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她坐回来,他握着她的手交待道:“娘娘只怕会有事要问你,朕先给你交个底。一个是畅春园的石氏,她怀着先帝的孩子。刚接回来还找不到安置的地方,朕先叫她住到她原来的房子里去了。” 李薇表示记住了。 “还有一个,就是慈宁宫住不下的问题。”四爷说着就叹了口气,“娘娘那边,你替我说无论如何,娘娘是要住过去的。其他人朕会再安排,叫娘娘无须担心。” 李薇再次表示记住了,然后道:“住不下?” 四爷叹气,叫苏培盛把慈宁宫的堪舆图取来,然后跟她解释这宫里目前有一贵妃,九妃,九个嫔,六个贵人。庶妃中生过孩子的还有四个。还有个石氏。再加上太后,慈宁宫绝对住不下这么多人。 最麻烦的是佟贵妃,惠妃,宜妃,荣妃这几个。 李薇表示明白,然后疑惑道:“……不能叫诚郡王他们奉养自己的母妃吗?”她记得好像有这个规矩? 四爷一瞬间怔住了,他就这么看着她,吓得她竹筒倒豆子般把人给数了一遍:“像惠妃,可以叫八叔养,成嫔也可以去七叔府。” “这样应该……可以吧?”她不确定的说。 难道不是这样? 四爷摇头,她马上说:“我胡说的,爷别当回事。” 他笑道:“不是,朕是想……娘娘说的真是不错。这些事交给你来办才对。”折腾他一天一夜的事,到她嘴里就这么解决了。 啊? 不过好像是在夸她。李薇就笑呵呵的应了。 四爷握着她的手说:“等见了娘娘,你就这么跟娘娘说吧。” 也可以先试探下那些兄弟的意思。l3l4 第299章 养心夜宵 当夜,李薇就歇在了养心殿后。**********请到w~w~w..c~o~m看最新章节****** 刚来时的激动和紧张在见到四爷后就烟消云散了。等两人用过晚膳,他又去前头继续办正事,她就在屋里陪弘昤。 儿子果然是解闷的良药。有弘昤在,真是一点都不无聊了。 下午苏培盛催得急,她就没带太多东西,随身的箱子到了晚上这会儿都收拾好了,现成要用的都摆了出来。最花时间的是弘昤的那一摊,幸好这小子算是比较乖的孩子,作息十分规律,一点也不闹人。 玩儿子玩到九点,看四爷还不回来,弘昤已经不停点头鸡叨米了,她把弘昤哄睡再回来,洗漱、更衣一套做完,还不见四爷。 这里毕竟跟府里不同,她也不敢先去歇息,只好坐着干等。 坐到十点四十,苏培盛匆匆过来,跟她说:“万岁叫奴才来瞧瞧,叫您别等了,先歇了吧。” 李薇来这里就是为了他,要是只是想换个地方睡觉,她也不用非跑紫禁城里来啊? 她犹豫道:“万岁那边……” 苏培盛听弦知音,马上说:“傅大人、顾大人都在。” 要不要让他们用个夜宵呢? 可她不确定这算不算多事。见苏培盛还在等着她的吩咐,她道:“这边的膳房……” 苏培盛:“都由着您吩咐。”他不走,就是知道李主子肯定不会听话这就去睡觉,他来传话,没个结果怎么能回去见万岁? 李薇以前读书熬夜时,常吃的自制夜宵就是三明治。面包来两片,微波炉转两片火腿一个蛋,涂上沙拉酱,再冲一杯三合一咖啡,这就齐活了。 面包这个府里的刘太监已经做出来了,问题是宫里的厨子肯定不会,现烤面包不科学,用别的东西代替一下? …… 养心殿里,胤禛正跟几位心腹商议着登基后的恩旨。 新皇登基后,必须要广施恩惠。几人要一边讨论名单,一边商量给什么合适。像先帝近身侍候的人,比如梁九功一类的,最好是赏东西。 后宫的妃子们,则是赏名位,最合适就是提个一阶。嫔晋妃,妃晋贵妃,贵妃晋皇贵妃。 外朝的大臣们,实权的统统赏东西。虚衔的视情况,识相的就赏名誉,不识相的就赏东西,最不识相的就什么都不赏。 他们把名单列出来,先讨论出个大概来,再交由皇上定夺。 麻烦的是他们送上去的十之**皇上都有意见,这才造成了大量的重复工作。 当然,皇上的意见是圣旨,是他们考虑不周,没有体查圣意,是他们工作不到位,必须认错改错,争取下回不再踩皇上的雷,把皇上想赏的给忽略了,把皇上想罚的给重赏了。 两天下来,几人都觉得太阳穴抽疼,脑仁抽筋。 苏培盛刚才出去大家都看见了,也听到了皇上吩咐他去干什么。此时他回来,几人不约而同的闭嘴,等他过来回话。 胤禛放下手中的折子,揉着晴明穴问他:“你李主子怎么说?” 苏培盛近前,小声道:“李主子不肯歇着,还嘱咐奴才送夜宵过来。” 胤禛并不饿,但看时辰距离晚膳已经有差不多三个时辰了。他长年养生,知道肚子不饿此时也需要用一些东西,就对座下的众人道:“既然这样,大家都去歇一歇,想出去散散的就去转转。” 顾俨等人纷纷起身离座告退。 胤禛起来,也觉得坐久了腰背僵硬,脖子、肩背都有些僵疼。他舒展手臂,快速的打了一趟拳,收拳回身时身上出了层汗,活动开了后身上就舒服多了。 苏培盛侍候他去屏风后换衣服,他问:“你李主子叫人做了什么?” 苏培盛道:“李主子说叫饼夹菜。”三明治改版,学生早餐常备。 这名一听就知道是什么内容,胤禛笑道:“听着有意思。”他还以为是拌面、汤面一类的麻烦东西,屋里桌子上到处都摆着笔墨纸砚,真是汤面就要换个屋子吃了,那就太麻烦了。 送上来一看,略大些的芝麻饼劈开个口子,里面塞着卤豆腐皮,卤牛肉,卤蛋,烫菜。 胤禛拿起一个,苏培盛赶紧送上一碗奶|子。 几口一个,吃在嘴里有滋有味的,方便还简单。 胤禛吃了两个就不用了,漱口擦手后,问苏培盛:“没给顾俨他们送去?” 苏培盛道:“给几位大人送的都是饽饽和包子。” 胤禛觉得苏培盛处理得不错。素素制的东西,他还真不想叫外头人看到学了去。她是胡思乱想出来的,但色色样样都是为了他。 晚上,等他忙完了,回去也快一点了。 李薇简直看着钟表都要给他跪了。洗漱后两人赶紧上床躺倒,她小声问:“你明早几点起?” 胤禛闭着眼睛说:“三点。” 那你还敢一点才回来睡? 李薇真想摇着他问,这样下去你以为自己是铁打的吗? 第二天,早上她起来时四爷早不知道干了多久的活了。听玉瓶说四爷已经用过早膳,她叹了口气。 玉瓶看她面露不快,小声问:“主子,您这是……” 这进了宫里,玉瓶也开始说话藏一半露一半了。 不过李薇也听懂了,摆摆手不叫她问,她想起四爷让她去永和宫来着,就道:“去问问,我这会儿去永和宫给娘娘请安方便不方便?” 玉瓶赶紧去传话,她现在也是两眼一抹黑,外头的事只能去问苏培盛那一挂的人。 张起麟很快过来了,道:“奴才随娘娘过去。”又问要不要用肩舆。 想起昨天那个金黄的轿子就叫她淡疼,摇头舆:“不用,走着去就行了。” 永和宫里,德妃一见到李薇就十分高兴,握住她两只手说:“好孩子,有你照顾老四我就能放心了。” 不知不觉的,李薇险些被她拉到身边坐下,幸好刹住了脚,站稳在下头,半躬身姿势艰难的说:“娘娘谬赞了。” 德妃含笑喊方姑姑给她搬个座儿。永和宫第一红人方姑姑就亲手给李薇搬了个绣墩,就放在德妃榻边,靠得极近,她坐下膝盖都能碰到榻沿。 她以前在永和宫当了十年的小透明,这半年待遇跟坐神七似的一飞冲天,快得有些收不住了。 李薇斜签着坐下,把当年被教养嬷嬷教导的功夫在这一刻都拿出来了。 她道:“万岁叫我来给娘娘磕个头。” 德妃点头,叹气道:“老四那个样也实在是叫我担心。” 两人寒暄半天,德妃就能跟她从天气说到四爷的身体、弘昐等孩子们的身体、德妃的身体来回绕。李薇投降,跟德妃绕圈子她功力不足,还是说正题吧。 把石氏的事和诸妃都可以由儿子们接出去养一气全说了,德妃面上分毫未变,只感叹:“皇上仁厚。” 李薇反应了下才明白娘娘这‘皇上’指的是四爷。 说完正事,她还想赶紧回养心殿就告退了。 方姑姑去送走人回来,德妃坐在那里半天才说:“……倒是没想到。”老四竟是这么个跟先帝截然不同的性子。 先帝的心思要用猜的,他心里有谁,不花个一二十年来看都看不出来。常常是半辈子过去了,才叫人看出端倪。 老四却是难得的坦荡自在,毫无矫饰。 这样的皇上只怕是进之若将加诸膝,退人若将坠诸渊。在这样的皇上手下办差,只怕朝中的人要适应好一阵子了。 方姑姑给德妃换了碗茶,笑道:“这李娘娘倒是个谨慎的性子。”眼瞧着要坐下了,险一点摔倒也要站着。 德妃也笑了下,叹道:“……他这狗脾气,日后这宫里的麻烦也少不了呢。” 方姑姑:“甭管是多大的麻烦,还能递到您跟前来叫您断官司?” 德妃一笑:“我能断什么官司?太皇太后的例子多好?日后我就跟太皇太后学,闲了吃吃喝喝打打牌,逗逗孙子孙女。” 她端起茶抿了口,想起李薇刚才说的诸妃可出宫由子养老,道:“把……成嫔请过来陪我用膳吧。” 方姑姑含笑去了,透这个消息出去的人都会记她的情,娘娘这是把这份情送给成嫔去收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晚安,明天见l3l4 第300章 太后 从永和宫回到养心殿,四爷已经在等她了。 另一边的屋里侍膳太监们都准备好了,她还听到了炖锅咕嘟咕嘟的声音,闻到鲫鱼汤的香气。 难道她回来晚了?她就是不想在永和宫留膳,想回来陪他一起吃才赶回来的。刚到一个新的方,可能她对这里的作息时间还不太熟悉? 李薇下意识的看了眼屋里的座钟,看到上前的时间才刚刚十一点。 四爷正跟弘昤一起坐在榻上玩,对她说:“去换衣服吧,咱们今天早点用膳。趁着他们还没来。” 等她去换过衣服,抱抱弘昤,再把他交给奶娘带走后,他才牵着她去用午膳。 午膳不算丰盛,不过是以四爷目前的身份来说的,毕竟十六道凉菜,三十六道热菜,八道汤羹,三十六样面点,这种架势她记得在府里福晋那边就享受过了。 换到现在怎么着也应该再增加一倍? 四爷给她挟了块炒鸡块,道:“叫你进来本来只是想看看你,现在看起来你倒是闲不下来了。” 李薇心里也有数的。她今天去永和宫请安了,其他各宫也都不能省了。别的地方都好说,慈宁宫是必须要去的。 她相信他一开始叫她进来,可能真的只是想找她说说话。只是进来后就由不得他们自己做主了。有些事摆在那里,不去做就是不行。 吃过饭后,他陪着她说了一会儿话,她汇报了永和宫里德妃的意思,他看起来像是松了口气。 “这么着,你下午还是去永和宫,看娘娘能不能领你去见太后。只当是小辈给长辈磕个头,不算正事拜见。”他将素素叫进来时想得并不多。如今他是天下第一人,一时扬眉吐气,当然觉得什么都能做,再也没有什么能束缚他了。 所以他叫素素乘贵妃的轿子,让她住进了养心殿东五间。 只是见过德妃后,他也不得不多想一二。倒不是畏惧什么,现在还有谁给让他畏惧?他只是想替素素打算得更好些,不让她受其他人的搓磨。 一切只看下午永和宫里,娘娘是个什么态度吧。 四爷只在饭后说了一刻钟的话,苏培盛就过来说前面张廷玉来了。四爷放下茶碗,匆匆离去,临走把张起麟留下给她使唤。 李薇让人去问永和宫德妃有没有歇午觉的习惯,要是有,她就等娘娘午睡起来后再过去。 张起麟很快回来了,不但把她问的事答了,还买一赠一送了个消息——不知道是不是别人拿来讨好他这个御前太监的。 “娘娘一般未时小憩半个时辰,然后起来去永和宫后的小佛堂念上半个时辰的经。主子要去拜访娘娘,未时后,申时前是最好的。”他道。 李薇自动把时间换算成下午一点德妃午睡,三点念经,她最好就是三点后去拜访最合适。 张起麟接着道:“今天中午是成嫔陪娘娘用的午膳。” 等他退下后,她躺下来睡午觉才明白过来第二个消息是附送的,应该也有些意义在里头。 是说德妃已经把有子妃嫔可以出宫随儿子养老的事透出去了? 她打了个哈欠,翻身睡着前想。 下午两点钟她起来,洗漱更衣梳头,叫人去问德妃此时是否方便,其实就是通知永和宫她马上要过去了。很快话传回来说方便,说德妃娘娘正好午睡起来想找人说说话,请李主子这就过去,还说娘娘那里有今年新供的荔枝叫她去尝尝。 到了永和宫,她看到德妃面前的桌子上确实放着一盘荔枝,叶子艳绿,十分新鲜。 就是量有点少。 一盘子最多装了以前她在圆明园时的一半左右。 李薇照样还是坐在德妃榻前的绣墩上,德妃指着那盘荔枝请她吃,一旁的宫女净手后替她把德妃指的那个大的、红的摘下来,剥壳去核后放在小瓷碟子里送到她面前。 这么着吃荔枝真是滋味大减。 而且,她也看出来荔枝这东西在这宫里绝对属于不一般的奢侈品。从她来到她走,整盘荔枝只是她吃了一颗,德妃吃了一颗,尝了方姑姑一颗。 德妃请她再吃,她连忙说一个就够了,最近有些上火云云。 关于去慈宁宫的事,她只提了个头说太后最近身体不知好不好,德妃马上就说:“明天你跟我进去磕头,也叫太后娘娘见见你。说来你这么些年,还没有拜见过太后吧?” 她其实每年都要在慈宁宫门口磕上十几天的头呢。当然在殿外磕,太后肯定不知道就对了。 李薇含蓄道:“不曾有幸面见太后娘娘……” 德妃笑着安慰她:“太后娘娘最疼爱小辈了,她一见到你准高兴。”然后又跟她说太后不常说满语,多是蒙语。 李薇天生的汉语种子,满语还是穿来后学的第二语言,蒙语?小时候依稀仿佛学过,不过现在都还给老师了。 她这边脸上一僵,德妃马上就明白了,笑呵呵的说:“其实啊,一点都不难,你只要记住这几句就行了:娘娘金安,娘娘好,是,谢娘娘恩典。” 德妃当场教她说这几句简单的蒙语会话,又说又笑的不多时就叫李薇把生疏都给丢掉了。等她五点告退时,笑得整个人都是通体舒畅。 真是不服德妃都不行。明明上午见面时,她还记得要有尊卑之别,对德妃一点都不亲近,结果下午走前她就觉得跟德妃相处一点都不难了,她那么和蔼又爱笑,说话风趣又毫无架子。 这份亲和力真不是盖的。 回去见了四爷,他又是早早的就在这里等着她。 看到她回来时脸上的笑还没收,四爷不自觉也松了口气,笑道:“这是玩得很开心?” 他跟进来看她更衣,她坐在梳妆台前由玉瓶等人给她卸掉头上的钗环,一边迫不及待的跟他分享在永和宫的感受。 “娘娘实在是慈爱极了!”她翻来覆去就这一句,说德妃教她说蒙古话,她学得不像娘娘一点都不生气,被她逗得前仰后合。 “我都快臊死了,怎么都说不对。”李薇真觉得自己从没这么丢脸过,但意外的是丢脸也不生气,不羞恼,反而娘娘一笑,她也跟着一起笑。笑着笑着,德妃掩口支桌,笑得气都快喘不上来了,最后还揉着肚子说不行了不行了,可以不能再笑了,肚皮都要笑破了。 她看四爷这时也是笑得一脸温柔,宽慰她说:“没事,等用过晚膳,朕来教你说。” 他这话居然是认真的,立刻就叫苏培盛去传话,说晚上不用他们再过来了,然后吃过晚膳就一字一句的教她。 他教她时跟德妃极像,都是模拟派的。 德妃说:“一进去慈宁宫,娘娘肯定要问你是谁,这时我来给娘娘说,你只要看到有宫女拿垫子放在娘娘榻前,你就上前磕头就行了,磕完起来说:我是其其格。” 关于怎么介绍她的名字,德妃说喊汉文肯定不会,太后记不住她下回就不会喊你了,李薇的本名和字都是花,那就叫其其格。 四爷听了轻轻点头,笑着说:“其其格很好。” 然后,她又多了个名字是其其格。 四爷的蒙语相当不错,他还跟她交待说太后的蒙语有口音,听起来会很快很含糊,他模仿了下太后是怎么说话的,在她听来就是有点大舌头的感觉,像含在嘴里说的,语速很快。 他说太后会对她说的无非就是叫她好好侍候他,多生几个健康的男孩和漂亮的女孩,好好的把他们都养大,男孩要像草原上的英雄,女孩要像草原上的明珠。 所以她的回答就是一个‘好’。 听不懂没关系,太后不会跟她说太多,磕过头就可以回来了。 李薇听得不停点头。以前进宫时都是福晋挡在前头,她从头到尾当布景板。这头一回挑大梁,不由得她不紧张。偏偏德妃跟四爷一样是个急性子(真不愧是母子),今天跟她说这个事,她明天就要带她去见太后。 她都觉得,要是她上午见德妃说了这个,下午她就敢把她领慈宁宫去。 当天晚上,她答四爷的话都是蒙语的‘好’。他叫她上床,她说‘好’,他叫她躺好,她说‘好’,他问她要不要喝水,她‘好’。 四爷拿水给她喝,摸着她的背说:“不用这么紧张,太后不爱管事。” 她点点头,联想起以前对太后的印象,确实是个后宫中的招牌一样的人物。先皇拿太后来刷孝子这一荣誉,太后就那么坐在那里任他刷。再想想德妃,就知道太后能在这深宫里熬到现在,还是一个十分敏感的博尔济奇特氏,那她就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人物。 就像今天下午在永和宫,她觉得跟德妃相处得十分愉快,其实那都是德妃这个聪明人在带领两人中间的气氛。当一个笨蛋跟一个聪明人在一起时,通常都是聪明人掌握主动权。 太后肯定不会没事找事给她难堪,现在正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时候,所以明天去慈宁宫,肯定能一切顺利。 第二天,四爷在她临走前还特意叫苏培盛过来送她一送,嘱咐她‘什么都不用担心,放心的去。如果太后留午膳,就跟德妃一起在慈宁宫用,他会照顾好弘昤的。’。 她还是照旧步行的永和宫,然后德妃携她一起上了她的肩舆,再往慈宁宫去。 德妃的肩舆比起她曾经坐过的金黄轿要略逊一筹。她当时坐的是八人抬的,德妃这个是四人抬的。 如果四爷给她都能用八人抬,不可能还叫德妃用四人抬。 这说明,德妃没用,她用的还是她以前的? 联想起四爷前天说德妃不住慈宁宫不可能的事,李薇突然有些小担心。德妃不想去住太后的慈宁宫,是怕她过去后会把太后给挤到角落去吗? 或者只是摆个谦逊的姿态? 德妃察觉到李薇的目光一直绕着肩舆转,多少有些感叹。看她紧皱的眉头就明白,李氏这是在替老四操心呢。 宫里的女人多数都不会替皇上操心。要操心也要摆在明面上,让皇上看在眼里才算数。 老四现在又不在,李氏这担心就是实实在在的了。 她轻轻的在心底叹了口气。 老四这个性子,大概也是喜欢李氏把他时时都放在心上。十几年下来,从宫里到府里,再回到宫里,老四能中意她十几年,往后大概也不会轻易撂开手。男女之间,前一两年凭的都是娇颜媚骨,往后过的就是心意了。 越是在宫里,这种事越明显。有时不到一年,再好的容颜也该看腻了,新鲜的女色层出不穷。一年后还能栓住皇上目光的,无不是皇上的知心人。 能知心上十几年,那就跟一辈子差不多了。 德妃拍拍李薇的手,笑着说:“这会儿……到底是还没下旨……” 李薇理解的就是:没下旨,所以规矩惯了的德妃才不肯用新的,还照样用她的旧肩舆。 她点点头,表示一定会原话告诉四爷的。 不到慈宁宫已经有人迎出来了,德妃和她下肩舆时,慈宁宫里出来了二十几个人迎接。姑姑都有好几个,她们上来扶着德妃,还有两个来扶她,普通服色的宫女就跟在后头或在前头领路。 宫女们的资历大概分三节。最年轻的是宫女,中年的就是姑姑,老年的就是嬷嬷。 但也有白头的老宫女,熬到最后也没混成姑姑。能在差不多的年岁上成了姑姑,这就是表示主子们喜欢她们的侍候。 就像德妃身边的方姑姑,那就是永和宫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所以李薇对来扶她的两位姑姑都很客气。 姑姑们比她客气一百倍。 一进慈宁宫就是扑鼻而来的藏香味,到处可见垂挂的金黄色的条幅,很像她在现代看过的蒙古庙里的东西。 殿中摆着半人高的香炉,黄铜的炉壁上镶着绿松石和红玛瑙。 地上铺的地毯上也织有很规矩的方形和圆形的花纹。总之,慈宁宫里的装饰完全是另一种味道的。 等见了太后,这个感觉就更明显了。 太后坐在榻上,榻上铺的锦垫上的花纹跟地毯上的如出一辙。她头发已经花白,编成一条大辫子垂在脑后。她不像德妃和宫里的其他女人那样戴旗头或其他首饰,而是包了一条头巾(?)。 李薇头一次面见太后,没想到会看到这样的她。 有一个年约五旬的女子坐在太后榻边最近的地方,她的脸型和太后十分像,细看连眉眼间也有相似之处。如果不是看到她对德妃行礼,她都以为这是太后的亲戚(太后没孩子,不然她肯定会误会得更多)。 德妃替她引见,那女子不敢受她的礼,侧身避开了。 李薇听四爷提起过,说是先帝后宫里也曾有蒙妃,这位算是身份比较高贵的一个,姓博尔济奇特氏,来自科尔沁,还是孝惠章皇后的侄女,也就是先帝的表姐妹。 但问题是自从她入宫后,先帝从来没有宠爱过她,也没有给她名位。她就当了尴尬的庶妃,一当就是四十年。 四爷的意思是,这次封先帝后宫,会把这位蒙古妃子给正式的封妃,也算是给她正名。 以前,李薇曾经想过宋氏等人的失宠会不会是她的原因。但今天亲眼见到这个老庶妃之后,她突然明白了。不是她,而是不管是四爷也好,还是先帝,当他们坐拥太多女子的时候,不受他们喜欢的人就会被冷落。 没有别的原因,仅仅是没有打动他们,这些女人就会在后院中寂寞老去,空付年华。 这在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她心里的压力,随便也给她当头一棒。以为自己真的苏之光芒照遍大地,还能影响四爷的判断了。 面见太后这事还是挺顺利的,太后知道她叫其其格后,就一直唤她其其格,还亲手把茶碗放在她手里(金碗!),还从金盘子里拿奶豆腐递到她手上。 不用德妃示意她,她就都吃了。 而且,博尔济奇特氏也一直在旁边凑趣说话,特别是在她听不懂太后的话,又接不上的时候,她就会插话给岔过去,然后悄悄对李薇微笑。 李薇自然十分感激她。不是说去哪里都能遇上肯帮她的人的。 德妃帮她是看在四爷的面上,博尔济奇特氏是什么原因她也能猜到,但被帮助还是很暖心的。 从慈宁宫出来后,坐在德妃的肩舆上,她叹道:“瑙日布命不好,从进宫第五年就搬进了慈宁宫,在太后身边一直住到现在。” 她跟瑙日布是差不多一起侍候先帝的,亲眼看着那个原本明丽的蒙古姑娘一日日凋零。先帝对她从来是视而不见,最多偶尔叫她一起用膳,却很少留宿。 康熙二十年时,先帝大封后宫。她们都以为先帝会封瑙日布一个贵人或嫔,至少不至于叫她一直这么头上空空的住在宫里。结果先帝还是把她给略过去了。 之后,瑙日布就搬进了慈宁宫,从此再也没有出来。 李薇猜瑙日布就是那个博尔济奇特氏的名字。 德妃拍拍她的手,对她笑了笑没有再多说了。 回到养心殿后,四爷今天没有提前回来等她。等她换过衣服后,他才匆匆进来,一进
相关推荐:
小的不是奸商(H)
黄蓉之淫狗棒法
娇妻
小满不下雨(NPH)
一操不可收拾(H)
《红楼之皇帝是个受》BL肉
臣服(NPH)
魈和万叶都想和你doi(原神)
强制爱疯批病态男主合集
【原神】联诵(旅行者荧中心向all荧中短篇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