭过后。 杨支书和刘慧老俩口相继离开。 吴远操持完院子里几条狗的晚饭后,进到厨房,凑在媳妇身边悄悄问:“那药,你给爹了?” 杨落雁不乏狡黠地道:“我给妈了!” 好嘛,这样也行? 仔细一想,这样似乎也行! 转眼三天已过。 7月20日,北岗的气温,到达第一个小高峰,三十五度。 市里组织的第一届招商引资活动,在市招待所如期举行。 一大早,县城里传来此起彼伏的一通鞭炮声。 听得出来,这次活动的阵势着实不小。 饶是如此,吴远也不愿意去凑这份热闹。 有那功夫,他宁愿在办公室里,翻翻报纸,享享清闲。 转眼到了下午。 桌上的电话响起。 吴远接起来一听,是王敏亚打来的电话。 “老板,您今天有空吗?我想跟您当面汇报一下工作。” “费那事干啥?”吴远不假思索地道,说完才意识过来:“你也来参加招商引资活动了?” 王敏亚嗯了一声道:“家居港大市场中,怎么能缺了咱们兔宝宝板材?” “这样的话,你就过来吧,只要别耽误你参加活动。” “不耽误,不耽误。”王敏亚连忙道:“对了,陆厂长也在我身边。” “他要想来,就一块来吧。” 挂掉电话,吴远长出一口气。 早知道他们要特地过来,真不如自己去现场了。 不过事已至此,吴远也没过多后悔。 半个钟头后。 他就见到了满面红光的王敏亚和踌躇满志的陆援朝。 招呼着俩人在沙发上坐下,吴远亲自为他们斟茶道:“原本打算月底北上时,路过你们那边看一看。谁想到,提前见到你们了。” 王敏亚慨叹道:“我跟陆副厂长,真是盼星星盼月亮,也难得盼到老板你来一回。” 陆援朝只是陪着傻笑。 吴远失笑道:“有这么夸张么?” “有!”王敏亚掷地有声地道:“怎么没有?” 随即善解人意地道:“不过我们知道,老板你的精力,都放在首都和上海的大公司、大工程上。所以我们只有自己主动一些,争取老板能多关注一些我们厂子的发展了。” 第1319章 虽然你没去,但没少提你 花花轿子人抬人。 王敏亚一开口,就把自己姿态放得这么低。 一方面是有点子曲意逢迎的味道;另一方面也是在向老板示弱,以便表示自己依旧是个勤汇报、好掌控的代理人。 但吴远身为老板,却没有仅仅沉迷于这种被吹捧的感觉。 而是接过话茬,极为坦诚地道:“兔宝宝板材厂发展势头很好,各方面业务稳步增长,我有什么必要去过多关注,反而给你们添乱?” “……王厂长,你和陆副厂长,只需要按照如今的思路继续发展下去,就行了。” “……只是有一点,我得给你们提个醒。兔宝宝板材厂将来可是奔着上市的目标去的,所以你俩千万别给自己设限。放开手脚,解放思想去做。” 说到这里,吴远转向陆援朝道:“我相信,有你俩做榜样,援朝和裴娜这边的瓷砖厂,自然也不会差到哪儿去的。” 饶是如此,陆援朝还是就瓷砖厂的建设情况,简单地给吴远做了个汇报。 等到陆援朝这边说完。 王敏亚就很丝滑地提起道:“老板,这次招商引资会上,很多南方来的老板,其实是想见您一面的。您怎么不去参加呢?” 吴远哦了一声道:“林秘书提前给我打过电话了,但我没想那么多。叫老杨厂长作为代表,去了就行。” 王敏亚点点头:“老杨厂长代表盼盼家具厂,绰绰有余。但林秘书请您出面,应该是把您当作是北岗的一张王牌。不,王炸!” “您去和不去,招商引资的效果,可能是天差地别。” 吴远失笑道:“有那么夸张么?” 王敏亚却煞有介事地道:“反正老板,您看吧。如果这次招商引资会的效果,不尽如人意。怕是下回,就算您去了BJ,不在家,徐长盛也得去把您请回来……” 这话听着有些夸张了。 但的确是徐长盛能干出来的事。 约莫聊了个把钟头,王敏亚便起身告辞,“那老板,我就不耽误您时间了。家居港这边,您一定帮忙打个招呼,将来给我们兔宝宝留给好位置。” 陆援朝也见机起身。 就见吴远大手一挥道:“那是自然,我牵头搞的家居港,自然也先仅着咱自己的厂子和品牌来。” 送走二人。 吴远对于自己在招商引资会上,所受到的关注,并未放在心上。 自己人说的话,能信么? 说不定就是为了哄自己这个老板开心呢。 所以到了下班的点,吴远依旧如往常一样,准时离开家具厂,直奔梨园村。 到了家里。 丈母娘刘慧,早已经把晚饭做好了,都没给他留什么发挥的余地。 吴远看了看,荤素搭配,没毛病。 荤的有干切咸肉,鱼头豆腐汤。 素的有几道凉菜以及菜园子里常见的青菜时蔬。 绝对算得上丰盛了。 赶上一般人家,逢年过节的程度了。 等到杨落雁下班到家,老丈人杨支书也艮啾啾地到了。 四个大人,连同八个孩子,一张桌子,勉勉强强能挤得下。 晚饭过后。 吴远趁着媳妇和丈母娘收拾残局的功夫。 从车库里挑一只西瓜西瓜出来,交给钟文强,叫他抱去井边,现打井水,出来浸上。 回过头来,却见老丈人杨支书抬脚要走。 就随口挽留道:“爹,你吃了西瓜再走呗。” 杨支书挥挥手道:“白天在村部吃过了,这会是一口也吃不下了,先回了。” 吴远走进灶房,把大黄、糯米几只大狗的晚饭,简单处理一下。 端出来,先放到廊檐下放凉。 结果香气飘得满院,急得糯米和饭团这两只大狼狗,嗷嗷直叫。 吴远没搭理它们,回头一看。 几个孩子,正躺在葡萄架底下,看着深邃的星空,在那数星星。 这就是他们这一代人的童年。 吴远眼里看着,却没有凑过去,而是优哉游哉地点起了一根华子。 等到一根华子抽完,狗饭也放到差不多能下嘴的地步了。 挨个分给几只狗子,吴远就把茶几上的华子一揣,出门溜达去了。 三伏天的夏夜。 并不比白天舒服到哪里去。 于是农村里的各家各户,就八仙过海,尽出奇招。 变着法子地乘凉。 上房顶的,睡院子里的。 甚至当年村办小学没建的时候,拖家带口地拿着凉席,到社场上扎堆凑趣的。 可惜如今村办小学的社场没了。 隔壁老代家,以及肖伟家里,连同董大成兄弟家里的。 就只能带着孩子,来到村道上,摇着蒲扇地溜达纳凉。 所以吴远刚走到村道上,就碰见代婶带着孩子,跟陈杏带着孩子,在那儿扯闲篇。 顺便不时地拍打着周围的蚊子,发出啪啪的声响。 老娘们聊天,吴远自然不会去凑趣。 只是打过招呼,便继续往前走。 只是暗夜里,陈杏那白花花的皮肤有些炫目,令人印象深刻。 果然肖伟也算是个有福之人。 路过村办小学,董大成的云南婆娘,带着孩子,坐在桥头上,百无聊赖地摇着蒲扇。 明知道陈杏和代婶在这边聊得兴起。 却因为有着之前的旧怨和嫌隙,而不好意思凑过来。 倒是吴远主动问了一句:“大成哥呢?” 那云南婆娘操着挥之不去的口音道:“往村部溜达去了。” 越过桥头

相关推荐: 心甘情愿【女攻男受sp】   性宠小奶牛   家庭教师(坑)(H)   兄妹的日常生活   窃星(高干 H)   跨越隔阂的爱(忘年的性福续)   成为死对头们的手下败将(nph)   我的性感女友被迷奸   浪荡女子访男妓(nph)   会坏的 轻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