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朕的御前侍卫 > 第143章

第143章

安,去到荒郊野外,不被人卖了才奇怪呢。 唐俭感慨道:“这些天一直在想方设法打听你的下落,不成想,来到草原跟你见的第一面,竟然是在这监牢里。不过,看到你没事就好。他们没有虐待你吧?” 李承乾抽泣着说道:“刚开始他们不停羞辱我,有时还不给我饭吃。颉利很奸诈,还想骗我给他当义子,哼,孤是大唐太子,可是有骨气的。宁死不屈。后来那赵德言看在姐夫面上帮我说了好话,他们这才放过我。” “这些天我都在赵德言身边,他虽然是个坏人,但却每天耐心的教我道理。唉……如果这是在东宫,如果他在东宫给我当老师,或许我也不会离家出走了。可惜他是敌人。” 唐俭沉思片刻说道:“赵德言此人确实有宰相之才。只可惜明珠暗投,一心效忠于突厥。殿下切不可被他蛊惑了。回到大唐,自然有比他更好的教习先生。” 李承乾点了点头:“嗯,孤懂得,其实他教的很多都跟姐夫教的差不多。也许他是真心教我的,哪怕如他所说,是看着姐夫的面上……莒国公,你说姐夫真的有这么厉害吗?他可是突厥的死敌呀!血海深仇,当初赵德言还被他刀架脖子上打败了。他们竟然不恨姐夫,好像还很佩服的样子。” 唐俭听完忍不住笑了起来。 秦怀道佐证道:“当初玉门关一战,我就在现场。萧大哥确实如传言一样,无敌天下,一人可当万军。曾孤身一人杀入敌阵,探囊取物般擒下了赵德言,逼迫他退军。” 唐俭解释道:“殿下不是自幼喜欢胡人文化吗?怎么不知胡人秉性?” 李承乾尴尬的低下了头:“孤以前只是好奇胡人的吃喝玩乐,不知道他们这么残暴……不过以后不会了,以后有机会,一定把这群蛮夷亡族灭种才好。” 唐俭叹息道:“解决草原之患,何其艰难,历朝历代都在头疼,殿下有远大抱负自然是好的。” “罢了,还是说说胡人的秉性吧。胡人虽然残暴嗜杀,不讲什么仁义道德。但也是有自己的一套认识的。比如崇拜强者。” “诚然冠军侯转战突厥几千里,让整个突厥对他仇深似海。但不得不承认,那一战突厥败的一塌糊涂,不是突厥弱,而是冠军侯太强。强到让对手都不得不佩服。” 说到这里,唐俭感慨了一句,“或许是天妒英才,也或许是颉利知道正面战场敌不过冠军侯,所以只能派人刺杀,若是侯爷不死,莫说举兵南下,就是边境劫掠他们都不敢。” 秦怀道附和道:“没错,如果萧大哥还在,他们不敢扣押你。都不用我们过来出使,派人一封书信,颉利都得老老实实给你送回长安。” 李承乾白了一眼,心里还有些不服气道:“有你说的那么厉害吗?” 唐俭呵呵笑道:“还别说,真有这个可能。冠军侯最厉害之处,就是他从不按常理办事。颉利敢抓住你不放,若是朝廷来救,就是派我们出使赎人,或者派兵开战。可如果是侯爷的话,我猜测他会以牙还牙,亲自深入草原,也抓颉利一个儿子,互换人质。这样能更快把你救出来。” 刘晋元却插言道:“不,下官是觉得,侯爷既然出手,绝不会只抓颉利一个儿子,说不定会把他一家老小全都抓了去。” 众人哈哈大笑了起来,还别说,一点没错,只抓一个不是萧锐的作风。 笑完之后,秦怀道哭丧着脸道:“可惜萧大哥不在了。” 李承乾脱口而出,“他没死呀。只是父皇不让外传,在家里养伤呢。” 什么??? 在场三人全都惊呆了,唐俭反应最快,连忙上前将李承乾撞倒,“别说……” 监牢外传来一阵掌声,赵德言缓步走了进来,边走边鼓掌,“哈哈哈哈,不枉我一番辛苦,果然把你们关在一起是对的。要不然还听不到这么大的一个秘密。” 第二百七十六章 预判了你的预判 监牢内几人脸色大变。就连李承乾也傻了,反应过来的他愤怒的朝赵德言嘶吼着:“无耻狗贼,原来你一直都在算计我?” 赵德言伸手指着他嘲讽道:“可不要乱说话。怎么说我也算你半个老师。教导你是诚心诚意的,不曾算计。唯有今日,关押你到此处是算计。” “好、好哇……冠军侯死的很可惜,曾经我就怀疑过他是假死,因为死的太简单了,这么一个风华绝代的人物,怎么会这么轻易就被算计至死呢?但派了无数暗桩斥候,得到的消息都是死了。” “没想到,他真的没死,好的很。这次大战,我可以跟他好好交锋一次,上次他凭借个人武力胜我一次,却不能让人心服。这次要在战场上一较高下。” 李承乾不忿道:“哼,你想跟姐夫一较高下?凭你也配?” (ps:萧锐:承乾,在家的时候,我怎么不知道你这么推崇我呢?) 秦怀道同样嘲讽道:“手下败将,什么时候你都不是萧大哥的对手。” 唯独唐俭没有说话,他的思绪早就飘到远方了。虽然也惊喜于冠军侯没死,但这个秘密却被泄露出去了,原本陛下肯定是要当杀手锏的,现在好了,废了!突厥有了防备,到时候可怎么办? 书记官刘晋元却小声说道:“他是突厥的军师,位同宰相,领政文武。按照身份是够资格和冠军侯一较高下的。” 秦怀道:“你到底是哪一伙的?” 李承乾:“你谁呀?” 额…… 唐俭回过神来,打着圆场点头道:“不错,他确实是个好对手。太子殿下,不管怎么说,他也于你有半师之谊,你不可辱骂不敬。若是不知道尊师重道,那就跟这些草原蛮子无异了。” 太子点头算是答应了。 可赵德言却反驳道:“唐卿正,赵某不同意你的说法。草原百姓怎么了?低人一等吗?他们也是爹生娘养、有血有肉的人,不是牲畜。尊师重道是中原文明的道德教化,草原有草原的传承风俗。” “若因风俗教化不同,你就贬低草原百姓,把他们看做低人一等的蛮夷,呵呵,那赵某不知你是怎么读的圣贤书,圣贤就教了你这些傲慢和偏见吗?” 你……哼! 唐俭理亏,涨红了脸说道:“草原陋习颇多,几乎与野兽相似,如何称之为人?” 赵德言放声大笑道:“若人人生而为人,知礼守法,那要我们这些读书人何用?天下也就不会有教化众生的圣贤了。任何一个种族都是从蛮夷教化而来的,中原是幸运的,比突厥早上千年得到教化罢了。可这也不能是各位歧视草原的理由。” 听到这里,唐俭不再反驳,而是对着赵德言拱了拱手,“赵先生立志教化蛮夷、咳咳,教化草原百姓,唐某佩服。但如今两国交战,分数敌我,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请恕在下无礼。” 赵德言摆手笑道:“无妨,人之常情。” 说完转身大步离去。 监牢里的几人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大唐第一外交官、鸿胪寺卿,就这么败了? 唐俭无力的坐下说道:“论辩之争,贵在讲理,不是泼妇骂街。理亏就是理亏,这没什么。输不起才是最掉价的。” 其他三人点了点头,全都佩服这位大人的气度。 秦怀道回忆说道:“原来此人立志教化草原,却不是个十足的恶人。难怪萧大哥曾经对他称赞有加。从不曾有丝毫言语辱骂。想当初,玉门关外战场初遇,二人虽然是头一次相见,但却如同神交已久的老友一般,惺惺相惜。赵德言甚至还讲起了他自己的身世。” “哦?赵德言的身世?我只知道此人是前隋时期的落第书生,因变故投了北境突厥,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身世。”唐俭好奇问道。 李承乾和刘晋元两人也睁大了眼睛,催促秦怀道讲故事。 秦怀道回忆了一下,缓缓讲出自己知道的。连带最后萧锐的评价:萧大哥评价此人,确有宰相之才,可惜了。 几人点了点头,确实可惜。 刘晋元感慨道:“当初我也是同样的遭遇,无端被赶出科举考场,多方求告伸冤无门,心灰意冷,差点对朝廷没了期望。若不是关键时刻御史台的刘大人找到我,恐怕我也会走上跟赵德言一样的路子。” 秦怀道追问道:“你也要投突厥吗?” “不,我当时打算去西域,我们家是商贾出身,我准备弃文从商,去西域做买卖的。呵呵,后来科举冤案平反,没想到我还能考个探花,入了鸿胪寺。”刘晋元唏嘘道。 李承乾咒骂道:“都怪那些把持科举的昏官。还有他们背后的名门望族……听宁儿姐姐说,追杀我的就是荥阳郑氏、范阳卢氏的人。” “哦?竟有此事?放心,等回了长安,陛下一定跟他们算账。”唐俭安慰道。 秦怀道笑着问道:“太子殿下,宁儿姐姐是谁呀?” 她是……李承乾刚想回答,忽然感觉有些害羞,连忙闭口不言。大家立马明白,十二岁了,情窦初开,有喜欢的女孩子了。 “哦……我想起来了,之前赵德言给我们一个手帕做信物,该不会就是你们的定情信物吧?”秦怀道恍然大悟。 李承乾惊慌道:“手帕?在哪里?快给我……那是宁儿姐姐给我的。不过、不是什么定、定情信物。是个送别礼物。” 秦怀道摇了摇头,“没有,不在我们身边。已经派快马连同书信一起送回长安了。” “呼……那就好,没丢就好。送回长安比在这里还安全些。”李承乾松了口气。 赵德言这边,立刻把萧锐还活着的消息报告给颉利,颉利吓得手中马鞭都掉了,“当真?该死!那些高句丽人来领的赏金,原来也是冒领!敢欺骗本汗,等此次灭了大唐,下一步就灭了他高句丽。” “军师,萧锐是我们的劲敌,他没死,现在可怎么办?要知道上次一战,草原许多儿郎都怕了,听到萧锐的名字,战马都不敢骑……” 赵德言点头沉声道:“不错,确实如此。所以这个消息我们不能传出去。” “那大唐如果拿萧锐活着作宣传怎么办?”颉利担忧说。 “一定要咬死说萧锐死了。哪怕是战场上见到活的萧锐现身,也要咬定那是替身。一定要将草原勇士心中的恐惧灭杀,否则士气一破,这一仗很危险。”赵德言是个狠人,出了一条毒计。 “既然大唐让萧锐假死脱身,那此战肯定想用他当杀手锏,在关键时候出其不意。所以一般不会轻易让他露面。我们要做好准备,表面上假装不知,哼哼,等他们亮出萧锐的时候,我们给他来个惊喜。上次没死,这次让他再死一次。” 第二百七十七章 这是什么东西? 长安城,皇宫。 房玄龄拿着唐俭的书信来到了太极殿。 “陛下,这是草原王庭传回的书信。莒国公的手书。” 李二接过看完,冷笑一声:“他们好大的胃口。如果是之前,朕说不定真的商量一下赔点钱就行了。现在?不用商量了,战场上见吧。” 房玄龄递上手帕,“这是太子殿下的信物。莒国公无法判断是不是太子之物,所以给送回来了。因为突厥不让使团见到太子,所以莒国公也无法判断太子殿下如何了。只能通过信物。” 李二接过手帕,仔细翻看了半天,“手帕?没见过呀。而且这像是个女子所用之物,不像是承乾的。来人,请皇后过来一趟,另外,东宫太子身边的内侍也叫来。” 找了平时最熟悉李承乾的几人过来,挨个辨认,却无一人认识。 有个内侍小声说道:“这不是太子殿下的东西,会不会是他们弄错人了?掳走的不是太子殿下?” 嗯? “混账,是谁说太子殿下被掳走了?”房玄龄怒斥道。 可李二却伸手拦住了他,“且慢。未必没有道理,这不是承乾的信物,突厥人可没人见过承乾,还真的有可能是绑错人了。” 皇后惊喜道:“那、那这么说,承乾没事?可是……可承乾在哪里呢?” 额…… 是啊,如果绑的不是承乾,那会是谁呢?真正的太子在哪里? 至今杳无音信,如果草原的不是太子,那么太子失踪这么久了,说不定……已经喂了狼虫虎豹,岂不是更危险?还不如被突厥抓了呢。 房玄龄连忙劝道:“未必。即便是突厥不认得大唐太子殿下,也不至于连男女都搞错吧。这手帕是女子之物,突厥绑的肯定是个男子。不仅我们要确定殿下的身份,突厥肯定更着急确定身份。” “他们敢开出条件要挟我们,说明他们已经证实了是殿下。微臣以为,这个手帕……或许是某个女子送给殿下的。” “承乾年幼,尚未许亲,哪里来的女子信物?”皇后反驳道。 “许是游历途中结识也说不定。” …… 嘶…… 大家沉默了,细细一想,还真的有可能。 李二挥退了闲杂人等,只留下皇后跟房玄龄,“该不会是在洛阳的时候……” 难听话他没说出口,生怕这手帕是锦绣楼哪个花魁送的。一国太子喜欢上了风月佳人,传出去可丢脸。 因为是儿子的东西,长孙皇后看的格外仔细,“这手帕……小巧精致,用料上佳,做工极好。不是寻常人家用得起之物。应该出自某个大贵族。如果是承乾的,那是谁送给他的?他一路上风餐露宿的,哪里认识……难道是?” “清河崔氏?”皇帝和皇后对视一眼,异口同声的惊呼。 房玄龄指着手帕上的刺绣说道:“上面绣了一个宁字

相关推荐: 生活的改变   高考失利的我只能当文娱大佬了   大苹果之恋   背着将军上战场   金手指粉碎机   竹马影帝说他有病   美色无边   好运再来   弹琵琶的小仙女   迷失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