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那还设立了售票点。” “诸位跪的时候不但能让百姓见识一下铮臣的风骨还能创收呐,门票收益会给诸位分一半,另一半是成本。” 本来众人被景帝说的脸都红了,但是方正一这一插嘴,众人顿时心头火起怒目而视。 但同时心里又生出一种屈辱感,感觉自己变成了小丑一般。 众人私下纷纷低语道:“怎么办,还跪不跪?” “还跪什么!我等已经颜面尽失了,真跪在半山坊恐遭天下人耻笑啊!” “难道就让方正一那小人继续这么嚣张下去吗?” “半山坊是太子管理的跟方正一有什么关系!此等小人,我骂死他!” “对对对!” 景帝扫视着人群,突然眉头一皱:“杨英才呢?” 知道内情的人红着脸,小声道:“杨大人身体不适...被送去医馆了。” “好!那诸位爱卿,立刻决断吧。”景帝嘴角带笑。 折腾了一番下面的翰林,感觉还是挺舒心的。 不得不说.....方正一这家伙的法子比直接杀人还痛快....... 第170章 太子建言 翰林们都是垂头丧气。 事到如今,领头人都已经不在了还闹什么闹。 沉默良久,人群中零零散散的传出声音。 “臣,惭愧,请陛下责罚...” 逐渐,说的人越来越多,连成一片。 方正一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我方正一站在道德点,抱着至高权力的大腿,想搞我? 也不瞧瞧有没有那个本钱! 景帝也是有种想笑的冲动,但是本能让他极力压制着,淡淡开口道:“此事算在你们一时糊涂,朕可以既往不咎,若有再犯,朕决不轻饶!” “都回去吧,明日照常上朝。” 郭天养也松了口气。 陛下的性子果然是变了....这次除了严国安等人竟然没有见血。 好事...大好事啊!咱家晚年有福了! 人群渐渐散开,直到院子里只剩景帝跟方正一几个亲近之人。 景帝道:“方卿,你做的很好,朕本应该给你嘉奖,不过.....你初入朝堂根基不稳,就以后再说吧。” 方正一也不是很在意,太子被自己带在身边还要什么官。 给我官我都不当! 能力越大,推卸的责任就越大! “臣多谢陛下厚爱,愧不敢当!” 一旁的李元照不乐意了,嚷嚷道:“父皇!我也有份啊!” 景帝笑呵呵:“对,太子表现的很好,不过,你难道想让朕封你个官当当?” “不要官,给银子就行!” 景帝笑容僵住了,顿了一下,淡淡道:“朕累了...摆驾回宫吧。” 说完转身就走了。 方正一跟李元照目瞪口呆的看着景帝的背影........抠!真抠! .................. 次日上朝,朝堂上已然恢复了平时的秩序。 除了拄着拐的杨英才显得很不和谐。 本来腿是没事儿的,但是半路风湿突然犯了。 疼的嗷嗷直叫,混混们竟然当他是腿断了,拉到医馆便告诉了郎中。 郎中也是个糊涂人,直接就给包上了。 本来杨英才回到家后还想解开,但是一想到没脸了。 不如索性装病算了....总不至于那么尴尬。 谁能对一个病人太过苛责呢? 于是第二日他就一瘸一拐的来上朝了,只不过时不时会用眼神刺向方正一。 此刻朝堂上景帝拿着奏疏仔细的看着。 奏疏是张时上的,议题还是关于南方粮荒。 景帝看罢,命郭天养开始读了起来。 内容倒也没什么新鲜的,都是前些日子跟方正一争论过的,无非就是开仓放粮,平抑物价具体的分配细则等等。 待郭天养念完,景帝开口道:“诸卿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来议一议。” “此事事关重大,地方已经给朕连上三道奏疏催促开仓放粮之事。” “若是再拖下去,只怕会引起民变,今时不同往日,建江水患影响甚大,诸卿尽管进言献策。” 方正一急不可耐的跳出来,想要再努力一把。 “禀陛下!臣认为压制粮价之举不可行!放任自流方为良策。” “平抑粮价,粮商无利可图,富裕之地的粮食便极难流动到灾区。” “地方官府亦无征粮之法,就算有也怕是执行不力,恐难奏效....唯一的应对之策就是开放高价,使粮食流动起来。” “非但如此,还要尽量将消息传播到各处...到时粮商闻风而动,便能使灾民撑到秋收。” 红薯是指望不上了,现在只能指望市场。 “臣反对!” 不等张时先说话,一大群翰林先站了出来。 “依照方大人所言,鼓励高价,必定人心惶惶,百姓望粮兴叹到时还买不起粮该如何?” “若是粮商聚往一处,供给大于需求,粮价下跌是必然的。若是天下无粮,粮商也就不会前往灾区,最坏也是保持现状,试问地方粮仓的存量能挺多久?” 又有人反驳道:“此举必然导致有人囤积居奇!有人趁此大发国难财又当如何?难道方大人就愿意让灾民眼睁睁的因为有粮而饿死么?” 方正一摇头道:“囤积居奇一事一定会发生,但是粮商不远千里而来,仓储运输的成本未必驾驭的住。” “若是大部分人都饿死了,那得利也就无从谈起。” “更何况若真有人能一家独大,不为图利只为看着灾民饿死,难道官府就无所作为吗?” “粮商动向地方官府必然要严密掌握,囤积居奇也要主动打击,如此总要比向当地富户征粮简单的多!” “简直胡言乱语,现在已经是时不我待!哪有时间等待粮商前往灾区,就地征粮,平抑粮价方为上策。” “..............” 景帝看着下面吵的不可开交一时也有些头疼。 方正一说的有些道理,但是自古以来救灾之策都是如张时所言,或许效果不是很好,但足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但有些时候,符合本能的想法往往未必是对的。 下面正吵的热闹的时候,默默在一旁的李元照开口了。 “父皇,儿臣有话要说。” 朝堂霎时间安静下来,一向在朝堂上不怎么说话的太子今天怎么突然发言了? 景帝笑了:“哦?太子有何高见,说来让朕听听。” “儿臣认为就算平抑粮价,也未必能平抑的住。” “所以此法....不可一用。” 张时急道:“太子这说的什么话?难道官府说话都不管用,天下之人岂不是要造反?” “不!假设灾区粮价现在为二两一斤,官府强令之下粮商售卖二十文一斤,那么只会发生一件事,就是百姓无粮可买。” “那么此时何人能买到粮呢?一定是有关系的人才能买到粮食,粮荒愈演愈烈,有关系的人一定会趁此机会大加屯粮,可是百姓中又有多少人能有关系呢?” “再者说,若本宫是粮商便直接不卖粮了,索性卖碗,买一只碗就送一斤粮食,免费送粮你总不能管吧?到时官府又该如何管控?” “民间的应对之法层出不穷...本宫这些日子早已经见识过,所以...平抑粮价未必能行!” ............... ps:单位直接用斤了,用这方便大家看着也方便一些 第171章 桃源县的底色 景帝惊讶的看着李元照。 没想到短短一段时间他竟然成长了这么多,考虑问题也周全了许多。 看来方正一还真是用心教他了! 方正一也惊讶了。 太子果然天赋可以啊,放养的都有这种领悟能力,看来市场教做人的效果就是好。 以后自己可以放手到处浪了,不如把其他工作都丢给太子算了。 美滋滋! 此时张时当然不服,自个儿一把年纪粮荒都见过几次了,竟然被太子跟方正一连连反驳。 当即高声道:“殿下所讲有理,但是不够周全。” “粮乃国本,大景各地大大小小的粮商都记录在册,官府命令放粮莫敢不从,若是徇私枉法着无异于自寻死路。” “二来,官府禁绝所有与粮相关的活动即可,粮商只可卖粮不许与其他物品搭配销售或赠送,强令之下便无隐患。” “这些方法早已例行多年,殿下多虑了。” 方正一立刻插嘴高声道:“漏网的鱼肯定比网住的多!张大人怎么就能确定有效果!” “方正一!你这是胡搅蛮缠!”张时终于是烦了。 你丫有完没完? “好了好了!不必再吵了,朕已经知晓了诸位爱卿的意见!”景帝不耐烦的敲了敲桌子。 “既然双方僵持不下,那支持方正一的请举起手来。” 景帝话音落下,李元照第一个举起了手,下面还有一个杨风帆。 “那支持张时的请举手。” 哗啦啦一片人举起了手, 景帝的眼睛突然睁大了,大声呵斥道:“方正一你举什么手!” 杨风帆跟李元照同时感觉背上被人刺了一剑。 方正一悻悻的把手放下。 我这人缘不行啊!肯定没人同意我,举手还显得安全,合群一点...本能反应,本能反应.... 景帝平复了一下心情。 “好!那就依张时所言!传令各地开仓放粮,平抑物价!” ..................... 建江城一处民宅内。 桃源县的二十五个人聚在屋子里,氛围一片沉默。 为首的叫谢闲,穿着一件儒服,手上正捧着一张信纸,反反复复看了几遍才放下。 有人好奇道:“老爷说什么了?” 谢闲双手一摊:“老爷说咱们公款消费,屁事没干,回去给咱们吃好果子。” “现在想回桃源县的可以直接回去了。” “艹!出来两个多月啥事没干,就买了个宅子,回去有啥好果子吃!” 谢闲叹了一声:“吃不吃的...老爷不会肯定不会重罚,毕竟天意如此....老爷既然让咱们回去就说明他对这件事也没办法。” “我想回去了,我想回县里吃炸鸡,喝奶茶...妈的这破地方我就不该来!”说话之人名叫连贵。 “嘶~你说公款消费能怎么罚?咱们替老爷跑商这么多年还没这么惨过呢,竟然啥事都没干!” 谢闲看了一眼他:“呵呵,皮肉之苦是没有的,八成就是被脱光了吊在城墙上三天,好吃好喝伺候着。” “吃喝拉撒吊着解决,你要是敢滴在地上...那你完了,等着张彪伺候吧。” 连贵怒喝一声:“妈的,那不跟死了也没差别了么?” “不行!这回儿咱们必须把事儿办了!” 有人出声道:“也是,灰头土脸回去了,以后在县里怎么做人?就这么走了我老婆得改嫁。” 谢闲无奈道:“老爷说尽人事,听天命,天命如此咱们也办法。” 连贵突然眼睛一亮:“对啊!尽人事,这市面上粮价这样肯定是有人搞鬼啊!这算哪门子天命?咱们刚来的时候红薯的消息传出去价格可是应声而下。” “既然有粮商搞鬼咱们就抢他娘的就完了,又不是没干过!” “你不抢粮能算尽人事?” “有理!”“有理!”“有理!”.... "嘭!"谢闲猛的一拍桌,怒道:“有个屁理!跑了几年商了,还当咱们是土匪呢!?老爷现在是京官,事儿闹大了老爷怎么办!” “再者说,要是官府发现有人抢粮咱们脑袋就先掉了。” 连贵斜着眼看向谢闲:“我艹,老谢你来的晚还混到我们头上了!” “你是真不知道我们是干什么的啊!老子本来就是山贼!” 随后连贵伸手一一指向几人。 “沈兆轩,邪教教主。” “白锐,惯偷儿” “掘掘子,盗墓的。” “老子叫魏才,掘掘子是他妈你叫的?那是老爷叫的!”魏才一脸不忿。 “你说我们这些人,早些年过的都是刀口舔血的日子,什么时候怕过事儿!不就是抢粮么....照这个形式下去,要不了多久就会起民乱了。” “到时候闹起来谁会在意我们,干就完了!” 说完连贵抱起膀子一脸洋洋自得的表情。 谢闲听完,整个人呆滞了,没想到大家相处了这么长时间,平时都人五人六的还有这种隐藏身份。 迟疑道:“老爷还盗过墓?” 魏才闷声闷气道:“盗过...不过就那一次,前些年盗墓碰上老爷打劫就给我劫回来了。” “之后发现了一个大墓,老爷好奇非要跟着下斗,就那一次!斗就他妈塌了。” “我盗了半辈子墓没发生过这种事!老爷太贪了,什么都想拿,金牙也不放过,报应啊......” 说到这,魏才还一脸后怕。 “要不是我经验足,那会儿就都死了,后来就洗手不干了嘛....怕了怕了。” 谢闲听完神色古怪:“老沈,你以前还是邪教教主。” 沈兆轩脸红了摆摆手:“没什么好说的...没什么好说的....” 连贵咧开嘴笑了:“你还不好意思了!这事儿我知道!当年他在横江城搞了个小邪教,老爷弄了几十只烧鸡他那帮教徒就全叛变了!哈哈哈!” 沈兆轩又羞又怒:“那不是饿吗!老子又没钱,下面人饿疯了,你上你行?!” 众人闻言都哈哈大笑起来。 谢闲哭笑不得,揉着眉心:“别闹了诸位,赶紧想办法吧,要不咱们就回家!” ............... 第172章 请,武状元 连贵有些不耐烦:“回家咱们是不回了,回去之后咱们面子往哪搁?” “听我的没错!咱们趁乱抢一波粮食就走,能救一点也算积德行善了,回去也有个交代。” 谢闲观察着众人的脸色,突然目光锁定到了魏才跟白锐身上。 “如果,我们去偷呢?挖地道偷,可行么?” 白锐摇头:“不行,粮仓都有重兵把守,而且这个时候人肯定更多,没办法得手的。” 谢闲道:“我们要偷的是私仓,又不是官仓!” “我不敢肯定,还没踩过点,再说多少年没干了...手生的很。”白锐显得有些为难。 “而且...咱还没走过地道,心里没谱啊!” 谢闲没有管他,转头对魏才道:“你呢?咱们在城外选个点,能不能挖出一条地道通到粮仓?” 魏才咂咂嘴,仰头想着:“可以是可以,但还得看具体情况,我也有几年没干过了。” “主要是耽误时间...要是离得近容易被发现,离得远不知道要挖到什么时候,而且还要看地质如何。” “还要用木梁加固地道,土石也要有人清运...说实话我也不太看好,但是未必没机会!” 谢闲沉思良久:“好,那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就三条路了,要么抢,要么偷,实在不行回家。” “诸位,举手表决吧,支持抢粮的举手。” 七八个人举起了手。 “支持偷粮的呢?” 大半的人都举起了手。 “那支持回家的呢?” 三两个人。 谢闲无奈的笑了:“好...大家应该都心中有数了,想回家的现在可以直接回去。” “剩下的我们不如做两手准备,若是偷不成咱们就趁机抢粮!” “咱们现在就二十多个人,人手严重不足,需要招募人手。” “老沈,你原来搞过邪教,给你钱出去弄一些可靠的难民,大概能弄来多少人?” 沈兆轩思索片刻:“当年在横江城我用二十两收了三百人,眼下的情况还不清楚,给我五百两我给你弄来两千个可靠能用的人。” “咱们不是造反....你弄那么多干什么!有百人就足够了。” 沈兆轩有些唏嘘:“你不懂,干我们这行的,干上就停不下来了,下面的人跟疯子一样去传教,拦都拦不住。” “两千我可能都少说了....我克制一下吧。” 连贵咧开嘴大笑几声:“老沈,你吹啥牛逼?你要那么横,当初能被老爷吃的渣子都不剩。” 沈兆轩长叹一声:“跟老爷比我只能算个教徒吧.....” “其实弄个教派挺简单的,那些百姓蠢的很,说什么信什么,你说你刀枪不入三头六臂,多说几次就信了,其他教派大抵都是这些手段。” “老爷就不一样了,先是小恩小惠利诱然后去拉人上课,他手下有不少算命的跟变戏法的,当初换着花样糊弄人。” “而且还给下面的人分级,一级一级向下传播,每天告诉人信他就能暴富。” “没事再给教徒弄点神仙显灵,我手下那帮人很容易就叛变了.....唉,我是入错行了,我敢说老爷的理念起码比我先进一百年!” 谢闲听的直挠头:“老爷还搞过邪教?我咋不知道有这事?不是丐帮么?” “唉,搞过,没搞多久,是因为我下面的人跑到丐帮传教给老爷惹火了。 “不过当初毕竟没钱,那群教徒饿明白了后来就都转成乞丐了嘛....” 沈兆轩说完还一脸遗憾,似乎有些怀念当年的时光。 谢闲听完一敲桌子:“好!你这边带连贵几个人先去招人。” “魏才跟白锐你们先去踩点,三日之内城内富户的粮仓位置都要打探清楚.....看看各家口碑如何,回来再做决定。” “再出一批人去购置装备,动作小心一点,不要被有心人发现。” 接着谢闲一一详细安排。 一切都安排好后,连贵起身尴尬道:“那个...老谢啊,要是真抢起来出点什么事儿,上百人我可管不了啊,没经验。” 谢闲皱眉道:“百人你都管不了?你当的什么山贼?” 连贵抱怨道:“哎呀,你真是读书读傻了!是不是演义看多了,当山贼嘛,几个人十几个人就可以了。我当初在山上也就十来个弟兄,要不也不能被老爷给抢了。” “你就带过十几个人,就敢跟我说在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抢粮!”谢闲好悬鼻子没气歪。 这都安排好了,结果主要人手拉胯,那这事还怎么办! 既然决定办了那就一定得安排稳妥。 谢闲眼神再次扫过众人,结果发现确实无人可用。 “事已至此,那就没办了!摇人!” “摇谁?” “武状元!” “嘁~”众人发出鄙夷的声音。 连贵大声质疑道:“真亏你想的出来,周铁那个渣渣除了吃喝嫖赌就是挨张彪打,哪个脑瘫给他起了个武状元的外号?” 谢闲无奈一笑:“不是外号,他......真的是武状元,只不过是乾国的武状元。” .... .... 空气静止了片刻。 众人顿时目瞪口呆的看向了谢闲。 连贵不敢置信道:“老谢,这话可不能乱讲啊...” 谢闲面无表情道:“没有乱讲,还是他喝醉了之后亲口跟我说的。” “当年周铁当上了武状元之后宫门都没进去就被派到了战场上,第一仗就被当今陛下打的落花流水。” “他还是装死逃过一劫,后来也不知道他怎么想的,翻山越岭想躲到京城避难,到桃源县歇脚被张彪给打了。” “后来就留了下来,此事知道的人不多,你们不要张扬以免给老爷惹上麻烦。” “县里现在只有这家伙打过仗....除了他没人能用了。” 连贵唏嘘道:“好家伙,当上状元后打仗没赢过,打架也没赢过,他真能行?” “我看不行,张彪进京之后这货天天到处喊着自己天下无敌...不靠谱,不靠谱...” “我看也不行,这厮每日除了嫖就是喝酒,当个捕快业绩一直垫底,要不还是连贵来吧。” “打架他也不行啊!让张彪揍的,我都没眼看!” “胡说,能跟张彪打的有来有回已经很强了!” “这你就不知道了,那是光膀子打的,张捕头穿着衣服用不了三招他就得趴..” “..............” 谢闲深吸一口气:“够了!不要吵了!如今无人可用把他叫来再说,就算没用也不碍事,此事就这么定了!” ............ 第173章 方正一的绝世武功 “如此,大家都没有问题了就去做事吧,抓紧时间,银子不够来找我。” 谢闲说完连贵立刻反问道:“我们都有活儿干了,你去干嘛?” 谢闲得意一笑:“我?我当然是去城中结识富户,打点好关系,我一个人累一点就累一点吧。” “而且咱们这儿太不安全了,为防隔墙有耳,我去买艘画舫,以后就在画舫上集合。” “焯!凭什么!你丫太过分了!就凭你脑袋大?” 众人顿时激动起来,让你带头没让你带头享受啊! 自己苦哈哈的干累活,你上青楼,吃大餐? 谢闲高声道:“对!就凭我脑袋大!我是举人!你们这帮文盲,吟诗作对你们行么?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你们去了也是白去,想吃什么我给你们打包,吃点剩的得了啊。” 众人讷讷无言的看着谢闲。 确实....大家虽然识字,但本质上还是文盲,这波啊属实吃了没文化的亏。 连贵期期艾艾道:“老谢...你..你小子还是个举人?那你咋来的桃源县。” “呵,还能怎么来的,当然是老爷欣赏我的才华请我去的桃源县。” 谢闲骄傲不已。 “当年也是进京赶考时意外碰上老爷,我俩相谈甚欢。后来我跟老爷承诺若是不能高中,定会去桃源县为老爷效力!” 连贵笑嘻嘻道:“后来果然落榜,看来也没什么实力,老爷也看走眼了。” “胡说!”谢闲一脸悲愤:“我当年根本就没参加上考试!临近京城路遇劫匪,半路盘缠跟笔墨全被抢走了!” “想我谢闲十数年寒窗,考个进士
相关推荐:
两千零一夜(兄妹骨科1v1)
淫乱秘史-续
我的淫荡老师 我的丝袜骚货
爱宠(1v1H)
男配和路人甲HE了[快穿]
红杏出墙的妈妈
还是觉得你最好(肉)
桂堂风有时(H)
她独吞絮果(无限,NP)
关于我是个人渣(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