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宫廷淫奴(nph) > 第230章

第230章

一口气就越过众兄弟封亲王,这都是万岁待我们的好。我们怎么还能再恃宠生娇?仗着万岁待我们好就不知分寸了呢?” 这话还真是。兆佳氏来,比她听话留在府里养胎要好得多。至少在四爷那里的印象分肯定高。 只是……这样难免生分了些。 李薇只觉得现在四爷越来越像当初的先帝的。下头的人也是一步也不敢走错,一句也不敢说错。明明是至亲,却像隔着一道天堑。 兆佳氏拉着李薇的手说:“何况娘娘也赏了我嬷嬷,我想着无论如何也要来谢谢娘娘的。” 李薇道:“只要你和孩子都好好的,就是谢我了。” 晚上,李薇跟四爷说了兆佳氏的事,道:“我看她那个肚子吓人的很,就让她明天不要来了。” 四爷叹了声:“怡王妃一向胆小,这样不是显得朕不近人情了吗?” 李薇没想到他是这么想的,想替兆佳氏再说两句话,他却让王朝卿取来笔墨,写起了信。 她只好在一边给他磨墨铺纸,看他抬头就写:亲亲吾弟允祥…… 李薇:== 往下看,四爷就是写你在外头辛苦了,四哥知道你的辛苦都是为了差事,朕都记在心里了,等你回来好好赏你。这个好年咱们兄弟虽然不在一起过,但是共赏这一轮明月,你我的心就这样连在了一起。 李薇:== 四爷继续写,你的家小不用担心,朕让贵妃照顾着呢。你的王妃怀着孩子,大小都好,贵妃赏了嬷嬷下去,这个嬷嬷是一直侍候贵妃生孩子的,朕的额尔赫、弘昐、弘昀、弘时、弘昤都长得又健康又好,所以你的儿子也会平平安安的落地的。 李薇觉得这一段写得还算写实。 四爷往下继续:等你回来,朕给你的孩子起名,让他从小就跟朕的孩子们一起读书,日后他的前程朕也包了,等他落地男的封铺国将军,女孩就封县主。 李薇略皱眉,这个恩赏会不会太大了? 结果四爷发散起来没完了。他的结尾是:这个江山是爱新觉罗家的,也是朕与你兄弟两人的,朕能有你这个好兄弟,这江山一定能越变越美。皇阿玛在九泉之下看到了,也会为你欣慰的。 大概他自觉写得十分感人,所以写完封好就让人四百里加急给十三爷送过去了。 只是李薇觉得吧,十三爷接到后说不定会吓死…… 果然没过几日,十三爷同样用四百里加急回信了,先是叩谢皇恩,说他在外面也感受到了皇上的恩德,九千里河山都在为能被四爷这样的明君统治而欣喜若狂,他所经过的地方的所有百姓都在欢呼,喜极而泣。 李薇:你们兄弟俩一样夸张。 然后十三爷就说江山是四爷的,是先帝亲自选出的新君。他是个不中用的阿哥,先帝一直都不喜欢他,他没用,他愚蠢,他蠢得冒泡,蠢出了水平。 李薇:== 十三爷表示,是皇上万岁给了他新生,告诉了他以前有多蠢,皇上四哥一直在照顾他,没有四哥的指引,他只怕早就不知道变成什么样的废物了。四哥是他的指路明灯,人生导师,伟大到无以复加的人物,他站在四爷身边,就如萤火之光与月亮,简直没有可比性。 所以万岁您的话实在叫奴才不胜惶恐。 最后十三爷说了超多的问题问他四哥,好像离了四哥他连怎么跟人说话都忘了。把他跟曹家、李家等每一个人说的话都写出来,还写了他是怎么说的,然后必要缀上一句‘臣弟驽钝,不知这么说可不可以,求皇兄指正’。 四爷回他的问题也回得不亦乐乎,十三爷送来的信有好厚一摞,四爷回了更厚一摞给他。 整个新年里,四爷都在想方设法的给十三爷送去指导,哪怕是回信还没来,他回来后也要抱着江南那边的各种奏疏写节略,然后推测曹家和李家会有什么反应,十三爷可能会遇上什么难题? 他还来问李薇。 李薇能说什么?她就看过几集康熙微服私访记,里面好像也有这方面的内容? 她就说往钱塘江里洒金叶子啊(好多年她还想去那里捞河泥,说不定能捞到金子),从当官的手里买字啊(这好像是李卫当官?),剩下就是权色交易了。找一个小尼姑庵,在里头放一个身世凄楚的绝色小尼姑。 四爷听得哈哈大笑,道:“你这都是从哪个戏本子里看到的?还落难千金?” 李薇心道本来就是为了博你一笑啊。 然后他居然就把这一段当开玩笑给十三爷写过去了!!还道,朕之贵妃十分忧心,你会在那里遇一红颜知己,回来后将兆佳氏抛诸后。不过她也时常这般忧心朕,常至茶饭不思,困坐泣泪的地步,朕真不知女子是不是都会如此,叹也。 叹个p!!! 没看出来她是在开玩笑吗?! 然后她把这一页给夺过来了!强令他不许这么写! 四爷举着笔瞠目结舌的看着她,求饶道:“朕不写,朕不写。”然后摇头叹气,“真是家有胭脂虎啊。” 作者有话要说:补完,大家晚安,明天见 318 春耕 正月十五,宫中在御花园悬灯数百,万岁亲奉太后同往赏灯。 李薇裹着银狐皮的大斗篷夹在人群里,前头四爷扶着太后,皇后跟在后面,再有十四福晋完颜氏,成太妃、荣太妃等人皆被自家儿媳妇掺扶着,端得是一派天家亲情图。 她只觉得好想回屋里烤火啊…… 不是她跟大家过不去,也不是她体会不到这浓浓的亲情,更加不是鸡肚皇后跟在那后面! 实在是因为天太冷了。 今年难得下了好几场的大雪,都是一下一整夜,到早上出太阳就停了。所以之前李薇出门时,只需要赞叹‘好美的雪景~’就行了。 结果四爷非要赏元宵灯。然后她就一边布置灯一边盼着今晚千万别下雪,千万别! 不过现实嘛总是乐于给人一巴掌的。 她轻轻呼了口气,只觉得脸都冻硬了。 一边的玉瓶给她撑着伞,小声说:“主子,手炉还热吗?” 她点点头,见四爷已经领着太后逛完东边往西边去了。他不会真打算带着太后逛完整个御花园的灯吧?就算御花园小的很寒酸,那它也是个皇家花园啊。 您小心再把太后冻病喽。 不过,显然太后娘娘不是那么傻二傻二的人。四爷游兴正足,太后娘娘回头冲站在角落的李薇一招手,笑意盈盈的说:“瞧这傻孩子,自己一个人站在那里有什么趣儿?快过来。” 不幸被点名的李薇只好上前。 四爷转头看到她,也是不自觉的一笑——特别有内涵。 她走过去先对他屈膝,再对太后屈膝,再对皇后屈膝,然后是剩下的人都对她屈膝。 至少这膝盖数上是她赚了。 太后含笑把她的手交到四爷手上,一本正经的笑着说:“我不逛了,你们陪万岁逛吧。”说完人家就光明正大的转身走了! 娘娘,有你这么坑人的吗? 皇后上前扶着太后,笑道:“儿臣陪您回去。” 太后冲她笑笑,两人就这么走了。太妃等人也带着儿媳妇们跟着走了。 然后,原本跟在四爷身后的尾巴们,此时不知道领会了什么精神,也都纷纷告退了。 李薇:== 不用你们一副‘万岁和贵妃凉凉要独处’的样子! 这边,四爷用力握握她的手,把她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后,迈步往一盏悬在梅树上的花灯走去。她只好被他牵着过去。 站在花树下,枯瘦的梅枝上白梅与落在枝头上的雪合在一起,分不清彼此。 周围的人都站远了,四爷赏着梅花,低声道:“刚才又醋了?怪不得半天没看到你。” 那是因为太冷! 她动动手,他握着不放,还捂到手心里说:“怎么又冻得跟冰一样?明日起跟朕一起喝牛肉汤。” 哼。稀罕。 他对她笑,“真是个磨人精。”然后趁她未注意,把一枝小指长短的梅花插在了她的头上。 都说梅花乃是幽香,可她此时却不觉得。反觉这梅花香浓烈得很,灌得她满鼻满口都是这种香味。 然后她就不知不觉陪他在这里罚站赏灯,他还赋诗来着,诵了好几首,她听了只觉得唇齿留香这句话太对了,听着好美,真是享受。 最后还是他摸了下她的脸,说:“你这脸都冻僵了,怎么不说呢?” 那当然是后来也不觉得冷了啊。 他就拉着她一路从御花园往回走,路过翊坤宫时她看看他,他也犹豫了下,还是把她拉到养心殿了。 一进屋就是一股让人憋闷的热浪。等脱下斗篷后,她开始觉得脸上痒痒的,心道坏了,不会脸上冻坏了吧? 四爷扭头看她小心翼翼的摸自己的脸,走过来拿下她的手,他捧着她的脸看,轻轻摸了摸问她:“冻着了?” “不知道,有点痒痒。”她道。 他让人把灯移近,细看,不像有事,但也怕有万一,就喊苏培盛:“取玉红膏来。” 取来后,他亲手给她涂了一层,中间她想说她自己来都被他给拒了,他说‘这事你不行,你又看不到’。 她就只好乖乖仰着脸给他涂了。 他涂药认真细致,严肃至极,叫她一边想不用这么郑重吧,一边忐忑,不会真有事吧?最多是今天的天气太冷,脸让疵着了。 黄豆大的一小粒药膏,他硬是涂了快有半盏茶。等他终于涂完,让人把药膏拿下去,叫水来洗手时才道:“朕看并不严重,不能用太多药,只捡几处涂上就可以了。明早再看。” 等第二天早上起来,她还迷糊着呢,他就叫人举灯过来看她的脸了,她半眯着眼睛仰脸继续让他看,过一会儿他看完轻轻松了口气:“看来是没事了。” 结果用早膳时,玉瓶就给她端上来一碗药汤。 她看四爷,他也看她,道:“你一到冬天就手足冰冷,这是气血不足。这人参养荣汤,以后你每天用一剂,吃个几天再看。” 李薇表示她只知道人参养荣丸,这养荣汤跟那是一个方子的东西吗? 她问,四爷还跟她解释说这人参养荣汤专职调补气血,温通血脉。里面除了一味党参外,其它都是很平常的温补药材,像大枣、姜片、茯苓、当归等。 至于养荣丸嘛,不及汤药好用。 “熬这药也不费事,就让他们给你日日熬一副。”他这么说。 李薇还能怎么说?谢主隆恩。她天天让他吃这个喝那个的,这回他让她喝药,她就喝吧。 索性这药也一点都不苦,闻着一股参味。喝完后浑身都暖洋洋的。 亲眼看着她喝完药后,四爷满意的去上班了。 是的,过完十五元宵后,雍正家的朝廷就要正式上班了。 上班好,上班妙,上班呱呱叫。全天下没有比上班更幸糊的事了。所以大家都十分的欢欣鼓舞哦。 李薇也同样感受到了养心殿里众人浓浓的欣喜之情,到了十点就让人送点心进去了。 ……好歹能歇个一盏茶的功夫吧。 以前先帝那会儿,十五过后四爷至少能在家里再歇上三四五六七八天,想必京中其他人也是一样。而且,先帝通常过完年就该忙出巡的事了,好几回都是二月份就离京了。所以大家过年后最多再加一阵的班,把大老板送出京后就撒欢了。 可四爷显然没有出京的意思,人家就是正式上班了。 前朝如此,后宫里却还带着年味。穿梭往来的宫女太监都还面带笑意,各宫主位们没事干的还会东西六宫里串串门。 李薇这里就接到了好几个来自东六宫的小帖子。 不得不说,宫中女子都有一手好字。荣太妃和宜太妃写来的小帖子端得是风流无匹,两行小诗那么诹,让李薇都不免心生向往之情。 小帖子多数都是请喝茶,请聊天,请赏花,请赏画等。 过年宫里除了放烟花,一场宫戏都没叫。四爷都吩咐了,宫戏里年纪大的都可以给银子遣出宫了,他大爷打算未来三年里不看戏。宫戏不开张,白养着那么些人没必要。等后年再重新采买新人就是。 所以太妃们的小帖子请的都是静坐聊天的小节目。 李薇一开始是视而不见的。但显然太妃们的小帖子不止发往了翊坤宫,长春宫也接到了。皇后本人虽然无法前往,但宜尔哈、扎喇芬,乃至端惠等几位公主都去过东六宫了。 额尔赫身在翊坤宫没有被拉过去,她悄悄跟李薇说,宜尔哈特意‘奉命’过来邀请她一起去。 “不过大姐姐跟我说,去了也没什么意思,就是坐着陪太妃娘娘们说话,而且还插不进去嘴。说她要是我就不去。”额尔赫心里很感激宜尔哈的提醒。 “额娘,我看大姐姐她们也不想去,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啊?”她道。 李薇……有些犹豫。 长春宫这样做明显是有用意的,虽然她猜不出来。而且,她觉得四爷未必知道这件事。毕竟他的眼睛盯着前朝就盯不完了,不可能后脑勺上还长只眼睛专盯后宫。 她犹豫的是,要不要这么大公无私的为了四爷和宜尔哈等女孩,来跟长春宫对上。 ……说实话有些圣母,多事,外加没事找事。 可是,她又很清楚四爷敢对后宫的事这么大撒手,不就是信任她吗?她能感觉到,四爷对她是有很大的期待的。 所以她真的独善其身了,首先对不起的就是四爷。 让他在顾着前朝的同时还要盯着后宫的是是非非。她不想让他失望……让他觉得,是他高看她了,原来素素做不到啊,她就是个只适合养在屋里的小女人,什么正事都不应该交给她去办。 ……她没这么无能。 她不是个天生的米虫。 她在现代时一毕业就找到了工作,还想干兼职,还想攒上几年钱凑个首付,新婚姻法一出台,她就打定主意自己买房了,就算日后找男朋友结婚了,大家一人一套房,都是婚前,谁都别图谁。 她也曾心怀大志,不说顶天立地,也是个新时代的独立女青年。 不就是管管宫里的事吗?不就是要跟皇后对着干吗?她都跟她对着干快一辈子了,连儿子们都快对着干了,她怕什么啊? 以前是情势所逼,她不得不招架。现在却到了临阵击鼓的时刻了。 她不打算抽身退步。此时高举免战旗已经没有意义了。 李薇想了想,先把宜尔哈叫来,给她派了个活儿。 翊坤宫里,宜尔哈、额尔赫和扎喇芬都在座,李薇让人抱来好几匹普通的素布发给她们,笑道:“农桑历来是万岁最重视的事了,马上就要春耕了,宫里不能拿真的蚕桑给你们来纺线织布,你们就先拿这些布练练手,做几件针线吧。” 四爷以前在府里和圆明园里都玩过种地,几个孩子们都知道。 所以宜尔哈她们拿着布都没意见,更是立刻就讨论起要做什么来。这个也没什么好说的,除了给她们阿玛和兄弟们做,还能是给谁做? 拿上布回去后的宜尔哈和扎喇芬算是被困在屋里了。端惠等几位公主那里都有些麻烦,李薇先把侍候她们的嬷嬷悄悄请来,问清楚关于去东六宫,几位公主是高兴?期待? 毕竟东六宫里都是她们的亲人,万一人家乐意去,她就不能用做针线这种借口把人留在屋里,她想的是要不要给他们请几个先生,比如教一教蒙语啊,了解一些蒙古的习俗啊之类的。 公主们进宫是为了四爷的大事,他封她们不是白封的。她跟四爷站在一起,自然要为他的大事打算。公主们去东六宫是跟亲戚联络感情,还是另有目的,这都无所谓。 她只需要先把这些小的都给隔开,把枝节先给劈掉,留下主干再来追查原由,才能清楚明白。 四爷很快就发觉她让人从内务府打探熟知蒙古习俗,擅长蒙语的嬷嬷,然后他就什么都知道了。他问起来时,她原来也没打算瞒着他,不过还是没说得太详细,只说是想让公主们早早的准备起来。 “不能临上战场现磨枪。虽说抚蒙是件苦差事,但正因为苦,才要让孩子们准备得更好。这样把她们送出去时我们才能不担心。”她道。 “嗯。”四爷缓缓点头。 他倚在榻上,她坐在他身后给他捶肩。有一搭没一搭的一边捶一边说话,大概是这么捶着太磨人了,他抓住她的手,把她拉到身前来:“不用忙了,陪朕坐一会儿。” 她挨着他坐下,两人半晌无言。过了一会儿,四爷长长的叹了口气,埋首在她的腰腹间。 她抱着他的脑袋,摸着他的光脑壳,只觉得触手毛刺刺的。 先帝逝世不满百日,还不能剃头。最近宫里不管是太监还是弘昐他们,个个都是一头青毛茬。她还听到小太监们摸着毛茬高兴的说:好像胡茬子。 她一边走神,一边两只手来回的在他的脑袋上胡噜。胡噜来,胡噜去。胡噜得不亦乐乎,然后四爷把她的两只手都抓下来攥在手里。 她一低头,他在她的大腿上轻轻的瞪她,无奈道:“这是又把朕当成弘时了?” 他坐起来,不敢再枕在她的大腿上了,然后不自觉的也呼噜了一把自己的半拉脑壳,刚才心中的憋闷倒是散去不少。素素的做法倒是给他出了个主意。 过不几日,四爷让人在西苑圈了一处园子,然后天天带着宫里的阿哥们一起去那边:种地。 这次就没李薇的事了,她听弘时说那处园子名为丰泽园。 “皇阿玛让人圈了好大一块地,都只是粗粗开垦,剩下的什么都没干!”弘时这话的意思就是,他们要从松土,犁地,捡石子开始。要把地里深扎的草根全都挖出来,浅表的草也要全都切碎,地里大块的土疙瘩也要全都劈开,等等等等。 干过几年农活的三兄弟无不知道这是怎么样的一件大工程,而与他们同去的其他堂兄弟们却都跟出宫放风一般。 弘时冷笑,等几天你们就知道厉害了。 宜尔哈她们的针线活很快就派上用场了。因为几个女孩最先练手的就是粗布手套和套袖,这个东西也是李薇苏出来的。 其实四爷他们并不需要袖套,他们又不是换不起衣服?下地弄脏了换一身不就行了?但李薇实在是看不下去他们下一次地就毁一套衣服,所以不但苏出了套袖,还有大围裙。 大围裙是半包围结构,能很好的护住前半身。下地的穿上它真是干净又方便,等下完地一脱,粗布做的围裙嫌脏的拿去当抹布或撕成条做拖把,不嫌脏就下回接着穿,连洗都不用洗了。 后来府里干粗活的都做了几件大围裙备着,他们每年的衣服都是有数的,能省一点是一点,旧衣服改成大围裙,新衣服不就能少洗几回,多穿几次了吗? 套袖、手套和大围裙一送到弘昐等人手里,很快就在西五所和南三所刮起一阵时尚旋风。 四爷跟她说,弘晰还说他特意让人做了,给理亲王也送去了呢。 他叹道:“弘晰这是想回去看看了。” 今年新年,人人都来了,只有直郡王和理亲王没有来,甚至连府门都没出。四爷是亲笔写了福字赏下去,还有大批的宫中赏赐,连新年大宴都赏了一桌菜,让这两个哥哥与天同庆。 李薇只是觉得这种赏菜吃下去,直郡王和理亲王别拉肚子才好。 她这里面色古怪,四爷听她说完后也很古怪,道:“……朕早想到了,你以前不是说过先帝赏到永和宫的菜都结了一层白色的猪油花。”把他给恶心坏了。 “赏给直郡王和理亲王的御菜都是底下带着炉子的。”他还交待路上炉子里的火绝不能熄,菜端下去时必须是热的。 就连赏给宫外大臣们的菜也都是带炉子的。他可不愿意赏菜赏的让人吃冷菜,这恩还不如不施。 四爷您真周到。 李薇马上夸他,换着花样使劲夸。四爷就笑,道:“也有素素的功劳呢,朕也是听你说了才想到的。” 他在宫里吃过的赏菜还真没有吃到凉的,若是在席上,先帝那边桌上的菜直接端下来,那肯定就是热的。而他还住在阿哥所时也有赏菜,不过那都是先帝说‘给四阿哥添一道红炖羊肉’,膳房这边得了话做出来直接给他送去。 宫中妃嫔吃的冷菜,他不曾遇上过,也就从来没想过。 要不是素素当时提起,他也不会想到这菜赏下去的入口问题。 想想素素虽然专会注意这些小节,但有些时候小节才是致命的。 四爷天天带着宫里的阿哥去西苑下地,每天下午的骑射就停了。几日后京里大半的府邸都知道了。四爷说的是春耕的事,现在先练练手,等亲耕当天,他会带着阿哥们一起举行这项典礼。 京里大半人家有那心思灵活的也开始在自家庄子上开辟块地出来,让自家孩子练练。亲耕当天,皇上耕过后,他们也有一试身手的机会,到时也能露露脸啊。 弘昐说傅驰放假回家也添了一门种地课。 “傅家还给他准备了耕牛,让他试着犁地。”弘昐像个孩子那样笑着说,“结果牛一下子跑了,差点把他带得摔在地里。” 弘时很捧场的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 弘昀在一旁也笑得坐不住了。 结果这群小子笑完,晚上李薇跟四爷学了,四爷就道:“傅家这么做好,朕都忘了。” 第二天下午他们就在西苑见到耕牛了。四爷还跟他们说这耕牛十分值钱,一般人家买不赶快牲口帮着干农活,就让家中的一人在前头拉犁,一人在后扶犁。然后叫阿哥们两人一组玩模拟。 等模拟后东倒西歪扶肩哀叫的阿哥们再看到耕牛时,个个都十分体贴亲切了,待牛如待好友。 为了让牛儿们乖乖犁地,少有人使鞭子的,就算有人想打牛,看一眼一旁的四爷都要收敛起来了。 弘昐叹道:“当时大家都傻眼了,还是弘时聪明,让人把他马背上的链搭中的糖取来,侍卫们也把喂马的黑豆拿过来,再找来新鲜的草料在前头引牛去吃,好让它迈迈步子。” 弘昀道:“皇阿玛大概也是听人说了外头的人,这才想起来也给咱们用耕牛。” 弘时恨道:“我看就是傅鼐说的!” 李薇:“……呵呵。” 不小心坑了儿子一把的额娘在他们临走前给他们塞了不少的糖和点心。 四爷带着阿哥们耕地带来的影响不止于此,太后就曾经把她叫到宁寿宫,说有好东西给她。在赏了她两块先帝当年赐给她的衣料后,就让十四福晋完颜氏去陪她说话了。 宫里人说话大概都喜欢九转十八弯,不拐弯都不会说话了。 完颜氏来是十四爷的意思,他也想去西苑种地。就跟写福字一样,这是脸面,能去代表皇上喜欢你。 他跟他媳妇说,他媳妇来说太后说,太后跟四爷不好直说,就把李薇扯来当传声筒了。 白赚两块料子的李薇一点都不介意,要说当年先帝的品味也是相当高的,太后拿出来赏她当贿赂的当然是好料子。等四爷回来时还被东五间里耀眼的金光给闪了下。 两块全是织金花缎,全是百蝶穿花。一块是素底的白牡丹,暗银灰的底色上,大朵大朵的白牡丹花在浓绿色的叶子的衬托下,宝蓝、银红、杏黄等各色蝴蝶在花朵间穿梭。 一块几乎就是黑色底,上面同样是大朵的牡丹花,但却是接近正红的品红。乍一看真的很像正红牡丹花。 李薇看到这两块料子,才感到先帝待太后,绝对是有几分真心的。 不过,也怪不得这两块料子不曾见过天日。太后大概也只是偶尔拿出来欣赏一番,做成衣服大摇大摆的穿出去是肯定不敢的。 这衣料的纪念意义大于实际意见。 李薇回来打开后就不打算拿它们做衣服了,她也是想把它们好好保存起来的。 四爷一进来就看呆了,过来摸了把说:“这是江南贡缎。” 他托起两块料子细观,李薇刻意避到一旁。她挑在他回来前打开就是想让他也看看的。 四爷一下子看入了神,连苏培盛都带着人闪远了。 等四爷看完,道:“收起来吧。”才有人上去小心翼翼的把料子重新卷起,拿纸裹好抱走。李薇交待:“找个好箱子单独收起来,别忘了放些香囊进去。” 王以诚这时才把茶送上来。 四爷端着茶,半天才问她:“今天去宁寿宫,这是娘娘给你的?” 不知怎么回事,他很少在私底下称呼太后为皇额娘,仍然跟以前一样唤为娘娘。 李薇当然是跟他看齐的,不会在此时说皇额娘如何,也是说:“娘娘说这是她年轻时得的料子,一直没舍得用,现在也不合适了,干脆就给了我。” 四爷叹:“收起来吧。日后朕再给你好的。” 她点点头,本来也不缺这两匹料子做衣服。 只是,她一直以来都以为太后对先帝,是敬和畏占上风。但看这样几乎是逾制的料子,以先帝的行事来说,肯

相关推荐: 爱你就要宠坏你(H)   穿进乙女游戏后(NP)   初夜(1v1 双向暗恋)   强制军服(H)   怎么又是你(产乳文)   又疯又爱演[无限]   收入囊中(校园NPH)   凌辱女友小奕   兼职(1v1,强制,sc)   色情主播不想干了(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