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看了眼皇上,道:“奴才等到此,不敢妄动,就把附近出入的人都给绑了,请皇上示下。” 康熙心知这下是问不出来了,就算真有那么个人,不是逃了,就是已经被人灭口了。 他道:“不必审,都砍了。”说罢他就转身回帐篷了。 下面跪着的人都愣了,那将军见梁九功也要走,忙喊道:“公公且留步,公公,不知……” 梁九功不想多说,何况皇上都说要砍了,他道:“将军还是省些口水吧,那帐篷里有个刺客已经被击毙,赶紧收拾了。” 他甩袖走了,余下跪着的人才慢慢起来。一个上前问这将军:“刺客?” 将军摇摇头,先把腰刀等凶器都解下交给副将,再站在帐篷门口求见。得梁九功发话后才进去,一进去就看到皇上的御榻前趴着一个人。 他心中一抖,不敢耽搁,上前拖着他的脚把人拖出来。叫人抬到远处,看脸认出是营中一个侍卫。 有人说:“刚才喊有刺客,他就先带刀冲进去了。” 只是……一群人看他胸口插的刀,刀把上还系着明黄的流苏。 将军木然道:“他既是刺客,又已被格杀,那就不需再多说了。”还有人要说话,被身旁人狠狠一扯也闭上了嘴。 将军上前一脚踩住尸体,一个用力把刀给拔了出来,血喷出来洒了一地。 将军把刀交给旁人,交待要擦拭干净再拿回来。看着这具尸体,他沉吟片刻,叹道:“收拾起来带上,回头还给他家里人吧。” 自有人把这尸体拖走,收拾干净。 只是营中的气氛却陡然古怪起来。第二天拔营后,皇上发话,行军速度又快了几分。 几位随军的将军商量了下,尽量不要再停下来了,就算要扎营,也不能选在林边或小溪处。 必要时,哪怕绕点远路也再所不惜。 第四天,正午时扎营。前后无林无山,一片荒野。 有几队士兵被派去找水,找到后再派人去取水。幸好水源在何处他们早叫人探过了,找到后叫人在水源旁守着,派人回去报信。 不多时,几辆水车就驶过来了,车上摆满用粗麻绳固定在一起的大水罐。 士兵们把清水一桶桶灌满水罐,一车车往回送。直到下午天近黄昏,才有人过来说水够了。守水源的人才离开。 前几辆水车回到扎营处,煮沸后用来给营中士兵做饭。灶头伙夫们先在煮沸的水中加了一皮袋的醋,士兵们闻到伙房里传出来的醋酸味就笑道:“快该吃饭了啊!” 干肉、菜、面等加进去做成一锅糊涂汤,士兵们开始一队队去伙房盛饭。有手上功夫好的早将打来的野物去水源处洗净剥皮,带回来串起烤熟,也是一道好菜。 营地里香味四散,热闹非凡。 等他们用过饭,水车也全都回来了,此时再拔营上路。 但是一夜过去,营中不少士兵都拉肚子拉得腿脚无力,走都走不动。 不得不再次扎营。将军一面叫队伍停下来,一边策马到銮驾前对皇上解释一二。他刚到那里,梁公公已经在等着他了。 不等他下马,梁公公就迎上来,焦急问道:“怎么又停下来了?” 将军也是急得满头冒汗,连连拱手道:“不是奴才不当心侍候,实在是……” 他下马拉着梁公公到一旁,把士兵们可能中了招的事说了。 梁九功一怔,他是随着皇上吃喝的。皇上用水还是自承德带出来的泉水,这么说竟是刚好逃过一劫? 将军小声道:“大概是昨天的水源叫人给污了,不知是天意还是有人作崇,求公公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 梁九功自知担不起这件事,摇头道:“将军还是自己去向万岁说吧,咱家可没这么大的脸面。” 他引着将军到了銮驾前,叫人掀起銮驾的帘子,露出里面皇上的一角面容。 将军跪下狠狠磕了几个头,把事情如实说了,道:“奴才已经叫人去水源处守着了,要是发现可疑之人,一定能抓住!” 康熙道:“嗯。病了的人就地留下,继续出发。” 将军一下子僵了,梁九功在旁边轻轻踢了他一脚。将军才回神,磕头道:“是。” 第233章 (剧情)杀机 木兰围场,塞罕塔。**********请到w~w~w..c~o~m看最新章节****** 塔下一处不起眼的院落里,太子胤礽正与十三对弈,兄弟二人各执黑白棋,棋盘上星罗棋布,但棋势却叫人发笑。 十三胡乱一放,胤礽笑着落下一子,道,“十三,孤看你这棋力还不如你六岁时刚学棋时强呢。” 十三僵硬的笑笑,他搞不清太子怎么能在这时还这么镇定, 屋里只有阿宝一个在侍候,屋外三步一岗,五步一哨,都是一身刀甲的侍卫。 刚到木兰时,一切还跟以前一样。皇上带着十五、十六、十八几个小弟弟,直郡王去接待蒙古人了,他就跟着太子。 后来十八发了热疾,一开始以为是水土不服,随行太医不敢开药,就叫十八先净饿,少食,少动。十八就在帐篷里休息。因为怕病气过到皇上那里,十八的帐篷就叫围了。他们几个兄弟也只是派人送了些小礼物过去。 后来病势渐重,而皇上出行,太医院里的好手都叫皇上带出来了,专精小儿的也带了两个。这些人治不好十八,只能拖延,还说药材带得不够,皇上就叫人从京里把药送来。 八百里加急的药材刚送来,十八就咽气了。 皇上因为每天都会亲自写一封请安折子叫人送回京给太后,一般是由直郡王或太子代笔,最近他和十五、十六也有代过笔。 这次,皇上却叫太子来代笔。 太子写完后,皇上看过点头才发出去。但十八病重之时,为免叫太后看了伤心难过,皇上就在折子上说为了十八这个孙子,叫太后这样的老人为他担心是不孝,皇上也不能为了自己儿子的事,劳动辛苦太后云云。 可折子发出去没几天,十八死了。皇上大悲大怒,斥责太子不忠不孝。他们一堆兄弟赶紧跪下求情也没用。 当时太子跪下叩首认罪,但叫十三来说,也觉得太子看起来太平静了,皇上在上面骂得涕泪横流,十五、十六在下头吓得脸都白了,太子就是磕头、请罪,神色如常。 十三摸了下额头,他那天磕青的额头这两天还有点肿。 对面的胤礽看到后:“还疼?你也是实心眼,打小在宫里长大,连头都不会磕了?”说罢叫那个宝公公,“阿宝,给你十三爷取那个五毒化淤膏来。” 宝公公轻声应道:“是。”他很快去而复返,送上一个白玉扁盒,象棋子大小。打开里面就是褐色的凝乳状药膏。 接过玉盒时,十三免不了打量这位宝公公几眼。 那次在帐篷里皇上发火后,就叫他把太子带到这里来看管起来了。太子随身的人也都叫绑了起来,直到他过来时,太子这里除了院外守着的侍卫以外,屋里竟然没有一个侍候的人。 屋里倒是并不脏乱,太子还笑着说头一次叠被铺床,没想到做起来还挺有趣味。 十三到底不忍这么委屈太子,他心里也清楚。皇上选在这里发难,就是因为在京里汉臣多,太子的身份太敏|感。而木兰都是满蒙亲贵,从在草原起,老子不想养儿子,扔出去喂狼的都有。 说到底,皇上这次斥责太子的‘罪名’,叫十三怎么想都有种‘欲加之罪’的感觉。 皇上最近几年越来越阴晴不定,对太子也是越来越厌恶疏远。可以说如今这一幕,十三并不吃惊。 但十三却不认为皇上真的能凭太子对十八那莫虚有般的‘冷漠’来夺了他的太子之位。 等他们回到京城后,一切还不好说。 半是为了人情,半是不忍心,也有隐约间的唇亡齿寒之感。十三到了之后,渐渐把太子的待遇重新提了上来。虽然不能跟他是太子时相比,但至少一日三餐,起居坐卧没有再磋磨他了。 至于太子随身的侍候之人,他也问过太子要谁来侍候? 太子微微想了下,只说:“有个太监叫阿宝的,一向待孤十分尽心,就他吧。” 十三到了关押太子侍从的牢里,提出那个叫阿宝的太监,发现是个年纪轻轻,不过二十余岁,浓眉大眼,气质颇佳的人。 这叫他想起宫里似有若无的流言。 都说太子有龙阳之癖。再从其他被关押的人的口中问出,太子确实最为宠爱阿宝,平时常常在书房就叫他一个侍候,旁人都会撵得远远的。 十三倒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外头养戏子的宗亲多不胜数。朝廷不许大家狎妓,男戏子却不在此列,龙阳之癖真是算不上什么。 考虑到阿宝的特殊,他带他去见太子前还特意叫人安排,让他洗了个澡,重新修面,换了身衣服,有伤的地方也上过了药。打理得干干净净,体体面面的才领去给太子。 结果太子看看阿宝,再看看他,笑得扶桌。 “十三啊十三,你真是……哥哥谢过你的好意了。”胤礽擦掉笑出来的泪说。 连阿宝都笑了。十三这才发现他可能误会了什么,一下子来了个大红脸。 皇上叫他来守着太子,也没有明旨说要如何待太子和太子的人。他心知肚明,皇上也要顾忌物议沸腾。所以他就叫人把太子的人都关着,不许打骂上刑,平时一日三餐都给着。 至于太子这里,他就天天在太子这里守着。一来是怕他不在,外头的人又慢待太子,二来也是为了皇上的吩咐。 幸好,太子并不为难他。来了就与他下棋,或找些书来一起读,十三恍然仿佛回到了当年的上书房。 此时阿宝见他打量,也自然大方的一笑就退下了。十三回神,见太子果然一脸戏谑,十三清了清喉咙,换了个话题:“不知皇上走到哪里了……” 他们都知道,皇上不可能把太子一直关在这里。只要皇上回到京城,他就必须向朝臣们交待太子的事。十八阿哥那种小事是不可能拿出来当理由的。对太子来说,皇上回到京里后,反而是他的转机。 胤礽轻轻笑了下,知道十三是个软心肠的人,这是在安慰他呢。 他放轻声音:“曹家没有找你?” 十三想起曹家还银那件事,面色复杂起来,胤礽举棋掩住口,放轻声音:“找曹家,他们会把银子给你。” 那六十万两银子确实是压在十三心上的一块石头,但他却没想过找曹家。他仔细想了想,他离京后府里送来的家信,兆佳氏确实说曹家曾经来拜访过。不过他没当成一回事。 “曹家……是皇阿玛的好奴才。他们是一个人都不想得罪的。”胤礽当年敢下手把银子截走,就是笃定有人收场。皇阿玛会掩耳盗铃,也是为了喂肥他这只猪,好宰了过大年。至于曹家,那更是八面玲珑,既不会得罪皇上,也不敢得罪他们这群皇阿哥。 毕竟曹家要想再荣华个百八十年的,就要找好继皇阿玛之后的新君来抱大腿了。 他们现在是搞不清哪条是潜龙,于是干脆就哪个皇阿哥都不得罪。 十三也明白过来了,马上高兴起来。然后又连忙收敛,结果还是叫太子嘲笑了一番。 这棋一直下到天黑,送来晚膳,两人用过后,又下了半盘,十三才告退。 太子一日未废,他就一日是半君。临走前,十三再三的告诫这些人不得冒犯太子。离开这座不起眼的小院落,十三疲惫的舒了口气。 回到他暂住的地方,与关押太子的院落不过相隔数尺而已。洗漱后,叫来下人问一下木兰的情况。皇上是早就离开木兰了,十五和十六还留在这里。十三目前算‘失踪’,都知道他去办差了,可办得是什么差却不能对人说,就是知道的人也要装不知道。 所以那两个弟弟也不能给他传话。 十三倒是天天都要问两句。今天来人就道:“两位小阿哥想回京。” 十三摇头:“再等等吧,这个要听皇上的意思。”他也能理解,皇上是心疼这两个小儿子,不想叫他们掺和进去,这才特意把他们留下来的。毕竟如果此时回京,就因为太子和皇上之间的暗流,他们几个都逃不掉。 十六年纪毕竟还小,又刚刚没了十八。 就算这样想,胤祥的心情还是很复杂。曾几何时,皇上也曾经对他们这样疼爱,事事替他们想到前头。不管是现在被关在那里的太子,还是他自己,都曾经是皇上捧在手心里疼爱的阿哥。 塞了一脑袋乱七八糟的东西,胤祥睡得很不安稳,半夜时仿佛仿佛听到了木兰围场里的厮杀声,马蹄阵阵,渐渐逼近。 “十三爷!!醒醒!!有人来了!!”侍候他的小太监使劲摇晃他。 胤祥猛得惊醒,坐起身就见外头站着个高大的侍卫,正喊道:“十三爷,奴才奉皇上的话前来!” 胤祥悄悄握起被子里放的刀,给自己的太监使了个眼色。 小太监惊觉,暗暗点头,摸出藏在靴子里的小刀。 主仆二人都准备好了,胤祥才道:“进来,皇上的旨意是什么?” 来人进屋跪下道:“皇上叫十三爷赶紧带着太子起程,前往护驾。” 十三一怔,握着刀跳下床:“什么护驾?皇上被刺?” 那侍卫见到他手里的刀,再看门口已经被两个十三爷的太监守着了,十三爷身边还有个太监手握尖刀,眼眨也不眨的紧盯着他。 侍卫咬牙,解下腰刀放在地上,磕头道:“奴才句句属实,求十三爷明鉴!” 胤祥顾不上多说,见再问也问不出来了,扶这侍卫起来,叫他出去等着,匆匆穿好衣服迎着夜色奔到关押太子的院落里。 他心中有一个恐怖的念头。 冲进太子的屋子里,见他从榻上坐起身,“十三?有事?” 阿宝点亮屋里的灯,胤祥扑通一声跪下,牙齿咯咯打战:“殿下、殿下,皇上被刺……皇阿玛遇上刺客了……” 他看到太子还是一派淡然,阿宝跪下侍候他穿上鞋,披上衣服,他过来扶起胤祥:“瞧你,不必紧张。皇阿玛洪福齐天,必须能逢凶化吉。” 胤祥的双腿软得站都站不起来了,他一把抓住太子的手:“殿……二哥……二哥……” 胤礽看着这个年轻的弟弟,他还不明白吗?皇权之下多少父子兄弟都反目成仇。 “擦擦你的脸,不像话。”他道。 胤祥这才发现他已经吓哭了,哆嗦着手连一方轻飘飘的手帕都拿不住,索性用手胡乱在脸上抹了两下。 胤礽缓缓吐气,道:“快起程吧,皇上……还等着咱们去救驾。” 胤祥打了个寒战,踉跄的起身去了。 两人星夜兼程,不多二日夜就追上了圣驾。途中累死了两匹马,两人也狼狈不堪。等他们到了圣驾附近,却被当成敌人不许靠近。 胤祥连忙叫人传话进去,这才有人来带他们进大营。 进了营中胤祥才发现伤兵处处,而且营中士兵并不对数。他不知不觉放慢了脚步,这一切越来越不对了。 胤礽道:“十三,跟上。” 胤祥这才发现太子虽然疲惫,但双目炯炯有神,好像在眼里点了火,就如漆黑中的启明星。他步伐极快,几乎快要越过在前头引路的人了。 似乎迫不及待要见到皇上。 御帐就在营中最显眼的地方,周围数十小帐拱卫着御帐。御帐前还有两列刀甲侍卫,见到他与太子过来,不跪不行礼,连头都没有低一下。 胤祥突然发现,他没有在御帐前看到任何一个皇上身边侍候的人。不说梁九功,连以前见熟的小太监都没有一个。 他脚下慢了一瞬,那两列刀甲侍卫就向他围上来。 胤祥马上惊慌起来,不得已撵上前头的太子。 ……难道皇上把他当成太子的同党了?! 他努力镇定下来,一会儿见了皇上,他一定要向皇上坦白,虽然在木兰他对太子有些优待,但那是看在兄弟情义的份上。 何况太子并未被废,他的所做所为不算出格。 帐篷里没有点灯,黑洞洞的。近两年皇上似有眼疾,早就不爱点灯了,胤祥也心里有数,并不迟疑的走进去,似乎看到御案后的御榻上有个人在靠着,他不及看清就跪下朗声道:“儿臣胤祥叩见皇阿玛!” 半晌,他不见太子跪下请安,悄悄抬头看。见太子居然直面御榻,没有下跪的意思! 他赶紧小心翼翼的拉了下他的袍角。 胤礽笑道:“十三,起来吧,皇阿玛不在这里。” 胤祥猛得直起身,果然榻上混放了两个大迎枕,上头还搭了件斗篷,乍一看确实像个人歪靠在榻上,特别是在没有点灯,视物不清的帐篷里。 此时,身后刀甲侍卫们已经逼上来了。 胤祥回身大喝:“你们大胆!!这是太子!!还不退下!!” 可刀甲侍卫们就像没听到一样,把他们两人给包围了起来。 太子此时方转回身,对面前的森寒刀光视而不见,他扫了他们一眼,这些人的脚步就不自觉的停下来了,刀锋也放缓了一息。 胤祥这才站起来,对着这一群举刀相向的侍卫,叫他束手就缚是不可能的,但在进营前他身上的刀都已经剿了,现在身无长物。他在帐篷里扫了一圈,见一边的鹿角架上放着一把腰刀,就悄悄往那边错了一步。 胤礽高声道:“儿臣胤礽给皇阿玛请安!皇阿玛,何不出来一见?” 没有人回应,胤祥背对刀架,慢慢往后挪,正好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太子。 胤礽又喊道:“皇阿玛!就算你抓住儿臣,他们也不会停!” 胤祥怔住了,他听到太子喊:“儿臣就在这里!他们没有儿臣的号令,就绝不会停下进攻!” 胤礽喊道:“哪怕皇阿玛将儿臣的脑袋割下来悬在营前的旗杆上,他们也会为了替儿臣报仇而继续攻打营地!” 不但胤祥听怔了,连包围他们的侍卫都怔住了,有几人的刀竟然垂到了地面。 胤礽笑道:“皇阿玛在等援军吗?可惜啊,早在数天前,皇阿玛的旨意就发不出去了。皇阿玛悄悄离开木兰,恐怕知道的人不多吧?” “外头的人,或许以为皇阿玛仍在木兰,或许以为皇阿玛仍在承德。”胤礽已经止不住唇角笑意,“可他们都想不到,皇阿玛居然就在离直隶不远的地方。” “皇阿玛,你的大军就在数十里外,可他们接不到你的求援,无法前来勤王护驾。” “皇阿玛,”胤礽笑道,“你老了。” 帐篷外传来怒吼:“给朕杀了这个不忠不孝的东西!!” 胤礽狂笑:“哈哈哈哈哈!你们谁敢动孤?!孤是大清太子!你们谁敢?!” 一时之间,竟然真的无人敢近前一步。 帐篷外,皇上气得几乎要喘不上气:“给朕上!给朕……!!” 帐篷外又涌进来一拨人,一片混乱中,胤祥偷到腰刀,拔出后对着一个胡乱朝他扑上来的侍卫就是一劈! 胤礽趁此拼着一条胳膊受伤,也夺到一把刀,左右一格一挡,再对着冲上来的一人的脖子狠劈下去,暴出一道高高的血花。 帐篷外皇上怒喝:“胤祥!!你敢抗旨?!” 胤祥愣了下,可随即扑上来的人举刀上来,他只好匆匆招架。 小小的帐篷中一片混战。 帐篷外,喊杀又起,杀声震天。 第234章 十年深情 京城里,四爷府上的李薇本以为那天晚上之后,四爷又要出去好几天。*****请到w-w-w..c-o-m看最新章节******]毕竟现在京里他是老大,十八阿哥的事还有很多需要忙的。 怎么说,他都不应该闲得没事做吧, 可自从他们从圆明园回来的那一天起,四爷就没再出门了。 第二天,他先是在前头教几个男孩读书读了一整天,晚上就到东小院来了。 现在东小院里孩子们都搬出去了,她一天到晚也没事干。留在圆明园的行李都送回来后,花了一天的时间来整理。可整完了,明天她又不知道能做什么了。 于是,好不容易见到他来,她就马上就前前后后的撵着他,一直跟着他。 用过晚膳他去写字,她也照旧铺上纸站在他身边。 写好,他洗手时笑着对她说:“怎么一晚上都成了爷的跟屁虫了?” 她站在旁边给他递手帕,洗完拿杏仁油来给他擦手。两人的手指绞在一起,别有一分缠绵意思。他故意缠着她的手指,油脂滑腻,她就用力往外抽手指。 一来二去,两人靠坐到一起,她倚着他小声问:“我就是担心,不知道你在府里能待几天……” 他多待几天,她也不至于长日无聊——难道要去找福晋和武氏她们说话? 她的东小院里很久都没有只剩她一个了。孩子们都大了,她就是去找二格格也行,可她还担心要是二格格只顾着陪她,就没时间去跟大格格和三格格一起玩了。 父母和玩伴是完全不一样的。 反正李薇在弘时走后真的不习惯了。一方面也是因为四爷越来越忙,从去年到今年,他几乎就没在府里住多久。 难道她现在就要体会空巢老人的生活?儿女不在,伴侣不在,跟百福和造化玩吧,两只狗年纪都大了,叫她也不忍心折腾它们啊。 她的心里各种草泥马狂野奔腾,没留神头顶上的四爷也好长时间没说话。 半天,他轻轻叹了口气,拍着她道:“这次大概能在府里多待几天了。送十八阿哥回来的是直郡王……”她听了心中若有所悟,他反笑道:“正好也能多陪陪你。” “直郡王……爷是要避开他的锋芒?”她这一问,叫他怔了一下,跟着就笑了。 “想什么呢?你当这是戏文吗?”四爷叹了声,温言道:“一件事不能有两个人来做,直郡王是我的兄长,自然应该我先避让才是正理。” 他跟着举了个例子:“就比如你跟福晋,你送了冰和凉茶,福晋就不能再做。不然一府中两人争锋,叫外人看了像什么样子?” 李薇一下卡了壳!她可不是想跟福晋争锋才送冰帝凉茶的!何况她送的时候,四爷已经在户部住了快有一个月了,天也热了十几天了。她是听回来拿衣服的苏培盛提了两三次才想到要送冰过去的!送凉茶也是听说那里有人中暑。 她急了半天才憋出来一句:“我不是那个意思……”忍不住瞪了他一眼,“还不您的习惯不好!大热的天还要里面一层外面一层裹那么严。” 四爷的这个毛病最叫人无法理解,幸好他没强求弘昐几人也跟他学。在李薇的坚持下,几个孩子到夏天就穿一层。四爷则一直是里面一套里衣,外面一层外套。还全都是长袖,扣子都是扣到脖子根的。 三伏天啊。他这么穿不到半天就要换一身,因为他这人还有一个毛病,认为叫人看到背后衣服全湿了是不雅的。 从去年夏天起,因为苏培盛拿换洗衣服太频繁,她知道后就叫针线房给他赶制了两大藤箱的里衣。就是为了叫他换衣服换个痛快。 越想越委屈,李薇眼圈都有点红了:“我才不是想跟福晋争个高低长短……” 四爷见状赶紧搂住哄:“爷不是这个意思。瞧瞧这小脾气烈的,爷没说什么啊。”完了叹一声,“福晋的脾气秉性你也清楚。爷当初叫你看到什么她想不到的就去做,图的就是这个。你想想看,依福晋的性子,她会不会往户部送冰送凉茶?” ——那当然不会。 李薇仔细想想,她从来没见过福晋做出格的事。 这个‘出格’是种非常玄妙,只能意会的东西。就比如说给四爷送东西,福晋会送衣服,但打死她,她都不会送冰送吃的喝的。 “这下你明白了吧?”四爷这么说。 李薇诡异的被安抚住了。 话题在跑到美国后,又再次被拉回来。忘掉福晋,四爷又提起直郡王:“老八在内务府,正好他是惠妃养大的,直郡王以前也带过他。我要是夹在里头,难免伸展不开手脚,索性避开,叫他们兄弟两个去做吧。” 就如四爷所说的,之后他真的就闲在府里了。倒是户部的人还是天天来找他,前院再次热闹起来。弘昀和弘时都因为年纪太小,不被允许参与进去大人的事。两人怏怏不乐的回来,叫正寂寞难耐的李薇兴高采烈的天天带着儿子们玩游戏。 石榴树下的滑梯终于有了用武之地。 刚巧也是石榴成熟的季节,这棵石榴树从栽下也有十年了,真正找成了一棵参天大树。树杆并不怎么粗,但树冠已经是遮天蔽日,夏天时玉烟她们没有冰用,又没能在主子屋里侍候的,都跑到这里来乘凉。 听赵全保说还有人半夜抱着席子跑这里来睡觉,叫他抓住过好几回。抓一回打一回。 后来还是李薇说愿意睡就去睡,能凉快凉快也行。 府里的房子的窗户都是比较高的小
相关推荐:
亲血的繁衍(H)
女儿娇
狼老公的鸡巴到底有多长_御宅屋
未婚妻逃婚后,她姐穿上了婚纱
斗罗:绝世唐门之写轮眼截胡天梦
缠坠月亮(女总裁与男保镖 1v1)
强制爱情(继兄妹h)
我的老师是欲女(高H 简 繁)
妄为(1v1 h 师生 姐弟)
言秋(父子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