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华小说

韶华小说> 不败神婿 > 第308章

第308章

悬空,笔直地勾出一条线,说道:“现在还不确定,等我查出来再告诉你。” 李朝歌想起上次,她在行宫问顾明恪埋骨设阵的人是谁,顾明恪沉默许久,说他需要确认。等回来后,他就在翻阅各地舆图。莫非,和那个人有关系? 李朝歌心念转了转,没有再说,安安静静地给顾明恪打下手。两人一直折腾到深夜,侍女再三来催了,两人才收笔。 侍女瞧着公主和驸马恋恋不舍的样子,不住腹诽。别人家夫妻的夜生活稳定而贫乏,唯独她们公主驸马,每天都有新花样。 弹琴画画比武练剑,从琴棋书画到天文地理,从高山流水到市井日常,两人什么都涉猎,但就是不睡觉。 真真气死人。 ! 第144章 公私 李朝歌安排了金吾卫在张府外巡逻, 果然,这一夜再无动静。第二天一早,李朝歌带着人离开神都,前往青云村。 从洛阳骑马去青云村需要半天, 李朝歌到达青云村时, 时间已经到了下午。冬日西风紧,李朝歌下马, 披风卷得猎猎作响。 时值年关, 青云村里却十分萧条,路上几乎看不到人。李朝歌敲响了一户人家的门, 出示镇妖司令牌,说:“神都镇妖司查案。” 往常李朝歌报出名号后, 无论臣民都十分配合, 但是这次,对方一听他们来自洛阳, 吓得立刻就要关门。李朝歌眼疾手快用剑格住他的动作, 冷冷地看着他。 后面的属下见了,上前厉声呵斥道:“放肆,你们哪来的胆子, 敢对指挥使不敬?” 李朝歌抬了下手指,示意手下退下。李朝歌收回剑, 抱着臂,缓慢说道:“我只是来问些话,并无其他意思。你们若是配合,我保证不为难你们。” 门里面的农户将信将疑地看着他们:“真的?” 李朝歌点头。农户见他们一行人穿着威严挺拔的黑色制服,为首的女子看着修长苗条,却能轻轻松松架住门, 农户知道自己阻拦也无用,只能乖乖打开门。 李朝歌进来后,问:“刚才你们听到神都,为何那么紧张?” 今年,女皇将东都洛阳改名神都,朝廷文书已经全部改称,但民间叫东都的、神都的都有。农户站在院子里,拘束道:“大人恕罪,草民刚才听到大人们从东都过来,还以为是替张家赶人的。” 李朝歌挑眉,问:“赶什么人?” 农民耷拉着脸,说道:“张家下了驱逐令,让我们在明年三月前全部搬走。” 镇妖司的侍从中不乏有出身农户的,听到这里他们不由皱眉:“搬家?地在这里,搬走了靠什么吃饭?” “大人有所不知,张家已经把这一带都买走了。”农户开门,指给他们看,“外面这些旱田水田都归他们了,听说张家要在这里建一个庄子,秋冬收租,夏日来这里避暑。” 李朝歌听说过张家在外面大肆兼并土地,没想到青云村也是其中之一。李朝歌问:“他们将土地收走,你们要如何维生?” 农户苦笑:“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除了种地,还会干什么?有门路的跟着儿女搬到县城里,没门路的去邻村投奔亲戚,连亲戚都没有的,就只能和张家签订佃农合同,替张家种地,自己赚点糊口粮食。” 曾经这些土地是农民自己的,交完朝廷税收后,剩下的都归自己。但一旦成了佃农,那就是替主人种地,少了受罚,多了却全归主家,辛劳一整年只能赚取一丁点粮草。如果家里人多,一年到头什么都攒不下来,只能日复一日重复劳作,稍微遇到点天灾人祸,就只能坐等饿死。 不光是张家,洛阳里的豪门大族都兼并土地。京城那些贵女出嫁,嫁妆里动辄成百上千亩土地,莫非这些地是他们自己种吗?不都是压榨农民的血汗。 侍从问道:“张家花多少钱买你们的地?” 农户伸手比了个数:“一亩地五贯钱。” “什么?”侍从大惊,“才五贯?这不是存心逼死人吗,五贯钱够做什么。” 若是钱给的多,用这个做本金,去县城里做点小买卖也是出路。但张家用五贯钱就收走了农民几代人吃饭的老本,等这点钱花完,这些农民该如何是好? 到时候,农民要是不想饿死,就只能和张家签订佃农合约,祖祖辈辈替张家卖命。张家这分明是强取豪夺,故意逼人当佃农。侍从义愤填膺,道:“大源县的县官也不管管吗?五贯钱收一亩地,简直欺人太甚。” 农民摇头:“县官哪敢得罪张家。县官收了张家的钱,之后任由张家请人过来,将我们村里上好的水田、黑田评成沙地。张家借口沙地低劣,种不出东西,只出五贯钱。我们不愿意,去县里闹了好机会,县官根本关门不理。听说还有人去东都鸣冤,可惜连京兆尹的门都没进去,就被官差赶出来了。” 侍从听着生气,可是谁都无计可施。自古官官相护,一个人如何能和一个集团抗争。而且,侵占土地的是张家,女皇心肝宝贝张燕昌的兄长。莫说这些农民,就算是洛阳里的高官,又有谁敢说? 李朝歌听后沉默片刻,说道:“女皇在京城设立铜匦,其中有伸冤匦。你们若是觉得冤屈,可以去京城投递伸冤信,女皇看到了绝不会不理。” 农民一听就摇头:“听说张家有兄弟在宫里伺候女皇,我们向女皇告状,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苦头吃?” “不会。”李朝歌解下一块令牌,递给农民,“女皇既然登基称帝,便有为帝的气魄,我相信她能秉公处置。路上若是有人拦你们,你们就给他们展示这块令牌。” 铜匦设立在端门前,虽然说欢迎天下万民向女皇反映意见,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平安走到铜匦前。有了李朝歌的令牌,至少这些农民不会在伸冤路上被人为难。 李朝歌只能帮他们到这里。 农民隐约意识到面前这位娘子身份非凡,连忙千恩万谢地收下了。李朝歌了解完土地的事情后,又问:“你们村里是否有一户姓石的人家?” “我们村里姓石的有好几户。”农民道,“大人,您问这个做什么?” 李朝歌示意侍从拿出画像,问:“你认识这个人吗?” 农民辨认了一会,说:“这好像是石婆婆家的孙儿,叫石扬。” 李朝歌心中轻轻一哂,果然,石旭光用了假名字。李朝歌又问:“石扬现在在村里吗?” 农户摇头:“没有,前段时间好像进城讨活去了。这个孩子从小特别争气,白日帮家里耕地,晚上自己看书,比我们家孩子出息多了。我还想过将自家闺女许配给他,可惜他阿婆出了事,他们全家都搬走了。” 李朝歌眼睛微微一动,问:“出了什么事?” “之前张家的人来村里买地,他阿婆不愿意,和张家人起了冲突,被人推得摔断了腿,没几天发热走了。那时候他正好在外地走亲戚,等赶回来后连他阿婆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之后,他们全家就搬走了。听说他们有个远房亲戚,在东都一个大户人家里当门房,把他介绍进去了。” 李朝歌听到关键词,脑子里立刻连起来一条线:“门房?” “对。”农户点头,“东都大户人家多,那个远房亲戚在东都待了好几年,稍微积攒下些人脉。正好石家地没了,石婆婆办丧事花了许多钱,石家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最大的两个已经到了说亲年纪。石家处处都需要钱,石扬就跟着亲戚去东都挣钱了。” 这种事李朝歌知道,高门大院办宴会时需要大量人手,这些人养在家里太费钱,但人手不够又会在宴会上露怯,所以高门大户会在设宴时招一批流水工进来,办完后再遣散。高门主母不见外男,往往靠熟人介绍招人。石扬由亲戚带着干活,再由人介绍到张燕仪家,道理上说得通。 李朝歌心里已经有决断了,她抱着验证的态度,问:“石家的远房亲戚长什么样?” 农户挠头,不太确定地比划:“我以前远远看过一次,好像这么高,年纪和我差不多,又黑又瘦。” 李朝歌听他的描述,确认是张府守侧门的人。她原来以为是巡夜人,没想到,竟然是侧门守门人。 李朝歌拿出好几张画像,问:“是哪一个?” 农户辨认了一会,指了其中一张,李朝歌一看,完全对得上。李朝歌让人将侧门人的画像收起来,问农户道:“这几个人你认识吗?” 侍从手里拿着巡夜人、石扬同屋、公孙大娘的画像,农户看了许久,摇头:“不认识。” 李朝歌该问的已经问完了,照例说了句官话后就离开。他们几人出去,侍从走在李朝歌身后,费解道:“指挥使,既然石旭光和侧门人有关系,那为什么村民不认识巡夜人?按理他们都该是一伙的。” 石旭光和张家有仇,却还进入张家打短工,动机非常可疑。同时,他还会写字,认识张府守侧门的门房,种种巧合重叠在一起,实在没法让人相信他是无辜的。 侧门人撒谎可以理解,但为什么石旭光同屋之人也要替他掩饰呢?就算守侧门的人悄悄给石旭光

相关推荐: 重生之官道   网红之自黑帝   总有神明对我图谋不轨[无限]   色娘在现代   腹黑皇后妖孽皇   江湖有杯具/江湖有猫妖   被太傅追求的日子   千年重生:再闯新魔界   大佬绝嗣?小夫人一胎三宝!   三国之最强义父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