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不败神婿 > 第264章

第264章

洛阳百姓一抬头,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明堂。 女皇对她的杰作非常满意,又称之为万象神宫。 今日是明堂第一次公开亮相,女皇十分高兴,下令京城公卿驸马、王侯将相及五品以上官员,全部携家眷到场庆贺。 万象神宫天威煌煌,宫人疾步在交错的走廊上,在明堂的映衬下渺小如蝼蚁。明堂外,春风四月,草长莺飞,清风拂过柳稍,涌起一片绿意。 风翻碧浪,李朝歌和顾明恪两人联袂而来。李朝歌穿着浅绿下裙,淡红色上襦,胸系紫色丝绦,臂间挽着同色披帛。顾明恪穿着青色长袍,外面罩着白色外衣,远远看去,宛如把春天穿在了身上。 李朝歌为了这一身衣服颇费了心思。她身上父孝未过,不能穿鲜亮的颜色,但如果穿着一身白来参加女皇的宴会,女皇嘴上不说,心里肯定会不高兴。一朝天子一朝臣,如今皇帝已经是女皇,李朝歌给前面的皇帝戴孝,就算那个人是她的父亲,女皇也会碍眼。 李朝歌选了又选,最后挑了一身浅淡但又不失礼的衣服,如果别人问起,她就说为了素雅。顾明恪就好多了,他本来就颜色冷,穿着淡色出门,根本没人怀疑。 李朝歌和顾明恪走在去见女皇的路上,途中李朝歌再一次和顾明恪申明:“注意行为,谨言慎行,必要时……” “和你做出恩爱姿态。”顾明恪淡淡接上李朝歌的话,“你这一路上已经说了好几遍了,我知道。” 李朝歌听后并不觉得放心,现在的顾明恪总让李朝歌觉得难以捉摸,李朝歌特别怕他做出一些奇怪的举动。 李朝歌压低声音,正要提醒他不许做多余的事,突然身侧的袖子被握住。李朝歌眉毛抽了抽,没错,就是这种多余的事。 李朝歌还没说什么,顾明恪就低头,拂去她发髻边的一枚碎花:“看路,前面有人来了。” 李朝歌抬头,果然看到前方迎面走来一群人。李朝歌收敛起神色,冷淡看着他们。 来人丝毫不被李朝歌的冷漠影响,依然笑着迎上来,热络道:“朝歌,驸马,你们终于来了。两位可真是大忙人,我们等了许久,可算把你们两个等到了。” 李朝歌声音平静,不远不近地给这几人问好:“献王妃,魏王。” 来人正是女皇的长嫂献王妃武孟氏,和武孟氏的二儿子武元庆。女皇同胞姐妹三人,唯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兄长武宏,已于去年去世。人死后,做过的坏事似乎就变淡了,被人记住的更多的是好处。天后称帝后,大肆分封武家众人,连有宿怨的兄长也一并封王。 女皇封武宏为献王,两个侄子一个封梁王,一个封魏王。武孟氏作为武宏的遗孀,享受献王妃的尊荣。现在,和武孟氏一起过来的,就是魏王武元庆。 武孟氏看着面前光芒璀璨的女子,心里多少有些可惜。她笑道:“朝歌,你太客气了,我们一家人,还这么见外做什么?你叫我舅母就好了。” 李朝歌对此只是疏离地笑笑:“献王妃说笑了,礼不可废。” 武孟氏难掩失望,她拉武元庆过来,说:“我远远就看到你们了,你们表兄妹年纪相仿,正应该多亲近亲近。元庆,来见过表妹。” 武元庆被武孟氏拉到前面,他眼睛滴溜溜转,却有一种油头粉面之感。武元庆给李朝歌执礼:“朝歌表妹。” 李朝歌面无表情地看着她:“魏王,我的封号乃是女皇赐名,高宗加封,遑论我还有官职在身。公开场合时,请称呼我封号。” 武元庆尴尬,僵笑着道:“盛元表妹,我们表兄妹之间,哪用讲究这些虚礼……” 一阵风从后面拂过,李朝歌的衣带轻轻飘起。顾明恪侧过脸,手指拈住一枚花瓣,从她鬓边摘落,他袖子宽大,拿花瓣时不慎勾动了发簪。 李朝歌不由皱眉,抬手抚向簪子。顾明恪握住她的手,轻轻将簪子插回原位,说:“是我的错,没留意你的头发。没扯痛吧?” 当着外人的面,李朝歌只能摇头:“没事。” “那就好。”顾明恪将簪子整理好,他先前为了阻止李朝歌抓头发,握住了李朝歌的手腕,此刻花瓣拿下去了,他自然而然地握着李朝歌的手,回头对武元庆颔首微笑,“魏王,我们昨天有些事,今日出门晚了,再不去给女皇请安就该迟到了。失陪。” 武孟氏、武元庆拉着李朝歌说话,没料到顾明恪会突然出声。武元庆本来想和李朝歌套近乎,但如今李朝歌正牌驸马一副我们要去请安的架势,武元庆又不能拦着他们给女皇请安,只能让路:“是本王疏忽了,表妹和驸马快去吧。” 顾明恪对武元庆和武孟氏点点头,温和有礼道:“告辞。” 随后,顾明恪也没有放手,就那样拉着李朝歌离开。武孟氏和武元庆站在后面,目送那两人穿过满院春意,朝高大威武的明堂走去。 顾明恪衣袂飘飘,身姿如玉,李朝歌衣服上的丝绦飘起,和顾明恪的长袖卷在一起。他们两人一边走一边说话,从背影看,如同仙人下凡。 武孟氏看了一会,叹道:“久闻顾少卿天人之姿,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听说他还是盛元公主强抢过来的,难怪如此情深意重。” 武元庆也看着那两人的背影,说道:“母亲,如今姑母称帝,我们武家是王族,满朝公卿小姐随便挑,何必非盯着一个已婚之人?” “你懂什么?”武孟氏狠狠瞪了武元庆一眼,压低声音道,“你姑母是杨氏生的,早年和咱们家并不亲近。杨氏三个女儿中,就数她最记仇。如今你父亲去了,杨氏眼看也要病逝,我们再不想办法,难道等着她秋后算账吗?” “可是,姑母明明给我和兄长封了王……” “她若是真不介意从前的事,为什么封你父亲为献王?献可不是一个好字。”武孟氏努了努嘴,道,“何况,她封你们为王,却封那位为皇储。傻孩子,这其中差别,你还不懂吗?” 武元庆吃惊地睁大眼睛,武家突然发迹,举家封王。他沉浸在被人奉承的快乐中,并没有往深层次想。莫非,母亲的意思是…… 武孟氏见武元庆懂了,满意地笑了笑,意有所指道:“女皇姓武,皇储姓李,从古至今哪有将天下传给外姓人的道理?但是你父亲早年和女皇有隔阂,恐怕女皇还记恨着呢。为今之计,只有你娶了女皇的公主,武、李两家合二为一,女皇才能真正信任我们家,将重任交托于你们兄弟。” 武孟氏说到这里,愤愤地拍了下手:“可惜你兄长已娶妻生子,若不然,他才是最好的人选。” 女皇的两个侄儿武元孝、武元庆都已成婚,只不过武元庆的妻子早年得时疫死了,武元庆又不想找人来约束自己,是以一直没有续娶。武孟氏原来恨小儿子不成器,整日沉迷花街柳巷,迟迟不给她生孙子。现在,武孟氏反而庆幸小儿子无妻无子。 娶女皇的女儿,总不可能让公主做小,让人家做继室都是委屈。但谁让武元庆是武家里与女皇最近的血亲,若是武元庆娶了公主,生下孩子,不就是武家和李家的共同血脉了吗?传位给李怀那叫还政于唐,女皇费这么大劲儿登基,最后又传给李怀,何苦来哉?但如果传位给武元庆或者武元庆的儿子,后人既会记挂女皇的功德,又延续了女皇的血脉,岂不是皆大欢喜? 武孟氏想到这里,还是遗憾。本来最好的选择是武元孝娶李朝歌,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长嫡血脉。而且李朝歌权势滔天,手握禁军和镇妖司,最得女皇信任,娶了她对武家利益无穷。可惜武元孝有妻,李朝歌已婚。如此,只能退而求其次,让武元庆娶李常乐。 娶公主只是筹码,只要能生下带有武家和李家血脉的孩子,武元孝兄弟就能立于不败之地。至于具体娶谁,锦上添花固好,不能,也没有所谓。 武元庆虽然沉迷美色不思进取,但反应并不慢。他听完母亲的话,自己也回过神了。他一想到那个至高无上的皇位即将属于他,顿时觉得血液沸腾,相比之下,区区魏王算得了什么? 武元庆已经意动了,李常乐长的也不差,娶了她得利又得色,他并不吃亏。不过,武元庆皱眉,低声问:“母亲,女皇最是宝贝广宁,她会同意将广宁嫁给我吗?” “所以才要你去争取啊。”武孟氏意味深长地拍了拍儿子的手,“女人最是没主见,谁对她们好,她就会爱上谁。广宁刚被退婚,正是伤心的时候,何况,就算广宁不同意,还有你姑姑。” 武元庆了悟,女皇才是真正做主的人,李常乐愿不愿意并不重要。如何讨女皇欢心,就成了重中之重。 武孟氏轻声问:“你兄长让你准备的东西,你准备好了没有?” “母亲你放心。”武元庆拍拍胸脯,道,“我已经准备好了。姑母最喜欢祥瑞,等一会人多,我就献上去讨姑母喜欢。” 李朝歌感觉到走出武孟氏母子的视野后,就轻轻挣手,想把自己的手抽出来。顾明恪手指微微用力,沁凉的手掌依然牢牢握着她:“敬

相关推荐: 督主有令   炮灰渣攻手撕剧本   变成主角的我不想飞升(修仙界第一败家子)   被我撩过的人都说不放过我[快穿]   老板今天不加班   庶女为妃之王爷请绕道   在豪门当妈宝女怎么啦   少年仔 完结+番外   我本厚道   豪门养女之掳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