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快穿之欲骨天成(H)_御书屋 > 第384章

第384章

她的夫君是一个审美贫瘠的人。原来他也不是觉得自己好,他也会想要丰富的感官。 她和他在一起这么开心! 风吹面颊,暮晚摇俯身,将言尚落在颊畔上的一绺发丝捧住。她说他发冠歪了,让他不要动。于是言尚仍然低头烤鱼,暮晚摇则坐在比他高半个头的巨石上,低头给他整理发冠。 她垂头,看到他翘而浓的睫毛,看到他玉白的面,粉红的唇。 他在她恍惚时,抬起头来,将挑好的一块鱼肉递来。他眼中波光粼粼,碎星摇落,轻声劝告她小心烫。 一时间,暮晚摇被他投喂,觉得现在的时光这样好。好的她不舍离去,好的她不愿改变。 言尚举着箸子半天,也不见暮晚摇张口。眼见鱼肉要凉了,他不解地看她。他看到暮晚摇望着自己,缓缓的,她眼中流动起来了笑,唇角也抿开。 言尚无奈,却也被她的莫名其妙给逗笑了:“笑什么?” 暮晚摇笑着,抱膝托腮。她张口要吃肉,言尚却说凉了,不能让她吃了。他自己将挑好的那一点儿肉吃了,暮晚摇便抱着膝看他给她重新挑鱼刺。他忙活半天,自己也就吃了那么一点儿。 暮晚摇托腮凝视他,端详他,半晌她突然道:“怎么办啊二哥哥。” 忙碌的言尚微抬脸。 风拂碎发,衣飞如棠。暮晚摇托腮傻笑:“我不想回长安了。” 言尚一时没明白她的真正意思。 暮晚摇看着他笑:“我不想回长安了,不想要那些权势了。每个月朝廷中大臣给我写的信,我都不想看了。我离开那里那么久,那些事和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能当女皇。 “我好像喜欢上了现在的日子。二哥哥在这里养病,庶务就也不会太多,可以多陪陪我。我把我少年时丢掉的技艺拿起来,看看书,翻翻古谱。我们待在岭南,关起门来过我们自己的日子,不关心长安的风动云涌。 “我们像神仙眷侣一般!不,是给我做神仙我都不想换! “我突然……好像没那么喜欢权势了。我好像……更喜欢你多一些。权势足以自保便够了,二哥哥却是和我过一辈子的人。” 言尚怔望着她不说话。 暮晚摇撒娇:“说点儿什么嘛!我跟你告白,我说我喜欢你超过权势了,你都一点反应都没有?” 言尚目中光流。 他缓缓道:“摇摇,我很高兴。” 暮晚摇扬眉。 他轻声:“不是因为你说我终于在你心里占第一位了。而是因为你能说出这样的话,是因为……你终于跟过去和解了。我无意纠结你爱什么更多一些,那些没太大意义。人做真正选择时,一时间的冲动、真正的想法,和平日根深蒂固的想法可能都不同。 “我只是高兴,摇摇,你终于放下过去,走出阴影。我陪伴你数年,我们相识近十年……我能将你从过去噩梦中拉出去,能让你不耿耿于怀,能让你思考现在、未来…… “我配得上你的爱,没有辜负你,对不对?” 暮晚摇静静地看着他。 她眼中渐有些泪意,她想说什么,张开唇,却是笑意溢出唇角。心中又酸又涩,又苦又甜。她绝不感激过去的苦难,但她感激上天让她遇到言尚。上天终是待她好,剥夺了她一些东西,却将全世界最好的言尚补偿给了她。 她爱这种补偿。 暮晚摇乖乖的、撒娇的:“言二哥哥,你想抱一抱我么?” 她停顿一些,目中盈光如同泪光。她向他张开手臂,仰脸阖目,乖巧又妩媚:“你想亲一亲我么?” 言尚笑起来,他起身丢下自己手中忙的事,坐过来,俯身将她抱在了怀里。 ----- 鸟语花香,人间静美。 夫妻二人依偎着,并没有温存多久,就听到了急促的马蹄声。 言尚松开暮晚摇,他站在坐着的暮晚摇旁边,手搭在她肩上,转过脸来,看到方桐手中拿着数封信,急匆匆地来找他们。 方桐面向暮晚摇:“长安这个月大臣们给殿下的信送到了。” 暮晚摇垂下眼。 方桐再面向言尚:“二郎,晓舟娘子给你写信了……但是却是通过韩束行与我们约好的紧急送信渠道,快马加鞭送来信的。” 言尚神色一静,他搭在暮晚摇肩上的手颤一下。紧急渠道,寻常时候自然不会用。晓舟……可是出事了? 他心中起波澜,被暮晚摇握住手。他定定神,对暮晚摇笑一下,这才撕开信。 暮晚摇一目十行地看了几个大臣给自己的信,觉得长安局势并无变动。她眼角余光,看到言尚神情越来越沉静。她心中因他而生气起忐忑时,他抬了脸,将信递给暮晚摇。 言尚:“杨三郎说的情报……必须快马加鞭,让长安知道。” ----- 杨嗣如今在边关做苦力修城,但是杨嗣多年军旅生涯养成的敏锐观察力,不容小觑。 他借言晓舟的口,详细地说出数月来南蛮边军的不同寻常。例如兵马越来越收,和大魏的冲突频率与往年的区别……所有这些,都彰显一个情报:南蛮可能要对大魏动兵。 杨嗣判断,如今春草初生,万物复苏,南蛮从上一个冬天蛰伏里休养好,如果真要动兵,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期。 杨嗣怀疑,南蛮的内乱已经结束。如今不过是虚晃一招,麻痹大魏。南蛮野心勃勃,可能觊觎这场战事已久。 如此讯息传到言尚和暮晚摇这里,二人当然不能视作寻常。 言尚擅交际,他在官场结识的朋友诸多,杨嗣此信一处,言尚就开始写信给剑南道节度使、给陇右道节度使,还有守着两方大阵的数位将军,向他们询问详细的军务情报。 并且言尚担心岭南偏远,信件往来时间太久会耽误军务,他让这些人的回信稍后再回自己,最紧要的,是将回信送去长安。 数封情报一同到,言尚的老师刘相公坐镇长安,定会看出其中问题。同一时间,言尚也给刘相公写一封信,详细说明杨嗣之所以通过自己口传话的缘故。 甚至言尚留个心眼——他意识到,如果大魏和南蛮要开战,杨嗣的这封信,会成为杨嗣戴罪立功的突破口。 言尚不光要为大魏着想,他还想趁机脱掉杨嗣身上的罪,帮杨三郎恢复名誉。 ----- 四月时节,长安城中官场进入紧张状态,刘相公主持召开廷议,商议南蛮情况,商议大魏兵马调动,准备粮草。 刘文吉身上挂着军职,当然也会参与这种廷议。 唯一被排除出去的,是皇帝。 但是皇帝显然也不关心——臣子们太厉害,皇帝无所事事。满朝文武商议言二郎送来的情报可信度有几分、大魏对南蛮是战是和时,皇帝在磨着大臣们,答应让他巡游天下。 皇帝兴致勃勃,想要以天子身份巡游大魏国土,看看自己治理的大魏是如何强盛。 政务们有几位相公管着,皇帝插不上什么手。言尚在长安的时候,皇帝还试图跟大臣们争一争。言尚走后,皇帝发现自己争不过这些大臣,他又唯恐时间久了,暴露自己才能浅薄,便干脆随大臣们去了。 而今,皇帝只是想巡游天下而已! 但是刘相公等人拍案,要打仗。要打仗,自然要户部对账,要保证国库粮草充裕,要算着每一分钱的用处。皇帝想要巡游的事,自然要拖后,不能准。 刘相公为人刚硬,他一力压下朝堂上反对打仗的声音。在他看来,南蛮筹谋已久,若是大魏不开战而求和,会让南蛮得寸进尺。大魏兵力也许不如南蛮,但是大魏充裕的后备物资又远非南蛮可比。 这场仗,无论输赢,大魏都要打。 刘相公本提防着刘文吉从中使绊,阻止战事。因士人和内宦的矛盾如此明显,刘文吉会反对他的一切决定。 但是刘文吉并不反对战事,让士人们松口气。 刘文吉确实不反对战争。士人团体能从战争中获利,内宦也可以。战争是升官

相关推荐: 穿成炮灰渣A后…诶? ABO   温梨(校园甜文 1V1 H)   生理卫生课上的意外   阴差阳错(H)   被病娇喜欢怎么办【短文合集】   宝贝,我们被潜了(高干)   包养   唯恐天下不亂   妹妹看着亲姐姐被干   月明(骨科 1v1 甜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