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昭仪喝下去。” 扶姣他要留着,但这贱妇腹中的孽种是万万留不得的! 老太医领命,半个字都没有多问,起身就要去拿自己的药箱。 荣妃早早就吩咐过,所以老太医是随身带了催产药的药丸的,扶姣有孕不到三月,一颗催产药吃下去,效果也就和堕胎药差不多了。 老太医起身的时候还在心中叨咕,荣妃娘娘果然心狠,为了让扶昭仪当众流产出丑,竟然还提前让他准备好催产药。 噗呲。 老太医只觉得脖子一凉,他茫然的伸手去摸自己的脖子,摸到了满手的血。紧接着就是一阵天旋地转。 彻底失去意识之前,老太医听见了尖叫声,他想眨眼睛,却感觉到自己已经没有办法控制眼皮开合了。 原来他死了。 老太医的头掉下来,还没闭上的浑浊双眼倒映出一片刀光。 祝庭玉将扶姣的脸按在自己怀中,抱着她站起身,听他命令将老太医割喉的御林军低头收刀。 “谁敢。” 第二百四十二章 侯府庶女VS九千岁47 祝庭玉声音极冷极淡,但是任凭谁来都不会听错其中的杀意。 老太医凄惨的死相已经完全证明了这一点,祝庭玉是真的会要人命的。 荣妃怀中的九公主已经被吓晕了,刚才的那一声尖叫就是她的。 皇帝惊愕至极,他完全没想到祝庭玉敢这样,更没想到刚才祝庭玉竟然能使唤得动御林军。 从古至今,御林军都是只听命于皇帝的,每一个御林军都是皇帝亲自选拔…… 皇帝的思绪断在这儿,因为他突然想起来自己沉迷炼丹多年,不仅政务都交给了祝庭玉,就连选拔御林军这样的大事都渐渐的放权给他了。 也就是说今日守卫着皇宫安全的御林军,实际上也可以说都是祝庭玉的人了。 “放肆,你这是要造反不成!” 此时此刻皇帝心中的底气都靠最后一点希望撑着。 毕竟祝庭玉是一个宦官,他想要混淆皇室血脉来捧上幼主,但现在扶姣身怀孽种的事情已经暴露在群臣面前,他的如意算盘已经打错了! 想到这,皇帝撑起架子,又采取了怀柔政策:“祝庭玉,祝爱卿,朕平日待你不薄,朝中大小事务都任你处置,现在你被一个女人所蛊惑,做出了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是只要你迷途知返,朕可以既往不咎。” 早就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吓到的群臣也回过神来,纷纷附和。 “祝掌督,扶昭仪秽乱宫闱死不足惜,你何苦一错再错?” 事情闹到这个地步,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事情原委。 原来是扶昭仪身怀有孕,可孩子却不是他们陛下的,现在陛下想要找到奸夫并处置了那个孽种,祝庭玉却阻拦不让。 又有人自认忠良,拼着一条命也要留下贤名:“祝庭玉,竖子放肆,陛下天家血脉岂容混淆,你这个奸臣贼子妄图鱼目混珠,实在是可恨之极!” 一时之间,祝庭玉和扶姣千夫所指,仿佛真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奸大恶之人。 眼见祝庭玉未说只字片语,皇帝以为他是想清楚了,满意一笑。 “看来祝爱卿迷途知返,既然如此,就将你身后的那贱……扶昭仪交给朕,今日之事,朕会让人不再提起。” 皇帝想要走上前亲自把扶姣拽回来,太子却冲上来拉住他。 这太子从殿中见血开始就护在皇后身前,现在又站在皇帝身边:“父皇不可,小心有诈。” 他是怕皇帝被祝庭玉挟持,见状,祝庭玉却笑出声来,他又何须如此。 “我取你江山,何必用尔首级?” 此时此刻的祝庭玉在众人眼中实在狂悖至极,但祝庭玉毫不在意,他一声令下,所以在场的御林军便都抽刀向前,将皇帝及王公大臣们团团围住。 “祝庭玉,你这是大逆不道!” 祝庭玉抬眸,寒光慑人:“非也,今日乃拨乱反正。” 在众人或是恐惧或是愤恨的目光中,祝庭玉从衣襟之中抽出一方印玺,那印玺被明黄色的绸布包裹着,刚一抽出来便有人惊呼—— “先帝私印!那是先帝私印!” 皇帝更是瞠目结舌。 当年他趁着先皇后去世发丧时在宫中纵火,以救火之名带着府兵冲进皇宫,彼时先皇因悲伤过度屡次昏迷,身体大不好,所有人都围着先皇,他就跑去后殿,想要将先皇后所出嫡子杀死。 可没想到,先皇终究还是有所防备,竟然命忠仆将嫡子带走,他寻找无果,只能放弃。 不过先皇身体早就衰败至极,又遭逢大火,不到半天的时间就已经神情溃散,将死之际时忠仆不在身边,旁人都被皇帝或是收买或是杀害,即便嫡子被人带着潜逃出宫,皇位终究还是落在了皇帝头上。 但当时在养心殿里,皇帝只找到了历代皇帝所用玉玺,天子私印却未能找到,导致当年伪造的那封传位圣旨上只有玉玺印记。 本朝开国之初曾有乱臣贼子伪造圣旨,所以在那之后,历代皇帝就都有一方私印。若是寻常事务只需盖刻玉玺,但涉及国本之事便要再盖上私印。 传位圣旨本该两印具备,可当时皇帝没找到先皇私印,只能将私印丢失的事情推到带着嫡子潜逃的老太监身上,说是他将嫡子杀害后畏罪潜逃,还带上了私印。 这说辞不算严密,但即便当时朝臣半信半疑,却抵不住皇帝心狠手辣,早就趁先皇病危之时把其余皇子杀了个干净,而唯一的嫡子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众臣为保皇室血脉,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新君。 现在时隔多年,先帝私印却重新出现在他们面前,这对于经历过两朝的老臣而言不亚于奇迹。 “没错,这就是先帝私印,这东西怎么会在你手上!” 面对老臣的质疑,祝庭玉不急不缓:“这本就是父皇留给我的东西,自然应该在我手上。” “住口!你简直一派胡言!” 一片哗然之中,皇帝突然大吼:“你一个宦官,竟然也敢冒充朕的兄弟,你好大的胆子!” 激动的人群沉寂下来。 几个刚才反应最激烈的老臣面面相觑。 其实看见先帝私印的时候,他们立刻就对祝庭玉的说辞相信了一半。 不仅仅是因为印玺,更是因为祝庭玉的相貌。 虽然祝庭玉和先帝不像,和现在的皇帝更不像,但是他眉眼之间却和先皇后一模一样。 一个跟先皇后样貌相像的、年龄与当年嫡出皇子相仿又手上拿着先帝私印的人,他们不得不多想。 但是刚才想得再多,听到“宦官”两个字的时候他们的心也都冷了。 先不提皇室血脉竟然成了太监传了出去会让天下人耻笑,就说现在祝庭玉是个宦官,他成了皇帝,那皇家的血脉又要如何延续呢。 看到底下人的反应,皇帝得意的笑了,他伸手,眼底嘲讽的意味浓重:“祝爱卿,朕不知道你从何处得来了父皇私印,但现在也该物归原主了。” “冒充,”祝庭玉反手将那方私印收回怀中,点了点头:“我的确冒充,以男子之身伪做宦官。” 祝庭玉的目光温柔下来,他在皇帝几乎爆裂的表情之下将扶姣拉到众人面前。 “她腹中所怀的,正是我的孩儿。” 第二百四十三章 侯府庶女VS九千岁48 人群像是平静无波的海面上突然被扔下了一块巨石,立刻沸腾起来。 如今朝中的臣子大致分为四派。 一派是太子党,早早就效忠了太子,只想保着太子继承皇位;另一派是保皇党,这些人就是当年跟随皇帝篡位的,他们和皇帝是利益共同体,自然效忠于皇帝。 剩下的两派就有趣了。 人数最多的是近些年来祝庭玉操控科举选拔上来的寒门甚至于平民子弟,这些人感谢祝庭玉的知遇之恩,是朝中最大的党派,也是祝庭玉势力中最关键的一部分。 人数最少的一派是先帝时期留下的老臣,当年为了保住先帝江山不至于流落旁人之手所以认下了皇帝这个新君,其实他们心中并非多么忠诚于皇帝,只是因为他是先帝的儿子,所以这么多年来效忠于皇帝。 这一派人原本是最看不上祝庭玉的,因为他们觉得祝庭玉是小人擅权,危害了先帝江山。 但是现在,他们的态度简直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些老臣与其说是愚忠,不如说是固执,他们对于嫡长子继承制的拥护超出所有人的想象,即便皇帝登基将近二十年,在这些老臣心中也依然不是正统,而是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 祝庭玉带着天子私印回宫,又有着和先皇后相像的容貌,现在更是证明了自己并非宦官,当年先帝嫡长子未死的惊喜让这些老臣仿若新生。 “能不能把那私印给我看看?!” 这一派人之中的为首者是周老太傅,周老太傅是三朝老臣,当年曾是先帝帝师,先帝的天子私印有一部分还是周老太傅亲自刻印的。 祝庭玉没有拒绝,抬手将那私印抛给了周老太傅。 周老太傅年事已高,眼睛已经不太好了,但是看见手中私印的时候依然无比严谨。 他左看右看,终于在摸到一处缺角的时候老泪纵横:“没错,没错,这就是先帝私印,老夫绝无可能看错,这小小的一块缺角,正是当年先帝不慎摔落私印时造成的。” 得到了周老太傅的承认,老臣一派立刻对这方私印深信不疑。 眼看他们就要倒戈向祝庭玉,皇帝终于慌了。 “一方私印而已,当年父皇身边那老太监私自盗走私印,这些年来私印流落民间,祝庭玉一时幸运拾得此物又有什么好奇怪的,至于样貌,大千世界无奇不有,样貌相似的人实在太多,这又算什么证据!” 其实皇帝自己心中也已经动摇了。 只是他终究还心存侥幸,觉得当年阿若给先皇后和小皇子都下了蛊毒,没道理先皇后一个成人都死于其上,小皇子一个婴孩却能存活。 现在皇帝就是后悔,后悔当初急于夺得皇位没有派人去追那带着小皇子潜逃的老太监,否则当日就将小皇子烧死在火海之中,也不会落得今时今日的场景。 祝庭玉就知道皇帝绝不会善罢甘休,但他早有准备,事情发展到现在这个地步,他不会再让皇帝有任何一点翻身的机会。 “当年父皇为避免百年之后后嗣相争,曾秘密立储,那东西现在就放在崇政殿,若诸位有心一探究竟,我可以将其取出。” 周老太傅当仁不让:“请您带我等前去!” 皇帝想要阻止,但现在周围的御林军都是祝庭玉的人,他根本就是有心无力,最后只能被裹挟着一同前往崇政殿。 太子从刚才起就一直跟在皇帝身边,如今神情复杂的看向皇帝。 “父皇,难道您真的……” 皇帝恼羞成怒:“住嘴!” 太子一怔,目光暗淡下来。 皇后一直注视着这场闹剧,见皇帝事到如今了竟然还对她儿子没有半分慈爱之心,目光愈发冷淡,她嗤笑一声:“我的梦早就醒了,现在看来,你的梦也要醒了。” 太子这么多年来被皇后教导着,比起皇帝而言反而要多几分风骨,明白自己的父皇不仅对下不慈,甚至还对上不孝不忠,太子只觉得羞愧难当。 他不再保护在皇帝身边,反而走到皇后身旁,有些无措:“母后,儿臣该怎么做?” 皇后拍了拍太子的肩膀:“尽人事,听天命。” 若祝庭玉想要杀了她们母子,皇后自然也不会束手就擒,但若反抗之后仍无法活命,她也要看着皇帝死在她们母子前头。 一行人就这么浩浩汤汤前往崇政殿,反而是荣妃这个挑起一切事端的人被落在原地。 荣妃母家就是因为当年帮助皇帝反叛才封侯拜官,如今皇帝即将倒台,她们一家人都不会有好下场。现在汝阳侯已经面如菜色,反倒是扶姣原身的生父伯阳侯是心中暗喜。 他可没在皇帝登基时出什么力,反而是他女儿如今怀了得势者的孩子,即将一步登天。 伯阳候站在原地,心中已经在想自己未来胜过大哥的场景。却没留意到自己的夫人和大女儿面色阴沉。 这边扶姣跟着祝庭玉一起前往崇政殿,没有一个人提出女子入朝堂不妥。 毕竟扶姣现在身怀有孕,如果弄清楚真相证明了祝庭玉的确是先帝晚年时流落在外的嫡子,那扶姣腹中的可就是尊贵的小皇子了,现在这兵荒马乱的正是危险的时候,当然不能放任她在外面了。 崇政殿里,祝庭玉没有动,他告诉周老太傅:“周老只需将此物放在龙椅后的扣手上,遗旨自然会出现。” 祝庭玉拿出一只龙形玉佩,从那玉佩上将龙口中含着的玉珠取出来递给周老太傅。 老太傅当即迈着有些颤巍巍的脚步走上前,跪在龙椅面前,垂头将玉珠放入扣手。 咔哒。 一声触动了什么机关的声音响起,龙椅背后露出了一个暗格,其中装着的正是明黄的圣旨。 周老太傅亲手取出圣旨,展开读过后泪流满面。 “此乃先帝亲笔所书,言及欲立嫡出幼子为太子,请您袒露衣衫,老臣需得确认您是否真为先帝嫡子。” 祝庭玉随手扯开衣襟,肩背之处一道龙形的狰狞疤痕便展露人前。 周老太傅立刻跪下,手中高举圣旨:“老臣周珂,恭请陛下立刻登基,拨乱反正,振我朝纲!” 第二百四十四章 侯府庶女v
相关推荐:
吃心
扭转奇迹
泼辣淑女
机关算尽
重生之毒女倾天下
她是目的
黑化圣骑士
主人攻
二哥他超努力
风花雪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