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没人上前和她搭话,看着大家一窝蜂地和春生娘攀谈,赞美她的好儿子,要讨个好媳妇,心中怒火更甚,翻着白眼儿摔锅铲。 所以说,古往今来技术流总是没有演技派吃得香得人爱受人欢迎。 嫁妆抬走之后,刘家就小清静了一把,这会轮嫂子们出场了。 大家的添妆是枕巾和尺头。每样四副,几乎都跟约好的似的。 春生娘笑道:“小妹!嫂子祝你事事如意心想事成,进门就得个大胖小子!你看嫂子们对你多好。这枕巾这尺头,都是上好的,又结实,用一辈子都不会坏。嫁妆也是上上等,去了婆家立得起来。不怕人夹磨(穿小鞋的意思)!以后要是在婆家受了委屈,哥哥嫂嫂给你撑腰,还有大侄儿,我们绝对不人敢欺负你。” 罗氏摸着枕巾尺头,心里还是比较满意的,道:“小妹不会忘了哥哥嫂嫂的好儿!” 碧芬娘拿了两份添妆。拉着刘小姑的手,道:“好妹妹,这是你大哥和四哥的。好好收着,好好过日子。” 碧芬娘和罗氏母女自然而然有一股子亲近味道在,无须像春生娘一笑长篇大论地卖好。 春花娘嘴巴也是很利索的,不过没有儿子,天生矮人一等。只递上添妆了事。 难道也让她说撑腰之类的话?都已经是绝户的人,是被撑腰的人家。怎么又给他人撑腰? 春生娘抿嘴会意一笑。气氛有点凝滞。 刘小姑反而笑着对春花娘道:“好嫂子,以前是我不懂事,你多担待。” 春生娘忙拍拍她的肩膀,柔声道:“好姑娘,一下子就这么懂事了,嫂子可真有点不习惯啊。你要勤俭持家,孝顺公婆,以后儿孙满堂!” 同是送一样的东西,罗氏却对春花娘颇为不满。她家有钱,又没有儿子,不用在家人身上,存起来生蛆吗,反正那些东西到最后还不是别人的,给了小姑不一样吗,真是一家子棒槌。但今天是女儿的喜日子,总不能自己拆自己的台,心里不由得大为埋怨她们怎么就选今天添妆,哪天不是好日子。 不提罗氏怎么怨恨儿媳妇精怪,到了晚上开饭的时候,家里又热闹起来。 邻居们来送礼了! 成一家的亲,摆两家的宴。新娘家正日子摆宴席在正式成亲前一天晚上,招待自家这边的亲朋好友,而新郎这边的客人主要是他这边的亲朋好友,再加上新娘这边的直系亲属。 当晚,刘老头家人山人海,又是对山歌贺嫁哭嫁,又是陪十姊妹(相当于姐妹告别仪式),喜笑怒骂,欢声笑语,好不热闹。一直到闹到四更,主人们都困得双眼皮打架了,才散了场。 春花姐妹闹到二更天就待不住回家睡了,爹娘要陪客,再困也得忍着,几姐妹为之掬一把同情泪。不过家里没客来,显得十分清静,一沾床,一睁眼,就是大天亮了。 正日子。一大早,春花娘就叫醒女儿们,好生打扮了才来到刘老头家。 刘小姑早已大红嫁衣在身,准备上花轿。 轿夫是夫家专门请的人来,不给工钱,只收红包。 杨太阳身着喜袍,咧着嘴不好意思地傻笑,身后拖着一大群小屁孩儿。 杨太阳身边有一积年妇人,是杨家的老亲,抓了一把大子儿,朝天一甩,四散而落,孩子们哄地一声跑去捡钱去了。又给了侄子侄女们一人一个红包,这这才见到了新娘。再打发了红包给喜娘,牵新娘而出。出门,发红包与厨子。发红包与轿夫,上花轿,起,走。 噼噼啪啪,一连串儿的鞭炮声响起,新娘离开娘家,迈入新生活。 刘小姑心中舒了一口大气,终于,她刘小姑,在十九岁的高龄,成亲了! 三春、三芬、大牛、四虎还有冬生跟着各自的爹一起跟着花轿走,到杨家吃喜酒做客。各自忙碌,各自算盘,一边偷偷打开红包细数有几个大子儿,一边想怎么再能搞到红包,还憧憬着要是小姑再成几次亲,就能多拿几回红包。 一路上吹吹打打,引得旁人驻足围观,啧啧称叹。 刘小姑心中没有多少离家愁肠,反而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一股子斗气,剩女们的恨嫁心啊,又有谁人知。 可能刘小姑欢喜过了头,夜里兴奋受了点凉,她竟然――晕轿了!真是吐得一塌糊涂,不愿再上一次花轿了。 第五十章 好亲 罗氏夫妇白疼了十几年的闺女,连买带送陪上嫁妆进了杨家,老两口却连婚礼都不能参加,只能目送花轿望酸了头,徒留下一声解脱了的叹息。 观礼的娘家人当天就回来了,好吃好喝作上宾,攀比各自收入,评价杨家的作派,酒水好坏,一一不能细表。 蚕茧已做得极白了,但不要以为这就算好了,趋近细听,仍能听见内中沙沙沙的吐丝声,蚕儿要把肚中最后一根丝吐尽才会化为蚕蛹,破茧出出。 春花娘当然不会让它们破茧而出,一般等上四天左右,蚕茧变硬,用手捏之不瘪,就算是大功告成,然后取之缫丝。缫丝先用沸水浸泡,待蚕茧松软后,用缫丝机拉丝成线,最后露出的蚕蛹当然全都死翘翘,不能化蝶产卵。蚕蛹的营养价值也非常高,晒干后生食炒食都可为之,总有有钱人爱吃新鲜
相关推荐:
鞋乡之小镇崛起
校友会捐款百亿,女儿找上门!
华娱璀璨时代
被武魂殿丢弃后开始扮演绿藻头
农门娇
鬼影遮天
农女不简单帝君宠上天
权少的腹黑小妻
汉道天下
美漫里的梦境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