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宫廷淫奴(nph) > 第317章

第317章

,长到现在都没离开过她身边半步,也没回宫住过,对弘晖的印象大概跟弘晰、弘晋他们差不多。 弘昫去缠四爷,他不但不生气还很高兴。 “朕跟他说让他来找你,大概是知道你这里说不通,干脆就不来了。”四爷笑着说。 看他的心情好像不错,还提起让人送了御厨过去侍候,说到开心了,他也不批折子了,让人送米酒团子过来吃。 才吃过午膳没一会儿,李薇是一点都不饿。不过酸酸甜甜的米酒很好喝,鹌鹑蛋大小的糯米团一碗也就三个,吃了也不算什么。 她陪着四爷吃完,送他去勤政殿了。 玉烟道:“万岁爷的心情好像不错。” 他的心情好了,园子里才会是大晴天。就算近几天因为下雪,天一直阴着也没关系。 李薇让人又去问一遍炭火,逢到下雪就会有炭火不够用的。她干脆定了死规定,主子的屋一天能点四盆炭,宫女太监等的屋一天是两盆。照这个标准去拨炭,竟然比往年还节省了一千八百多斤。 可她问玉烟,她以前当差的时候一天只敢点一盆。 “平时在主子身边当差时根本用不着火盆,都是回去睡觉时点一盆烘烘屋子,睡觉前就熄了。下人的屋子里不许点炭盆过夜。”她道,“听说以前有烧炭闷死的。” 主子们的屋里就算点火盆也不会把门窗紧闭,来往侍候的下人会不停进出。宫女太监的屋里多分一盆,则是想着能让他们富裕点儿。 所以她当初核定时还是放宽了标准的。 四爷知道后问她是怎么算的。她道:“先算出一个火盆放多少炭,能烧几个时辰。” 然后算一下有多少屋子需要用火盆。人数是一定的,主子有多少,宫女太监们都是几个人一个屋,这都能算得出来。 按时辰算出十二个时辰里要烧几盆炭,再乘以人数和天数,结果就出来了。 没想到竟然跟以前宫里耗费的炭数差上一千八百多斤。 四爷叹了口气,给她改了个数。在原本她算出来的数上又添了一千斤,道:“照这个发下去吧。”这样跟原来的数就只差八百斤了。 这就不起眼了。算上宫里今年少了两个太妃,孝敬皇后去了,长春宫也锁了,弘晖还出宫了。主子们几乎都不在宫里住了,这八百斤的差额就显得不算什么了。 她让人照着这个数去内务府领,吩咐完见四爷好像霜打得茄子似的,凑上去握着他的手说:“都说不聋不哑,不当家翁。爷就是这天下的大家长,当大家长的对小辈们就要该宽该放的就放过去,慢慢教就行了。” 教不好的就换掉。 四爷替她改数字,就是怕她刚上台就掐了别人的财路,让别人怨恨起来给她使绊子。所以他宁可用这一千斤的炭来喂饱这群蛀虫。 不过喂完他就郁闷了。 他听了她的话倒是笑了下,握着她的手摇了摇:“是啊,朕不必跟他们计较太多。” “就是,咱等着秋后算账。”她添了句,替他出气。 “哈哈!”他笑道,“对,秋后算账!” 勤政殿暖阁里也是暖意融融。不过张廷玉进来后闻到的不是平常闻惯的熏香,而是桔子香,再一看殿内角落里摆着的熏炉里好像让人放了很多桔子皮进去。 四爷问他:“大阿哥今天在府上宴客,都有谁过去了?” 张廷玉没接着帖子,大阿哥这次请客一个朝臣没叫,叫的都是自家亲戚。无奈姓爱新觉罗的就有不少,还有很多跟皇家联姻的皇亲国戚,听说大阿哥府前两条街外都让堵了。 不过他让人去打听的时候听说是没这么夸张,只堵了一条街。 张廷玉掏出一本折子,他不但把今天去吃席的都给打听出来抄下姓名,还把去送礼的也都给抄下来了。他捧着折子恭敬的跪下,“臣打听出来的都在上头了。” 他盯着地面,看到一个太监过来,手上的折子就被拿走了。 四爷接过来翻看,就由张廷玉在下头跪着也不叫起。 暖阁里铺着地毡,跪下来倒是不冻腿。张廷玉不敢抬头,只敢盯着眼前方寸之地。他听着头顶上的动静,屋里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万岁仿佛是怒极般把折子拍在桌上,清脆的啪的一声,吓得张廷玉的心都猛得跳了一下。 又熬过不知多少时候,他才听到上头万岁淡淡道:“退下吧。” “臣尊旨,臣告退。”张廷玉起身倒退着出去,到了屋外被冷风一激才发现刚才身上出了一身的冷汗。 他刚要走,后面一个太监撵出来,手里抱着一件大斗篷,道:“万岁爷道这天太冷了,赏了件斗篷给张大人,免得从这里出去再把大人冻病了。” 张廷玉赶紧跪下对着屋里谢恩,等他起来,太监抖开斗篷道:“奴才侍候大人穿上。” 就在暖阁前,张廷玉恭敬的站着让太监把斗篷给他穿好,才一拱手道:“臣告退。” 太监道:“大人慢走。” 进来一趟就披着斗篷出去的张廷玉吸引了不少目光,那一道道艳羡的眼神让张廷玉更加的谨慎。 出了勤政殿到洞天深处,这大雪的天这里就没阿哥来念书了。他们这些军机大臣就暂时在这进而歇歇脚,写个折子,备着万岁爷什么时候叫他们过去。 张廷玉回去后自然有人想过来打听下万岁的心情如何? 张廷玉平时从不得罪人,虽然嘴也紧,但无伤大雅的事他也不会坚持到底。 所以来打听的人都心里有数,见他就打趣道:“衡臣这一趟可是得了圣意了?递上去的折子,万岁看了肯定赞你了吧?” 张廷玉却仿佛有什么为难事,一面皱眉一面点头,解下斗篷交给侍候的小太监去小心收好,端着茶不说话。 来人一看这好像是有内情,也不马上追问,而是陪着张廷玉说闲话。一直到用晚膳时才从张廷玉嘴里挖出来一句。 “衡臣道万岁看了你的折子……心情不好?”这人不怎么信,张廷玉是披着御赐的斗篷回来的。不过转念一想,可能万岁爷就是觉得想让人都觉得张廷玉这折子没有问题,这才赐了斗篷。 来人回去打听张廷玉那折子上写得什么。虽然没打听出来,据说张廷玉写折子时没让人侍候,连磨墨铺纸倒茶水的小太监都给撵到外头去了,等他出去后,听说那火盆里有烧过的纸灰。 可见确实是本要紧的折子。 再打听下去就知道最近张廷玉好像对大阿哥宴客的事挺感兴趣,问了不少的人。 但凡看到张廷玉出来的神色的都去打听了,打听完这么一对照:张廷玉在打听大阿哥宴客的事,他写了封不让人看的折子,他的折子递上去万岁生气了,万岁又不想让人知道他发怒还特意赐了个斗篷给张廷玉。 结论:万岁对大阿哥宴客的事很不高兴。 其实人人都在猜,在孝敬皇后去后还不到半年,大阿哥就出了宫。这是不是说以前大阿哥一直住在宫里是因为皇上在顾忌皇后? 皇上对皇后可是一片深情。皇后又多年卧病,所以皇上不忍再让皇后伤心,才一直让大阿哥留在宫里以安其心。 等孝敬皇后一大行,大阿哥就立刻出宫建府。 所以,大阿哥在传说中留在宫里是因为他是万岁心目中的储君之说,有些站不住脚了啊。 再有人把大阿哥宴客的名单一扒拉,怎么还有过气的佟佳氏?听说八爷府也送了礼过去? 九爷府里,九爷就挺不解的对十爷说:“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还有,老八什么时候跟这大阿哥也扯上关系了?” 十爷抽着水烟咕噜噜的不理他,九爷随手拿起炕桌上的花生壳砸他,天女散花般扔到十爷身上。 十爷扫去飞到他头上的花生壳,没好气道:“你不是也送礼过去了吗?” “我,我那是……”九爷顿时发现自己好像也不够理直气壮:“我那是……我不该送吗?”他糊涂道。 两人你看我,我看你了一会儿,九爷一拍桌子道:“这说的是我吗?!不对!我跟老八能一样吗?!我多小心啊我!我都……”他比了个手势,“我就送了这么一点点。还是让弘暲过去的,我都没敢露面!” 能不送吗? “那两个都送了,这个我能漏过去不送吗?”九爷很委屈。他送了弘昐和弘昀,不能跳过弘晖不送啊。 十爷:“你送就没事,老八府上就不能送?有这道理没有?” 九爷被问愣了,他刚才挺理直气壮的,怎么一回就被问住了呢?他坐在那里道:“你让我理一理啊……”理完,他怒道:“那不是现在传说万岁不高兴吗?我这不是着急吗?” 之前送的时候没觉得有问题,就是现在说万岁生气了,他才急了啊。 十爷鄙视道:“万岁爷那边的事那么容易让人知道啊?”傻不傻啊?现在外头都说万岁对孝敬皇后情深似海,他们这些算是知道点底细的有一个信吗? 亏得是孝敬皇后死得早,她要是敢活得比万岁还命长,那等万岁咽气前还不定会出点什么事呢。 九爷也明白过来了,恍然大悟道:“万岁这是想让人知道……” 想让大家都知道,他在为弘晖请客的事不高兴了。 圆明园里,四爷似乎心情很好的让李薇赏几个人。 李薇让玉烟拿来文房四宝,对他道:“爷说吧,我记着。” 四爷在给百福刷毛,看百福乖乖的这边刷完翻个身,耳朵那里痒痒了就往他那边凑,他玩得挺欢乐,一直笑咧嘴露着牙。 “怡王,李文璧,张廷玉。”他道。 李薇抄下这三个名字,问:“赏什么呢?” 四爷又念了一串,多数都是些没什么用的东西。像赏十三爷的就有珊瑚数珠一串,赏她阿玛李文璧的竟然还有两块他用过的残墨。赏张廷玉的是最正常的了,赏了张家老太太一尊观音像和几本经书。 李薇抄完念了一遍给他听,他点过头,她才让人去开库房。 给李文璧的残墨,她起身去书房拿。其实四爷用东西也没那么俭省节约,像是这种好墨,他有时为了试试就会磨来写几张字。不会说一个墨锭用完了才拿下一个。好墨越来越多后,就有这种用过几次剩下来的,他就会赐给下面的臣子。 而且,能得这种残墨赏赐的,那都是在他心中十分信任的臣子。 亲近的人才不会介意收到他用过的东西。这是他的想法。 李薇觉得只要是他赏的就不会有人敢嫌弃。 说起来这三个人里头最奇怪的就是张廷玉。虽然他在四爷一登基就跟在四爷身边了,可是当时四爷挑他,应该是看在他没什么根基的上头。又曾经在先帝身边侍候过一阵子,对御前侍候也算有些经验才留下他的。 四爷会在十三爷和她阿玛后面连他带着一起赏,难道是说张廷玉成了他信重的臣子了? 比起别人,张廷玉算是李薇有点印象的四爷的重臣了。所以她此刻看到的就是一位重臣的崛起吗? 而接任李文璧直隶总督的也是一个‘熟人’,他叫李卫。 外面都说这是李家的族人,所以这个直隶总督还是李家的人在干。一般人听到这个都要跟李家划清界线了吧?可这李卫居然跑去找李文璧,还一口一个族叔,还说他已经写信回乡让家里查家谱了,说不定跟他跟李家还真是五百年前是一家呢。 李薇听到后不知是该做什么表情。 倒是李文璧笑呵呵的跟四爷当个笑话说了,四爷也当个笑话笑了。 李薇:…… 她觉得自己有时也有点想太多。 作者有话要说:明天有事要早起,今晚没有了,大家晚安,明天见 第483章 又是一年新年了。 前几天连着下了好几场大雪,这两天又放了晴。但天气却冻得厉害,屋檐下挂着一串串长长的冰棱。 弘昫找了个新的爱好,就是拿弹弓打冰棱。洞天深处、杏花村和九洲清晏的冰棱都让他祸害完了,侍候的太监想出新招,竟然趁夜爬到亭子上头浇水,好第二天冻出冰棱来给六阿哥打着玩。 李薇知道后让人把那太监罚了一顿。 四爷好笑又不解,“好歹也是他们的忠心,你不说赏倒算了,还要罚?” “不能这样。”她沉着脸说,“弘昫爱打冰棱是游戏,但他们这样万一日后让弘昫习惯了怎么办?他会被惯坏的。”一个游戏都有人能千方百计哄着他玩,等他长大这三观就掰不回来了。 四爷见她教育弘昫,说这冰棱就是那么多,少才显得珍贵,不然他要真是喜欢打冰棱,那也不必非要寻屋檐下的打,让人竖个杆子上面挂一串葫芦,葫芦中装满水再戳一小洞,流一夜肯定能冻出冰棱来。 “你若喜欢,额娘这就让人去准备千儿八百个葫芦,等明天就能让你打冰棱打到胳膊再也抬不起来。” 弘昫又不傻,当然立刻摇头说不用,还很乖的说:“额娘,下回我一定骂他们。” 四爷含笑看着,等她放了弘昫出去,转头居然真的让人去做人造冰棱。 “朕还当你不打算惯着他呢。”他笑道。 “这东西不费银子,回头做出来了让他们比着打着玩,都习惯了也就不打屋檐下的了,省得再把窗户打破了。”这两天各处送来说窗户被打到破洞的事可是层出不穷的,除了勤政殿那边能幸免,别处没有弘昫不敢去的。 因为要过年,园子里读书的小阿哥们都回自己家了。弘昫一个就寂寞了,特别是弘时把弘昤叫走帮忙后,他就更没人玩了。 养了这么多儿子,每个都有这一阶段。只要等到弘昫也大到哥哥们也愿意带着他就行了,在此之前大概有两年他要自己一个人玩。 人造冰棱第二天就做好了,园子里的太监们做得比她说的还要巧妙。他们寻来园中弃而不用的旧竹子,切成一段段的再劈开,斜架在一高一低的两个杆子上,上端吊一葫芦往下流水。一夜过去果然造出了上千个晶莹剔透的冰棱。 不说让弘昫打着玩,就算只是这么立在园子里都能当一景来赏了。 李薇想起了水帘洞。 弘昫昨天灰溜溜的出去还当要夹着尾巴当几天的乖孩子,没想到额娘还真给他造出了‘水帘洞’。 李薇领他去看,道:“让人爬到亭子上浇水,一浇就是半夜。而且去浇水的肯定不是到你跟前来卖好的大太监。小太监们在这种天气里冻病了,园子里再没有医药,一病而死都是可能的。” 弘昫并不傻,一听就明白了。 他道:“他们还要可能会从亭子上栽下来摔死。”冬夜寒冷,他们在亭子顶上肯定不能像他出门一样点上七八盏灯笼。黑洞洞的,亭子顶又是斜面,再加上他要浇水,亭子顶上还可能结冰。 脚下一滑就有可能是一条人命。 如果说昨天挨骂,他还以为额娘只是担心他变成纨绔子弟,今天才更能体会额娘的担忧。 “你们天生就是龙子凤孙,不知有多少人要来讨好你们,他们削尖了脑袋钻到你身边来就是为了讨你们一乐。可是他们不是白白这样做的,他们今天讨你的欢心,改日就要统统从你身上赚回来。” 李薇揽着弘昫的肩,带他走过沿着湖边立着了数百个杆子。 “咱们不能只等着别人来奉承,咱们要学会自己找开心。”她道,“你爱打冰棱,与其等着底下人想出花招来侍候你,不如你先想想怎么才能又不出事,又能开开心心的玩。”她拍拍弘昫的脑袋,“动动脑子,比什么都强。” 说完,她告诉弘昫等过了十五,他可以请朋友来陪他一起打冰棱,还能比赛。 剩下的她就交给这孩子自己去想了。 今年过年,她给四爷提议不要再劳动太后往圆明园跑,不如他们去畅春园陪太后。太后年纪大了,他们这些小辈辛苦一趟不算什么。 四爷道:“好,朕听你的。” 到了新年这一天,李薇在畅春园陪着太后坐在楼上看戏,太后身边围着的都是皇室三代和四代。正热闹着听说四爷来了,太后愣了下,叫来李薇问:“皇上今天过来了?” 她听说的是今年太冷了,所以让皇贵妃带着孩子们过来陪她,四爷还在圆明园。 李薇确实跟四爷说的是第一天他留在那边,初二再到畅春园来陪太后。她这边一愣,太后就看出来了,道:“你也不知道啊。” 方姑姑早就在外面说皇上到的时候就下去了,此时匆匆上来,一脸的喜色掩都掩不住,走到太后面前跪下道:“娘娘,万岁爷带着众臣和阿哥们来给您磕头拜年了!” 太后一瞬间喜得眼睛里连连闪光,她对李薇道:“你们啊,真是,何必这样劳动万岁呢?” 李薇也赶紧说:“皇额娘,万岁可没跟我说,想必是万岁爷念着皇额娘,想给皇额娘一个惊喜!” 大年初一正是适合这样的大场面。 太后匆匆下楼,根本也来不及换衣服了,凝春堂外早就跪满了人。 四爷身后带着十几个阿哥跪在屋里,等太后坐定就磕头给太后拜年,山呼千岁。 外面的外男太多,李薇只能避到偏殿去。不过她在这里都能听到外面的声音。 “太后娘娘都高兴坏了,亲自下来把万岁扶起来呢。”玉烟过去看了回来跟她说道。 三跪九叩后,不相干的人都被带到外头吃席去了。四爷不但把人带来了,还把膳房也给搬到这边来了,各种菜连着炉子抬上车送到了畅春园来。 李薇本来还发愁这些人来了怎么安排席面,畅春园虽然备得有东西,但像这种席都是前一天晚上把菜都准备好了,第二天现做的只有主子们的几桌而已。 她让人去一问,才放了心。 四爷扶着太后到里头来,跟着进来的像十三爷和弘晰这些人看到李薇也都纷纷行礼问安。 李薇还了礼再跟四爷打声招呼就去忙她的去了,这么多人,除了饭菜外还有很多别的事要安排。最要紧的就是宫戏的人手不够了,大不了只让人在凝春堂唱给太后听,外面的人干脆只喝酒吃菜吧。 她匆匆出去,张起麟不一会儿找过来说宫戏和侍候的人手也都从圆明园开过来了。 这么说,四爷真是直接把圆明园那一摊都给拉来了。 按说,四爷不是个听风就是雨的人。虽然他貌似看着很冲动,但已经说好的事一般不会有太大改动。说好他是初二才来畅春园,就不会突然改变主意,还没来得及通知她一声。 李薇开始觉得这事不大对了。 张起麟还站在那里,她迟疑了下还是没有问他。 作者有话要说:停更一天,有点卡文了。这章其实没写完,不过答应了六点要更,所以先放这半章上来,九点再放完整的。 第484章 这天晚上,四爷就歇在了畅春园里。乱糟糟的一天过去,明天初二还要接着过年,像十三、十四这些不必回京的,李薇把他们分成两部分,跟太后和四爷关系亲近的她就受累在畅春园给他们找个地方先睡一夜,其他关系不是太亲近的,比如弘晰兄弟,那就送他们回圆明园。 因为那边的一切都是现成的。 所有人都乖乖的回到屋里休息了,有洗漱的热水,明早的早膳也都准备好了,那个忠心一片守着炭库死活不肯开门最后被绑起来的太监也给撒开了,李薇让赵全保和陈福亲自去给他松绑,赏他一桌好菜,让小喜子陪着用,再赏了银子,夸他能够不畏强权坚守岗位,干得好! 康熙爷是在清溪书屋殡天的,到现在那里都锁着,只留了几个太监打扫院子。 四爷也是这么多年头一遭在畅春园过夜,李薇猜他极有可能会去清溪书屋转转,缅怀先帝,所以一早就抽出空来吩咐人把清溪书屋给打开,掸掸灰擦擦地。再把陈旧的帐幔和枯死的花木都清理干净,来不及现栽就搬几盆花进去。就是窗纱没来得及换,还是旧的。 她在凝春堂陪太后的时候就听玉烟说四爷去清溪书屋了。等她最后巡视一遍,各处都妥当了,回到无逸斋时,四爷已经回来了。 他背着手站在屋里,看到她进来回头冲她一笑,她满身的疲惫就都烟消云散了。 他伸手给她,拉着她的手在无逸斋转过来,小声道:“朕以前也在这里读过两年书。” 康熙二十几年时正是康熙爷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就是在那时畅春园被重建,后来康熙爷待在畅春园的时间比在宫里还多。就跟四爷现在住圆明园一个样。 只要住过紫禁城,脱去那份神秘和激动后,紫禁城真不能说是一个宜居之地。也就不怪两代帝王都更喜欢住在园子里。 四爷慢慢走过一间间熟悉又陌生的屋子,道:“以前朕,直郡王,还有太子,老三,都在这里待过。” 他皱眉回忆了下,笑道:“好像只有老五不常过来。” “当时朕和兄弟们也不太喜欢跟老五玩。他满语说得不好,蒙语比谁都溜。当时只有太子的蒙语比他好。而且布库时我们都摔不赢他。” 四爷仿佛今晚很有谈兴,李薇就顺着他道:“连理亲王和直郡王都摔不赢他?”那五爷够牛了。 “一开始是直郡王能把他摔倒,也要费上半身力气。后来老五应该是回宫跟宁寿宫的蒙古侍卫学了几招,再出来连直郡王也不是他的对手。但过了半年,我们就都能摔过他了。”四爷摇摇头,“我们都觉得老五这是故意让着我们,还跟他生了一场气。”足有半个月去哪儿都不理老五,后来还是被康熙爷发现了,挑了个错把他们兄弟几个一齐按倒打了一顿板子。 “皇阿玛的意思是让我们知道,我们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亲兄弟。”所以一人犯错,所有人都要挨打。 当晚,四爷只是这么抒发了一场后就洗洗睡了,半点没提到底在圆明园发生了什么事。 因为第二天还是很忙,李薇也不急着非要打听这个,何况她也实在是很累了。随着四爷逛了逛无逸斋,回去就歇下了。 躺下一挨着枕头她就睡着了,早上起来时玉烟悄悄说张保从圆明园过来了。 “刚才张保来传话,万岁爷就出去了。”玉烟小声道。 李薇嗯了声,问她太后起来了没? 不管圆明园出了什么事,她要做的就是把这个年给过好。 因为从初一到初五这几天最重要,很多昨天从园子里离开的人为图省事,多数都会歇在京郊的自家庄子里。 这样他们今天再到园子里来就不用赶个大早了。 李薇先去太后那里磕头问好,在太后早膳时象征性的侍候两筷子就可以退下了。出来一面吃早饭,一面听陈福、赵全保、常青三人的汇报,确定今天从园子门口的路,到席面上的炭,再到膳房里的御膳全都准备好了才能放心。 赵全保主要就是盯着膳房这块,他道:“昨晚上膳房的人一夜没睡,东西都备齐了。” 之前不少东西都是半成品,最多的就是蒸碗和各种各样的饽饽,因为这些东西方便,只要放到炉子上蒸热了就能端上桌。 李薇问清就让他们下去继续盯着。 这时弘昐进来请安了,他是趁着客人还没到赶紧过来的。 李薇这才想起昨晚忘了把儿子叫过来问问了,招手把他喊过来,不忙问,先道:“用过了吗?” 弘昐装可怜道:“没呢,就想到额娘这里来吃口热的。” 李薇心疼了,连声叫人去膳房再空出个灶来现炒两个菜上来,“这里有粥还有现包的包子,你先吃着。” 弘昐不是假装,他嫌粥碗小不过瘾,让人给他换了大碗,就着粥连着干掉一整笼包子才缓过气来,李薇看着都急了,给他挟了个花卷道:“不够再让人拿一笼来。你昨天晚上回去没吃?” “吃了。不过要睡觉不敢吃多,只喝了一小碗粥。”弘昐是真饿急了,当着额娘还有什么好客气的?吃完才觉得自己刚才太不像样,连忙解释。 李薇给玉烟使了个眼色,见玉烟把人都给带下去,她问:“你来是有事?” 弘昐早就打好了腹稿,他来主要是两件事,一是今天这席上的事还交给他是不是不太合适?昨天他算是临危受命,不过常青跟在他身边,前头席上有点什么事都来回他,无形中就把弘晖给晾在那里了。 李薇当时是怕席上有些比如席位摆得不对这样的问题没人处置,这才交待弘昐盯着些。说白了全都是小事,这才觉得使唤弘昐比弘晖更顺手。当然她之后也觉得不对了,但临时为这个事再去改□给弘晖就更不对了。 昨晚上她先是跟四爷请了罪,说都是她一时急着安排不周,再说她也觉得让弘晖来处理这类小事有些大材小用。问四爷今天要不就让弘晖盯着吧?今天肯定比昨天要顺利,能出的问题昨天都出了,也都解决了,今天不过是一切照旧,让弘晖出来领跑正好。 结果四爷道:“既然托了弘昐,那

相关推荐: 亲血的繁衍(H)   女儿娇   禁爱孽渊   强制爱疯批病态男主合集   斗罗:绝世唐门之写轮眼截胡天梦   欲劫缠月【NPH】   藏锋_御宅屋   【原神】联诵(旅行者荧中心向all荧中短篇合集)   相思曲   许你承欢_新御书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