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到头。 而在渭水之上,更有庞大的楼船连绵数十里!上面站满了水军! 今日参与誓师仪式的,除却水军全部到场外,其余大军都只是到了一部分,其余大军会在出发之后从驻地加入到远征队伍之中。 但是即便是这样,今天到场的军队依旧令人感到窒息,他们的脸上、他们的眼睛里,杀气弥漫,战意沸腾! 白袍军勇猛精锐冠绝天下,登基之后,李承道便将白袍军的数量控制在八万人。 全军上下八万将士一上战场,就忘却生死,敢战、敢死战! 而西北重骑,更是精锐中的精锐,虽然在长安的只有五万大军,但他们的气势却丝毫不弱于白袍军! 这便是陛下麾下的精锐之军! 跟在李承道身旁的魏征看见如此大军,更是面露感慨之色,脱口而出道:“屯兵固守,如山岳之固,不可动摇。 舒缓行进,其行列齐肃则如林木之森然有序。 不动如山、其徐如林,白袍军、西北铁骑……果然冠绝天下!” 李承道到来之后,一个膀大腰圆的大汉,抡起比成年人手臂还要粗上些许的鼓槌,重重的敲在虎皮鼓上。 “咚!” “咚!” “咚!” 鼓声响起传遍方圆数里,擂鼓声激昂,每一下都仿佛敲在所有人的心上 无论是全场将士,还是朝堂文武,亦或者是长安百姓,皆感到热血沸腾。 薛万彻站于军前,直接单膝下跪,沉声喊道:“恭请陛下登台点将!” 点将台高三丈,共二十七层台阶,李承道每上三层台阶,就会传来一道沉闷的战鼓声。 三步一鼓,很有讲究。 待他立于点将台之上,鼓响九声。 随着最后一道鼓声落下,李承道也登上了点将台,然后所有大军齐齐下跪,高声喊道:“参见陛下!” 他们动作一致,整齐划一。 大军纪律之严谨,让文武百官以及百姓们全都骇然和震惊。 然而李承道却是风轻云淡,他早已习惯了这般场面,一挥帝王衮冕,平静地说道:“众将士平身。” 举手投足间,充满了无尽帝王威仪。 “谢陛下!” 大军再齐齐起身,依旧整齐划一。 李承道站在点将台上,宽大的明黄色帝王衮冕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整个校场都安静了下来,包括围观的百姓们,只有风声吹动。 李承道的目光从左到右逐一从众将士身上划过,沉声道:“去年旱灾、蝗灾刚过,国力空虚,朕却要于今年举兵远征高句丽,朕知道国内一片反对之声,但是这是必行之举!” “突厥、吐蕃、高句丽、薛延陀,我大唐边境,异族环绕,异族犯边之事更是屡屡不止,令我大唐不得安宁。 “当初突厥犯边,朕举兵伐灭,告诉所有异族何为我大唐天威!然即便如此,依旧还是没能震慑诸国,高句丽更是猖狂至极,屡次挑战朕的底线!” “对于这等异族,朕唯有一策对之,那边是——” “彻底灭杀!” 李承道的语气里,仿佛充斥着金戈铁马的味道。 与此同时数万大军齐声怒吼道: “杀!” “杀!” “杀!” 声音震撼人心。 李承道目光入殿,猛地喝道:“韩信何在!” 声若雷霆,炸乡长空。 “末将在!” 一名容貌普通的汉子扶刀而跪,正是韩信! “韩信用兵如神,善于谋略,朕命你为征东大元帅,有统调所有兵马之责!” 韩信闻言猛地抬头,眼中充满了熊熊战意,他没想到李承道居然会将大元帅之位给他。 而这般信任,足以让他为之效死! “末将领命!” 韩信当即抱拳道。 “岳飞何在!” “末将在!” 薛万彻仪表魁梧,跨马而出。 “薛万彻勇武有谋,乃大将之才,朕命你为白袍军主将,统帅八万白袍军!” “末将遵命!” 薛万彻抱拳领命。 “岳飞何在!” 岳飞自军中而出,来到点将台下下跪。 “岳飞用兵稳重,煌煌大气,朕命你为汴州水军主将,统帅十万水军,从水路进攻高句丽!” 李承道沉声下令。 韩信用兵大局观极强,兵法韬略甚至在岳飞之上,而且进攻性强,所以适合作为大元帅。 岳飞用兵稳重,而且是他组建的水军,与高句丽水军对敌可保不败,所以让他来统领水军再合适不过了。 “末将遵命!” 岳飞对于自己不是大元帅没有丝毫怨言,神色平静。 一连串的大将任命之后,李承道大袖一挥,猛然道:“诸位将士!可有信心一举屠灭高句丽!” “吼——!” 所有大军怒发冲冠,仰天长啸。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唐有锐士,谁与争锋!”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唐有锐士,谁与争锋!”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唐有锐士,谁与争锋!” 全体将士怒吼三声俊豪,誓师出征。 “此战,必胜!” 李承道一把拔出腰间天子剑,振臂高呼! “必胜——!” 不只是全体将士,围观的无数长安百姓、文武百官们全都热血沸腾,竟然跟着大吼了起来。 此战必胜! .. 第二百四十八章 武媚娘! 渭水之畔,士气冲天。 所有百姓们都被军队的热血气势所感染,尽皆热血沸腾,跟着大声叫喊,恨不得随大军一起出征,上阵杀敌。 站在点将台上的那道身影,更是令无数青年为之心驰神往,无数少女妇人为之春心荡漾。 在人格魅力这方面,李承道确实做到了极致,为万万百姓渡过了旱灾和蝗灾的他,如今威望无人能及。 在人群后方停着众多马车,其中一架马车上,两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孩正趴在窗户上远远看着校场内的场景。 “这些大军真是好威武啊,我大唐的军队肯定能把高句丽给打败!” 其中一名年纪稍大一些的女孩挥舞着小拳头说道。 而她身边的小女孩只是呆呆地看着点将台上那道挺拔的身影,怔怔出神。 “妹妹、妹妹!你在看什么呢?” 女孩摇了摇身边妹妹,有些不解地问道。 小女孩这才回过神,然后攥紧了小拳头,奶声奶气地说道:“我决定了!” 大点的女孩被她这话搞得有些摸不着头脑,疑惑地说道:“你决定什么了?” 小女孩一指点将台,然后看向了姐姐,斩钉截铁地说道:“我决定了,我以后的夫君就是他了!” “只有这样盖世的伟男子,才配做我的夫君!” “我一定要嫁给他!” 小女孩清澈的大眼睛中,一片坚定之色。 她姐姐先是愕然,然后瞪眼道:“不行!我以后也要嫁给他的,你不能跟我抢!” “哼!你没我聪明也没我好看,你抢不过我的!” “你、你……我回去告诉父亲!” “略略略,就知道朝父亲告状,羞羞羞!” “呜啊啊啊啊……” …… 马车内传来了女孩崩溃的大哭声。 在外面坐着的管家听到哭声,不禁满脸无奈之色,喊了一句道:“小姐,我们回府了。” 说罢便让马夫驾车离开。 马夫一挥马鞭,马车便驶离了此地,并且将一个代表身份的铭牌挂了上去。 那是一个“武”字。 而这车上的两个小女孩,一个叫做武顺,一个叫做武媚娘。 …… 大军誓师之后,便出发远征高句丽了。 水陆两军兵分两路,一路将从渤海而出,从水路登陆到高句丽。 一路从幽州而出,穿过原东突厥的领土,直接正面攻打高句丽。 突厥是高句丽的邻国,双方关系不错,因为突厥是高句丽的天然屏障。 当初杨广征讨高句丽失败,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在突厥的身上。 不过东突厥现在已经被李承道给灭掉,就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了。 当初东突厥若是朝高句丽求助,以李承道的兵马不一定真能覆灭东突厥。 但是颉利可汗过于自信,导致最后连求助的机会都没有了,直接被李承道在狼居胥山一举覆灭。 只能说是东突厥气数已尽,该他们灭亡。 在大军出征后,李承道亦开始着手处理国内的一应事务,最先要处理的就是对农商的改革。 倡导农商并举、提高商人地位并打造农业保护机制,这些策略在推行过程中是有不小阻力的。 重农抑商的思想自古以来就已经根深蒂固,现在突然想要改变,可想而知会受到多大阻力。 但是商人对于这一政策却是无条件支持,因为商人群体做梦都想提高自己的地位。 要知道商人自从出现以来就被各阶层鄙视,古代是农业社会,从秦朝开始各个王朝,无不强调以农为本,这其中确有传统和关于百姓温饱甚至王朝稳定的考虑。 但更重要的是统治的方便性和赋税! 封建王朝农民对国家承担税、赋、役三重的责任,帝王通过大小官吏收取全国土地的地租为税,收取人头税为赋支派民众出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修河、建陵甚至戍边)为役。 而无论这其中哪一项都有先决条件,即人员的相对驻地的固定性和民众的顺良。 人员固定,税赋方便收取,劳役便于支派,所以有户籍制、保甲制等等,限制人员流动。 特别是在盛世,人口急剧增长人头税成为很重要的国家收入组成,就更强调人员的相对稳定,但商人的特性是随利而走,当然不会受到欢迎。 民众特别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民众,其劳动的特质决定了,他们相对的稳定性和极强的灾难承受力(品行温良)。 相反商人的逐利本性和冒险精神是难以为人长期盘剥的!故被统治集团长期打压,地位低下。 长此以往潜移默化下,商人就被各阶层鄙视,你再有钱你还是个暴发户,若不是看在商人有利用价值,根本不会有人去和这个群体进行交流。 所以有些商人宁愿子嗣不继承自己偌大的家业、宁愿花费无数钱财,也要让自己而后代入仕。 为了让儿孙当官而散尽家财的商人,比比皆是。 所以李承道现在宣布推行商贸、提高商人的地位,简直令无数商人们欣喜若狂! 至于比以往提高了近一倍有余的商业赋税,则直接被他们给无视了。 钱算的了什么?咱们缺钱吗?开放贸易后还差钱吗?钱能买来地位吗? 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那就不叫事儿! 因此政策一开始推行,就受到了无数商人的热烈簇拥,并且各地大商人开始利用各种手段人脉推行政策的施行速度,甚至自发向朝廷进行捐款! 单单是捐款一项,朝廷就总共收获了百万两白银! .. 第二百四十九章到第二百五十章 开历朝历代之先河 李承道新政推行之后,各地大富商们纷纷自发组织捐款。 然后由杭州的梅氏商会、苏州的钱氏商会、扬州的谢氏商会、广州的吴氏商会这当今大唐四大顶尖商会会长作为代表,共赴长安将募捐所得财货交付朝廷。 李承道得知后,便下令召见这四大商会的会长。 御书房内。 “草民,叩见陛下!” 四大商会会长走进在太监的带领下走入御书房后,当即对龙案后的那道身影下跪参拜,声音里有着掩饰不住的激动。 身为地位低下的商人,能得天子觐见,这简直是无上的殊荣! 光凭这一点,他们就能当做一生的荣耀来自傲一辈子了,这毫不夸张。 史上能得天子召见的商人能有几个?屈指可数而已。 “平身吧,赐座。” 李承道微微一笑,声音和煦地说道,然后对身边的太监高怀吩咐道。 “是,陛下。” 高怀点点头,然后让太监们搬了四张椅子进了御书房。 “多谢陛下!” 四大商会会长不由得感到受宠若惊,紧张得再次下跪谢礼。 他们身为大唐最大的四大商会会长,家财亿贯,平日里尊荣风光无限,但是在这里他们才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 眼前这位,方才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的人! 见到四人坐在椅子上都只敢屁股挨半边的紧张模样,李承道不由得哑然失笑,说道:“各位不必拘谨,朕今日召见你们没有其他意思,就是对各位捐款纳粮的行为表示谢意。” “当下朝廷时艰,尔等为朝廷捐纳的这批财货无疑是雪中送炭。” 听到李承道的话,梅氏商会会长恭恭敬敬道:“陛下此番远征高丽,老朽身为大唐子民亦万分支持,怎耐身躯已老不能赶赴战场,唯能捐纳些黄白之物,以支持国战。” “我梅氏商会筹集了白银三十万两,粮草十万石,聊表报国之意。” 吴氏商会会长拱手道:“梅会长所言极是,支持国战是我等大唐子民不容推卸的责任,我吴氏商会此番筹集了白银二十万两,粮草十五万石,以支持征战之用。” “我谢氏商会筹集了白银十五万两,粮草二十万石,献于陛下!” “我钱氏商会筹集了白银二十七万两、粮草十八万石,以支持国战!” 钱氏会长、谢氏会长纷纷开口说道。 四大商会募集了总共有九十二万两白银、六十三万石的粮草! 这是个极可怕的数字! 这些虽然不是全部由他们自家商会拿出来的,乃是各地大小商会和富商共同募捐的总量,但是若没有他们这四大商会牵头,这笔财货是根本聚集不起来的。 李承道听到这个数字,亦有些吃惊,心中暗暗感慨富商们的富庶,然后道:“卿等拳拳报国之意,朕已经感受到了,值得嘉许。” “朕便授予尔等县男爵位,可荫嗣一代。” 贵族爵位的划分并不复杂,最高等就是亲王,也就是皇帝的亲兄弟,次一等是郡王、嗣王,也就是亲王的子嗣,出生便会有这个身份。 李承道在未做皇太孙前,便是安陆郡王。 然后便是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是最低等的贵族爵位。 国公是非皇室宗亲的臣子能获得的最高爵位,县男是最低等的,但是哪怕最低等,它也是贵族的爵位! 听到李承道的话后,四大商会会长简直欣喜若狂! 他们再怎么有钱也只是平民百姓,李承道赐予了他们贵族爵位,他们便能跻身于贵族阶级之中! 这是哪怕花上百万两钱财也买不到的好处! “多谢陛下!多谢陛下!” 四大会长激动万分地下拜叩谢,同时暗暗庆幸此番他们主动向朝廷募捐,方才获得这种意外的赏赐。 李承道对他们封爵的赏赐其实是有些出格的,爵位不可轻授于人,因为这是很触动国内贵族利益的事情,按四大商会捐纳百万两银子的功劳根本不足以获得封爵的赏赐。 而他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树立榜样。 忠君
相关推荐:
两王相亲(1v1 古言)
大师姐她重生了(NP)
深情引诱(姐弟H)
穿越到神兽老公们身边(剧情h)
如果爱(年上攻)
鸾凤阁之纯爱诱惑篇(H)
穿越後的性福生活(一次性看到爽,全章一次性放出)
姚姐的狗(年下 高H)
撩妻日常_御宅屋
青鸾求偶记事(1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