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拳头将头低了。 二娘眼风扫过四娘,嘴角扬起的笑意更深了些。 这边次间,姑侄姐妹几人突然安静了许多,二娘悠闲喝茶,四娘低头愣愣无语,三娘坐在一边听王筝与元娘低声说着话。 正在这个间隙,却是听到正房明间里传来了李氏讶异的声音:“大嫂的意思……想要二娘进宫?” 此话一出,连正对着元娘小声说着什么的王筝也停住了声,次间里这一瞬间,落针可闻。 那边孙氏的声音又隔着帘子传了过来:“二娘她孝顺恭谨,聪慧灵敏,容貌也是上佳,若是能进宫定然能谋到一个好的前程。二娘她得了好的前程,她的父兄在政途上也会走得更顺当一些。” 那边李氏似乎是顿了顿,才道:“大嫂,我们王家虽是世家,可却是一向走的清貴士族的路子。王家这两百多年间,圣宠不衰,可是即便是最得君上欢心的时候,也没有当过外戚。那个身份……对我们这样的人家非但不是官场上助力,反而会在某些时候成为拖累。” 王家花了好几辈人的心血,牺牲了那么多,终于在士族之中站在了一个比较超然的位置。因为王家祖祖辈辈的努力,只为了给历代君王们留下一个印象,那就是王家不会涉及皇子们对皇位的争夺,王家的人只忠于最终坐在龙椅上的那一个。 正是由于王家的这种坚持,才能让王家无论在怎么样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环境中,都能屹立不倒,在世家士林中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三娘在听闻皇帝选秀的时候,曾经也担心过王家的女子也要参选,后来皇帝选秀并非是强迫所有的官员都参选,才又想到了这一点,心中便安了。因为她也留意过,历朝的皇帝从来没有主动钦点过王家的女子进宫为妃,为后。王家也没有送过女子进宫。 皇家也需要王家这种一直能够置身事外的家族。 孙氏对政治一直是缺乏觉悟的,她并不懂得这些,也因为她的夫君王老太爷,虽然是嫡长子却不是官场之人,而孙氏自成亲后一直居于山东,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政治风雨。 所以听了李氏暗示的话,孙氏并不以为然:“什么拖累不拖累的?当今圣上子嗣单薄,若是能……那可是天大的荣耀。” 李氏不言。 三娘抬头不小心与王筝的眼神对上,两人皆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一丝无奈。 李氏与孙氏说这些,就等同与对牛弹琴。 “你这么说是不想帮忙吧?”孙氏的声音里带着些不高兴:“二弟在礼部任职,选秀之事要经他之手,我只不过是要拜托他帮我照看二娘一二,让她的当选能顺当一些罢了,多大点的事儿?你就给我脸色看你如今虽然是阁老夫人,我总归还是你的大嫂。” 李氏有些无奈:“大嫂,我并不是这个意思。” 孙氏“哼”了一声:“你到底是帮还是不帮?” 李氏只得道:“我回去会将此事与老爷说的。” 孙氏有些不满意:“你不是敷衍之词吧?你若是不想帮忙就直说,我再托了别的路子去。” 想必年轻的时候就已经见惯了孙氏的蛮横,李氏到是没有生气,只温声道:“嫂子您也知道,这种事情我们妇道人家是做不得主的,所以我也只能将这事情交由我们家老爷定夺。这件事情若是好的,对王家有利的,我们老爷也不会往外推您说是吧?” 李氏这样四两拨千斤倒是让孙氏不好说什么了。 之后,温家园那边有人来报李氏说府中有几位夫人登门,是有要事要见李氏,李氏便顺势起身告辞,并没有留下来吃午饭。 第二百七十章 长进 三娘知道,一般京中要拜访李氏这样丈夫身居高位的夫人的话,是一定会先提前递帖子的,不会这么匆匆忙忙来拜访,见主人家不在还非打发人去别处请,这是一件极为失礼的事情。 想到刚刚王筝刚刚从外头更衣回来,三娘朝她看了一眼,王筝面上虽然是一本正经,却是乘人不注意朝着三娘迅速地眨了眨眼睛,三娘顿悟,继而莞尔。 李氏带着王筝告辞,元娘因为自己家夫君还在外院,便留了下来,晚些时候再回去。王筝携了三娘的手,让她送自己出门。三娘自然是不无从命。 两人落后了前面赶来送客的薛氏与李氏几步,说起了悄悄话。 “你那个四妹妹真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你是姐姐,又是这里的主人,下次她再这么没规矩你就教训回去。她如今在你们府上住着,还敢这么放肆无礼,这姑娘也该教训教训了。不然以后到了人家家里也这么不知天高地厚,看她如何在别人家中立足。”王筝祝福三娘道,她教训四娘到也是怀着些好意的。 三娘笑着应了。 王筝又沉吟着道:“你那个二姐姐……瞧着到是个不简单的。我以前很少见到她,也一直没有深交,倒是不知道我们王家什么时候出了这么一号人物。” 三娘见王筝目光这么敏锐,不由地有些惊讶。 王筝看着三娘到是坦然一笑:“我是听了你们上次的话,心中对她存了一丝警惕才会对她这么留心的。因为太过注意,自然能发现一丝半点的问题了。总之啊,你们府上看样子要热闹了。” 三娘见王筝这么直接,只能无奈地一笑。 王筝伸肘轻轻碰了碰三娘:“你要是呆不下去,就给我带个信儿,我找人来接你去我府中住上一段时日。”虽是笑着说的,声音里却是透着认真。 三娘心中一暖,笑着握了王筝的手:“好,我记住了。不过我想也不至于呆不下去吧。” 王筝看了三娘一眼,笑着揭过不提。 “对了,你说进宫是你祖母的意思,还是你二姐姐的意思?”二门在望,走在前头的薛氏与李氏缓了步子也说着话。王筝小声问道。 三娘想了想,摇头:“这个我到是不清楚,祖母才来,也没听她对我们露过口风。” 王筝也摇了摇头,不以为然:“伯母到真是糊涂了,这事情我们王家做了可是吃力不讨好。” 三娘了然地点了点头,两人眼神一对上,王筝就笑了,她伸手亲昵地捏了捏三娘的脸,打趣道:“你这个鬼灵精到是个明白人,连这些都清楚。” 三娘故意不满道:“九姑姑您自己冰雪聪明,七窍玲珑的心肝儿,侄女儿就得愚笨不堪么?什么道理” 王筝“噗哧”一笑。 那边李氏与薛氏已经走到了垂花门,李氏回头冲着王筝无奈道:“筝儿,你又欺负侄女儿了,还不快过来,我们回府了。” 王筝又借机拍了拍三娘的笑脸儿,才跑向李氏。 三娘一阵无奈,李氏自然又是小声地训斥了王筝一番。 最后母女两人亲亲热热地相携着去了。 薛氏朝着三娘一笑,走了过来。孙氏来了之后薛氏很是忙碌了一番,母女两人因此也少有机会交流,这会儿趁着往回走,两人也说上了话。 “母亲要送二娘进宫?”薛氏轻声问道,刚刚她是听闻李氏要走才匆匆赶来相送的,刚刚并未在正房,所以没有听见孙氏要送二娘进宫的话。 三娘知道定是刚刚李氏与薛氏说的。 果然,薛氏有些犹豫道:“刚刚婶娘让我与相公说,最好不要送二娘进宫去。”薛氏很是有些为难,孙氏是她的正经婆婆,与婆婆唱反调,她从来没有想过。 三娘想着,王栋能做到如今的这个位置应当不是个短视的人,不过有些事情也说不准了。薛氏也该知道一些官场上的事情了,否则成了孙氏那样的毫无政治觉悟,以她对王栋的影响力,恐怕会很不妙。 这么想着,三娘并没有急着回去正房,而是示意薛氏去了薛氏现在住着的后厢房。三间宽敞的后箱被打通了,中间一间待客,北边的一间做了卧室,南边的那间是王栋暂时的书房。家具也都是好的,看着倒也大气。 薛氏知道三娘有话要说,便将丫鬟们赶了出去守着门,与三娘两人坐在了客厅里喝茶说话。三娘缓缓地将王家与皇家的关系对薛氏说了,也简单说了一下王家的历史,以及发家史。 刚刚李氏与薛氏只简短地说了几句,但是以为时间不多,也没有深谈,这会儿薛氏听了三娘的话才恍然大悟,自己琢磨了半天,看着三娘道:“三娘你懂的可真多,要不是你提醒,我到是不知道这当中有这么些弯弯绕绕呢。” 三娘笑了笑:“在老家的时候,曾经看到过王家的家谱,和一些先人写的笔记,所以才会知道这么些。” 薛氏闻言顿悟,又有些发愁:“这些想必老爷也是知道的,只是他毕竟是母亲的儿子,若是母亲主义已定,迫于孝道老爷也是不好回绝母亲的意思。” 三娘看着薛氏认真道:“若是父亲到时候为难,母亲你就劝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为了家国大义,小家小义就只能先抛开了。父亲一向对国对君忠心不二,定是会听的。” 这顶帽子是高了些,奈何王栋这样的人还就吃这一套。孝义在王栋这样的人眼中,还真的比不上对君上的忠诚。 薛氏领悟了三娘的意思,忙点头应了。 三娘却是想到了,孙氏今日突然提出了这么一个要求,肯定是与二娘甚至二娘背后之人脱不了干系的。由此可见,此次二娘进京所图甚大。有可能王家一不小心就会被卷进漩涡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她们这些内宅女子别的都不能做,但是将内宅都掌控在手,到是势在必行之事。二娘她们再厉害,也是不能离了这内宅的。 “母亲,我上次与你说的那件事情你可以去做了。”三娘突然出声道。 薛氏愣了愣,想起来了三娘说的是哪一件。 “母亲一来,我到是忙忘了。”薛氏有些不好意思:“薛嬷嬷今日早晨还来过,不过我因为忙着为母亲换房里的摆设,没有时间见她。” 三娘笑着道:“下午你就去祖母那里说吧。”想了想,三娘又道:“就在她午睡起来的时候,那时候她应当会唤人梳头。” 薛氏应了,三娘见时候不早,便起身告辞了。 出了后院,三娘往正院的正房里去了,孙氏在此,她即便要回自己的西厢休息也要与孙氏说一声的。 三娘去了孙氏的正房,见明间里已经没有人了,一个丫鬟告诉三娘道孙氏已经歇下了,二小姐与四小姐在稍间说话。 三娘想了想,没有进稍间,退了出去往自己的西厢去了。她可没有兴趣去听四娘的冷嘲热讽,也没有兴趣与二娘去打机锋,没事还是躲着些好了。 稍间里,二娘与四娘在听见外头的动静的时候就停住了话头,却见三娘只是问了几句便退了出去,并没有往这边找她们来。 四娘冷笑了一声,挑拨道:“三姐姐如今也出息了,竟然这般忽视我们。我便罢了,二姐姐您可是她的姐姐,她也不来与你说说话。对了,我刚刚出去更衣的时候刻意打听了一下,原来三姐姐一来就巴结上了三婶婶,这两人现在可好了,不知道的还当是母女两呢。” 说着四娘又看了二娘一眼:“听说三姐姐的嫁妆足足花了几万两的银子呢,三婶婶还怕委屈了她似得,一应物事都说要好的。我就奇怪了,您是姐姐,嫁妆都还准备,她一个当妹妹的却是抢在了您的前头,这又是什么道理。” 二娘看了四娘一眼,淡淡一笑:“她得了好的前程,又是上头赐婚,父亲母亲看重一些又有什么奇怪的。”二娘说这话的时候,一丝嫉妒的神色也没有,温温婉婉的,表面的功夫已经是炉火纯青了,四娘偷偷打量了她许久,都为从她的脸上看出什么端倪。 四娘隐隐约约觉得,自己的这个二姐姐与以往有些不同了,可是又说不出是哪里的不同。 二娘自然是注意到了四娘的眼神,她心中一哂,她可不是四娘这样小家子气的短视女子,这点挑拨之言也敢拿来她面前显摆。当她这几年学的本事都是白学的么? 二娘收敛了笑意,静静看了四娘一眼,没有笑意的那双眼睛黑洞洞的,让人新生寒意,四娘见了下意识打了一个冷颤。 “我助你来京不是看你如跳梁小丑一般上窜下跳的,也不是要你有事没事挑拨生事的。你可是还记得你当初答应我的话?”二娘带着些冷意的声音响起。 四娘一惊,忙赔笑:“我自然是记得的,二姐姐你放心,我一定听你的话,你说什么我就做什么。” 第二百七十一章 内宅之主 二娘盯着四娘看了许久,终究是淡淡一笑,没有再说什么。 四娘觑着二娘的神色,却是眼珠子一转,试探道:“二姐姐向来待妹妹不薄,妹妹记在心中不敢忘记。妹妹也想一直留在二姐姐的身边帮衬二姐姐,只是却害怕以后没有机会了。” 二娘不动神色:“哦?何出此言?” 四娘回了一个羞怯的笑:“祖母说要送二姐姐入宫,以二姐姐的人品相貌,飞黄腾达指日可待。只是以后二姐姐进了宫,妹妹一年也难得见上二姐姐一回,想要报答二姐姐更是有心无力。” 见二娘不置可否,四娘又靠近了二娘一些:“不过,我想了想到是想出了一个法子,可以一直为二姐姐效劳。” 二娘盯着四娘,笑了,依旧是没有说话。 四娘就当二娘是默许她继续说下去:“妹妹想着,不如二姐姐去求求祖母,让妹妹与二姐姐一道进宫去。”见二娘似笑非笑,四娘立即诅咒发誓:“二姐姐你放心,进了宫妹妹也会以姐姐您马首是瞻,只会做您手中的一把利刃,不会想着要……要与姐姐争宠。都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你我是姐妹,而宫中凶险万分,若是我们姐妹能齐心,还有什么好怕的?总好过二姐姐你在宫中孤立无援的好。” 二娘这次拿眼睛盯了四娘许久,看着看着竟是忍不住笑出了声,四娘见二娘如此很是摸不着头脑,只能希冀地看着她赔笑。 二娘看够了,点了点头,笑容很是欢喜的样子,让四娘眼中一亮,不想,二娘却是道:“四妹妹,这几年不见,你到是也长进了不少,这舌绽莲花的本事……连我都差点被你说动了。” “二姐姐……”四娘听着不对,想要解释。 二娘却是伸手打断了,脸上却是淡了,只见她起身,伸手轻轻地在四娘的头上拍了一拍,像是在拍一只家养的小狗一般:“你能长进自然是好事,只是你记得了,不要妄想在我面前耍心机。否则……” 说到后头,二娘的声音放轻放柔,半分煞气不见却是让四娘生生大了一个冷颤。 二娘见四娘被自己吓住了,满意地收了手,语气一转,淡淡道:“你想要为我做事,有的是机会。你放心,我定会让你如愿了。至于你所求的……我也会为你谋到,定不会亏待了你。只是一点……你要听话。我最讨厌人面上一套背地里一套了,你可要给我记好了。” 四娘虽然因二娘没有答应带她进宫而有些失望,但是她不知道怎么的竟然没有胆量违拗二娘的话,只愣愣地应了。 二娘笑了笑,转身出去了,只留了四娘在次间。 孙氏午睡起来,照旧是招了常嬷嬷为她梳头。 自前一阵子二娘回来之后,常嬷嬷也很少在孙氏身边伺候了,只是由于她是孙氏身边的老人了,若是连她也被换了出去定会让人怀疑,于是二娘并没有将常嬷嬷赶出松龄院,而孙氏有许多的事情也确实是离不开常嬷嬷的,于是便只让常嬷嬷继续当着松龄院的管事嬷嬷,并让她依旧为孙氏梳头,日常起居却是二娘亲自带着几个丫鬟伺候。 常嬷嬷轻轻问孙氏对今日的法式满不满意,孙氏对镜自招,点了点头。她的一头乌黑的青丝是她最引以为傲的,向来宝贝地紧,对为她梳头之人也是要求极为严格,如今也只有常嬷嬷能梳出另她满意的头型。 二娘坐在一边喝着茶,没有说话。 这时候外头有人报说薛氏求见。 孙氏刚刚休息完毕,精神尚好,心情也好了许多,便点头吩咐让薛氏进来。 薛氏抬头看了看屋里的人,上前去恭
相关推荐:
分手前男友被怪物夺舍了
隔壁王叔叔
暗香(叔侄骨科)
揽月
我变得这么奇怪怎么想都是触手的错(H)
真人秀_御宅屋
亡国后我嫁给了佞臣(1v1 H)
蛇瘕(生子人兽)
爸爸爸(H)
极品小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