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方大人,请坐。来人啊,给方大人看茶。” 许温书道:“您来我欢迎,不过礼物就算了,我家也不缺茶叶。心意我领了,东西您就带回去吧。” 方正一落座,笑道:“没什么值钱玩意,都是民间流行的吃食,您就拿着吧,我拎着也够沉的。” 说着拆开了一件纸包,露出了里面的茶点。 见都是些寻常之物,许温书松了口气:“也好,拿着是不方便,那我就不客气了。” 简单寒暄一番,见方正一没有走的意思。 许温书试探着问道:“方大人,无事不登三宝殿。自打我上任,您这是头一次来户部吧,有话不妨直说,这里没外人。” 方正一摸了摸手中的奏折,琢磨了一番还是决定先不拿出来。 于是微笑着道:“真没什么重要的事,但是确实有一些问题..想要咨询一番。” 许温书心生警惕:“但讲无妨。” “爽快!许大人应该知道,以往京中各小吏或衙门都有盘剥商贾百姓的情况存在。但自锦衣卫成立之后,锦衣卫一直在致力打击这些不法之事。” “所以..我想锦衣卫这么长时间的作为也应该体现出价值了,如果民间商贾可以正常经商不受打扰,那么朝廷收上来的京中的商税应该也是有所提升才是。” “我来就是想问,今年的朝廷从京中收上来的商税是否有提升,又升了多少,也好验证一下我锦衣卫的工作成果,如果有缺漏我好去督促下面整改。” 原来是这样。 许温书心里松了一口气:“方大人,锦衣卫所作确有成效。不过这税收乃是户部机密...” 方正一目光灼灼的盯着他,一动不动。 许温书尴尬的笑了笑:“如果只是局限于京城,说了倒也无妨。比去年提了两成,因为锦衣卫的关系,投税漏税比之往年都少了不少...当然能提这么多还有其他因素。” 方正一感叹道:“好啊,能对朝廷有所助益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忽然话锋一转道:“可是商税收入能有如此巨大的提升,许大人你说将来你说有没有可能取代农税呢?” “如果放开商人的那些限制,取消各地关税的话,商税的收入会不会...” 许温书抬手皱眉:“绝无此种可能!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商人逐利更是助长此种风气。再者说富者众之怨也,商贾崛起,引起其他百姓艳羡,怕是要引起动荡。若是人心浮躁,那离礼崩乐坏也就不远了。” “有道理,有道理。”方正一口中附和着,心里万分不屑。 宫中的这些人,有一个算一个,在老家全是大地主,家中仆从如云,生意无数。 嘴上说清正廉洁,清贫治家,背地里玩的比谁都花。 锦衣卫早就摸了个门清,现在装的冠冕堂皇,实在是无耻。 ..... 第727章 许大人心很慌 不过,看许温书的态度,请他帮忙八成是没戏,绝大部分人也都这样想。 方正一起身拱手道:“今日多谢许大人解惑,那你先忙我就不打扰了,改日请你吃饭。” 许温书也起身回礼。 方正一刚要转身离开,目光瞥见桌上的书,乐了。 “许大人,你还看西游记呢?实不相瞒这是我写的,你可别跟别人说啊。” “啊?”许温书原本有些尴尬,听到方正一这话大为吃惊,拿起书道:“这西游记是你写的?” “嗯嗯嗯,这事你知道就行了,可别给我传出去,太出名也不是什么好事。” 许温书竖起大拇指:“佩服!实在佩服,不过我有个问题,取经八十一难怎么写到女儿国就没了?后面应该还有吧?” “哪有?已经到了极乐世界了。” “啊!原来如此!” 两人同时露出了男人都懂的笑容。 ... 方正一走后,许温书露出了沉思的表情。 直到下值回到家中,心里还是隐隐感觉有些不对劲。 但是又说不上来哪有问题。 饭后,许温书靠在厅堂的椅子上,儿子许鸿才上前奉茶。 看他神情有些不对劲,问道:“爹,你今日怎么了?感觉有些魂不守舍的,莫非遇到了什么事?” 许温书哦了一句,端起茶盏:“今日倒真是有件怪事,方正一到户部来找我。啧...说了些好话,不似他的为人呐,我越想越不对劲。” 许鸿才起了兴趣:“就是您说那个好惹事的方正一?” “呵,京中就这么一号人物,还能是谁?对了,那本西游记是他写的,你以后别看了。” “啊?此人竟然是西游记的作者!” “嗯..确实有些出人意料,还写挺好。”许温书心里还在琢磨。 许鸿才见状问道:“爹,他既然只说了好话,那还有什么可琢磨的?说不定就是没事。” “不可能!”许温书重重放下茶盏,叮嘱道:“鸿才,朝中为官,时刻都要如履薄冰。” “尤其是对上方正一这种不按常理出牌之人,更是要小心百倍,说不定哪天就被暗箭所伤。” “不过他还算好的,锦衣卫大权在握,也没听说他对谁下死手。” “朝中众人原以为他是一条胡乱攀咬的狗,现在方才知道是只刺猬,只要不招惹他就不会有事。” “可现在刺猬主动贴上来,必有蹊跷!” 许鸿才踟蹰了片刻,犹豫道:“爹,我感觉你是多心了。” 许温书嗤笑一声:“多心?爹纵横官场半生,有些事不能用常理判断,要用直觉!” “你可知地崩之前动物都会出现异动,老鼠成群出动,鸭鹅不愿下水。” “今日狗嘴吐人言,这正是不祥之兆啊!” 许鸿才:“呃....” ... 镇抚司内,方正一依然没有归家。 许温书有些油盐不进的意思,看样子还得用些手段才能请动他。 钱德胜也还在一旁陪伴,见他良久不曾开口,忍不住问道:“老爷,今日到底请到帮手了吗?” 方正一摇头:“没有。” “您说的是谁啊?我这边看看能不能想点办法。咱们锦衣卫一直都在搜集京城中的各路消息,说不定能有用处。” “户部尚书,许温书。” 钱德胜陷入沉思,许温书这个名字他是有印象的。 没过多久脑中闪过一道灵光:“老爷稍等,我去取些东西。” 说完,急急忙忙跑出公房。过了一会捧着一叠文牍返回,放到了方正一桌前。 “老爷,这些是关于户部尚书的消息。家中族人,还有在京城中的生意,平时联系过何人都有详细记载。” 方正一眉头一皱:“你往他家里派人了?不是不让你搞的那么过分么。” 钱德胜连连摆手:“不是啊老爷,按您要求的都是市面上公开搜集出来的,只要有心都查得到。咱们锦衣卫跟报社还要坊间百姓联系密切,要打听这些东西再容易不过了。” 方正一颔首,接着翻看起文牍。 翻看良久,方正一露出一丝笑意,将文牍递到钱德胜面前。 钱德胜读道:“许平,许温书亲侄,在京城开玉器店名为青光阁,官商往来,生意颇大。” “老爷,你想从此人下手?” 方正一道:“不错,没人比他合适了。明日你带张彪去跟他谈一笔买卖,多给点好处,签好契约后再给我拿回来。” “对了,张彪人呢?最近怎么老不着家,跑哪去了?” 钱德胜笑了:“还能跑哪去了?去桃源医馆了,那个王猛不是解剖过死刑犯么?他跟人家一起研究肌肉,上个月还出书了呢,叫囚徒健身。他儿子不都出生好几个月了么?说以后训练儿子用,老爷你不知道吧。” “我草!还有这事?”方正一无语了。 这段时间净忙着照顾媳妇了,没心情想别的。 彪哥几个月前就生了儿子,叫张小彪。 早前还在家照顾着,后来张彪就没影了,没想到...教育思想这么超前,竟然为儿子出书! 不过他儿子是个健身潜力股,生下来就长得跟小拳石似的,估计练练能超越张彪的成就。 “我的天,他儿子还练呢,长到三岁跳起来能把我腿打断。”方正一感叹道。 “谁说不是呢,他儿子长得跟石头墩子似的,以后得练成啥样啊?”钱德胜感叹道。 “没想到啊,实在没想到。哎,他书卖的怎么样了?” “囚徒健身,听着就不吉利谁买啊?他印了一批送到卫所,都搁茅房里堆着呢,这回纸可够用了。” 方正一咂咂嘴,可怜的彪哥,人生第一次或许是最后一次出书就面临了这么尴尬的局面。 看来只有我出手挽救了! 方正一提起毛笔,刷刷在纸上写了一行字,递给钱德胜:“明日去印坊,让他们把书名改了,重新印一批。” 钱德胜展开纸条一看,沉默了。 “咳,老爷。跑题了,您还没说怎么跟那许平做生意呢?” “你明日带着张彪,就如此...这般...” .... 第728章 登门拜访尚书府 休沐日。 尚书府内,许温书在家中书桌前,捧着报纸聚精会神的阅读。 桌旁还有几张报纸,分别是来自其他不同报社。 虽然朝廷自己办报,但是对许温书个人而言,还是对半山日报更为上心。 半山日报内容繁杂,但是唯一不变的便是京城各城区的每日物价表。 这物价变动是极为准确全面的,远远超过户部的调查,民间百姓甚至都通过它来安排购物计划,所以许温书格外留意。 另外一点便是半山日报的新闻标题总是写的特别火爆。 诸如此类的新闻标题每天翻来覆去的上,虽然每次看完许温书都感觉被人喂了一肚子屎。 全城人都哭了,结果是男人切葱蒜流泪教大家生活小妙招。 女人光天化日读书,鼓励女子学习识文断字。 燕窝没有鸡蛋有营养,而且燕窝沾着屎,吃完害病。 东郊大学发现酗酒会导致阳痿... 虽然被恶心的够呛,但是他又总架不住想拿起来再看一眼。 不过这两日报纸上倒是出现了让他觉得耳目一新的新闻。 原本充满了各种震惊新闻的版块,一部分换成了食货商贾之学。 什么分工合作,民间财富存量增量,供需关系之类。 虽然写的通俗易懂,但是内容的思考角度截然不同,里面还举了几个简单的案例。 许温书看的津津有味,不过每逢看到末尾,便忍不住升起好奇心。 这些文章的作者通通没有署名,不知是报社的疏漏还是其他原因,怪哉... 正看的兴起,许鸿才忽然匆匆来报,脸上带着焦急:“爹,方正一来了,还带了礼物。” 许温书腾的一下站了起来,心中升起一种不妙的感觉。 果然...果然有问题啊,这厮今日竟然登门拜访了。 “鸿才,你去给他请进来...罢了,你随我同去。” 说完,许温书就往外赶,边走边交代道:“为父与他说话之时你就在旁边好好听,好好记,千万别插嘴。” “懂了爹。” 大门外,方正一正提着礼物等待,咯吱窝间还夹了一个布包。 见到许温书走出,笑吟吟的拱手道:“许大人,下官又来打扰您啦。” “稀客!稀客!求之不得,方大人请。” 许温书热情至极,拉着方正一就往里走。 口中还介绍道:“这是我的小儿子,名叫许鸿才。鸿才,还不向方大人问好?” 许鸿才悄悄打量了方正一两眼,道:“见过方大人。” 方正一见他只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也没太在意,点头以示回应。 等二人落座,许鸿才去准备茶水,许温书道:“方大人今日来所为何事?” “哦..倒也没事,不过是路过许大人家门。我想起之前我们相谈...” 方正一话没说完,许温书竖起手掌道:“方大人,客套话就算了,老夫也不是初入朝堂。多次来访,必有要事。” “你不妨把话讲的更明白一些。” 方正一哑然,笑了笑从袖口中掏出奏本,递了过去:“既然你快人快语,那我也不藏着掖着了。这是我准备递上去的奏本,许大人请看。” 许温书接过奏本,仔细阅读,看着看着脸色变了。 这里面条条内容都直指一件事,宽商。 取消城间关税,允许商贾衣丝乘车,宽松商引限制....种种足有十条。 许温书沉默了,狐疑的瞥了方正一两眼,问道:“我不明白,这些事跟方大人你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替商贾说话?” 难不成这小子抢活儿抢上瘾了?刚跟工部闹僵了,现在手又伸到户部了? “哎,许大人这话说的。你我俱为朝廷官员,为民请命何错之有?我之前听你说商税的收入有所增加,还不是为了国库能有更多的收入?许大人,你觉得我写的怎么样?” “爹,方大人请用茶。”许鸿才这时已经准备好茶水端了上来。 许温书朝他使了个眼神,许鸿才放下茶水老老实实站在一旁旁听。 接着许温书默默将奏折推了回去,道:“方大人写的自然是极好的,不过并不现实。” “纵容商贾后患颇多,而且商贾不事生产,只能作为中介,在百姓之间赢取暴利,这无异于与民争利,此事万不可行。” 眼下的情况都在预料之中,方正一也不急将奏折收了回去。 随即道:“此话我不敢苟同,天下若无中介早就乱了套了。这商人就如同水车之中的齿轮在连接着生产者跟买方,若无他在其中调停资源,则买卖双方都极难成立,而利润不过是他应得的报酬罢了。” “商贾促成的生意越多,天下财富增长的便越多。若是商人图利便损害了其他人的利益,我大景又怎么一年好过一年,国库的收入一年高过一年呢?许大人,您说是也不是?” 方正一说完,许温书脑海中神使鬼差的跳出了前几日看的报纸内容。 情不自禁的点点头:“有些道理,不过方大人跟我说这个干什么呢?如果只是想问我的意见,我说句心里话,还是不要递上去,递上去最多也是个留中不发。” “况且说句不好听的,这应该是我户部的分内之事,而不是由方大人您来提。” 方正一点头默认。 “不错,这确实是户部的事。但是我若不提只怕是没人会提了。” 说完,方正一低头翻找随身携带的布包。 一叠信笺从包中拿出,递到了许温书眼前。 许温书接过信笺,只扫了一眼,立刻脸色大变! 眼中多了一丝掩藏不住的恐惧。 “方大人...你这是...” ...... 第729章 你们应该感谢我 方正一笑眯眯的呷了口茶水,伸出手道:“许大人,不妨看完再说。” 许温书冷汗不觉而下,一张接着一张看了起来。 每看一张,手便颤抖一下。 这里面一张张纸上记录的都是朝中有名有姓的人物,而其中的内容,竟然是其家族在京中的各项产业。 内容之详实令人咂舌,纵然是他身在户部了解一些情况,也没有信笺上记录的内容清楚。 最关键的是其中竟然有他家,还分毫不差.... 待所有内容看完,许温书心情沉重了不少,抬起头道:“方大人,你到底是什么意思?” 方正一微微一笑:“没什么意思。” “您瞧,我大景的官员口口声声看不起商贾。可私下却各个都有自己的生意,今日给你看的只是冰山一角。” “我记得大景律应该是有过规定,官员及亲属不可经商。防的就是官商勾结,以权图利,如果锦衣卫搜集的这些东西让外界知道,那恐怕是我大景最大的丑闻吧?” 这本就是秘而不宣的潜规则,大家都知道,怎么就你方正一这么来劲? 许温书艰难道:“你到底是何意?难道就是为了仅仅想要宽商开一试点吗?” “呵呵,说来有些冒昧,就是为了此事。锦衣卫打击不法,朝臣与民争利,我当然要想办法解决。”方正一笑呵呵道。 “许大人,我从桃源县起家,对于商贾的力量再了解不过。当今世道正是商业兴起之时,何不做一推手?时代变了,你我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就能看到前人难以企及的盛世!” 许温书眼皮抽搐了几下,心里突然觉得格外委屈。 原以为方正一这厮只是个无耻之徒,没想到还是个妄人。 还时代变了?你算哪根葱啊! “方大人您直接去奏明圣上不就行了,奏折都写好了,跟我说什么呀?” “许大人你别装了,我要是奏上去有反应还来找你吗?你就说帮不帮我吧,只要你开金口我觉着朝廷只是开一试点没什么难的。”方正一大大咧咧的道。 许鸿才一脸好奇的盯着他,眼前这个男人给他的感觉实在是有些说不上来的特殊。 见话已经说开了,许温书脸一拉,将信笺推到方正一面前:“我不帮!老夫说项此事自然是好办一些,但是其他人该如何看我?你想的倒美!” 方正一将信笺又推回许温书面前,低声道:“你就不怕我把这些资料公开?让世人看看咱们朝中大员都有多虚伪?” 许温书冷笑:“怕的恐怕不是我,而是方大人您。如果此信闹得人尽皆知,人人都会知道锦衣卫在暗中监视朝臣,到那时所有人都会恐惧你孤立你。届时你就是众矢之的,我不信你敢得罪所有人。” “真要闹到那个份上,陛下会裁撤锦衣卫也说不定呢?” 威胁我? 方正一的笑容定格在了脸上,忽然猛地一拍桌子。 这突如其来的一下给许温书父子俩弄懵了。 方正一脸上的笑容已经消失不见:“许大人,我想你们都忘了锦衣卫到底是干什么的。” “侦察百官、缉捕不臣;掌管诏狱、审讯处决。我刚接手锦衣卫的时候,你们就所有人都担心我在这个位子上会挟私报复。可事实证明,这么长时间我一直跟诸位相安无事,哪怕是有人看我不顺眼,有人跟我意见不和,我都置之不理。” “甚至于...有人在背后骂我,我都全然不在意。”说到此,方正一扭头看向许鸿才:“小许啊,你爹骂没骂过我呀?” 许鸿才没想到话锋突然转到了他这,但想到前几天他爹刚骂完,紧张的支支吾吾道:“没..肯定没骂啊,方大人您想多了。” “那就是骂了。” “......” 许温书脸红了:“方大人,没证据的事你别瞎说啊,孩子还小你别吓唬他。” 方正一没理他,继续道:“你们应该庆幸,庆幸是我坐在这个位子上!实话跟你说了吧,锦衣卫从不行不轨之事,那些官员的产业都是从市面上打探,分析,总结而出。只要愿意花时间,精力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如果这个位子换做一个简单粗暴的,只会服从命令的人来做呢?许大人你不妨想想,到时会发生什么?” “可能你的家仆不再是家仆,而是锦衣卫。你的儿子甚至于不再是你的儿子,也可能是锦衣卫....” 方正一的目光又转向许鸿才,许鸿才只感觉被他看的浑身寒毛都竖了起来。 许温书心有戚戚。 方正一说的确实不错,平日里他们多少都会跟锦衣卫打一些交道,那些上门而来的锦衣卫多数都是彬彬有礼,穿着整洁,让人见了便心生好感,在民间也是美名远扬。 反观之下,东厂番子素质就差远了,为了要案办差可以说不择手段。 大家在这一点对方正一还是没有意见的,但是也没人觉得他做的有多好,毕竟锦衣卫自打一出现就是这个样子。 所有人都理所应当的认为锦衣卫就该是如此。 现在方正一现在这么一提,他才猛然醒悟。 锦衣卫本该是个为皇帝私人办事,不择手段的暴力机构...温和从来不应该是它表现出来的特质,除非领头人在有意引导... 许温书嘴唇动了两下,想说些什么,但是终究没说出来。 看他神色有异,方正一笑了笑:“其实你们都应该感谢我才是,因为我一直保护朝中各位同僚。” “保护你们在朝堂上说话的权利,保护你们免于恐惧的自由。” “凭借锦衣卫的民望,裁撤它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我下去了恐怕对所有人都没有好处,大家最多落得个两败俱伤。” “更何况就算我一无所有也没关系!我怕什么呀?我是驸马,陛下是我爹,我吃皇粮的,在家躺着他不香吗?” “所以,你猜我敢不敢把这些东西放出去!” 原本许温书心里还在思忖,听方正一说这么不要脸的话无奈叹了口气:“方大人,我服了你了,你换个人不行吗?你大舅不比我强啊?” ...... 第730章 方正一的威逼利诱 “哎!你别瞎说啊!”方正一严肃道,“我现在是皇亲国戚,你可别给我乱拉亲戚。李公啥时候是我大舅了?” “哎?我好像亲耳听你说过...我记错了?”许温书一脸迷糊。 明明大家都这样说,可是方正一亲自辟谣总不会是假的吧? “你记错了。我可是皇亲,李公怎么能跟我是亲戚呢?”方正一脸不红心不跳。 “啊...那是老夫记错了,不好意思。” “许大人,给句话吧,这个忙你是帮还是不帮啊?”方正一问道。 许温书淡淡一笑:“不帮。” “有本事你就把这些东西散出去,法不责众,老夫何惧之有啊!” 眼见他耍无赖,方正一倒不恼,微笑道:“许大人,你不觉得我的奏疏中说的都很有道理吗?这商业之重,收益之丰将来或许会远超农业。我废了这么大劲也是为国为家,为了天下百姓好。你就这么不
相关推荐:
润儿(H)
完美契合(H)
老师,你教我(师生GL,1v1)
三兔共耳(3p 骨科)
禁区求婚(高h)
五原罪
人挡操人佛挡操佛
服从恶性(H)
王牌进化
白月光和朱砂痣(古言强制爱)