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于王安在学校的表现,他的陈述和石晶大同小异,无非都是懵懂少年在青春期的一些莽撞事和糗事,但是提到章静的时候,他又给出了另一些信息。 “2002年,东阳三中发生了一件大事,你们警方肯定知道。”李伟在视频里面说,“全校的高二年级第二名,捅死了年级第一名。之后,第二名跳河自尽。至于这起凶杀案的缘由,当时官方说法是第二名出于嫉妒,只要杀了第一名,他就是第一名。” 由于是校园杀人案,这起案件引起了一时轰动。行凶者事前准备了一把水果刀,然后埋伏在宿舍楼下,待第一名出现时,突然窜出来用刀扎进他的胸膛。第一名极度惊恐,凭借求生本能挣扎着向前爬行。可第二名并没有打算放过他,紧随其后,挥刀将其脖子砍断一半,颈动脉砍断,顿时血流如注。而后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又在第一名胸前背后连捅十余刀,刀刀致命。 第二名在一边行凶时,一边骂骂咧咧地说:“让你在老子前面,在老子前面……” 由此,警方判定第二名的作案动机是出于嫉妒,因为每次全校的年级模考,第一名始终排名在他前面,成了一座让他无法逾越的高山。 “但实际上,这两人和王安多半是连襟。”李伟说。 “什么意思?”小王问。 “就是‘老表’。”彭杰见小王还是一副迷惑不解的样子,干脆挑明了说:“就是多男共用一妻,明白?” 小王张着嘴巴,一副叹为观止的样子。 “你凭什么这样认为?”彭杰问。 “钥匙。”李伟说,“高考后,我在百度贴吧里无意间看到案发现场的照片,还有行凶者跳河之后被打捞上来的照片,他们别在腰间的钥匙串中,有同样的一片钥匙。那片钥匙上有特别的标记,都刻着一个‘静’字,同样的钥匙,王安有,文韬也有,都是章静老师送给他们的。” “高考后,您和王安还有没有联系?”小王问。 “没有。”李伟说,“高考前不久,也不知道王安是不是撞了邪,放了月假从堰城回学校后就变得很奇怪……” “是不是不和你们一起玩,也不和你们说话,而是闷头搞学习了?”彭杰问。 李伟皱着眉头,犹豫了片刻,说:“不和我们一起玩确实是这样,但是说他一门心思搞学习吧,也不见得。他很多时候都在看小说,不管是上课还是自习,还是在宿舍休息的时候,他都捧着一本书,外面是‘新概念’作文的封面,实际上里面装的是小说,从世界名著、古典名著到金庸古龙梁羽生和黄易,什么乱七八糟的小说他都看。” “石晶说,高考后你们在堰城的街上碰到过王安,但是王安不理人?”小王问。 “是这样。”李伟说,“高考后,王安和石晶都去读大学了,我去了部队,和他们也就没怎么联系。退役后我和石晶又有了联系,但是王安就好像失踪了一样,没人知道他的联系方式。” “关于章静老师的这些事,学校不知道吗?”彭杰问。 “当时学校知不知道,我不清楚。但是纸包不住火,听说后来章静辞职了,我估计多半和她的生活作风有很大关系。再说,这种事,就算学校听说了什么,也都是捕风捉影,没有真凭实据也不好作什么处理。而且,这些给学校脸上抹黑,给全体教职员工脸上抹黑的事,学校也不会自曝其短。所以,你们去学校了解情况,学校也不会和你们说这些。”李伟说。 小王又问李伟对于王安的家庭情况清不清楚,在得到否定的答复后结束了视频通话。 二人又根据身份信息,找到章静的联系方式,但章静在电话里头沉默片刻后,说不记得王安这个人了,然后就挂了电话。 二人商量后,认为章静有可能是不愿提及自己的往事,借口不记得王安来避免揭开自己的黑历史。经查询,二人找到了章静注册的一家名为星未来的英语培训学校,位于堰城市区。 二人风尘仆仆的赶回堰城,已经到了夜晚。庆幸的是,校外培训课程一般都是夜晚或周末开课,具备法人和讲师双重身份的章静正在上课。 二人只能在会客室里抽烟闲聊打屁。 章静结束授课后,推开会客室的门,被迎面而来的烟雾呛得直咳,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还是走了进来。 根据身份信息显示,章静48岁,但她妆容精致,看起来至少比实际年龄年青了10岁。 章静气质知性端庄,和二人的想象大相庭径,二人连忙正襟危坐,掐灭烟头。 双方简单寒暄过后,步入正题。 “二位警官这个架势,如果没从我嘴里问出点什么,看样子是不打算放过我了。”章静嘴唇较厚,笑着说话时,两个酒窝尤其明显,“有什么要问的就请问吧,看来逃避还是解决不了问题。” 小王和彭杰对视一眼,本来以为章静仍会借口不记得作推辞,没想到她会改变态度,开门见山的表示愿意配合。 这是一个聪明的女人。 ===第23章 往事(3)=== 二人对章静有了初步的共同认识。 “关于王安,您还记得哪些?” 小王原本打算问她和王安到底是什么关系,话到嘴边,还是换成了这句话。 章静想了想,笑着说:“您二位还是提问吧,就这样泛泛而谈,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在您看来,王安和别人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或者说,有哪些是让您觉得比较奇怪的,比如他的性格脾气,还有一些行为方式。”彭杰问。 个人的某种性格特征具有导致其实施犯罪行为的可能性,白土文案触目惊心,行凶者的性格特征肯定非同一般。当然,性格特征只是一个影响犯罪的相关因素,不是决定性因素。犯罪行为的发生,对其影响因素是多重的,但可以从“远期的”原因因素和“近期的”原因因素的角度进行解释。性格的分析就属于“远期的”原因因素分析。小王和彭杰试图通过性格分析,以推测李海东到底是王安王康两兄弟中的哪一个。 另外,在线索信息并不充分的条件下,李竹道主张走访王氏兄弟就读的学校,试图掌握王氏兄弟的早期经历和他们母子三人之间的关系,进而试图从中探寻李海东的作案动机,也属于“远期的”原因因素分析。 “他很聪明,特别聪明,属于那种超出同龄人的聪明,可惜就是不大爱念书。至于他的性格,很活波开朗,阳光大男孩,很讨人喜欢的那种。”章静似乎无意掩饰什么,直言不讳对王安的偏爱和夸赞,“但是十八九岁的孩子,也会做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这些应该没什么好说的。” 章静仔细回忆了一下,说:“如果说有什么不一样,就是他这人特孝顺。虽然平时看起来大大咧咧,没心没肺的样子,但是发起脾气来特大,有点吓人,会吃人的那种。” “能不能举些例子?”彭杰问。 “他和我说过几件事,都是他小时候的事,让我记忆很深刻。他小时候在农村生活,五六岁的时候,同村的几个孩子嘲笑他没有妈妈,说他是没有妈的野种,还老是欺负他。有一回把他惹毛了,他捏着一块石头,一个打五六个,把他们都打服了,从此以后见了他都绕着走。那五六个孩子当中,最大的有十三四岁,在读初中,被他一个五六岁的孩子追着打,追了一两公里山路……” 章静的这些话信息量很大,小王和彭杰却不动声色,都是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对不起,我要打断您的说话。”小王说,“据我们所知,王安有亲生母亲,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应该都和她生活在一起,他在小时候怎么会被人嘲笑没有妈妈呢?” “这个我不清楚,你们得自己去查。他和我说的都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往事,我也就听听,没有问很多。也许是他父母早年出去打工了吧,村里的留守儿童,有时候会受一些坏孩子的欺负。”章静说。 “他小时候,具体是在哪里的农村生活?”小王又问。 章静摇头,说不知道。 “那几个欺负他的孩子,他有没有说叫什么名字?”彭杰问。 章静仍是摇头,说不清楚。 “您接着说。”彭杰说。 “他在念初中,大概十四五岁的时候,有人欠了他母亲的钱不还。有一天,他母亲送他回寄宿学校读书的时候,路上碰到了欠钱的人,他母亲和对方交涉,反而被推倒在地。那孩子当时什么也没干,把母亲扶起来之后就要她先去医院看看,他自己一个人能去学校。他母亲前脚一走,他后脚就尾随欠钱的人,知道了那人的家庭住址。” “然后,他去买了一桶汽油,敲开了那人的家门,将汽油泼在了他们家,一手举着打火机,要那人去把钱还给他母亲,并从他母亲那里拿欠条过来给他看。那人说只要他敢放火就报警,他说自己还没满十八岁,就算警察抓了他也不会关很久,他出来还会继续这样干,直到对方还钱为止。后来,那人只能按他说的办。事后,他打了电话回家,他母亲在电话里的语气很高兴,他也就确定了那人确实还了钱,而不是临时写了一张假欠条来骗他。” 上个世纪末的社会治安和法治环境,远远不能同今日相提并论。究其原因,当然有很多。当中一个不能忽略的原因,就是金庸先生和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改编成了电影,以及从香港流入的古惑仔系列影片,让许多文化知识水平不高的年轻人,开始迷恋起打打杀杀的生活。而这一点也并非空口无凭,当年一位记者进行了一项专项调查,在监狱当中,去采访那些服刑的犯人,而他们的犯罪原因,绝大多数居然都是因为看了古惑仔的电影,向往那种快意恩仇的生活。 章静说的关于王安的这件事,不过是当时社会背景的一个小缩影而已。仗势欺人、欠钱不还,街头混混横行,杀人放火抢劫,共和国许多的大案要案,就是发生在那个时期。 二人一边做笔录,一边聚精会神的听着。 “有一回,他母亲生病,发高烧,一个人躺在床上。这孩子是单亲家庭,没有父亲,所以他母亲生病的时候,身边连个照顾的人都没有。当天,他向老师请假,说要回家照顾母亲几天。老师也很感动,一边宽慰他,一边要他第二天早上再回,因为当时是晚上,没有车,东阳三中距离堰城市区有几十公里。结果,也不知道他从哪里弄了一辆自行车,踩了一宿,从东阳三中踩回了堰城。” 章静谈起王安的种种往事,眼里泛着光。 二人原本听说王安“聪明”“发起脾气来吓人,会吃人”,一度认为他有可能就是李海东,但是听到这里,对这种可能性又产生了怀疑。一个“大孝子”,怎么会干出那种人神共愤的事? “现在想想,有可能是这孩子小时候没有和母亲生活在一起,缺少母爱,之后和母亲团聚,就特别珍惜爱护自己的母亲。”章静想了想,补充道。 章静说的这三件事都和王安的母亲有关。小王和彭杰虽然在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心里都十分认同。 “王安高中毕业之后,您和他还有没有联系?”小王问。 章静的脸上始终保持着端庄和优雅的礼貌性微笑,听到小王的这个问题后,两行泪水悄无声息的从眼眶中钻出,微笑逐渐褪去,先是低声呜咽,尔后变成抽泣。 二人慌忙将桌上的抽纸推到她眼前。 几分钟后,章静调整好了自己的情绪,说:“对不起,让你们见笑了。那时候,我和他之间的关系,你们一直没问,我猜你们也肯定知道。有些事情,我很难和他解释清楚。” 然后,她反问:“他现在还好吗?” 二人一时不知该怎样回答。 沉默片刻后,小王说:“对不起,关于王安的现状,我们现在不能告诉您。您还有没有其他需要补充的?” 章静却笑着说:“两位警官,你们想多了。我没别的意思,我就是单纯的问他的身体,还好吗?他有孩子了没?” “他的身体是有什么病吗?还是有什么隐疾?”彭杰巧妙的以反问避开了章静的问题。 “他原本很健康,后来,因为我,导致他……身体上可能出了一些问题。但是,这么多年,我从来没有和他有过联系。所以,我现在也不知道他到底……还健不健康。” 章静说这些的时候磕磕巴巴,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二人一下来了兴趣。 “文韬是GAY。”章静说,“他和我是很好的‘姐妹’关系。” “我最初对文韬也误会过。第一次给他们班上课时,他一直盯着我看,我没在意。后来他经常下课找我问题目,有时上课也会翘课找我问,我很无奈,只能委婉的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支支吾吾说不出来。之后,每天早上我桌子上都有早餐,而且不重样,我都给了我同事,没动一口。我后面窥视过,发现这些早餐都是他送的。他这些小动作,搁谁都会想很多。后来,我找机会语重心长的教育他。结果,他笑着和我说,他喜欢的是王安,不是我。” 小王和彭杰瞠目结舌。 “他一直暗恋王安,但是王安不知情。他比王安低一个年级,之所以对我这样,是因为,他发现我和王安的关系特别‘近’。爱屋及乌,他不敢明目张胆的对王安好,所以就转而对我献殷勤。” “当时,我和王安的关系也是很单纯的师生关系,并不是男女朋友关系。之所以和王安的关系特别‘近’,是之前有一次晚上我在外面买东西,回来的时候碰到了学校外面的几个街溜子。那时候,社会治安比较差,东阳三中又是在农村,学校外面时常会发生一些打架斗殴,甚至社会人员抢劫学生的负面事件。” ===第24章 往事 (4)=== “那几个街溜子把我困在墙角,就是出言不逊,不让我回学校,倒也没敢动手动脚。”说到这里,章静忽然笑了起来,说:“谁会想到,这个时候王安会突然从天而降,是真的从天而降。他当天晚上是爬墙出来上网,他有两个好哥们,一个当天踢球受了伤,另一个在发高烧,所以那天他是一个人突然从墙上跳了下来,落地的时候还踢飞了一个人。” “然后,他捏着块石头,吊儿郎当的问他们是一个一个上,还是一起上。他长得高高大大,被他踢倒在地上的就是那一伙的带头人,他这么一问,其他两个还站着的倒怂了,转身就跑了。” “我后来问他,是不是看准了谁是带头人,然后瞅准了时机,以最帅的方式出现,把带头人先解决掉,最终达到擒贼先擒王,瓦解对方阵营的效果。他说根本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他当时是从墙上摔下来,稀里糊涂就踩在那名小混混的身上,鬼知道他是不是什么狗屁带头人。” 时隔多年,章静在回忆这一幕时,依然嘴角上扬,写满回味。 片刻后,章静继续说道:“所以,我最开始只是很感谢王安,也觉得他这孩子胆子很大,比同龄人要早熟,并没有其他的什么想法。毕竟,他是我的学生。”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上我后来知道王安是单亲家庭,没有父亲,所以对王安是会特别关照,有时候也会喊他去我家吃饭。他也表现得很大方,既把我当老师,也把我当朋友,生活中好的坏的、开心的和不开心的也都会和我说。” “文韬说我和王安的关系特别‘近’时,我寻思他对我和王安的关系有所误会,更担心他在学校传得乱七八糟,就把这些都告诉他。结果,他很高兴,要我帮他‘追求’王安。” “他们都是我的学生。而且,学校本就禁止早恋,更何况是这种‘早恋’。再说,以我当时对王安的了解,他的性取向应该是女。所以,我和文韬说,这个忙我没法帮,也劝他这种事得讲究个‘你情我愿’,更提醒他现在应该以学业为重。结果,文韬反而认为我之前和他说的那些都是在骗他,之所以拒绝他,也是因为我怕他从我这里把王安‘抢走’。” “我这算是越描越黑,继续说下去只会说得多错得多,于是借口说这事以后再说。之后,文韬就缠着我不放,隔三差五就跟到我家来。我知道他的性取向,也知道他这么做是为了王安,倒也并不怕他会把我怎样。” “有一回,他跟到我家后,在门外站到晚上八九点。我担心他会饿坏身体,又担心他一个男学生站在一个单身女老师家门外,久了容易引起误会,就干脆喊他进来吃点东西,也想趁机再好好教育教育他。” “结果他从头到尾不提王安的事,吃了点东西后,反而七零八落的开始数落我家太乱,然后给我打扫卫生,收拾屋子,居然比我自己收拾得还要整齐干净。” “从那以后,他总是到我家来吃饭、搞卫生,却再也没提他和王安的事,我也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有时候王安会来,可能是面对自己喜欢的人会紧张,所以他就主动回避,从来没和王安在我家照过面。” “我有时候也会和王安聊起文韬,但也没说文韬喜欢他的事,只说文韬会经常到我家来补习英语,还会给我搞卫生做饭。王安说,文韬这是在死缠烂打献殷勤,可能是喜欢我。我也就笑笑,一直没和他明说。” “这样久了之后,加上我认为文韬那孩子本性也不坏,也就自然而然和他成了无话不谈的‘姐妹’。他是体育生,饭量大,学校食堂的饭菜又没什么油水,平时放学也比其他学生早,所以我就给了他我家的一片钥匙,要他有空就到我家来做饭吃,这样我有时候下班晚,回家后也可以不用再下厨了。” “对不起,打断一下。那片钥匙上面,是不是刻了一个‘静’字?”小王问。 章静点点头,对小王知道这个信息也不诧异,说:“那是文韬刻上去的。我家只有那一片备用钥匙,就要他去另外刻一片,结果他刻了钥匙后,还在两片钥匙上都刻了个‘静’字,说这样开门时方便辨认,不用一片一片的套。我觉得这个办法挺好,很实用。同样的钥匙,后来我也给了一片给王安。学校到了冬天洗澡不方便,我有时会去父母家,为了方便他能随时洗澡,我就把最后的备用钥匙给了他。” “您接着说,后来还发生了什么?”小王说。 章静想了想,说:“很奇怪……” 小王和彭杰莫名其妙。 “我是说,可能爱情是很奇怪的吧,来了就来了,没有一点征兆,走了也就走了,也没有一点征兆。” “有一天放学后,我回到家里,桌上摆满了我最喜欢吃的菜。我本来以为是文韬做的,结果发现文韬不在,是王安做的,他当时正在洗澡。他从来没在我家做过饭菜。然后,他洗完澡出来后,我当时看他,就觉得特心动。可能是之前和他相处久了,日久生情,我自己都不知道。再之后……你们懂的。” “之后,文韬突然出现了。他看到王安没穿衣服的样子,特别激动。我知道是因为文韬一直都很喜欢王安,所以才会那样。” “可王安不知道,他一头雾水,但是文韬在场的时候,我又没法向他解释。我想着先把文韬劝走,再单独向他解释。结果文韬走了之后,他也走了。我知道,这是我和他之间的误会。我后来想向他解释,但是他根本就不理我,完全没有给我解释的机会。整个人也变得很沉默,不和其他人交流,像是变了个人一样。” “从那以后,文韬也再也没来过我家。” 小王和彭杰不动声色的听着。 “据我们所知,您之前说的那一片刻有‘静’字的钥匙,在2002年东阳三中的校园杀人案中,受害人和施害人双方,也有同样的一片钥匙,这是怎么一回事?”彭杰问。 章静捂着嘴,一脸震惊的样子,似乎是头回听到这个说法。 片刻后,章静说:“您说的是刘俊俊和戴大志,他们也有我家的钥匙?” 刘俊俊是受害人,戴大志是凶手。二人是当年高二年纪的第一第二名,又都是章静的学生。彭杰一提2002年
相关推荐:
妈妈的婚纱
随心所欲(H)
酥果子(肉)
吃定这位许警官
狂欲总裁
那个放荡的我
度假岛 (np,限)
一念情深(师生 有点甜)
无双局(1v2 父子丼)
死亡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