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今年刘三家热闹了,方圆百里的农人都到他家来取经,把个木门槛都踩烂了,刘三无法,只好砌了石门槛了事。当初明里暗里嘲笑刘三的刘家村人也厚着脸皮来了,跟在刘三屁股后面转,他做什么就跟着做什么。 刘三找来里正立下字据,当众申明,跟着他学可以,但他不打包票能丰收早产,既没有那个责任也没有担保的义务,请大家慎重考虑,到时盈亏自负,不必来找他。 里正满口答应,毕竟刘三是在做造福一方的好事,弄到最后得了埋怨就不好的。反正栽秧苗的新方法是民间行为,与官方不相关,担不上责任。 说实话,来学习的人还真有丰收了就感谢,欠收就找刘三算账的想法。想想就是,全家一年的口粮,如果欠收了,那可真是会饿死人的。学习的人多了,春花就说出自己的担心。春花娘和刘三一合计,觉得为了免除以后麻烦事,还是先做个申明为好。 虽然觉得麻烦,但每一个来学习的人都得到一个提前申明,自己斟酌办事,出事概不负责。 人们热情这才熄灭了一大半。不过大多数人既不想失去机会,又怕真出事,所以就采用新老方法一样一半的方式种水稻。 经过一两个月的忙碌,仁和镇的农田里基本上是一片绿油油的景象。做事瞻前顾后的农人看着自家矮小的秧苗,有些后悔没跟风,又惟愿跟风的人没好收成,让他们知道不摸着石头过河的后果。 杨柳镇回娘家的女儿看见自家的水稻长得如此喜人,不由奇怪,一询问,原来是仁和镇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农人发明的水田种植新方法。后来回到省城,摆摊卖水饺的时候,和一个仆妇闲聊说出了此事。仆妇又把话传给了老嬷嬷。老嬷嬷通过主母的嘴,把话递给了驿官。至于驿官干了什么事,将在接下来的文里见缝插针表下去,此处就不表了。 刘三巡视了一遍田里的水稻,回到家看见春花母女正从背篓里抱出新鲜桑叶喂蚕。 春花娘皱眉道:“她爹,去换件衣裳来,一身汗气,热着我的蚕!” 刘三恍然地拍了下头,忙去换了衣裳出来,接过簸箕,倒出里面的桑叶残渣和蚕沙。春月从刘三背后钻出来,抱着条鲤鱼往厨房跑。 刘三一边劳动一边说:“稻秧长得很好,又高又大,今年雨水好,田里蓄的水也足。我看今年又有个好收成。春花,你说是不是?” 春花笑道:“爹,你担心收成就明说,这还拐弯抹角的?这可是你拍板说全种移栽稻的,现在后悔啦?可来不及的!” 春花娘一边细心地把桑叶铺在蚕身上,一边不无担心地道:“花儿,你说,这新方法种的稻子能有好收成么?去年那五分地收了谷子也许是运气好呢?那要是今年没有那好运气怎么办?我们家先别说,别人家不得来找麻烦啊?” 第四十二章 麦收 更新时间2012-6-20 9:00:20 字数:2017 春花道:“娘,真是别担心!除非天灾人祸,只要按去年的方法种水稻,是肯定有好收成的。去年就是个好例子,眼见为实的东西你都是看在眼里的,现在做这种担心不是徒劳?” 男人的心胸的确是开阔些。尽管刘三心里忐忑不安,但既然种都种了,现在担心也是白担心,不如撂开手不管,当做没这回事,这才活得自在。就算欠收了,家里有钱也不怕,于时他笑道:“你娘就是喜欢穷操心!担心以后,不如担心眼前。蚕子倒不值什么,现在的关键是小麦!眼看小麦灌浆都一个多月,快黄熟了,是不是趁着这几天是晴天,赶快把小麦收回家?不然麦子要被老娘的鸡吃光啦!” 春花娘一跳,大声道:“又有鸡出来吃麦子啦?怎么这起人脸皮恁厚!说过她多少次,就是不听!那是入口的粮食,怎么能让瘟鸡吃?我找她算账去!” 刘三连忙拉住春花娘,道:“理她呢!咱们早点把麦子收进仓,看那些瘟鸡吃什么?来个釜底抽薪,何必费口舌!” 春月拉着春雪玩了一会鱼,跑出来,扬起小手,得意洋洋地说:“娘,你看,我在麦地里捡的鸡蛋!” 春花笑道:“月儿,刚才怎不见你把鸡蛋拿出来,偏要等现在?是不是想藏起来吃独食?” 春月以为被发现了,只好耷拉着头老实地道:“姐,不要这样说人家!我不是见娘生气,拿出来哄她开心么。其实我只是想突然拿出来,给大家个惊喜。真的,你们要相信我!” 春雪早就垂涎那枚鸡蛋,扒拉着春月的手,一吊,春月不注意,手一松,啪,鸡蛋摔在地上,蛋清蛋黄流了一地。春月气得直瞪眼,伸手要打春雪。春雪呵呵乐着,蹲下来抓碎鸡蛋吃。 春花又好气又好笑,将春雪抱起来,道:“春月,你又逗你妹妹了,要不是你拿着蛋故意在春雪面前晃悠,她怎么会想抢你手里的鸡蛋的?不许打妹妹,知道么?” 春月心疼地看着鸡蛋,狠狠白了春雪一眼,往外跑了。 刘三看着母女几人闹,只是乐。 刘三家收麦子了,刘家村的人都围过来看。 刘三都有点当明星的感觉了
相关推荐:
宋朝败家子
华娱璀璨时代
轻咬丝绒
汉道天下
影后她又刚又飒
小鸡快跑
道友请留步之鸿蒙紫府
皇陵守墓日常
就是爱逗你
奇迹MU之冰风谷的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